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内容及意义「解读」

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内容及意义「解读」xx-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内容及意义「解读」xx年4月6日 ___等四部门 ___《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 ___,具体内容是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是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吗?下面是跟一起来看一下xx-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内容及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经 ___同意, ___等四部门日前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
___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攻坚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1. 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2.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3. 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4. 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全面建立;5. 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吕玉刚表示,目前大部分省份高中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只有少部分省份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下一步,国家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这些省份也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普及目标。
攻坚的关键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点是4类地区、3类人群和3个突出问题。
《攻坚计划》提出三个层面的攻坚重点:一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地区。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3类特殊群体。
三是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和学校运转困难等3个突出问题。
4项重点任务为保障普及目标的实现,《攻坚计划》提出4项重点任务和6条主要措施。
重点任务包括:提高普及水平,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2017—2020年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2017—2020年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1号)要求,确保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1.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坚持制度建设,注重长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我校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2.主要目标。
到2020年,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办学活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在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的新教学秩序必然会代替现有的教学模式,必将会对教学关系、教师角色、学习方式等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也对学校的基础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确保实现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新高考模式下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二、攻坚任务1.加强条件保障。
满足高中普通水平更高的需要,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
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
加强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提升教育质量。
改革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按照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按规划、分年度落实好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等校舍项目,按相关标准配备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2020年如何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如何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最近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那么如何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xx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2020年实现90%的目标,全国层面只需增加2.5个百分点,并且目前全国2/3以上省(区、市)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
在此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是否还要打普及攻坚战?又该如何攻坚克难?日前,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简称《攻坚计划》)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
从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现实看,亟须打好普及攻坚战。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其中,有的属于共性问题,还有的则主要反映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学校,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短缺,普及程度较低;普职结构不合理,中职发展滞后;学校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债务负担较重。
这些困难和问题既直接影响普及目标的实现,也严重制约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并实现有质量的普及,亟须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
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要聚焦难点把握重点,做到精准发力。
普及的难点就是攻坚的重点,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需要牢牢把握重点,紧紧瞄准困难地区和特殊群体,提高困难地区普及水平,扩大特殊人群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攻坚计划》明确将“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作为普及攻坚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体现全面、科学的普及观,真正实现有质量、有保障、可持续的普及,显然不能简单满足于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还应当着力解决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这也是《攻坚计划》确定的攻坚重点。
2022年湖北黄冈某校政治中考模拟卷十四(含答案)062101

2022年湖北黄冈某校政治中考模拟卷十四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40分 )1. 年“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为了把健康的肝脏移植到肝硬化的儿子,患有严重脂肪肝的她抱着“割肝救子”的坚定信念,一连个月,每天坚持走公里,每餐只吃半个馒头大的饭团,最后成功我肝脏“减肥”。
年月日,同济医院成功为陈玉蓉母子完成“移肝”手术。
(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②父母对子女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回报③作为子女要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④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习上应该努力刻苦,在生活中要体贴、关心、父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 年月日,县人民法院依法对名失信被执行人身份信息进行曝光,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向人民法院举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和下落,监督失信被执行人的高消费、出入境、招投标、金融借贷等限制行为。
这一做法( )A.损害了被执行人的名誉B.侵犯了被执行人的隐私权C.侵犯了被执行人的人身自由D.强化重信守诺的社会风气3. 如图漫画《养老公平》表明( )A.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B.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C.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D.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4. 教育部等四部门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则要显著提升。
该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是为了( )①提高大学入学率②统一城乡教育模式③提高国民素质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A.①②B.③④200971020091320182276C.②③D.②④5. 地铁太挤,想买辆私家车,但一些城市摇号了;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一些家长不得不购买天价学区房;想给父母找家放心的养老院,怎料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要排到数年后……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的这种民生“新短缺”现象说明( )A.各级政府致力于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举措不多B.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 2018年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
教育部:全面实施普及攻坚计划,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部:全面实施普及攻坚计划,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作者: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17年第06期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会议4月2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这是时隔15年教育部又一次专门召开有关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全国性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强调,要牢牢把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普及攻坚的目标任务措施,努力形成布局结构合理、学校多样特色、条件保障有力的高中教育体系,推动高中阶段教育迈上新台阶。
会后,教育部与四川、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备忘录》,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
根据备忘录,教育部将与各省区加强合作,推动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普及水平、优化布局结构、强化条件保障、提升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完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攻坚计划。
全国大城市教科院发展联盟工作会召开从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全国大城市教科院发展联盟工作会上获悉,该联盟提出,未来要成为有影响力的教育高端智库。
该联盟2016年由成都、沈阳、深圳、苏州和青岛等地的市教科院发起,联合《当代教育家》杂志,至今共有21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地市教科院加入。
联盟旨在建立起同类城市教科院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展合作研究、协同攻关,实现资源共享、成果互惠,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实施策略和发展模式,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贡献度,从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中考取消是真的吗 最新中考改革方案有哪些

2020中考取消是真的吗最新中考改革方案有哪些
12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正陆续讨论中,什幺时候将普及也是指日可待,是不是12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就意味着中考要取消了?网传的2020中考取消
是不是真的?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考改革的最新消息,供参考!
2020年是否取消中考教育部在官网发文回应:今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
中阶段教育。
但普及、义务和免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
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不是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实施免费教育。
同时,针对“中考将取消”的消息,文章明确回应:不属实。
根据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考改革将逐步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
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并不是取消中考。
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指导各地
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各地中考改革最新政策方案1.福建:实行“两考合一”中招录取总分将提升
至800分
福建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两考合一”一共要考13门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同时,中招录取总分将提升至800分。
2. 北京:考试科目的新形式
今年的北京中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北京2018年开始的中考考试科目为选考制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
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20年,全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者:樊未晨来源:《时代报告》2017年第06期2017年4月24日,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
这是时隔15年之后,教育部又一次专门召开有关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全国性会议。
会议强调,要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努力办好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继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普及更高阶段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对“稀缺性”、供求矛盾和其承上启下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的地位使命决定的。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首先要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推进普及攻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着力增强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创新性,决不能把老师变成分数统计师,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产品。
其次是抓资源配置。
国家层面要继续实施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三个重大工程项目,地方层面要在办学条件、经费、编制等保障条件上做“加法”,在减少超大规模学校上做“减法”,在明确责任、健全机制上做“乘法”,在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上做“除法”;学校层面要充分发挥存量资源效用,在用政策、抓落实、调结构、提质量上下功夫。
还要优化布局结构,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优化普职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优化办学结构,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再有就是要重点改革普通高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要重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积极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抓紧建立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普及目标、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演变、阶段特征及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
确保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维护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安排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提出继续坚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继续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安排是国家维护中职教育基础地位的重要举措。
就现阶段来看,确保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维护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对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民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多样化需求的积极回应,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逻辑的主要内容之一。
但是,维护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并非取决于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如果过度关注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量化要求,忽视其国别差异、时代内涵及社会经济价值,将不利于中职教育基础性作用的发挥,甚至影响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演变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政策体现为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存续于我国中职教育的恢复、发展及不断壮大的全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表达呈现出阶段差异性,整体来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演变、阶段特征及改革李小娃摘 要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一直是我国中职教育政策安排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为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提供了政策保障,当前又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政策底线,体现了从强制性向规制性的转向,具有明显的全能型政府的行政逻辑特征。
当前,初中升学分流、中职学校调整、拓展中职升学途径是贯彻落实该政策的主要方式,其中利益相关者存在的利益冲突也给该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带来了挑战。
城区四方建四星,沭阳教育求突破

城区四方建四星,沭阳教育求突破沭阳是人口大县,拥有宝贵的人力资源。
“仇式沭阳教育改革”曾“轰动全国”,至今,“沭阳民办学校保有量仍然是省内领先、全国第一”!而民办学校的迅猛崛起,导致沭阳公办塘沟中学高中、马厂中学高中、庙头中学高中、韩山中学高中、城郊中学高中等纷纷倒闭。
目前,全县乃至全市农村高中仅剩华冲中学一所!今年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共同发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
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都要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应大体相当,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
2020年,作为号称“经济发达大省”的江苏,新一届省委“在近三年一定会大力支持苏北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发展”,沭阳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个历史发展机遇,及时把“三星级华冲高中迁入沭中东校区”,争取在3-5年的时间内为沭阳老百姓“再办一所四星级高中”,为即将到来的“沭阳普及化高中”早日布局!有着近200万人口的沭阳(泗阳人口103.3万;泗洪县人口约107万人;宿城区和宿豫区户籍总人口约150万人)目前仅有四所公办高中,其中“三所四星级高中”正办的红红火火,而仅剩下的“一所宿迁市唯一的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华冲高中正面临“没有学生可教”的现象。
当今,如果不及时果断采取措施(迁校入城,县政府已做出过正确的决策,或许因主要领导胡、顾二人的人事调动,华冲高中暂时还毫无动迁的迹象,传言又不搬迁了,真是让人忧心忡忡),假如华冲高中今年继续留在农村,则很难避免和“其它六中”(塘沟中学高中、马厂中学高中、庙头中学高中、韩山中学高中、城郊中学高中)一样的悲惨结局!现在沭阳农村的老百姓连幼儿园都送孩子进城读书,更不必说升高中了,即便是将来生源逐渐增多,估计“老百姓也不会把孩子往农村送”,这是当下“沭阳城市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并非危言耸听!请沭阳有关部门“务必审慎考虑,当机立断进行决策”,不能因为“一时犹豫而误沭阳教育的千秋大业”!如果有的人因此觉得“有愧于农村高中教育”,或者根据将来生源的增加情况,今后完全可以再让这“四所四星级高中”各设立一个高中教学点在华冲、马厂、韩山、塘沟!(庙头嘛,离沭阳太近,就不要设立了。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近1.6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历史证明,在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斩断贫困传播、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这就需要准确把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巩固基础,弥补短板,进一步谋划未来发展。
1、职业教育新时代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主要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分类有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规定和国务院现行的“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方案,职业高中、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归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归人社部门管理。
2010年至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在高中阶段教育占比基本在40%以上,对提升我国学龄人口高中入学率、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规模占职业教育毕业生规模总量的60%以上,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持续为高等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中等职业教育在促民生、保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6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职免学费、助学金政策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其中约70%的学生在县市就近就业。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

“ 十二 五 ” 以来 特别 是 党 的十 八 大 以来 , 我 国高 中 阶段 教 连 片 特 殊 困难 地 区 ; 家 庭经 济 困难 学 生 、 残疾 学 生 、 进 城 务 工 育 总体 上 取 得 了较 大 发 展 , 办 学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学 校 条 件 逐 人 员 随迁 子 女 等 特 殊 群 体 ; 普通 高 中大 班 额 比例 高 、 职 业 教 步 改善 , 教 育质 量 稳步 提升 , 普及 水平 迈 上 了新 台阶 。但 由于 育招 生 比例 持续 下 降 、 学校 运 转 困难等 突 出 问题 。 多 方面 原 因 , 高 中阶 段 教育 仍 然 存 在 许 多 明显 短 板 , 一 些 贫 困地 区 、 民族 地 区 、 边 远 地 区 教育 资源 短 缺 , 普及程度较低 :
业 发展 需 求 , 合 理 规划 学 校布 局 , 有 效利 用 高 中 教育 资源 , 方
3 . 加 强条件 保 障 。完善 学 校 办 学标 准 , 加 强 学校 办 学条
规 划部 署 ,切 实解 决高 中 阶段 教 育发 展 面 临 的 问题 和 困难 , 件建 设 。 基 本 消除普 通 高 中大班 额 现象 , 减 少超 大 规模 学校 。 满 足适 龄青 少 年接 受 高 中阶段 教育 的需求 , 特 制 定本 计划 。
难和 问题 直接 影 响普 及 目标 的实现 , 严 重 制 约 高 中阶 段 教育 办 民办 共 同发 展 。根 据 人 口变 化趋 势 、 新 型 城 镇 化 规划 和 产
的健 康 可持 续 发展 。 发 展第 十 三 个五 年 规划 纲 要及 国家 教育 事 业 发展 “ 十三五” 为 贯彻 党 的十 八 届 五 中全 会精 神 , 落 实 国 民经 济 和 社会 便 学生 在县 域 内就 学 。办好 必 要 的乡镇 高 中 。
2021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家解读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家解读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xx-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以下是关于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家解读,欢迎阅读!
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要重点解决贫困地区以下发展难题:
第三,办学条件 ___问题。xx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拥有图书35册,其中64.5%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有15册;全国生均拥有计算机0.19台,同样有64.5%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拥有0.08台;全国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000元,有58.1%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有1000元,而最高的却达到31800元,两者相差近32倍。xx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拥有图书25册,其中48.4%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有图书不到12册;全国生均拥有计算机0.23台,有45.2%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拥有0.13台;全国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4900元,有48.4%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有2700元,而最高的却达到25100元,两者相差近10倍。
第二,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教师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硬件资源都不能替代的,相反,教师却可以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弥补硬件配置的不足。目前,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普遍面临师资缺乏问题。在不考虑新建学校需要配备新教师的情况下,如果按高中专任教师与学生数1∶14.8的标准计算,xx年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 ___缺编教师达5.7万余人,缺编最多的省份高达1.7万人。其中一些地区的师生比均超过1∶17,缺编矛盾十分突出。如果按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与学生数1∶20的标准计算,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共缺编教师约9万人,而部分中西部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超过了1∶20,缺编最严重的'省份缺额达约1.2万人。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仅数量短缺,更重要的是结构短缺,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
中考取消,高中将纳入义务教育?9年义务教育变12年?教育部回应!

重磅!中考取消?高中将纳入义务教育?9年义务教育变12年?教育部回应!近日,教育部公开回复有关缩短学制、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问题回复。
网站截图总的意思是:我国共12年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符合国际普遍做法,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教育部在回复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早在2017年3月,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计划,各省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都要达到90%以上。
但是我们要知道普及高中教育和12年义务教育的区别。
1普及高中教育≠12年义务教育那么,“普及”和“义务”有何不同?这位负责人指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免费、普及、均衡等属性。
他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2011年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突出。
所以在普及的基础上,国家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任务依然艰巨。
他说,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我国应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果将高中纳入12年义务教育,那就说明上高中具有强制性。
用大白话说:所谓义务教育,有“义务”两个字,意味着不仅要普及,还有强制性,也就是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必须上学,不上不行,违反了就要负法律责任。
2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很多家长认为,“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
这是错的,首先家长们混淆了“高中”和“普高”的概念。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
陕西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

龙源期刊网 陕西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作者: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18年第02期本刊讯(记者孙永涛)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较好地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方案》提出实施四大项目:一是实施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
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基本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
二是实施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创新项目。
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的资源优势,鼓励学校在课程改革、选课走班、考试招生、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一批办学方向正确、育人模式科学、质量特色鲜明的普通高中示范学校,满足具有不同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生的需求,引导其他高中学校积极参与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地建设,辐射和带动高中学校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和办学品质,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实施教师培养培训项目。
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机动编制调剂机制和兼职教师聘用机制,加强教师招聘工作,为学校补足配齐教师。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教职工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是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项目。
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实现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以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重点,改善办学和实习实训条件,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此外,全省公办普通高中学生免收学费,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按照公办同类学校学费标准减免收费。
陕西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7.12.25•【字号】陕教规范〔2017〕16号•【施行日期】2017.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教规范〔2017〕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1号)精神,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制定了《陕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县、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细则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于2018年3月15日前报省级有关部门备案。
联系人:李强电话:029—88668838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7年12月25日陕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1号)精神,巩固提高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大意义高中阶段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优化高中教育结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深远影响。
江西省第一批普通高中特色高中有关政策

江西省第一批普通高中特色高中有关政策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提高全省高中办学质量、增强高中教育吸引力的重要路径,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努力方向。
根据《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备忘录》中“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以《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教育部等四部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为指导,引导普通高中根据学校实际,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满足社会对多样化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推动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分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工作原则:1、因校制宜。
特色发展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师生特点以及办学资源等要素,科学确定特色发展方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2、面向全体。
特色发展要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展,做到全员参与。
3、课程支撑。
特色发展必须以特色的课程体系作为载体和支撑,必须坚持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选择多样化、课程实施校本化,构建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4、持续稳定。
特色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办学特色一旦定位与形成,应持之以恒,持久发力,做到持续发展、保持稳定。
三、目标任务:以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全省普通高中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今后3-4年的努力,使我省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较高的办学品质,在省内知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
到2020年,在科技、艺术、体育、外语、德育、普职融合、学校管理等方面形成30所左右省级特色普通高中。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
【年(卷),期】2017(000)019
【摘要】教育部4月6日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9.21
【相关文献】
1.攻坚克难推进普及为青少年提供良好高中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
2.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攻坚克难推进普及为青少年提供良好高中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负责人就《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4.教育部: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攻坚克难推进普及为青少年提供良好高中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答记者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7年3月24日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阶段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明显短板,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较低;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部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许多学校办学条件薄弱,难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尚不健全,普通高中债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总量不足,普通高中一些学科专任教师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一些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普通高中缺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普及目标的实现,严重制约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统筹推进。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形成攻坚合力。
——科学规划,精准发力。
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条件保障,找准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集中力量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协调发展,分类指导。
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制度建设,注重长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破解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治理体系,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攻坚重点。
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等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
二、重点任务(一)提高普及水平。
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各地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财力可持续的情况下适当普及更高水平的高中阶段教育。
(二)优化结构布局。
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效利用高中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在县域内就学。
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
(三)加强条件保障。
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
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减少超大规模学校。
优化资源配置,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完善学费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债务。
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提升教育质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加强技术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一)扩大教育资源。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在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有计划、分年度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为薄弱学校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
要坚持勤俭办学,不得脱离实际超标准超规模建设豪华校舍、校园、校门。
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在没有普通高中的县,根据人口变动趋势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新建或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方便学生在当地上学。
要落实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和社保政策,支持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发展,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
要加强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保障好残疾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国家扩大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扩大培养能力。
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教学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尚未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的普通高中学校改扩建校舍、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科学核定学校办学成本,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各地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要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要求,确定学费标准,严格学费标准调整程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各地要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
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
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
各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
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多种方式开展高中阶段教师培训,培训项目要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倾斜。
(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内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
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指导。
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建立省域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机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建立学习困难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帮扶机制,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
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
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
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争抢生源,影响其他学校正常招生。
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四、组织实施(一)落实政府责任。
各地要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加强统筹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省市县责任,细化政策措施,确保攻坚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确部门分工。
各地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教育部门要积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协调、过程指导和督导检查。
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支持学校建设。
财政部门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推进技工学校发展,并会同教育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和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补充、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督导评估。
各地要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教育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问责机制。
各省(区、市)要以地市或县为单位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评估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布。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要以地市为单位进行督查,对各省(区、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评估认定。
建立动态监测和复查机制,跟踪普及巩固情况。
(四)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要广泛宣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形成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