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与践行民众生态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与践行民众生态意识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前中国的生存环境和生态问题出发,通过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读和借鉴,提出缓解当前中国生态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唤起和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并结合经济理性和异化消费两大困境,从生态理性和生态消费两方面探讨突破困境、践行民众生态意识的路径方法。

【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意识;生态理性;生态消费。

【作者简介】叶琛,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警官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前言

“周老虎”事件已离我们远去。回首整个事件,从20XX年10月周正龙发布“野生华南虎照”到20XX年11月针对周正龙的终审判决,整个“周老虎”事件轰轰烈烈开始,沸沸腾腾地进行,却又在声声叹息中匆匆落幕。“周老虎”曾牵动着上下国民的心,引起大家彻夜不息的争论,并且两次登上世界权威杂志《科学》。曲终人散,大家意犹未尽地说“周老虎”忽悠了全体中国人。现在,人们已逐渐忘却那只唬唬生威的假老虎和那个看似老实的陕西老农民。而笔者却不免反思,整个“周老虎”事件,绝大多数人关注的仅是虎照的真假,却只有少数人去想照片背后野生华南虎的生存困境和生态问题。由此可见,在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的同时,我国民众的生态意识状况也不如人意。

“周老虎”事件所折射的不仅仅是物种灭绝,当我们以更深刻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时,我们发现表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生活垃圾和食品安全等都是我们身边与我们切身相关的生态问题。如果民众的生态意识不提高,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那么就算真有那么一小群的野生华南虎尚且困难地生存在某深山老林里,最终也只能不可避免地走向灭绝。

二、提升民众生态意识是缓解当前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类与自然从来就是紧密、相互作用的。就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生态环境的不理想,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也影响着广大民众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意识指导人的行为。人类有什么样的意识常带来什么样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是如此。生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论述生态问题时有一个共识,即: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他们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思想的大革命。莱易斯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是千百年流传下来、厚厚地积淀在人们头脑中的控制自然的观念。福斯特也看到了人们正是在那些传统的伦理观念的指引下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所以他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人手解决生态问题。可见,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眼中,提升人的生态意识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古代自然的神化——自然主宰人类,和近代人类能力的神化——人类主宰自然,到现代力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对自然的观念也经历了对自然的恐惧与崇拜、对自然的主宰与改造以及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三个发展历程。当人类对自然的充满恐惧与崇拜时,人只能被动地顺从自然的主宰,成为自然的奴役。当人类借助科技的发展壮大自身力量时,人成了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为了满足自己无尽的欲望,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肆掠夺。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各种突发环境事件,让人类不得不正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在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中,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生死与共,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合作与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主宰和反抗的关系,是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因此,生态意识开始在人类的思想意识中凸显出来。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人类生态活动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类为中心、不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认识,以及通过这种认识所形成的基本的理论观点、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缓解当前生态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唤起和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只有树立民众的生态意识,才能催使人们正确地去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生态意识建设可以让民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催生新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过去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在带来收益的同时,所造成的生态问题是十分严重的。而一味追求大、多、全的奢侈的消费观,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可以催生新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建立起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生产体系和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其次,正确的生态意识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牺牲些环境资源是无所谓的。这种认识必然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如为了一己私利,滥采滥伐、肆意捕杀、胡乱排放三

废等等。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以往直接或间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不正确性,从而以新的生态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摒弃有悖生态文明的行为。

二、提升和践行民众生态意识面临的两大困境

1.困境之一:炫耀式消费诱使民众消费走向异化。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异化消费”引起了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急剧膨胀的消费需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阿格尔认为,所谓“异化消费”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延缓经济危机而力图歪曲满足需要的本质,诱使人们在市场机制下把追求消费作为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过度的消费。它表现为人们往往根据消费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幸福程度,其结果造成这种需求超出自然界所能承担的程度,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当代西方人的需求是一种被资本所支配和控制的“虚假需求”,并导致人们只根据疯狂的消费活动来确定人的幸福。福斯特也指出生产出的使用价值主要是为满足虚浮的消费,甚至对人类和地球具有破坏性。总之,发达国家滋长的“消费越多越体面”的观念,不仅鼓励人们以贪得无厌的态度去消费和浪费资源、能源和商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消费观。

本来,崇尚节俭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消费文化。如今,在这种文化下也涌动着崇尚奢侈、炫耀式消费的潜流,特别是改革开放来经济的发展和发达国家消费观的影响,使这一消费潜流逐渐有转化为消费潮流的趋势。可以说,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异化消费的现象在我国已经开始蔓延,中国人的消费也带着明显的炫耀式消费的特征。

一方面,许多中国人在消费中有着盲目的符号崇拜。在当今普通国人眼中,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似乎就是看谁赚的钱多,而对于奢侈品的炫耀式消费则最容易把这个信息公诸于众。所以许多人将奢侈品消费视为身份、品位的象征,LV、劳力士、范思哲、香奈尔、迪奥等品牌成为许多人争相追逐的对象。有人甚至省吃俭用也要买名牌。人们在对名牌的盲目崇拜中,不幸被商品表面的符号异化了。他们追求那些商品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更多是冲着商品表现的那个符号而去。另一方面,许多中国民众对消费品的追求不是够了就好,而是超过才好,形成了大而美、多而好的消费观。比如,房子不是够住就行,而是越大越好,车子也不是够用就行,而是要排气量越大越好。于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许多三口之家却住着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哪怕有些人已经被银行的贷款压得喘不达气来;在拥挤不堪的街道上,私家车摁着喇叭艰难前行……这些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和破坏。

2.困境之二:经济理性诱使民众个体行为与生态理性相背离。经济理性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