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62ae7c8e9951e79b89271e.png)
疗 效评定值 ,共观察8 。 周
1 . 4疗效判断标 准 参 照魏氏疗效评定标 准 。显 效 :尿蛋 白消 失或肾功能正常 ;有
效 :尿蛋 白明显减少 ,或 肾功能改善 ;无效 :蛋 白尿、肾功能无明显
改善甚或加重。
机制 目前仍不明确。北京大学赵明辉等 研究发现抗G M抗体的高亲和 B
力是导致肾脏损害的独立危 险因素 , 抗体的亲和力与患者 肾小球新月体 的数 目 及预后密切相关。Y n等” ag ,抗体滴度与抗G M肾炎的临床 认为 B 表现及预后 同样密切相 关。识别E 的抗体滴度越高 ,肾小球新月体 的 A
但 可以肯定 的是G M肾炎如 能得到早期治疗 ,可望阻止肾功 能持续减 B 退或避免肺出血所致的死亡 ,因此尽早明确诊 断至关重要 】 。在诊治抗
G M肾炎 的历程 中治疗措施 已经大大改进 ,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 了显 B 著的提高 。 本研究结果提示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C X T 治疗抗G M肾炎肾功 B 能减退 ,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 ( U B N)和肌酐 ( r c )及尿蛋 白,改善 肾功能 ,疗效优于对 照组,可见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C X T 治疗抗G M B 肾炎 ,可明显改善 肾功能 。较单用激素 与C X T 治疗 效果为优,值得 临 床推广 。
以疗程最后 1 次非同 日血B 周3 UN、血Cr 4 尿 蛋白总量平均值作 为 、2 h
抗G M肾炎是急进性 肾小球 。炎 的一类 ,临床可表现为肺出血 和 B 肾
( )急进性新月体肾炎。多数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急 或
性肾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 亡原因。抗G M肾炎是循环 中的抗G M抗体 B B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策略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d84052a0722192e4536f6a4.png)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l a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 4 3・
f o r t i b i a l p l a t e a u f r a c t u r e s w h i c h c a n b e f o u n d i n c l i n i c a l r e p o r t s ,a n d t h e e ic f a c y f o e a c h t r e a t me a n t i s n o t t h e s a me .I n t h i s p a p e r ,a l a r g e n u mb e r o f r e l a t e d l i t e r a t u r e o n t h e t i b i a l p l a t e a u f r a c t u r e s i n v o l v i n g t r e a t me n t h a s b e e n r e v i e w e d,wh i c h c o u l d b e n i i f t s o me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Ke y wo r d s:t i b i a l p l a t e a u f r a c t u r e s ;o p e r a t i v e s t r a t e g y ;t r e a t me n t me t h o d s ;t h e p r o re g s s o f re t a t me n t
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0a5d4ce518964bcf847cec.png)
摇 综摇 摇 述
医学信息
酝耘阅陨悦粤蕴 陨晕云韵砸酝粤栽陨韵晕
摇 晕燥援 苑摇 圆园员园
·员怨远怨·
板内固定以达到早期较固 定 的 内 固 定,利 于 尽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合 并 有 测 副 韧 带损伤者行石膏托外固定 源 周后,去除石膏行 悦孕酝 机功能锻炼。
源援 猿摇 如果伴有半月板、交叉韧带、测副韧带手术、由具体情况决定手术后 固定与训练时间。 缘援 关节镜治疗的优势
侯莜魁、范宁等专家在关节 镜 下 治 疗 取 得 满 意 效 果 比 较 传 统 治 疗 方 法 有 以下优点:①直接提供良好的 关 节 内 视 野,了 解 关 节 内 各 结 构 的 损 伤,有 助 于 确立进一步的治疗方案。② 能 基 本 保 证 骨 折 的 复 位,利 用 关 节 镜 平 台 对 平 台 骨折处的直接观察,也可以应用探针等器械协助骨片的复位,如清除嵌入的小 骨片和破碎的半月板,有利 于 复 位。 ③ 直 接 观 察 固 定 的 螺 钉 有 无 进 入 关 节 腔 内,指导螺钉的进针方向以及拧入的松紧程度。④清除脱落的软骨片、骨片和 半月板碎片。⑤同时处理关节腔内发现的其他损伤病变。⑥可以反复冲洗, 去除凝血块,纤维素渗出和骨软骨碎屑。⑦整个手术创伤小,关节腔基本不暴 露,感染机会小,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⑧ 能早期功能训练,功 能 恢 复 良好。 ⑨并发症少。⑩住院时间减少。 远援 缺点与局限性
贼藻凿 贼燥 蚤灶贼藻灶泽蚤增藻 糟葬则[藻 允]援 陨灶贼藻灶泽蚤增藻 悦葬则藻 酝藻凿,圆园园圆,圆愿(员员):员缘缘缘 原 员缘远圆援
志,圆园园源,员园(愿),缘怨园援
[猿]摇 悦藻枣枣则燥赠 粤,月则燥灶糟澡葬则凿 砸,酝藻则糟噪曾 孕,藻贼 葬造援 杂增藻则藻 贼则葬怎皂葬贼蚤糟 澡藻葬凿 陨灶躁怎则赠 蚤灶 [员猿]摇 江基尧,朱诚援 现代颅脑损伤学( 第二版)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
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7cc0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8.png)
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徐晓;王雷涛;贾兆锋;黄江鸿;段莉;陈洁琳;周勇;王大平【摘要】胫骨平台由胫骨近端的干骺端及关节面组成,作为人体膝关节重要的负荷结构,其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处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撞击或挤压所致.胫骨平台解剖结构复杂,一旦损伤常伴随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如治疗不当,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提升,各种手术方式及手术器材的应用使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何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现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综述.%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present in a wide spectrum of injury severity and pattern,which are intra-articular injuries of the knee joint,are often difficult to treat and have a high complication rate,especially the osteoarthritis.Now,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s ever evolving.To achieve good clinical outcomes,we should start with a thorough evaluation and preoperative planning period,which leads to choos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surgical approach and fixation strategy.In this article we report on the latest advances mad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7(014)001【总页数】5页(P69-72,76)【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作者】徐晓;王雷涛;贾兆锋;黄江鸿;段莉;陈洁琳;周勇;王大平【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63;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99;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18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5;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18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胫骨平台作为人体膝关节重要的负荷结构,由胫骨近端的干骺端及关节面组成。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0c84e141453610661fd9f413.png)
经腓骨截骨入路缺点
(1)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明显优势。 (2)后期内固定取出比较困难。 (3)随访时间短,该入路优越性须长时间,大样本研究 证实。
5.经(改良后)前外侧入路
在前外侧入路基础上将切口向后侧延伸,保护腓总 神经,分离股二头肌腱及腓骨头。 优点:软组织剥离少,不伤及腓总神经,不需利用腓骨 头截骨术暴露关节面。 局限性:骨折累及干骺端时重建钢板无法固定,需采用 防滑重建钢板辅助固定。
膝周围韧带
膝周围韧带
常见入路的解剖学基础
胫骨平台后方深层结构 L:外侧;M:内侧;F:腓骨; articular line: 关节线; pes anserinus: 鹅足; 腘肌(popliteaus): 位于腘窝底部表层,从内下斜向 外上走行的三角形束状扁肌;胫前 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 ATA) :
后外侧入路缺点
(1)平台后侧剪切应力较大,拉力螺钉难以维持骨块稳定。 (2)术中应避免暴力及长时间牵拉腘窝处血管神经,防止其损伤 及血栓形成。 (3)术中切开膝关节后外侧腘肌,腘肌腱及腘斜韧带等维持膝关 节稳定性重要结构,关闭切口前应仔细缝合。
7.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
膝关节线上方1cm切口,弧形向下绕过腓 骨小头,沿腓骨中部向下切开至关节线下7 ~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 沿股二头 肌内缘和腓骨小头后方显露腓总神经, 自 腓肠肌外侧头外缘向内侧牵开, 结扎切断 膝下外侧血管束, 自腘肌和比目鱼肌之间 , 显露后关节囊和胫骨平台外后髁。切开 后关节囊, 向上牵开外侧半月板后角, 可 显露后外侧平台的关节面。如切口需要向远 端延伸, 可部分切开比目鱼肌的起点, 骨 膜下剥离, 可获得足够的显露。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51884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3.png)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22T06:32:54.68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梁康[导读]梁康(大新县人民医院;广西崇左532300)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创伤中常见的膝部损伤之一,因系关节内骨折,对治疗要求较高,治疗的目标是关节面的平整,良好的关节稳定性,正常的下肢力线,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避免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和对胫骨平台认识的不断更新,在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也日趋完善,现本文就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部骨折的1%,其多由垂直暴力传达所致,常见于青壮年。
由于其骨折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及结果也不相同。
同时,为了评估治疗效果,也需要分型的统一化、标准化,胫骨平台骨折常用的分型方法为AO(Arbeitsgemeinschaffür Osteosynthesefragen)分型、Schatzker分型以及三柱分型[1]。
一、胫骨平台骨折概述胫骨平台亦称胫骨髁,冠状位上内外侧平台均为凹形、形似马鞍,矢状位上外侧平台呈凸形(如图1所示)。
从前向后有大约5°-10°的倾斜[2]。
胫骨平台发生骨折,由于是关节内骨折,累及膝关节负重面,易致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发生,同时,还由于其胫骨上端属于松质骨,很容易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固定失效,松质骨压缩后还会造成骨缺损。
由于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其上有交叉韧带附着,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发生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容易漏诊,加上膝关节本身属于粗大运动关节,不稳定。
这多样性的原因,常常造成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困难性。
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1、一般体征外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因系关节内骨折均有关节内积血,应注意询问受伤史,是外翻或内翻损伤,注意检查有无侧副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0bc05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3.png)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一、解剖:解剖:1、骨:①内侧平台相对较大,从前向后、从内向外都是凹陷的;外侧平台相对较小,从前向后、从外向内都是凸起的。
外侧平台高于内侧平台,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另外,从前向后胫骨平台有大约10°的倾斜。
这两点会知道临床螺钉打入的方向。
②内外侧平台被胫骨的髁间隆起分开。
髁间隆起有内外两个结节。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前内侧结节的前方,后交叉韧带附着于后侧髁间区并延伸到干骺端的后侧面。
③胫骨结节可以用来定位手术的入路。
它位于平台下2——3厘米处,为髌腱附着。
髂胫束沿着胫骨外髁展开,附着于Gerdy结节上。
2、软骨:每侧平台都被一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覆盖,它们通过半月板胫骨韧带-冠状韧带附着于胫骨上。
二、损伤机制:1、胫骨平台的损伤常由于:①由外向内(造成外翻畸形,典型的保险杠骨折)或者由内向外(造成内翻畸形)的侧方暴力——剪切力;②轴向暴力——压缩力;③轴向和侧方暴力混合。
临床上产生最常见的劈裂骨折、压缩骨折或两种皆有的劈裂压缩骨折。
2、单纯的劈裂骨折更常见于年轻人。
年轻人软骨下骨较坚固,能抵御压缩应力,但不能抵御剪切应力;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下降,对压缩应力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50岁以后劈裂加压缩骨折更为常见,甚至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引起。
3、暴力的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的粉碎程度,还决定关节的移位程度,并相关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例如:外翻应力导致外侧平台的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三、损伤结果:1、ORIF在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意义:①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如果单纯管型石膏固定,超过3周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关节僵硬,理疗对其毫无作用。
②塌陷的关节骨块没有任何软组织联系,牵引不会使其复位。
因此,只有关节内骨块被解剖复位,下肢的力线被恢复(只有通过ORIF),并且早期主动活动,主要的并发症才会避免。
2、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压缩和劈裂都会导致轴向力线的偏斜,而关节面的对合不良也会导致力线偏斜。
胫骨平台骨折_随笔
![胫骨平台骨折_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963dd83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3.png)
《胫骨平台骨折》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概念与分类 (2)1.1 胫骨平台骨折的定义 (2)1.2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 (3)二、病因与诱因 (4)2.1 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病因 (6)2.2 胫骨平台骨折的诱发因素 (7)三、临床表现 (8)3.1 胫骨平台骨折的典型症状 (8)3.2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依据 (9)四、治疗方法选择 (10)4.1 胫骨平台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1)4.2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12)五、手术前后处理 (13)5.1 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14)5.2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5)六、并发症及预防 (16)6.1 胫骨平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17)6.2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8)七、临床案例分析 (19)7.1 典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介绍 (20)7.2 病例讨论与分析 (21)八、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3)8.1 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最新进展 (24)8.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5)一、基础概念与分类单纯型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平台仅部分骨折,未伴有其他结构的损伤。
这种类型的骨折多见于年轻、运动量较大的人群。
双侧性胫骨平台骨折:指两侧胫骨平台均发生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外伤或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骨折。
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指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如皮肤破裂、肌肉撕裂等,容易导致感染和并发症。
关节面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指骨折后胫骨平台关节面发生塌陷,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
碎裂型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平台骨折后碎裂为多个小块,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阅读相关文献时,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1.1 胫骨平台骨折的定义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而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即为胫骨平台,它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型的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型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cf7f50be23482fb4da4c24.png)
32 2・
华 北 煤 炭 医学 院 学 报
2 1 月第 1 第 3期 0 0年 2卷
JN r hn ol e a U i rt 2 1 y 1 ( ) o hC ia a M Sc n esy 0 0Ma , 3 t C l v i 2
E IA方 法 分 析 1 肺 癌 患者 血清 中 C F A 1 水 平 , 果 LS 8例 Y R 2 —1 结
[ 中图 分类 号 ] R6 18 [ 献标 识 码 ] A 8. 文
[ 文章编号 ] 10 08—63 (0 0 0 3 2— 3 63 2 1 )3— 2 0
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多分类方法 , 至今任何 一种分类均不 能 包含临床上所见的各 种不 同现象。现就 目前胫骨平台骨折 的不 同分型方法做一综述。
分 为 6型 一局部 压 缩 型 、 裂 压 缩 型 、 髁 压 缩 型 、 裂 骨 折 型 、 劈 全 劈 边 缘 骨折 型 ( 边 缘 撕 脱 与 边 缘 压 缩 ) 双 髁 骨 折 型 。2 0 分 、 0 0年 ,
’
一
K a 等 综合 了以往的分类 , hn 对胫骨平 台骨折做出了 比较全面 的分型, 分为 7型 : 外侧( L型 ) 内侧( 型) 后侧 ( 、 M 、 P型) 前侧 、 ( A型) 边缘 ( 、 R型 ) 双髁 ( 、 B型 ) 髁下 骨折 ( 、 S型 ) 并对 这 7 , 类骨折作了具体 的亚分型。A 0分 内容详尽 , 方便 医师决
种类型鳞癌和腺癌 比例不一 所致 J 。本 文可见腺 癌组 C A含 E 量明显高 于其他组。 N E是一种肝糖分解酶 , S 正常存在 于神经元周围神经组织
(0 0 0 0 收稿 ) 肖 2 1 — 3— 8 ( 永红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研讨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39b3bd21647d27284b735147.png)
5例 , 1 % ; 效 2例 , 8 , 有 效 率 9 .% 。 占 6 无 占 % 总 33
4 讨 论 .
2 手 术 方 法 .
手术在 经 口气管插管全麻下 进行 , 置戴维 氏开 口器 , 露咽 腔 , 暴 经鼻 腔 导人细胶管 , 上提牵拉软腭固定 , 以利显示术野 。使用 3 0鼻窦 内窥 镜经 口 0 或鼻腔作为照 明设备 , 采用低温等离子 治疗仪 ( 国 A t oaesot dcn 美 r rcr prmeiie h s 公 司产 cba r ,7 ” o lo) “ 0 刀头 , t 7档消融 , 每次作用 1 0—1s 5 左右 、 4档止血 。直 视下行腺样体轮廓化 , 逐层消融切除肥大 的腺 样体 , 左右 两侧消融 至咽鼓管 圆枕 , 后方达后鼻孔 , 下方至颅底筋膜 。特别 注意后鼻孔 及咽鼓管 咽 口处的 腺样体 , 操作过程中注意勿损伤 咽鼓 管 圆枕 及 中隔后缘 。对伴 有 中耳 炎患 者 ,4耳同期行鼓膜穿刺术 : 3 在鼓膜前下方穿刺 , 中耳腔注射地塞 米松 5 g m, 糜蛋 白酶 4 0 u混合液 ; ( 00 8耳 既往已行鼓膜穿刺治疗无效 ) 同期行耳膜置管 术: 在鼓膜前下 方 作 “ 字形切 口, 净 中 耳 内 积 液后 , 十” 吸 置入 硅 胶 通 气 管[ ; 于合并扁桃体炎或生理性肥大者 , 对 同期行 双侧 扁桃体切除。 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 5 , 天 合并慢性 鼻窦炎或分 泌性 中耳 炎患儿 , 后 术 鼻 腔 喷 用 辅舒 良或 口服 仙 璐 贝滴 剂 。
医学信 息
・
3 1 ・ 6 8
N .8 0 1 o0 2 1
MEIA FR AI N DC L 0 M .0 1 【
临床 医学
胫骨平台骨折的CT诊断研究
![胫骨平台骨折的CT诊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ec1375a26925c52cc5bf59.png)
以清晰地显示是 否骨折 , 通过多平 面重建 图像 ( R) 现存 可 MP 发
在 的微 小 骨 折 , 冠 状 面 、 如 矢状 面可 以清 晰 显 示 膝 关 节 的间 隙和
1 资料 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_ 观 察 病 例 为 近 几 年 治 疗 的 骨 折 患 者 ,本 组 4 4例 ,男 2 4 0 5
33 后 柱 平 台骨 折 的 诊 断研 究 .
例 , 10例 , 女 5 平均 4 7岁。 侧患者 2 6 , 左 6 例 右侧患者 1 8 。 3 例 受
伤原 因: 通伤 22 , 落伤 3 交 9例 坠 4例 , 物 砸 伤 4 重 2例 , 动 损 伤 运 3 例 。所 有 患者 在 手 术前 进 行 膝 关 节 正 、 位 x 线 片 同时 进 行 6 侧 C T扫 描 检查 。治 疗 方 法 均 为 手 术 治疗 。
体裸露部位, 连续照射时间不宜超过 2 i b。 n 2 . 化学气体及消毒剂 的防护 .4 2 尽 可能建立层 流手术室 , 没
有层 流 的 手术 室 应 安装 换 气 扇 , 时通 风 换气 。严 格 掌握 各 种 消 定
毒 液 的使 用 方 法 和 浓 度 , 接触 化 学 消 毒 液 时 应 戴 口罩 、 子 、 帽 手
套, 防止溅入眼 内、 腐蚀双手及减 少吸人 , 容器加盖 , 减少其在空 气 中的暴露 。严格检查气腹机和 C O 容器及衔接处 , 防止气体外
漏 , 后 及 时 关 紧 阀 门 。麻 醉 机 随 时检 查 维 修 , 止 全麻 药 物 泄 用 防 漏 。 高频 电刀 、 电凝使 用 时 用 吸弓 器 吸走 烟 雾 。 i
下可 自行调节姿势 , 以减轻下肢静脉曲张 。拿取和传递器械时 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 同时转动, 手术完毕做 颈部保健操 。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2c577ef19e8b8f67c1cb94d.png)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膝关节遭受内外翻暴力的撞击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等均可导致胫骨髁骨折。
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胫骨平台骨折常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遗漏诊断和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①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②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③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④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髁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⑤胫骨内外髁骨折⑥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临床表现: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因系关节内骨折,均有关节内积血,应注意询问受伤史,是外翻或内翻损伤,注意检查有无侧副韧带损伤。
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的限制,特别是在双髁粉碎骨折者。
在单髁骨折者,其侧副韧带损伤在对侧,该侧副韧带的压痛点,即为其损伤的部位,在断裂者,侧方稳定性试验为阳性,清晰的膝正侧位X线片,可显示骨折情况,特别对于无移位骨折。
Hohl根据805例做了简单分类:无移位骨折及移位骨折,前者占24%,后者又分为局部压陷,向中心压陷及劈裂骨折各占26%,全压缩11%,劈裂3%,粉碎10%。
Schatzker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
Ⅰ型:外侧平台的单纯楔形骨折或劈裂骨折。
Ⅱ型:外侧平台的劈裂压缩性骨折。
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性骨折。
Ⅳ型:内侧平台骨折。
其可以是劈裂性或劈裂压缩性。
Ⅴ型:包括内侧平台与外侧平台劈裂的双髁骨折。
Ⅵ型:同时有关节面骨折和干骺端骨折,胫骨髁部与骨干分离,即所谓的骨干-干骺端分离,通常患者有相当严重的关节破坏、粉碎、压缩及髁移位。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一、治疗原则1.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正常解剖关系。
2.保护骨折段的血液供应。
3.尽可能程度恢复下肢功能。
4.防止并发症及误漏诊。
二、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胫骨平台骨折无移位或者骨折塌陷<2mm,劈裂移位<5mm,粉碎骨折或不易手术切开复位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技巧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2e834a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9.png)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技巧胫骨平台骨折,又称为胫骨髁骨折,为膝关节创伤常见骨折,主要为膝关节受外界严重撞击或经受高处坠落等外伤引起,青壮年群体较为多见。
临床上单髁骨折较为常见,特别为外髁,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外侧平台骨折占比为45%-70%,内侧仅为10%-20%。
伴随经济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加,双髁骨折发生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骨折后,通常使多个组织受累,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
因此,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包含哪些?如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下面带大家详细了解。
1.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1.1表现及体征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膝关节存在肿胀、疼痛感,针对未发生位移患者而言,其局部表现较轻,需通过拍摄X线才能最终确诊。
骨折发生位移患者,通常会产生严重的血肿,并存在大面积淤斑。
患者骨折损伤之后,受局部肿胀影响,其周围张力大幅度增加,对骨折复位和固定存在较大影响。
1.2并发症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不同程度引发各类并发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韧带损伤。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合并侧副韧带损伤占比5%-20%,针对此类患者及骨质疏松老年人,发生并发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较少,但内侧副韧带损伤占比较大,需对其韧带破损状况进行实时观察,主要因外侧平台骨折后,患者骨正常支撑能力丧失。
因此,需对其患者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误诊。
其二,半月板损伤。
此类并发症较为常见,半月板受损之后,其主要在关节囊附着部位发生严重撕裂。
其三,血管神经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发生严重位移时,增加腓总神经受损,造成严重后果,需对其加以重视。
1.3影像学检查1.3.1X线检查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需及时进行X线条检查,主要将骨折具体部位及类型予以明确,为后期患者诊疗做以支撑,但其X线条上仅呈现骨实际结构,主要以互相重叠为表现,关节面骨折实际状况难以判定,具体塌陷实际距离存在不确定,无法准确显示韧带、半月板损伤。
1.3.2CT扫描患者胫骨平台骨折之后,患者进行CT扫描,对其诊断十分关键,按照其检查结果,将其骨折分为6型,不仅涉及外侧单纯劈裂骨折、塌陷型骨折;而且包含平台粉碎型骨折、内测平台骨折等。
右胫骨平台骨折
![右胫骨平台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761521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e.png)
右胫骨平台骨折
右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伤害,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以及严重的疼痛。
此类骨折发生于右胫骨头最上端处,由断裂或断裂的骨组成,浅表性骨折可以使关节受到严重伤害,并可能导致慢性滞后或不可逆的受伤。
因此,右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主要集中在减少伤口感染,减轻局部疼痛和恢复功能上。
右胫骨平台骨折的症状包括疼痛和出血。
尽管疼痛可能没有明显的体征,但当患者转动脚腕或踝关节时,其可能会有强烈的疼痛感。
此外,患者可能会遇到胫骨肿胀和变形,尤其是在活动时会表现得更明显。
另外,患者可能会有紫红色的皮肤或渗出液,这些都是右胫骨平台骨折的标志。
右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类。
在手术治疗方面,包括重建右胫骨平台,重建或修复断裂的软骨,以及降低关节内窝的压力。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止痛药、抗炎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来降低疼痛和发炎症状。
此外,为了预防感染,还可以使用抗生素。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应在家中采取正确的自我管理护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疼痛和有助于早期康复。
对于轻度骨折,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松紧带绑定好胫骨,避免运动,以及使用冰敷来减轻疼痛。
患者还应根据治疗医生的指示使用特殊的膝关节支具,以限制膝关节的运动,并利用关节活动疗法,使关节扩张和伸展。
总之,右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伤害,发生后可导致功
能受损,疼痛难以忍受,因此,治疗及时以及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护理非常重要。
在治疗方面,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减少受伤,协助患者康复。
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及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及早治愈,减少受伤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469a73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7.png)
治疗
• 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包括使下陷及劈裂的骨 折片复位, 恢复膝关节面的平整, 纠正膝外 翻或内翻畸形, 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早期活动关节, 减少或预防粘连发生。
非手术治疗
并发症
• 伤口裂开或渗出应积极外科治疗 • 坏死骨质和软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和冲洗 • 感染可累及膝关节, 为防止软骨破坏, 应对膝关节
进行全面评估和灌洗 • 深部感染伴有脓肿形成时, 应保持伤口开放, 二期
闭合。 • 窦道形成但无明显的脓液流出, 可彻底清创和冲洗
, 放置引流管, 闭合伤口。 • 细菌培养, 静脉给予有效的抗生素。软组织缺损可
预后因素
• 关节面压缩的程度 • 胫骨髁骨折线的范围和分离程度 • 干骺端粉碎和分离程度 • 软组织的完整性
临床表现及诊断
• 肿、痛,活动障碍
• 受伤史: 外翻或内翻;高或低 能量
• 体检: 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 动疼痛,压痛。软组织情况、 筋膜室张力、末梢脉搏和下肢 神经功能。开放伤口与骨折端 和膝关节的关系。
• 下肢关节内骨折: 早期活动和迟延负 重。若固定较稳定,使用CPM机。IIII型4~6周可部分负重,3月完全负重 。高能量损伤者,即使活动度不大, 也应使用CPM。完全负重X线应出现 牢固愈合证据。
并发症
• 早期: 复位不全、深 静脉血栓形成、感染 、筋膜间隙综合征、 皮缘坏死、伤口不愈 合、内置物外露等。
应用皮瓣或肌瓣转移手术覆盖伤口。
并发症
• 骨折不愈合: 低能量损伤极少发生不愈 合,常见SchatzkerVI型骨干与干骺端 交界区,因骨折严重粉碎、内固定不 稳定、植骨失败、内固定力学失效、 感染以及其他因素所致。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31f7bb27d3240c8547ef27.png)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研究进展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中一种少见、非常特殊的类型。
由于骨折位置偏后,有腓骨阻挡,邻近又有血管神经,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困难。
一旦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会发生关节面不平整,甚至塌陷,导致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
因此,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仍是目前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之一。
现就近年国内外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分型、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治療方法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1 损伤机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是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或屈曲位时遭受垂直和(或)外翻应力,使胫骨平台后外方受到股骨外髁撞击所致。
由于股骨外髁的骨质强于胫骨平台后外方,撞击后通常造成胫骨平台后外髁在冠状面上劈裂或塌陷骨折,而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通常暴力不大,骨折关节面塌陷程度和皮质劈裂长度一般较为局限。
若受伤暴力较大,则可伴发腓骨小头劈裂骨折,更严重者可同时造成后内侧髁骨折,即所谓的后侧髁双髁骨折。
另外,暴力严重时可使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移位,从而造成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甚至引起邻近血管神经损伤。
前交叉韧带也容易在膝关节屈曲外翻外旋时受伤,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损伤机制相似,因此两者容易同时发生[1]。
2 诊断一般根据患者受伤史、损伤机制、临床表现以及X 线片等辅助检查结果,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诊断通常并不困难。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由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骨折线主要位于冠状面上,正位X 线片冠状面的骨折线常常模糊不清,侧位片虽可显示冠状面骨折线,但内、外侧平台的重叠不能清晰地显示骨折移位及塌陷程度,因此正侧位X 线片并不能良好地显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CT 检查应作为常规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
其次,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伴发交叉韧带、半月板等损伤的概率极高,应尽可能行MRI 检查,并结合查体进行综合判断损伤情况。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826a1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5.png)
复位不良原因
与胫骨棘相连的关节面同时出现旋转、塌陷,复位后关节面出现中心凹陷。
1
骨折块本身有压缩,但手术时未将压缩部分撬起。
2
植骨不实,且螺钉拧得过紧,造成关节面再次移位。
3
未清除胫骨平台骨折间夹有的碎骨块。
4
骨折整体复位垫起不足。
5
手术中摄X线片投照角度不佳,造成复位良好的假象。
6
骨折端过多的填塞植骨造成骨折分离移位。
属于高能量损伤,X线上表现为内侧平台骨折,往往合并交叉韧带,甚至外侧韧带复合体的撕裂。严重的可造成膝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 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无移位的骨折,3个月内不能负重。应在病人软组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内侧平台骨折,同时修补前交叉韧带和外侧副韧带。
SchatzkerV、VI型的治疗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Hohl分型
AO分型
关节镜下分型
Schatzker分型
三柱分型
诊断分型
Hohl分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型.轻度或没有移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型.劈裂伴塌陷
伴显著粉碎骨折
型.同时累及两个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型.局限塌陷
骨折,整个髁塌陷
型.内侧胫骨髁的
AO分型----A型(关节外骨折)
非手术治疗指证
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1、多数有移位的双侧平台骨折。 2、移位的内侧平台骨折。
1、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 2、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和血管损伤。
手术治疗的相对指征
3、可导致关节不稳定的外侧平台 骨折
3、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分离>2~5 mm、内外翻不稳定(5~10°)。 4、 大多数高能量损伤,包括内侧髁 骨折。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51c39cf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d.png)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在本文中,我们重温了胫骨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概念,并再次强调了在制定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手术计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损伤,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膝关节功能障碍。
在1950年代,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的手术技术还没有标准化。
石膏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能避免下肢短缩,这使得后期尝试复位移位的骨折块时变得很困难。
牵引可以用于控制下肢短缩。
牵引的张力可以通过韧带牵拉机制使有软组织附着的骨折块复位。
没有软组织附着的压缩关节骨折块则无复位。
随后,在1960年代初期,AO发表了指导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原则,重点是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绝对稳定、矫正轴向畸形和早期活动。
大多数早期研究认为关节稳定性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最关键的目标,但未能指出哪些骨折块负责关节稳定性以及如何恢复关节稳定性。
1974年,Schatzker发表了胫骨平台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的复杂性、患者的年龄和骨质,分为六种主要类型,按严重程度升序排列。
Schatzker分类主要基于平片和两个平面的CT断层扫描。
大多数骨折的主要平面为前后位。
Schatzker认识到不稳定作为手术指征的重要性,并建议怀疑关节稳定性存疑时在麻醉下进行膝关节检查。
2018年,Kfuri和Schatzker重新审视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定义了劈裂楔形骨折块的三维位置对于决定手术入路和支撑钢板最佳位置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劈裂楔形骨折块是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重温了胫骨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概念,并再次强调了在制定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手术计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胫骨近端的解剖胫骨的关节面和附着的软组织提供两个功能:(a)稳定性:胫骨平台与关节面自然容纳股骨髁以及使股骨髁保持在正常位置的能力;(b)重量传递:恢复正常的负重能力。
胫骨近端骨骺有两个独立的髁,各自的表面均有软骨。
外侧髁凸起且较小,内侧髁凹陷且较大。
每个关节面都由相应的半月板部分覆盖。
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b66dfeba0d4a7302763a67.png)
骨 折 手 术 计 划 的 制 定 和 成 功 的治 疗 , 要 在 于 术 前 对 骨 折 的 正 重 确 诊 断 和 分 型 L 。相 对 于 X线 平 片 , 旋 C 三 维 重 组 影 像 更 2 】 螺 T 能作 出准确诊断 和分型[ 。笔者对 C 3 1 T在胫 骨平 台骨折术前诊 断 和 分 型 中的 作 用 综 述 如 下 。
d i1 . 9 9 j i n.0 1—5 1 . 0 2 0 0 8 o : 0 3 6 /. s 1 0 s 8 7 2 1 . 4. 5
文 章 编号 :1 0 —5 1 (0 2 0 0 4 —0 0 1 8 7 2 1 )4— 5 3 2
胫 骨 平 台 骨 折 是 关 节 内骨 折 的 常见 类 型 , 所 有 骨 折 类 型 在 中 的 比例 达 1 , 在 老 龄 人 群 骨 折 中 的 比例 则 达 8 [ 。胫 % 而 % 骨 平 台 骨 折 多 为 高 能 量 的 损 伤 , 折 表 现 复 杂 , 有 不 同 程 度 骨 伴 的 关 节 面 压 缩 与 移 位 , 响 膝 关 节 的 对 合 、 定 性 与 运 动 。 同 影 稳 时 复 杂 的 类 型 变 化 给 治 疗 带 来 了 很 大 的 困 难 。 因 此 , 骨 平 台 胫
第3 4卷
第 un l fYo j n dc l iest o t n l is o r a ui g Me i v riyfrNa i ai e o a a Un o t
V O . 4 NO. 13 4
21 0 2年 8月
Au 20 2 g. 1
C T在 胫 骨平 台 骨折诊 断分型 中的研 究进展
卢 建 斌 . 培 观 。 茂 清 , 宏 俊 , 思 源 黄 韦 蒙 何 ( 西来宾 市 卫校 附属 医院 骨伤科 , 西 来宾 5 6 0 E—ma : l @1 6 em) 广 广 4 10 i wx b 2 .o l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胫骨平台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合并软组织严重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
倘若临床未妥善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有可能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晚期或引发膝关节退行性变。
本文就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所指导和帮助。
[Abstract]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s a kind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derived from high-energy injury with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soft tissue injury.I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s not properly treated,it may cause the dysfunction of the knee joint,or cause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knee joint at later period.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we hope it will have some help and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Tibial plateau fracture;Imaging diagnosis;Non-surgical therapy;Surgical treatment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折,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处理不当或引发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内外翻畸形等问题。
胫骨平台骨折往往伴有软组织挫伤、开放损伤、神经血管损伤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合并症,均对患者康复产生不良影响[1]。
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
笔者从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诊断、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如下综述。
1 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临床用于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手段较多,其中DR技术手段简单易行,成像速度较快且操作方便,成为首选方法[2]。
DR技术可清晰扫查两侧平台面骨折,但对于胫骨平台后部骨折的扫查尚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关节塌陷程度及移位方向也无法予以充分显示,其图像显像可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存在成像不足的问题,影响临床诊断。
临床常需通过螺旋CT多平面扫描重组及三维重建来观察评估平台劈裂塌陷的准确位置,确定塌陷范围及程度,获取具体、全面、逼真、立体的胫骨平台图像,并对骨结构空间位置变化、移位方向、骨面骨折线走行予以全面显示[3]。
与DR检查相比,螺旋CT在诊断骨折分型方面优势更突出。
MRI可基于异常信号将骨折部位准确显示出来,同时也可查到骨挫伤及软骨下线样骨折,并且对韧带组织及半月板损伤情况予以明确显示。
因此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开展MRI检查,以便于更好更全面地诊断及支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并指导术中对膝关节结构的探查处理[4]。
总的来看,临床应全面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伤情,术前通过X-ray、MRI扫查及CT重建是极为必要的。
骨折诊断分型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X线片的Schatzker分型最常用,但对胫骨后髁冠状面骨折并未描述。
罗从风等基于CT影像首先提出三柱分型,将后侧冠状位骨折归为后柱骨折,对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
现有国内学者认为应将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分为后内象限骨折和后外象限骨折,理由是二者之间存在明显不同:(1)二者均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2)骨折形态有差异,后内者多为劈裂骨折,后外者多存在塌陷;(3)手术入路不同;(4)内固定机制不同;(5)对预后影响不同,后内侧骨折对功能影响更大。
目前尚无一种诊断分型能全面描述所有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实践发现加用CT检查可提高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能更好了解骨折形态特点,使临床工作者能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2 胫骨平台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低能量损伤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成功率较高,但用于救治高能量损伤病例效果不佳,这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往往造成骨折粉碎,移位明显,且关节面骨折块塌陷、嵌插,在无软组织覆盖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单纯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导致骨折复位不佳,关节面存在永久性阶梯错位,关节稳定性丧失,有较大概率诱发创伤性关节炎[5-6]。
一般来说,非手术治疗方案分为手法复位、牵引疗法、石膏固定、可控膝关节支具的应用等,其治疗手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临床归纳了非手术方案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适应证如下:(1)不完全骨折或无移位骨折;(2)合并严重内科疾病;(3)外侧平台骨折轻度移位者;(4)胫骨平台骨折移位但关节稳定性尚可;(5)部分不稳定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6)伴有脊髓损伤;(7)合并进行性骨质疏松症;(8)部分枪击伤;(9)开放性骨折严重污染者;(10)骨折部位感染[7-8]。
3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3.1 手术入路手术入路对患者术后的疗效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慎重选择。
传统的胫骨平台手术入路主要有:胫骨前外侧手术入路,膝内侧或前内侧手术入路、膝前正中手术入路和联合入路。
选择膝内外侧双侧入路手术切口对于患者的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放置具有一定优势,能对内、外侧骨折分别进行复位固定,但这种入路风险较大,切口间的皮瓣易坏死,且容易出现感染。
膝前正中入路切口,能够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患者的胫骨关节面、交叉韧带及半月板都能够较好显露出来,但这种手术入路对皮下软组织的剥离面积较大,术后出现皮下组织液化坏死的概率较高。
胫骨前外侧入路是标准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但其存在手术野暴露不充分的缺点,特别是对平台后外髁骨折未能进行良好显露及复位固定。
对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显露在传统的手术中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采用前外侧入路切口,由前外侧切口对其后外侧骨块进行探查、复位,但该方法并不能直接将后外侧骨块显露出来,治疗效果一般。
(2)采用腓骨截骨方法显露后外侧骨折断端,这种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创伤过大,可能会对邻近血管神经造成损害。
近年来,不同学者对胫骨后外侧骨折提出了很多改良入路,例如:褚旭东等专家采用以腓骨小头上方为手术入路,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骨折进行治疗,得到的疗效良好;Johnson等专家采用Tscherne-Johnson手术入路,对患者的Gerdy结节进行截骨外翻手术,显露胫骨后外侧平台,也得到了较好的疗效。
另外,还有报道指出,运用后路倒L形手术入路,从胫骨后侧将胫骨平台双髁暴露出来,直接复位骨折并以支撑钢板固定,这种手术入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小患者的术中失血量。
3.2 切开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案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手术目的在于骨折复位、促使膝关节力线的良好恢复,进而确保膝关节功能恢复,其中膝关节功能恢复最为重要[9]。
临床除牢固固定骨折以促进愈合外还应对胫骨平台关节面予以解剖复位,允许患者早期开展肢体主动、无痛锻炼,降低骨折并发症情况。
目前多采用拉力螺钉、普通解剖钢板、解剖锁定钢板等进行固定。
单纯外侧平台骨折,骨折块较小,可用拉力螺钉固定。
骨折块较大、较粉碎者使用解剖支撑钢板固定较为稳固。
明显粉碎骨折、双髁骨折常需双钢板固定或锁定钢板固定。
常规钢板内固定方案通常侧重于骨折固定效果,强调固定稳定性,但忽视了骨生物学因素,例如手术切口较大、软组织损伤大、骨折端血供受到严重破坏、暴露范围广等[10-11]。
相比于常规坚强内固定治疗原则,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处理方案的核心理念是保护骨生物学环境以促进骨折愈合,特别强调对骨折断端血供情况的保护,其基于内固定支架这一概念,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和肌腱复位效果实施骨折复位,通过特殊设计钢板桥接并固定骨折部位,骨折处血供得到有效保留,骨折愈合更快,感染几率大大降低[12]。
早期临床研究表明,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LISS)效果极佳,术后患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关节稳定性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13]。
生物力学实验发现,钢板螺钉固定Schatzker Ⅳ型的支撑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螺钉固定(P<0.05),然而单纯螺钉固定的应用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临床应重视其手术适应证。
应注意的是,单纯螺钉固定对于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及压缩性骨折病例并不适用[14]。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固定方法的疗效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有学者通过实验对髓内钉、外侧锁定接骨板及双侧支持接骨板的生物力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使用双侧支持接骨板能够给患者提供最大失败负荷,在髁间粉碎骨折时,采用外侧锁定接骨方法得到的治疗效果最差,但使用双侧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此外,单纯使用外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有很高的内侧平台塌陷概率[12]。
后来也有学者证实了使用双侧接骨板能够给骨折部位提供更加稳定的生物学环境,并具有较好的固定力度。
也有学者在经过对比研究后表明对于合并内侧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单一的外侧锁定接骨板能够给其运动提供足够的固定强度,并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内侧髁合并冠状位骨折的患者,采用单一的外侧锁定接骨板,出现骨折复位丢失的可能性较大,导致这一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锁定钢板无法调整螺钉方向,或者患者内后侧骨折块较小,外侧锁定接骨板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固定。
因此,在局部软组织条件允许时,对这类患者采用双侧接骨板,加强内侧固定,支撑后内侧骨折块。
每个患者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均具有其特异性,因此固定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3.3 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用于不宜行内固定手术及难以使用内固定物固定的情况,如全身情况较差、软组织损伤严重、伴有腘动脉损伤和严重粉碎骨折无法固定者,一些常规固定难以获得稳定的骨折,亦需用外固定支架固定。
多数情况下,外固定支架固定为临时性使用,待全身情况好转,局部软组织条件允许可改为使用内固定对骨折进行最终的复位固定。
3.4 胫骨成形术作为一种应力性骨折,衰竭骨折(insufficiency fracture)同时也是隐性骨折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骨质疏松是其病理基础。
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影响,骨骼强度下降,抵抗力减弱,单纯日常运动甚至轻微外力撞击都有可能引发衰竭骨折,此类患者一般没有明确外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