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统考-名校真题精讲班讲义-教育学原理第一讲

合集下载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一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本章讲授教育与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点:1.教育、各种教育起源说以及教育学派的概念。

2.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3.教育学创立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与著作。

4.当代教育学状况。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教育”概念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范畴。

教育学的其他一些概念及由其所构成的教育命题都是以这一概念的某种界定为基础的,都是围绕着这一概念展开的。

不对“教育”这个基本概念有一个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述这些范畴和命题。

一、“教育”的定义(领会)★★一般说来,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社会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一般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个体的角度: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以上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

以上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

但是,这两种定义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单纯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广义的“教育”定义过于宽泛,几乎可以看成是“生活”的同义词,从而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规定性;狭义的“教育”定义在定义项中出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概念,犯了循环定义的毛病。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性”:有目的的实践行为。

(2024年)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ppt课件

(2024年)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ppt课件

2024/3/26
4
教育学发展历史与流派
发展历史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化发展阶段等多个时期。在古代,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哲学、 政治、伦理等著作中;近代以来,随着教育实践的丰富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 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主要流派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理论,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 育学等。这些流派和理论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丰富了教育学的理 论体系。
教育法规的完善与发展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教育法规体系,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需要。
14
04 课程与教学论基 础
2024/3/26
15
课程类型、结构和设计原则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程等。
2024/3/26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 课程评价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1
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
02
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4/3/26
03
价值取向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尊重不同价值取向,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公正。同
时,多元文化教育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2024/3/26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趋势,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Ⅰ 、教学时间安排:2 课时Ⅱ 、教学目标: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确认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及指导思想;3、说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的书名、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的书名、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著作名称、写作年代、作者及国籍;4、对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做出说明;对学习教育学产生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有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产生。

Ⅲ、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Ⅳ、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Ⅴ、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告诉人们:我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下去的,我很喜欢教育理论。

1.教育学将使我们具有新时代的教师资格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1/ 3事实说明,教育学对于教师来说,就好比是学医的人的一门临床医学,不学好教育学而从教,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适应过程,且不能准确、全面、高效、优质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对于教师来说,在求职之初,教育学是获得教师资格的一门课程,到后来,教育学就是实施自主劳动的必备工具。

我们通过几个实例,体会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功能。

案例 1:陈景润失业记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一书中曾记录了青年陈景润鲜为人知的一件事。

陈景润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是全国著名大学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

四年大学课程,他仅学三年,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一所中学任数学课教师。

2024版《教育学原理》PPT课件[1]

2024版《教育学原理》PPT课件[1]

01教育学概述Chapter教育学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教育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发展历程主要流派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与价值应用领域价值体现02教育功能与目标Chapter社会功能个体功能作用机制030201教育功能分类及作用机制培养目标设定与实现途径探讨培养目标设定实现途径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等途径,实现培养目标。

劳动教育为特色注重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的培养,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体育为基础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德育为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智育为重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全面发展策略03课程与教学论基础Chapter课程设计原则及方法论述课程设计原则包括目标导向、内容选择、组织结构、评价反馈等方面,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课程设计方法分析课程需求,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并评价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和实施步骤教学方法选择依据教学方法实施步骤课堂教学管理技巧与策略课堂教学管理技巧课堂教学管理策略04德育原理及其实践应用Chapter德育概念辨析及内容体系构建德育概念01德育内容02德育体系构建03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榜样示范、修养指导等,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德育过程规律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渐进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德育评价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德育工作的效果,为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德育过程规律揭示和方法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中作用校园文化概念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校园文化建设策略05师生关系与互动模式研究Chapter师生角色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剖析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相互关系01020304耐心聆听、积极反馈、保持开放心态倾听技巧清晰明确、注重情感交流、避免负面言语表达技巧启发式提问、针对性提问、鼓励式提问提问技巧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非言语沟通有效沟通技巧在师生互动中运用班级氛围营造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班级氛围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尊重多元、鼓励创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了解与理解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情感支持与帮助06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预测Chapter传统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分析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局限评价过程僵化评价功能偏差01020304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差异化评价多元化评价新型评价方式探索和实践案例分享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发展趋势挑战应对THANKS。

教育原理讲义第一章

教育原理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要素三、教育的起源第二节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二、西方教育的发展演变三、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三节教育学的发展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二)教育的词源(三)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实践特性⏹两个耦合的过程⏹动力性⏹社会背景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第二节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古代教育学校教育制度官学中央官学:如西周的国学、汉代太学、唐代国子学,元、明、清的国子监;地方官学:如西周乡学、汉代郡国学、唐代府州县学,元代路学及社学、明清的府州县学及卫学。

文翁兴学私学私塾:个别教学经馆:转相传授“导生制”书院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发意义在于⏹既从事授徒讲学,同时开展学术研究,把教育和科研密切结合;⏹重视学术切磋,开展不同学派之间的交流,体现了学术自由和百家争鸣的精神;⏹重视自学,独立研究培养独立自学能力⏹课程设置比较简略,学生可以根据爱好选学有关内容⏹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

2. 学校教育内容⏹奴隶社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封建社会“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国古代已设立各种专科学校,传授专门知识。

教育学统考-名校真题精讲班讲义-教育学原理第一讲

教育学统考-名校真题精讲班讲义-教育学原理第一讲
教育学名校考研真题精讲班
讲师: 讲师:翔高教育一级培训师 地点: 地点:上海
设计思想
从教育学统考的命题制度,我们掌握了以 下独家发现的命题规律: 各名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具有高度的 各名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具有高度的 高度 参考价值,值得操练与分析!!! 参考价值,值得操练与分析!!!
我们的证据
• (上海交大 2001年) 评述题:评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 济制度的关系。 • (首都师大2005年,中山大学2004年,东北大学2004年) 简答题: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 (教育学统考2010年)54. 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L.G. Sandberg)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 比较。他以欧洲各国18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 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午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 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 (1)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
• 1.(武汉大学 2003年,北京师大2006)名词解释:活 1 2003 2006 动课程论 • 2. (首都师大1998年)当今世界课程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首都师大1999年)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握当 代课程改革的倾向,分析不同课程理论,以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的证据(续)
• (浙江师大2004年)简答题:简述 (浙江师大2004年)简答题:简述 B.Weiner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学 Weiner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学 的意义。 • (教育学统考2007年)分析论述题I.试述维 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并阐述如何 根据这一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11-12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11-12课件
教育学原理
课程描述: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 论课程,必修课程。
理性上认识教育的基本原理
课程要求
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 责任感,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程参考文献 :
1.叶澜《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9年版。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课程考核:
❖ 1972年,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 (Ю.K.БбaÓ aHcКИЙ)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2、特点
❖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
体系。 ❖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
❖ 1、观察法: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 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 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法。
❖ 2、实验法:指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 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 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 研究方法。
3、调查法:
❖ 指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 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 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4、文献法: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 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 一种方法。
5、行动研究法:
❖ 指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 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 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 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教育学原理》讲义

《教育学原理》讲义

目录第一讲教育学概述 (3)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4)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第二讲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0)一、教育的概念 (10)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2)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4)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5)五、教育的发展 (15)第三讲教育与社会发展 (17)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7)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9)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20)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22)第四讲教育与人的发展 (24)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24)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5)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7)第五讲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9)一、教育目的 (29)二、培养目标 (33)第六讲教育制度 (35)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35)二、学校教育制度 (36)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38)第七讲课程 (39)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39)二、课程类型 (40)三、课程编制 (41)四、课程改革 (48)第八讲教学 (53)一、教学概述 (53)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54)三、教学过程 (55)四、教学模式 (57)五、教学原则 (60)六、教学组织形式 (61)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3)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65)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66)第九讲德育 (72)一、德育概述 (72)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72)三、德育过程 (73)四、德育原则 (74)五、德育方法 (77)六、德育途径 (77)七、德育模式 (78)第十讲教师与学生 (80)一、教师 (80)二、学生 (83)三、师生关系 (85)【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阅读教材】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近3~5年来的文章【分数分布】2007:112 2008:102 2009:117第一讲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规范和艺术的科学。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应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效率和效 果。
05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层次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方 向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可分为不同层次,如国家 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等,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 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06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政策的制定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问题诊断、政策制定、政策合法 化等步骤。它需要政府、专家、公众 等多方面的参与,确保政策的科学性 和民主性。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实践 的过程,包括资源配置、组织变革、 教学改革等方面。实施过程中需要注 意政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
教育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 个体的素质,为个体的未来发展
奠定基础。
教育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发展。
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个体在认知、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个 体的发展需求。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件(2024)

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件(2024)
担方式和免责事由。
2024/1/27
教育法律关系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 容,以及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 和消灭。
教育法律救济
探讨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和程序,包 括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 国家赔偿等。
14
04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2024/1/27
15
课程类型与设计原则探讨
01
02
03
6
02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观
2024/1/27
7
教育目的及其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定义和内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 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涉及到人的培养方向、规 格和质量标准等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
2024/1/27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可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其中,国家的教育目 的是最高层次,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总的质 量规格和标准;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观层次, 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体现了一定教育阶段学生 的具体培养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微观层次,它是根 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 果或标准。
建立信任与合作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 沟通交流等方式,增 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 任与合作。
有效激励
采用多种激励手段, 如物质奖励、荣誉表 彰、晋升机会等,激 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
2024/1/27
25
激励机制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
薪酬激励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根 据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学 成果等因素给予相应的薪 酬奖励。
2024/1/27
30
2024/1/27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教育本质概述•教育本质特征分析•不同流派对教育本质认识比较•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本质新内涵探讨•总结: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概述01教育定义及功能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能够促进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教育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政治制度起着维护或变革的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以人文知识为主。

近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开始走向普及化和义务化,教育内容逐渐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教育本质特征分析02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各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通过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培养人才为核心任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包括沟通、协作、领导力等。

教育还承担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授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4版教育学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2024版教育学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内容体系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以及校园文化 活动、艺术展演等实践平台,注重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 造相结合。
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目标
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内容体系
包括劳动技术课程、劳动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劳动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
内容体系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 教育等方面。
德育过程中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方法
采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情感陶冶、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 式教学。
德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多种方式组织教育内容。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社会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具有促进功能,包括促进个体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辩证关系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教育中,既要关注 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也要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体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要点一
目标
要点二
内容体系
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 康和全面发展。
包括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和体育社团等,注 重技能与体能相结合,强调兴趣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
美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目标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拓展文化视野,促进 全面发展。

2024年度-《教育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x

2024年度-《教育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x
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12
PART 03
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分 析
REPORTING 13
教育制度类型及其特点比较
01
02
03
学制类型
包括双轨制、单轨制和分 支制等,各种类型学制在 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 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育行政体制
包括中央集权制、地方分 权制和教育行政合作制等, 各种体制对教育政策制定 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国际化协同育人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和机构的 合作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2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33
主要流派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实证主义教育学、解释主义教育学、批判理论教育学和 建构主义教育学等。这些流派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 异。
5
教育学核心思想及理论框架
核心思想
教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 教育个性化等。这些思想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平等性和多样性, 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
学校应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0
社会在协同育人中支持网络构建
社会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承担着 提供实践平台、拓展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责任。
社会应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 长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 会和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学生积
教育功能的特点
客观性、多样性、整合性、方向性。
10
价值取向在教育中作用探讨
价值取向的定义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 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一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一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课程介绍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必考课,也是基础理论课。

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实现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提升。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两大教育基本矛盾为主线,系统阐述了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等一系列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内容与构成要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教育的目的、课程、方法、途径等内容。

课程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教育是什么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五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第六章学校及其制度第七章教育目的第八章课程第九章教育方法第十章教育途径第十一章教师与学生考试介绍1.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考察分数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2.试题的难易度:包括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其所占比例一般为2:3 : 3 : 2。

3.试题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4.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150分钟)。

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与深入重点相结合。

2.科学学习,明确相关概念、理论之间的关系。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学概述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与方法第一节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一)教育学的定义1.含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换言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存在于教育现象中的教育规律。

2.教育现象的三个规定性(1)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2)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3)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不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活动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与之相应,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现象。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08-09课件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08-09课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间接知识;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 管理和知识分子。
学校产生的时间:奴隶社会 。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 实践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是一个可教 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 为一个人。 ----成为教育的对象是每个人不能自决或 不得不接受的社会需要。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 (1)教育既不同于其他以物质或精神产 品为直接对象的活动; (2)教育不同于虽然以人为直接对象但 不是以传递社会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1)劳动过程中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传 递; (2)语言的产生; (3)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种的繁衍与 人的成长即社会化。 2、评述 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生产劳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传递也需要教育, 这样教育便应运而生。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学校教育产生的四个条件:
• 3、作为一种过程或结果的“教育” –例如,“看完电影,我受到了深刻的教 育”; –又例如,“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小说,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二) “教育”的词源
• 1、西文“教育”的词源 • (1) “education”、“education”、 “erziehung”,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 “educare”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ere”转 换来的。“•ducere• 是由前缀“•• 与词根 e ” e” “duce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 根ducere则为“引导”,• 者合起来就是“引 二 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 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 转变为“现实”。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 供了可能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 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 教育和主观努力,人的潜能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 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 给予人的发展 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深层结构(本质)
表层结构:教育现象 如:中考补课潮、高考移民大军、幼儿园收费、 校园暴力、国检、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等等。 中层结构:教育特征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机构、强制性、免 费性、民族性、民主性等等。 深层结构:教育本质 教育是灵魂的转向 教育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动,是对生命的的解读 和信仰 教育是幸福的必由之路等等

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


教育使人获得生存的技能,使人具有自我解放的意识, 给与人自我解放的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 发展。 教育何以能促进人的幸福 幸福是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满足的客观状态,幸 福感则是对幸福的体验,即个体对生存和发展需要获 得满足的一种体验或者认知。 主体需要的复杂性和幸福观的多元性导致幸福感不会 是十全十美:有时起伏跌宕、“百感交集”;有时 “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会陶醉于小得,甚至沉迷 于病态虚幻,没有幸福却有幸福感。

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苏联及我国部 分教育学者的观点。 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 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 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 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 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 要有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 哲学基础:恩格斯的劳动学说,马克思客观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教育学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2024)

《教育学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2024)
育现象,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制度、管 理等各个方面。它不仅研究学校教育,还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形 式。
教育学的任务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来说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预测和控制教育现象的发展;探 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增强其抵御诱惑和克服困难的能 力;
2024/1/28
德育的任务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
20
美育的概念与任务
01
美育的概念:美育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 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02
美育的任务
03
11
教育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包括教育的方针 、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条例等,是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教育制度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制度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教育级别可分为初等教育制度、中等教育制 度、高等教育制度等;按照教育形式可分为学校教育制度、社会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制度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 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17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024/1/28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
课程为教学提供了内容、目标和评价标准,是教学的前提 和基础。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 段。
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
03
教育评价的原则

2024年《教育学原理》1课件-(含多款)

2024年《教育学原理》1课件-(含多款)

《教育学原理》1课件-(含多款)《教育学原理》课件一、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深远的影响。

本课件旨在介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是指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问题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教育不平等、教育质量下降等;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联系,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等。

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哲学基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的劳动者。

2.心理学基础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持。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为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效果。

3.社会学基础教育学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关系,以揭示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

四、教育学的核心理论1.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论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研究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体力、美育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