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700字四篇
《童年》读后感(通用30篇)
![《童年》读后感(通用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f96a0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e.png)
《童年》读后感《童年》读后感(通用3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经磨难的成长——《童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读后感篇1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的。
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数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不禁感叹道:“可怜的孩子,谁的童年有你凄惨!”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小阿廖沙自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艰辛岁月。
在外祖父家里,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事是司空见惯的,很显然,小阿廖沙在这里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恐惧,胆战心惊的,生怕做错了事,但是,还好有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她成了小阿廖沙童年时代唯一的精神支柱。
可以说,《童年》是高尔基的真实写照,也是19世纪70、80年代俄国社会的缩影,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环境。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回忆。
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着好奇与活力。
但是,小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却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闹的阴影之下,面对凶狠、残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小阿廖沙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忍让。
在小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他的身边—外祖母阿库琳娜。
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
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小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小阿廖沙听。
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的庇护和疼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到了小阿廖沙十岁那年,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家中已没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会,独立谋生。
这个不幸的孤儿从此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
《童年》书读后感参考7篇
![《童年》书读后感参考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b075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1.png)
《童年》书读后感参考7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锻炼写作技巧,写读后感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童年》书读后感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童年》书读后感篇1《童年》讲述了阿廖沙四岁时父亲逝世。
他跟随母亲到了姥爷家。
后来母亲又远走他乡四处飘泊。
即使有这样一个姥姥保护,却还有一个更残暴的姥爷随时殴打着阿廖沙。
阿廖沙常常被打得皮开肉绽,甚至昏死过去,虽然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并不知足。
我们总是奢求更多。
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可以再奢侈不可以再浪费,我们要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
,这首名叫童年的歌,使我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
但是读完高尔基的《童年》后,我才知道书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童无比艰辛的,这也是高尔基的童年的真实写照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但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姥姥。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姥姥像一个细心的老师,教会了阿廖沙明辨是非,像一只明亮的蜡烛,点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灯,像一座黑夜里的灯塔,指引了阿廖沙前进的方向。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
我们甚至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毒打、被人拿鞭子猛抽的滋味,那是一种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的痛苦。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缘无故地折磨致死这种事。
但是在读完《童年》后,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童年》书读后感篇2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恐怖、悲惨的。
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
![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c861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5.png)
《童年》的读后感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的读后感1童年——一场短暂而美好的梦。
应是人生之中最为瑰丽的一点时光,让人回味、留恋。
然而在高尔基的笔下,不同时代、不同国界、不同家庭的人却演绎着一段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
向人们展示了那片天地的不幸和痛苦。
《童年》一文的主人公阿廖沙自幼就饱尝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父母先后离他而去,外公家到处弥漫着仇恨和残暴,迫使他十一岁便步入社会。
在人心的苦海中挣扎。
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一个频临破产的小染坊主。
他性格暴躁,自私之极。
阿廖沙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争夺财产、打架斗殴。
在这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中,无数的暴行与丑事压得幼小的阿廖沙喘不过气来。
但仍有许多善良、正直的人们给了他正确的指引和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
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我们被父母宠爱着,保护着。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高尔基的童年生活与我们大大相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值得回忆!在欢呼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传体形式讲述的阿廖沙七至十三岁的命运,高尔基在这一环境中生活得水深火热。
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是黑暗的,周围生活十分残酷,外祖父贪婪而又狠毒,有一次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毒打的昏睡过去。
幼小的阿廖沙也曾经被他抽的失去知觉。
然而在这个可怕的环境中也不缺乏温暖与阳光。
阿廖沙的童年如此黑暗,而我们的童年却不同,我们应该悔过自己的奢侈——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个人的心充斥着暴力,麻木不仁,他们放纵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穷困,病痛的折磨,那种灰暗的日子。
童年读后感700字
![童年读后感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f17a85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4.png)
童年读后感700字童年读后感700字(通用7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读后感7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读后感700字篇1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此刻比起来,其实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若是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童年读后感700字篇2最近我读了童年这本书。
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所写的。
他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三部曲,高尔基悲惨。
令人怜悯的童年故事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忍的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毒打。
《童年》读书心得(15篇)
![《童年》读书心得(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f2561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6.png)
《童年》读书心得(15篇)《童年》读书心得1今天,我看到“小茨冈”之死一章,使我感到很茫然。
“小茨冈”是一个勤劳能干、乐于助人、聪慧乐观的小伙子。
在他的身上有很多优点,但他也有缺点,不如说:“爱偷东西。
”他非常机灵,可是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他的才智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可以说,是黑暗残酷的社会让他沾染了不良的恶习,最总也害死了他。
这篇__使我明白了:“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有独特的见解,要对苦难有认识,有防备,才不会造就小茨冈的悲剧。
”《童年》读书心得2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童年,而高尔基的童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童年》是高尔基三部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的成长故事,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描述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
看完书,一个从苦难中长大的孩子浮此刻我眼前。
外祖父视财如命,主人公因为犯错而经常被痛打;两个舅舅为了分家而争吵,经常打架,这一切给阿廖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比较阿廖沙,我们的童年要好多了,有爸妈疼,不用为了生存而去努力,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而阿廖沙呢,仅有冷落和欺辱。
可是他坚强地活了下去,不屈服地生存了下去,最终成为一代大文豪。
从小娇生惯养的我们,将来会有出息么?看完后,我有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们就像圈养的动物,爪子磨平了,意志也被“太阳”烤软,哪里还懂得拼搏?我们还能独自生存在这钢筋水泥浇筑的森林里吗?肯定是不能的,只会成为街头的乞丐罢了。
而阿廖沙呢,他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但却熬过来了,因为他有拼搏的精神,有坚强的信仰。
此刻,我们是不是应当放弃依靠,尝试自我独立呢?我们是不是应当放弃软弱,向困难说一个“不”呢?我们是不是应当放弃他人给的一切,去尝试开拓出自我的一片天呢?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吧。
时代在提高,我们不能够退步,完美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童年》读书心得3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
童年读后感(精选27篇)
![童年读后感(精选2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a30aa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5.png)
童年读后感童年读后感(精选27篇)童年读后感篇1《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
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
他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
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
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
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十分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正因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生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
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
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
正因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向支撑着。
而此刻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
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
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样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
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
”完美的生活务必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童年读后感篇2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
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
在那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童年》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28篇)
![《童年》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2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adc61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f.png)
《童年》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28篇)《童年》读后感最新范文(精选2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童年》读后感篇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欢乐的笑声,开心的游戏,纯洁的友谊,父母的关爱……而高尔基的童年却与我们的截然相反……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在三岁时就是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了外祖父家,在那里,外祖父的残暴,舅舅们的无情,继父的恶毒……都对阿廖沙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最终在阿廖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产了他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读者作者高尔基的悲惨的童年生活,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有爸爸妈妈的疼爱,与玩伴的欢笑声,那百玩不厌的游戏……都让我无比怀念,虽然高尔基没有幸福的生活,但他又外祖母的疼爱和关切,让高尔基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
外祖母勤劳,善良,他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常常给给阿廖沙将好听的故事,也潜移默化的叫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读了《童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童年非常幸福,不用干苦活,没有遭到亲人的打骂,我们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不愁吃不愁穿,而高尔基要忍受着寒风暴雨度过自己的童年,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但是,在我们享受幸福同时也让我们少了一些付出,一些执着,一些积极,一些努力……高尔基用他的童年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在阴冷黑暗的地方我们不必害怕,或许我们再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努力摸索着,终会从这条阴冷的小巷走到光明的大道!《童年》读后感篇2最近,我阅读了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童年》,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让我知道了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学习。
现在,我就给你们分享一下吧!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
外祖父家的事业在不断地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专横暴虐。
鲁迅的童年作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鲁迅的童年作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a24d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0.png)
鲁迅的童年作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鲁迅的童年作读后感700字精选篇1每个人都有童年,有的是纯洁天真的,有的是幸福美满的,有的是平淡无奇的,也有的是艰难困苦的。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的童年一定是前两种,可以无忧无虑的在家人的爱中成长。
但还有一部分人的童年是第四种,挫折不断,困难重重,生活在一个冰冷,没有爱的世界里。
于是他们便学会了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的生长。
如果不相信,那么就去《童年》这本书中寻找答案吧!本书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从阿廖沙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阿廖沙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他的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的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
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有一次,阿廖沙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的昏死过去。
再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尽管这尽人激愤和狂怒的童年以及身边这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阿廖沙并没有被这些黑暗的丑事和腐蚀人的恶势力所压倒。
他反而被锤炼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的人。
因为在黑暗的现实中,还有善良正直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则是阿廖沙那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外祖母种下的。
是她让阿廖沙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而现在的我们,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放弃了,就停止了奋斗和前进。
当今网络上有一句话“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多趴一会儿。
“很多人看到后都是一笑而过,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思考过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说的就是现在的我们。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经不起生活的大风大浪,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还没开始奋斗就觉得自己一定不行,一定办不到。
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奋斗,为了梦想坚持不懈执着拼搏,再大的风浪也算不了什么。
失败是留给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不应该也没有资格享受成功的喜悦。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虽然童年没有像阿廖沙那样辛苦,但我们更要成为像阿廖沙那样勇敢正直,坚强和善良的人。
《童年》读后感(精选25篇)
![《童年》读后感(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9b9f2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5.png)
《童年》读后感(精选25篇)《童年》读后感(精选2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读后感篇1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
这本书写了高尔基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是完美的,欢乐的,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但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欢乐,而是悲惨凄苦的。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父亲在他的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并且死的很悲惨,这给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能宇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之后跟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里,但在那里阿廖沙也没过上好日子。
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许多好听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
阿廖沙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使人感动,但他也为这吃了不少苦头,经常会因受到屈辱、欺凌而落泪。
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读书并最终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家。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高尔基小时候就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追求,对完美生活强烈的向往,我们此刻的生活是多么完美,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要珍惜此刻完美的生活。
我觉得我们拥有了一个比高尔基幸福的童年,我们必须也会拥有比高尔基更完美的未来,让我们一齐好好学习吧!《童年》读后感篇2有一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怎样在苦难中成长,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我自我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让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孩子的苦难,是他告诉了我苦难也是一所“学校”!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从没有上过小学的小孩从小没了妈妈,天天要喂鸡。
喂猪。
哄弟弟开心和做饭让哥哥教他知识去冰河上玩。
日复一日他读了两个大学,可是他十分后悔自我失去了妈妈,没有上小学,自我没有带上红领巾。
若再有一次童年他必须要上小学。
《童年》这本书的作者是赵斌,这个小孩就是赵斌。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本(五篇)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2b1d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0.png)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本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
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
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
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
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
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
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
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
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
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
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
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
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老师热心地传授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小说《童年》读后感700字5篇
![小说《童年》读后感7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002e9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4.png)
小说《童年》读后感700字5篇小说《童年》读后感700字1《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
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
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啊: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
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非常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
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
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
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么黑暗啊,就好像他的家庭一样——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周围的人贪婪、残忍、愚昧。
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劳、坚强、善良,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童年的灿烂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负,家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但拥有着这些,我们似乎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
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
但我在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阅读《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7篇
![阅读《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74eb6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a.png)
阅读《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7篇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阅读《童年》读后感作文700字篇一这个书香四溢的暑假,我阅读了很多书籍,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这本书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向我呈现了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年代,发生在少年阿廖沙身边的故事。
书中的阿廖沙出生于19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幼年时他生活地十分自在,也有许多知心好友。
但伴随着其父亲的去世;母亲的性格逐渐变得冷漠,不久后还选择了改嫁;吝啬的外公又被骗光了钱,家庭状况一落千丈,年少的阿廖沙只能和唯一疼他的外婆一起以捡垃圾卖钱维持生计。
然而阿廖沙的继父却迷上了赌博,把家里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输光了,为此阿廖沙开始对母亲有了敌意。
他故意不好好念书,上课时故意捣乱。
在老师赫里桑夫的劝导下,阿廖沙理解了家人,也不再厌倦学习。
他和一群“不受重视”的小伙伴组建了一支队伍,每天都帮着家里挣钱。
可不久后,最疼爱他的外婆生病了,母亲又去世了,这使得阿廖沙的家庭支离破碎,生活更加艰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会为阿廖沙的悲惨境遇感到惋惜,为阿廖沙的朋友茨冈的惨死感到难过,为阿廖沙的舅舅经常无故被外公殴打感到愤愤不平,为经常给阿廖沙讲故事的外婆对阿廖沙的爱而感动。
这些书里的事情真实而生动形象,原来故事主角阿廖沙的原型就是作者高尔基,《童年》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中的第一部。
读完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后,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书中的阿廖沙和我相仿的年纪,尽管生活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他已经开始帮家人分担,还会赚钱贴补家用。
而如今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学习条件又好,我们哪有不认真学习,好好生活的道理呢?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感谢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更懂得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童年》读后感700字(25篇)
![《童年》读后感700字(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e5e8a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c.png)
《童年》读后感700字(25篇)《童年》读后感700字(精选25篇)《童年》读后感700字篇1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父亲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妈妈来到外婆家。
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
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
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公经常痛打外婆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
在这样黑暗的的环境下,谁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我读了之后心情非常压抑。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都是丑陋不堪的,他的身边还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
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阳。
外婆总是用她的温存用她的宽容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
外婆用她的爱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
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
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
所以高尔基又感慨地说:她(外祖母)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当我们告别童年,走向少年的时候,回首自己在童年时候的朝朝暮暮,难免有些留恋。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年幼的我们那时却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我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时,相比之下,我才发现原来我就是那只在蜜罐中长大的蜜蜂,从小就不用对生活担忧,长辈会给你采蜜,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吃完这些我自以为已经吃厌了的父母的呵护。
《童年》读书心得优秀范文700字5篇
![《童年》读书心得优秀范文7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917595eff9aef8951e063c.png)
《童年》读书心得优秀范文700字5篇《童年》讲述了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主人公阿廖沙是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但他拥有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正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爱如温暖的阳光丰富了他,使他充满了力量去面对苦难。
那么关于《童年》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童年》读书心得7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童年》读书心得范文一对于童年,我想,最好的诠释应该就是幸福了吧!像派大星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像海绵宝宝一样天真烂漫地微笑。
而对于阿廖沙,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群蚁排衙般的黑字,将我引进了一个心狠手辣的曲折故事。
阿廖沙,出生在俄国一个木工家庭,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仅四岁同母亲一起寄居在外祖父家里,目睹并经历了层出不穷的暴行,这一切,都使他朦胧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阴霾与仇恨中。
为了一点不起眼的小事,外祖父鞭打他使他失去了知觉,一连躺了几天;善良的工人“小茨冈”伸手去挡打在阿廖沙身上的树条,胳膊都被打肿了,不料,阿廖沙的两个禽兽般的舅舅要他去抬沉重的十字架时,一失手被舅舅们活活砸死了;舅舅们因为无聊,一次又一次地制造歹毒的恶作剧来加害老长工格里高利,用卑鄙的手段寻开心;出于嫉妒,他们把阿廖沙的父亲狠心的推进冰窟窿;为了争夺家产,两个舅舅大打出手,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父疯狂的殴打无辜的外祖母,导致粗发针残忍的扎进她的头皮里,天使般慈祥的外祖母却毫无怨言;舅舅无端地打死了自己的老婆,冷血的没有人性;当外祖父一败涂地的时候,便挥挥手将阿廖沙和外祖母赶了出去;继父整天不务正业,对于阿廖沙母亲的劝告无济于事,并用脚尖猛踢她的胸脯;阿廖沙十岁那年,母亲也撒手人间……合上书,我浮想联翩:是啊!在这儿,对于亲人,他们不闻不问;至于亲情,早已被龌龊代替。
整个家残无人性。
接踵而至的恐惧并没有压倒阿廖沙面对生活的勇气,但是,那一幕幕恐怖而又目不忍睹的画面还是深深地印在了年幼的阿廖沙心上,为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可望不可即的阴影。
《童年》读后感(合集11篇)
![《童年》读后感(合集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12dd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6.png)
《童年》读后感(合集11篇)《童年》读后感(合集11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童年》读后感1我仰慕高尔基的《童年》很久了,今天终于有机会读它,真是很高兴。
将全书读完,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既充满黑暗,又能看见光明,在冷酷无情中又看到人性的光芒。
此书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幼年时期从三岁到十岁的生活片断。
一直读下去,我进入了一个黑暗但又光明的世界。
读到他的外祖父如何贪婪、残暴,有一次竟将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大病一场;还曾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发针都扎进了她的头皮里;他的舅舅为了争夺财产,把阿廖沙的爸爸推进冰窖里,还残无人性的折磨自己的老婆,害死徒工小茨冈。
他们冷血得连禽兽都不如。
我认为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个阶段,可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快乐的童年。
我不禁感到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
他的童年充满黑暗,而我童年时,外祖父和舅舅可疼我了,常常买糖果给我吃,和我一起玩游戏,还带我到郊外游玩,快乐极了。
我为他感到心疼和同情。
正当阿廖沙处在困境时,终于出现了缕缕阳光——他的外祖母,她经常讲正义和光明的故事给他听,像个天使般引导他走向光明。
正如文中写道的:“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她给予阿廖沙知识和战胜黑暗的力量,给予他迎接光明、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他成为一个坚强、善良的人。
读完这本小说,我受益匪浅。
我现在才知道我的童年有多幸福,父母的疼爱、良师益友、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的童年充满快乐,使我健康成长。
于是我明白:我要一边享受童年快乐,一边认真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和智慧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满更幸福的生活。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efbdc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篇1)在我们的记忆中,童年是美丽、幸福、纯真的。
而当我在假期中读完《童年》后,我了解到了一种童年,那是阿廖沙一波三折的曲折童年。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他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便随着母亲与外祖母一同去外祖父家开始了一段全新生活。
但在这个家庭里到处是争吵和打架。
因为这个家庭里充满自私、贪婪与粗野。
阿廖沙也仅能从外祖母这个和蔼亲切的女人那儿得到一些温暖。
他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财产所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爱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全书以外祖父叫阿廖沙去要饭结尾。
同时也揭露了前苏联人民悲惨的生活。
我一直以为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高尔基的童年却又如此悲惨。
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多么幸运啊!父母从小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我们有困难时,父母也会帮助我们解决,和小伙伴们玩游戏,都是我们感到无比幸福,和阿廖沙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而阿廖沙只能奢望,只能幻想。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光阴,在这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还不应浪费光阴。
说道这里,我就想起以前的一个周末,父母有事不能回家,于是我就高兴极了,心想:反正没有人管,先痛快地玩上一玩。
结果一天的光阴被我白白浪费掉饿了。
当爸爸妈妈晚上回来时,我的作业还一字未动,每想起这件事情,我就特别后悔。
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丢失、浪费时间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应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那么,从新的一年开始我们不再浪费,珍惜生命中的一切!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范文(精选篇2)大家的童年是怎么样的?是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抑或是其他样子?在这本书中高尔基写出了他并不完美的童年。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高尔基,苏联作家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成就涉猎范围很大除了小说还有戏剧文艺理论著作对世界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童年》读后感(通用20篇)
![《童年》读后感(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3fd1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6.png)
《童年》读后感《童年》读后感(通用20篇)《童年》读后感篇1《童年的春天》这篇文章精彩极了我一连读了3遍。
还把生动词语记在我的脑海里。
文章描写了:杨树上挂满了像毛毛虫的东西,风把这东西吹到了地上,有些男孩,捡起来,吓唬我们女孩,有一次我被吓哭了,女孩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柳林,把柳枝编成大千秋,在上面,荡来荡去。
我们在茸茸的绿地来“游击队打鬼子”的游戏,一边玩一边喊,常常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有的邻居向家长打小报告,我们的小屁股要挨“五指印”。
这篇文章由春天引起回忆,叙述的十分清楚。
我知道了现在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童年。
《童年》读后感篇2今年夏天,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这给了我很深的感受。
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艾丽夏的悲惨童年。
艾丽夏的父母去世了,他的祖父非常生气。
只有他的祖母爱他。
我爷爷不太喜欢他,我的两个叔叔甚至讨厌他。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来了。
这让我深深意识到那个时代人们丑陋的一面。
高尔基的童年是如此悲惨,以至于我比他快乐得多。
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老师热情地教我们知识,学生们互相讨论。
我们就像被春风和雨水滋润的小树苗,吸收着越来越多的知识,茁壮成长。
家里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去品尝。
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高尔基很少有平静的一天。
几乎每天都有人伤害、虐待和欺负他。
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每一分钟。
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的童年将远离我们。
抓住我们童年的最后时光,给我们留下最好的童年印象。
《童年》读后感篇3《童年》我看完了,看完之后,心情非常沉重,因为阿廖沙的童年实在是太悲惨了。
他在三岁的时候,爸爸就死了,然后跟着妈妈回了妈妈的娘家,但是他有一个很自私的姥爷,比如说:姥爷给阿廖沙煮茶叶的时候,就要数好,一个也不能多。
有时还少了呢!他的姥爷还很暴力,时不时就给阿廖沙一顿毒打;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财产,以命相博;跟阿廖沙很好的长工,死的很惨,被十字架压死了,头里面的脑汁都挤出来了;还有他的舅妈,舅妈被舅舅活活的被打死了。
童年读后感(通用42篇)
![童年读后感(通用4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16f94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a.png)
童年读后感(通用42篇)童年读后感(通用42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读后感篇1童年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美好的,最天真无邪,不懂人情世故的年华,留下最珍贵的回忆,而高尔基的童年简直参不忍睹。
读完《童年》后,最先的感受是对俄国拥有相似童年经历的不幸者的同情。
如同炼狱般的童年,使儿童过早尝尽,品尽世间百态。
有的,有了对未来的恐惧;有的,有了对社会报复的仇恨心理。
可坚强、勇敢、善良的高尔基,在逆境中成长,通过真挚的文字,净化那被丑恶社会污染了的心,拯救俄国社会。
在《童年》中,早亡的父亲,残忍、唯利是图、视财如命的外祖父,两个残暴、蛮横无礼的舅舅,报复社会、凶恶的彼得伯伯,凶狠暴力的继父,无不是俄国黑暗丑恶社会的缩影。
除了这些悲剧之外,我们也同样看到一些善良,仁厚却饱受恶势力摧残的人,善良慈爱的祖母,追求婚姻自由的母亲,聪明能干的“小茨风”,瞎了一只眼却仍踏实肯干的格里高里,热爱学习、渴求知识的“好事情”,这两部分不同类的人们存在于高尔基的童年中。
或多或少产生影响,让他在如此黑暗的家庭中快速成长,成为悲惨社会中难得孕育的一颗智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环境,育一方人”人在于环境的影响,却有时影响环境,环境能改变人,而人的作为也影响环境。
无论我们在如何的困境中,我们都要坚强,不放弃,让人性熠熠闪光。
童年读后感篇2今天,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作《童年》。
《童年》这本书是由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写的,这本书是他的一本自传小说,是由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改编写成的。
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阿廖沙的小孩。
他一生经历了别人想象不到的苦难,他三岁时父亲便病死,他那刚出生的弟弟马克西姆也去世了。
这两道消息就如同晴空霹雳般接连打到阿廖沙那可怜的母亲身上。
母亲原本灿烂的笑容再也看不见了。
童年阅读心得700字(精选10篇)
![童年阅读心得700字(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f15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b.png)
童年阅读心得700字(精选10篇)童年阅读心得700字篇1今天我终于把《童年》这本书读完了,我的鼻子不知不觉就酸了,两行热泪划过脸庞,滴在了书上。
我急忙抹掉了那不争气的泪水,但是一个个悲惨的画面却永远的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一个冬天的早上,阿廖沙刚刚睡醒,便听见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他急忙起床,看见他爸爸安静的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他母亲正给他爸爸梳头发,边梳边带着哭腔做着祷告,父亲去世了,阿廖沙悲惨的童年开始了。
到了外祖父家之后,脾气暴躁的外祖父就一直看他不顺眼,所以经常找茬来打他。
又一次,从未受到此般毒打的阿廖沙晕了过去,他醒来时发现外祖父正在床边照料他,见他醒了,便和声和气的对他说:“对不起,我是不是下手重了些。
”阿廖沙便建立了对外祖父的一种又爱又恨的感情。
外祖母和外祖父却截然不同,她和茨冈一样心地善良,在外祖父打他的时候,都会果断的伸出手帮他挡一下,外祖母非常慈爱,她虽然慈爱却也免不了外祖父的毒打。
又一次,他的外祖父因为一点小事就打了她,阿廖沙非常愤怒,看不下去了,直接抄起了身边的一切能扔能打的东西向我祖父扔了过去,外祖父去没有感觉到,事后,才发现有好几根针扎进了自己的头皮。
后来,外祖父又逼着他的妈妈去嫁人,虽然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只好嫁了。
后来他的继父有外遇,两人就此分手。
外祖父知道后,气急败坏,把他的母亲又打了一顿。
不久阿廖沙出天花了,浑身长满了红点,这在当时可是真要命的病,而且一传染就一发不可收拾,便把他关在了一个小屋子里。
他每天与病魔作斗争,自己的抵抗力挺强,再加上医生的医治,他终于好了起来。
天花刚被击退,城市一片荒芜的样子。
“偷”已经成为城里多数人的“职业”,就连他也不例外。
没过多久,妈妈久病死了。
从此阿廖沙的童年也就结束了,但是苦难还没有结束,他的爸爸妈妈都死了,就意味着他没有了母爱和父爱,他从此变成了一个孤儿。
童年阅读心得700字篇2童年,人人都有童年,我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但他的童年却保尝人世间的辛酸,通过一个渐渐成熟的孩子的眼光去描写他周围的世界,虽然他对自己总是谦逊地不肯多着笔墨,但却给我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阿廖沙形象.童年里的这些故事在住者优荚的文笔下,个个都显得深刻细腻,引人入胜,像一颗颗珍珠,而全书则有如着这些珍珠组成的一串项链.在这本书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个当然是小阿廖沙了,当看到他的外祖父第1次打他时,他极力反抗,我不由得心升同情,恨不得上去帮他一把,让他免遭皮肉之苦.当看到他交到了知心朋友的那种快乐劲,不由得羡慕起他来,唉,我多么希望能交到知心朋友呀.当看到小阿廖沙没有书却渴望读书时,我被他那种我所不具有的精神所感动.当看到他所读书所遭受的屈辱,而落泪.小阿廖沙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我所拥有的一切.第二个人物则是小阿廖沙的知新朋友,"好事儿",从他的语言中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向上得人,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看作是一件好事,你就不会抱怨生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读后感700字四篇
【篇二】《童年》读后感700字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童年,而且都会有不同的“精彩”,可能是快乐的,可能是悲伤的,可能是富裕的,可能是贫穷的……就连高尔基也拥有着一段令他难忘的童年,之所以难忘,还要归功于《童年》这本书吧,仔细地翻阅着本书,静静地走进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的童年……
这本书的个个角落都体现出了阿廖沙家境的贫寒,不过,他的外祖父是开染房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落就变得脾气特别、极其的暴躁,像个爆竹一样,一点就着,还动不动就打阿廖沙。
当然了这种环境未必能让阿廖沙成为前苏联最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之所以,让她这样功成名就,那得归功于他的外祖母,以及小茨冈(伊凡)等一些心地善良的人,就是在他们的鼓舞下,造就了一个充满爱心的高尔基。
在有一段时间中,外祖母与阿廖沙相依为命,每每读到“外祖母拿着阿廖沙挣来的钱默默地留下了眼泪”,我也会情不自禁的被书中的情节感动而与书中说的那样,留下了眼泪。
书中还有几个比较受我关注的两个人物,其一就是“外公为阿廖沙讲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里的卡希林。
她的凶恶残暴已经是出了名的。
她其实也有个性么,例如: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等等,我不说大家也能看得出来这些词全是贬义吧,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她呢,在整本书中与阿廖沙成了对比,也是市井小市民的
典型形象罢了。
那另一位呢,便是伊凡诺夫娜了,也比较有名,不过,她可是俄国文学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形象。
她也比较勤劳、善良、乐观,有时也比较聪明,而且还十分刚强果敢嘞。
这本书不仅仅只在情节上跌宕起伏,曲折动人,描写方法上也是值得一提的。
《童年》运用了从儿童观念与成人的视角。
一方面,从儿童视角光差描写生活,让童年更加生动活泼,活活鲜鲜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另一方面,作者有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现实,是文章富有思想性与哲理性。
语言上也有着艺术的脚印,特点便是活泼,经常经常将场面描写得栩栩如生,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中的感觉,这既是语言上精华。
或许,你的童年经历着不同样的迁变,或许你的童年已经远去,我想说的是,不论,你的童年是快乐是悲伤,都请你珍惜,更何况已经逝去童年的人们,因为,童年,属于你的只有一次。
【篇三】《童年》读后感700字
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
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
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我从来就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童年。
同很多的的人一样,童年都是在父母的宠爱、溺爱下度过,直至自己长大,然而,在这过程中,殊不知自己已经走过了童年。
但我清楚在这过程中,拥有的,不只是父母的宠爱、溺爱。
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
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
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
但是自幼丧父的他,从未对人生失望。
“我非常害怕外祖父,总觉得他的绿眼珠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看。
”外祖父的种种行为,只有读过《童年》的都会清楚,会有一种莫名的愤怒。
晓得时候,严厉的慈祥的婆婆与严厉的外公总是吵吵闹闹。
虽然,外公很少给我好脸色看,但是他从不会打我,会在我受伤是用他特别的方式关心我。
“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是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高尔基的外祖母是一个乐观、慈爱的老人,虽然生活并不好。
外祖母喜欢讲故事给阿廖沙听,而且特别疼爱他。
外祖母就像一个朋友是的关心他,鼓励他。
一直就很喜欢阿廖沙的外祖母。
这个
幽默、乐观的人。
“在人们心里,欢乐和忧愁几乎纠缠在一起,以不可捉摸的,令人不解的速度互相交替着。
”也许,这就是童年,阿廖沙的童年,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的童年……
闭上《童年》,下午的阳光依旧那么明媚,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五彩斑斓的,童年的那个自己,永远的活在自己心中,伴随着自己成长。
无论过多久,他依旧存在……
【篇四】《童年》读后感700字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陈寿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毛泽东也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人们对书的评价如此之高,书的优秀也是不言而喻的。
今天,我在高尔基的《童年》中畅游了一番。
这本书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年幼丧父,跟随母亲与外祖父一起投靠外祖父。
暴力的外祖父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每次打阿廖沙都如同一个凶神恶煞的魔鬼。
阿廖沙还有两个冷血自私的舅舅,他们常常为分家产的事情大打出手。
他虽然没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却有一个慈祥的外祖母。
外祖母性情温和,百般呵护着阿廖沙。
外祖母经常给他讲故事,对阿廖沙的文学生涯有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他的母亲去世了,阿廖沙也走向了社会。
这本书从而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落伍,当初的沙皇专
制制度是多么不公平。
看完这本书,我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反省。
如今,我们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根本无法相比。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将我们捧在手中生怕掉了,含在嘴里生怕化了,对我们的照顾用无微不至形容都不足为过。
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黑暗的,他没有一个好的家庭,他幼年丧父,十一岁丧母。
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外祖父和两个只顾自己利益的舅舅。
虽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却总是嫌这嫌那,一看到别的同学有新奇的玩具就要父母掏血汗钱买。
十一岁的高尔基以已独自闯荡社会,而我们却还依赖着父母,挑三拣四。
甚至连廉价的东西都不要,只想用昂贵的东西与他人攀比。
我们有父母爱着,有家人疼着,却觉得这份爱本来就属于我们,我们必须拥有的。
在苦水中长大的高尔基没有样式繁多的玩具,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他却不向命运妥协,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文学盛典。
看完这本书,我不再抱怨自己的不幸福,比起高尔基他有的我都有,他没有的我也有,我只没有他的那种努力。
所以,我要以高尔基为榜样,不懈的努力才能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