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HBV吸油材料与传统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PBAT的共混改性综述
PBAT的共混改性综述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是一种新型的完全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
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是改善PBAT基材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降低该材料价格的重要方式。
为拓展PBAT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PBAT 的市场需求,有必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共混改性。
1. PBAT与可降解聚合物共混改性1.1 PBAT与聚乳酸(PLA)共混PLA是一种脂肪族聚酯,其合成原料乳酸可完全由生物法发酵制得,脱离了传统的石油原料,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的强度;同时PLA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最终的降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使之在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日用品以及生物医疗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PLA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压缩模量,但是其质硬而韧性较差,缺乏柔性和弹性,极易弯曲变形,抗冲击和抗撕裂能力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LA的使用范围。
同样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材料,PBAT恰好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柔韧性,利用PBAT与PLA共混来对其增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前人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LA/PBAT)复合材料,实验表明,PBAT能够抑制PLA的结晶,导致材料断面出现孔洞和凹槽,随着PBAT用量的增多,材料断面孔洞的尺寸会有所增加,这会导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
但是,PBAT的柔性链段能有效改善PLA的脆性,当PBAT质量分数为30%时,PLA/PBAT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大,达到9%,同时,其冲击强度也能够达到5.33kJ/m2。
前人在PBAT与PLA共混的过程中发现,随着PBAT用量的增加,PLA/PBAT 复合材料中两相的相容性变差,这也是PLA/PBAT共混物力学强度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提高PLA/PBAT复合材料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前人通常在该共混物中引人增容剂以减小两相界面张力,增大界面结合力,改善共混体系的力学相容性和抗冲击性。
HQEE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
HQEE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苗宗成;张永明;赖小娟;杨振福【摘要】采用耐高温聚酯多元醇、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对苯二酚双(β-乙基)醚(HQEE)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无VOC的新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HPUA),采用1,4-丁二醇(BDO)扩链,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BPUA),考察乳液配制的水性胶粘剂在铝箔/PVC上的粘结应用性能.结果表明,HPUA和BPUA乳液的稳定性均表现优良.和BPUA相比,HPUA的各阶段热分解温度(T20、T30、T50、Tmax1和Tmax2)得到明显提高.该复合乳液配制的水性胶粘剂在铝箔/PVC之间的T-剥离强度达到15.3 N;易氧化物等指标符合医药包装标准,该HQEE 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适用于医药铝塑包装.【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9(048)003【总页数】4页(P541-544)【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乳液;胶膜;扩链剂;改性;医药包装【作者】苗宗成;张永明;赖小娟;杨振福【作者单位】西京学院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3;西京学院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3;西京学院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3;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石油工程监督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3.8水性聚氨酯(WPU)具有毒性低、污染性小等优点[1],被广泛用在包装印刷、胶粘剂等方面。
聚氨酯粘结剂具有透明度高、抗油、抗磨以及高粘结强度的优点[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法规变严格,医药包装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低VOC型WPU胶粘剂的应用成为了热门。
但单一的WPU乳液存在耐温性差、粘结能力低等缺点,为了增强WPU的粘结应用,需对其进行改性[3-4]。
本文以无毒的对苯二酚双(β-乙基)醚(HQEE)作为改性剂,合成具有零VOC、无三乙胺、耐温型等优点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HPUA),并采用BDO 为扩链剂,合成了BPUA乳液,对比了HPUA和BPUA乳液及其膜的相应性能。
聚羟基烷酸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
聚羟基烷酸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3.1 概述聚羟基烷酸酯(PHA)是一类细胞体内的生物降解聚合物,是生物聚酯里的一大家族,目前已经发现有150多种不同的单体结构。
虽然PHA结构变化多,物理性能各异,但都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PHA的主要品种有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β-羟基戊酸酯(PHV)及其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酯/聚β-羟基戊酸酯(PHBV)等。
PHA聚合度高,因而结晶性高,全同立构,不溶于水,与传统的PP 类似,但其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可在环境中完全降解为水和CO。
PHA既具有2完全生物分解性、生物相容性、憎水性、良好的阻透性等独特的性质,又具有石油基树脂的热塑加工性,可采用注塑、挤出、中空成型等工艺进行加工,成型注塑制品、薄膜、容器等,也可以和其他材料复合。
其应用遍及高档包装材料、医药卫生(可被人体吸收的药物缓释材料、植入型生物材料等)、农业等各个领域。
其中,PHB是最常见的,是短链的PHA,包括PHBV,是目前大规模生产的生物聚酯。
3.2 PHAs的合成PHAs的化学结构如图3-1所示,其中单体长度为3~15个碳不等,主要取决于侧基R的大小。
图3-1 PHAs的结构PHAs的合成方法可分为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已基本不采用。
生物合成法又可分为细菌合成法和基因合成法。
由于PHAs是许多细菌在营养不平衡的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能量和碳源贮藏性物质,因此细菌合成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微生物种类、合成底物与合成途径都对PHAs的合成起关键作用。
目前,科学家们在尝试各种组合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转基因植物。
如果将细菌合为碳源、太阳能为能源合成PHAs,就可大幅度降低生成路径引入植物后,以CO2产成本。
因此,基因合成法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合成方法。
3.2.1微生物合成路线用微生物生产PHB和多羟基戊酸的聚合物技术早已经出现。
1975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后改为Zeneca)以葡萄糖为底物开发了P(3HB),商品名为Biopol®。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物理改性研究进展
2021.33(1) MODERN PLASTIC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20212观代更护Ailfl些物 世r 降解型料物理改研究进展孙浩程I 崔玉磊2王宜迪I 回军I(1.中国石油化丄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00;2.中国石油化丄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出分公司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0)摘要:综述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发展及分类,重点介绍了近年來国内外具冇代表性的聚乳酸、聚用基脂肪酸酯两种生物 基可降解塑料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针对改性中存在降解机理不明确、忽略新材料的全生命周期仔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 对其未来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基可隆解塑料聚乳酸聚轻基脂肪酸酯物理改性DOI :10. 19690/j.issnl004-3055. 20200166Research Progress on Physical Modification ofBio-Based Degradable PlasticsSun Haocheng 1 Cui Yulei' Wang Yidi 1 Hui Jur?(1.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Dalian , Liaoning , 116000 ; 2,Shengli Oil Production Plant ,Shengli Oilfield ♦SINOPEC ,Dongying ,Shandong , 257000)Abstract : The concept , develop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degradable plastics were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physical modification of two kinds of bio-base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 including polylactic acid andpolyhydroxyalkanoate was mainly introduc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dification , such as the unclear degradation mechanism and the neglect of the whole life cyclemanagement of new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ndapplication were prospected.Key words : bio-based degradable plastics ; polylactic acid ; polyhydroxyalkanoate ; physical modification近年来,人们对塑料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对 环境危害的认识逐渐加深。
VOCs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VOCs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苟东晓;孙佳星;苏宪章;高雯
【期刊名称】《山东化工》
【年(卷),期】2024(53)8
【摘要】各类工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量排放,对我们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威胁人体健康,亟待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治理。
VOCs处理工艺中,吸附法优点突出,应用最广泛,吸附剂则是吸附法的核心。
介绍多种吸附剂材料,明确其吸附机理,深度分析不同吸附剂吸附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不同吸附剂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苟东晓;孙佳星;苏宪章;高雯
【作者单位】山东省蓬渤安全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1
【相关文献】
1.吸附法处理VOCs气体的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2.碳基及碳基复合材料吸附剂对VOCs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3.VOCs高效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4.生物炭材料吸附VOCs 研究进展
5.用于VOCs吸附的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聚丙烯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我国聚丙烯技术及市场发展分析报告作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赵文明摘要:综述国内聚丙烯装置技术发展情况,对国内主要聚丙烯生产工艺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评述,简述了国内聚丙烯市场形势,并就我国聚丙烯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聚丙烯,技术水平,市场调查,述评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聚丙烯具有比重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高、抗挠曲性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可采用注塑、挤塑、吹膜、涂覆、喷丝、改性等多种加工手段生产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医疗、包装等领域。
1 装置、工艺技术和催化剂1.1 生产工艺截至2008年底,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已超过80家,生产装置100余套,总生产能力780万t/a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聚丙烯生产国。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
其中,连续法装置46套,生产能力为636万t/a,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81.6%左右;此外,我国还存在大量间歇法小本体聚丙烯装置,单套年产量不足万吨,至多十几万吨,而合计能力超过100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8.4%左右。
2008年国内聚丙烯装置技术情况汇总于表1。
20世纪70年代国内聚丙烯产业开始起步时,引进的技术为最早的溶剂法工艺。
目前,国内仅有辽阳石化1979年投产的一套4.35万t/a装置尚在运行,采用Amoco常规溶剂法工艺,可生产包括塑料级、纤维级和薄膜级三大类25种牌号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多为液相-气相本体法工艺,其中主要是三井油化公司液相本体-气相法工艺(Hypol工艺)和海蒙特公司液相本体-气相法工艺(现Basell公司Sphefipol工艺)。
这些采用引进液相本体-气相法工艺建设的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使得我国聚丙烯生产技术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汽车用微孔轻量聚丙烯微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售ꎻ 成核剂: NP508ꎬ 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ꎻ 四
韧性却大大降低ꎮ 相反ꎬ PP / 纳米级滑石粉复合泡沫
[ β- (3ꎬ 5-二叔丁基-4 -羟基苯基) 丙酸] 季戊四
材料同时显示出较高的强度ꎬ 刚度和韧性ꎮ 研究结果
摘要: 研究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自制的发泡母粒、 无机矿粉母粒、 成核剂、 增韧剂、 气味去除剂、 老化助剂等组分ꎬ 并通
过调节各组分含量ꎬ 制备出一种具有轻量化、 高强度、 耐冲击、 耐老化的微发泡的聚丙烯复合材料ꎮ 该研究系统地将材料的结
晶性、 熔体强度、 分散性等内在属性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气味、 老化、 成型性等汽车用塑料零部件的使用要求结合起来而
基于汽车工业发展这样一种持续的需求及发展状
种具有很高性价比 ( 较低的密度、 良好的力学性能
况ꎬ 开发出一种可应用于注塑成型的聚丙烯微发泡材
及可回收性、 优良的成型特性以及低廉的价格) 的
料成为当今研究热点ꎮ 这种材料以聚丙烯材料为基
材料ꎬ 因此ꎬ 一直以来在汽车塑料零部件上的应用被
体ꎬ 通过注塑工艺ꎬ 在气体内压的作用下ꎬ 使制品中
(1. Suzhou Runjia Engineering Plastics Co. ꎬ Ltd. ꎬ Suzhou 215131ꎬ Chinaꎻ
2.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ꎬ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ꎬ Yancheng 224001ꎬ China)
了 14 6% ꎮ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 UTM6104) 、 液晶式
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 ) , q = C0-Ct V / M
式中: 为 吸附量( q Cu2+
mg
/
); g C0
(1) 为吸附前Cu2+
质量浓度(mg 质量浓度(mg
/ /
L);C L);V
t
为不同吸附时间时Cu2+ 的 为吸附液体积(L);M 为水
凝胶样品质量(g).
1.4 吸附动力学和机理分析
(1)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只适用于吸附初始
1
实验部分
网络体系,其中一种网络在另一种网络的直接存
在下交联形成,各网络之间为物理贯穿.因此,具 有IPN 结构的水凝胶因其独特的贯穿缠结结构, 可以提高高分子链的相容性、增加网络密度等特 性而被广泛研究[2].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试剂:聚乙烯醇(CP,平均聚合度1 750± ,50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丙烯酰胺(AR,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戊二醛(AR,
与PVAPAM IPN 水凝胶对铜(Ⅱ)离子的吸附性 , ) 7500F Japan .
收作通稿 者信日 简作期介::者2祖0:1祖国9国晶12晶(01,39E93m)a,il男:1,1山31东89德65州39人@ ,q福q.c建om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化学方面的研究.
2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年 2020
1.2 凝胶的制备 混合交联剂(记为溶液A):2.5% 戊二醛溶
液、50% (v/ v)甲醇水溶液、10% (v/ v)乙酸水溶 液、20% (v/ v)硫酸稀溶液的混合溶液.吸附液: 的 溶液 50 mg / L Cu2+ .
PVA 水凝胶制备:称取10 g PVA 于90 mL 去 离子水中常温溶胀2h,然后90 ℃ 恒温水浴搅拌 溶解2 h,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得到10wt.% PVA 溶液(记为溶液B).将溶液A 与交联剂充分混合 搅拌(配比见表1),转移至模具静置30 min,脱泡 定型成膜,40 ℃ 真空干燥24 h 得到干凝胶膜.将 干凝胶膜粉碎为5 mm×5 mm 大小放入去离子水 洗涤浸泡3 d,每天换水,于40 ℃ 真空干燥至恒
低VOC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者简介:王晓晖(199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塑料改性与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23-10-09聚丙烯(PP )是一种产量较大的通用塑料,PP 为无色、无味的热塑性树脂,其密度较小、硬度较高、热变形温度好、加工比较容易,价格成本比较低,因此而广泛应用于汽车产品、电器、电子产品、包装等方面。
聚丙烯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和结构功能件[1],但由于PP 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催化剂、加工工艺和氧化物残留等,因此,在高温下聚丙烯会释放一些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刺激性的气味,严重影响了车内的空气质量。
2017年,国家对GB/T27630—2011中关于甲醛、乙醛、丙烯 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含量指标的推荐性标准转变成强制执行标准,强化了车内空气质量的管控,使得低气味、低VOC 含量的研究成为汽车内饰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2]。
所以本文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具有复杂组分的碳酸钙填充母料模拟聚丙烯材料日常生产使用中主要VOC 的来源,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生产颗粒料,利用气相色谱仪研究萃取剂(BYK -P4200)用量对于降低PP 复合材料VOC 的影响,该萃取剂的主要成分是吸附在聚丙烯载体上的含聚合物表面活性物质的水性溶液。
在这项研究中,也研究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晶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为生产高性能、低VOC 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低VOC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王晓晖,洪远杰,王选伦*(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摘要:本文以聚丙烯为基体,使用碳酸钙填充母料模拟聚丙烯材料日常生产使用中主要可挥发性有机物(VOC )的来源,系统研究了萃取剂(BYK -P4200)对于PP 复合材料VOC 的影响,与此同时,还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BYK -P4200用量的增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减少,高温使用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变化不大。
驱油剂调研报告
驱油剂调研报告目录1 提高采收率与驱油剂概述1.1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意义1.2 驱油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2 化学驱油剂的发展现状、应用、存在问题2.1 聚合物驱油剂...........................................................................2.1.1 聚合物驱油的发展 .........................................................2.1.2 目前我国聚合物驱油的现状...........................................2.1.3 聚合物驱油的应用 (3)2.1.4 聚合物驱技术现在存在问题...........................................2.2 表面活性剂驱油剂....................................................................2.2.1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发展 ..................................................2.2.2 常用驱油表面活性剂使用现状2.2.3 表面活性剂驱研究前景2.3 碱驱油剂2.3.1 碱驱的发展2.3.2 碱水驱主要的应用方法及特点 .......................................2.4 复合驱油剂 ..............................................................................2.4.1 复合驱问题的提出 .........................................................2.4.2 二元复合驱 (8)2.4.3 三元复合驱 (9)2.4.4 复合驱油体系的深化:从三到二,从有碱到无碱 (9)2.4.5 ASP 三元复合驱技术中的几个问题................................2.5 几种新型的前沿驱油剂 ............................................................2.5.1 超份子化学驱油剂 .........................................................2.5.2 份子沉积膜驱油剂2.5.3 纳米液驱油剂2.5.4 生物酶驱油剂3 化学驱油剂新发展4 国内外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4.1 国外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4.2 国内化学驱油技术发展趋势4.2.1 聚合物驱大规模工业应用及配套技术4.2.2 复合驱油技术及配套工艺技术 .......................................4.2.3 高温高盐高粘高蜡等苛刻条件油藏聚合物驱技术..........4.2.4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4.2.5 扩大驱油剂的原料来源 (17)4.2.6 驱油剂与驱油强化剂共同发展 (17)石油作为极其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持续增长。
VOCs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檼檼檼檼檼殥
第33卷 第3期 2019年3月
檼檼檼檼檼殥 综 述
檼殥
中 国 塑 料
犆犎犐犖犃犘犔犃犛犜犐犆犛
犞犗犆狊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Vol.33,No.3 Mar.,2019
王满曼,温变英 ,樊保民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经成为继颗粒物、二氧化硫之后的又一大气体污染物,开发有效治理 VOCs的方法是 目前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在治理 VOCs方面的功效被日益重视。本文从制备方法、化学组 成、结构特征、吸附性能及对应机理等方面对多孔吸附剂进行重点介绍,概述了吸附剂在聚合物加工中净化 VOCs的应 用,并对吸附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挥发性有机物;多孔吸附剂;吸附机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Q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78(2019)03011307 犇犗犐:10.19491/j.issn.10019278.2019.03.021
·114·
VOCs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研究与及吸附机理 1.1.1 碳基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
(1)活性炭(AC) 活性炭(Activatedcarbon)是一种常用吸附剂,结 构呈螺旋形排列。由于具有强烈交联能力的碳微晶, 活性炭表面 孔 隙 率 极 大,且 多 为 微 孔。 利 用 孔 隙 内 外 VOCs的浓度差,可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 活性炭的 吸 附 机 理 主 要 为 孔 填 充。 自 身 物 性、吸 附质物性及吸附环境条件构成影响活性炭对 VOCs吸 附效果的3 个 主 要 因 素。 活 性 炭 表 面 官 能 团、孔 容 及 孔分布是影 响 吸 附 效 果 的 最 核 心 因 素:它 们 作 为 活 性 中心支配了 活 性 炭 的 表 面 理 化 性 质,直 接 从 热 力 学 上 决定吸附过 程 是 否 发 生。 此 外,碳 基 吸 附 剂 本 身 结 构 中含 C—C 单键,属非极性吸附剂,易于吸附非极性吸 附质;但经过表面改性后,可获得表面呈酸或碱性的含 氧官能 团,从 而 改 变 活 性 炭 对 不 同 吸 附 质 的 吸 附 能 力[10]。汤进华 等[11]研 究 了 不 同 比 表 面 积 和 孔 结 构 的 活性炭对甲 醛 的 吸 附 效 果,并 对 比 了 化 学 改 性 活 性 炭 前后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孔比表面积大的活性炭 吸附效果更显著,经强氧化性的 HNO3、H2O2处理后 的活性炭吸 附 效 果 优 于 氨 基 改 性 的 活 性 炭;原 因 在 于 经 HNO3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极 性增强,有利于甲醛等极性分子的吸附。 (2)活性炭纤维(ACF) 活性炭纤维(Activatedcarbonfiber)是20世纪70 年代发 展 起 来 的 继 活 性 炭 之 后 的 一 种 新 型 吸 附 剂。 ACF 以 有 机 纤 维 作 前 驱 体,经 过 特 定 程 序 的 炭 化 活 化 而成,因此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较 活性炭有更大的吸附容量[12]。ACF呈现多孔纤维状,
改性聚丙烯八大应用领域
改性聚丙烯八大应用领域一、以PP为载体的碳酸钙填充母料碳酸钙填充母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诞生以来,已为塑料加工行业和全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年产量达一百多万吨,是改性塑料重要的品种之一。
填充母料的载体最初使用的是聚丙烯聚合时的副产物——无规聚丙烯(APP),故亦称之为APP母料。
后因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技术改造,无规聚丙烯的来源枯竭,而碳酸钙作为合成树脂紧缺年代的替代物,市场需求旺盛。
在此背景下以聚乙烯树脂为载体的碳酸钙填充母料应运而生,如LDPE1F7B至今仍然是多数填充母料的主要原料。
由于填充母料的主要用途是聚丙烯编织袋用的扁丝和打包带,从价格、相容性和扁丝强度等方面考虑,使用聚丙烯为载体树脂更适合于此种填充母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率先推出以粉状聚丙烯为载体树脂的碳酸钙填充母料,称之为PPM母料,并于一九九二年获得国家级新产品称号。
PPM母料以小本体PP粉料为载体,在价格上比起1F7B等PE 树脂有显著优势,至今也仍保持着1000元/吨以上的差价。
同时PP 本身的密度低,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树脂有更多数量的聚合物承担载体树脂的任务。
此外PP的强度高于PE,同样情况下可使扁丝、打包带等具有更高的强度,见表13、表14。
到及扁丝、打包带等制品类似的结果,即将PP为载体树脂的填充母料及其它树脂为载体的填充母料相比,按QB 1126-91《聚烯烃填充母料》行业标准规定制成的注塑样条中,当配方相同、制样设备、条件相同时,PP为载体的填充母料效果最好,见表15。
①粉状PP比粒状PP更便宜,更易及碳酸钙混合均匀,应优先使用。
②粉状PP的熔体流动速率不宜过大,4~10g/10min为好。
③粉状PP中没有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等助剂,必须适量添加。
④粉状PP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降解,放出酸味,因此一定要问清生产时间,并及时使用,最好在聚合出后的一个月内用完。
⑤以粉状PP为载体的碳酸钙填充母料可以使用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碳酸钙的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
219402618_PLA
研究与开发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3, 40(2): 6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石油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大量以石油基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及其衍生品的不可降解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以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石油基材料的替代品成为了一种可行的途径[1]。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最终的降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其以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农业、包装等领域。
但PLA具有一定的脆性,结晶速率慢,限制了其应用。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作为第四代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生物塑料,是由3-羟基丁酸酯与4-羟基丁PLA/P34HB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杨青山,毛雯雯,李大伟,邓炳耀,刘庆生*(江南大学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摘要: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共混纤维,分析了P34HB含量对PLA/P34HB共混纤维热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拉伸倍数对P34HB含量为30%(w)的共混纤维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拉伸倍数为3倍时,随着P34HB含量的增加,PLA/P34HB共混纤维的结晶度逐渐降低,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大,P34HB含量为30%(w)的PLA/P34HB共混纤维的结晶度、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逐渐提高,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当拉伸8倍时,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425 MPa,断裂伸长率为15.5%,初始模量为7005 MPa。
关键词: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共混纤维 热学性能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 342;TS 102.5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2-1396(2023)02-0006-06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LA/P34HB blended fiberYang Qingshan,Mao Wenwen,Li Dawei,Deng Bingyao,Liu Qingsheng(Key Laboratory of Eco-textiles (Ministry of Education),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Abstract:Polylactic acid(PLA)/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P34HB) blended fiber was prepared via melt spinning method. The effects of P34HB content on thermal properties,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P34HB blended fiber were observed,along with the effect of drawing ratio on properties of the blended fiber with P34HB content of 30%.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rawing ratio is 3,the crystallinity,breaking strength and initial modulus of PLA/P34HB blended fiber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34HB content,while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rawing ratio,the crystallinity,breaking strength and initial modulus of PLA/P34HB blended fiber with the P34HB content of 30% gradually increase and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gradually decreases. When it is stretched by 8 times,the breaking strength of the blended fiber is 425 MPa,its elongation at break is 15.5%,and its initial modulus is 7005 MPa.Keywords:polylactic acid; 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 blended fiber; thermal property; crystallization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yDOI:10.19825/j.issn.1002-1396.2023.02.02*收稿日期:2022-09-27;修回日期:2022-12-26。
选择性吸油材料
选择性吸油材料
刘晓春
【期刊名称】《中外技术情报》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当今,处理河流和海洋油污染的主要手段是采用由非织造布层叠制成的吸油材料吸取清除油污。
然而,现今所用的各种吸油材料制造工艺均较繁杂,成本亦高。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刘晓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9
【相关文献】
1.新型PHBV吸油材料与传统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J], 韩梅;吴兵;陈学军;李发生;谷庆宝
2.气凝胶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J], 刘伟; 崔升; 李建平; 叶欣; 尚思思; 杨照军; 沈晓冬
3.高内相乳液法制备P(St-DVB)多孔吸油材料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J], 余传明;曾圣威;刘叶原;司徒紫晴;刘可;田丽芬;罗文静;梁远维;李泳
4.苎麻纤维改性制备吸油材料及其性能 [J], 郭原昊;贺国文;刘钱;蒋怡梦;蒋晴;陈艳平
5.光热功能型海绵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于清波;潘佳;任欣欣;李晓鹏;周
鲁直;张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羟基丁酸酯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聚羟基丁酸酯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王帮进【摘要】聚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在碳、氮营养失衡的情况下,作为碳源和能源贮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类热塑性聚醋.简要介绍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PHB)的合成,重点评述了PHB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0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聚羟基丁酸酯(PHB);合成;生物医学材料;应用【作者】王帮进【作者单位】马鞍山顾地塑胶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1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产生的废弃物由于难以分解。
而聚羟基丁酸酯 (PHB)为微生物合成的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它不仅具有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相似的性质,而且还有一般合成高分子材料没有的性质,如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压电性、光学活性等特殊性质[1]。
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危机和环境保护运动,人们对PHB产生极高兴趣,欧、美、日各国均投以巨资研究并开发利用。
国内中科院微生物所、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等也合成及开发利用PHB。
目前,发现以产碱杆菌为主的60多种细菌能发酵生产PHB。
随着PHB高产微生物选种、培育的成功,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应用,使植物生产PHB 即将成为现实,生产成本可下降至5美元/kg[2],这将拓宽PHB在工业、农业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1 性质PHB是一种易于加工成型,而且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等的高分子聚酯,结构如图1[3]。
图1 PHB结构式不同微生物发酵及采用不同提取手段获得的PHB分子量不同,一般为30000~800000,结晶度80%,玻璃化温度5℃左右,熔点175℃,PHB的物理性质与聚丙烯相似[4]。
具有非常好的立体构规整形,可为结品聚合物。
PHB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其分解产物可全部为生物利用,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一种可完全分解的热塑性塑料[5]与传统的化学合成高分子相比,PHB作为一种微生物合成塑料,不仅具有化学合成塑料的特性,而且还有密度大、光学活性好、透氧性低、抗紫外线辐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组织相容性、压电性和抗凝血性等优点,可望在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高技术领域获得应用。
泥炭作为吸油材料的试验
第2卷 第9期环境工程学报Vol.2,No.92008年9月Chinese Journal of Envir on mental EngineeringSep 12008泥炭作为吸油材料的试验赵红艳1,2 王升忠1,2 韩 毅1,2(11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21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摘 要 为了研制一种理想的吸油剂,对泥炭、秸秆、锯末和改性泥炭用作吸油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未改性的风干泥炭吸油效果好于秸秆和锯末,而且是藓类泥炭吸油效果好于草本泥炭;对于同一类型的泥炭,中细纤维结构的吸油量高于中粗纤维结构的;与未改性的风干泥炭相比,不论采用物理方法还是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改性,改性后泥炭的吸油效果均好于改性前的。
试验证明了泥炭可以作为一种吸油材料,尤其是改性后的泥炭更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环保型的吸油材料。
关键词 泥炭 吸油剂 原油 污染土壤中图分类号 X1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08(2008)0921293204Exper im en t on pea t used a s o il sorben tZhao Hongyan1,2 W ang Shengzhong 1,2 Han Yi1,2(11State Envir onmental Pr otecti on Key Laborat ory of W etland Ecol ogy &Vegetati on Rest orati on,Northeast Nor 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21Key Laborat ory of Vegetati on Ecol ogy,M inistry of Educati on,Northeast Nor 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Abstract Ra w peat,cornstalk,sa wdust and modified peat whose p r operties had been changed were res pec 2tively tested t o devel op a s ort of perfect oil cleanup s orb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ir 2dried ra w peat is superi or t o cornstalk and sa wdust,and s phagnum peat is better than herbaceous peat in the as pect of abs orbing oil;the a 2mount of oil abs orbed by peat with m iddle 2thin fiber is higher than that abs orbed by peat with m iddle 2thick fiber .Moreover,modified peat,changing p r operties whether by physical or by physicoche m ical method,can both ab 2s orb more oil than air 2dried ra w peat .So peat is p r oven t o be a kind of effective oil s orbent,es pecially the modi 2fied peat is a kind of perfect oil s orbent with high efficiency,l ow cost and little polluti on .Key words peat;oil s orbent;crude oil;conta m inated s oil基金项目:长春市科技资助项目(202658000);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75014)收稿日期:2008-01-26;修订日期:2008-03-17作者简介:赵红艳(1969~),女,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与环境演变研究工作。
柠檬酸改性球形活性炭对氨气吸附性能的影响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2 期柠檬酸改性球形活性炭对氨气吸附性能的影响郭迎春,梁晓怿(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37)摘要:以沥青基球形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负载到活性炭孔隙内。
通过固定床动态吸附装置评价柠檬酸改性活性炭对氨气吸附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氮气吸脱附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当柠檬酸负载量为60%(质量分数)时,改性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性能最佳,氨气防护时间为194min ,单位活性炭的氨气吸附容量为42.8mg/mL (66.8mg/g ),是未改性活性炭吸附容量的24倍;吸附剂的总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pH 都随着柠檬酸负载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其中微孔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与柠檬酸负载量的相关系数R 2分别为0.9944和0.9842;柠檬酸的利用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加不断减少,氨气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铵,产物主要沉积在微孔内,微孔对氨气吸附至关重要。
关键词:活性炭;柠檬酸;复合材料;固定床;吸附;氨气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2-1082-07Effect of citric acid modification on the spherical activated carbon ’sammonia adsorption performanceGUO Yingchun ,LIANG Xiaoyi(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Abstract: The pitch-based spherical activated carbon was used as support to load different amounts of citric acid into its pores by equivalent-volume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effect of citric acid modification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s ammonia adsorption was evaluated by a fixed bed dynamic adsorption devic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carbon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XRD, FTIR,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had the best ammonia adsorption performance when the load of citric acid was 60%. The ammonia protection time was 194min, and the ammonia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42.8mg/mL (66.8mg/g), which was 24 times that of un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The total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pH of the adsorben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itric acid loading,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2 betwee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adsorbent, and citric acid loading were 0.9944 and 0.9842, respectively. As the loading capacity increase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itric acid decreased. Ammonia reacted with citric acid to produce ammonium citrate. The products were mainly deposited in micropores, which were crucial for ammonia adsorption.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citric acid; composites; fixed-bed; adsorption; ammonia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290收稿日期:2023-02-28;修改稿日期:2023-05-08。
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凝胶改善水驱波及技术现状及展望
混合液进入地层后,由于pH值迅速升高,成胶马上发
生且不可控制,因此这类凝胶体系只能用作近井地带 堵水剂。为了有效地控制成胶时间,研究人员开始采 用Cr6’和HPAM凝胶体系。Cr6+不易参与交联反应, 但当注入氧化剂时,可以转化为Cr3+。该体系成胶时间 可控,因此有利于将交联体系泵入地层深部。然而在 油田实际应用中,Cr6+交联剂存在3个明显缺点:①高 温油藏中成胶时间短;②对油藏中的H2S很敏感; ③Cr6+有毒致癌【31。
本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田开发vo142no4文阐述目前国内外常用凝胶体系的发展历史及开发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每种聚合物凝胶体系的主要优缺点从而为管理者决策和科研人员研制更好的产品提供技术参考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8月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01.42
No.4
48 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5)04.0481.07
DOI:10.11698/PED.2015.04.09
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凝胶改善水驱波及
技术现状及展望
白宝君1,周佳2,印鸣飞1
(1.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BASF Corporation)
高)中可以应用。对于HPAM/醋酸铬地下凝胶体系,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的 HPAM。对于深部地层处理,一般应用相对分子质量较 高的HPAM(5~20)×106,使用的聚合物浓度为
(3 000~8 500)×10一。用于近井地带的气水封堵时,
一般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HPAM(小于5×105),聚 合物浓度为(30 000~60 000)×10~。自1989年到1992
PHBV的简介
PHBV1. PHBV简介什么是PBHV呢?PHBV即新型生物高分子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
它是一种用淀粉为原料,运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生物材料。
是一种生物聚酯,它由细菌生产,能被细菌消化,在土壤或堆肥化条件下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
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
美国密茨根大学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用土豆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
美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利用细菌把糖和有机酸制造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其方法与生产出乙醇的发酵工艺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用的细菌是产碱杆菌属,能把喂食的物质转变成一种塑料.称为PHBV。
这种细菌积累这种塑料是作为能量储存,就像人类和动物积存脂肪一样。
当细菌积存的PHBV达到它们体重的80%时,就用蒸汽把这些细胞冲破,把塑料收集起来。
PHBV具有与聚丙烯相似的性质,这种材料在废弃后,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下也是稳定的,但在有微生物的情况下,它将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这种塑料将不会给地球带来污染。
2. PHBV的生产PBHV具有完全的生物相容性和对水、气的高阻隔性等,因此在诸如医用材料(缝线、骨钉)、薄膜材料(地膜、购物袋、堆肥袋)、一次性用品(笔、餐具)、包装材料(特别是食品包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BHV的生产原料是玉米,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资源丰富。
PBHV材料的推广,必能为人类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遏制白色污染、控制温室效应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以PHBV为基体,以淀粉等各类无机物纤维素纤维为增强体或填充物,可以制得性能各异的生物可降解的复合材料,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
生物自毁塑料在医疗上用途颇广。
在骨折手术中,它可以充当骨骼间的承托物。
随着骨骼的愈合,它也会逐渐自行分解。
医治破碎性骨折,医生通常使用不锈钢制作的螺母、螺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表面积共同作用);
! d———吸油材料空间吸油量。
对于两种油品而言,随着温度升高,吸油材料的
吸油速率有所升高,而吸油率下降,这主要由于温度
升高后油粘度下降,油在吸油材料表面吸附和解吸
过程速度加快。
2.2 保油率的比较
选择吸油性能较 好 的 吸 油 毡 和 PHBV 改 性 体
(熔融法和溶剂法),根据试验方法 1.3.2 测定上述
用的主要为吸油材料表面基团性质、表面积及内部
空间立体结构。在本实验中从三者对吸油材料吸油
量的贡献来看,内部空间立体结构对于吸油性能的
影响最为显著。吸油材料吸油机理的数学表达式可
表示为:
! = !S + !d
式中:!———吸油材料吸油量;
! S———吸油材 料 表 面 吸 油 量( 表 面 基 团 性 质
2.3 模拟海水吸水量
在室温(19C)下,根据试验方法 1.3.3 测定各
种吸油材料的吸水率情况,如表 3 所示。
表 3 室温(19C)下模拟海水吸水率测定结果(g / g)
吸油毡
PHBV 粉末
PHBV 改性体 熔融法 溶剂法 发泡法
1.5
4.5
3.5
3.8
2.3
由表 3 可以看出,PHBV 改性体吸水量小于粉 末体,但比吸油毡略大,这主要是 PHBV 表面仍存在 着亲水基团,而吸油毡的聚丙烯表面疏水性较好。
3 结论与展望
(1)作为吸油材料,除表面具有亲油基、较大 表面积等特点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立体结 构。
(2)PHBV 改性体无论对于原油还是食用油都 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量已接近应用广泛的毡 类吸油材料。
(3)PHBV 改性体的保油性能优于毡类吸油材 料。
(4)下一步开发以 PHBV 为基材的绿色吸油材 料,仍需进一步提高表面疏水性能。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2. 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宁波 315800) HAN Mei1,WU Bing1,CHEN Xue-jun2,Ll Fa-sheng1,GU Oing-bao1 (1 .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I Science,Beijing 100012,China;2 . Ningbo Tianan BiomateriaI Co . Limited,Ningbo 315800,China)
— 14 —
新型PHBV吸油材料与传统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韩梅, 吴兵, 陈学军, 李发生, 谷庆宝 韩梅,吴兵,李发生,谷庆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陈学军(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交通环保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2001,22(6) 9次
参考文献(4条) 1.温和瑞.朱建飞 吸油材料及其应用 1998(03) 2.陈坚 环境生物技术 1999 3.濑尾正雄 海洋油污染处理 1979 4.国家海洋局 海洋环境保护与监测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吴兵.李发生.何绪文 PHBV泡沫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交通环保2002,23(1) 2. 陈玲.马春燕.奚旦立.陈季华.CHEN Ling.MA Chun-yan.XI Dan-li.CHEN Ji-hua 丙纶吸油毡吸附处理印染厂含油废 水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净水技术2009,28(1) 3. 朱传仁.马振达 环保吸油毡的研究与开发[会议论文]-2004 4. 陆昌其 吸油毡在清污实战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4 5. 刘雄.周琼.周才琼.阚建全.陈宗道.Liu Xiong.Zhou Qiong.Zhou Caiqiong.Kan Jianquan.Chen Zongdao 高吸油性 微孔淀粉制备技术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2005,20(3) 6. 马嫄.谷绒.徐坤.MA Yuan.GU Rong.XU Kun 多孔淀粉复合处理改善吸油性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29(11) 7. 周伟.兆恒.胡小芳.董建.沈万慈.康飞宇 膨胀石墨水中吸油行为及机理的研究[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2001,27(6) 8. Xuwen He.Dayi Qian.Bing WU.Tong Wang Structure-modification and oil pick-up ability of PHBV as oil sorbent materials[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2003,10(6) 9. 吴兆立.吴亿成 吸油粉剂材料的研究及实践[会议论文]-2004 10. 孙燕 纺连法丙纶吸油毡[会议论文]-1999
交通环保 第 22 卷 第 6 期 2001 年 12 月
新型 PHBV 吸油材料与传统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Oil-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BV Material and Traditional Oil Absorbent
韩 梅1,吴 兵1,陈学军2,李发生1,谷庆宝1
中图分类号:TO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428(1 2001)06 - 0012 - 03
Abstract:OiI-absorbing materiaIs in common use based on PHBV are studied and their mechanism is anaIyzed . ExperimentaI resuIts show that oiI absorbtion ratios and rates of moIding PHBV are simiIar to oiI absorbent poIypropyIene feIt,but oiI-keeping capacity of moIding PHBV is superior .
图 4 17C吸油速率及饱和吸油率(食用油)
图 1、图 2 为各种材料对原油的吸附结果,其中 吸油毡的吸油速率最快,饱和吸油率最高,以下依次 为:PHBV 溶剂法改性体 > PHBV 熔 融 法 改 性 体 > PHBV 发泡法改性体 > PHBV 粉末。图 3、图 4 为各 种材料对食用油的吸附结果。其中溶剂法 PHBV 改 性体吸油速率最快,饱和吸油率最高,以下依次为: 吸油毡 > PHBV 熔融法改性体 > PHBV 发泡法改性 体 > PHBV 粉末。
4 参考文献
[1] 温和瑞,朱建飞 . 吸油材料及其应用[J]. 江苏化工, 1998,2(6 3):7 - 9.
[2] 陈坚 . 环境生物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
[3] 濑尾正雄 . 海洋油污染处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79 .
[4] 国家海洋局 . 海洋环境保护与监测[M]. 北京:海洋出 版社,1998 .
交通部认可的第一批消油剂产品名单公布
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的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国 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生产的海环牌 1 号海 面溢油分散剂、勇达精细化工(珠海)有限公司生产 的 YD9705 型化油剂以及厦门市韦特贸易有限公司 的海洋牌海上化油剂这三项产品的各项指标达到了 交通部 JT201《3 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标准。交通部 同意上述消油剂产品用于港口、码头和船舶处理海 上溢油。
摘要:对以完全生物降解 PHBV(!- 羟基丁酸和!- 羟基戊酸的共聚体)为基材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几种材料的吸油性能 与常用聚丙烯吸油毡做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吸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成型后的 PHBV 的吸油速率、吸油率等指 标均已接近聚丙烯吸油毡,而保油性优于聚丙烯吸油毡。
关键词:吸油材料;PHBV;吸油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油性能比较 选择海水 冬 季(17 C )、夏 季( 26 C )平 均 温 度 作
为实验温度,并在不同油品中根据试验方法 1.3.1 测定各种材料的吸油速率及饱和吸油率,结果如图 1 至图 4 所示。
图 3 26C吸油速率及饱和吸油率(食用油)
图 1 26C吸油速率及饱和吸油率(原油) 图 2 17C吸油速率及饱和吸油率(原油)
吸油材料的保油率,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
表 1 吸油材料保油率的测定结果(26C)( %)
油品
原油 食用油
吸油毡
1.8 1.1
PHBV 改性体
熔融法
溶剂法
34 . 1
24 . 8
9.5
12 . 2
表 2 吸油材料保油率的测定结果(17C)( %)
油品
原油 食用油
吸油毡
1.2 1.1
PHBV 改性体
熔融法
溶剂法
23 . 0
17 . 7
9 . 99
10 . 4
从表 1、表 2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HBV 改性体 保油效果优于吸油毡。其原因主要是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滞留在空隙间的油被排除,而吸附在材料表面 的油仍会残留。PHBV 改性体的致密空隙网状结构 要比毡类吸油材料疏松空隙结构的吸油表面大,所 以表现出残余吸附量高。保油性好的吸油材料对于 海上溢油处理操作将会带来方便。另外,从油品来 看,两个温度下原油较食用油对吸油材料的附着程 度高,所表现出的保油效果要好。
取出,沥尽表面油(自然垂滴 30 s)后称重。PHBV 粉 末体置于自制的网袋中用上述方法进行吸油试验,
1 实验部分
收稿日期:2001-09-23 作者简介:韩梅(1964 - ),女,北京人,高级工程师。
— 12 —
新型 PHBV 吸油材料与传统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韩 梅 等
同时作网袋空白实验。根据材料吸油前后重量差值 计算吸油率。 1 . 3 . 2 保油率的测定:将吸油饱和的各种材料在 3 000 rpm 转速下离心 1 min 后称重,计算出保油率: 保油率 = 离心后持油量 / 饱和吸油量。 1.3.3 吸水量的测定:各类吸油材料称重后完全浸 透在水中一段时间,待其吸水完全后取出,沥尽表面 水分(自然垂滴 30 S)后称重,计算吸水量。PHBV 粉 末体置于自制的网袋中进行吸水试验,同时作网袋 空白实 验。 根 据 材 料 吸 水 前 后 重 量 差 值 计 算 吸 水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