第8章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 思考与练习题

系统工程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一章1、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系统问题说明:(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2、说明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3、管理系统有何特点?为什么说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系统?4、请总结系统工程(学)的特点(结合第二、三章内容)。

5、结合系统工程应用领域,说明系统工程在你所学专业领域的可能应用及其前景。

第二章1。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2。

控制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意义.3。

系统结构有哪些特点?4. 简述控制论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启示。

5。

功能模拟法与传统模拟法的区别有哪些?6。

信息概念的特点有哪些?7。

申农信息熵与物理学中的熵有什么关系?8. 信息方法论与传统方法的区别,以及信息方法的意义.9. 简述一般系统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观点。

10。

什么是耗散结构?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有哪些?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11.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在研究上的区别有哪些?12.突变论较以往的数学理论有什么突破?其主要观点有哪些?1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4.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有哪几个方面的层次含义?第三章1. 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它有何特点?2。

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有何异同点?3。

什么是系统分析?它与系统工程关系如何?4. 系统分析的要素有哪些?各自是何含义?5. 你如何正确理解系统分析的程序?6。

初步系统分析有何意义?如何做好这项工作?7. 请通过一实例,说明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8。

请总结近年来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及其特点.第四章1.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模型化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2。

简述解释结构模型的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

3。

请依据下图建立可达矩阵。

V 0P7V P8P94。

已知下列可达矩阵,求结构模型。

5。

考虑一个三阶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线性定常系统)式中给定初始状态求k=1,2,3时的x(k)。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球系统科学 / Earth System Science课程编码:1202400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 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制定日期:2006年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千怀遂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从多种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的整体行为,其理论的构建,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更有利于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

该学科是在全球变化、地理信息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深入研究和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了解其在全球变化、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1) 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的多时空尺度,并理解只有更好地认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难。

2)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3) 初步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学会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初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基本分析。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

课堂讲授部分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四)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 第一章 1.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 集合性,系统是由许多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系统这特征称为系统的“集合性”。

关联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一特征称为系统的“关联性”。

目的性,系统总是具有特定的功能,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造系统,系统的存在都具有特定的,即存在的合理性。

特别是人创造的大中型改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一特征称为“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总是存在并活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系统必须适应环境。

例子(了解) A 集合性 a )计算机系统:硬件(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软件、DBMS 等,应用软件),人(user ,操作人员) b )人体系统:脑、四肢、躯干、各部位 c )学校:教师、学生、干部、工人、教室(建筑物)、设备(教学仪器、科研设备)等 d )汽车:发动机、传动制动系统、轮胎、车体等(司机?) B 关联性 a )人体系统:头脑、四肢、躯干、各部位。

骨骼、肌肉、血管、神经连接起来。

头疼的原因:感冒、血压不正常、神经衰弱、心脏供血问题等 b )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之间相互联结,硬件与软件之间,软件与其它软件之间。

硬件,操作系统,编译软件、DBMS 等,应用软件,人 c )学校:教师、学生、干部、工人、教室(建筑物)、设备(教学仪器、科研设备) 教师 -------- 学生 (教学,教与学) 教师、学生 -------- 设备 (实验、科研;学习、实践) 教师、学生 ------- 教室 (上课、办公) C 目的性: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工厂则以生产各种产品、获得利润为目的;汽车的功能:交通运输 D 环境适应性:一个工业企业的环境:原材料市场、技术与劳务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协作单位、竞争单位;政府有关业务管理机关;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和周围商业、治安的社会条件。

海洋科学导论基础复习-(含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基础复习-(含答案)
44. 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 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2
面积的 39%。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只占 19%。
12. 以经度 0°,N38 °和经度 180°、 S47 °为极点分割地球,则海陆面积比达到 最大,称“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中心位于西班牙东南沿海,水半球中心 位于新西兰东北。
13. 根据海洋的盐度、温度等要素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将海洋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 部分,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
16. 南大洋的特点:(1)自成体系的环流系统;(2)独特的水团结构;(3)世界大洋 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4)对世界大洋环流起重要作用。
17.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全世界共有 54 个海,面积占世界海洋面积的 9.7%。海的特 点:(1)深度较浅,一般在 2000m 以内;(2)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 的季节变化;(3)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 入,潮差显著;(4)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海洋环境噪声源包括海浪飞溅形成的噪声风与海浪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击岸浪发出的声音雨滴声海洋湍流生物噪声海水分子热运动所辐射的噪声远处航船噪声和沿岸工业噪声指已形成平稳随机过程的随机噪声地震扰动形成的低频声波冰层破裂产生的噪声火山爆发以及远处风暴引起的噪声等等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节 1.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是指
2.据科学家判断人类可能跨越的四项地球限度:气候变迁(climate change)、生物 多样性(biodiversity loss)、氮磷循环(nitrogen cycle and phosphorus cycle)、森 林砍伐与土地使用变更(deforestation and other land use changes)。

网络辅导:《系统工程导论》(第三次面授:总复习题

网络辅导:《系统工程导论》(第三次面授:总复习题

总复习题一、底子概念〔判断、填空〕1. 指标综合的加法原那么和乘法原那么,其本色都是一种加权平均法的思路。

〔p197〕2. 典型故障曲线〔浴盆曲线〕〔p223〕早期故障期〔从高到低〕;偶然故障期〔大体保持不变〕;耗损故障期〔逐渐升高〕 〔p223〕3. 并联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提高系统的可靠度。

〔p227〕4.系统阐发的重点在于确定问题的目标,以及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量化阐发与评价。

〔p149〕5.成本效益阐发法主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p158〕6.贝塔朗菲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整体性原那么,动态布局原那么,能动性原那么,有序性原那么。

〔p16〕7.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部分〔或产物〕划分的问题。

〔p246〕8.把时间维与逻辑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二维布局{}77⨯=ija A ,称为系统工程的活动矩阵。

〔p60〕9.系统模型,是对于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

〔p125〕 10.所谓反响,就是系统的输出对于输入的影响〔Feedback,亦称回授〕,或者说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反向联系。

简单地说,就是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影响系统的原输入作用。

〔p85〕11.香农把信息定义为两次不确定性之差,即:信息(量) = 通信前的不确定性 - 通信后尚存的不确定性。

〔p97〕12.从系统工程的不雅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有: 、 、、、、。

答:调集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系对于统环境的适应性。

13.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是,结合系统学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展,又于己于1992年提出了建设体系,进一步开展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系统方法。

答: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14.对模型一般有以下要求:、、。

答:真实性、简明性、完整性、尺度化。

15.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布局,认为从应用实践到根底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地理科学的体系

地理科学的体系

本文是在“香山科学会议(324次,378次)”的两次报告中提炼出来的关于地理科学的体系,包括地理哲学、理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系统工程,以及前科学的部分。

地理科学在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清楚,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钱学森研究的科学技术体系11个门类中,有地理科学(1986),见图1;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有地理系统,见图2;在社会主义的总体设计部中有地理建设[钱学森等著。

论系统工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见图3;钱学森与合作者们共同写过14篇有关地理科学方面的论文[钱学森等著。

论地理科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由此可知,在钱学森科学思想中,地理科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研究地理学向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半个世纪,居然研究成果与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一、地理科学体系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自从有人类以来,地理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史前社会的地理,称为第四纪古地理;在历史社会时期的地理,称为历史地理;地理学发展至今,在科学化的进程中,成为现代地理科学。

这里研究的实际上是现代的地理科学。

1996年我们发表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首次建立了地理科学的体系。

见图4。

地理科学的体系马蔼乃图1 钱学森科学技术体系(1996)图2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图3 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这篇论文中的地理科学体系得到了钱学森的赞同[钱学森。

1996年1月18日致马蔼乃,钱学森书信选(下卷)。

北图4 地理科学的体系中国山水城市与区域建设(上)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并提出增加基础设施。

我们的研究是从地理信息科学入手的,地理野外观测学增加了遥感技术(R S);地理的定位测量学增加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实验学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VR);地理计量学可以用数据收集系统(D C S);整体上可以用地理信息科学(G I S)来组合。

城市与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城市与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广 义 的 建 筑 学 , 实 际 工 作 看 主 要 包 括 四 太 从 分 支 , : 筑 、 市 、 景 园 林 和 建 筑 工 程 .如 即 建 城 风
果按 : 大学 科 一 一 级 学 科一 二 级 学 科一 大专 题
学 科 分 类 板 为 复 杂 . 上概 括 不 可 能 完 全 , 作 为 研 究参 考 ) 以 仅
展 .一 切 相 对 处 于 低 层 次 的 系 统 都 受 高 一 层 次 系 统 的 决 定 性 影 响 .所 以 , 好 规 划 不 能 没 有 全 做 局 、 能 不 受 大 系 统 的 影 响 .但 众 多 的 小 系 统 也 不 会 反 过 来 影 响 大 系统 . 4 )系 统 有 边 界 , 总 是 和 更 大 的 系 统 、 系 并 旁 统 进 行 种 种 交 换 .城 市 系 统 的 边 界 具 有 封 闭 的
已 经 说 明 不 了 问 题 , 足 不 了需 要 .客 观 实 际 已 满
经 按 照 系统 工 程 的 规 律 伸 展 了它 固 有 的 领域 . 逐 步 形 成 了 一 个 开 放 的 复 杂 的 巨 系 统 . 称 之 为 可
广义 建筑 学 或人 居环境 学 ( 1. 图 )
图 1 广 义 建 筑学 或人 居 环 境 学
维普资讯
第2 第l 卷 期
20 0 2年 2月
交 通 运 输 系统 工 程 与 信 患
J u n l f a s o t t ns se sE g e r ga dI f r a inTe h oo y o r a o n p r i v t m n i e i n n o m t c n lg Tr ao n n o

— — — 一

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PPT课件

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PPT课件

➢简单环境中的 ➢复杂环境中的 ➢简单环境中的 ➢复杂环境中的
简单巨系统
简单巨系统 复杂巨系统
复杂巨系统
开放复杂巨系统
-
18
2.3开放复杂巨系统
❖ 所谓开放复杂巨系统,根据多年来钱学森在不同场合下的 论述,指的是具有下列特征的一大类系统:
(1)系统规模巨大,即巨型性;

(2)系统组分彼此差异显著,花色品种多,即异质性;
-
23
4.1建立系统学新思路
信息学
运筹学
耗散结构 论
超循环论
混沌学
控制学
系统工程 与一般系
统论
协同学
微分动力 系统
形成一门关于一般系统的基础学科,即系统学
-
24
4.1建立系统学新思路
▪ 得到系统分类后,钱学森意识到系统学的对 象是巨系统,也有分支学科,原来设想的只是 简单巨系统学,还应有复杂巨系统学,他不可 能在现有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建立起来, 由此而引出关于复杂巨系统学的研究。
▪ 圣塔菲的主要人物都是在基础科学层次卓有成 就的学者,注重对复杂系统运行演化机制和基 本规律的研究,不大关心复杂性研究的当前应 用问题。他们的长处正是中国从事系统学研究 的主力短缺之处,所以,建立开放复杂巨系统 学应当
▪ “偏师借重圣塔菲”。
-
26
4.2建立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唯象理论
唯象论:就是从现象出发,光描述现象,把各种复杂现象的数据用数学的关系表达出来。
-
17
2.3开放复杂巨系统
对开放性的深入研究,导致钱学森按照系统与环境关系对巨系统
作出如下完备分类:
如人体系统,
如贝纳德流, 激光器
如智能机器 人,环境复 杂多变,系 统却是简单 的

系统工程原理

系统工程原理
2、复杂系统的外部表现
系统规模大
复杂系统 系统行为复杂 系统规模大同时行为复杂
20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S5.NUDT
1.1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分类: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
3、复杂系统的内在表现 • 开放性:考虑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 或信息交换,更能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 非线性:具有多解、多稳态,能够描述稳定性 交换,更能追踪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 随机性:微涨落放大,更能体现系统从无序到 有序或从有序到混沌的自发性; • 涌现性(突现性):通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研 究系统整体的涌现行为,更能体现系统结构与行 为演化的目的性。
(2) 本S i 身是一个系统。
10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S5.NUDT
1.1 系统的概念
关于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结构:组分(子系统)及 组分(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的总和。
关联方式主要是因果关联(数学和 逻辑关系),表现形式有树状结构和网 状结构两种。
11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25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S5.NUDT
1.1 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分类: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
4、钱学森关于系统的分类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人类社会系统是一个巨系统(如中国人口的 微观组分(人)接近13亿,即1.3´109),这 个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接受环境的输入和干扰、向环境提供输出,而 且还不断适应和不断进化,是一个典型的开放 的(特殊)复杂巨系统。
S5.NUDT
1.2 系统工程的概念
技术与管理两个过程
系统工程既是一个技术过程,又是一个管 理过程。为了成功地完成系统的研制,在整个 系统寿命周期内,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都很重要。 因此,美国防务系统管理学院把系统工程定义 为 “ 是为了达到所有系统要素的优化平衡, 控制整个系统研制工作的管理功能,把作战需 求转变为一组系统参数的描述,并综合这些参 数以优化整个系统效能的过程。”

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维普资讯
0f y 尸 A 丁 L  ̄ ̄ ~ W E l2 . e 2 0 , G RE W V0 6 NO 2 F b 0 2
【 章 编 号 】 10 文 0 2—1 2 ( 0 2 3 9 2 0 )0 0 0 0 2 07 2
次 方 递 增 的 几 围
of hi ub e t … t s s c b
t pi a c r c e a op n o n— y c ] ha a t r of n e c i pl a e h g e s s e T hi p pe [ td u y tm c s a r di c s d t s us e he 。 n1) 。 I l de e o gr e f
s se a c h r y t m t t  ̄ y t t de e o i o he v lp
m e o h s s e t nt f t i u c.
KEYV VO RDS : ope o p e a n c m ] x gi nt
s se ; i e a e y tm nt gr t d a c t ct r r hi e u e;
建 筑 科 学 本 是 一 门 古 老 的 学 科 。 近 半 个 多 哇 纪 以 来 . 随 着 社 会经济 和 科 学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 随 着 城 市 化 现 象 的 迅 速 推 进 . 这 门 学 科 大 大 地 向 广 度 和 深 度 发 展 了 。现 在 论 建 筑 . 已经 离 不 开 城
市 和 区 域 . 完 全 按 照 系 统ຫໍສະໝຸດ 工 程 的 参 见 表 1 。
表 1所 示 7 0多 十 2级 学 科 . 以 F有 更 多 的 大 专 题 、 大 专 题 下 又 有 更 多 的 课 题 、 椅 成 课 题 的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第一章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论(重点)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健康(一)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读心理健康的标准做了不尽相同的表述,可以归于以下4类:1. 生理学标准:此标准源于传统的医学领域,较为被动消极,只是指出了心理健康没有哪些不正常的表现,却没有指出应该具有哪些表现。

2. 统计学标准: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和功能越是接近普通人群的平均值,越是心理健康;越偏离平均值,则心理不健康。

3. 社会适应标准(受人本影响):把心理健康描述为一种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较难达到的理想状态,并作为人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卫生工作的标准。

4. 主观经验标准:此标准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主观感受性,认为心理健康与否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感觉,即个体认为自己是否有心理困扰,是否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综上所述,对于心理健康的判断必须是多维度的、综合的。

因此,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必须从认知到行为多方面着手,使个体能善于自我平衡内在情绪,自我称赞和自我肯定,提高对周围环境中人、事、物的应对能力。

(二)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殊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2、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方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培养儿童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儿童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首先,使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维护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影响健康的各种不利;最后,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一是在全体儿童中开展教育,使儿童正确认识自已,增强适应环境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儿童,使其摆脱障碍,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儿童的心理素质。

因此,提供面向全体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即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后感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后感

学科组织构建尚处于起 步阶段 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有 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 体系
主导专业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
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
开放的人居环境学科体系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第 3章 人居环境科学 的方法论
如何对待复杂性
复杂性
“范式”探索
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与 现象,我们常把问题加 以简化,进行分析、求 解,这种简单原则本是 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或 过程,可以形成科学的 理论。但是,实际上未 必全然如此,甚至到了 谬误的地步。
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 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 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 ,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 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本书的重点章节为第2、3、4章
定义 构成与原则 框架体系 复杂性 “范式”探索
第2章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构思
第3章
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第4章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设计中的基本原理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第 2章 人居环境科学 基本框架构思
定义
人居环境
定义 构成与原则 框架体系
各门科学的相互联系性
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p10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居住 交通 工作 游憩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第 3章 人居环境科学 的方法论

第8章开放的复杂巨系统-53页精品文档

第8章开放的复杂巨系统-53页精品文档

第5页
23.09.2019
管理学院
(3)有效复杂性概念
1990年代,盖尔曼提出有效复杂性概念,把它“定义为用来描 述其(指复杂适应系统)规律性的图式的长度”,仍然属于西方学术 界用定量化、形式化方式刻划复杂性的传统方法,决定了这个概念 只能应用于较窄的范围。
原始复杂性和算法复杂性不能表示通常理解的复杂性(并批评它 们与“复杂性”所指的意思没有多大关系),反对就复杂性概念来 研究复杂性,主张把复杂性研究同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联系起来。
盖尔曼围绕有效复杂性讨论所提出的种种议论,包含深刻的系 统思想。
上述工作都有助于从某个侧面理解复杂性,但总的来看,复杂
性还不能算作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人们也没有给出一个公认的复
杂性定义。
第6页
23.09.2019
管理学院
2、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
1990年代,钱学森在建立系统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复杂性 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3)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的动态性质,把复杂性与系统 动力学特性联系起来。
这些思想对其后的复杂性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页
23.09.2019
管理学院
(2) 自组织观点
普利高津、哈肯等人用演化的、自组织的观点解释复杂性。
普利高津提出,复杂性存在于一切层次,不同层次的复杂性既 有差别,又有同一性,物理层次已经具备“最低限度的复杂性”。
第3页
23.09.2019
管理学院
但有几项试图超越传统的思路,在复杂性探索中有重要启迪作 用,值得稍加讨论。
(1) 分层复杂性概念
西蒙的分层复杂性概念是1962年提出来的。
1)把等级层次结构与复杂性明确联系起来,从4个方面给复杂性 以系统阐述。

系统工程--思考与练习题

系统工程--思考与练习题

第一章1、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系统问题说明:(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2、说明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3、管理系统有何特点?为什么说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系统?4、请总结系统工程(学)的特点(结合第二、三章内容)。

5、结合系统工程应用领域,说明系统工程在你所学专业领域的可能应用及其前景。

第二章1.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2. 控制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3. 系统结构有哪些特点?4. 简述控制论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启示。

5. 功能模拟法与传统模拟法的区别有哪些?6. 信息概念的特点有哪些?7. 申农信息熵与物理学中的熵有什么关系?8. 信息方法论与传统方法的区别,以及信息方法的意义。

9. 简述一般系统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观点。

10.什么是耗散结构?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有哪些?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

11.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在研究上的区别有哪些?12.突变论较以往的数学理论有什么突破?其主要观点有哪些?13.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4.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有哪几个方面的层次含义?第三章1. 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它有何特点?2. 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有何异同点?3. 什么是系统分析?它与系统工程关系如何?4. 系统分析的要素有哪些?各自是何含义?5. 你如何正确理解系统分析的程序?6. 初步系统分析有何意义?如何做好这项工作?7. 请通过一实例,说明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

8. 请总结近年来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及其特点。

第四章1.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模型化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2.简述解释结构模型的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

3.请依据下图建立可达矩阵。

V 0P7V P8P94. 已知下列可达矩阵,求结构模型。

5. 考虑一个三阶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线性定常系统)式中给定初始状态求k=1,2,3时的x(k)。

第8章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第8章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另一种方法是承认事物固有的模糊性,用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度 逐步变化来反映事物从属于某类到不属于该类的逐步变化,以模糊 集合作为模糊事物的基本数学模型。 从方法论看,这就是把模糊性当作模糊性来处理。依靠这种科 学方法论,札德(L.A.zadeh)创立了有深远影响的模糊理论 。
第14页
2018年11月12日
第18页 2018年11月12日
管理学院
在巨系统中,如果组分种类繁多 (几十、上百、上千或更多), 并有层次结构,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又很复杂 ( 如非线性、不确定 性、模糊性、动态性等 ) ,这就是复杂巨系统。这类系统无论在结 构、功能、行为和演化方面都非常复杂,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都 存在层次结构。 人脑系统,由于记忆、推理和思维功能以及意识作用,其输入 一输出反应特性极其复杂。其微观结构在细胞层次上正在逐步研究 清楚,但在宏观层次上却涌现出思维、意识等极为复杂的整体功能 ,它的机制至今尚未探明。应把人脑作为复杂巨系统,把微观与宏 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系统理论和方法是发展的,不同类型的系统要用不同的方法。 大系统理论不能用来解决巨系统问题,简单巨系统理论不能用来解 决复杂巨系统问题。
管理学院
在军事系统工程和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从1970年 代末开始,钱学森努力把系统方法推广应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提 出建立和发展社会系统工程。但组织管理社会系统的社会工程技术 要比工程系统工程复杂得多,前者绝不是后者的简单推广。这里也 需要在应用中坚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的原则,反对那种为 建立漂亮数学模型而对实际问题作强制性简化的主观主义做法。 从1986年春开始,在钱学森的倡议和指导下,组织了“系统学 讨论班”的学术活动。围绕建立系统学这个中心目标,就与系统研 究有关的学科理论,组织学术报告和讨论,分析这些理论的得失长 短,同时还就方法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努力寻找处理复 杂性的可行方法。在这个讨论班上,钱学森发表了很多重要科学思 想,提炼出很多重要概念,总结和概括出系统的研究方法,开放的 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就是其中之一。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面临着一个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

这些系统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使得它们在运行和演变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开放性是指这些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

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这种开放性的运作方式。

开放性使得系统能够获得外部资源和信息,同时也给系统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复杂性是指这些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一个复杂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元素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复杂系统的行为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因为它们受到多种因素和因果关系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和关系可能互相交织并且相互作用。

面对这样的复杂开放系统,我们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来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方法论是指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复杂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帮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接着,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论,包括系统思维、系统动力学、网络分析等,这些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应对复杂开放系统中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探讨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挑战,以期进一步推动复杂系统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1.2文章结构2. 正文2.1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介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复杂巨系统。

复杂巨系统是指由许多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构成的庞大系统,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是相当复杂且难以预测的。

与传统的封闭系统不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着不断的信息和能量交换,这使得系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页
2021年3月31日
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管理学院Βιβλιοθήκη 1、巨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系统成为研究对象,人们发现还存 在比大系统的规模大得多的系统。1970年代末,钱学森在论述社会 系统工程时指出:“这不只是大系统,而是‘巨系统’,是包括整 个社会的系统。” 强调这类问题的范围之大和复杂程度之高是一般 系统所没有的。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巨系统概念。
第19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3、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系统研究强调系统对环境的开放性。控制论等技术科学把开放 性表述为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干扰;自组织理论把开放性表述为控 制参量数对系统的影响和涨落的作用。
但随着系统研究的深入发展,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 污染、资源匮乏、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的认识,人们发现关于系统 开放性的现有表述还很不够,有必要重新认识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进一步发展系统科学的开放性理论。
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是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这并 非否定复杂性研究也需要简化,而是强调存在不同的简化路线或指 导思想。复杂性问题要求性质不同的简化路线,即必须在保留系统 产生复杂性之根源的前提下进行简化。
普利高津提出“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的命题,圣菲研究所要
建立复杂性科学,目的都是强调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这个新的
平衡态、线性关系、可逆过程只能产生简单性,远离平衡态、 非线性关系、不可逆过程是产生复杂性的根源。
复杂性是自组织的产物,在远离平衡、非线性、不可逆的条件 下,通过自发形成耗散结构这种自组织而产生出物理层次的复杂性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通过更高形式的自组织产生出生命、社会等层 次的复杂性。
认为“物理学正处于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信念的阶段”’ ,用复杂性科学表述正在兴起的新型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不能把复杂性全部归结为认识过程 的不充分性,必须承认存在客观的复杂性,即使已被人们认识并找 到解决办法,它仍然是复杂的。
复杂性研究必须注重各种特定的可以检验的机理,分门别类进 行研究。但单纯用定量化、形式化方法描述和解决复杂性问题只是 对传统还原论方法的修正,不可能使科学方法论实现革命性变革。 反映出复杂性研究的不成熟,尚未找到真正克服现有科学方法论局 限性的有效途径。
第7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4)复杂性研究不能从严格界定复杂性概念开始,应从研究各种 具体的复杂系统入手,寻找解决这些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不断积 累经验和知识,待条件成熟后再作概括性研究,建立理论体系。
(5) 提出“所谓‘复杂性’实际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 或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学”’。从一开始就把复杂性研究明确纳入系 统科学范围,这是钱学森有别于国外学者的一大特点。
第3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但有几项试图超越传统的思路,在复杂性探索中有重要启迪作 用,值得稍加讨论。
(1) 分层复杂性概念
西蒙的分层复杂性概念是1962年提出来的。
1)把等级层次结构与复杂性明确联系起来,从4个方面给复杂性 以系统阐述。
2)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讨论复杂性,论证复杂系统的结构是在演 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
科学方法论原则。
第9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鉴于复杂性尚无统一定义,我们先就几类特殊的复杂性来分别 说明这个原则。
(1)把非线性当作非线性处理。
经典的简单性科学包含许多非线性问题,基本的处理办法是把 问题线性化。
线性化无疑把问题大大简化了,但同时也就把非线性产生的许 多非平庸特性(如自激振荡、分岔、突变、混沌等)给简化掉了。
管理学院
第八章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第1页
2021年3月31日
介绍钱学森等提出的复杂巨系统理论。
•关于复杂性 •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第2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一、关于复杂性
管理学院
1、定量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理解,简单与复杂是相对的,一旦被认识就变得简单。
第8页
2021年3月31日
二、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
管理学院
科学研究对象从简单性和简单系统转向复杂性和复杂系统,要 求在方法论上实现根本的转变。
经典科学相信客观世界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性是披在简单性 之上的面纱。因此,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设法把复杂性简化 掉,即把复杂性当作简单性处理,这样处理必然把产生复杂性的根 源简化掉,得到的结果不再能够反映对象的固有特性。
按照上述定义,系统规模是一个模糊语言变量,它的基本变量
可以取任何正整数,规模小、规模大、规模巨大等是基本语言值。
按照规模得到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三个基本类别,只是一种模
糊的分类,彼此之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大体上说,由几个、
十几个元素或子系统组成的是小系统,由上百个、上千个元素或子
系统组成的是大系统,如果元素或子系统数量极大,成万上亿,上
第17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2、复杂巨系统
巨系统在客观世界中广泛存在。不同巨系统之间在规模上仍可 能有显著差别。在巨系统这个等级上,再按照系统规模来分类已无 实际意义,需要按照复杂性对系统进行分类。
从系统结构看,一方面是系统组分和种类的多少,另一方面是 系统组分之间关联关系的复杂程度和层次结构。在巨系统中,如果 系统组分种类不多,相互关系又比较简单,应称为简单巨系统,如 贝纳尔流和激光系统。
人脑系统,由于记忆、推理和思维功能以及意识作用,其输入 一输出反应特性极其复杂。其微观结构在细胞层次上正在逐步研究 清楚,但在宏观层次上却涌现出思维、意识等极为复杂的整体功能 ,它的机制至今尚未探明。应把人脑作为复杂巨系统,把微观与宏 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系统理论和方法是发展的,不同类型的系统要用不同的方法。 大系统理论不能用来解决巨系统问题,简单巨系统理论不能用来解 决复杂巨系统问题。
简单巨系统,由于组分数量非常多,从组分间相互作用出发, 直接综合成整个系统运动特性的处理方法是不行的。
把亿万个分子组成的巨系统功能略去细节,用统计方法概括起
来,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哈肯和普利高津建立自组织理论所用的方
法,即从微观到宏观的统计综合方法。
第18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在巨系统中,如果组分种类繁多(几十、上百、上千或更多), 并有层次结构,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又很复杂(如非线性、不确定性 、模糊性、动态性等),这就是复杂巨系统。这类系统无论在结构、 功能、行为和演化方面都非常复杂,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都存在 层次结构。
为此,钱学森等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积极探索建立开 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开放的” 新的内涵:
第20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1)具有主动适应和进化的含义
“开放的”不仅意味着系统一般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 息的交换,接受环境的输入和扰动、向环境提供输出,而且还具有 主动适应和进化的含义。
第13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5)把模糊性当作模糊性处理。
事物类属的不分明性即亦此亦彼性,称为模糊性。对于模糊性 ,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处理方法。
经典的方法是强行划定界限,人为地使每个对象都有明确的类 属,即把模糊性简化为精确性来处理。
另一种方法是承认事物固有的模糊性,用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度 逐步变化来反映事物从属于某类到不属于该类的逐步变化,以模糊 集合作为模糊事物的基本数学模型。
必须采取全新的简化方法,在保留非线性的前提下寻找描述非 线性的简化方法。
非线性科学就是把非线性当作非线性来研究的科学,也必须在 把非线性当作非线性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简化处理。
第10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2)把远离平衡态当作远离平衡态处理。 经典科学视平衡态为系统的唯一正常状态,把非平衡态理解为 干扰因素造成的非正常状态,力求将平衡态下获得的结论线性地推 广于非平衡态。 普利高津发现,系统在平衡态及其附近只能表现出简单的平庸 行为,在远离平衡态时才能够表现出各种非平庸的复杂行为。 突破平衡态物理学观点的束缚,把远离平衡态当作远离平衡态 处理,创立了耗散结构论,给自组织现象以深刻的理论说明。
3)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的动态性质,把复杂性与系统 动力学特性联系起来。
这些思想对其后的复杂性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2) 自组织观点
普利高津、哈肯等人用演化的、自组织的观点解释复杂性。
普利高津提出,复杂性存在于一切层次,不同层次的复杂性既 有差别,又有同一性,物理层次已经具备“最低限度的复杂性”。
百亿,万亿,那就是巨系统。
第16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组分数目多到巨型规模,就使系统的整体行为相对于简单系统 来说可能涌现出显著不同的性质。
巨系统通常有宏观与微观的层次划分,系统在这两个层次上的 行为特性有性质上区别,这是不同于小系统和大系统的重要特点。
巨系统是一个新的科学概念,代表系统思想的新高度,一种新 的系统观点。对象性质的不同必然要求不同的研究方法。巨系统问 题要求建立巨系统理论和方法。
从方法论看,这就是把模糊性当作模糊性来处理。依靠这种科 学方法论,札德(L.A.zadeh)创立了有深远影响的模糊理论 。
第14页
2021年3月31日
管理学院
在军事系统工程和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从1970年 代末开始,钱学森努力把系统方法推广应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提 出建立和发展社会系统工程。但组织管理社会系统的社会工程技术 要比工程系统工程复杂得多,前者绝不是后者的简单推广。这里也 需要在应用中坚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的原则,反对那种为 建立漂亮数学模型而对实际问题作强制性简化的主观主义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