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题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https://img.taocdn.com/s3/m/19e75bc289eb172ded63b7d6.png)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原理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A9.5%B109.5%C1.85%D1.25%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三、填空题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统计学作业——精选推荐
![统计学作业——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7fb611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应用统计学》第一阶段作业一、 选择题1.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 组 距]20,10( ]30,20( ]40,30( ]50,40( ]60,50( ]70,60( 频 数2 3 4 5 4 2 则样本在]50,10(上的频率为( D) A .201 B .41 C .21 D .107 2. 对总数为N 的一批零件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概率为0.25,则N 等于 ( B )A. 100B. 120C. 150D. 2003. 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下面的条件图表示,根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 B )051015200小时1小时2小时0小时0.5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A 0.6小时B 0.9小时C 1.0小时D 1.5小时4.一个样本的方差是])15()15()15[(101S 21022212-+⋅⋅⋅+-+-=x x x ,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与样本容量分别是 ( C )A .10,10B .6,15C .15.10D .由1021x x ,x ⋅⋅⋅确定,10 5.从甲、乙两种玉米苗中各抽10株,测得它们的株高分别如下:(单位:cm )甲 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乙 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根据以上数据估计 ( D )A .甲种玉米比乙种玉米不仅长得高而且长得整齐B .乙种玉米比甲种玉米不仅长得高而且长得整齐C .甲种玉米比乙种玉米长得高但长势没有乙整齐D .乙种玉米比甲种玉米长得高但长势没有甲整齐二、 简答题1.用公式表示概率的三大性质性质2 0()1≤≤P A性质3 ()1,()0P PΩ=Φ=2. 写出几种常用随机变量分布离散型: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连续型: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其他分布三、计算题某学院数学课程考试成绩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60~70 1570~80 3080~90 2590~100 10合计80计算考试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均值和标准差。
统计学平时作业2
![统计学平时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1e7dc54b852458fb770b56ab.png)
医学统计第一套试卷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b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d )(a)n1+ n2(b)n1+ n2–1(c)n1+ n2 +1(d)n1+ n2 -210、标准误反映( a)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c )a t r>tb b t r b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d)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fbf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PART:1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A)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D):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D、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B、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可以改变为总体单位。
C、只能是总体变为总体单位D、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单位可以改变为总体。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c7c8e04360cba1aa811dada.png)
第一部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 .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变异系数E .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 n 外,还可计算 ,S 和 ,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 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三、计算分析题1、根据 1999 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 116 名正常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 mmol/L )测量结果如右表, 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 95%参考值范围。
(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 0.8mmol/L 以下者及 1.5mmol/L 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 42 例治疗后 7 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
求平均抗体滴度。
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5.偏态分布宜用( A .算术均数 B.方差 C .极差 D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标准差 C .中位数0 的常数后,(B .标准差C .几何均数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统计学期末大作业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大作业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bf0d6f01dc281e43af05f.png)
统计学实践作业参数估计练习题1. 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单位:小时),得到的数据见表。
求该校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分别为90%、95%和99%。
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36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36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36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 2.2.某机器生产的袋茶重量(g)的数据见。
构造其平均重量的置信水平为90%、95%和99%的置信区间。
平均 3.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21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平均 3.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21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 3.平均 3.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21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3. 某机器生产的袋茶重量(g)的数据见。
构造其平均重量的置信水平为90%、95%和99%的置信区间。
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35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35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35最大(1)最小(1)置信度%)置信区间资料整理练习题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
调查结果见表。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9e6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1.png)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复习作业
![统计学复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d3784e5b84ae45c3b358caf.png)
《统计学》作业簿所在学院:所学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教研室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和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数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B.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三、简答题1.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质量指标?2.试述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四、思考题作业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日期第二章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2、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
()3、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均可以推算总体指标。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
()5、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和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6、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7、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483babaf90f76c661371a9a.png)
一、填空题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统计学分章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分章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a1c4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9.png)
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 )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份组成的。
(×)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 (× )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 √ )二、单选题: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学生成绩”是(B )。
《统计学》作业(60题)
![《统计学》作业(60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7a5ba183c4bb4cf6ecd162.png)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
(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E 出生人口数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统计学作业题目[1]
![统计学作业题目[1]](https://img.taocdn.com/s3/m/e098eaad647d27284b735193.png)
2、某家电视台为了解某项广告节目的收视率,随机 电话抽样调查500户城乡居民户作为样本,调查结果 是:有160户居民户收看该广告节目。试以99.73%的 概率保证程度推断:①收视率的可能范围;②若收 视率的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量如 何?
3、某农场某年播种小麦2000亩,随机抽样调查其中100 亩,测得平均亩产为455斤,标准差为50斤,试计算: ①平均亩产量的抽样平均误差;②概率为95%的条件下 ,平均亩产量的可能范围;③概率为95%的条件下, 2000亩小麦总产量的可能范围。
第六章 抽样调查
1、某工厂有1500名职工,从中随机抽取50名职工作为 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调查结果如下表:
月工资 (元) 80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0000 0 0 0 职工人数 (人) 4 6 9 10 8 6 4 3
要求:①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②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职工的月
140
138.6
60
78.4
收购价格 类指数(%)
105 98
试编制这两类商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4、某市200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1年 增至13680万元,零售物价上涨4%。试问:①零售量 指数是多少?②由于零售量变动使该市社会商品零售 额增加或减少多少万元?
5、某企业2001年比2000年产量增长15%,单位产品 成本下降4%,2000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问 2001年总成本比2000年要多支付多少万元?
2001年比 2000年
销售量增减 (%)
23 -7
—
要求:①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并确定销售量变动使消费 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②计算销售价格总指数并 确定销售价格变动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统计学题目
![统计学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25b05f5f49649b6648d747c0.png)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管理所涉及的资料为()A.原始数据B.次级数据C.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D.统计分析后的数据2.统计数据资料整理主要是整理()A.历史统计数据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数据资料D.综合统计数据资料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5.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A.平行分组体系B.复合分组体系C.再分组D.简单分组6.对企业职工按年龄分组,在此基础上按工作年限分组,这种分组方法便于()A.简单分组B.再分组C.平行分组D.复合分组7.根据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A.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B.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C.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D.组数越多,组距越大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只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490B.500C.510D.5209.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A.开口组B.闭口组C.等距数列D.异据数列10.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11.频数分布数列是用来说明()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情况B.各组变量的构成情况C.各组标志的分布情况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12.品质数列的构成要素为()A.分组标志和组距B.各组名称和频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D.分组和表式13.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为()A.分组标志和组距B.各组名称和频数C.各组变量值和频数D.分组和表式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变量值单列一组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线的那一组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或下限的组都行15.从次数分布的形状来看,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分布类型是()A.连续型变量分布B.离散型变量分布C.正态分布D.其他类型分布1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一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17.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一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祖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祖下限的次数是多少18.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组距式分组的图形是()A.饼图B.条形图C.直方图D.柱形图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统计数据整理阶段的内容有()A.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B.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C.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D.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2.对原始数据来说,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即()A.准确性B.完整性C.经济性D.权威性E.效益性3.对次级数据来说,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有()A.准确性B.完整性C.适用性D.权威性E.时效性4.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有()A.观察检查B.逻辑检查C.计算检查D.询问检查E.抽样检查5.统计分组能用来()A.反映总体的规模B.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C.划分客观现象的类型D.研究总体的组成结构E.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6.在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时,需考虑()A.将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反映出来B.将总体规模的大小反映出来C.各组内的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D.各组之间在特征上要尽可能一致E.各组之间在组限上要尽可能一致7.频数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有()A.各组的名称或变量值B.时间C.各组的频数或频率D.指标数值E.标志值8.频数分布数列按分组标志的不同可以分为()A.变量数列B.平稳数列C.时间数列D.动态数列E.品质数列9.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包括()A.将所有变量值排序B.确定组数和组距C.确定组限D.汇总出各组的频数E.计算各种指标10.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奖金金额多少分组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这五个组。
《统计学》作业(60题)
![《统计学》作业(60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4ea32c482fb4daa58d4b26.png)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
(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E 出生人口数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统计学》作业华师在线满分
![《统计学》作业华师在线满分](https://img.taocdn.com/s3/m/2d55463e1711cc7931b7168f.png)
1.第1题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A.条形图B.直方图C.箱线图D.线图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2.第2题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A.-0.86B.0.78C.1.25D.0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3.第3题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A.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4.第4题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5.第5题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A.等于0B.等于1C.大于0D.大于1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6.第6题下列指数属于质量指数的是()A.成交量指数B.产量指数C.成本指数D.销售量指数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7.第7题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特征的图形,称为()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8.第8题一项研究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0%。
这里的30%是()。
A.参数B.统计量C.样本D.变量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9.第9题下列哪种指数是个体指数()。
A.空调价格指数B.消费价格指数C.道琼斯指数D.恒生指数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10.第10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11.第11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增加,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12.第12题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 )。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a65da414b35eefdc9d3331d.png)
统计学作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第二章习题(离散程度指标)1.[习题集P23第9题]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量数如下: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第二组:67、68、69、70、71、72、73。
已知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数为70件,试计算:(1)R;(2);(3),并比较哪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要求:如计算过程有小数,请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余均同。
试据此分别计算其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计算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产量/播种面积),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注意:播种面积是“f”,而产量等于收获率乘以播种面积,因而是“xf”。
4.[习题集P25第15题]各标志值对任意数的方差为500,而这个任意数与标志值平均数之差为12,试确定标志值的方差(提示:方差是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本题中的500是标志值与任意数的方差,即所测度的离差发生在标志值与某一任意数之间,而所求的方差是标志值与均值之间的方差)。
第二章习题(平均指标)试计算该局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以及第20百分位数。
2.[习题集P21第3题]某乡播种2800亩早稻,其中35%的稻田使用良种,平均亩产750斤,其余的稻田平均亩产仅480斤。
试问:(1)全部耕地早稻平均亩产是多少(2)早稻的全部产量是多少试计算产品计划与实际的平均等级和平均出厂价格,指出两者间的经济联系(提示:可对产品等级进行赋值,尔后计算)。
根据该资料计算亩产的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其分布态势。
第三章《时间序列分析》作业又知该厂7月初的工人数为1270人,前年12月份工业总产值为235万元。
要求计算该厂去年上半年的:(1)月平均工业总产值;(2)工业总产值的月平均增长量(以前年12月份为基期); (3)平均工人人数;(4)月平均工人劳动生产率。
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统计学原理(专)-作业题
![统计学原理(专)-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240e2a02020740be1e9b34.png)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企业、机构、地域、甚至可以是状况、长度、时间等等。
3.标志:也叫单位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其中,品质标志是以事物属性上的差别来表示。
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4.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5.变异和变量:变异是指在选定的标志下,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6.连续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分割。
7.大量观察法:是指对要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8.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9.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10.调查对象: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需要研究其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统计总体。
11.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一整套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12.统计表:它是按国务院或国家统计局颁发的表格,由各级调查单位按照一定日期和程序向上提交统计报告的一种制度。
13.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14.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调查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
15.典型调查: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总体进行初步的全面的分析基础上,从调查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而进行的调查。
16.抽样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它是根据概率理论,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构成样本,由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相应指标的一种调查方法。
17.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基础资料进行科学地加工,使之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应用统计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1c1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5.png)
《应用统计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学的基本任务?A. 描述数据的特征B. 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C. 预测未来的趋势D. 淘汰错误的数据答案:D2. 以下哪个分布是离散型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指数分布D. 卡方分布答案:B3. 在样本量为n的情况下,样本均值的期望值是?A. 0B. 1C. nD. μ(总体均值)答案:D4. 当总体方差已知时,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所使用的分布是?A. t分布B. F分布C. 卡方分布D. 正态分布答案:D5. 以下哪个方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方差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数据的类型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定量数据,定性数据2. 在进行参数估计时,无偏性和一致性是评价估计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其中______是指估计量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参数。
答案:无偏性3.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______。
答案:小概率原理4.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1, 1]5. 当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量较小(n < 30)时,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所使用的分布是______。
答案:t分布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已知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cm):170,165,175,160,180,170,165,175,165,160求该班级学生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
答案:平均数:(170 + 165 + 175 + 160 + 180 + 170 + 165 + 175 + 165 + 160) / 10 = 168.5中位数:(165 + 165) / 2 = 165方差:((170 - 168.5)^2 + (165 - 168.5)^2 + (175 - 168.5)^2 + (160 - 168.5)^2 + (180 - 168.5)^2 + (170 - 168.5)^2 + (165 - 168.5)^2 + (175 - 168.5)^2 + (165 - 168.5)^2 + (160 - 168.5)^2) / 10 ≈ 11.752. 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寿命(单位:小时)服从正态分布,已知平均寿命为100小时,标准差为10小时。
统计学原理作业4
![统计学原理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52266f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f.png)
统计学原理作业4统计学原理作业4《统计学原理》作业(四)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3、在单位成本指数中,—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10、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1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13、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1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1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1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c9777c3b14e852458fb5759.png)
作业一一、单选题1、对某市分行所辖支行职工工资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则统计总体是()。
A、市分行B、全部支行C、全体职工 D、全体职工的全部工资2、进行金融系统职工普查,则总体单位是()。
A、全部金融机构 B、金融系统的全部职工 C、每个金融机构 D、金融系统的每个职工3、银行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4、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职称B、工资C、年龄D、体重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性别B、职称C、文化程度D、体重6、某记账员的记账差错率是()。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7、统计学中的变量是指()。
A、数量标志B、统计指标C、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的统称D、品质标质、数量标志和指标的统称8、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9、某班60名学生统计课考试成绩依次是:81分、92分、65分、75分……,这些分数值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10、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C、“平均年龄”是数量标志D、“性别比”是品质标志二、判断题(正确的记T,错误的记F)1、“女性”是品质标志。
()2、变量值是由标志值汇总得来的。
()3、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4、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指标的承担者是单位。
()5、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名称的差异。
()6、任何一个统计指标值,都是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
()7、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质的方面。
()8、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9、一个统计总体只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10、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
()客观题答案分数:1:C(5分)2:D(5分)3:C(5分)4:A(5分)5:D(5分)6:C(5分)7:C(5分)8:D(5分)9:D(5分)10:B(5分)11:F(5分)12:F(5分)13:T(5分)14:F(5分)15:F(5分)16:T(5分)17:F(5分)18:F(5分)19:T(5分)20:T(5分)作业二题目内容: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1
24.80
13.68
25.40
15.37
22.55
36.16
22.13
22.16
18.64
44.03
9.24
10.8
20.9
29.8
34.2
11.5
20.3
28.1
29.1
10.8
15.4
14.3
20.4
24.6
35.3
34.2
30.5
30.4
12.6
17.6
15.4
42.3
18.3
表2-7双节日期间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
顾客
性别
年龄
婚姻状况
购买金额(元)
支付方式
出行方式
环境满意度
1
男
37
已婚
208
电子消费卡
步行
一般
2
女
32
已婚
1586
电子消费卡
自驾车
不满意
3
女
54
已婚
129
现金
自行车
比较满意
4
女
63
已婚
46
现金
步行
非常满意
5
女
25
未婚
64
现金
自行车
一般
6
女
46
已婚
399
信用卡
实训步骤:
第一步:分组(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推选一名组长,全面负责整个过程)
第二步:各小组通过讨论,明确该超市的调查意图,写出数据整理的提纲。
第三步:对表中有关定量变量(年龄、购买金额)进行适当的分组。
第四步: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建立数据文件。
第五步:生成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对有关变量进行描述分析。
男
33
已婚
330
现金
自驾车
一般
72
男
23
未婚
89
信用卡
公交车
不满意
73
女
26
未婚
430
电子消费卡
自驾车
很不满意
74
女
36
已婚
568
信用卡
自驾车
一般
75
女
38
已婚
320
信用卡
公交车
比较满意
76
女
43
已婚
82
信用卡
步行
一般
77
女
33
已婚
660
信用卡
步行
一般
78
男
38
已婚
210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比较满意
79
货物运输险
14373.8
1103719.4
540278.6
卫星及核能险
1249.2
14504.1
8038.9
建筑、安装工程险
1849.7
116656.3
76575.0
其他险
1746.4
29111.6
15234.1
合计
207319.1
4735578.9
2624706.9
但这些数据对制定销售目标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他又从公司几千名业务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对他们的月销售额作了统计。结果如表B
步行
比较满意
7
男
35
已婚
1486
电子消费卡
自驾车
比较满意
8
男
31
已婚
285
现金
自驾车
不满意
9
女
29
未婚
380
现金
公交车
比较满意
10
女
38
已婚
568
信用卡
出租车
比较满意
11
女
45
已婚
320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比较满意
12
女
36
已婚
989
信用卡
自驾车
一般
13
女
38
已婚
330
现金
公交车
一般
14
男
46
已婚
102
《统计学》
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商学院
2014-2
实验项目列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性质
成绩
指导教师
1
项目实训一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设计型
2
项目实训二统计数据的图表描述
验证型
3
项目实训三统计数据的度量
验证型
4
项目实训四统计抽样与参数估计
设计型
5
项目实训五相关与回归分析
综合型
6
项目实训六时间序列分析
8.40
18.24
13.61
23.27
25.64
17.61
41.81
14.26
17.79
15.13
15.88
24.87
18.96
15.84
19.27
25.46
32.78
26.70
15.76
18.22
18.29
27.39
43.16
21.92
12.96
25.77
18.28
17.84
30.61
17.25
41.64
不满意
87
男
33
已婚
67
信用卡
步行
一般
88
女
36
已婚
210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一般
89
女
35
已婚
389
电子消费卡
自驾车
比较满意
90
男
35
已婚
218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一般
91
男
34
已婚
2688
电子消费卡
自驾车
比较满意
92
男
38
已婚
86
现金
步行
一般
93
女
42
已婚
99
信用卡
步行
比较满意
94
女
43
已婚
530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一般
95
男
43
已婚
68
信用卡
步行
比较满意
96
女
39
已婚
377
电子消费卡
自驾车
一般
97
女
57
已婚
199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非常满意
98
女
62
已婚
233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比较满意
99
男
65
已婚
86
信用卡
步行
非常满意
100
女
58
已婚
102
电子消费卡
公交车
比较满意
实训内容:
1、先对顾客的年龄和购买金额进行适当分组,再利用对样本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建立数据文件。
电子消费卡
自行车
不满意
23
女
32
已婚
1020
信用卡
自驾车
不满意
24
女
32
已婚
152
现金
自驾车
比较满意
25
女
31
已婚
281
信用卡
自行车
一般
26
女
25
已婚
86
现金
自行车
不满意
27
女
25
未婚
108
现金
步行
非常不满意
28
男
67
已婚
258
电子消费卡
出租车
非常满意
29
男
46
已婚
86
现金
步行
比较满意
30
男
53
已婚
36.42
31.34
17.62
17.25
35.71
13.25
31.16
17.16
17.41
31.88
37.51
17.43
24.20
13.61
29.50
35.27
19.45
22.84
23.65
17.96
17.48
19.55
12.74
31.40
37.90
38.94
30.34
15.99
37.43
38.55
63
女
31
未婚
386
信用卡
公交车
一般
64
男
25
未婚
54
信用卡
公交车
比较满意
65
女
43
已婚
320
电子消费卡
步行
比较满意
66
男
36
已婚
1032
信用卡
自驾车
一般
67
女
38
已婚
463
电子消费卡
出租车
一般
68
男
43
已婚
68
现金
步行
比较满意
69
女
45
已婚
90
信用卡
步行
一般
70
女
42
已婚
64
信用卡
步行
比较满意
71
13.5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