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指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为特色,以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1.文化保护不足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多地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保护问题。

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不惜改变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给当地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威胁。

2.商业开发过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一些地方将传统民俗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忽视了当地乡村的原生态和传统特色。

一些传统建筑被改造成商业化的景点,不再有传统的文化魅力,游客只能看到商业化的景点,而无法领略到纯粹的当地风情。

3.游客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游客量也在逐渐增加。

大量的游客会给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压力,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1.加强文化保护为了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承,需要加强文化保护。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并且加强对当地管理者和居民的文化传承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限制商业开发为了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态和纯粹性,需要限制商业开发的范围和程度。

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当地的商业开发行为,推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发展生态旅游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生态旅游。

地方政府可以引导投资者和经营者,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原生态的民俗旅游资源,提供给游客更加纯粹的乡村体验。

4.提倡有序旅游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提倡有序旅游,控制游客的数量和行为。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门票限量制、游客数量限制等措施,引导游客有序观光,保护当地的环境和文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鱼米之乡"。

渝东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间歌舞、手工艺等,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浓厚的民俗风情。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的增加,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传统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影响,旅游业的不规范发展也给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一定压力。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1.2 问题提出渝东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方,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未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潜力,导致旅游产品单一化,缺乏特色和竞争力;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游客体验受到限制,影响了旅游体验的提升。

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营销策略,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也存在不少困难。

如何有效解决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旅游体验,增加旅游吸引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现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地区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民俗文化之美。

2. 正文2.1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充满独特民俗文化的地方。

这里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民俗习俗等,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渝东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经久不衰,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开发不足许多传统民俗村落或景点由于长期的闭塞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未能开发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

很多传统民俗村落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简陋、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得游客很少前往,从而无法将村落内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展示给外界,也无法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

二、环境保护不力一些传统民俗村落或景点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和保护力量,导致环境受到破坏和破坏,影响了旅游环境的质量和氛围。

旅游开发带来的大量垃圾和人为破坏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文化传承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一些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原地的传承受到了压抑,一些传统手艺和技艺也在逐渐失传。

一些乡村文化也因为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逐渐淡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进行解决:一、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和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

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和企业,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推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机构,加强对传统民俗景区的环境保护力度,制定相关规定和措施,设立相关标识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保护环境。

民俗景区可以依托当地居民,建立自愿者团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监督,共同保护好家乡的环境。

三、加强民俗文化传承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举办一些传统节日和文化展示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年轻人参与提高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保护意识。

可以设立一些传统手艺和技艺传承基地,招募一些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进行相关技艺的传承和培训,使传统手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基于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所开发的旅游资源。

这类旅游资源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内涵,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但是,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开发模式同质化目前对于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

由于对市场、客源、主题的同质性认识,很多地方开发的民俗旅游产品都显得雷同,缺乏个性化、创意化和差异化。

产生原因: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交通、信息、商业等各种力量推动下,旅游企业纷纷进入传统民俗旅游市场,开发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区分与同伴竞争。

解决办法:个性化和差异化表意味着可以在传统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传承的角度出发,突出旅游地方特色,利用行业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和维护,提高旅游体验和服务水平,创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形成不可复制的企业特殊核心竞争力。

问题二:资源保护不足针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涉及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

一些未经规划的开发趋向于简单直接,引发了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破坏和失去。

产生原因: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开发的盈利机制有关。

部分地区为了挖掘利润,只考虑短期效益,对资源开采过度和开发随意,从而造成文化、环境双重损失。

解决办法:针对如何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这一问题,可推广可持续旅游的理念,鼓励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加强旅游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开发,提高旅游品质,同时注重权益保护,防范过度开发。

问题三:传统文化创新不足传统文化旅游产品长期以来在市场中拥有优势,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持续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迫使行业应该创新。

产生原因:长久以来,传统民俗旅游产业不断追求生态化、深度化、多元化发展,但是创新能力不足,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营销方式,忽视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解决办法:旅游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利用新技术,创造出更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来,提升游客的娱乐体验,同时增加利润。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渝东南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而备受游客青睐。

这里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土家族的鼓舞、苗族的侗歌、瑶族的歌舞等,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感受原生态的民风民俗。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缺乏有效传播渠道的问题。

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无法充分展示和推广,导致游客对这些文化内涵的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旅游体验的质量。

由于缺乏专业化人才支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提升和运营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无法实现更高水平的开发和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 问题提出渝东南民俗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传播渠道和缺乏专业化人才支撑。

缺乏有效传播渠道导致民俗文化无法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限制了其在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缺乏专业化人才支撑则使得在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方面面临着困难,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资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2. 正文2.1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渝东南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一个极具旅游潜力的地区。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

由于各个景点、民俗村落的独立开发,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效应。

这种零散开发模式,不仅影响了游客体验,也限制了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

在商业化开发的背景下,一些景点和民俗文化活动可能被过度商业化,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春节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春节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春节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春节,是我国最重大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培育华夏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

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使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社会,使社会更好地认识文化遗产,通过张灯结彩、拜年祝福等方式,营造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万家团圆、热闹欢乐、幸福祥瑞的春节民俗文化氛围,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更是广大社会群众的热切期盼。

一、开展情况XX号称“天府之国”,有漫长的发展史,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史,千百年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年俗文化丰富多彩,极具特色。

经统计,XX年,全省21个市、183个县、4000多个乡、50000多个村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1068场,全省每个市县都列出了春节期间的节日文化活动清单,并陆续在春节期间组织落实,为营造节日氛围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文艺演出、培训讲座、艺术展览、图书下乡、电影放映、游园游艺、新春巡游、民俗表演、烟花灯会、舞龙舞狮、新春诗会、体育健身等各类活动应有尽有,基本体现了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

如由XX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千龙千狮闹新春”集中展演活动,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均制定了工作方案,深入挖掘本地舞龙舞狮传统文化内涵,广泛发动舞龙舞狮民间队伍围绕主题,开展展演活动,营造欢腾气氛和浓郁年味。

在闽中市举行的“千龙千狮闹新春”集中展演活动,通过龙狮特色展演和龙狮闹春汇演,全面展示了全省春节传统龙狮民俗文化。

舞龙舞狮是XX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的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舞龙舞狮特色文化资源,能使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独特的节目表演方式、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形式,将唤醒人们对传统年味的记忆,进一步凝聚人心、坚定文化自信。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然而,当前我国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1.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旅游景点过度开发和滥建设,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失调。

一些著名景区在旺季时甚至出现拥挤、拥堵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观光体验。

2. 人文保护不足部分历史遗址和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正在被商业化改变。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对旅游业从业者敬业精神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得到很好地传承。

3. 服务质量不够高部分地区在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异。

作为一个与人们休闲消费相关紧密的行业,提供优质服务应该是基本要求。

然而,在一些人员素质低下、设施陈旧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下,旅游服务质量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脚步。

4. 旅游安全问题一些不合规的旅行社和导游存在安全隐患,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此外,景区内也出现了偷盗、欺诈等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体验和行业形象。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1. 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规划和开发旅游景点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景区容量、参观人数等因素的控制,确保景区不过度拥挤。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提供预约系统、智能导览等工具,优化游览体验并减少人员密集区域的拥堵。

2. 加强人文保护工作国家应加大对历史遗址和民俗文化传承的资金投入,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鼓励各地建立文化产业联盟,支持当地民众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以确保地方特色文化得到良好保护。

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等方式,鼓励从业人员提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改善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

4. 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决不能容忍不合规行为的存在。

我国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我国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经一去不复返 , 取而代之 的是大相径庭 的旅游活动。
四、 决对策 解 ( ) 一 坚持利用与保 护相结合 的开发原则
州有着我国 目前为止规模最大 的宋 文化主题公 园——
“ 宋城 ” 她采用宋代 营造法式 , 内斗拱 飞檐 , , 城 车水 马
龙, 精彩丰富 的民俗活动和气势恢宏 的大型歌舞《 宋城 千古情》 ,真实再现 了宋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这些 宝贵 的 民间文化 遗产为旅 游开发 提供 了较大 的发展 空间 ,
是极具价值的旅游 资源 。
但 民俗旅游在 开发过 程中也存在观 念滞 后 ,对 民
在旅游开发 中,要 理清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 系 , 不 可轻保护而重开发 ,提高 了经济效益却 忽视 了社会效 益 ,这样就可能导致优 秀民族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 民俗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 的瑰宝 , 发展经济固然是个永 恒的话题 , 但文化的消亡却是我们无法弥补的:民俗旅 游资源 的开发利用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 进 行适度 的开发和利用 , 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
而干 扰和阻碍了本 民族 民俗文化原 有的秩序 和发 展进
程。
换句话说 ,民俗旅游就是 以一个 国家或地 区 的特 有 的民俗文 化旅游 资源为载体开展 的旅游 活动 ,它也 是旅游者体验异地 文化的审美过程 ,在某种程度 上它
更能满足旅游者追 新猎 奇的心理 ,是最具活力 的旅游
方式之一。
( ) 二 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 民族性 和真实性
俗旅 游资源 挖掘不 够 、职能部 门管理机制不 完善等 问 题, 这势必会影 响民俗旅游发展。

16 4 —
【 察与思考 】 观
浅析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段安平 , 云峰 , 刘 朱 凯 (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Nhomakorabea, 陕西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其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冲突、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支持、缺乏专业人才和宣传推广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应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加强规划管理、推动创新技术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宣传推广。

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护和发展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重视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对于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对策,文化保护,商业利益,统一规划,管理,创新意识,技术支持,专业人才,宣传推广,重要性。

1. 引言1.1 概述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可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通过开发利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加地方旅游业的收入,拉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也有助于增强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传承的延续和传播。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2. 正文2.1 问题一: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冲突的挑战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冲突,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一方面,文化保护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任务,需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和习俗。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重庆、湖北、湖南等省份,是一个充满着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

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独特的传统节日、民歌舞蹈、手工艺等,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来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目前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持续努力和改进来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深入挖掘和开发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品质,加强宣传推广和产业链整合,将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

【背景介绍】1.2 研究意义渝东南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民俗传统。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关注。

研究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在于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

通过深入探讨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研究对于拓展旅游产品线、提升游客体验、提高地方形象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品质,加强宣传推广,并加强产业链整合,从而推动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二是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提升旅游体验品质、加强宣传推广和产业链整合,以促进该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三是探讨未来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林芝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芝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 井提 出 了相 关 建议 : [ 键 词 1林 芝 地 区 ; 关 民俗 旅 游 ; 开发 l 者简介J 作 曾衍 生 , , 藏 林 芝地 区公 安 处 党 委 吾 书记 、 男 西 副处 长 。 ( 西藏 林 芝 80 0 ) 6 0 0
民俗旅 游 区别 于一般 的观 光旅 游 、 假旅 游 , 度 属
旅游 资源整 体功 能的发挥 。 因此 , 林芝应该 在提高旅
游 品味及文化 内涵 、增强林 芝地 区 民俗旅游 的影 响 力、 吸引力上做 文章 , 分发挥地 域优势 , 特色旅 充 走
游 之路 。
构不完 善 , 营管理水平 和服务 质量过低 , 经 总体素 质 不高 , 乏精通业 务 的管 理和经 营人员 , 缺 远远不能 适
的快 速增长 , 带来 对西 藏旅 游基 础设施 、 接待 服务 设 施和 旅游景 区系统需求 的大幅度 增加 ,尤 其旅游 景 点 、 游设施 、 行社 、 旅 旅 旅游 车辆 、 餐馆 饭店等 方面都 面临 巨大 的需求 增长 。 目前 , 芝 的旅 游产 业发 展 而 林
存 的前提 下 , 合理 利用 民族 村寨 、 古村古 镇 , 设特 建
必 不可少 的 。 三 , 芝地 区民俗旅游应 针对 中外旅 第 林 游者 的旅游 心理 , 宣传 当地 的旅游 资源 , 起旅游者 激
的游 览欲望 。
优 势资源 未得到有效 开发 ,没有转 化成为旅 游业发 展优 势。 目前 , 林芝地 区的旅游 产 品种类 单一 , 主要 是 观光游览 型旅 游产 品 ,缺乏 具有林芝 多 民族 特色 的具有 丰富文化 内涵 的旅 游产 品。
开通 ,其作 为西 藏 民俗旅 游 的中心地 位 已经逐 步显
通虽 现 已具 备公 路和航 空 ,但从 拉 萨到林芝 4 8 0 公

我国当前节事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我国当前节事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我国当前节事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我国的节事旅游活动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这种旅游方式以民俗文化或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主题活动、展览、演出等形式,让游客了解、体验地方的文化、风俗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虽然节事旅游活动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此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节事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1.重商轻文化的问题。

一些地方越来越注重商业化和景区升级,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承,仅仅提供游乐设施和商贸服务,给游客留下的是过场体验,缺乏深度内涵。

2.景区管理粗放的问题。

一些景区管理粗放,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容易出现拥挤、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游客的出游体验。

3.安全管理不严的问题。

一些地方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和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流、车流集中的时候,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4.低效低质量的营销推广。

一些地方的营销推广方式单一,缺乏创意和趣味性。

同时,很多地方在宣传方面也存在错误的定位和不准确的信息,给游客带来误导和不便。

二、对策分析1.深化文化内涵。

对于节事旅游活动,维护其民俗文化或传统文化精髓至关重要,必须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前提,为地方旅游提供内涵和厚度。

2.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景区管理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景区服务、管理质量和效益。

同时可以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设置规范和标准,完善景区各项配套设施,使景区管理更为规范、细致和高效。

3.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景区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置备应急物资设备,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尤其在人流、车流高峰期,应以游客安全为重点。

4.创新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

旅游部门可以根据当地传统文化、历史风情等自身特色,构思出各种独特的节事活动,丰富旅游内容,增强吸引力。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加强媒体宣传、网络宣传和地面宣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参与。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传统民俗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问题一: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传统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

这些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传统民俗资源的保护,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流失。

因此,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至关重要。

对策一:①加大政府力度。

政府应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加大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并加强督促、管理力度,强制实施相关保护措施。

②加强普及教育。

政府应加强对群众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提高大众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③规划好旅游线路。

景区开发方应规划好旅游线路,从保护传统文化、提供游客旅游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角度出发,考虑好线路的建设。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商业化问题是目前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商业化过度,将使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失去其真正的内涵,从而导致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

因此,在开发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商业化问题。

①科学制定规划。

景区开发方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合理规划,从而加强景区的管理。

②优化旅游产品。

景区开发方应当优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传统民俗文化和历史特色。

③充分发掘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

景区开发方应当充分发掘传统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达到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目的。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营销问题也是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和观赏性很容易受到游客的关注。

然而,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营销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不能一味依赖传统的营销手段。

①创新营销方式。

景区开发方应当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其他广告资源,创新营销方式,提高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渝东南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目前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潜力,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和文化传承的发展。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系统性规划当前,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规划不足的问题。

各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多为零散的片面化,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统筹、系统性的开发安排。

2. 缺乏专业人才渝东南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也面临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

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开发需要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人才,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导致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力不足。

3. 缺乏创新过去,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缺乏创新意识。

在当今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环境下,缺乏创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也难以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规划和统筹为了更好地开发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加强规划和统筹。

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在规划上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各地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统筹,形成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整体旅游产品,提升整体的旅游体验和吸引力。

2. 培养专业人才为了提升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力,需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关院校应该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懂得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经营的专业人才,同时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也应该增加对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培训,提升地区的整体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3. 推动创新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发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推动创新发展。

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注重创新理念的引入,加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的投入,为游客提供更加新颖、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增加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基层反映:民俗文化传统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反映:民俗文化传统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反映:民俗文化传统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人们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众多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民俗文化传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层反映的民俗文化传统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1:意识不足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民俗文化传统的认识和重视度不足。

很多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入了解和传承的意识。

对策:- 提高民众对民俗文化传统的认知: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民众的认知和重视度。

- 加强民俗文化传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民俗文化传统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问题2:环境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的村落和社区面临拆迁和改造的命运,导致了民俗文化传统的环境破坏。

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民众对传统村落和社区环境的保护意识,避免环境破坏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 引入合理规划和政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保护和维护传统村落和社区的环境,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

问题3:财政支持不足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需要财政支持来进行组织和举办。

然而,由于财政投入的不足,许多活动和项目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使得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受到限制。

对策:-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财政支持,通过增加预算等方式,推动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和项目开展。

- 引入社会力量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引入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资金支持,提高财政支持的广度和力度。

结论民俗文化传统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民族传统的保存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通过加强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保护环境和加大财政投入,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民俗文化传统保护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以上为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修改和扩展)。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民俗旅游资源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就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问题存在1. 保护和传承问题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是首要问题。

由于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独特性,一旦失传就无法再找回,这就使得传统民俗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一些民俗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往往在开发中容易丧失原有的本真,使得其传统特色被淡化,甚至丧失传承的根基。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往往分布在一些较为原生态的环境中,因此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也是一大问题。

由于过分的开发和商业化导致的公共设施建设、大量人员涌入等现象,都可能对传统民俗资源的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3. 缺乏专业化管理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由于地区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特殊性,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规范管理。

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仍然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导致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方面出现一些混乱。

二、对策建议针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应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对传统民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鼓励开展相关研究和机构的建设。

企业应加强对传统民俗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同时鼓励开发一些与传统民俗相适应的旅游产品及活动。

社会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高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2. 环境保护措施针对保护环境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环境不会遭受破坏和污染。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力度进行环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环保政策,严格限制开发规模,加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企业也应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制定环保方案,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使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可持续。

民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困难及对策建议

民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困难及对策建议

民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困难及对策建议
民俗文化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民俗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逐渐被边缘化。

许多年轻人更喜欢现代化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参与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导致这些活动难以传承和保护。

其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现代人的时间宝贵,很难抽出时间来参与。

最后,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保护措施也是民俗文化面临的问题之一。

缺乏传承机制和保护措施会导致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失传,无法传承下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创新民俗文化活动形式,使其更具现代气息,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三、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保护措施,鼓励参与者传承和保护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

四、政府应该加大对民俗文化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让
它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与对策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与对策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与对策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受到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禀赋优势。

但是,目前当地一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何使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标签: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存在问题 开发对策一、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湘西具有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足够的优势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对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旅游产品的总体开发水平仍然较低。

目前为止湘西的民族特色餐饮旅游产品还没有得到成体系的开发,大多由较少接待量的餐馆或者四处散落、游走叫卖的商贩提供,而且做法单一、价格混乱,对于接待大型的团队还非常的欠缺;特产开发品类较少且包装不能充分体现民俗文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在湘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调整和解决的问题,经过系统分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且雷同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区域内很多民俗旅游资源未能转化成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活动项目偏少且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就从目前湘西州各地纷纷打造神秘湘西,开发傩文化产品来看,搬上舞台的演出节目在区域内各景点大同小异,特别是很有观赏性、刺激性、神秘性、吸引力的傩技节目,如上刀梯、下火海等多有重复,很难让游客在不同的地方对傩文化有不同的兴趣。

正因为如此,民俗文化旅游消费过程和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就显得千篇一律,很难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层次低湘西区域内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零敲碎打或者东拼西凑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的不够,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型、数量型、外延型增长向集约型、质量型、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大湘西为例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作者:刘景慧刘冰清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民俗作为一种活着的潜文化, 是一定地域民众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同走势不可逆转, 差异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越来越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大热点, 也成为民俗文化深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 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受到普遍的关注。

民俗文化旅游指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

它的构成条件首先必须是民族特点, 应该具有与旅游者的民族身份不同的异质文化特色; 其次具有本土民族特色, 这不仅仅是说具有民族地域特色, 而且应具有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特色; 再次应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 从民族文化中还可透视出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历史文化价值, 甚至有的还带原始文化价值从而使其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的意义; 最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 也就是说除具有特点外, 还要有优势, 还必须提供出本土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最优美的文化艺术。

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 也构成设置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基础。

[1]本文以大湘西为例, 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论述。

一大湘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其一,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大湘西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

这三个市州25 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53196 平方千米, 人口880多万,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 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不只是有绝美如画的自然风光, 而且有异彩纷呈、内容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 充分体现民族创造力和特色的公共建筑, 如有侗族的风雨桥、鼓楼。

体现民族节日的如有苗族的“四月八”、赶秋、十月明香大会,土家族的赶年、社巴节、六月六, 侗族的赶坳、吃新、芦笙节等传统节庆。

体现民族服饰文化的有苗族的蜡染、银饰, 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剪纸, 侗族的“彩锦”、竹雕等民间工艺; 体现民族艺术的有苗族的古歌、鼓舞、跳香舞、椎牛, 土家族的毛古斯、摆手舞、三棒鼓、打溜子、咚咚奎、狮子爬桌子; 侗族的哆也、芦笙舞、斗牛、高脚马等民间文体; 体现民族信仰活动的有苗族的祭盘瓠、祭梅山神, 土家族的八部大王祭、敬奉白虎;侗族的萨岁、树神崇拜等信仰习俗; 体现民族饮食文化的有苗族的炒米蜂糖茶、桃花虾、香酸鱼、斋粉,土家族的合渣、打粉、血豆腐, 侗族的苦酒、油茶、花蘸粑等各种美味; 侗族的酸鱼、酸肉, 苗族的竹筒饭、竹筒鸡; 壮族的枕头粽; 瑶族的油茶等等。

这些文化乡土韵味浓厚,多姿多彩, 特色明显, 对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其二, 相对广阔的客源空间。

从国际市场来看, 旅游市场发展已逐步成熟, 旅游需求已经表现为多极化发展。

国际市场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了追求具“观光——体验——专项”旅游功能的复合型产品。

大湘西所散发出来的异族情调的“磁性”,无疑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去观光、参与、考察等。

比如, 古城凤凰正以其独特的苗族风情, 恬静的生活环境, 传统的生活方式, 美丽的银饰蜡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远道而来。

从国内市场来看, 虽然旅游需求还处在由观光向休闲、专题的层次递进阶段, 但人们回归自然, 享受天人合一的和谐、温馨与浪漫的心理使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旅游热点和亮点, 这样, 优美的山水自然辅以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浓的大湘西自然能成为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其三, 较为畅通的区位交通。

大湘西地处中国中西部, 连南贯北、承东启西, 特别是怀化作为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更是大西南的桥头堡。

大湘西有枝柳、湘黔、渝怀、长石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 公路四通八达, 特别是张长、常吉、上瑞、包茂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乡乡通公路也已基本完成; 另有张家界荷花机场、芷江飞机场等。

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为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 产品设计雷同, 缺乏创新。

目前, 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 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创新性产品较少。

就从目前湘西各地纷纷打造神秘湘西, 开发傩文化产品来看, 搬上舞台的演出节目在区域内各景点大同小异, 特别是很有观赏性、刺激性、神秘性、吸引力的傩技节目如上刀梯、下火海等多有重复, 很难让一位游客在不同的地方对傩文化有不同的兴趣。

而与此同时, 由于产品设计雷同, 造成傩文化开发主体间的竞争加剧, 效益降低。

其次, 产品开发零碎, 缺乏深度。

湘西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零敲碎打或者东凑西搬是似而非的现象较为严重, 特别是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 比如有些景区把不同民族的民俗死板硬套地揉杂在一起, 使得民俗文化产品品位不高, 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游客往往把民俗文化旅游作为神奇山水产品的副产品来附加, 对外影响力小, 很难与相邻的贵州、广西等地的民俗旅游产品抗衡。

再次, 市场拓展不力, 缺乏效益。

虽然大湘西各地民俗以其“新”、“奇”、“美”、“乐”成为一种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但具有特色的民俗大多保留传承在比较偏远的乡村, 而无论是旅游开发者还是当地居民对民俗的感知还是相当缺乏的, 销售方式陈旧无新意, 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 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 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从已有的民俗文化旅游市场来看, 客源大多处于不饱和状态甚至个别地方收不抵支, 亏损运营。

再再次, 管理水平滞后, 缺乏人才。

一是缺乏管理人才对已经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是缺乏有专业的导游人员对民俗文化内涵作深入的讲解, 使得许多游客慕名远道而来, 到了之后却不知看什么好; 三是本地的艺术人才大量流失, 有点文化技艺的年青人都外出表演打工, 因为在外打工的收入比在家从事旅游活动收入要高很多, 这些都使得人才显得十分匮乏。

最后, 旅游环境欠优, 缺乏规划。

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生活、聚集的基本条件,离开这一特定的民族地域, 即使是少数民族其特色也会削弱、淡化, 甚至融化进其他民族及其文化中。

民族特色只能植根于本土的土壤中, 只能植根于体现民族氛围和民族环境的地域中。

民族地域环境既是自然生态环境, 也是人文生态环境。

环境是自然天生的, 也是人为改造、创造的, 甚至可以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

另外, 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排挤, 长期生活在穷山僻壤, 甚至险恶封闭的自然环境中, 这一方面给他们的生活造成艰难困苦; 另一方面也会因此而长期不被外界发现, 不被开发利用, 保持和保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这些自然环境和条件也构成了民族地域环境, 穷山恶水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来说是一障碍; 但对于旅游开发来说, 又是一大旅游资源, 借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就有可能起到扶贫致富的作用。

从这一角度而言, 穷山恶水既是劣势条件, 又是优势条件, 构成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一大特色。

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为了保证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对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防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任何手段对旅游资源的侵占或破坏。

”[3](P108)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 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 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

大湘西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而这些“独特”之处, 往往又是“脆弱”之处, 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

我们已经看到,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 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 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

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 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 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

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大湘西各地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时, 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缺乏宏观的组织协调, 呈现出各自为阵的局面, 不仅地域上分布较广, 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 共生性差, 而且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发展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对策解决上述问题, 是摆在理论界和实业界人士面前的严峻任务, 需要我们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战略与策略。

1.产品设计多元化, 打造品牌。

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 历史上长期实行“土流并治”的宽松社会环境,大湘西各族人民长期在此大杂居小聚居, 和睦相处,一方面使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形成多元的复杂体系,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 另一方面又使民俗文化打上了地域的民族的差异性烙印。

因此, 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一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 灵活多样地运用开发形式, 大力开发游客喜闻乐见、参与性强、能适应和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民俗旅游项目和产品,尽可能避免结构雷同、档次低劣的状况, 设计出多元化产品, 增强市场吸引力; 二是重视品牌效应, 通过突出重点, 创立一批品牌, 以增强市场竟争力。

比如歌舞景观的开发, 土家族就可以突出毛古斯舞, 苗族突出鼓舞, 侗族突出芦笙舞。

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往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殊的感染力, 让人获得莫大的文化享受。

2.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价值。

现在有些地方盲目开发民族文化, 尤其是在各大城市都兴建民族风情园, 各旅游区也兴建民族风情园或进行民族风情表演, 其实大都是艺术团体或艺术学校的学生的演出,已经过艺术加工和包装, 离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已有距离, 更重要的是它抹杀了民族个性特点, 将民族表演类型化、模式化、程式化, 一个民族只有一种表演形式。

当然, 更缺乏的是民族地区的民族氛围, 表演者的纯商业化演出和机械化动作, 使民族文化变质、变味,失掉生气和活力。

即使是对民族文化有意美化、拔高,也会使其丧失土生土长的原汁原味, 丧失朴素和纯洁, 使民族文化异化。

要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价值首是要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 深层次、多方位的将浓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文化内涵挖掘出来, 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仿生仿真技术在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中的应用, 在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增加民俗旅游的科技含量, 突出项目的新、奇、特, 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民俗旅游景观产品;三是在那些民族民俗集中地要尽可能保持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 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