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
原发性脑淋巴瘤CT及MRI征象分析
Mo d e m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J a n ua r y 2 0 l 4 ,Vo 1 . 2 6, No. 1
节发病多见 n 。本 病 的病 因 与 发病 机制 的 滑 膜 和 关 节 内 的积 液情 况 , 还 可详 细 边 缘 骨 赘 形 成 、 关节 面 硬 化 、 关 节 间 隙隙
摩擦 骨 关 节 将 会 引 起 关 节 退 行 性 病 变 , x 线辐 射 量 较 大 , 且 对 未骨 化 及 钙 化 的 致的关节面骨质碎裂 , 除可见关节 内游离 导致 关节 功 能 紊乱 , 轻 度 肿 胀 及 关 节 内 悬垂体与游离体、 滑膜及少量积液的显 体外 , 还可 见关节崩解 和脱位 , 关节 明显肿 少量 积 液 ,间歇 性 酸 痛 , 关节 有 弹 响和 / 示 没 有 MR I 敏 感 。MR I 的 软 组 织分 辨 大而 患者 无痛感 , 症状 与体 征不符 。 或绞 锁 现 象 , 关 节 周 围可 扪 及 固 定 或 可 率 高 , 能 更好 地 显 示 关节 悬 垂 体 、 游 离体 综上所述, 影 像 学 诊 断 是 早 期准 确
对称 关节 , 以了解对侧关节有 无病变 。
况, 但 由于 MR I 对 钙 化 或 骨 化 的 敏 感 性
临床 上对 滑 膜 软骨 瘤 病 的 诊断 主 要 差 , 对早期病例诊断较 困难 。本组 1 6
参考文献:
1 ] Ha r t E S . S y n o v i a l c h o n d r o ma t o s i s [ J ] . Or — 依靠 影像 学 。 X 线 平 片可 显 示 钙 化 或 骨 例 患 者 行 MR I 检查 后 发 现 , 除 表 现 为 关 [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目的:通过PLB的CT、MRI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收集7例经病理证实的PLB的CT、MRI影像资料综合分析。
结果7例PLB患者半数以上多发(4/7),75%的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12/16)。
脑深部肿瘤形态以类圆形结块为主,CT平扫病灶密度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MRI平扫病灶多为等T1或稍长T1信号、等T2或稍长T2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均明显强化。
结论:PLB临床特征无特殊,可以根据典型的CT及MRI影像特征做出初步诊断。
标签:原发性脑淋巴瘤CT MRI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 brain,PLB)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多为B细胞性[1]。
以往多见于50~60岁上老年人,近年发病率尤其是年轻人发病率明显增加。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PLB 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发病年龄19~74岁,平均46.5岁。
临床表现无特殊,包括颅压增高、脊髓压迫、神经麻痹、精神异常等症。
1.2 检查方法全部7例患者行CT平扫、CT增强、MRI平扫或者MRI增强检查。
1例患者增加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及磁共振波普(MRS)检查。
MRI平扫检查包括SE横断面、矢状面或冠状面TlWI、T2WI及FLAIR序列。
MRI增强检查为注射钆剂后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序列扫描。
2 结果2.1 CT、MRI表现2.1 CT、MRI表现①分布:7例患者中半数以上病灶多发(4/7),多数病灶位于脑深部中线附近(12/16)。
多数在幕上(14/16)。
②形态:脑实质内病灶多为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肿块影,水肿及占位效应与肿瘤大小正相关。
累及脑膜显示不均匀增厚。
无明显出血、囊变或钙化征象。
③CT平扫病灶多为均匀等密度或略高密度(13/16),少量病灶密度不均匀(3/13)[图1],2个病灶累及脑膜,颅骨尚好。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的诊断分析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的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特征。
方法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9 例患者单发肿瘤23例,多发6例,共检出39个病灶,肿瘤常位于脑表面或中线附近。
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
MRI T1呈等信号,T2呈等或高信号。
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囊变,钙化少见。
有2例患者胼胝体受累。
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脑肿瘤原发性淋巴瘤非霍奇金 CT MRI 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 Brainly Lymphoma,PBL) 是一种少见颅内肿瘤,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胶质瘤或转移瘤,其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因此术前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BL患者CT或MRI资料,回顾分析、探讨PBL的CT及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9例患者,免疫功能均属正常状态,男19例,女10例,发病年龄37-83岁,平均约51岁。
经病理证实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肢体活动障碍。
1.2 影像扫描方法SIEMENS16排螺旋CT机,层厚5mm,层距5mm,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SIMENS115T超导型MRI机,平扫:T1W横断位、T2W横断位、DWI横断位、TIR横断位/矢状位,增强:T1W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采用Gd - DTPA增强。
扫描范围:外耳孔下缘至颅顶部。
CT检查23例患者,MRI检查14例,其中有8例患者做了CT和MRI检查。
2 结果本组29例患者单发肿瘤23例,多发6例,共检出39个病灶。
22个病灶位于脑实质表面,17个病灶位于中线旁的深部脑组织内,其中2例跨中线生长,累及胼胝体。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的表现及临床研究进展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的表现及临床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09-03T12:00:10.3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作者:张婷马加威[导读]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的淋巴结外组织是其原发部位,摘要: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的淋巴结外组织是其原发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该病的常见亚型,然而也有其他不常见的亚型存在。
MRI、CT、钼靶X线及超声等是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而组织病理活检是其确诊方法。
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临床分期特点和病理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便于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治疗和诊断,并能够改善其疾病预后。
关键词: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影像技术恶性淋巴瘤为恶性肿瘤,淋巴网状组织是其来源,它和免疫系统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少部分恶性淋巴瘤在非淋巴组织和淋巴结外发生,乳腺性淋巴瘤在临床中存在较低的发病率,在乳腺恶性肿瘤中其所占的比例较小。
而对于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来说,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40至60岁的女性,因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具有较小的发病率,因此临床上存在较少的研究资料,其影像学表现的特异性比较缺乏,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1]。
本文主要论述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影像特点和发病机制,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因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中存在较低的发病率,因此关于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相关资料较少,临床并不是十分清楚该病的发病机制,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衍生来自于未分化间叶细胞,在乳腺小叶间有淋巴小结,小叶内存在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在此环境下出现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现阶段,相比于男性,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在女性中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从发病率方面来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发生和性激素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渐变性的细胞淋巴瘤会在硅胶乳房假体中形成,它组成了T细胞,每年会有很多的女性通过硅胶丰胸,但是其中仅有极少数的人患有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因此,临床认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发生和硅胶乳房假体之间的关系不十分密切。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病理及X线表现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病理及X线表现慢,与少血供肝癌鉴别困难。
而MR I敏感性、准确性较高,在T2W I多回波扫描中,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瘤灶的高信号越来越强,形成所谓的“灯泡征”,基本上平扫即可诊断,增强CT与MR I均表现出“慢进慢出”的充填式强化。
3.1.6 肝脏炎性假瘤为肝脏少见良性病变。
系肝脏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病理特征的肿瘤样病变。
CT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往往无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可有轻度强化,以周边强化和偏心结节样强化为主,以及纤维间隔形成。
M R I 表现:T1W I低或等信号,T2W I信号多样化,其中可夹杂小片或斑片状高信号,增强同CT。
与典型肝癌易于鉴别,与少血供肝癌鉴别困难,须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才能诊断。
3.1.7 腺瘤多发生于年轻妇女,与口服避孕药有关,该瘤多发生于无肝硬变的肝叶,为单发性圆形或椭圆形肿瘤,境界清楚,包膜完整,也可无包膜,直径在1cm~20cm不等。
其组织生长可来源于胚胎发育期间和正常肝组织结构脱离联系的弧立肝细胞团。
腺瘤生长缓慢,早期一般无症状,极易误诊,多于体格检查或上腹部其它手术时所发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胀痛、腹部包块。
瘤体内出血时可出现右上腹部疼痛、贫血、黄疸等;本病B超、CT、MR I及肝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和定位,但无特异性,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切片。
CT平扫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瘤内新鲜出血表现为高密度,陈旧出血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MR I上T1W I略低或略高不等信号,T2W I略高信号。
本病需与HCC、FNH相鉴别,HCC门脉期呈低密度或低信号,和腺瘤不同;大的腺瘤除病灶中心出血外,强化均匀,HCC强化不均匀,结合病史可以鉴别。
肝腺瘤有包膜,而FNH无包膜,中心有条状、放射状或轮辐状瘢痕,在T2W 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强化为特征。
3.1.8 肝脓肿增强可见单环、双环或三环征。
在早期CT 平扫图上,可见少量液化或少量斑点状液化,增强后有明显强化,有时呈似肝癌;MR I表现T1W I低信号,T2W I为高信号,周围可见晕状水肿带,MR较敏感,所以水肿带显示较清,肝脓肿晚期,由于大量纤维组织包裹,脓腔变小,炎症反应较轻, CT增强不明显,类似少血供肝癌,而MR则T1W I、T2W 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只有边缘及纤维间隔轻度强化,延迟后强化较明显。
颅内单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CT诊断和鉴别诊断
颅内单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CT诊断和鉴别诊断颅内单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brain)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该病的起源是淋巴细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
MRI和CT是诊断颅内单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两种重要检查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MRI和CT在诊断这种疾病中的应用及其鉴别诊断。
MRI特点:1. T1加权图像:多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分化程度更高的瘤体可见低信号。
2. T2加权图像:表现为高信号瘤体,与周围低信号区相对应,边缘模糊,强化后,瘤体呈均匀或环状强化。
3. FLAIR序列:可清晰显示病变周围的水肿和灰质边界的减弱。
4. 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MRI图像定位有关,主要表现为癫痫、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语言、视野等)等。
CT特点:1. CT无造影剂扫描:病变密度一般等于或略低于脑组织,边缘模糊,周围水肿反应轻微。
2. CT增强扫描:病变周围边缘明显增强,形态多变,呈分叶状、结节状、葫芦状等。
3. 在密度不均的肿瘤中,钙化较少见,但增强后皮层骨质合并增厚的蝶骨前庭壁等骨改变提示肿瘤较多。
鉴别诊断:MRI和CT对颅内单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淋巴瘤的形态和强化模式变异性很大,因此,需要与其他疾病(如胶质瘤、脑转移瘤等)作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信息,患者MRI和CT表现常常表现为单发病变,病变低密度或等密度,并向周围发展,可伴随水肿和坏死区。
有不明原因的癫痫或神经系统症状或疾病史的病人,可能需要进行这些检查。
总之,MRI和CT是诊断颅内单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首要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必要时可以结合穿刺活检和手术来确诊和治疗。
对于可疑的淋巴瘤病变,还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
结果:10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显示,1例未出现异常,1例由于病灶部位特殊显示情况不好而未能评价,8例患者共检查出10个病灶,表现出非毛刺状肿块;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11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6个表现出低和高混杂的回声,2个病灶边缘部位可见高强回声晕,4个病灶后方见增强回声;8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2例平扫后发现乳腺组织弥漫性增大,6例患者予以增强扫描发现2例图像显示不均匀性的环形强化,4例显示均匀性的轻中度强化;4例经MRI检查发现,3例T2W脂肪抑制显示稍高信号,1例显示高信号,DWI 显示出明显扩散受限,3例为不均匀性强化,1例为均匀性强化。
结论:原发性乳腺癌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特殊性,DWI可有助于临床诊断乳腺淋巴瘤。
标签: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恶性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临床上其影像学诊断较易被漏诊或误诊。
术前明确诊断乳腺淋巴瘤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有利于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1]。
目前有关影像学诊断乳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较少。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断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提供参考依据,现将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
1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45.7±3.1)岁,病程时长1个月~3年,平均(1.1±0.9)年;临床症状表现:头晕、头疼、癫痫、呕吐、行走不稳及肌力减退等。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T 1 WI s h o we d e q u a l s i g n a l s 1 1 , s l i ht g l y l o we r s i na g l 4 J T 2 wI s h o we d e q u a l s i na g l s 7 , s l i ht g l y l o we r s i na g l 5 , s l i ht g l y h i g h e r
Mi u A i l u n . T h e r a d i o l o g yd e p a r t me n t o f r u d o n g c o u n t y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 i a n g s u r u d o n  ̄2 2 6 4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i t g a t e t h e C T a n d M砌 f i n d i n g s a n d d i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r i ma r y b r a i n l y mp h o ma
影 像 研 究 与 医 学 应 用2 0 1 7 年 7 月 箍 查 堑 ! 塑( 二 二 墓 茔 圃
原发性脑 淋 巴瘤 的 C T 、M R l 表现 与鉴别诊 断
缪 爱 均
( 如 东县 人 民 医院 放 射 科 江 苏 如 东 2 2 6 4 0 0)
【 关键词 】原发性脑淋 巴瘤:C T ;M R I ;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文献标识码】A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是指恶性淋巴瘤发生于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占颅内恶性肿瘤的5%以下。
本病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
胞淋巴瘤(DLBCL)为主。
CT表现: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呈单发或多发灰质-白质
交界带区域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强化病灶,边界不清。
病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以及占位效应伴有不同程度水肿或脑积水。
增强扫描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甚至强化不明显。
MR表现:磁共振技术更具有优势,其表现形式包括T1WI的
等或低信号、T2WI的高信号和FLAIR序列的水肿区域,均可见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的强化呈现不规则的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灰质-白质交界带内弥漫性强化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部分病例MR显示颅骨骨髓、脑膜和颅咽管受累。
病理学基础: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细胞数量多,有异型细胞,有数目不等的小结构或核裂变体,出现明显的核胞比。
免疫组化检验常出现CD20、CD10和BCL-
6的阳性表达。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起源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脉络丛和免疫细胞等有关。
治疗通常采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化疗是主要方法。
目前,生物制剂治疗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原发性脑淋巴瘤CT、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比较
原发性脑淋巴瘤CT、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CT、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
方法:将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诊断疑似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48例病人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利用常规CT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使用CT诊断治疗的基础上加以MRI辅助检查。
经检查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使用CT治疗的基础上加以MRI辅助诊断后所取得的检查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结合MRI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原发性脑淋巴瘤;CT;MRI;影像特点Imaging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in primary brain lymphomaWang FeiChangd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Hunan Changde 415000[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in primary brain lymphoma. 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rimary brain lymph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diagnosed by routine C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xamined by MRI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fter examination,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routine CT treatment. Conclusion: CT combined with MRI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brain lymphoma.[Keywords] Primary brain lymphoma; CT; MRI; Imaging features.在临床上淋巴瘤发生率较低,仅占颅内原发肿瘤的十分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少见[1]。
原发胸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探讨
原发胸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探讨原发胸腺淋巴瘤(PTL)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胸腺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阅片,探讨原发胸腺淋巴瘤的CT表现,并与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相区分,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结果:原发胸腺淋巴瘤的CT表现为前纵膈肿块,边缘光滑或呈分叶状,多发于胸腺的一叶,作为典型的表现为均匀强化,即胸腺双叶约1/3因肿瘤坏死、出血或囊变而出现不均匀强化,囊性病变里的软组织结节等。
CT显像技术在所有疑似原发胸腺淋巴瘤的诊断中,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诊断的敏感性(100%)、准确性(91.67%)均明显高于侵袭性胸腺瘤的敏感性(88.89%)、准确性(61.54%)和胸腺癌的敏感性(83.33%)、准确性(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采取CT显像后获得图像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胸腺淋巴瘤的CT显像表现特征极为明显,其在诊断中具有高敏感性及高准确性,可有效对原发胸腺淋巴瘤进行鉴定,为临床治疗疾病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标签:原发胸腺淋巴瘤;CT表现;诊断价值淋巴瘤是淋巴结及淋巴细胞病变疾病,属于一种免疫细胞恶性病变[1]。
胸腺淋巴瘤大部分继发于胸腺,原发胸腺淋巴瘤较为少见,且极易与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诊断鉴别发生混淆。
未早期发现的原发胸腺淋巴瘤,进一步发展、恶化,给治愈疾病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困难。
现代临床资料显示,对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采用CT诊断,由于其显像特征极为显著,能够有效地将其与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相区别,这对淋巴瘤的准确诊断和正确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2]。
为进一步探讨原发胸腺淋巴瘤(PTL)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特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腺淋巴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表现及相关病理特征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表现及相关病理特征原发性脑内淋巴瘤是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未累及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占到所有脑部肿瘤的3%-4%,具有高度的恶性程度和病理异质性。
MRI成像是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MRI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和形状,提供病变组织学和生物学特征的信息。
本文将着重介绍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表现及相关病理特征。
MRI表现MRI信号表现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信号表现因其组织学异质性而有所不同。
大多数病变呈现为高信号强度,但少数病例的信号强度可为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T1WI表现大多数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强度,但亦有少部分因有钙化而呈现高信号强度。
•T2WI表现大多数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在T2WI上呈现为高信号强度,但少数病例可表现为低信号强度或混杂信号。
T2加权成像可以显示病变的大小、轮廓和边缘特征,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有所限制。
•FLAIR表现在FLAIR成像中,脑室周围的原发性脑内淋巴瘤表现为高信号强度。
在FLAIR 影像中,病灶的轮廓清晰,并且病灶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更为明显。
MRI形态表现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形态表现因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特点而异,可呈现为单发或多发性病变、弥漫性浸润、局部水肿等不同形态。
•单发或多发性病变大多数原发性脑内淋巴瘤表现为单发病变,少数病例可表现为多发病变,在MRI上显示为多个病变分布于两个或更多个区域。
•弥漫性浸润罕见的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MRI监测可显示白质水肿和弥漫性信号改变,边缘欠清晰。
•局部水肿在病变周围病灶通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
当病变增大时,邻近脑组织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局部水肿表现会变得更为显著。
相关病理特征病理类型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可以是布氏(B細胞)的或野兔瘤病毒(HTLV-1)的T细胞来源。
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最常见,约占70%-80%,T细胞来源的淋巴瘤占20%-30%。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CT、MRI征象分析
壁的病变 , 对含钙 化 的病 变显示 明显 优于 D A, 而成 为很 S 从
多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及介入术 前的筛查 手段。C A在 T 很大程度上可替代有创性的 D A检查 。 S
32 造影剂的选择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已不主张做碘过敏试 . 验, 因为 碘 过 敏试 验 假 阳性 率高 , 响真 实 性 及 医 生 的判 影 断 , j笔者采用非粒 子型造影剂碘佛醇 , 碘浓度为 30m / l 2 gm , 所有病例无一例出现造影剂所致 的不 良反应 。注射过程 中需
脉成像及肺动脉成像尤为重要 。设置好 扫描速度 、 扫描 延时 时间 、 层厚层距 、 电压电流等 , 选择 好造影 剂的 浓度 、 剂量 、 注
射速率等 。图像后处 理 的图像质 量与操 作者 的熟 练程 度关 系很大 , 时会 出现“ 阳性” 有 假 表现 , 以在进行 图像后 处理 所 时 , 求操 作者熟练掌 握操作 技术 , 量 回顾 性分 析原 始 图 要 尽
介入术前 的最佳筛查手段 。在 临床应用 的选择上 , 与血 管造
消肿慢 , 甚至有坏死 的可能。本组病例 中有 4例出现造影剂外
漏现象 , 笔者 的处 理 经 验是 立 即用 地塞 米 松 1 g稀 释 于 0m 10m 生理盐水 中, 0 l 用纱布浸 泡后敷贴患处 , 患者肿痛程 度明
位 于幕上 , 位于额顶叶深部 1 例 , O 额顶叶及颞 叶灰 白质交界 区4 , 例 基底节 区2例 , 枕叶 1 , 例 顶枕叶交 界处 1 , 例 其中 1 例病灶跨 中线生长 , 累及胼胝体 8 , 例 病灶多呈类椭圆形 、 团块状或不规则形 ,T平扫多为等或稍 高均匀密度肿块 , I I c T W 呈稍低 或等信号 ,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红 细胞合理输 注 比
查 与分 析 [ J ] . 中 国卫 生 质 量 管 理 , 2 0 1 5 , 2 ( 1 ) : 1 0 9 — 1 1 0 .
率为 7 4 %, 血浆合理输注 比率为 5 2 %, 血小板 和冷沉淀合 理输
表2 4种血液成分合理输注情况统计
总之 , 医疗机构应加强 临床用血管理 , 提高风险意识 , 强化
临床用血知识培训 , 建立完善 的临床用血管理体 系 , 确保 临床
科学 、 安全 、 合理用血。
参考文献
【 1 】 贾 桂丛 , 刘建 辉 , 李杰. 石家庄 市二级综合 医院临床用血合 理性调
2 . 2 4种 血液成分合 理性输注情 况
■ 囤越自嘧露
研究 , 包 括输 血 目的 、 输血量 、 血液制品种类 , 患者 的临床症状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 。
前预约 , 不能及时供给 , 冷沉淀是多人份制备 的冷沉淀混合物 , 没有进行病毒灭活处理 , 发生输血传播疾病 的风险高。因此 , 临
床医生对血小板 和冷沉淀 的输注指征把握严格。
1 . 3 评定标准 以卫生部 《 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 》 ( 卫医发
『 2 o o o ] 第 1 8 4号中附件三 “ 手术及 创伤输血指南 ” 和附件 四“ 内 科 输血指 南 ” 为依 据 , 查看输 血病历 中患者 输血 目的 、 生命体 征、 输血量 、 输血前后各实验 室检查结 果等信 息资料 , 判 断是 否 科学合理用血 。 1 4 统计学方法
3 讨 论
输 血 治 疗 在 临 床抢 救 急 危 重 症 患 者 中起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目的探讨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
结果老年男性多见,病灶多发多见,近中线室管膜周围脑白质及脑表面多见。
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MR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多较均匀,少见囊变、坏死,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多较轻,T2-FLAIR 及DWI多呈均勻性稍高或高信号,病灶多均匀性强化,可呈”握拳状”、裂隙状分叶改变。
结论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标签:脑肿瘤;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近年来,免疫缺陷患者脑原发性淋巴瘤逐渐增多,愈来被临床所重视。
但有报道表明,免疫缺状态正常人脑原发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误诊或漏诊[1,2]。
由于淋巴瘤对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敏感,故其术前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免疫缺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影像特点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例病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所有患者除外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淋巴瘤。
男12例,女4例,年龄41~82岁,平均62岁。
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一侧肢体麻木、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癫痫等。
1.2. CT及MR检查方法全部病例采用GE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选用头部专用线圈,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2-FLAIR及DWI轴位,12例增强扫描,造影剂采用Gd-DTPA 0.2mmol/Kg体重,肘前静脉注射。
8例采用GE Light Speed16 CT 机轴位平扫。
【诊断系列课堂】第六期—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
【诊断系列课堂】第六期—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周四诊断课堂的干货,由主讲老师付凤丽为大家带来《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
▲课堂实况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一些基本知识。
概述•病变仅存在脑内,无全身受累表现,为结外淋巴瘤•约占全部原发性脑内恶性肿瘤的6%•好发于40-60岁•以B细胞型为主,T细胞型少见(10%)•病程短,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自然病程多为3-5月•起源: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靠近脑中线的深部脑组织,以幕上分布为主,如额叶、颞叶、基底节、胼胝体和脑室周围白质区•一般无钙化,出血、囊变少见典型影像学表现•单发或多发,以多发病灶常见•CT平扫多成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即类脑膜瘤信号改变,DWI呈高信号,ADC 值较低•显著无血管增生的乏血管肿瘤,但瘤细胞以血管周围间隙为中心,呈浸润性生长,破坏血脑屏障导致造影剂外漏•CT/MRI增强:均匀显著强化•肿瘤的大小与瘤周水肿、占位效应不成比例典型病例病例一:女,45岁,无意中发现口角歪斜,伸舌左偏半个月余,头痛进行性加重5天。
病例二:胼胝体膝部淋巴瘤女,51岁,头痛、头晕半月病例三:女,59岁,恶心1周,呕吐1天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不典型表现•钙化•出血•坏死鉴别诊断位于大脑表面单发的淋巴瘤需要与脑膜瘤鉴别鉴别诊断胶质瘤:肿瘤内常有钙化、囊变、坏死,密度或信号不均匀,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后多为不规则的环形强化鉴别诊断多灶性原发性脑内淋巴瘤需要与转移瘤鉴别:•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发病部位:脑内转移瘤多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范围的皮髓交界区;淋巴瘤位于近中线的脑室周围及脑表面鉴别诊断均质强化的原发性脑内淋巴瘤,有时需要与结核瘤鉴别:结核瘤和淋巴瘤均可在0.9-1.6ppm处出现明显的Lip峰,但结核瘤脑正常代谢物质(NNA波、Cr波、Cho波及MI波)明显降低或缺乏,淋巴瘤表现为Cho峰升高。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分析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分析目的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CT和MRI诊断的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4年7月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34例,均行CT和MRI 检查,分析检查影像。
结果在34例患者中,单发者28例,多发者6例,病灶共43个;CT影像特点为等或稍高密度,MRI影像特点为T1WI是等或稍低信号,T2WI是高信号。
结论CT和MRI检查原发性脑淋巴瘤均表现出一定的影像特点,可以通过对两者影像的综合分析进行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
标签:原发性脑淋巴瘤;CT;MRI原发性淋巴瘤(PBL)在发病初期,并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难以及早发现和诊断,通常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不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患者的存活率相对较低。
本文就选取34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病的CT和MRI 影响特点,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0年8月~2014年7月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34例,其中有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6.4±3.2)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昏、头痛、恶心、言语不清等。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增强检查和MRI平扫、增强检查,使用的仪器为SIMATOM Emotion 6型多排CT机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
其中,CT检查要在MRI检查之前,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仪器参数设置为层厚、层间距均为5~10mm,造影剂使用欧派克。
MRI检查以SE 序列T1WI、T2WI分别对患者行矢状位、横轴面、冠状面扫面,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0mm;然后给患者静脉注射0.1mmol/kg的造影剂GD-DPTA,使用MRI 行增强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5mm和1mm,视野和矩阵分别为230*230和256*256,激励次数2次。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CT和MRI影像中病灶的大小、形态、水肿、分布和坏死情况以及强化特征,并对瘤周水肿和占位情况进行分析。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x线mr表现分析
•检测诊断•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X线MR表现分析蔡玲红江明祥戴罡巴蕾邝平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 B L)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P B L患者资料,20例均行乳腺M 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5例行乳腺X线检查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73岁,中位年龄4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
结果20例患者中,单侧17例,双侧3例;单发15例,双发3例,多发 2例,共27个病灶;肿瘤最大径1.5〜9.2cm,平均(5.8±0.6)cm; 21个病灶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6个呈不规则分叶状肿块,未 见毛刺、皮肤增厚及乳头凹陷。
与正常乳腺腺体相比,X线检查病灶呈稍高密度12个,等密度5个,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钙化;M R平扫病灶T,W I呈等信号10个,低信号17个;脂肪抑制丁2冒1呈高信号;D W I均呈高信号,A D C值平均(0.90±0.07)x l〇-3mm2/s,T IC呈I I型16例,D I 型4例;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11个,中度强化14个,明显强化2个;均匀强化10个,稍不均匀强化17个,延迟扫描内部脑回样强化8个,边缘蛋壳样强化6个病灶,8例伴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P B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M 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 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乳腺肿瘤恶性淋巴瘤乳房X线摄影术磁共振成像level o f this rare disease. M 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 f the mammography { n=\5)and M R( «=20) findings was performed in 20 patients (20females, median age 45 years old )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d PBL. Mammography and M R images were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the following: location, size, morphology, margin, density, M R signal intensity and enhancement pattern. R esults There were total 27 lesions in 20 patients. The maximum diameter o f the lesions ranged from 1.5 to 9.2cm. Twenty—one lesions demonstrated round or oval round masses with well-defined margin,6lesions demonstrated irregular and lobular masses without spiculation, skin thickening and nipple inversion. Compared to nomial mammary gland, 12 lesions manifested as slight high—density and 5 lesions manifested as isodensity. All lesions had no calcification.Lesions were isointense in 10 lesions and hypointense in 17 lesions on T丨W I,hyperintense in all lesions on T2WI fat suppression sequences and DWI.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 ADC ) values was 0.90 ±0.07 x l〇3mm2/s on average.The curve o f time-signal intensity were type II and type I I I in 16 cases and 4 cases respectively. On post contrast images, lesions demonstrated mild enhancement in 11 lesions, moderate enhancement in 14 lesions and obvious enhancement in 2 lesions. 10 lesions demonstrated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and 17 lesions demonstrated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Among them, 8lesions revealed cerebroid enhancement and 6lesions revealed eggshell—like enhancement on delayed contrast enhancement. Enlarged axillary fossa lymphonodes were found in 8 cases. Conclusions Primary breast lymphoma has som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Mammography and M R examinations can accurately demonstrate the extent o f tumor involvement and are helpful to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management.【K e y w o rd s 】Breast tumor Malignant lymphoma Mam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05%〜0.53%,结外淋巴瘤的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项 目:江 苏 省 卫 生 厅 指 导 性 科 研 项 目基 金 资 助 (Z201209) 作 者 简介 :董 珉 (1973一),男 ,江 苏 张 家港 人 ,硕 士 ,副 主任 医 师 ,主要 从 事 肿瘤 影像 诊 断 的研 究 通 信作者 :王美芹 E-mai:564669530@qq.com
10 mm /s to 0.73×10。”mm s.The curve of time—signal intensity was platform pattern;② 14.3 percent(2/14)of the
lesions showed m ulti—m ass. The diam eter of lesions was larger because of nodules fusion.T he density or signal w as sim ilar
to the type of single solitary nodular or mass,but the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were obvious;③ 21.4 percent(3/14)of the
lesions showed diffuse m ass. The diam eter of lesions w as large. T he lesions w ere w idely ranged tw o quadrants of breast to all breast. The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w ere the m ost serious. The lesions showed intensely and heterogeneously enhan— cing m asses. Tz W I fat suppression sequences dem onstrated high signal seperated lesions and the seperated le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ith skin thickening and retrom am m ary space endangered,w ithout nipple inversion. Conclusion Prim ary breast lym phom a has som e im aging characteristics: a single nodular, m ass without spiculation or calcification; T2 W I fat suppression sequences showed slightly higher signal lesions;ADC valu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inclusive skin thickens without nipple inversion.These features are helpful to diagnose primary breast lym phoma.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原 发 性 乳 腺 淋 巴瘤 的 CT 及 MR 特 征 ,提 高 对 本 病 影 像 学 表 现 的认 识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经 病 理
证 实 的 14例 原 发 性 乳 腺 淋 巴瘤 患 者 的 CT及 MR 资 料 ,年 龄 32~ 77岁 ,中位 年 龄 54岁 。所 有 患 者 皆行 CT增 强 扫 描 ,其
were three typical imaging findings:① 64.3 percent(9/14)of the lesions showed single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itary nodular or mass.En—
hanced CT of all cases showed m oderately hom ogenous enhancem ent except one lesion w ith heterogeneous ring enhance-— ment. There was no skin thickening,nipple inversion and endangered retromammary space. T2 W I fat suppression se— quences demonstrated slightly higher signal lesions.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values ranged from 0.45 X
见 凹 陷 ,皮 肤 未 见 增 厚 ,乳 后 间 隙未 见 侵 犯 。MRI脂 肪 抑 制 T w I表 现 为 稍 高 信 号 ,DW1显 示 扩 散 明 显 受 限 ,ADC 值 显
著 降 低 ,约 0.45× 10 mm /s~ 0.73× 10。mm /s,时 间~信 号 曲 线 均 呈 平 台型 (Ⅱ型 )曲 线 ;② 多 发 肿 块 型 :占 14.3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9011(2013)12-1931—05
CT and M R Im aging m anifestation of prim ary breast lym phom a D oN G M in , SH EN W en—rong , GUO Zhen,W A N G M ei—qin CT Division,Jiangsu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N anjing 210009,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CT and MR1 with primary breast lymphoma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im aging m anifestations of prim ary breast lym phom a. M ethods Totally, 14 patients (aged 32~ 77, the m ean age was 54 years old) with primary breast lymphoma confirmed histopathological1y were retr0spective1y re— viewed.CT imaging features of all patients and M R imaging features of 6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1 4 lesions sized 2.2~ 1 1.5 cm were found.All cases showed homogenous density or signal without spiculation or calcification.There
匀 ,MR脂肪抑 制 TzwI见高信号分 隔 ,增强后分 隔明显 强化 ,可伴 有乳 后间隙受侵 ,皮 肤广泛增厚 ,但乳 头未见 凹陷。结
论 原 发 性 乳 腺 淋 巴 瘤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具 有 一 定 的 特 征 性 。 当 出现 乳 腺 内无 毛 刺 及 钙 化 的 结 节 、肿 块 ,MRI T。w I脂 肪 抑
1931
医 学 影像 学 杂 志 2013年 第 23卷 第 12期 J Med Imaging Vo1.23 No.12 2013
3.2 PBL的 CT 及 MR表 现特 点 乳腺 原发 淋 巴瘤少 见 ,轻易不 会想 到这 个病 变 ,
同时对 其 影 像 表 现 认 识 不 足 是 误 诊 的 重 要 原 因。 CT 表 现缺 少 特 征 性 ,常 常 因 病灶 境 界 及 后 方 乳 后 间隙显示 清 晰 ,乳 头 未 见 凹陷 ,皮 肤 未见 增 厚 ,而误 诊 为乳 腺纤 维瘤 ;也 因病灶 轮廓 欠锐 利伴 皮肤 增厚 , 腋 窝淋 巴结 肿大 而 诊 断 为乳 腺 癌 ,但 其 能 观 察病 变 的侵犯 范 围 ,准 确反 映肿块 的密度及 强化 程度 ,清楚 分辨肺 内细微病 变 及 腋 窝 淋 巴结 情 况 ,对 鉴 别 诊 断 有 一定 的 帮助l8]。结合 本组 资 料 ,笔者 认 为 PBL有 一 些 特 征 性 的 表 现 :① 单 发 结 节 或 肿 块 型 居 多 ,本 组 资料该 型 占 64.3 (9/14)。CT及 MR上显示 类 圆 形 的孤立 肿块 ,轮 廓 清 晰但 欠 锐 利 ,周 围浸 润 少 ,未 见 明显分 叶 、毛刺 、坏死 及钙 化 。大多 数原 发性 乳腺 淋 巴瘤呈 此 型 改 变 ;② CT 及 MR 平 扫 病 灶 内密 度 信号 均匀 ,T。wI压 脂序 列 大部 分 呈 稍 高信 号 ,本 组 占 83.3 (s/6),与 其 他 乳 腺 肿 瘤 呈 中等 度 高 信 号 及 明显 高信 号不 同 。DWI序 列 明显 高 信 号 ,增 强后 呈 均匀 或环 形伴结 节 样强 化 ,时 间一信 号 曲线 呈 平 台 型 ,符 合 恶 性 肿 瘤 特 征 ,结 合 MR功 能 成 像 与 乳 腺 纤 维瘤很 容 易 区 分 ;③ ADC值 显 著 降低 ,本 组 资料 示 病灶 ADC值 明显 降低 ,约 0.45×10 ~ 0.73× 10。mm /s,考虑 因淋 巴瘤 瘤 体 内细 胞 丰 富 、排 列 紧 密 ,细 胞外 间 隙小 ,扩 散 明显受 限所 致 ,ADC值 低 于 Kim 等I9 报 道 的 乳 腺 癌 ADC值 。Avcu等_1。_发 现 发 生 于身体 其他 部 位 的癌 与 淋 巴瘤 的 ADC值 有显 著 差 异 ,淋 巴瘤 ADC值 略低 于乳 腺 癌 ,可 能 有 助 于 乳 腺 淋 巴瘤 与 乳腺 癌 的 鉴别 诊 断 ;④ 同侧 腋 窝 淋 巴 结 可 受 累及 而 肿大_6]。乳 腺淋 巴瘤腋 窝 淋 巴结 受 累 情 况 与相 应 部 位 的乳 腺 癌 腋 窝 淋 巴结 转 移 是 相 似 的 ,因此 出现腋 窝淋 巴结 无特 征性 ,但淋 巴结 境界 清 楚 ,信 号密 度均 匀 同乳腺 病灶 相似 ,中心 坏死 少是 淋 巴瘤 受 累的特 征 ;⑤ 当结 节融 合呈 大肿 块 时 ,肿块 的 轮廓 仍 比较光 整 ,相 互融 合 的结节 似“背 靠 背”分 布 , 交界 面仍 能分 清 ;⑥病 灶 后 方 乳 后 间 隙 占位 效 应 与 病 灶 的大 小呈 正 比 ,和病 灶 与 乳 后 间 隙 的距 离 呈 反 比,其 中结 节及 肿块 型未 见 明显乳 后 间隙侵犯 ,弥 漫 型可 侵Jg-  ̄L后 间 隙 ;⑦ 皮 肤 弥 漫 性 增 厚受 累仅 发 生 于 弥漫 型 ,范 围广泛 ,但 乳头 凹 陷罕见 。 3.3 鉴 别诊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