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钢

合集下载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现在已发展成为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类重要钢种,如已经大量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外壳、飞机起落架、防弹钢板等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领域。

随着洁净化、微合金和控轧控冷等先进冶金技术在钢铁企业的逐步推广和应用,钢材的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发达国家正在研制相当于目前常用钢材抗拉强度数倍的超高强度钢。

这种钢具有超细化、超洁净、超均质的组织和成分的特征,以及超高强度和超高韧性的特点。

超高强度钢与普通结构钢的强度的界限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习惯上是将室温抗拉强度超过1,400MPa、屈服强度大于1,200MPa 的钢称为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除了要求其高的抗拉强度外,还要求具有一定塑性和韧性、尽可能小的缺口敏感性、高的疲劳强度、一定的抗蚀性、良好的工艺性能、符合资源情况及价格低廉等。

超高强度钢现在已发展成为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类重要钢种,如已经大量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外壳、飞机起落架、防弹钢板等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领域,而且其使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到建筑、机械制造、车辆和其它军事装备上。

因此,超高强度钢不仅是钢铁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超高强度合金钢是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发展起来的,按其物理冶金学特点,超高强度钢大体可以分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和马氏体时效钢。

典型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是AISI 4340 和D6AC;典型的二次硬化型中,合金超高强度钢是HY180 和AF1410,由于马氏体时效钢属高合金钢,在这里将不拟述及。

1.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大多是AISI 4130、4140、4330 或4340的改进型钢种。

AISI 4340 是最早出现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它于1950年开始研究,并于1955年开始用于飞机起落架。

通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AISI 4130、4140、4330 或4340钢的抗拉强度均可超过1,500MPa,而且缺口冲击韧性较高。

为了抑制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回火脆性,1952年美国国际镍公司开发了300M。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定义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定义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定义及特点1. 引言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是现代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材料强度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2. 高强钢的定义和特点高强钢是指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40MPa的钢材。

相对于普通碳素钢,高强钢具有以下特点:2.1 强度高高强钢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40MPa,远高于普通碳素钢的抗拉强度。

这使得高强钢在承受大的外力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和破坏,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韧性好高强钢不仅具有高强度,而且具有较好的韧性。

在承受外力时,高强钢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外力的冲击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

这使得高强钢在工程结构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风载等复杂环境的作用。

2.3 可焊接性好高强钢通常具有良好的可焊接性,可以通过常规的焊接工艺进行连接。

这使得高强钢在工程施工中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2.4 重量轻相对于普通碳素钢,高强钢的强度更高,但密度相对较低,因此具有较轻的重量。

这使得高强钢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减轻结构自重,提高载荷能力和燃油效率。

3. 超高强度钢的定义和特点超高强度钢是指抗拉强度大于等于980MPa的钢材。

相对于高强钢,超高强度钢具有以下特点:3.1 极高的强度超高强度钢的抗拉强度远远超过普通钢材,达到甚至超过980MPa。

这使得超高强度钢在工程中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应用于更为苛刻的环境中。

3.2 卓越的韧性超高强度钢在具有极高强度的同时,韧性也相对较好。

这是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实现的。

超高强度钢能够在承受外力时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3.3 优异的耐蚀性超高强度钢通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受腐蚀的影响。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南昌航空大学
01 化学成分
碳 C :0.27~0.34 硫 S :≤0.020 镍 Ni:1.40~1.80
硅 Si:0.90~1.20 锰 Mn:1.00~1.30
磷 P :≤0.020
铬 Cr:0.90~1.20
02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1)1767; 2)1627 伸长率 δ5 (%):1)12;2)13 断面收缩率 ψ (%):50 冲击韧性值 αku (J/cm2):1)79;2)90 试样尺寸:棒材
THANK YOU!
南昌航空大学
• 合金元素含量较低,一般在2.5%以下。 • 这类钢合金元素含量低,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广泛用于制造飞机大梁、起落架
构件、发动机轴、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和化工高压容器等。
01 定义与分类
南昌航空大学
中合金超高强度钢(Medium-alloy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 热作模具钢的改型钢,典型钢种有4Cr5MoSiV钢。这类钢的含碳量约0.4%, 合金元素总含量约8%,具有较高的淬透性。
01 定义与分类 二、马氏体时效钢( maraging steel)
南昌航空大学
• 含碳小于0.03%,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镍,钴,钼,钛
• 火箭发动机壳体、飞机起落架和关键连接件等航空航天及深海技术中重要 结构件。
02
30CrMnSiNi2A 飞机起落架
南昌航空大学
02 飞机起落架
30CrMnSiNi2A 飞机起落架
南昌航空大学
• 起落架是飞机上重要而特别的部件,它不参与机体的结构和性能, 却极大地影响飞机的使用和安全。
• 30CrMnSiNi2A是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低合金超高 强度钢,主要用于制造飞机起落架、机翼、发动机壳等受力结构件, 及高压连接件和高扭短轴零件。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车身钢材是指用于汽车车身的金属材料。

由于不同部位对材料的要求不同,因此车身钢材也有多种不同的种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身钢材。

1.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较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高强度钢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底盘等。

高强度钢可以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能。

2. 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更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钢材。

它通常用于汽车车身的保护部位,如车身柱、侧门梁等。

超高强度钢的使用可以提高汽车的抗碰撞能力,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3.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不锈钢常用于外部装饰件、排气系统和零部件等。

不锈钢不容易生锈,能够保持车身的美观和耐用性。

4. 钢铝复合材料钢铝复合材料是由钢与铝两种金属材料通过冷轧、热轧等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钢铝复合材料常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等。

钢铝复合材料既具有钢材的高强度和刚度,又具有铝材的轻量化特点,能够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减轻车身重量。

5. 镀锌钢板镀锌钢板是一种将钢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的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镀锌钢板常用于车身的防腐处理。

镀锌钢板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够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6. 硅钢硅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低磁导率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硅钢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磁性材料。

硅钢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磁滞损耗,提高发动机的能效和动力性能。

7. 高铝钢高铝钢是一种含铝量较高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高铝钢常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等。

高铝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可焊性,能够提高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总结:车身钢材的种类有很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车身钢材,可以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能。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身钢材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航空航天等工业用超高强度钢的相关知识

航空航天等工业用超高强度钢的相关知识

[知识园地]航空航天等工业用超高强度钢的相关知识超高强度钢(ultrahighstrengthsteel),其定义随时代的技术要求而变。

一般指,屈服强度>1370MPa(140kgf/mm2),抗拉强度>1620MPa(165kgf/mm2),并兼有适当韧性的合金结构钢。

航空等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受力构件。

按其合金化程度和显微组织分为低合金中碳马氏体强化超高强度钢、中合金中碳二次沉淀硬化型超高强度钢、高合金中碳Ni-Co型超高强度钢、超低碳马氏体时效硬化型超高强度钢和半奥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

1 低合金中碳马氏体强化型超高强度钢该类钢是在低合金结构调质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含碳量一般在0.3%~0.5%,合金元素总量一般不超过6%(其作用是保证钢的淬透性,提高马氏体的抗回火稳定性,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钢的显微组织,常用元素有镍、铬、硅、锰、钼、钒等)。

通常在淬火和低温回火状态下使用,主要牌号有传统的镍铬钼调均可超过1500MPa,而且质钢4340(40CrNiMo)(淬火+低温回火的AISI4130、4140、4330或4340钢的Rm缺口冲击韧度较高)、碳含量0.45%的镍铬钼钒钢D6AC(45CrNiMoV)、碳含量0.30%的铬锰硅镍钢(30CrMnSiNi2A)。

另外有在4340钢基础上通过加入硅(1.6%)和钒(0.1%)而研制成的300M钢(43CrNiSiMoV)(提高回火温度达260~315℃,并抑制马氏体回火脆性)以及不含镍的硅锰钼钒或硅锰铬钼钒等钢。

它们主要通过真空熔炼降低钢中杂质元素含量,改善钢的横向塑、韧性。

由于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广泛用于飞机大梁、起落架、发动机轴、高强度螺栓、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和化工高压容器等。

4340和300M低合金超高强度钢虽具有高强度,断裂韧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较差,因而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美国于60年代初研制D6AC(4340改进钢),70年代中,D6AC逐渐取代了其他合金结构钢而大量应用。

超高强度钢的分类

超高强度钢的分类

超高强度钢的分类
超高强度钢是一种热处理钢,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硬度,可用于制造高强度零件。

根据其合金元素和热处理方法的不同,超高强度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其合金元素主要为铬、钼、钛等,常用
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回火,以及TMCP(控制轧制和温度机械控
制处理)。

2. 高合金超高强度钢:其合金元素主要为钼、钴、钨、铬等,
热处理方法一般为淬火和回火,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高温固溶处理。

3. 马氏体双相钢:其主要合金元素为锰、硅、铬等,具有双相
组织结构,强度和塑性均较高,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回火、等温淬火等。

4. 颗粒强化钢:利用颗粒的固溶强化作用来提高钢的强度,常
用的颗粒包括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等,热处理方法一般为淬火和回火。

超高强度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造船、桥梁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超高强度钢根据其特点和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和合金元素组成。

- 1 -。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一般是指折服强度大于1380MPa的高强度构造钢。

20 世纪 40 年月中期,美国用 AISI4340 构造钢经过降低回火温度,使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600 ~ 1900MPa。

50 年月此后,接踵研制成功多种低合金和中合金超高强度钢,如300M、D6AC和 H 一 11 钢等。

60年月研制成功马氏体时效钢,逐渐形成18Ni 马氏体时效钢系列,70 年月中期,美国研制成功高纯度HP310钢,抗拉强度达到2200MPa。

法国研制的 35NCDl6 钢,抗拉强度大于1850MPa,而断裂韧度和抗应力腐化性能都有显然的改良。

80 年月初,美国研制成功AFl410 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在抗拉强度为1860MPa时,钢的断裂韧度达到160 MPa·m以上, AFl410钢是当前航空和航天工业部门正在推行应用的一种新资料。

中国于 50 年月初研制成功30CrMnSiNi2A 超高强度钢,抗拉强度为1700MPa。

70 年月初,联合中国资源条件,研制成功 32Si2Mn2MoVA和 40CrMnSiMoVA(GC一 4) 钢。

1980 年以来,从国外引进新技术,采用真空冶炼新工艺,先后研制成功45CrNiMoVA (D6AC) 、34Si2MnCrMoVA (406A) 、35CrNi4MoA、40CrNi2Si2MoVA(300M) 和 18Ni 马氏体时效钢,成功地用于制做飞机起落架、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壳体和浓缩铀离心计简体等。

当前超高强度钢已形成不一样强度级别系列,在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侧重要的作用。

此刻,以改变合金成分提升明高强度钢的强度和韧性已很困难。

发展超高强度钢的主要方向是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提升冶金质量,如采纳真空冶炼技术,最大限度降低钢中气体和杂质元素含量,研制超纯净超高强度钢;经过多向铸造和形变热办理,改变钢的组织构造和细化晶粒尺寸,进而提升钢的强度和韧性,比如正在发展的相变引发塑性钢(TRIP 钢) 等。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在现代工程材料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材料。

它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超高强度钢的制备方法、特性和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
超高强度钢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合金设计和工艺优化。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过程,可以调控钢材的结构和性能。

合金设计则是通过添加特定元素,调整钢材的组织结构,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工艺优化包括热压成型、热轧等工艺,在制备过程中对钢材进行加工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特性
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

这些特性使得超高强度钢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普通钢相比,超高强度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可以减少结构的重量,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应用领域
超高强度钢在汽车轻量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使用超高强度钢,可以减轻汽车的质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排放。

此外,超高强度钢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等部件,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总的来说,超高强度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现代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强度钢的应用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超高强度钢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如果您对超高强度钢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其相关知识,探索更多应用领域。

谢谢阅读!。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摘要: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在常规合金结构钢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超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

其在航空等相关行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超高强度钢的分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发展;前景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军工、冶金、矿山、航空航天以及航海等相关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在超高强度钢的研制以及应用中。

在常温状态下,超高强度钢的拉伸强度高于1470MPa,屈服强度则大于1380MPa。

在我国的航空起落架、精密齿轮以及高端轴承钢中对其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作为高端产品的理想选择。

超高强度钢的性能和很多因素都有着较大的关系,其中主要包括了化学成分、内部组织、负载以及外部环境等,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超高强度钢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要朝着低成本以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1.超高强度钢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超强钢主要可以从合金成分的总量和冶金特性来进行分类。

按照合金元素的总量,可以分为低、中高三种,其中,总合金含量在5.0wt%~10.0wt%之间,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低于5.0wt%,超过10.0wt%的是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中间是中高合金超高强度钢。

按照其冶金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以及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

下面将根据第二类来说明。

1.1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低合金超高强钢是一种低合金马氏体结构钢,其合金元素含量低于5.0wt%,其主要原因是马氏体中的碳含量。

1950年,美国首先研制出AISI4340超高强钢,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飞机的升降平台。

采用 Mo、 Ni、 Cr、 Si、 Vi等主要合金元素,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其屈服强度超过1300 MPa。

该产品的碳含量应控制在0.30wt%~0.50wt%之间,以获得高强度、高塑性、高韧性和焊接性能。

《超高强度钢》课件

《超高强度钢》课件

详细描述
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喷涂防腐涂层 或进行渗碳处理,超高强度钢能够有效地抵 抗各种腐蚀介质,如空气、水、酸碱等。这 种优良的耐腐蚀性使得超高强度钢在海洋工 程、化工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3 超高强度钢的生产技术
热处理技术
退火
通过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使钢软化,以便进一步加工。
详细描述: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度与重量比,比超高强 度钢更轻,适合用于需要减轻重量的场合,但在承受高 应力方面不如超高强度钢。
详细描述:铝合金在某些环境下也容易受到腐蚀,但其 耐腐蚀性能优于普通钢材,与超高强度钢相当。
详细描述:铝合金的加工性能较好,易于切割、焊接和 加工,与超高强度钢相比,其加工性能更优。
汽车工业应用
汽车工业是超高强度钢的重要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底盘、悬挂系统、安全装置等关键部件。随着节能减 排和轻量化需求的增加,超高强度钢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环境友好性的考虑
绿色生产技术
在超高强度钢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例如,采用节能环保 的冶炼和连铸技术,减少废气、废水和固废的产生。
制造工艺
总结词
超高强度钢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冶炼、轧制、热处理等环节,其制造工艺复杂 ,技术要求高。
详细描述
超高强度钢的制造需要经过严格的冶炼、轧制、热处理等环节,确保钢材的纯 净度和组织结构均匀性。同时,制造过程中还需采用先进的合金元素添加技术 和精密的加工工艺,以满足钢材的高性能要求。
02 超高强度钢的性能特点
可回收利用
超高强度钢应具有良好的可回收利用性,以便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进行再生利用。通过合理的材料 设计和技术创新,实现超高强度钢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定义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定义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定义高强钢是指相对于普通钢而言,其强度较高的一类钢材。

在特定的条件下,高强钢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

而超高强度钢则是高强钢的进一步发展,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更高。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归功于它们的优异机械性能。

高强钢可以减少钢结构所需用钢的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超高强度钢则更多地应用于特殊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军事装备等。

具体来说,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主要有以下特点和定义:1. 抗拉强度:高强钢的抗拉强度一般在400 MPa以上,超高强度钢一般在700 MPa以上。

这意味着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屈服强度: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屈服强度也较高。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抗力。

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高屈服强度使其在受力时具有更好的抗塑性变形能力。

3. 延伸率: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延伸率一般较低,即在受力后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差。

延伸率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量与原始长度之比。

虽然延伸率较低,但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强度较大,能够抵抗外部力量对其造成的变形或破坏。

4. 成分控制: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制造过程中对成分的控制非常关键。

通过合理调整材料中的碳含量、铬含量、锰含量和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可以有效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5. 热处理: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热处理方法,如正火和回火。

这些热处理过程可改变钢材的晶粒结构和组织状态,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6.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常采用热镀锌、喷涂或涂层处理等方法。

这些表面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

总之,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是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钢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工程应用价值。

通过优化成分和控制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可以制备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高性能钢材,推动工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力学研究

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力学研究

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力学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高强度钢成为了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这种材料具备高度可靠性和耐久性,可以用于海底油气平台、地震抗震建筑以及核电站等诸多高强度建筑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力学研究,探究其研究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一、超高强度钢构件的基本概念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强度高于1300MPa的高强度钢。

其主要由铬、钼、钒、钢等金属元素构成。

此外,超高强度钢还具备一些优越的力学性能,例如良好的延展性、淬透性和特别好的韧性等。

因此,超高强度钢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铁路、汽车、建筑等众多领域中。

高强度钢构件是由超高强度钢制成的结构组件。

它通常是由热轧、冷轧和热处理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冷拉板材。

高强度钢构件既可以用于受拉受弯应力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受压应力结构。

特别是在现代建筑领域,高强度钢构件被广泛应用。

二、超高强度钢构件的力学特性超高强度钢构件具有许多优越的力学性能,例如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等。

由于其高度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超高强度钢构件可以应对各种不同的应力状态。

此外,它也具备着较好的韧性,能够承受高刚性和高应力状态的作用。

在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力学研究中,其力学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探究其力学特性,我们可以对超高强度钢更好的理解与应用。

三、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特性超高强度钢的材料特性是其力学性能的基础。

在超高强度钢构件的材料力学研究中,超高强度钢的组成和结构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超高强度钢在晶体结构方面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的晶体结构很复杂,并且由两个或更多的相组成。

其次,它的脆性很大,并且在受到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

通过进行材料特性的探究,我们可以了解超高强度钢的组成和结构,并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关于材料性能方面的研究结果。

四、超高强度钢构件的应力分析应力分析是超高强度钢构件的力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超高强度钢构件的应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超高强度钢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应变特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

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

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其中超高强度钢材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展开讨论,涉及相关技术、应用领域、优势分析及未来展望等方面。

超高强度钢材是指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钢材,一般通过采用先进的冶炼、轧制和热处理等技术生产得到。

其中,冶炼技术是控制钢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电炉冶炼、真空冶炼等;轧制技术则采用高温、高压等方法,使钢材获得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热处理技术则是通过调节温度和气氛,改变钢材内部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

为了充分发挥超高强度钢材的优势,需要对其组织性能进行合理控制。

其中,细化钢材的晶粒尺寸是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调整轧制和热处理工艺等措施,也可以优化钢材的显微组织,提高其综合性能。

在桥梁工程中,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因其卓越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悬索桥和斜拉桥中,采用超高强度钢材制成的钢丝和钢绞线作为主要受力结构,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机场工程中,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常被用于建造航站楼、停机坪等重要设施。

由于机场处于露天环境,钢材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超高强度钢材制成的构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高速铁路工程中,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主要用于建造轨道梁和高速列车车厢。

由于高速铁路对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极高,采用超高强度钢材能够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噪音,同时保证列车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超高强度钢材具有比传统钢材更轻的重量,因此在同样承载能力要求下,可以减小结构尺寸,降低结构重量,从而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效益。

超高强度钢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了结构维护和更新的需求,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疲劳性能是结构的重要性能之一。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文玲敏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文玲敏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文玲敏发布时间:2023-05-30T01:49:53.7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3年6期作者:文玲敏[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钢材生产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新型高强度结构钢的出现。

超高强度钢材与普通钢材相比,超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钢柱的整体稳定性更高,承载力更强,强度优势非常明显。

目前在国内外多个建筑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钢材生产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新型高强度结构钢的出现。

超高强度钢材与普通钢材相比,超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钢柱的整体稳定性更高,承载力更强,强度优势非常明显。

目前在国内外多个建筑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本文主要对我国钢结构工程中超高强度钢材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强度钢材钢结构以后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工程应用;进展高强度结构钢材一般称为“高强钢”,其屈服强度不低于460MPa,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焊接性、冷弯性能等。

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加,构件可以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从而降低结构的钢材消耗量,减轻结构自重,扩大建筑的使用空间,具有良好的节能环境效益。

自钢结构出现以来,其发展与生产工艺、材料性能有直接关系,在应用中也不断改善,使钢结构的使用性能、承载力及经济性能得到提升,促使钢结构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钢材的加工性能及强度都极大提升,使得钢结构施工中对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效果得到不断提升。

一、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钢材选择与构件制作钢结构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中大多选择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合金元素少于5%,屈服强度超出275MPa,且可焊性理想。

相对于普通钢材来说,低合金高强度钢没有经过热处理,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钢材的类型、规格等需要符合国家产品设计要求,且在进入施工场地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

超高强度钢在航空材料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超高强度钢在航空材料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超高强度钢在航空材料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超高强度钢是一种以高品质和优良性能吸引了航空业的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可塑性等特点,比传统的钢材有更好的性能和使用价值。

这种钢材能够大幅度提高飞机的载荷能力和安全性能,从而保证了飞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超高强度钢在航空材料中的发展与应用也是目前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超高强度钢在航空材料中的发展与应用。

一、超高强度钢的研究进展超高强度钢是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超过2000MPa的钢材。

传统的高强度钢的强度在1000MPa左右。

一般而言,超高强度钢重量轻、强度高、硬度高,不易氧化、腐蚀、变形和断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磨耗性和高温稳定性。

目前,超高强度钢主要应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起落架等重要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超高强度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先进制钢技术生产出一批超高强度钢;到8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高合金超高强度钢,其机械性能和防腐蚀性能都大大提高;90年代之后,钼合金超高强度钢、铌钒超高强度钢等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使得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二、超高强度钢在航空中的应用超高强度钢在航空材料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不仅能够使用在大型商用飞机、民用航空飞机、军用飞机等领域,还可以在航天器、火箭等高科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波音公司的787梦想号采用了一种叫做高导向超高强度钢的新材料,比传统的材料更轻、耐腐蚀性能更好、强度更大等。

在航空领域,超高强度钢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发动机、起落架等重要部件中。

这些部件要求具备高的强度、韧性、可塑性和可靠性,超高强度钢正好符合这些要求。

例如,飞机机身需要具有高强度、低重量、优良刚度和耐疲劳性等特性,这恰恰是超高强度钢优越性能的体现。

除了机身外,发动机和起落架等部件的材料也是航空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发动机叶片需要具备高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这需要使用高品质的钢材。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通用技术条件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通用技术条件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通用技术条件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材料,通常用于
制造航空航天器件、汽车零部件、建筑结构等领域。

其通用技术条
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成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通常包含少量合金元素,如钼、铬、镍等,以及适量的碳、硅、锰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和配比
对钢材的强度、塑性和耐腐蚀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2. 热处理工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具有
重要影响。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正火、淬火和回火等,通过控制
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调控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 成形加工,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成形加工技术对于制造复杂
零部件至关重要。

包括锻造、轧制、冷冲压等工艺,需要根据钢材
的性能特点和成形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4. 焊接工艺,钢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进行焊接,因此低合
金超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也是其通用技术条件之一。

选择合适的焊
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至关
重要。

5.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
质量,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镀层、喷涂、磷化等工艺。

综上所述,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通用技术条件涉及材料的化学
成分、热处理工艺、成形加工、焊接工艺以及表面处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条件,才能有效地应用该材料,并确保其性
能和质量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高强度钢分类

高强度钢分类

高强度钢分类
高强度钢是一种以高拉伸强度、高屈服强度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为特点的钢种。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高强度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的主要特点是其拉伸强度达到了2000MPa以上。

由于其强度非常高,使得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超高强度钢有双相钢、TRIP钢、TWIP钢等。

2. 高强度低合金钢
高强度低合金钢的主要特点是拉伸强度大于等于485MPa,屈服强度大于等于345MPa,并且具有良好的冷成型能力。

该种钢材广泛用于轻型车、重型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3. 高强度无缝钢管
高强度无缝钢管的主要特点是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较高,具有优异的耐磨损、高温、抗压等性能。

该品种的钢管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4. 高强度耐磨钢板
高强度耐磨钢板的主要特点是耐抗磨损、抗冲击、抗压、抗焊接等性能良好。

目前,该种钢材被广泛应用于采矿、建筑、港口、机械等领域。

5. 高强度耐腐蚀钢板
高强度耐腐蚀钢板具有非常高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目前广泛应用于船舶、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总之,高强度钢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不断推动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高强度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高强度钢的发展将会更加快速和全面。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创建时间:2008-08-02超高强度钢(ultra high-strength steel)在合金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

通常把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或者屉服强度在1380MPa以上,并具有足够的韧性和良好的工艺性能的合金钢称为超高强度钢。

主要用于航空和航天工业制作承受高应力的重要结构部件。

类别按照合金化程度及显微组织,超高强度钢可分为低合金、中合金和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三类。

在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中又有马氏体时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等(见金属的强化)。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是由调质结构钢发展起来的,含碳量一般在0.3~0.5%,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其作用是保证钢的淬透性,提高马氏体的抗回火稳定性和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钢的显微组织。

常用元素有镍、铬、硅、锰、钼、钒等。

通常在淬火和低温回火状态下使用,显微组织为回火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如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或下贝氏体与马氏体的混合组织,也可改善韧性。

这类钢合金元素含量低,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广泛用于制造飞机大梁、起落架构件、发动机轴、高强度螺栓、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和化工高压容器等。

中合金超高强度钢热作模具钢的改型钢,典型钢种有4Cr5MoSiV钢。

这类钢的含碳量约0.4%,合金元素总含量约8%,具有较高的淬透性,一般零件经高温奥氏体化后,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500~550℃回火时,由于碳化物沉淀产生二次硬化效应,而达到较高的强度。

这类钢的特点是回火稳定性高,在500℃左右条件下使用,仍有较高的强度,一般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零件。

马氏体时效钢典型钢种有18Ni马氏体时效钢,含碳小于0.03%,镍约18%,钴8%。

根据钼和钛含量不同,钢的屈服强度分别可达到140、175和210kgf/mm2。

从820~840℃固溶处理冷却到室温时,转变成微碳Fe-Ni马氏体组织,其韧性较Fe-C马氏体为高,通过450~480℃时效,析出部分共格金属间化合物相(Ni3Ti、Ni3Mo),达到较高的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烘烤硬化钢(BH钢:bake hardenable): 以铁素体为基体,并主要以固溶的形式来强化。车身一般经冲压加工成形,当车 身进行涂装时,车身在各烘干炉中被加热/烘烤,此时便赋予了固溶体中碳、氮原子扩 散的热激活能量,使碳、氮原子在“位错”处析出,从而增强了制品的屈服强度故将 其称为烘烤硬化钢。
德国家庭轿车材料从1975年至2005年的变化趋势。
钢铁行业对策: 面对其他竞争材料的上升态势,1994年在国际钢铁协会的倡议下,全世界18个国家的 35个钢铁公司联手成立了超轻钢车体计划(ULSAB:ultra light steel auto body),以寻求 开发用于汽车车身的钢材料以及能提高钢材性能的可能性。
超轻钢车体计划和参考车型所用材料的比较
超轻钢车体计划和参考车型所用材料加工方式比较
汽车用钢: 板材:依据生产工艺分为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镀层板 根据强度的不同可分为低强钢和高强度钢系列 主要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化和表面处理化
汽车车身用钢的发展概况:
20世纪50—60年代,开发和使用沸腾钢,与国外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国内开发了08F系列钢种;
继而开发的钢种: 大多数汽车都使用高强钢,如高强低合金钢(HSLA)、烘烤硬化钢(BH)、低碳 与超低碳的含P钢、高强IF钢等,屈服强度在210MPa~550MPa之间。 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high strength low alloy ): 这类钢主要是由于在冶炼过程中添加了微量的合金元素,使钢能析出细小的 碳化物并使晶粒细化而得到强化。
DP钢是一种强度高成形性 好的新型冲压用钢,一般用于制 造高强度、高抗碰撞吸收、易成 型、要求严格的零件,如车轮轮 毂、保险杠、悬挂系统和加强件, 也可用在汽车的内外板等零件和 构件上。
(2)复相钢(CP:Complx Phase)
在DP钢中(如上图),有5%~30%的马氏体分布在多边形的铁素体周围,当使DP钢较高 的退火温度加热,进行连续退火时,便得到了奥氏体,随即冷却,这些奥氏体又会重新转变成 为马氏体。不过在控制再结晶速度,使再结晶过程延迟或是由于加入到钢中的微合金元素(如 钛或铌)的碳化物析出,将会获得相当细小的晶粒,从而提高了钢的延展性。于是CP钢的金 相显微组织成为含有少量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在铁素体/贝氏体母体中的珠光体。此外, 在CP钢的连续退火,发生金相转变的过程中,要控制结晶速度,必须保证有一定比例(少于 20%)的硬相(如马氏体或贝氏体金相组织)形成。 综上所述,对于CP钢既采用按晶粒细化机理提高延展性的措施,又采用了通过金相显微 组织硬化机理提高强度的措施,双管齐下,来提高机械性能。必须强调的是:与双相钢DP相
20世纪60—70年代,国外为满足汽车深冲的需要,开发了铝镇静钢,使钢板的深冲性有很大的提 高,可以满足对汽车更多审美的要求,为此国内也发展了08Al系列的深冲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使冶炼超低碳和超低氮钢成为可能,所 以汽车用钢研究大量集中在IF钢的开发和使用上,为取得更好的深冲性,碳、氮质量分数降低到 0.005%以下,该钢开拓了洁净钢的先河,使人们对钢铁产品的成分控制有了更新的深刻认识,汽 车工业也从中受益非浅,可以使用极其优良成形性的钢板完成复杂零件的成形;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对于节能与环保的要求日益苛刻,主要是开发和使用高强度钢板。 低碳与超低碳的含P钢板、BH钢板、含Cu钢板,通过使用高强钢板,降低车体质量,减少能耗; 进入21世纪,由于环境、能源、安全的要求更高,钢铁行业又面临着铝、镁等材料的激烈 竞争,所有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集中在开发新型的超高强度钢,为超轻钢车体计划配套的新型钢 板,开始釆用超高强度钢薄板,其屈服强度在550MPa~1 200MPa之间。如双相钢、TRIP钢、 TWIP钢、含B超高强钢等。是解决汽车车身自重大、噪音大、油耗高、回收利用率低、成本高 等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双相钢(DP:Dual Phase) 双相钢指由低碳钢和低碳低合金钢经临界区处理或控制轧制而得到的, 主要由铁素体和马氏体所组成的钢。具有屈服强度低、初始加工硬化速率高、 在加工硬化和屈服强度上表现高应变速率敏感性以及强度和延性配合好等特 点,是一种强度高成形性好的新型冲压用钢。
DP钢由软铁素体+硬马氏体组成。 马氏体为强化相,以小岛状形式分布在铁素体基 体上;软相铁素体是连续的,从而使这类钢具有 极好的延展性。然而,当发生变形时,钢中硬质 相马氏体和软质相铁素体之间的应变不协调,应 变主要集中在被岛状马氏体包围的强度较低的铁 素体上,产生高硬化速率且具有高延伸率即从而 引起DP钢相当高的加工硬化,与具有相同屈服强 度的普通钢相比,DP钢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
ULSAB研究项目的目标是向世界表明,钢材在减轻车重、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 性等方面仍是最合适的材料。此后,在1998年开始实施“先进汽车概念”项目 (ULSAB-AVC),研究开发新一代钢铁材料,该项目已完成,“白”车体重量减轻了 25%并在2002年提供给全球的汽车制造厂。 超轻钢车体计划特点主要是大量使用高强钢(HSS)和超高强钢(UHSS),而不 再使用或极少使用传统的低碳钢(如普通的铝镇静钢、IF钢等);大量使用液压成 形的管件作为结构件(Tubular),而减少使用冲压件(Stamping);大量使用激 光拼焊的钢板(TWB),减少使用单块钢板冲压。
碳锰钢(CM钢:carbon-maganese): 高强度碳锰钢主要也是由于固溶体的增强作用而强化的。这种钢(如16Mn)通常 用于制造载货车的车架纵梁。为改变碳锰钢中的夹杂物MnS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碳 锰钢的冶炼过程中,要向钢中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起到既能脱硫又有改变夹杂物形态、 大小和分布的功能,从而大幅度提高碳锰钢板的横向塑性和冲压时的成形性。 各向同性钢(IS钢:Isotropic): 铁素体为基体,它不同于其他钢种的关键就是IS钢的Δr值等于零。Δr为各向异性系数 在各个方向上的平均差值。通常,钢材轧制后会出现各向异性,而IS钢各向同性,也就是 说用IS钢进行深冲时,形成飞边/“凸耳”的趋向最小。
对于高强度钢,以前并无统一的定义。在ULSAB项目中,将屈服强度为 210~550MPa的钢定义为高强度钢(HSS),屈服强度超过550MPa的钢定义为超高 强度钢(UHSS),而屈服强度覆盖HSS和UHSS之间的高强度钢称为先进高强度钢 (AHSS)。 普通的高强度钢为微合金钢,有碳锰钢、烘烤硬化钢、各向同性钢、高强度 IF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几种类型,此类钢种的缺点之一是成型性较差。而先进高 强度钢是多相钢,它由于采用了以相强化为主的复合强化方法,有效提高了基体 的强度和综合性能。先进高强度钢钢种有双相钢、复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和马 氏体钢等四种。
比,在相同抗拉强度800 MPa的情况下,CP钢的屈服强度明显提高,并且较大;CP钢还具有
相当高的抗冲击吸能特性和很高的残留变形能力。因此,CP钢既具有相当高的抗拉强度,高 加工硬化系数,又有非常均匀的延伸性能。以CP钢加工的制件,成形后再经涂装时的烘烤、 硬化,其抗拉强度可超过800 MPa。图8为CP钢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应用范围。
TRIP钢主要成分是C、Si和Mn,其中Si作用是抑制贝氏体转变时渗碳体析出。 与其它同级别的高强度钢相比,TRIP钢的最大特点是兼具高强度和高延伸性 能,可冲制较复杂的零件;还具有高碰撞吸收性能,车身一旦遭遇碰撞,通过自身 形变来吸收能量,而不向外传递,常用作汽车的保险杠、汽车底盘等。此外,它还具 有优良的高速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主要用于汽车结构件及其加强件、以及拉延深 的汽车零件,如机油盘、车门、罩壳等。 当前世界各大钢铁公司生产的DP钢或TRIP钢的抗拉强度均已达到590~980 MPa,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新开发乘用车的前端车架纵梁、转向拉杆下臂以及各车 身立柱均采用DP钢或TRIP钢。
问题:在汽车用材料的减重方面,虽然PNGV计划达到了减重40%的目标, 但是由于广泛采用铝合金和镁合金引起了汽车的成本增加,所以在该计划取得成 功以后,目前的前进步伐已经减缓,主要是考虑成本、环保要求和节能的价值。 然而,以高强度钢材料为代表的钢材,因其所具有的优异特性、经济性、 可再循环利用等特点,仍然是汽车用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材料,据粗略统计,生产一辆汽车 的原材料中,钢材所占的比例约为72%~88%。下表: 是1980-2000年美国中型 轿车主要材料构成比。
传统用钢: 在汽车制造中最经常使用的钢是低强度钢(如软钢和IF钢等,其抗拉强度为 200~300MPa,有良好的成形性,以及生产成本低。 软钢(亦称低碳钢:mild steel): 其金相显微组织主要是铁素体。由软钢制成的板材包括普通热轧钢板和低碳结 构钢板曾是汽车业最常用的钢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铝镇静钢板目前 是我国汽车业用量最大的钢板。因此软钢的拉延品质和铝镇静钢的各项机械性能都 具有代表性,并通常作为基准参考。 无间隙原子钢(IF钢:interstitial-free) IF钢的屈服强度很低,小于180MPa,具有相当高的加工硬化系数n和比较高的 各向异性系数r。它用于制造比软钢性能要求更高的汽车制件。一些等级的IF钢由于添 加某些元素(如钛和铌)而得到增强,并提高了r值。更由于碳和(或)氮的金属间化 合物的析出,使晶粒更加细化,因而提高了强度。在IF钢中通常还要添加适量的磷, 通过磷的固溶强化进一步提高强度。高强度级的IF钢广泛地用于车身结构和“开合 件”。
超高强度钢
世界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环境和安全三大严峻问题。节能、环保和安全成 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美国的行动: 推出PNGV即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 partnershipfor a new generation of vehicles 1993年,由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由政府和企业联手进行创新性的技术开发。为此 联邦政府每年拨款3亿美元,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每年投入10亿美元进行新一代汽车和 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美国47个州的21个联邦实验室和51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 了1200多个PNGV研究项目,PNGV计划已使美国全国形成了一个汽车技术创新的 国家行动。 PNGV计划提出的3个战略目标: (1)显著改善和增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2)尽快将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汽车生产当中; (3)开发出具有3倍于现行车燃料效率的新一代汽车。即燃料效率为1994年可比标准 轿车的3倍,该车的平均每百公里油耗由9 L降至3 L。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已经通过实施PNGV计划开发出概念车,其达到了平均每百公里油 耗由9 L降至3 L的主要目标,但是车体材料主要是铝合金和镁合金。 在美国PNGV计划的刺激下,德国和日本也都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且也都达到了平均 每百公里油耗由9 L降至3 L的目标,车身材料也主要采用铝合金和镁合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