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应用应用
油井工况分析方法完美版资料
析
的
上右下左黄瓜悬,定是柱塞卡筒间;
基 础
苦学攻克识图关,管好油井定不难。
2、液量变化分析
(1)产液量降低——加密量化,核实产量,确定产液量是否发生变化:
——落实回压与流程,流程冻堵、穿孔、闸门损坏则及时处理,恢复油井产量; ——现场憋压落实井筒状况,测示功图与液面,是否与憋压情况一致:
是杆断(脱)井,有必要则碰泵进一步落实,并结合油井历史作业监督描述资
4、油井供液潜力分析
在泵况问题搞清后,要进行油井供液潜力分析,分析的切入点是流 压和泵效。
在泵况正常的前提下,如果流压高(沉没度大),泵效低,说明油 井供液潜力大,但供排关系失调,油井有挖潜能力应及时安排合理挖潜; 如果流压低(沉没度小),泵效低,说明油井供液能力差,应当及时采 取调参等措施平衡供排关系,提高油井流压(沉没度)和泵效,同时要 根据油层静压的高低,考虑强化注采平衡和压力平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油井工况分析方法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油井工况分析的意义和根本目标 三、油井工况分析的基本步骤与要求 四、抽油机井工况分析方法
(一)工况分析常用生产数据和资料
(二)工况控制图的分析及应用
(三)抽油机井生产工况分析
五、自喷井生产工况分析 六、螺杆泵井生产工况分析
一、编制说明
油井工况分析是采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它始终贯穿 于油水井管理工作当中,也是采油工程系统技术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项 最基本的工作内容。
低; 合理的油井则应及时调整制定合理的热洗周期;
3、螺杆泵漏失——泵效必须大于30%
由在于泵采 况出正液常出或的砂井前筒提井添下,加,剂如则的果要作流用压根,高使(据定沉油子没橡度井胶大液发)生,量化泵降学效变低低化,的溶说胀明多,油少造井成供结定液转潜合子力动过大盈,液增但面加供,排、泵关功效系和失图动 调的液,面油变正井常有化,挖,泵潜效能判可力断能应会及是略时砂有安增排埋加合;理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课件
设备维护
通过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 ,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 障和异常,提前进行维护 和保养。
采油过程控制
通过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 ,可以对采油过程进行精 细化控制,提高采油质量 。
节能减排技术
能耗监测
环境监测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能够实时监测油 井的能耗情况,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 支持。
05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发 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融合
人工智能算法应用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 现抽油机井动态数据的自动分析和预 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物联网技术集成
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实时 监测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实 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控。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存储与处理
详细描述
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对抽油机井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校准,以消除 误差和异常值的影响。
绘制方法改进
总结词
绘制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动态控制图的易读性和可视化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和优 化决策。
详细描述
采用先进的绘图软件和技术,如GI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对动态控制图进行绘制 和展示。同时,优化绘图元素的样式、颜色、标注等属性,提高图的易读性和可视化效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概述 •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绘制方法 •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应用场景 •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优化策略 •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概述
定义与作用
应用“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实现油井精细化管理
应用“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实现油井精细化管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油井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全面落实厂党委“六项工程”和厂“十七项降本增效举措”,面对生产成本压缩的困难,为减少检泵井次,节约检泵费用,我们从油井生产实际出发,在油井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开展以油井動态分析“查、摆”图为载体工作,坚持将油井查摆图应用做到全员化、常态化,使所有员工及时了解所管油井生产状态,并有针对性的实施维护措施,实现深入挖掘油井稳产潜力,争创单位最佳效益目的。
标签:动态分析;油井精细化管理1 应用“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实现油井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我们立足于简单易懂,化繁为简的思路,“查、摆”图的思路就是由采油队将生产井在指定时间内进行一次动态分析,将有变化的正常生产井转变为不正常生产井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小队分析制定措施,采油站执行措施,不见效上报作业区做工作,直到使不正常井变正常的一个油井动态分析的“二三一一”闭环式管理法。
2 应用“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实现油井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管理法建立、建全了油井动态分析所需的各项资料,明确了分析时间,对油井的维护性措施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实施措施的部门及先后顺序,做到了油井分析及时到位,采取的措施有针对性,措施有效率高,能够实现深入挖掘油井稳产潜力,争创单井最佳效益的目地。
2.1 确定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的二大区域利用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确定油井动态分析“查、摆”图两大区域。
第一大区域:生产井区,分为正常生产井区和不正常生产井区。
采油队指定技术员通过两天报表对比,把所有生产井分成正常和不正常分别先放入正常生产井和不正常生产井区,这样第一步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第二大区域:措施区,分为采油队措施区和作业区措施区,根据不正常生产井的不同特点,首先由采油队分析制定措施,采油站执行已定措施,小队措施主要有:碰泵、调参、控套、热(自)洗、憋压、挤油、收(替)油、间开等。
抽油机示功图分析和应用
气、水”的影响。分析示功图时,即要全面了解油井的生产情况、
设备状况和测试仪器的好坏程度,根据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又要善于从各种因素中找出引起示功图变异的主要因素,这样,
才能够作出正确判断。
抽油机示功图综述
2、示功图概念 示功图概念:示功图是由载荷随位移 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表 示悬点载荷与位移关系的示功图称为地面 示功图或光杆示功图。在实际工作中是以 实测地面示功图作为分析深井泵工作状况 的主要依据。
该图从功图上看,有砂卡 的迹象。一般受砂影响的 示功图上明显可以见到 “小牙齿”形的不规则齿 状,该功图是不出液时测 的。经检泵作业后发现固 定凡尔上卡死在罩内,进 油部位砂堵。
四、总结
四、总 结
1、由于影响抽油泵正常工作的因素很多,加 之受定向井、低产、低渗、高油气比等原 因的影响,使示功图的瞬时性很强,所以 在解释示功图时,要全面了解油井情况 (井下设备、管理制度、目前产量、动液 面、沉没度、油气比及以往的生产情况 等。),才能对泵的工作状况和生产不正 常的原因做出判断。
S
S活 S光
2.10、供液不足:a. 减载线不能卸载只有活塞碰
P λ 到液面才立即卸载;b. 加载线和减载线平行; c. 泵体内液面越低下行负载线越短,当上下负 载线接近重合时将因冲满系数为0而不出油。
P大
P小
充 满 极 差 充 满 最 差 充 满 更 差 没 有 充 满
S
S活 S光
2.11、排液系统堵塞或回压过高:
a.上下负载线均超过理论值;b. 堵塞越严重超 值越大。 P λ
堵塞较重
P大
P小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汇总
η,%
平均理论泵理效论线泵效的上线
0
10
20 30 合界4理0限即泵含线在5水效0该等油条6田件0 平下即 最均的该 高7下0理油 含泵论田水深8泵最等0度效大条、下件泵下深的度理、论
泵效
0.1
0.2 参数偏大区
e 0.3
即a 该理油论田b泵最小效待下落的泵实下深区度线、低
含水等条件下的理论泵效
0.4
动态控制图应用
如图所示,在落实区内 有两口井,1号井从示功图 看是深井泵工作正常,但流 压太低,说明这口井要落实 动液面深度及套压资料,同 时要进行产量复查,检查落 实所取资料的准确性。2号 井从示功图上看泵工作状况 不好,但泵效较高,而流压 较低,需要落实产量问题, 其次检查动液面深度。
动态控制图应用
序号 井号
泵冲 冲 径程 次
泵深
抽油机井工况数据表
液量 油量 含水 动液面
密度
粘度
油气 比
沉没度
泵口 压力
泵效 工况区域
1
DXX1-6
2
DXX1-7
3 DXX100-14
4 DXX100-2
5 DXX100-8
6 DXX100C5B
7 DXX100NX34
8 DXX100X32
9 DXX100X36
(2)油井工况评价、分析 根据计算出的泵效和入口压力,找到在工况图中所处位置,为潜力
区,结合该井为双向注水,井组注采比1.25,注水能量充足,生产参数偏 小,与地质结合论证该单元是否可以提液,若允许提液,从目前使用的地 面抽油设备分析,还有加载空间,冲程已为最大,冲次也不宜再调大,则 下步改下70泵提液增油,若不允许提液,则维护作业时上提泵挂,减小沉 没度 。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编制与分析方法
f供液能力界线 b理论泵效上限 a平均理论泵效线 e合理区泵效下限
η %
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区
c理论泵效下限 d最低自喷流压线
待 落 实 区
断 脱 漏 失 区 Pf (MPa)
g断脱漏失界线
参数偏小区
七、具体措施
3.待落实区油井的调整: 这一区域的井大多泵效较高,但 其流压较低的井,理论分析是不应出 现的,主要是资料录取不准或油井情 况复杂性造成的。对这一区域的油井 要核实测试资料,油量、液面等资料 查明原因,进行针对调整。
参数偏小区
七、具体措施
4.参数偏小区油井的调整: 这一区域的井大多是高液面 高泵效的井,对这一区域的油井 要核实测试资料,查明原因,采 取换大泵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七、具体措施
5.合理区:指图中供油采油系统协调,抽汲参数 匹配合理,符合开采技术界限要求的抽油机井所 在的区域。
参 数 偏 大 区
f供液能力界线 b理论泵效上限 a平均理论泵效线 e合理区泵效下限
四、 泵效的计算
η 1=1/[1+(1-ƒw )(R-Rg)Bg] Bg=0.000386(ZT/Ph) Rg=R[(Ρ h/Ρ b )1/3×1.185-0.22 T=273+0.033L+15 η 2=[S-S1(1-ƒw)(R-Rg)Bg ]/S η 3=(S-λ )/S λ =(ρ gL×10-6- Ph)L ƒp/E•(1/ ƒr + 1/ƒt ) η 4= ƒw+(1- ƒw)/Bo η 5=0.9
四、泵效的计算
E------钢材弹性模量,N/cm3 ƒr------抽油杆柱按长度加权平均截面积,cm2; i------抽油杆柱自上而下依次编排的级数; Li------第i级抽油杆柱长度,m; ƒri------第i级抽油杆柱横截面积, cm2; ƒt------油管柱金属部分按长度的加权平均截面积,cm2; j------油管自上而下依次编排的级数; Lj------第j级油管柱长度,m; Ftj------第j级油管柱金属部分横截面积,cm2; Bo------沉没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小数;(可从原油高压 物性曲线上查到)。 g------重力加速度,cm/s2; fp------抽油泵活塞截面积,cm2;
工况分析方法
(2)产液量升高——加密量化,核实产量,确定产液量是否发生变化:
——井组内是否有工艺措施施工井,如果受工艺施工 井的干扰则要及时将情况逐级反应,确保该井正常生 产和工艺施工井的措施质量; ——井组内或边邻井是否有停产井,尤其要注意非井 组内的边邻井的干扰与影响,为井组对应关系的确定 或井组重新划分,以及下一步措施治理提供依据。 ——对于出砂井,液量突然增加,要在上述分析基础 上及时查找原因,并合理调整产液量,以防造成油井 出砂导致躺井。
发区块抽油机 (2)参数偏大(供液不足)区:流压 低、泵效低、地层条件差,应当压 断脱漏失(D)区 井供液与排液 裂、酸化或调整配注及调小参数, (5)待落实区:流压、泵效 协调关系的宏 协调供排关系 不协调,可能是计量和资 参数偏小(E)区 料不准确,应当重新计量 观动态分析图。 并核对资料
2、抽油井动态控制图的应用
三、抽油机井工况分析方法
(一)工况分析常用生产数据和资料
1、日常生产数据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气油比、
套压、回压、井口温度等; 2、产出液物性资料:含砂量、含蜡量、凝固点、矿化度; 3、管柱等资料:管柱图、工作制度、泵效、泵挂深度、动液 面、沉没度(流压)、静液面(静压); 4、日常管理资料:上下行电流、示功图、热洗周期、作业监 督描述资料; 5、井组相关资料:对应的注水井配注量、实际注水量、调配 动态变化等数据资料。
油井工况分析是一项综合分析、判断油井生产 状况好坏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在取全取准油水井各 类生产(包括地质、工程)资料基础上,为了保证 油井在良好工况条件下正常、高效生产,必须随时
或定期开展油井工况分析工作。
通过油井工况分析要达到以下三个工作目标: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总结词
利用示功图数据,对油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 优化调整,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通过对示功图的分析,发现油井存在供液不 足和气体干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油 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如调整采液 量和气液分离器参数等,有效地提高了油井 的产量和采收率。同时,还利用示功图数据 监测油井的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数据整合与共享
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示功图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 分析。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示功图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和规律,为油井生产优化提供决策 支持。
示功图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示功图与测井技术结合
通过将示功图与测井数据相结合,更全面地了解油井的工况和地层情况。
分析图形特征
根据示功图的形状、线段长度和角度等信息,判断抽油井的工作状 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比历史数据
将当前示功图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抽油井的工作趋势和变化 规律。
常见示功图的识别与解析
标准示功图
呈现规则的矩形或椭圆形,表 示抽油井工作正常,无异常情
况。
异常示功图
出现异常的线段或图形结构, 如载荷线段不连续、图形不规 则等,可能表示抽油井存在故 障或问题。
封闭的图形
示功图通常呈现为一个封闭的图形,由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组成。
载荷线段
表示抽油杆上所承受的重量,包括油管内液体重量、抽油杆自重 和摩擦阻力等。
位移线段
表示抽油杆的位移,即活塞的行程。
示功图的解读方法
识别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
通过观察图形,确定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 们之间的变化趋势。
示功图的获取方式
抽油机井工况分析-动态控制图
0.8 3.4 4.2 4.2 0.7 4.6 10.7 3 0.3 0.9 2.2 0.8 2.5 4.5 4.1 1.2 4.6 9 9
96.2 89.1 90.4 54.7 93.3 77.8 30 85.7 91.5 71.5 68.7 97.4 14 42 38 96.1 75.6 80.9 54
η,% 30
参数偏大区
f
0.3
P流/P饱 0.4 0.5 0.6 0.7 0.8 0.9
e
该区域的井流压较低、 泵效低,表明供液能力不足, 40 原因分析:抽汲量大于 50 60 70 80 抽汲参数过大,功图显示供 地层供给量,地层条件差 液不足或气体严重影响。 (低渗透或注水跟不上)或 b 抽汲参数偏大引起的 待落实区。
动态控制图应用
0 0.1 0.2 10 20 30 40 50
η,% 60 70 80
1# 2#
b e
P流/P饱
0.3 0.4 0.5 0.6
参数偏大区
f
在断脱漏失区中, 4号井 待落实区 合理区 从示功图上分析抽油杆断脱,
a
3# 4#
而且是中部断脱,在确认油 c
井不出油后进行检泵修井。
d
0.7
0.8 0.9
区域 井数, 口 百分比, %
合理 参数偏 参数偏 待落实 断脱漏 区 大区 小区 区 失区
备注
练习题
1、 某井使用的抽油机型号为CYJ12-4.2-73HB, 生产参数为56mm泵,冲程4.2m,冲次5次/分,泵 深1100m,动液面245m,套压0.5MPa,日产液量 63.4吨/日,含水93.5 %,原油密度925kg/m3 ,测试 抽油机最大载荷81.5KN, 有两口水井为其双向注水, 井组注采比1.25,请评价该井所处的工况区域,并针 对问题提出下步建议。
油井工作状况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油井工况控制技术是一种用图表管理油井生产的技术。
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油井生产过程中的供排协调关系,是一种检验与评价油井工况是否合理、正常的有效手段。
抽油机井生产系统主要是由油层、井筒和机-杆-泵系统组成,如何通过调整地面与地下相关参数使油田开发减少投入,高效合理的开采石油是们研究的课题。
一、工况管理低泵效、低沉没度、低液量油井是改善油井工况面临的主要阵地。
从地层潜力、井筒管柱状况、地面参数配套三方面对油井工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针对四类“衰竭”油井分别制定的“抢救措施”迅速在全管理区铺开,且效果显著。
对沉没度低、无潜力挖潜油井,实施参数优化后平均日耗电量下降19千瓦时。
对无优化潜力且无挖潜潜力的油井,依据“三线四区”经济运行模型,实施间关4井次。
实施后辖区油井泵效增加4.2%,工况合格率提升13.8%。
分级优化治理,促使问题油井向健康油井转变。
工作中,首先建立单井优化预设计,保障油井措施工作的及时性。
根据每口井的作业情况,从横向上通过查找与之相类似的井进行总结归类,从纵向上健全完善作业数据的分析整理,提前为每口井拿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预设计方案,为每口油井建立了优化设计跟踪台帐。
其次建立参数优化三级流程机制。
第一优化方案设计,由工程与地质结合共同完成,提高设计结果的合理性;第二优化设计结果与作业监督和现场相结合,保证设计结果的可执行性;第三优化设计结果由相关负责人审核把关,保障设计结果准确性。
二、合理区转优良区典型井分析A井4月泵效为56.2%,沉泵比为0.498,经工况动态控制图软件分析位于合理区。
1.调查分析。
在日常量油中发现该井产液量4月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由正常时的20吨/天在一个月下降到15.5吨/天。
发现产量下降后,对该井进行了憋压,憋压资料为憋压6分5秒压力由0.6-3.0MPa,稳压5分钟压力由3.0-2.5MPa。
在资料室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该井液面由1月份的1883米上升到4月份的1201米,液面上升682米,该井虽然泵漏,但液面回升主要原因为注水见效,具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
抽油机系统合理动态控制图研究
抽油机系统合理动态控制图研究X袁 月(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榆树林油田,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 要:从影响抽油机井泵效的因素出发,推导出动态控制图数学模型、边界条件,结合各区块原油物性及地质条件,细化了各区域边界,分别绘制出各类区块的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
对泵效实行分区管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理控制图中不合理井。
关键词:抽油机;泵效;各类区块;控制图 中图分类号:T E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0—0003—02 以往在计算和管理抽油机井泵效时,全油田统一用一个动态控制图模板,其边界条件已不能有效反映抽油机井的实际工作状态。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动态控制图,结合油田各个区块原油物性及地质条件,2011年重新分区块对抽油机井建立动态控制图边界,对泵效进行分区管理。
根据计算发现二类区块、三类区块、稠油区块和注气区块四个区块数值差别较大,从而绘制出四种动态控制图,以便对问题井重点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泵效。
1 泵效的计算影响泵效的因素有冲程损失、泵充满程度、漏失量以及余隙体积等。
即G 泵效=G 冲程损失G 充满程度G 漏失量G余隙体积(1)G 冲程损失=1-DQ L 2Es 〔1D +1d〕×10-1(2)将油田原油溶解系数R =2.0m 3/(m 3MPa )和气液比C =Q K (1-f w )代入上式有:G 充满程度=P 沉(1-0.1R)P 沉+0.1Q K(1-f w )(3)G 泵漏失=(1-G 间隙漏)(1-G凡尔漏)油田所采用的抽油泵大多为U 32的二级泵,下泵深度取1700m 计算,得出G 间隙漏=0.012,G 凡尔漏=0.05。
1.4 余隙体积对泵效的影响G 余隙体积=1-(1-f w )(K-K g )B g h/s (4)将(2)、(3)、(4)式代入(1)式,得油田泵效理论表达式:G 泵效=[1-DQ L 2E s〔1D+1d〕×10-1] [P 沉(1-0.1R)P 沉+0.1Q K(1-f w )] [1-(1-f w )(K -K g )B g h/s]G 间隙漏G凡尔漏(5)油井泵吸入口压力即沉没压力表达式:P 沉=P 套+h 沉×[1×f w +(1-f w )×0.8581]×0.0098(6)[参考文献][1] 张振华等.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藏保护方法[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9,(5).[2] 顾军等.裂缝性储层保护技术与钻井完井液[J ].油田化学,2007,(1).[3] 李克向.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4] 蒋海军,鄢捷年.裂缝性储集层应力敏感性试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0.[5] 崔迎春,等.裂缝性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3,(12).[6] 虞海法,等.水平井无固相甲酸盐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08,(5).Technology of Dr illing Fluids f or For mation Protectionof fr actured reservoirT ANG Qing-ming 1,LIAN G Da-chuan 1,YAN G Li 2,WEI Feng -juan1(1.Southwest Petr oleum U niversity,Xindu in Sichuan;2.T 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Southwest Petroleum Branch,Deyang in Sichuan)Abstr ac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eld application suggest that the invasion of liquid and solid of dr illing fluids into fractures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damage to fractur ed reservoir .T 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damage for fractured reservoir and various drilling fluids used for formation protection a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in this ar ticle .K y F ;F ;D f 3 2012年第10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X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袁月(—),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主要从事采油工程机采管理工作。
抽油机井的管理
抽油机井的管理【摘要】抽油机井管理指标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机采井的管理水平,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对每一口井只需要流压,排量效率一组数据就可以确定该井在图中的位置,可以很便捷地确定抽油机井工况是否合理。
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区域的井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
抽油机井诊断的技术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有:示功图诊断法、试泵法和井口憋压法。
最常用的是示功图诊断法。
【关健词】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工况示功图试泵法井口憋压法1 抽油机井管理指标抽油机井管理指标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机采井的管理水平,包括利用率、时率、正抽率、泵效、检泵率、检泵周期及热洗周期等。
(1)利用率:指开井生产井数占总井数与计划关井数之差的比率,%;(2)有效生产时率:指统计期内统计井的日历时数之和与无效生产时数之和的差占日历时数之和的比率,%;(3)正抽率:指正抽井数占统计井数(上图井数)的比率,%;(4)泵效:指单井实际产液量占抽油泵理论产液量的比率,%;(5)检泵率:指检泵井次占总井数的比率,%;(6)检泵周期:单井检泵周期指油井最近两次检泵作业之间的实际生产天数,有效检泵周期指检下泵投产之日至本次抽油泵装置失效之日的间隔天数;2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实际上就是地层的流动压力与抽油泵泵效之间的协调关系图。
流压反映供液状态,泵效反映排液状态,二者的组合即可反映出供、排协调关系。
通过动态控制图,可以直观地知道哪口井在合理状态下工作,哪口井有问题,明确自己应做的工作。
在日常生产管理中,也可按各岗位工人所管井在图中的分布情况,判断岗位工人的技术素质高低及责任心,便于进行调整,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可从控制图中直观地看出采油队的管理水平,为生产挖潜找准目标。
图1?示意图该图共分五个区,分别是泵况合理区、参数偏大区、参数偏小区、断脱漏失区及待落实区。
事实上,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合理区就是供排协调区,而参数偏小区、参数偏大区和断脱漏失区就是不同类型的供排不协调区。
抽油机井宏观动态控制图的制作与应用
38 44 44 38 38 32 38 32 44 44 38
四、合理化建议与效果评价
2. 对 K31和K27-29 ,调小 5.结合地质方面的示功图,对漏失较 1. 4. 3. 对沉没度小且泵深较低的井: 对产量小、含水高的 伴随漏失 K30-30 井, K30-34 严重的 K36-32 实施间开或关井来恢复动液面。 实施洗泵或检泵处理。 K21-29 ,增加泵深来提高泵效。 和K25-29进行检泵。 冲次来稳定油井动液面。
工作制度
序 号 井号 泵 径
mm
月平均日产
冲 次 次/ 分 6 5 6 4.5 6 5 6 7 6 4 6 油 t 4.8 2.7 5.8 3.4 3 1.8 4.3 3.4 0.7 3 4.7 气 m3 2868 335 185 244 1772 732 3202 3554 211 157 284 水 m3 0.5 3.9 0.2 0.8 0.3 0.8 0.2 0.7 6.4 0.5 0.2 含 水 泵 效 泵深
目
1 2 3 4 5
录
前言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制作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对比分析 合理化建议与效果评价 结论认识与应用
一、前
油层供液 能力
言
泵装置排液 能力
抽油机井 动态控制图
流压 泵效
一、前
当泵冲次的 较快时,油层的 供液能力不能满 足泵的排液能力, 致使动液面下降, 油井的供液不足。
言
一、前
二、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制作
理论泵效的计算和泵效a.b.c线的确定
η1=1/(1+(1-fw)(R-Rg)· Bg)
η2=S-S1(1-fw)(R-Rg)· Bg/S η3=(S-λ)/S
抽油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提纲
1、抽油井故障的检查方法 1)利用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 2)利用示功图 3)井口憋压法 4)试泵法 5)井口呼吸观察法
2、抽油井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1)冲洗循环 2)拔出工作筒冲洗 3)光杆对扣 4)碰泵
1、抽油井故障的检查方法
抽油井的故障大多是由于除地面设备 外的井下抽油设备有了问题而引起抽油 泵的工作不正常,造成油井出油不正常, 影响油井生产,因此,当发现油井不正 常时必须立即检查、处理 。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5)井口呼吸观察法
这种方法用在低压低产井上,它是把井口回压闸 门关上,打开放空阀门,用手按住阀门口或在放空口 处蒙张薄纸片,这样,从手的感觉、纸片的活动情况, 也1)就油是井从不观出察油抽且油上泵行上时下出“气呼、吸下”行情吸况气来,判说断明抽是油固泵 的定故阀障严。重一漏般失可或判进断油如部下分故堵障塞:。 2) 油井不出油,活塞上行时开始出点气,随后又出现 吸气现象,说明主要是游动阀漏失。 3) 上冲程出气大,下冲程出气很小,这种现象表明抽 油泵工作正常,只是油管内液面太低,油液未抽到井 口,油井可能是间歇出油。
油井结蜡示功图
石油中大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蜡,当温度降低到蜡的 初始结晶温度时,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就会凝析出来,粘 附在油管、抽油杆、深井泵等井下设备上,这种现像就 称为油井结蜡。
油井结蜡是影响原油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油 井结蜡可增大光杆负荷,引起凡尔失灵或卡死凡尔,卡 死活塞,堵死油管。因此,研究油井结腊对示功图的影 响,从而了解泵工作的情况,对于维持油井正常生产, 是有实际意义的。
动态控制图应用(1)
如图所示,在落实区内有 两口井,1号井从示功图看是 深井泵工作正常,但流压太低, 说明这口井要落实动液面深度 及套压资料,同时要进行产量 复查,检查落实所取资料的准 确性。2号井从示功图上看泵 工作状况不好,但泵效较高, 而流压较低,需要落实产量问 题,其次检查动液面深度。
动态控制图
η,% 60 70 80
1# 2#
b e
P流/P饱
0.3 0.4 0.5 0.6
参数偏大区
f
在断脱漏失区中,3号井 待落实区 合理区 的示功图显示此井深井泵工
a
3#
作正常,但泵效低、流压较 c
高,可能是油管漏失(油套
d
0.7
0.8 0.9
管窜),此井要进行憋压验
断脱漏失区
g 窜,同时核实产量。 参数偏小区
内 容 提 要
一、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定义 二、各线及区域的意义 三、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分析 四、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应用
动态控制图定义
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是在 直角坐标系中以流饱比(井底流 压、沉没度等)为纵坐标,以泵 效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幅(简称工 况图)。
内 容 提 要
一、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定义
η,% 30
参数偏大区
f
0.3
P流/P饱 0.4 0.5 0.6 0.7 0.8 0.9
e
该区域的井流压较低、 泵效低,表明供液能力不足, 40 原因分析:抽汲量大于 50 60 70 80 抽汲参数过大,功图显示供 地层供给量,地层条件差 液不足或气体严重影响。 (低渗透或注水跟不上)或 b 抽汲参数偏大引起的 。 待落实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XX1-6 DXX1-7 DXX100-14 DXX100-2 DXX100-8 DXX100C5B DXX100NX34 DXX100X32 DXX100X36 DXX100X37 DXX100X39 DXX100X44 DXX100X45 DXX100X48 DXX112CX3 DXX112X5 DXX112X9 DXX151P1C1 DXX151P2C1
油井动态控制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2. 2 流压和泵效的相关性 流压反映供液状态, 泵效反映排液状态。 影响泵 效的主要因素是游离气、 溶解气、 余隙损失、 冲程损 失、 各种漏失等 , 这些因素又都是沉没压力的函数 , 因此泵效也是沉没压力的函数 , 即: Γ = f ( P h) Γ = Γ1 � Γ2 � Γ 3� Γ 4� Γ 5 1. 3 理论泵效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机绘制工况控制图的过程中 , 要计算并 绘制不同条件下抽油井的理论泵效线。抽油井泵效 就是单位时间内实际抽出的液量与理论排量之比。
以达到供排协调。 参数偏小区: 泵压偏高, 泵效 , 功图显示为连抽 带喷, 也有一些正常功图, 但上负荷线偏低。一个单 位在正常的生产管理中, 该区应有一定的比例 , 作为 挖潜的主要对象。 当产量紧张时 , 可调大参数或换大 泵径的泵或改下电泵或上提泵挂。 待落实区 ( 或资料不准区) : 泵压偏低 , 泵效高 , 理论分析是不应出现的。 主要是录取资料不准造成 的 , 应该检查流程、 量油设备、 计量仪表是否有问题 , 检查液面是否测得准确, 消除这些因素就可以使这 些井进入应进的区域。 断脱漏失区的井: 泵压高 , 泵效低 , 功图显示大 多是结蜡漏失、 断脱, 但也有正常功图。经验证明该 区正常功图的井大都是管柱漏失。 该区是管理人员 应用一切手段做工作的主要对象, 通过诊断和综合 分析, 判断清楚存在的问题后, 再采用一些相应的措 施 , 使这些油井恢复正常生产。 4 结束语 油井动态控制图是在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经 过科学的推断, 通过对油井供排协调的分析, 采用先 进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来的 , 它直接反映 了抽油机井的供排是否协调, 工况是否合理。 工程技 术人员应用该系统软件可以实现: ①抽油机井工况 分析; ②作业井停产原因分析; ③检验工艺地质方案 是否合理。 通过应用, 各生产管理区可以不同程度地 解决纠正个别方案的不合理平性, 减少方案的失误 率 , 提高了工艺措施的针对性。 [ 参考文献 ] [ 1] 王宏勋等 1 采油工程原理 [M ] 1 北京: 石油工 业出版社, 1981.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机械采油井系统效率 测试及计算方法 [M ] 1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北京 ) , 1994. [ 3 ] 景瑞林等 1 油田宏观控制图的优化设计 [J ] 1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5 年 1 月 , 第 22 卷第 1 期 . [ 4] 张海潘 1 软件工程导论 [M ] 1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