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兵朝鲜战争的关键原因
军事理论讨论作业
抗美援朝战争的讨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句诗写出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士气。
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真正的让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站了起来。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抗美援朝这场战争。
一、抗美援朝发生的时代背景1.朝鲜半岛的分裂1945年2月,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托管。
2.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1月底,斯大林同意金日成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3.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
韩国(南朝鲜,大韩民国)军队在朝鲜(北朝鲜,韩国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韩国向美国等盟国求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
4. 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
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 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
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波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
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后又调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抗美援朝PPT精品课件5
三年后,硝烟散去,三八线依旧。
唯一无法挽回的, 是上百万生命的丧失,几百万人致残, 无数和平的家庭被毁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军朝鲜战争纪念馆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总计: 美军 172847 联合国军 2256523 总计:2429370 。
其中阵亡美军 5.4万人,联合国军 62.9万人 志愿军战斗阵亡14万,伤22万;非战斗伤亡41万。
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于汶山 在朝鲜停战协定和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他所著的回忆录 《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在执行我的政 府的指示中,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 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 国司令官。”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1951年讲 道:“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 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 战争。”
中 朝 友 谊 纪 念 碑
板门店休战村房屋中间水泥铸成的线就是三八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巩固了新 中国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 外部环境。
国际: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提高了中国的国 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 “最可爱的人”?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 战争中,发扬高度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 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顽 强拼搏,以热情、乐观、决心、勇敢赢得 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以被誉为“最可爱 的人”。
2023版随堂练习——《抗美援朝》
2023版随堂练习——《抗美援朝》1.“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为了保家卫国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促进朝鲜统一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2.2022年新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
故事延续了上一部电影《长津湖》的情节,以长津湖战役后期的水门桥战役为背景,讲述志愿军第七连战土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接到了更艰巨的阻击任务的故事。
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这些战役发生在()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3.疫情突发,成千上万白衣天使驰援湖北,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集中体现的精神则是()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C.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D.改革创新、开拓进取4.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5.在党和政府号召下,青年踊跃参军,1950年底,牡丹江市和海林县共有2278名朝鲜族青年参军,吉林市乌拉街参军人员中满族青年占80%。
人民还踊跃捐款,1951年8月底,藏区的康定、甘孜等地捐献50401万元,内蒙古捐献460余亿元。
少数民族的这些表现,说明()A.解放战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空前支持B.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C.抗美援朝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家国情怀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6.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用形象的话语给出答案“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他认为志愿军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A.“联合国军”不团结B.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C.中朝军队密切配合D.英勇顽强的革命气概7.周年热,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2021山东即墨一模,24,☆)2020年,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受到人们的好评。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
朝鲜战争各阶段发生的原因摘要:北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于 1950年6月25日,突然袭击南朝鲜军队开始了朝鲜战争。
北朝鲜军队趁美韩不备,全线出兵,一直南下,不断压缩美韩势力地图。
美国反应过来之后,组织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很快就击溃北朝鲜军队,并跨过了三八线,持续北上,意图一举歼灭北朝鲜。
中国立于自身安全的着想开始了支援北朝鲜的抗美援朝。
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双方各有胜负,最后中国保卫了北朝鲜。
双方见战事僵持不下,无法取得新的利益。
就和谈停战了。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军队联合国军北朝鲜在二战结束以后朝鲜半岛从日本占领下得以解放,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分裂成两个国家北朝鲜和韩国。
但是朝鲜人民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北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以解救南方的同胞为己任在1949年就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此时斯大林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也表示无法援助北朝鲜的军事行动。
而金日成认为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北方军队在技术装备(坦克、火炮、飞机)、纪律、官兵训练素质,以及士气等方面,均优越于南方军队。
如果进攻顺利,可以继续向南方挺进。
金日成向斯大林保证,美国不会参与这场战争。
理由是,这是一次果断的突袭,因为将会有20万南朝鲜共产党员进行起义,加上南方游击队对朝鲜人民军的支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
这样,即使美国有心干预,也没有时间进行军事准备和部署。
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
恰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南朝鲜不在美国防御范围的演说,又为斯大林实现对朝鲜政策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
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 原因有哪些
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原因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主要是因为当时形势所迫,下面是详细内容,来看看吧!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1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1、抗美援朝前夕,台湾尚未解放,我们决不能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时迎敌抗美援朝前夕,在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阵营为了抵御解放军如期解放台湾,已将国民党在台湾周边所有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到了台湾岛,兵力瞬间达到四、五十万。
此时的蒋介石,因美国杜鲁门集团对其的漠视态度而备受打击,已做好了与解放军殊死一战的准备。
此外,蒋介石还拥有相当一部分依旧具备强大战斗力的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并且渡海作战跟陆地作战完全是两码事,1949年10月金门海战的惨败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东南方的台湾在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解放!台湾尚未解放,恰逢此时东北方的邻居朝鲜又被美国强盗打进了家门,“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如果我们不出手相助,那么朝鲜兄弟必然会被美国反客为主,朝鲜半岛也必然会成为美国人的后花园。
2、东北是我们当时还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基地,决不能出任何问题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已经是百孔千疮,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国家建设迫在眉睫。
因为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成为我们当时唯一还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基地。
如果我们不出兵朝鲜,让朝鲜半岛成为美国人的后花园,我们的东北地区将会长期处于战争的阴霾之下,在这样紧张和危险的环境下,何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何谈国家的经济建设?2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课时作业6:第1课 朝鲜战争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基础巩固1.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有()①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③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④包围和封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爆发了一场战争,参与国多达18个,关于这场战争的称呼,中国称之为()A.祖国解放战争B.韩国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韩战3.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见下图),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
其主要客观原因是()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中朝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出兵朝鲜的最主要原因是()A.金日成的紧急请求B.苏联的授意C.发扬国际主义精神D.美国的干涉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5.面对朝鲜战争的结果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这说明()①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③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美国放弃了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③④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能力提升7.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美国随后的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8.《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
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
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历史,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_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抗美援朝纪念日是哪一天抗美援朝纪念日节日时间:1950年10月25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返回目录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及目的1、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唇亡则齿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美国一意孤行,不仅“侵朝犯台”,触及到了中国领导人的参战底线。
干涉。
此外,中国政府应朝鲜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派兵参战。
2、目的一、为了稳定军心,团结内部,透过朝鲜战争铲断旧中国与美国的根。
二、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但是战争是国家树立榜样的机会;战争有是非之分,但是战争可以强国强民;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战争也是树立权威的工具。
因此国家领导人希望利用介入朝鲜战争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同时也取得国际外交上的主动权与苏联的信任。
三、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夹杂着借朝鲜战争来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希望美国在台湾独立问题上有所让步,放弃支持“台湾独立”的政策。
<<<返回目录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1)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进行,复杂尖锐,两军较量异常激烈。
在一个幅员狭小的战场上,战争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
喷气式飞机广泛使用于战场。
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课件
雄纠纠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进 抗美援朝 打败美帝野心狼
2.爆发: 1950年10月19日, 以彭德怀为司令的中 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同朝 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全国支援抗美援朝
国内人民踊跃支援前线,
捐款飞机大炮,广大青年学 生还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 这是一 场轰轰烈烈的伟大 爱国运动。
全 国 捐献款 捐 献 可买飞 款机
55650亿 元
3710架
这是截至1952年5月全国人民捐献 的款项,此数为旧人民币金额, 折合新民币为5.5650亿元。
人民支援前线
3、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经过 (1950-1953)
(1)战争前期:五战五捷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发 动了5次战役,五战五捷,使美国为首的“联合 国军”败退回到三八线以南,敌我双方在三八线 南北形成了相持局面 。
—— 约·诺里斯
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 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 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 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 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 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 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 中 负伤22.1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
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打 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安全。
②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 地位和国际威望。
③增强了民族自尊心,振奋了全国的革命精神, 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介绍
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介绍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一次群众性运动,那么你了解抗美援朝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是世界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而关于抗美援朝背景则深受人们关注。
1950年,朝鲜战争正式爆发,原本朝鲜战争只是朝鲜内部的战争,但是因为美国的强行加入,最终导致朝鲜战争愈演愈烈。
朝鲜一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向中国请求援助,而中国军队深知美国强行攻打朝鲜的用心所在,于是毅然响应了朝鲜方的请求,而中国加入朝鲜战争的过程,便是抗美援朝。
说起抗美援朝背景,其实可以往前追溯到中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早在此时,美国一方便已经开始对中国心怀忌惮。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更是想方设法亲密台湾国民党政府,与大陆的关系基本上是处于冷战的。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便立即抓住这一时机,希望能够通过朝鲜战争来控制中国,与此同时,美国军队已经开始强行侵入中国台湾海峡,还遣令联合国军参与作战。
此后,美国开始以战争为由头,不断侵犯中国东北边境,导致中国东北形式千钧一发,最终不得不派兵支援朝鲜,共同抗击美国。
其实,从抗美援朝的战争背景中就可以看出美国只是借助朝鲜为名,借此来威胁中国。
美国一心想要控制中国,但是抗美援朝得到了中国人民以及朝鲜人民的一致认同,最终的胜利也是大势所趋,可以说抗美援朝也是中国人民在微弱军事情况下成功战胜美国军队的实例。
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非常艰难的,那么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呢?抗美援朝是发生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持朝鲜对抗美国的战争。
对于当时刚诞生的新中国来说,支持朝鲜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因为国民经济还没有出现复苏迹象,全国仍然遭受着抗日战争的破坏后遗症。
但是随着朝鲜战争事态的变化,使得中国必须要出兵支持朝鲜,保家卫国。
于是,中国军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经过艰苦卓绝的约3年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甲午战前清政府出兵朝鲜的原因及袁世凯的作用
甲午战前清政府出兵朝鲜的原因及袁世凯的作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甲午战争是19世纪90年代中叶,经过明治维新刚刚踏上近代化强大起来的日本对近代中国的一场侵略战争。
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际,东亚的政治。
经济舞台的主宰却依然如故。
因此,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一、袁世凯其驻朝期间表现出的才能及贡献1882年(壬午)朝鲜发生兵变。
袁世凯以“治军严肃,剿抚应机”,得“以同知分发省份,前先补用,并赏戴花翎”。
在1884年(甲申)的变乱中表现不凡。
此后十年间,袁世凯在朝鲜实质上成为代表清政府执行任务的最高代表。
清政府强化中朝宗藩关系的政策,通过袁世凯在朝鲜具体实施。
二、腐败使清王朝在朝鲜失去了人心当时清王朝加强对朝鲜控制的同时腐败泛滥,加速了朝鲜宫廷的离心力。
据当时朝鲜海关总税务司墨贤理关于1885年到1889年朝鲜海关和朝鲜政治情况的记载,“中国驻朝鲜人员,无论官阶大小,都利用地位作掩护,经营人参贸易”,可见当时清王朝各级驻朝官员的腐败。
中国驻朝官员集体在朝失去了人心。
三、清政府出兵的必然性1894年初,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
李朝准备再一次借助于宗主国的力量渡过这一难关。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国内舆论普遍认为,中日一战不可避免,并坚决主张对日一战。
当时中国新败于西方列强,威信扫地,全民憋着一口气,急需一场胜利的战争来扬眉吐气。
再加上当时国民普遍存在一种轻视日本。
迷信“天朝”威力。
相信“中国必胜”的虚骄的心理。
“方楼事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不足深忧。
”这也是当时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初期,国民轻视日本之心膨胀到极点,国内报刊认为日本不堪一击的论调铺天盖地,下面仅仅列举几条《申报》资料:“以我堂堂天朝,幅顺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
抗美援朝出兵朝鲜的必要性——兼论对其质疑的观点批判
第43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月 Vol.43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r. 2021──────────收稿日期:2020-07-21 修回日期:2021-03-05 作者简介:王东(1989-),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7-抗美援朝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兼论对其质疑的观点批判王 东(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对于不时出现的对我国抗美援朝必要性的质疑言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应从美国肆意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历史解构主义的肤浅观点、狭隘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斗争跨越国界、美国豪横傲慢的霸权逻辑、立场站位偏离导致的“高级黑”、中国重情重义的国际主义等方面进行批驳。
关键词:抗美援朝;霸权主义;意识形态斗争;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21)02-0057-04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2.011The Necessities of Sending Troops to Korea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toAid Korea: Simultaneously Responding to the BarragesWANG Dong(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Abstract: People must be alert of the barrages against the necessities of China’s sending troops to Korea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People must refute the opposition’s claim as well. People should make a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criticism from five aspects: the wanton infringement of the US upon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the superficial view of historical deconstruction, the narrow world outlook and historical values,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arrogant hegemonic logic of the US, the groundless effort to smear China, and China’s humanitarian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and so on.Key Words: the Korean War; hegemonism; ideological struggle; geopolitics近些年来,网络上不时出现质疑我国抗美援朝必要性的错误言论,一些所谓的“键盘侠”或“喷子”趁机利用自媒体污蔑新中国史和人民军队史,质疑英烈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及意义分析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及意义分析作者:王美美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8年第09期[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入朝作战。
此次战争是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发生的力量十分悬殊的战争。
入朝作战是中共中央做出的艰难的、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抉择,不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对刚成立的新中国和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但中共中央权衡利弊最终做出入朝作战的决定,更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此次战争不畏艰苦、积极奋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政治、军事等的较量,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根据战时的协定,对战败国及其殖民地实施受降和军事占领。
为了在战后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对世界上的有些地方,分别对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实行分割占领,获得主宰权。
南、北朝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美国和苏联两国的军队进入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别在南、北部接受日军的投降并且实施军事占领,朝鲜至此分成了两部分。
在建立什么样的朝鲜临时政府问题上,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的对立,分别持不同的态度。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南方在美国政府的扶持下由李承晚集团上台,成立大韩民国政府。
朝鲜北方受苏联的影响,于9月9日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1948年12月25日,苏联军队从朝鲜北部撤离回国。
第二年6月30日,美军从朝鲜南部撤离回国。
但两国都留下了各自的军事顾问团。
①分裂后的南北两个政府一直互不承认,互相对峙,都想实现国家的统一,但在如何实现统一以及统一于哪方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和分歧,各自在北纬三十八度线附近部署重兵,以致大小摩擦、冲突不断发生。
抗美援朝课件
杨根思 (1922— 1950年)
用生命保卫了小高 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 战役胜利立了卓越功勋。 获得“朝鲜民主主义共 和国英雄”称号,是中 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2、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
志愿军战士发
扬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进行
英勇顽强的战
斗,取得了上
甘岭战役的胜
2021/8/4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 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 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时间: 1950.10.25 — 1953.7.27
4、参战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5、指挥者: 彭德怀
2021/8/4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成了“第一个志愿兵”
2021/8/4
5.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际: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 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国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我国的 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021/8/4
课堂小结
抗美援朝
目的 保家卫国
参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
战役 上甘岭战役
英雄 黄继光、邱少云
胜利 1953年7月
意义 国际、国内
随堂训练
C 1.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021/8/4
2.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
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
抗美援朝
论抗美援朝战争内容摘要: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反美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次重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实力和意志,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出近代史上壮丽的一页。
同时,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尊重中国的开始。
本文通过分析朝鲜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以便更加清楚了解抗美援朝战争。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原因经过意义一抗美援朝的原因 :(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二)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鲁门再度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另外,美国对中国国内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破坏。
大有要将我新中国颠覆的企图。
(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难民,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
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
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
(四)美国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进行更严重的破坏和侵略。
我国领导人深悟唇亡齿寒的道理。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1950 年 10 月 25 日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其中著名的战役“云山战斗”中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
此战,歼灭美骑兵第 1 师第 8 团和南朝鲜军 15 团大部,毙伤敌 2000 余人,其中美军 1800 余人,缴获飞机 4 架,击落 3 架,击毁和缴获坦克 28 辆、汽车 170 余辆、各种火炮 119 门,极大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坚定了志愿军的战斗信心。
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 起因是什么
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起因是什么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主要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军越过三八线入侵了朝鲜,并且向中国边境推进并轰炸了中国的丹东地区,这样的做法威胁了中国本土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的主要原因。
再者是美国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美国的这种做法触及到了中国的底线。
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起因是什么1抗美援朝的原因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唇亡则齿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美国一意孤行,不仅“侵朝犯台”,触及到了中国领导人的参战底线。
干涉。
此外,中国政府应朝鲜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派兵参战。
此外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军心,使其内部团结有力,通过这场战争铲除旧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根。
战争是国家树立榜样的机会,中国利用了这次朝鲜战争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获得苏联的信任。
中国的这次出兵也希望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点让步,放弃支持“台独”。
2抗美援朝的意义第一、这场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三、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的宝贵经验。
第五、中国人民经过这场战争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几场著名战役分别叫什么名字抗美援朝中有第一次至第五次战役,其中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都是广为流传的战役。
抗美援朝几场著名战役分别叫什么名字1抗美援朝几场著名战役第一次战役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
无奈与必然:中国三次出兵援朝的原因及影响
始, 朝鲜又遭美国的入侵, 而作为朝鲜邻国的中国, 在朝鲜遭受外敌 成威胁。 朝鲜首都平壤 陷落同 日, 中国人 民志愿军入朝, 以实际行动
入 侵之 际 , 均 伸 出援 手 与朝 鲜 一致 对 敌 。援朝 卫 国是 中 国正 义 的果 中国极为无奈的选择 , 而要考究这种无奈 的缘起 , 我们不得不首先把 目光投向朝鲜所处的地缘位置。 朝鲜地处亚洲大
系 硒
口 重庆 三峡 学院 民族 学与公共 管理 学院 王友 富
摘
要 中国在 明清及新 中国建立初期曾三次用兵朝鲜 , 对 东亚乃 国片》 , 认为 “ 朝鲜尤为 中国东 省屏蔽 , 实有唇齿相依之势” , 同 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个 中缘 由, 我认 为 文认 为“ 日本恃其诈力 , 雄视东隅……( R本) 将来必有逞志朝鲜之
明代援朝原因。明朝 自建国伊始 , 便与朝鲜关系密切 , “ 每岁凡 部和朱舍里部 , 万历二一 f - 七 年( 1 5 9 9 ) {  ̄ J t 满文 , 同时将原来“ 照依族寨
万寿圣节 、 正旦 、 皇太子千秋节, ( 朝鲜 ) 皆遣使奉表朝贺 , 贡方物 , 其 而行 ” 的 氏族组织 改 为牛 录制 , 在 此基 础上 义 于万 历二 1 ‘ 几年 ( 1 6 0 1 ) 他庆慰 , 谢恩等使 , 率无常期 , 或前者未还而后者至……天朝亦后 礼 初 创 旗帜 , 后 来 义发展 为八 旗兵 制 。 发 生在 万历 时援 朝前后 这 一系 列
二、 三 次援 朝 对 于 中国政 局产 生 的 影 响。
援 朝对 明朝产生 的影 响——囝力衰竭 。明朝 于崇祯 十七 年
陆的东部前沿 , 不仅与中国在历史 、 文化 、 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 ( 1 6 4 4 ) 亡国, 随后清军入关定天下。清朝势/ , 丁 的发展是存明嘉靖 、 万 共性 , 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 , 是历来从海上通 向中国乃至亚洲大陆 历二朝开始的 , 其 中尤以万历时期为盛 。前文 已述 , 万历时明廷在朝 的必经途径之一 , 从这一意义上说 , 朝鲜是进入亚洲大陆的桥头堡 , 鲜、 播州 、 宁夏三次用兵, “ 宁夏用兵费八十余万 , 朝鲜之役 七A. ' k t ‘ 余
抗美援朝斗争 论文
抗美援朝斗争论文抗美援朝斗争论文概述:抗美援朝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0年10月出兵朝鲜参加抗击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战斗行动。
此次战争是中国与美国直接对峙的一次军事冲突,也是中国第一次采取与西方强国直接交战的行动。
该论文将重点探讨抗美援朝斗争的原因、战略以及影响。
正文:1. 抗美援朝的原因:- 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起因:朝鲜战争爆发始于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和大韩民国(南朝鲜)因意识形态和统一问题而对立。
- 中国参战的决策:中国邻国朝鲜发生战争对中国的安全形势造成了威胁,因此出于国家利益和自身安全考虑,中国决定派兵参战。
2. 抗美援朝的战略:- 中国军队的主要任务:中国派出志愿军参战,主要目的是保护朝鲜的安全和稳定,消灭侵略敌人,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
- 战略手段:中国军队采取了合理的战术部署和战斗组织,发动了多次战役和战斗,与美军和联合国军展开了较为激烈的战斗。
3. 抗美援朝的影响:- 保卫了中国和朝鲜的国家利益: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保卫了中国和朝鲜的国家利益,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 影响世界格局:抗美援朝战争对国际关系和冷战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削弱了美国在亚洲的军事优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为中国军队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抗美援朝斗争让中国军队在现代战争中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和军事技术。
结论:抗美援朝斗争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战略对抗,成功地捍卫了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并在国际舞台上提升了中国的地位。
这场战争也让中国军队得以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02——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含答案解析)
【点睛】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废除了农村的落后制度
7.“它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我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了障碍。”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B.农业合作化运动C.土地改革D.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解析】
(1)依据材料的出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可知材料和土地改革有关。土地改革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后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材料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封建土地所有制。
(2)分析材料可以提炼观点:土地改革是解放我国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论述:土地改革的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他们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这说明有必要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意义是: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由此可见,土地改革是解放我国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二、论述题(共 28 分)
10.材料论述。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出兵朝鲜战争的关键原因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反省历史应尽量从历史本来面目来分析,不应穿凿一些主观想象。
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朝鲜战争各方的胜负和卷入的原因各不相同,并不是象两大铁板一样的东,西阵营交战那样简单明晰,这个问题主要应从各方的政治和战略目标来分析。
1,从北朝鲜方面看,这场战争是一个失败。
从1950年6月25日发起战争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朝鲜半岛局面重新回到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前。
北朝鲜的战争的目标没有实现,政治上没有统一南朝鲜。
但在人员,经济上的损失是巨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朝鲜失败了。
金日成应为这场巨大的战争灾难负责。
2,从南朝鲜方面看,从1950年6月25日遭到入侵,到停战时恢复战前原状,在战略上和政治上是胜利了。
但是,这个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并在政治,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
3,从中,美双方这两个在战争中交手的主要力量来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中国在人员和物质上付出的代价大大高于美国付出的代价。
但从战争的目标和结果来看,是中国达到了战略的目标,而美国则没有达到。
对于交战的中美双方来说,战争的开始是在鸭绿江边,停战时是在三八线。
这是评判的主要根据。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超出原来的战略目标,跨过三八线,意图以南方来统一北方这一根本性战略错误。
战后,美国对这场战争的反省不是针对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反击侵略,而是集中在美军在三八线以北对中国军队作战上,正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说美国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呢?中美在朝鲜正式交战前,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摧毁北朝鲜军队,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中国出兵前,战火已经抵达鸭绿江边,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接近实现。
但中国出兵朝鲜使得麦克阿瑟功败垂成。
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开始,到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字,事实上是中国军队把美军推回到三八线。
中方达到了政治和战略目标,而美方在仁川登陆后希望通过战争由南方统一北方的意图失败。
有一点可以肯定,战争的每一方在战场上获得一定胜利时,都有可能进一步提出超出自己原定战略部署的目标。
北朝鲜,南朝鲜,美国在朝鲜战争中都是如此。
那么,中国出兵是否在美军跨过三八线之前就决定了呢?这是理解中方战略意图的关键,也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从历史的记录来看,中国出兵朝鲜是一个被迫的选择,而决定这个选择的关键之点就是美军跨过三八线,准备一举统一南北朝鲜。
认为中方早在1950年10月7/8日美军跨过三八线前就注定了一定会出兵朝鲜是没有根据的。
从朝鲜战争开始不久,中国就开始备战。
周恩来在7月7日和7月10日先后召开军委会议。
7月13日,军委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
这个决策基本是一种战争准备。
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升级的过程看,中美双方在走入战场交手的几乎每一步都是美方在先,而中方是对美方行动的反应。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大举入侵南朝鲜。
美方根据联合国章程,根据二战后各方达成的协议,立即宣布保卫南朝鲜,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冷战后的对立和缺乏沟通,美国把北朝鲜的入侵理解为共产主义阵营在亚洲全面进攻的开始。
在战争爆发后两天,6月27日就命令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直接介入中国内战,改变了先前的国际战略态势,把中国向这场战争推进了一步。
但尽管中国非常愤怒,鉴于自身的实力,并没有想立即进入这场战争。
这从中,苏,北朝鲜往来的电报,中共高层讨论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这里不必再谈。
中方作出出兵北朝鲜的正式决定是在1950年10月4/5日,10月8日正式宣布把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自愿军,任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
而美军跨过三八线是在10月7/8日,是在中国的出兵决定作出之后三至四天。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即使美军不过三八线,中国也会出兵朝鲜呢?历史的事实证明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军事上,任何一个军事行动,从开始的决心下定,到命令的实际执行都有一个时间和过程。
战争的规模越大,这个时间和过程越长。
从中美双方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决策来看,美方的行动远远早于中方。
美军跨过三八线是在10月7/8日,但早在9月下旬,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就已经开始改变战略目标,把跨过三八线,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作为政治和战略目标。
9月25日,美国的
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作出决议,并得到杜鲁门总统的同意,下令麦克阿瑟率军跨过三八线,彻底消灭北朝鲜部队,统一朝鲜半岛。
从这一事实上看,美方突破三八线的决定比中方作出出兵的决定早了10天,这和美军跨过三八线的时间比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的时间早了10天左右是一致的。
除了中美双方战略决定的早晚有别之外,中方出兵的条件也是很清楚的。
下面是一些基本事实:
1950年7月2日,朝鲜战争刚爆发不久,中国总理周恩来对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谈话时讲到:中国出兵的条件是北朝鲜战败,美军跨过三八线。
当时,北朝鲜正乘胜前进,仁川登陆尚未进行。
显然,中方对北朝鲜能否凭自身的能力统一朝鲜半岛心存疑虑,并预估到北朝鲜军队有可能被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北。
1950年9月25日,中国军队代总参谋长聂荣臻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向外界宣称:中国对美国突破三八线决不会置之不理。
此时已是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后,美军气势如虹,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10 月3日,周恩来又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再次向美国提出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
美国军队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周恩来再次明确把美军突破三八线,占领北朝鲜看成是对中国的挑战。
很显然,尽管中方在为战争作紧急准备,但始终是把美军是否突破三八线作为是否出兵的先决条件,在10月4日作出派兵入朝的决定前,中方对此条件三反五次重申,就是不想卷入这场战争。
如果中国真的下定决心,即使美军不过三八线也要出兵朝鲜,就绝不会这样大张棋鼓地声明,而是会不动声色地麻痹美国政府,尽量让美军没有准备而被击溃。
进一步讲,如果认为美军不过三八线,中国还是要出兵,那中国的出兵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用武力帮助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
如果是那样,中国早在北朝鲜军队釜山受挫时就会出兵相援,最迟等到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绝不会等到北朝鲜军队失地千里后才出兵,从而付出巨大代价地和美军争夺阵地。
由此分析,中国出兵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就是不能容忍美军陈兵于中国边境。
从美国的根本利益上看,麦克阿瑟率军突破三八线是一个政治和战略的错误,如果战争到此为止,美国是一个绝对的胜利者。
中美之间就不可能打上这么一个大仗。
对于这一点,当时美国著名的冷战专家,“遏制”之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以及查尔斯.波伦(CHARLES BOHLEN)都曾敦促美军不要突破三八线。
可惜当时美国的决策者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在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和美军正式开战前,美国的战略决策一直建立在中国不会出兵朝鲜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
为了这一假设的可靠,杜鲁门曾多次征询过麦克阿瑟的意见。
可惜麦克阿瑟的判断完全错误,一口咬定中国不会出兵朝鲜。
当然,后人只能作事后诸葛亮。
在当时的情况下,当事人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是很难避免的。
战后,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对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突破三八线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反省。
美国社会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对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作出冷静的,实事求实的检讨和反省。
这样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全球战略。
而中国人在谈到历史问题时常常被一些意识型态和感情所支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用政治观点来裁剪历史,这样,很难从历史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