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9a8671cfc789eb172dc8f0.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xx年版)目录第一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01)二.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 (02)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04)四.体现患者治疗价值………………………………………………………………………04五.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六.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05 05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06)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09)三.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10)四.培训.评估和督查 (1)0第二部分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呼吸系统肿瘤用药一.吉非替尼 (12)二.厄洛替尼 (14)三.埃克替尼 (15)四.马来酸阿法替尼 (16)五.奥希替尼…………………………………………………………………………………17 六.克唑替尼…………………………………………………………………………………18 七.贝伐珠单抗………………………………………………………………………………20 八.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1 九.盐酸安罗替尼……………………………………………………………………………21 .塞瑞替尼…………………………………………………………………………………一.纳武利尤单抗…………………………………………………………………………2224 消化系统肿瘤用药一.瑞戈非尼 (26)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2)8三.曲妥珠单抗 (29)四.甲磺酸阿帕替尼 (29)五.苹果酸舒尼替尼…………………………………………………………………………30 六.甲磺酸伊马替尼…………………………………………………………………………31 七.依维莫司…………………………………………………………………………………32 八.贝伐珠单抗………………………………………………………………………………33 九.西妥昔单抗………………………………………………………………………………35 血液肿瘤用药一.甲磺酸伊马替尼 (37)二.达沙替尼 (39)三.尼洛替尼 (39)四.利妥昔单抗 (40)五.西达本胺…………………………………………………………………………………42 六.伊布替尼…………………………………………………………………………………43 七.硼替佐米…………………………………………………………………………………45 八.来那度胺…………………………………………………………………………………46 九.沙利度胺…………………………………………………………………………………48 .芦可替尼…………………………………………………………………………………49 泌尿系统肿瘤用药一.依维莫司 (50)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5)1三.苹果酸舒尼替尼 (52)四.阿昔替尼 (52)五.培唑帕尼…………………………………………………………………………………53 乳腺癌用药一.曲妥珠单抗 (54)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 (5)6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用药一.甲磺酸伊马替尼 (58)二.维莫非尼 (59)三.依维莫司…………………………………………………………………………………60 头颈部肿瘤用药一.尼妥珠单抗 (62)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6)3第一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提高肿瘤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特制定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ca02b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7.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药物注册资料和专家共识,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进行指导的专门指南。
该指导原则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肿瘤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并指导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疗程等。
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适应症:指导原则会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和疗效,列出适应症。
对于已经明确可用的药物,会明确列出其适应症。
对于新药或应用不够成熟的药物,则会列出推荐适应症,并附上相应的研究依据。
2.用药方案:包括给药途径、剂量、用药频率和疗程等。
该指导原则会给出具体的用药方案,并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治疗目标,给出相应的建议。
例如,对于具有强烈毒副作用的药物,会建议进行血液监测,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3.药物联用:对于可联用的药物,该指导原则会给出明确的建议。
同时,还会指出哪些药物的联用是危险的,应避免使用。
联用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也会详细说明,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4.不良反应的管理:该指导原则会列出各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对策,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一些药物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休克、心动过速等,会告知医生应采取急救措施,并指导如何处理。
5.治疗评价与转化研究:该指导原则会介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疗效评价方法,并建议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
同时,也会鼓励医生积极参与转化研究,以推动抗肿瘤治疗的进步和创新。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订是经过专家共识会议讨论和审核的,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临床医生在治疗中应根据该指导原则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方案制定,并定期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估,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研究机构和药企也可以根据这一指导原则进行新药研发和注册申报,推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考试试题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c30e2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1.png)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现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版本。
()A 2018年B 2019年C 2021年D 2022年(正确答案)2、医疗机构()是本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A 主要负责人(正确答案)B 医务处主任C 药学部主任D 肿瘤科主任3、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应当由()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部门不得从事抗肿瘤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
()A 医保部门B 医务部门C 药学部门(正确答案)D 后勤部门4、医疗机构应当制订抗肿瘤药物使用应急预案,对出现外漏或()的,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A 不良反应B 新的不良反应C 一般不良反应D 严重不良反应(正确答案)5、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A 1次B 2次C 3次(正确答案)D 5次6、对于明确作用靶点的药物,须遵循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的原则。
替雷利珠单抗在治疗以下肿瘤疾病前需进行靶点检测的是()A 食管癌B 结直肠癌(正确答案)C 淋巴瘤D 鼻咽癌7、以下我院药品目录中紫杉类制剂,属于国家基本药物(2018版)目录的是()A 紫杉醇注射液5ml:30mg(正确答案)B 多西他赛注射液0.5ml:20mgC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100mgD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30mg8、抗肿瘤药物一般可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等催吐风险等级,以下静脉化疗药物为高度催吐风险的是()A 多西他赛B 长春瑞滨D 奥沙利铂9、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临床配制应选用()溶媒。
()A 5%葡萄糖注射液B 0.9%氯化钠注射液(正确答案)C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D 10%葡萄糖注射液10、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时,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开始使用。
()A 12小时内B 12~24小时C 24~48小时(正确答案)D 48~72小时二、多选题1、《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对抗肿瘤药物分类为()等。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5f6b16be45c3b3567ec8bbf.png)
• 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使用采纳根据,依次是: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国际权 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指南,国家级学协会发布的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诊疗规范、 指南。
06 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 抗肿瘤药物的相关性毒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也容易产生罕见的毒副作用,因此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 告尤为重要。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相关部门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将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定期分析和报告抗 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动态和趋势。临床医师应当密切随访患者的用药相关毒性,并及时上报不良反应。
05 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 随着癌症治疗临床实践的快速发展,目前上市的抗肿瘤药物尚不能完全满足肿瘤患者的用药需求,药 品说明书也往往滞后于临床实践,一些具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用法未能及时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 规定。在尚无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对药品说明 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进行严格管理。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应当仅限 于三级医院授权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充分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并且应当做好用药监 测和跟踪观察。
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
•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慢性急变 者。 • 【用法用量】 本品口服无效。须避免肌肉注射或鞘内注射。只能静脉注射给药。 应先滴注生理盐水,以确保针头在静脉内,才在这一通畅的静脉输液管内注射柔红 霉素。 单一剂量从0.5mg/kg至3mg/kg。0.5mg-1mg/kg的剂量须间隔1天或 以上,才可重复注射;而2mg/kg的剂须间隔4天或以上,才可重复注射。应用2.5 -3mg/kg的剂量,须间隔7天-14天才可重复注射。应根据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和耐 受性,根据血象或骨髓情况来调整剂量。 •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较严重。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 不应用药过久;如出现口腔溃疡(多在骨髓毒性之前出现)应即停药。 2.心脏 毒性: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严重者可有心力衰竭。总给药量 超过25mg/kg时可致严重心肌损伤,静注太快时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3.胃肠道反 应:溃疡性口腔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 4.肝肾损伤:GOT、 GPT、ALP升高、黄疸、BUN升高、蛋白尿。 5.局部反应:漏出血管外可导致局 部组织坏死。 6.其他:脱发、倦怠、头痛、眩晕等精神症状,畏寒,呼吸困难, 发烧、皮痃等过敏症状。 • 【禁忌症】1.心脏病患者及有心脏病史的患者。2.对本药有严重过敏史患者。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41e1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2.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遗传变异、分子标志物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2.多学科团队协作:应构建多学科团队,包括外科医生、放射医生、肿瘤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等,共同参与治疗决策和方案制定。
3.优选标准疗法:应优先考虑已经证实的标准疗法,只有在标准疗法无效或不耐受时才尝试新型药物。
4.慎用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但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应谨慎选择用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5.注意安全性:在使用新型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6.功效评估:药物的临床效果应根据患者的生存期、疾病稳定期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同时应关注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展。
7.药物经济性评估:药物的经济性应考虑在内,应权衡药物的费用和治疗效果,以进行药物选择和用药规划。
8.临床试验参与:医生应鼓励患者参与临床试验,以推动药物的研发和进一步优化治疗。
9.患者教育和支持:医生应向患者提供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和指导,帮助患者理解治疗方案的利弊,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
10.疗效监测与转归预测:治疗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疗效监测,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等,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反应预测疾病的转归。
总结来说,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目标是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通过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团队协作、优选标准疗法、慎用联合用药、注意安全性、药物经济性评估等措施,帮助医生合理选择和应用新型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抗肿瘤治疗服务。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33377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3.png)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为了规范肿瘤化学药物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医师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意识,根据《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分级原则(一)普通使用级:有明确的临床使用适应证、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部分国家谈判药品的抗肿瘤药物品种。
(二)限制使用级:有明确的临床使用适应证、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或部分国家谈判药品的抗肿瘤药物品种或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列入的部分特殊抗肿瘤药物。
二、抗肿瘤药物处方权限管理每年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知识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授予医师抗肿瘤药物处方权、授予药师抗肿瘤药物调剂权。
(一)有处方权限科室:肿瘤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
(二)无处方权限科室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须请肿瘤科有处方权医师会诊并开具抗肿瘤药物。
(三)经考核合格的肿瘤科和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初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授予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处方权。
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处方权。
(四)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由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开具处方,并由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会诊专家组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
(五)特殊情况下越级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须在24小时内进行补办手续,并由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会诊专家组审核。
三、处方权、配制权和调配权的获得(一)处方权的获得1.具有执业医师资格;2.在三级甲等医院的化疗专科或卫生厅等相关部门指定的肿瘤化疗培训基地连续工作或进修学习6个月(含6个月)以上;3.每两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次的省级以上(含省级)肿瘤化疗专业培训或学术活动,取得相关的继续教育I类学分5分以上。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82cb8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4.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指导原则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肿瘤类型、分期、血液学、肝肾功能等综合评估,选择适当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应考虑药物的特异性、毒副作用、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
2. 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确定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治疗周期和联合应用等因素,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3. 定期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剂量和治疗周期的调整。
4. 合理用药: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药物的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用药,禁止滥用或擅自改变用药方案。
5. 有效的药物管理: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存储、配制、运输和使用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避免药物交叉感染和药物误用的风险。
6. 医患沟通与信息共享: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解释药物的用途、用法和不良反应等信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医生之间也应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7. 综合支持疗法:在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支持疗法,如手术、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8. 不良反应的处理:对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医生应提前告知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如调整剂量、给药时间等,及时纠正并减轻不良反应。
9. 临床研究和进一步探索: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和支持相关的临床研究项目,不断探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注意:以上原则仅供参考,医生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个别化的治疗决策。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9eda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9.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个体化治疗:新型抗肿瘤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子生物学特征、肿瘤类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征选择适当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
2.综合治疗:新型抗肿瘤药物通常与手术、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案。
3.特定适应症:每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有其特定的适应症。
医生应确保患者符合该药物的适应症才进行应用,以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4.副作用管理:新型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血液系统损伤等。
医生应根据药物的副作用特点,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5.定期随访: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医生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访过程中,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解决治疗中的困难。
6.治疗期间的监测:在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期间,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7.患者教育: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应该明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处理副作用,以及何时就医等。
8.治疗效果评估:医生应在药物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效果评估,如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根据治疗效果相应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9.临床研究参考:对于一些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医生可以参考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以了解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10.疗效监测: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医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比如肿瘤缩小程度,生存期延长等。
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的好坏,并进一步指导后续治疗。
总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医生个体化、综合化地进行治疗,明确适应症,合理管理副作用,定期随访和监测患者,并进行疗效评估和教育。
【原创】2018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试题及答案
![【原创】2018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c970e6c175f0e7cd137a5.png)
2018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试题及答案2018.10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使用采纳根据,依次是:。
(A)A、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指南,国家级学协会发布的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诊疗规范、指南B、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指南,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C、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指南,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国家级学协会发布的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诊疗规范、指南D、国家级学协会发布的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可的诊疗规范、指南,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指南,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2、适应症为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药物不包括:。
(B)A、盐酸厄洛替尼片B、甲磺酸奥希替尼片C、吉非替尼片D、盐酸埃克替尼片3、属于靶向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B)A、吉非替尼B、索拉非尼C、拉帕替尼D、厄洛替尼4、同时作用HER2 和EGFR 两个靶点的药物是:。
(A)A、拉帕替尼B、贝伐珠单抗C、吉非替尼D、帕尼单抗5、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其作用靶点是:(C)A、CD20B、EGFRC、HER-2D、VEGFRE、CD22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制定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目的是:。
(ABCD)A、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B、提高肿瘤合理用药水平C、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D、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2、从事病理组织学和分子病理学诊断的科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ABCD)A、检测项目涵盖病理形态学诊断、免疫组化(IHC)、RT-PCR、FISH等,有条件的可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B、制定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流程规范;C、使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仪器设备和诊断试剂;D、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定期参加国家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3、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包括:。
2024年抗肿瘤药物培训考核授权试题
![2024年抗肿瘤药物培训考核授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670d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f.png)
2024年抗肿瘤药物培训考核授权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药物需要检测靶点后方可使用药物为(): [单选题]A.吉非替尼(正确答案)B.安罗替尼C.索拉非尼D.仑伐替尼2、()是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法定依据,其规定的适应证经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单选题]A.肿瘤诊疗规范B.抗肿瘤药物的药品说明书(正确答案)C.肿瘤诊疗指南D.肿瘤专家共识3、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权应当仅限于三级医院授权的具有()职称的医师,充分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并且应当做好用药监测和跟踪观察。
[单选题]A.初级专业技术B.中级专业技术C.高级专业技术(正确答案)D.任何级别专业技术4、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循证医学证据采纳根据依次是(): [单选题]A.说明书-国际权威诊疗规范及指南-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正确答案)B.说明书-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国际权威诊疗规范及指南C.国际权威诊疗规范及指南-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说明书D.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国际权威诊疗规范及指南-说明书5、对于非常见 EGFR 基因突变患者,优先使用()。
[单选题]A.安罗替尼B.埃克替尼C.索拉非尼D.阿法替尼(正确答案)6.以下药物中适应症为既往经 EGFR-TKI 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成人患者的治疗的药物为()。
[单选题]A.安罗替尼B.埃克替尼C.奥希替尼(正确答案)D.阿法替尼7.关于免疫治疗药物规范化应用错误的是(): [单选题]A.根据个体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暂停给药或停药。
B.发生 4 级或复发性 3 级不良反应,虽然进行治疗调整但仍持续存在 2 级或 3 级不良反应,应永久性停用。
C.老年患者(≥65岁)需调整剂量。
(正确答案)D.不良反应应持续进行患者监测(至少至末次给药后5个月)。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最新)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27020c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f.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避免或减少药物对病患和医务人员的伤害。
2适用范围全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科室及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员。
3定义/术语3.1抗肿瘤药物: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生物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
3.2细胞毒类药物: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品,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致畸或损害生育功能。
4权责4.1本制度由药学部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4.2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监督、实施和建议。
5政策/规程5.1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原则5.1.1权衡利弊,最大利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5.1.2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5.1.3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1.4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实施肿瘤化学治疗应以病理结果为依据,没有病理结果的应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5.1.5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2019年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药师调配权专题培训
![2019年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药师调配权专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e97a77dfad6195f312ba6c6.png)
2019年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药师调配权专题培训供药师培训答题基本信息:*科室:姓名:职称:1、《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涉及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指()*(分值:10分)A 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正确答案)B价格昂贵的抗肿瘤药物C单克隆抗体类药物D大分子靶向药物和小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2、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有明确的临床使用适应证,()*(分值:10分)A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谈判药品的抗肿瘤药物品种 (正确答案)B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或国家谈判药品的抗肿瘤药物品种C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谈判药品的抗肿瘤药物品种。
D已列入国家谈判药品的抗肿瘤药物品种3、根据《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医师具有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处方权。
*(分值:10分)A副高及以上职称 (正确答案)B 正高职称C 中级及以上职称D初级及以上职称4、下列哪种药物不应对活动性乙肝病毒患者使用()*(分值:10分)A.利妥昔单抗 (正确答案)B.贝伐珠单抗C.西妥昔单抗D.曲妥珠单抗5、以下哪种靶向药物一般不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使用()*(分值:10分)A.西妥昔单抗B.贝伐珠单抗C.瑞戈非尼D.曲妥珠单抗 (正确答案)6、以下不属于EGFR-TKI一代药物的是哪种()*(分值:10分)A.阿法替尼 (正确答案)B.吉非替尼C.厄洛替尼D.埃克替尼7、为减少铂类抗肿瘤药物的肾脏毒性,以下处理适宜的是()*(分值:10分)A 适当水化 (正确答案)B 减少铂类药物的用量C 碱化尿液促进其外排D 酸化尿液促进其外排8、以下哪项药物使用中需避光()*(分值:10分)A.顺铂 (正确答案)B.长春新碱C.异环磷酰胺D.紫杉醇9、下列药物需要空腹口服的是()?*(分值:10分)A埃克替尼B厄洛替尼 (正确答案)C克唑替尼D奥西替尼E吉非替尼10、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需要对抗肿瘤药物实行*(分值:10分)A规范管理B分级管理 (正确答案)C色标管理D安全管理。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308c5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a.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药物选择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基因突变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本指南详细列举了各种肿瘤类型的常用抗肿瘤药物,以及不同基因突变的应用药物建议。
二、治疗方案根据治疗目标、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指导原则提供了详细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建议,同时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治疗监测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有效的治疗监测,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特定的治疗方案还可能需要检测特定的基因突变。
四、不良反应管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有效管理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详细的不良反应管理建议,包括药物剂量调整、治疗中断等措施。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特定的不良反应处理策略,如疼痛管理、皮肤反应处理等。
五、药物相互作用由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代谢途径复杂,与其他药物可能有相互作用。
本指南列举了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六、特殊人群的用药老年患者、妊娠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需要谨慎。
本指南提供了相关特殊人群的用药建议,以保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七、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应用本指南强调了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在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相关研究活动,并提供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指导原则。
总之,《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权威的、科学的指导,使其在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时能够更加合理、精准地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6b445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d.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导原则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指导原则。
别急,听起来可能有点儿严肃,但我会尽量把它说得轻松点儿,毕竟谁都不想在这种话题上感到沉重。
肿瘤的事儿是个复杂的玩意儿,涉及的药物、疗法五花八门,但只要我们搞清楚这些原则,面对它们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紧张啦!2.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背景2.1. 什么是新型抗肿瘤药物?那么,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新型抗肿瘤药物。
简单说,就是那些通过新技术、新机制来打击肿瘤细胞的药物。
就像是给癌细胞设置了一个“监控系统”,让它们无处可逃!这些药物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科学家们日夜琢磨,经过临床试验验证的。
听起来像电影情节,但这可是现实啊。
2.2. 为什么要用新型药物?再说说为啥我们要使用这些新型药物。
肿瘤治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传统疗法有时可能效果不佳,副作用大,真是让人“心累”。
新型药物通常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更少的副作用。
就像是用激光对付蝼蚁,而不是大棒子扫过去,省时省力还精准,谁不喜欢呢?3. 应用指导原则3.1. 患者评估在开始用药之前,首先得对患者进行评估。
啥意思呢?就是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往的治疗经历等等,得对症下药,才行。
这里就像是做饭,食材准备得当了,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患者的个体差异就好比不同的调料,有的喜欢重口味,有的偏清淡,得因人而异嘛。
3.2. 药物选择一旦评估完成,接下来就是药物的选择。
选药可不能“随便”,这就像是挑选装备打怪,得选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肿瘤类型、基因特征、治疗史等,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比如有些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那就绝对不能用,那简直就是给自己挖坑啊。
3.3. 监测与随访最后,药物应用后,监测和随访也是不能少的。
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反应,看看药物的效果如何。
如果发现副作用或者疗效不佳,就得及时调整策略。
这就好比开车上路,遇到堵车了就得改道,不能固执己见,非要走那条死胡同!定期复查,就像是为自己的健康“把把脉”,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健委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健委](https://img.taocdn.com/s3/m/dd51f7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7.png)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健委
1.指导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新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上市需要符合药物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并经过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临床医生应该在遵循科学的药物治疗原则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
际需要,综合考虑新型抗肿瘤药物和其他药物的选择。
4.临床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应该以患者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权衡患
者的临床益处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决策。
5.在开展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时,应根据肿瘤的分子生物学
特征、分子标志物和个体基因变异等因素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6.临床医生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学
特点、临床研究数据和药物监测方法。
7.在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用法和用量,遵循
药物的使用说明书,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滥用。
8.对于已经上市使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应定期进行药物的回顾性评价,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适时更新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9.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监管,加强药物临床
试验的管理和信息公开,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10.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肿瘤科医生、药师、临床试验专家、患者及其家属等,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提供了一系列科学和合理的原则和指导,旨在促进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这对于推动肿瘤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5b5d39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4.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是当今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肿瘤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药物选择1.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抗肿瘤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针对性地选择抗肿瘤药物。
比如,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靶向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复发性肿瘤患者,可以选择根据其肿瘤基因组特征而选择的个体化药物。
2. 考虑药物耐受性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以确保患者能够有效而安全地使用药物。
比如,对于老年患者,可以选择耐受性较好的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药物剂量1. 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剂量抗肿瘤药物的剂量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结合其它因素,确定最佳剂量。
比如,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选择较低剂量,以减少药物毒性;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采用较高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2. 加强药物监测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要加强药物监测,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使用药物,并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比如,可以定期测量患者的血药浓度,以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三、药物使用1.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比如,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降低药物毒性。
2. 加强患者教育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还要加强患者的教育,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使用药物,并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比如,可以向患者介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使用药物。
总结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和药物使用三个方面。
要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它因素,准确地选择药物,确定最佳剂量,并加强药物监测和患者教育,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0d169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0.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导医生在实践中合理选用抗肿瘤药物的一系列准则。
本文旨在征求意见,以期完善该指导原则。
以下是该指导原则的内容:一、临床前评价在开始应用抗肿瘤药物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患者的整体状况、肝肾功能、血液检查等。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确定抗肿瘤药物的剂量。
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遗传特征和药物耐药性进行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应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意愿。
三、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肿瘤类型,应采用综合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抗肿瘤药物治疗等。
综合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多个途径对肿瘤进行全方位的攻击,提高治疗效果。
四、药物选择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特异性和毒副作用。
药物的特异性指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以及对肿瘤的敏感性。
毒副作用包括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和对机体的毒性。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特异性好、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
五、药物剂量抗肿瘤药物的剂量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剂量过高则可能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体状况、肿瘤类型和耐受性等因素,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
六、治疗监测在应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治疗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化验指标、毒副作用等。
监测结果将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七、药物联合应用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在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剂量的配比和药物的互补作用。
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八、药物管理抗肿瘤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医生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操作指南。
同时,医生还应了解抗肿瘤药物的贮存、运输和处置等基本要求,避免药物的误用和污染。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f1fed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7.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1.02
•【文号】国卫办医政函〔2024〕1号
•【施行日期】2024.01.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政函〔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我委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牵头对《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4年1月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 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 源的关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和患者治 疗价值两大要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 两方面:有无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 是否适宜。
第二部分 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呼吸系统肿瘤用药
一、吉非替尼………………………………………………………………………………… 12 二、厄洛替尼………………………………………………………………………………… 14 三、埃克替尼………………………………………………………………………………… 15 四、马来酸阿法替尼………………………………………………………………………… 16 五、奥希替尼………………………………………………………………………………… 17 六、克唑替尼………………………………………………………………………………… 18 七、贝伐珠单抗……………………………………………………………………………… 20 八、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21 九、盐酸安罗替尼…………………………………………………………………………… 21 十、塞瑞替尼………………………………………………………………………………… 22 十一、纳武利尤单抗………………………………………………………………………… 24
头颈部肿瘤用药
一、尼妥珠单抗……………………………………………………………………………… 62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63
第一部分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提高肿瘤合理用药水 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肿瘤患者健康权益,特 制定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涉及的 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指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 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06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09 三、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10 四、培训、评估和督查……………………………………………………………………… 10
消化系统肿瘤用药
一、瑞戈非尼………………………………………………………………………………… 26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28 三、曲妥珠单抗……………………………………………………………………………… 29 四、甲磺酸阿帕替尼………………………………………………………………………… 29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8 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01 二、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 02 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04 四、体现患者治疗价值……………………………………………………………………… 04 五、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05 六、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30 六、甲磺酸伊马替尼………………………………………………………………………… 31 七、依维莫司………………………………………………………………………………… 32 八、贝伐珠单抗……………………………………………………………………………… 33 九、西妥昔单抗……………………………………………………………………………… 35
泌尿系统肿瘤用药
一、依维莫司………………………………………………………………………………… 50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51 三、苹果酸舒尼替尼………………………………………………………………………… 52 四、阿昔替尼………………………………………………………………………………… 52 五、培唑帕尼………………………………………………………………………………… 53
血液肿瘤用药
一、甲磺酸伊马替尼………………………………………………………………………… 37 二、达沙替尼………………………………………………………………………………… 39 三、尼洛替尼………………………………………………………………………………… 39 四、利妥昔单抗……………………………………………………………………………… 40 五、西达本胺………………………………………………………………………………… 42 六、伊布替尼………………………………………………………………………………… 43 七、硼替佐米………………………………………………………………………………… 45 八、来那度胺………………………………………………………………………………… 46 九、沙利度胺………………………………………………………………………………… 48 十、芦可替尼………………………………………………………………………………… 49
乳腺癌用药
一、曲妥珠单抗……………………………………………………………………………… 54 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 56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用药
一、甲磺酸伊马替尼………………………………………………………………………… 58 二、维莫非尼………………………………………………………………………………… 59 三、依维莫司…………………………………………………………………………………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