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定位方法
南极洲区域空间定位方法
南极洲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寒冷的大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其区域空间定位方法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在南极洲,常用的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包括地理坐标、卫星定位和地标标识等。
首先,地理坐标是南极洲常用的区域空间定位方法之一、地理坐标是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南极洲,经度和纬度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气象观测站记录的测量数据来确定。
南极洲的地理坐标范围是南纬60°至90°、西经45°至180°。
在进行科学研究、航海航空或日常生活中,地理坐标的精确测量和准确记录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定位的准确性。
其次,卫星定位也是南极洲常用的定位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常用的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和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在南极洲,科学研究、军事行动和航海航空等领域普遍使用GPS进行定位。
然而,由于南极洲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卫星信号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减弱,如冰雪覆盖、地形特殊和极夜等。
因此,南极洲的卫星定位需要对GPS接收器进行特殊设置和校准,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地标标识也是南极洲区域空间定位的一种方法。
由于南极洲缺乏传统的人类建筑和地标,利用人工设置明显和可识别的地标来定位成为一种常用方法。
南极洲的地标标识通常采用高高的纪念碑或旗帜等,以在极端环境中提供定位和导航的参考。
这些地标标识一般设置在科考站、遥控航空器的起降地点或观测站等重要地区,以帮助人们在南极洲进行定位和导航。
此外,南极洲的区域空间定位还可以利用其他一些辅助方法,如地形特征、气象条件和声学信号等。
南极洲的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冰山、冰川和山脉等,可以通过识别和测量这些地形特征来进行定位。
此外,南极洲的气象条件也可以提供一些定位参考,如天气现象、风向和气温等。
在极地地区,声学信号也被用于协助定位,例如使用声纳来测量海洋深度和冰层的厚度。
空间定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
混合定位技术的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无线局球的 优点。
利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网络接入点(AP) 进行定位,适用于室内环境。
蓝牙(Bluetooth)
包括一个主控站、一个数据注入站 和若干监测站。
用户部分
包括GPS接收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
GPS的优缺点
优点
覆盖全球、实时性强、定位精度 高、抗干扰能力强等。
缺点
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建筑物、山 体等遮挡物可能影响信号接收; 同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初始化 ,不能实现快速定位。
02
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惯性导航系统通过测量载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经过积分运算得到速 度、位置和姿态信息。
载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计测量载体的线加速度,陀螺仪测量载体的角速度,通过 积分运算得到速度和位置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不需要外部信号源,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独立工作,因此具有较高的自 主性。
惯性导航系统的组成
惯性测量单元
其他辅助定位技术
通过蓝牙信号传输进行定位,适用于短距 离、小范围的定位需求。
如惯性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等,用于辅助 和补充其他定位技术,提高定位精度和稳 定性。
混合定位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混合定位技术结合了多种定位技术的优点,提高了定位精度 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定位需求。
缺点
混合定位系统实现较为复杂,需要处理不同定位技术的数据 融合和互补问题;同时,不同定位技术的覆盖范围和精度可 能存在差异,需要合理配置和优化。
如何利用CAD进行空间坐标定位
如何利用CAD进行空间坐标定位在现代工程和设计中,空间坐标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CAD软件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精确的空间坐标定位。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CAD软件进行空间坐标定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1. 确定基准点和坐标系统在进行空间坐标定位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点和一个适合的坐标系统。
基准点通常是已知的固定点,可以是建筑物的角点、控制点或其他明显标志物。
坐标系统可以是平面坐标系或三维坐标系,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绘制基础图形首先,使用CAD软件绘制基础图形,例如房屋的外轮廓或建筑物的异型结构。
确保图形的尺寸和比例符合实际情况。
这些基础图形将作为之后定位的参考。
3. 使用标尺和自动捕捉功能CAD软件通常提供标尺和自动捕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和定位。
打开标尺功能,并设置单位和精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启用自动捕捉功能,可以快速捕捉到图形元素的关键点。
4. 测量和输入坐标值在CAD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来获取特定点的坐标值。
例如,可以使用直线工具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坐标值输入。
对于特定坐标点,也可以使用CAD软件的输入框来直接输入坐标值。
5. 关联对象和参考图层为了更好地进行空间坐标定位,我们可以将图形元素关联到已知的基准点或参考图层。
通过关联,我们可以轻松地移动或旋转整个图形,同时保持其相对位置和比例不变。
6. 使用三维工具和功能如果需要进行三维空间坐标定位,CAD软件提供了许多强大的三维工具和功能。
例如,可以使用3D图形绘制工具创建立方体、圆柱体等三维图形。
还可以使用三维导航工具来旋转、缩放和平移模型,以更好地展示空间坐标关系。
7. 定位错误的修正和精调在进行空间坐标定位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
例如,测量误差、输入错误或图形元素的不准确。
在发现这些错误时,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的修正功能进行修正和调整。
同时,可以使用CAD软件的精调功能,微调图形元素的位置和关联,以获得更准确的空间坐标定位。
行列定位法
行列定位法行列定位法是一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方法,通过观察物体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的行和列来确定其位置。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导航、地图制作、机器人控制等。
一、基本原理行列定位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空间划分为网格状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特定的行和列值。
通过对物体的行和列坐标进行测量和计算,可以确定其具体位置。
这种方法的基础是数学中的矩阵和向量运算,通过对物体的位置进行线性变换,将其转化为行和列的形式,从而方便地进行定位和识别。
二、应用场景1. 导航系统:在传统的GPS系统中,行列定位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接收器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并对其中的时间和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精确的地理位置数据。
2. 地图制作: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行列定位法也被广泛使用。
通过将地面上的地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网格状区域,可以对地形地貌进行精确描述和展示。
3. 机器人控制: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的位置感知和控制通常也采用行列定位法。
通过对机器人的位姿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精准的控制和操作。
三、优点与缺点优点:行列定位法具有简单易行、精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只需要对物体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即可得到准确的位置信息。
此外,行列定位法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缺点:虽然行列定位法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需要将空间划分为网格状区域,这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行列定位法的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或者边界模糊的地物,行列定位法可能无法准确地对其进行定位和识别。
四、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行列定位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加精细化的网格划分方式、更先进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界面等。
同时,结合其他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列定位法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空间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方法一、【考点突破】1 •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线(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 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o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0: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 oE东侧)、莫斯科(30 o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通过这些重要的经纬线建立基本经纬网,通过各大洲及重要国家的大致经纬度范围以及这些国家的位置关系来进行空间定位东经60o:穿过亚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0:穿过亚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拉萨(东经900东侧)、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0: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0 :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悉尼(东侧)、堪培拉(西侧)等。
1800:穿过太平洋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300: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600: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空间定位三大技法
空间定位三大技法河南省渑池高中上官书庆 (472400)任何一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成因等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且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特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形成特定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地域联系方式。
因此区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的核心与关键。
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而解答这类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空间定位。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空间定位三大技法,旨在帮助考生突破空间定位这一“瓶颈”,在地理高考中夺取高分。
技法一:经纬定位,海陆相对1、经纬度定位这种定位方法要求我们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做到“胸中有图,胸中有网(经纬网)”,一网定天下。
大范围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半球、大洲及重要地区或国家的位置,特别是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如2014年全国卷Ⅱ第3—5题图(图1)。
小范围要重视经纬线穿过小区域内的山脉、河流及主要地形区等,如2014年全国卷Ⅱ第37题图(图2)。
图1 图22、海陆位置定位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
如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海域、海湾、海峡也是定位的重要参考系。
3、相对位置定位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已确定的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
如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在我国的地形分布中,由两大走向的山脉(如图3)构成了主要地形的分布骨架,可根据示意图回顾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图3 图4技法二:轮廓特征,弯曲记清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
空间定位常用的方法
空间定位常用的方法空间定位是指确定或描述一个物体、地点或区域在空间中的位置。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空间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如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方法。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来确定地面位置的技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由一系列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通过向地面发射信号,接收者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自己的位置。
除了GPS系统,还有其他类似的系统,如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2.蜂窝定位蜂窝定位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方法。
当移动设备连接到移动通信基站时,可以根据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延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这种方法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定位准确度较高,但在偏远地区或者信号弱的地方可能无法使用。
3.WiFi定位WiFi定位利用WiFi信号的特征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当设备连接到WiFi网络时,可以通过测量设备与WiFi访问点之间的信号强度、多径效应和时延等参数来进行定位计算。
与蜂窝定位相比,WiFi定位的准确度更高,尤其在室内定位场景中表现突出。
4.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运动状态的定位方法。
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可以计算出物体相对于起始位置的位移和方向。
惯性导航特别适用于没有外部参考的环境,但是其缺点是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
5.多基站定位多基站定位利用多个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通过测量不同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延,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或其他定位算法来计算设备的位置。
多基站定位的准确度取决于基站的分布和信号的强度,通常比蜂窝定位更准确。
总结起来,空间定位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其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蜂窝定位、WiFi定位和多基站定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优势和局限性,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来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空间定位方法。
你说这空间定位,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的那艘船一样重要!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超级大的商场,那层层叠叠的店铺,密密麻麻的通道,要是没有个好的空间定位方法,你不得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转呀!那得多晕乎呀!咱先说最常见的,看地图呀!就跟你出门旅游拿着地图找景点一个道理。
那商场里的地图、指示牌啥的,就是你的好帮手呀。
可别小瞧了它们,它们能让你快速知道自己在哪,要去哪。
然后呢,记标志性的东西。
比如说那个特别显眼的大雕塑,或者是颜色特别鲜艳的店铺。
你走过一次,就把它记在心里,下次再看到,不就知道自己到哪片区域了嘛。
这就好像在你的脑海里画了一幅地图,多有意思呀!还有啊,你可以根据楼层来定位呀。
比如一楼有啥,二楼有啥,心里有个数。
就跟你记家里不同房间放了啥东西一样。
等你要找啥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想起来在哪个楼层,然后直奔而去,多高效呀!咱再说说在户外的情况。
太阳就是个天然的指南针呀!早上太阳在东边,傍晚在西边,这不就能大概知道方向了嘛。
当然啦,要是遇到阴天可就不太好使咯。
那要是在城市里呢,街道的布局、建筑物的分布也都是可以利用的呀。
你经常走的那条路,旁边有啥店铺,有啥特别的建筑,这不都是线索嘛。
其实空间定位方法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心思去留意啦。
就像你找宝藏一样,得用心去发现那些隐藏的线索。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方法,你得多容易迷路呀,多浪费时间呀!咱可不能让自己在空间里迷失方向,对吧?所以呀,好好掌握这些方法,让自己在各种空间里都能游刃有余。
反正我是觉得空间定位方法特别重要,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高效。
不管是在小小的房间里,还是在大大的城市中,都能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你说是不是呢?所以呀,别小瞧了这些方法,好好用起来,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虚拟现实技术的空间定位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的空间定位方法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能够提供沉浸式、逼真体验的技术,它通过模拟和感知环境中存在的物体和场景,使用户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各种操作和互动。
而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准确的空间定位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虚拟现实技术中常用的空间定位方法,包括传感器定位、视觉定位和混合定位,并对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感器定位传感器定位是一种利用传感器设备对用户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虚拟现实设备通常会搭载多种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设备在空间中的方向、速度和位置等信息,从而实现对用户的定位。
传感器定位的原理是通过记录用户设备的运动信息,并结合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用户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位置和姿态。
传感器定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小范围的虚拟现实应用,如手持设备的游戏和体感交互。
二、视觉定位视觉定位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用户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通过识别和分析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视频,结合已知的地标或特征点等信息,来确定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位置。
在视觉定位中,通常需要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进行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和特征匹配等过程。
根据摄像头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分为单目视觉定位和多目视觉定位。
其中,多目视觉定位能够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视觉定位方法适用于基于标记的虚拟现实应用,如AR标记游戏和室内导航等。
它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灵活性,但对于环境光照和场景复杂性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识别和定位误差。
三、混合定位混合定位是将传感器定位和视觉定位等多种定位方法进行融合,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混合定位通常通过将不同定位方法的结果进行融合和校正,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用户位置和姿态信息。
混合定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动态调整不同定位方法的权重和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混合定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导航、游戏和仿真训练等应用领域。
如何进行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
如何进行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它在航天、导航、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地球的大气层之外,进一步观测和研究宇宙。
本文将从技术手段、载体选择和定位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
一、技术手段的演进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
过去几十年间,科技的飞速进展为空间探测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工具和设备。
例如,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对遥远的星系和行星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从而探索宇宙的奥秘;雷达技术的应用则使我们能够侦测到宇宙中的微弱信号,实现对卫星和其他空间目标的跟踪和定位。
二、载体选择的考虑进行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时,合适的载体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任务的性质和目标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载体进行发射。
火箭是最常见的载体选择,它能够将卫星和其他探测器送入太空中。
此外,火箭的发射高度和速度也决定了探测器的轨道和位置。
人类还尝试过使用气球、飞艇等轻型载体进行低空探测,这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大气和地球表面的观测,但受限于高度和速度,其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三、定位方法的应用在进行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时,准确的定位方法非常重要。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现代化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最常用的GNSS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其他国家的导航定位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利用卫星信号和地面接收器的相互测量,实现对目标位置的精确定位。
此外,激光测距、雷达测距等技术也可用于空间目标的定位,它们利用光学或电磁波的传输时间和接收信号的频率差异来计算目标距离。
四、空间目标探测的挑战尽管空间目标探测和定位在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空间目标间的相互干扰可能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干扰。
其次,高速移动和快速变化的目标对探测和定位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准确的跟踪。
空间定位常用的方法
吸烟滞尘作用强。
[方法总结]
1.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众多的经纬线中,记住每条经纬线所经过的区域是不 可能的,但头脑中一定要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些比较重要 的经纬线通过的地方,如下表所示。
0°经线
经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 巴黎、直布罗陀海峡、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经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 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中下游平原、休斯敦、新奥尔良等
此外,还应关注局部较重要的经纬线,如:20°W(经过大 西洋的中部)、160°E(经过太平洋的西部)、120°W(经过北 美西部、南太平洋中部)、60°E(经过乌拉尔山)、100°E(经
过青海湖、横断山区)、110°E(经过包头、巫山、海口)、
30°N(经过拉萨、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城市附近)、 40°N(经过北京)。当然,考生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记住通 过各大洲、各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度数:如非洲中部的经 线为20°E经线,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60°W经线,北美洲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
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
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 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 300 公顷土地被海水淹 没。 (1)若图1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原
因是受________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
中部的经线为100°W经线等,我国位于73°E~135°E。
记住一些经纬线的交点,然后将其作为坐标原点,附近的区
域位置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杭州大致位于120°E经线和 30°N纬线的交点附近,海口大致位于110°E经线和20°N 纬线的交点附近,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30°E经线和30°N 纬线的交点附近,新奥尔良位于90°W经线和30°N纬线的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建筑物空间位置精确定位的方法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建筑物空间位置精确定位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建筑物的空间位置精确定位对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导航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测绘技术作为一种精确测量地球表面各个点的空间位置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空间位置的精确定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几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建筑物空间位置精确定位的方法。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技术的定位系统,它可以通过收集来自卫星的信号,确定使用者的位置。
在建筑物空间位置的精确定位方面,GPS可以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建筑物所在的地理坐标,并提供相应的精确度。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的差异来计算位置。
目前,GPS系统的精度已经很高,常见的民用GPS设备可以提供数米至几十米的精确度。
但是,在城市地区建筑物密集的环境中,GPS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GPS进行建筑物空间位置精确定位时,需要结合其他的测绘技术进行修正和校正。
二、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将激光束传输到目标物体上,通过接收激光束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的技术。
在建筑物精确定位中,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通过扫描建筑物的表面,获取大量的点云数据,从而生成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通过对这些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建筑物内外部环境的准确位置信息。
激光扫描技术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非接触测量等,可以满足对建筑物精准位置测量的需求。
但是,激光扫描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面对不同材质的建筑物表面时,反射和吸收光线的特性会不同,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三、地面测量技术地面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现场实地测量来确定建筑物空间位置的方法。
常见的地面测量技术包括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和方位角的测量、使用电子级尺进行水平距离的测量、使用经纬仪进行经纬度的测量等。
地面测量技术的优点是可靠性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在建筑物周围的地面进行实地测量。
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一、引言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是指在三维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物体或者目标的具体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航、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接收器的三维坐标。
GPS系统由24颗主动卫星和若干地面控制站组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定位服务。
GPS已经成为导航、车载导航、船舶定位和军事等领域中最常用的三维空间定位方法之一。
三、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IMU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利用积分计算出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惯性导航系统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可以在没有GPS信号的环境下提供连续的位置定位服务。
然而,由于积分误差的累积,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四、视觉定位系统视觉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摄像头或者摄像头阵列的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通过对环境中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和匹配,利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相机的位置和姿态。
视觉定位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并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然而,视觉定位系统对环境中的光照条件、遮挡物和特征点的数量等因素较为敏感,会影响定位精度。
五、声纳定位系统声纳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声波传播的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接收信号的强度,利用声速和声纳阵列等原理计算出目标的位置。
声纳定位系统在水下环境中应用广泛,可以实现对海洋中的船舶、鱼群等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然而,声纳定位系统受到水下环境的影响,如水温、盐度、海流等因素都会对声波传播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六、激光定位系统激光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详解
空间定位技术详解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空间定位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导航系统、物流追踪、地图软件还是移动支付等应用,都依赖于空间定位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间定位技术的原理、分类以及应用领域,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一、空间定位技术的原理空间定位技术是通过利用卫星、天线、接收器等设备,获取目标物体在地球空间中的准确位置信息的技术。
它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的原理:卫星定位原理、信号传输原理和数据处理原理。
1. 卫星定位原理卫星定位系统是空间定位技术的核心。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卫星定位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系统由一组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通过发射信号,接收器可以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除了GPS,还有伽利略、北斗等其他卫星定位系统。
2. 信号传输原理空间定位技术中的信号传输主要是指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
卫星发射信号,接收器接收并解码信号,然后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位置。
这一过程中,信号的传输速度、抗干扰能力以及接收器的灵敏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原理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位置信息。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信号解析、计算、滤波等过程。
其中,信号解析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解码为可用的数据;计算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传播时间和卫星的位置信息计算出自身的位置;滤波则是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平滑处理,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空间定位技术的分类根据定位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空间定位技术可以分为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定位系统和传感器定位系统三种类型。
1. 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是最常见也是最广泛应用的定位技术。
除了GPS,还有伽利略、北斗等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卫星发射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从而确定位置。
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球覆盖、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导航、车辆监控、物流追踪等领域。
空间定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
h
9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三、人卫激光测距仪
1 激光仪分类(续)
2)根据其构造及精度大体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
脉冲宽度在 10~40ns , 测距精度约为 1—6m。多数采用带调Q开关的红宝石激光器。
第二代:
脉 冲 宽 度 2 ~ 5ns , 测 距 精 度 为 30 ~ 100cm,多数采用了脉冲分析法
4)确定地球重力场
h
16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六、激光测月(LLR)
Lunar Laser Ranging
1、原理
用大功率激光测距仪向安置 在月球表面上的反射棱镜发射激 光脉冲信号,测定信号的往返传 播时间,进而求出仪器到反射棱 镜之间距离的方法和技术称为激 光测月。
h
17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空间大地测量理论基础
第四章、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2)
B A
S2
S1
B
A
S1
S2
S3
S4
B
A
h1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四章、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2)
§4.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4.2、人卫摄影观测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4.4、多普勒定位(Transit,DORIS) §4.5、卫星测高
h
2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h
5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一、激光测卫(SLR) 2、原理(续) D=C.⊿t/2+ ⊿D ⊿D为测距改正数
激光测距 仪
带反射棱镜的激光 卫星
h
6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二、激光测距卫星
1、激光测距专用卫星 Lageos卫星 Starlette卫星
空间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方法知地明理,首在定位: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入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解题。
如果空间位置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空间定位前提是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做到“脑中有图”。
所以,平时复习要将各种地理事物在脑海中牢固、准确的“定位”,逐步在大脑中形成“经纬网”。
在熟悉地图基础上必须做到:运用地图记忆;地图思考一、空间定位方法(一).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线先空想,再对照地图记忆1、世界地理(1)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赤道把非洲分为南北两半,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东经20º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º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东经30º,北纬30º。
(2)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0º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º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º经线、10ºE和20ºE,40ºN经过地中海,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
(3)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记住7—8—9,即东经70º~80º~90º,纬线记住1—2—3,即北纬10º~20º~30º。
(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60ºw~120ºw,纬线30º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北纬50º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到达时间定位方法
到达时间定位方法
到达时间定位方法是指通过确定物体或系统到达某个地点的时间来确定其位置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到达时间定位方法及其拓展:
1. 时间 - 空间定位法:这种方法利用物体或系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测量数据来确定其位置。
例如,全球定位系统 (GPS) 利用卫星信号和时间测量来确定地球上物体的位置。
拓展:时间 - 空间定位法还可以用于天文学中,例如利用恒星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来确定它们的三维位置。
2. 声音定位法:这种方法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如,在房间内,可以通过听到声音的方向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拓展:声音定位法还可以用于水下考古、声纳和声学传感器等领域。
3. 光线定位法:这种方法利用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如,在窗户外,可以通过看到室内的光线来判断窗户的位置。
拓展:光线定位法还可以用于天文学中,例如利用恒星的光线到达地球的位置来确定它们的三维位置。
4. 惯性定位法:这种方法利用物体的惯性原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如,赛车可以通过驾驶员对方向的调整来确定其在赛道上的位置。
拓展:惯性定位法还可以用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以确定物体或系统的位置。
到达时间定位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导航、天文学、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
在空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空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空间确定物体位置呀,那可是很有趣的事儿呢。
先说说方法步骤。
要是在一个小房间里确定一个物体位置,我们可以用坐标法。
就像在棋盘上找棋子一样,先确定几个方向当作坐标轴。
比如把墙当作坐标轴的方向,然后测量物体离这几个方向的距离,这距离就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数。
还有一种方法是相对定位。
找到一个已知位置的参考物体,然后看要确定位置的物体和这个参考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这就好比找朋友的时候,先找到班长在哪里,再看自己和班长的位置关系。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
用坐标法的时候,测量一定要准确。
要是测量错了,就像你本来要找宝藏,结果挖错了地方,多让人懊恼呀。
坐标轴的方向也要定得明明白白的,不能模棱两可,不然就像在迷宫里乱转,找不到出口。
相对定位的时候,参考物体得选对。
要是选了一个本身位置就不确定的物体当参考,那不是像跟着一个迷路的人走一样傻吗。
那这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呢。
一般来说,如果是在室内这种比较小的、稳定的空间里,这个定位是很稳定的。
不会像在狂风中的小船一样摇摆不定。
而且这个过程很安全呀,又不需要什么危险的操作,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轻松自在。
应用场景可多啦。
在建筑工地上,要确定建筑材料的位置,用这些方法就很方便。
这就像给每个材料都贴上了一个小标签,工人找起来可容易了。
在仓库里也是,要找某个货物,通过定位方法,就像有了一双透视眼。
它的优势很明显呢。
效率高呀,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找。
而且准确,不会找错东西。
举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大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
以前找个东西要花很长时间,工人们都很头疼,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
后来用了空间定位的方法,给每个货物都确定了位置。
现在找东西可快了,就像变魔术一样。
工人们都开心得不得了,像中了彩票似的。
我觉得在空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真是超级实用的。
大家都应该学会这些方法,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方便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定位方法一、【考情分析】1.考点透视2.高考回眸本单元是世界地理的基础,其高考命题与高中地理联系密切,单纯命题出现得很少。
一些常见的地名如海洋、海峡、海湾、大陆、半岛、岛屿、山脉、平原、盆地、河流、人种、民族、语言与宗教都是应该记住的,但更主要是从宏观掌握世界大的地形单元、宗教等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⑴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要求判断并说出图中相应的山脉、海峡、半岛等名称。
一般比较侧重于记忆层次的能力要求。
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考查到了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等内容,虽然这道题与热点相结合.但都是在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命题的。
再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和2002年全国高考第40题的地理部分也属于此类命题。
⑵民族与宗教矛盾引发的地区冲突.在近几年有所加剧,这方面的知识也能与政治、历史学科相融合,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例如,巴以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波黑战争等都是复习的重点地区。
⑶中亚地区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成为美、俄和我国外交重点,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地区。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36题,就考查了我国北疆伊犁河谷和哈萨克斯坦东部这一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状况。
2004年全国文综卷第36题,以中亚地区的“白风暴”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区域判断等知识。
此类题既回避了中亚的咸海、里海这些都能复习到的知识点,又把我国西部开发与中亚这一热点相结合。
⑷东南亚地区由于东盟的扩张,可能形成“10+3”的经济联盟,也变得炙手可热。
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就结合厄尔尼诺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考查了东南亚的部分地区。
2005年春季北京文综卷第39题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查东南亚有关知识。
⑸南亚地区由于印巴冲突、宗教矛盾突出而成为世界上的一个热点地区。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这一地区都没有大题出现,但由于它与我国相邻,与政治和历史很容易综合。
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⑹西亚地区及周边伊斯兰教的分布是多年的老热点,石油价格动荡、巴以冲突升级、美国打击阿富汗、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使这一地区重新成为重点地区,复习时要侧重西亚的地理位置、资源(石油与水)、地形与宗教等。
例如,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36题,考查的是红海与波斯湾之间的地区。
2003年上海高考第21~23题,仍考查的是波斯湾的地缘政治、能源问题。
2004年北京文综卷第5~7题,考查了西亚的伊斯兰教代表性建筑及其气候特点。
⑺欧元的顺利流通和发行标志欧盟正式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也使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提高,从而使该区成为高考的重点、热点地区。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第1~7题,就把政治和地理学科综合在一起,通过欧元的流通,考查了它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
主要考查的国家有以下几个:①美国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资本输出输入最多的地区和世界金融中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美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工业区,而且在高科技领域(高技术产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加上美国的国内政治体制和军事之国推行霸权主义,加上“9·1l”事件,美国对伊、阿进行军事打击等,使其成为世界热点地区。
侧重复习美国的民族和种族主义现象,美国的工业和城市分布、工业和人口迁移、对外贸易等。
例如2001年上海卷第30题,考查了英国和美国工业分布的对比。
2004年上海卷第7题考查美国寒潮的形成。
②英国、德国与欧盟欧元的顺利流通和发行标志着欧盟正式成为一个经济实体,其经济能力仅次于美国,强于日本。
欧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先驱和典范,现在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趋提高。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工业国,在欧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国与欧盟的特殊关系,使之处于特殊地位。
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印巴冲突都是英帝国主义当年的恶果再现,加上英国在阿以、印巴的调停中的作用和特殊地位。
英、德与欧盟成为重点、热点地区。
复习侧重于欧洲的气候、农业、地形条件及英国、德国的经济,例如,2002年全国文综卷,考查欧盟对世界金融的影响;2004年上海卷21~25题,考查英吉利海峡及其他沿岸国家。
③日本、中国和韩国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日本的政局变化、日韩世界杯、北京申奥成功,加上非典型肺炎的蔓延,使得日本、中国、韩国重新被人们关注,侧重复习西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工业发展以及上海、北京、首尔、东京等城市。
例如2002年上海卷26~28题,就以世界杯32支进入决赛的球队为背景材料。
④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国石油价格动荡、巴以冲突升级、美国打击阿富汗、美国打击伊拉克等,使这一老热点又重新成为重点地区,侧重复习西亚的地理位置、资源(石油与水)、地形与宗教等。
⑤俄罗斯近几年来,随着俄政坛的趋向稳定,俄实力大幅提升,在地缘冲突中又重新发挥重要作用,要注意这一热点地区。
如2003年上海高考第1、17题,2004年上海卷第13题考查了俄罗斯海洋线的航运价值。
3.高考预测1.世界地理概况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题的最终落脚点。
学好世界地理概况是考好地理的前提。
世界海陆概况是了解和认识世界面貌的基础;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与环境的纽带和桥梁;居民和人口是有关人类自身的一些人文地理的概述。
2.分区地理是总论的延伸,是各地理要素的详细化和典型化的过程。
它主要阐述了各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人文特征。
因其既有区域性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最能考查地理记忆、理解、应用的能力,又能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因此成为高考题的落脚点和文综试题的切入点。
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
如2005年上海高考卷中的选择题,关于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的考查了关于罗马气候的考查;2005年江苏高考卷中关于世界上地跨两大洲国家的考查等。
3.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如2005年江苏高考卷中关于北美洲气候的分析,主要城市的考查。
各洲的分区以及各区的交界处越来越成为高考热点,特别是世界上的一些政治经济集团,已经成为近年来的高考焦点。
4.复习重点1.(1)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了解陆地及海底地形;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峡等概念。
(3)了解海陆轮廓成因及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4)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影响因素。
(5)根据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能根据气候资料分析说明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变化规律。
(6)掌握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2.(1)明确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分布,利用及保护。
(2)明确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前景;明确铁矿、煤炭的世界分布及石油产区和输出路线。
(3)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掌握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5)了解世界人种、语言及三大宗教的分布;了解世界政区的划分;了解经济水平不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了解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居民、经济,了解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基本概况。
在高考中,本考点的知识在考查识记的基础上,往往与高中的理论结合起来,以代表性的个案为突破口,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克什米尔问题等,是高考中的热点。
4.掌握西亚、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国家和城市,主要的区域特征。
由于该地区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整个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每一次石油价格的波动,都能引起世界经济的波动。
因此,这是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
此外,该地区宗教、民族复杂,冲突不断,也引起世人关注,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考热点。
5.了解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德国和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本考点在世界地理中占主要地位,该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
在高考中本考点往往与高中地理及其他学科综合考查,如欧洲的工业革命、二战、苏联解体、欧元诞生及使用、科索沃危机、车臣问题等,都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6.(1)了解美洲、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2)了解南极洲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3)了解美洲、大洋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4)掌握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的自然及经济状况。
(5)能根据相关资料对不同的国家和区域进行分析比较。
二、【知识结构】1.在世界政区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º、30ºE、60ºE、90ºE、120ºE、180ºE、120ºW、60º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ºN、40º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这“16条线”的关系。
如喜玛拉雅山在30ºN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东南亚北部地区等。
3.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如西亚、里海(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地中海周围地区、东南亚、朝鲜半岛等。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三、【考点突破】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线经度范围纬度范围位置特征北回归线、北极固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亚洲26ºE~169ºW10ºS~80ºN低、中、高三个纬度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非洲17ºW~5lºE35ºSº~37ºN带为主。
欧洲0º~66ºE36ºN~71ºN处于中、高纬度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北美洲170ºW~20ºW7ºN~72ºN三个纬度南美洲82ºW~35ºW54ºS~12º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球、跨大洋洲0ºE~130ºW47ºS~30ºN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南极洲360º62º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2.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º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