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合集下载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对玻璃的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一致,如附件2所示。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对玻璃的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一致,如附件2所示。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 梁炜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 梁炜
获得的可提取物信息及迁移试验 获得的浸出物信息,分析汇总可提取物及浸出 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结构鉴定,并根据结构 归属其毒性风险级别,通过文献及毒性数据库 查询相关的毒性资料,换算成人每日允许最大 暴露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 PDE),评估 可提取物及浸出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即根 据测定的可提取物及浸出物水平计算每日暴露 量与毒理学评估中得到的PDE进行比较,作出 包装系统是否与药品具有相容性的结论。

常可选择的提取溶剂包括注射用水、0.9% 氯化钠注射液、pH 3.5缓冲液、pH 8.0缓 冲液、10%或15%乙醇等;也可根据制剂 的特性选择其他适宜的提取溶剂。
1.3确定提取条件 研究显示物质在高温状态下的迁移速度要高于 常温或低温状态下。在试验时需要考虑生产工 艺中可能的加热因素,如灭菌温度和时间。需 要注意到,在高温条件下,对塑料材料会产生 在常温或灭菌条件下不会发生的破坏作用,因 此需对提取温度和时间进行分析和考察,以保 证从包装材料中提取出尽可能多的可提取物, 但又不致使添加物过度降解以致干扰试验。建 议在选择提取温度时,考虑灭菌温度并适当增 加,但不应使包装材料产生变形。

2.1.2考察时间点 考察时间点的设置应基于对药品包装材料 性质的认识,包装材料与药品相互影响的 趋势而设置。一般可参考影响因素试验、 加速稳定性试验以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的考 察时间点进行设置,至少应包括起点和终 点,中间点可适当调整。

2.1.3 考察项目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材料性质、药品的质 量要求设置考察项目。迁移研究的考察项 目除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外,还应关注提 取试验中的可提取物,以及在放置过程中, 材料成分中的降解物质或其他新生成物质。


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应在药品 研发初期或是包装材料的选择时就开始进 行,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包括 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 验。通过相容性研究证明药品与包装材料 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足以造成不可接受的药 品质量或包装材料功能性的变化。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对玻璃的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一致,如附件2所示。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对玻璃的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一致,如附件2所示。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资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括包装系统是指容纳和保护药品的全部包装组件的总和,包含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组件和次级包装组件,后者用于药品的额外保护。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系统进行论述。

包装系一致方面为药品供给保护,以知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另一方面还应与药品拥有优秀的相容性,即不可以引入可引起安全性风险的浸出物,或引入浸出物的水平切合安全性要求。

能否需要进行相容性研究,以及进行何种相容性研究,应基于对制剂与包装资料发生互相作用的可能性以及评估由此可能产生安全性风险的结果。

与口服制剂对比,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注射液或注射用混悬液、眼用溶液或混悬液、鼻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等制剂,因为给药后将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进入血液系统,被以为是风险程度较高的品种;此外,大多液体系剂在处方中除活性成格外还含有一些功能性辅料(助溶剂、防腐剂、抗氧剂等),这些功能性辅料的存在,可促使包装资猜中成分的溶出,所以与包装资料发生互相作用的可能性较大;依照药品给药门路的风险程度及其与包装资料发生互相作用的可能性分级,这些制剂被列为与包装资料发生互相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

对上述制剂一定进行药品与包装资料的相容性研究,以证明包装资料与制剂拥有优秀的相容性。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塑料包装资料的相容性研究进行论述,内容包含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容性试验内容与剖析方法,以及试验结果剖析与安全性评论等,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公司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包装资料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早期对包装资料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包装系统合用性进行确认,以有效防止包装资料可能引入的安全性风险,从而选择使用与药品拥有优秀相容性的包装资料。

本指导原则主要论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资料的相容性研究,其余剂型与包装资料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品研发及生产公司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展开其余剂型与包装资料的相容性研究。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得相容性研究进⾏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得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得适⽤性进⾏确认,最终选择与使⽤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得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包装容器可能导致得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就是在现⾏法规与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平下制定得,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得包装材料与容器管理办法》(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参考了原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得《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国⾷药监注〔2012〕267号)得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得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得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得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得提⾼,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得相容性研究,其她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得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药品研发及⽣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得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她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得相容性研究.本指导原则就是基于⽬前认知得考虑,其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

⼆、相容性研究得考虑要点2、1玻璃得分类⽬前,中国参考ISO12775:1997(E)分类⽅法,根据三氧化⼆硼(B2O3)含量与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 t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得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与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分为⾼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

美国、欧洲以及⽇本对玻璃得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致,如附件2所⽰。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的包材相容性及相关研究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的包材相容性及相关研究
晶型
≥多晶型、有效晶型、专利; ≥晶型表征、SXRD、PXRD; ≥制剂过程、放置过程中的变化; ≥……
稳定性
≥稳定性考察项目的选择; ≥稳定性放置条件的选择; ≥如何改善稳定性,保持原料、制剂的特征参数; ≥稳定性放置过程中杂质谱的变化……
其它
≥无菌保证水平F0≥8? F0≥12? 培养基模拟灌 装; ≥抑菌剂、防腐剂的含量; ≥剂型合理性; ≥临床不良反应……
2012年9月7 日
5《化学 药品注 射剂与 药用玻 璃包装 容器相 容性研 究技术 指导原 则(试 行)》
2015年7月28 日
6 化学药 品与弹 性体密 封件相 容性研 究技术 指导原 则(试 行)2018 年4月26日
包材相容性研究的六个步骤
组件分析 材料分析
确定直接接触药品 了解或分析包装组 的包装组件 件材料的组成、包 装组件与药品的接 触方式与接触条件、 生产工艺过程
未知
≥…………; ≥…………; ≥…………; ≥…….
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
我们特别关注
NOW AND RECENGTLY
包材相容性问题
RECENTLY
医疗器械
RECENTLY
辅料及其它
RECENTLY
2015年。。。
完善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全链条服务
2018年。。。
三 2、培育技术服务特色产品
药品与包材相容性研究
国际化视野
ICH Q3D
科学性探索研究
药品包装材料
药品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 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 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剂、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是制约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注射剂通常使用塑料包装材料,如各类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在药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引起化学或物理变化,从而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因此,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1.研究材料的选择:首先需要选取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进行相容性研究。

注射剂应包括不同的化学成分和药物类别,如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生物碱类等。

塑料包装材料应包括常用的塑料类型,如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开展相容性研究的基础。

2.实验条件的确定: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储存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有重要影响。

实验条件的确定需要参考注射剂的真实使用环境,还可以根据药品的稳定性要求和药理学特性综合考虑。

3.试验方法的选择:相容性研究的试验方法主要有物理试验和化学试验两种方法。

物理试验主要包括渗透性试验、柔软性试验、拉伸试验和扩散试验等,用于评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物理相容性。

化学试验主要包括颜色变化、透明度变化、含量变化和溶解度变化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以评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化学相容性。

4.试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对于物理试验,可以直接通过物理性能参数的变化判断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

对于化学试验,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质量要求,评估药品的药效是否受到影响。

5.结果应用与总结:相容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注射剂和塑料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调整注射剂和塑料包装材料的配方和比例,以达到更好的相容性。

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相容性研究提供指导。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着,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化药注射剂生产所用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南起草及考虑

化药注射剂生产所用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南起草及考虑
6
起草经过
2019年6月
企业专家研讨 形成初稿
2020年2月
成立起草小组
课题调研 文献翻译
2019年10月
内部交流 企业代表意见
完善初稿
专家研讨会 修改讨论稿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对外征求意见
7
2020年5月专家研讨会
原计划2月份,疫情原因推迟至5月份 核查中心、中检院、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国内 外制药企业代表近30名专家参会 认可整体起草框架,肯定源头控制、基于风险和 科学的研究思路 逐章节讨论,确定适用范围,明确组件系统选择、 风险评估、试验设计等的基本原则 结合国内实际、同时具有前瞻性 基于当前认知、不断修订完善 同意对外发布征求意见
添加剂、可提取元素(如有必要)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如:USP383/661.1/381、USP87/88、EP3.1.9
• 组件系统生产商应对所选材料的质量充分把关,避免使用 有毒有害的添加剂,注意添加剂使用量,做到从生产源头 控制风险。与包装组件系统生产商材料选择原则一致。
17
制剂申请人/药品生产企业的职责
3
Title Text
二、起草说明
起草依据
化学药品与弹性体密封件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18年第14号)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食药监注[2012] 267号)
药品与包装相容性理论与实践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年 USP PF<665> Plastic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Systems Us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Pharmaceutical Drug Products and Biopharmaceutical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USP PF<1665> Characterization of Plastic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Systems Us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Pharmaceutical Drug Products and Biopharmaceutical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 USP <87、88、381、661、1661、1663、1664> EP 3.1.9. Silicone Elastomer for Closures and Tubing.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对玻璃的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一致,如附件2所示。

化学注射剂药品与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化学注射剂药品与包材相容性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1年12月目录一、概述二、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三、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四、相容性试验内容与分析方法五、试验结果分析与安全性评价六、名词解释七、附件附件1:不同给药途径制剂与包装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分级表附件2:化学药品采用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决策树附件3:化学药品注射剂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和形式附件4:塑料包装材料常用的添加剂及限度要求八、参考文献九、著者一、概述包装系统是指容纳和保护活性物质或制剂的所有包装组件的总和,其包括直接包装组件和次级包装组件,后者用于活性物质或制剂的额外保护。

本指导原则仅针对直接包装组件,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系统进行阐述。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系统一方面为活性物质或制剂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另一方面还应与活性物质或制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不能引入引发安全性的浸出物,或其浸出物水平符合安全性的要求。

是否需要进行相容性研究,或是进行何种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应基于对制剂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安全性风险进行评估。

较之口服制剂,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注射液或注射用混悬液、眼用溶液或混悬液、鼻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等,因其制剂给药后将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进入血液系统,以及大多液体制剂在处方中除活性成分外还含有一些功能性(助溶剂、防腐剂、抗氧剂等)的辅料,其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按照药品的给药途径及其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分级,这些制剂被列为可能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高风险制剂。

对高风险制剂必须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用研究结果证实包装材料与制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或是所选包装材料用于其制剂是安全的。

考虑制剂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程度,以及剂型的注册申报、临床使用及包装材料在制剂中的应用情况,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内容包括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容性试验内容与分析方法,以及试验结果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等,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从药品研发初期进行包装材料的选择,至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包装系统适用性的确认,能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以有效避免包装材料可能引入的安全性风险,从而选择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包装材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包装系统是指容纳和保护药品的所有包装组件的总和,包括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组件和次级包装组件,后者用于药品的额外保护。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系统进行阐述。

包装系统一方面为药品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另一方面还应与药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不能引入可引发安全性风险的浸出物,或引入浸出物的水平符合安全性要求。

是否需要进行相容性研究,以及进行何种相容性研究,应基于对制剂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以及评估由此可能产生安全性风险的结果。

与口服制剂相比,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注射液或注射用混悬液、眼用溶液或混悬液、鼻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等制剂,由于给药后将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进入血液系统,被认为是风险程度较高的品种;另外,大多液体制剂在处方中除活性成分外还含有一些功能性辅料(助溶剂、防腐剂、抗氧剂等),这些功能性辅料的存在,可促进包装材料中成分的溶出,因此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的风险程度及其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分级,这些制剂被列为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

对上述制剂必须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以证实包装材料与制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内容包括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容性试验内容与分析方法,以及试验结果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等,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初期对包装材料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包装系统适用性进行确认,以有效避免包装材料可能引入的安全性风险,从而选择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包装材料。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其他剂型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所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南(试行)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所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2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所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南(试行)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过程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可能与液体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相关浸出物的产生和积累。

浸出物在液体中持续存在并最终传递至终产品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或患者安全。

为科学选择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确保塑料组件系统符合其预期用途,根据化学药品注射剂研发技术要求,借鉴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及标准,起草本技术指南,旨在阐述一种基于科学和风险的研究思路来开展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的相容性研究。

制剂申请人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对确保生产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符合预期用途负有最终责任。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液体的管路类、滤器类、密封件类、配液袋类等塑料组件系统。

考虑到接触时间短、相容性风险低,用于称量、转移、配料的辅助类塑料组件系统通常不在本指南范围内,但若经分析存在风险,亦可参照本指南进行研究。

本技术指南的起草是基于对该问题的当前认知,也可采用经证明科学合理的其他替代方法。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南将不断修订完善。

一、总体考虑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过程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的相容性风险通常来源于与液体接触后产生的相关浸出物。

在化学药品注射剂研究工作中,制剂申请人作为责任主体,应基于风险评估及必要的相容性研究,确认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中使用的塑料组件系统的适用性。

制剂申请人/药品生产企业在选择组件系统时,应全面了解所用组件系统的材质及其表征、牌号/型号、生产过程中使用步骤、使用前预处理方式、与液体的接触条件(如接触时间、温度、面积等)等信息,对组件系统类型、液体特点、生产工艺等可能引入终产品浸出物的多个维度进行科学评估,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开展相应的相容性研究工作。

申请人也需关注塑料组件系统可能对药液组分产生吸附,注意进行研究。

二、组件系统的选择原则材料表征是组件系统选择使用的前提。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包材相容性最新指导原则

附件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期间对药用玻璃(以下简称玻璃)包装容器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化学药品注射剂包装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确认,最终选择和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包装容器,避免因药用包装容器可能导致的安全性风险。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遵循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沿用/参考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着,重点突出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相关的相容性研究内容。

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本指导原则将不断修订并完善。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了注射剂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玻璃包装容器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另外,玻璃包装容器常与胶塞等组件配合使用,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相关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开展制剂与玻璃包装容器其他组件及材料(如胶塞等)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验证科学合理也可采用。

二、相容性研究的考虑要点2.1 玻璃的分类目前,中国参考ISO 12775:1997(E)分类方法,根据三氧化二硼(B2O3)含量和平均线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Mean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OE)的不同将玻璃分为两类:即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其中将硼硅玻璃又分为高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低硼硅玻璃,如附件1所示。

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对玻璃的分类与我国不同,但其分类思路基本一致,如附件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12]267号2012年09月27日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科学规范和指导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工作,保证研究质量,确保药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9月7日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包装系统是指容纳和保护药品的所有包装组件的总和,包括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组件和次级包装组件,后者用于药品的额外保护。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系统进行阐述。

包装系统一方面为药品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另一方面还应与药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不能引入可引发安全性风险的浸出物,或引入浸出物的水平符合安全性要求。

是否需要进行相容性研究,以及进行何种相容性研究,应基于对制剂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以及评估由此可能产生安全性风险的结果。

与口服制剂相比,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注射液或注射用混悬液、眼用溶液或混悬液、鼻吸入气雾剂或喷雾剂等制剂,由于给药后将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或进入血液系统,被认为是风险程度较高的品种;另外,大多液体制剂在处方中除活性成分外还含有一些功能性辅料(助溶剂、防腐剂、抗氧剂等),这些功能性辅料的存在,可促进包装材料中成分的溶出,因此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的风险程度及其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分级,这些制剂被列为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

对上述制剂必须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以证实包装材料与制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进行阐述,内容包括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容性试验内容与分析方法,以及试验结果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等,旨在指导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系统、规范地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在药品研发初期对包装材料进行选择,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包装系统适用性进行确认,以有效避免包装材料可能引入的安全性风险,从而选择使用与药品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包装材料。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其他剂型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品研发及生产企业可参照本指导原则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其他剂型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局令第13号),借鉴国外相关的指导原则及有关专著,同时根据我国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并将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药物研究技术要求的提高而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相容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对药品来说,包装应适用于其预期的临床用途,并应具备如下特性:保护作用、相容性、安全性与功能性。

相容性是药品包装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相容性研究则是证明包装材料与药品之间没有发生严重的相互作用,并导致药品有效性和稳定性发生改变,或者产生安全性风险的过程;研究内容应包括包装材料对药品的影响以及药品对包装材料的影响。

药品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应在药品研发初期或是包装材料的选择时就开始进行,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

首先,应对包装组件所用材料以及添加剂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初步的稳定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药物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考察包装材料中成分迁移进入药品的程度、包装材料对制剂中活性成分与功能性辅料的吸附程度,确认包装材料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并与药品相容性良好。

上市后,如需变更包装,则应评估该变更对药品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设计相关的试验进行研究,特别是应进行变更后包装材料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证明这种变更不足以对药品质量以及包装材料功能性产生不可接受的变化,即不会导致安全性风险。

除药品对包装材料产生影响并导致其功能性改变需要更换包材的情况外,相容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包装材料对药品的影响进行。

相容性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六个步骤:1)确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组件;2)了解或分析包装组件材料的组成、包装组件与药品的接触方式与接触条件、生产工艺过程;3)分别对包装组件所采用的不同包装材料进行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并预测潜在的浸出物;4)进行制剂与包装容器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获得包装容器系统对主辅料的吸附及在制剂中出现的浸出物信息;5)对制剂中的浸出物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估;6)对药品与所用包装材料的相容性进行总结,得出包装系统是否适用于药品的结论。

三、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取试验、相互作用研究(包括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和安全性研究。

相容性研究的试验材料可能是塑料材料,或者塑料组件,也可能是塑料包装容器。

1. 提取试验提取试验是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在较剧烈的条件下,对包装组件材料进行的提取试验研究;目的是通过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包装材料中溶出的添加物、单体及其降解物等)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并明确潜在的目标浸出物,并依据提取试验研究中获得的可提取物种类和水平信息,建立灵敏的、专属的分析方法,以指导后续的浸出物研究(迁移试验)。

提取溶剂通常应具有与制剂相同或相似的理化性质,重点考虑pH、极性及离子强度等。

提取条件一般应参考制剂的工艺条件,特别是灭菌工艺条件,通过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的方式尽量多地提取出包装材料中的可提取物;但应注意提取条件不能太过剧烈,以避免可提取物完全不能反映浸出物的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注意提取材料的制备及与提取溶剂适宜的计量配比(根据临床用法用量设计),即材料的表面积(或重量)与溶剂的体积比。

分析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离子色谱(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等。

一般根据包装的安全性要求计算出分析评价阈值(Analytical Evaluation Threshold,AET),选择可达到其能灵敏检出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灵敏度、专属性等简单的方法学验证。

2. 相互作用研究相互作用研究包括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

迁移试验用于考察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并进入制剂中的物质;吸附试验则用于考察由于包材吸附可能引发的活性成分或功能性辅料含量的下降。

有些相互作用可在包装适用性研究阶段发现,有些相互作用则在稳定性研究中方可显现。

如在稳定性研究中发现药品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并对药品的质量或安全性产生影响时,则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变更包装,或变更贮藏条件等。

通过加速和/或长期稳定性试验(注意药品应与包装材料充分接触)增加相应潜在目标浸出物的检测指标,获得药品中含有的浸出物信息及包装材料对药物的吸附数据。

2.1 迁移试验迁移试验有必要在研发阶段进行,并证明所用包装材料在拟定的接触方式及接触条件下,浸出物(包括种类和含量)不会改变制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且不至于产生安全性方面的风险。

通常,提取试验中采用的提取溶剂只是在极性、pH值及离子强度等方面与拟包装的药品相近,并不一定是制剂的实际处方,由于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或者某些辅料的影响,使得提取溶剂、真实制剂与包装材料发生的相互作用可能不同,即提取试验获得的可提取物与真实制剂迁移试验获得的浸出物可能不一致。

实际上,提取试验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了解包装组件材料中可能的添加物质,并从提取试验中获得的可提取物种类和水平信息,预测潜在的浸出物;同时根据包装的安全性要求计算出的分析评价阈值(AET),选择可达到其能灵敏检出的分析方法。

而迁移试验的目的是采用建立的灵敏、专属、可行的方法检测制剂在有效期内真实的浸出物情况,并据此进行安全性评估。

另应注意的是,塑料包装材料中某些组分虽然可在提取试验中获得,而在迁移试验中该组分并不会迁移至制剂中(是可提取物而不是浸出物);但是,该物质有可能在放置过程中发生降解或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而这些降解产物或反应产物可以迁移至制剂中。

因此,在进行提取试验的基础上,仍应采用真实制剂进行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所用的分析方法通常会采用提取试验研究过程中选择确定的分析测试方法,但在进行浸出物测定时,因浸出物的浓度往往远低于可提取物,且浸出物的测定结果是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数据依据,故应对浸出物的测定方法进行全面的方法学验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及范围和耐用性等;以证实其方法能灵敏、准确、稳定地检出制剂中的浸出物。

如果浸出物与可提取物的种类不一致,即浸出物超出了可提取物的范畴,且可提取物的检测方法不适用时,则应针对浸出物的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并对新建方法进行充分的方法学验证,以确保所建方法可灵敏、准确、稳定地检出制剂中相关的浸出物。

如果包装材料由不同的材料分层组成,则不仅需要评估最内层成分迁移至药品中的可能性,还应考虑中层、外层成分迁移至药品中的可能性;同时还必须要证明在外层的油墨或粘合剂不会迁移入药品中(多层共挤膜外层的油墨或粘合剂因直接附着在外层膜上,且塑料膜属半透性材料,油墨或粘合剂有可能渗透至制剂中,故油墨或粘合剂是否会渗透至制剂中,应一并在迁移试验中进行研究)。

2.2 吸附试验吸附试验是对活性成分或辅料是否会被吸附或浸入包装材料,进而导致的制剂质量改变所进行的研究。

通常,吸附试验可通过在制剂的稳定性试验中增加相应的检测指标进行。

例如,活性成分、防腐剂、抗氧剂含量等。

吸附试验中应注意扣除降解的含量降低部分,以及抗氧剂、防腐剂的常规消耗量。

3. 安全性研究根据提取试验获得的可提取物信息及迁移试验获得的浸出物信息,分析汇总可提取物及浸出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必要的化合物归属或结构鉴定,并根据结构类型归属其安全性风险级别。

通过文献及毒性数据库查询相关的毒性资料,换算成人每日允许最大暴露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PDE);评估浸出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即根据测定的浸出物水平计算实际的每日暴露量与毒理学评估中得到的PDE进行比较,做出包装系统是否与药品具有相容性的结论。

如果文献及毒性数据库无相关浸出物的毒性资料,则可对相应的浸出物进行安全性研究,得到相应的毒性数据,换算成人每日允许最大暴露量(PDE);评估浸出物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做出包装系统是否与药品具有相容性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