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玉帛.(bó)又何间.焉(jiān)远谋望其旗靡B.昳.丽(yì) 小信未孚.(fú)恢弘门廷若市C.遗诏.(zhào) 庶竭驽.钝(nǔ) 驱弛猥自枉屈D.窥.镜(kuī) 咨诹.善道(zōu) 斟酌攘除奸凶【解析】A.“间”应读“jiàn”;B.廷—庭;C.“驽”应读“nú”,弛—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2)望其旗靡.( 倒下 )(3)朝服.衣冠( 穿戴 )(4)度.已失期( 推测,估计 )(5)乃丹书.帛曰( 名词用作动词,写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B.何以.战扶苏以.数谏故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必能使行.阵和睦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A.在/对;B.靠,凭借/因为;C.读háng,队伍;D.认为……美/美丽。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析】正确的划分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及答案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及答案 .

2014-201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1分)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邹.忌(zōu)昳.丽(yǐ)朝服衣冠.(ɡuàn)B.孰与(shú)弗.如(fú)入朝.(cháo)C.窥.镜(kuì)期.年(qī)纳谏.(jiàn)D.间.进(jiān)旦.日(dàn)暮寝.(qīn)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3.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能面刺寡人之过.是寡人之过.也B.上书.谏寡人者奋笔疾书.C.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D.虽欲言,无可进.者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2分)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6.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2分)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7.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D.今天齐国土地方圆有千里之多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子子孙孙无穷kui也兼葭萋萋,白露未晞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kou石垦壤2.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有什么不同。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古义:。

今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

今义:。

3.下列句子中的"于”与"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奉命于危难之间C.然后知生于忧患D.苛政猛于虎也4•下面这句话写得不太生动,请你发挥想象,把它写得生动一些。

课堂上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了,老师不再用粉笔黑板, 不再用教鞭,而用上了鼠标。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的工作。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

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釆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196 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

这些工作完成后, 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给加点字注音。

(4分)昳.()丽始龀.()穷匮.()溯.()洄旗靡.()期.()年好逑.()窈窕.()2、(09湖北黄冈)【阅读热点新闻】阅读下面一则消息。

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标题:“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自5月20日启动以来,广大青少年反响热烈、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现场签名、网上寄语等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截至今天下午16:00,在网上向国旗敬礼的青少年达2700万余人次,发表感言寄语的170万余人次。

该活动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起,活动开展时间5月20日至6月10日。

据中央文明办介绍,为切实推动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在显著位置推出专门网页,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都建立了链接。

(节选自2009年5月28日《光明日报》)(1)请结合这则消息内容,完成标题的空缺部分,要求不超过15个字。

(2分)(2)以下是一同学参与网上签名活动的寄语,请你也围绕这一活动主题.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发表自己的寄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寄语:3、(09河北省)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2分)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分)(1)小惠求徧.民弗从也通解释(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解释(3)甚矣.汝之不惠通解释(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解释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2分)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6、下列句子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单元测评小卷(六)[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玉帛.(bó)又何间.焉(jiān)远谋望其旗靡B.昳.丽(yì) 小信未孚.(fú)社稷门廷若市C.遗诏.(zhào) 庶竭驽.钝(nǔ) 驱弛猥自枉屈D.窥.镜(kuī) 咨诹.善道(zōu) 斟酌攘除奸凶【解析】A.又何间.焉(jiàn);B.门庭若市;C.庶竭驽.钝(nú),驱驰。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再:第二次)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私心)C.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展)D.度.已失期(度:推测,估计)【解析】私:偏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B.何以.战扶苏以.数谏故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必能使行.阵和睦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A.在/对;B.靠,凭借/因为;C.都读háng,队伍;D.认为……美/美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期史官左丘明所著。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合称“苏辛”。

D.“愚以为宫中之事”“陛下亦宜自谋”“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愚”“陛下”“寡人”都是敬称。

【解析】“愚以为宫中之事”“陛下亦宜自谋”“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愚”“寡人”是谦称,“陛下”是敬称。

5.“偶遇”是小说设计情节的常用方法,请根据给出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6.根据提示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睿.智(ruì) 恢弘.(hóng) 安寝.(qǐn) 猥.自枉屈(wěi)B.金樽.(zūn) 斟酌.(zhuó) 蕴藉.(jiè) 握发吐哺.(pǔ)C.混沌.(dùn) 臧否.(fǒu) 兴隆.(lóng) 夙.夜忧叹(sù)D.寂寞.(mò) 崩殂.(zǔ) 躬.耕(gōng) 妄自菲.薄(fēi)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可不慎.欤(谨慎,慎重)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极端憎恨)..C.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征召)(比喻奔走效力)D. 遂许先帝以驱驰..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吾,文王之子.B.当之郡,道.经昌邑/策之不以其道.C.子无以.鲁国骄士/,以.光先帝遗德D.诚宜.开X圣听/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亲.贤臣,远小人。

B.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聪明..C.以塞.忠谏之路也。

D.诚宜开.X.圣听。

6.按要求默写填空。

(7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 。

(6)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终将胜利的信心。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达标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邹.忌(zōu)昳.丽(yǐ)朝服衣冠.(ɡuàn)B.孰与(shú)弗.如(fú)入朝.(cháo)C.窥.镜(kuì)期.年(qī)纳谏.(jiàn)D.间.进(jiān)旦.日(dàn)暮寝.(qīn)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3.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能面刺寡人之过.是寡人之过.也B.上书.谏寡人者奋笔疾书.C.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D.虽欲言,无可进.者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5.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二、(25分)6.文学常识填空。

(5分)(1)《曹刿论战》选自《》旧传为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体史书。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3)《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4)《关雎》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1分)(1)成语“一鼓作气”是从课文中的一句化用而来的。

(2)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3),铁骑绕龙城。

(4)雪暗凋旗画,。

(5),对影成三人。

(6)永结无情游,。

(7)手中各有携,。

8.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4分)(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甚矣,汝之不惠(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9.语文实践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150分150分钟)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②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⑤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彼竭我盈”。

②《过零丁洋》中,作者以反问语气表明自己不怕牺牲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bèi出的民族。

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今天,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

让我们名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英雄身上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bó力量。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英雄bèi(辈)出磅bó(礴) 崇.尚(chóng)(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名记”,正确写法是“铭记”。

(2分)(3)“历久弥新”中“弥”的意思是(C)(2分)A.满;遍B.填满;遮掩C.更加D.久;远(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难道我们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吗?(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一个情节是(C)(2分)A.三顾茅庐B.三入死囚牢C.三打祝家庄D.三碗不过冈(2)亲爱的索菲娅,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信仰的不一致而苦恼着。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9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5分)①小信未孚.()②形貌yì()丽③期.年 ( )④始龀.()⑤纳jiàn( )⑥又何间.焉()⑦望其旗m.ǐ.()⑧荷.担者()⑨无穷kuì()⑩wù( )寐2.解释加点词:(4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4分)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的意思。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的意思。

C、甚矣,汝之不惠通的意思。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的意思。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可以..莫不私王..一战 B、宫妇左右C、何苦..荇菜,左右流之..而不平 D、参差5.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2分)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齐人三.鼓——()(2)夫大国,难测.也——()6.按原文默写填空。

(12分)(1)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故克之。

(2)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妾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客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

(3)令初下,群臣进谏,。

(4)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5)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二、阅读理解(51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12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古诗文02(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古诗文02(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昳.丽(yì)玉帛.(bó)小信未孚.(fú)B.崩殂.(cú)间.进(jiān)咨诹.善道(zōu)C.期.年(qī)舂.谷(chōng)望其旗靡.(mǐ)D.夙.夜(sù)行.阵(xíng)陟罚臧否.(pǐ)【答案】A【解析】B项,“间”应读“jiàn”;C项,“期”应读“jī”;D项,“行”应读“háng”。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C.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D.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答案】B【解析】B项,“美”的意思是“认为……美”。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明日..,徐公来D.使内外异.法也【答案】D【解析】A项,“狱”的古义是“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B项,“鄙”的古义是“目光短浅”,今义指“卑鄙,鄙视”;C项,“明日”的古义是“次日,第二天”,今义是“今天的下一天”。

D项“异”的古今意义相同。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答案】C【解析】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标准答案人教版中学九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标准答案一、积累运用(15分)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邹忌(z d u)联丽(yi)朝服衣冠(gu a n)B.孰与(shii)弗如(f u )入朝(chdo)C.窥镜(ku i )期年(q i )纳谏(ji a n)D.间进(jiGn)旦日(d a n)暮寝(q I n).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2.参考“示例”,依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3分)示例:遂逐齐师一一随波逐流(1)齐人三鼓一一()(2)夫大国,难测也一一().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3.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句话的确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二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莫非忠言就肯定要逆耳吗?请简述你的看法。

(4 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n题。

(1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J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J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日:“未可J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日:“可矣J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士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J.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六单元测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人复分人得分总分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 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 6句 )(6 分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②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③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夏完淳《别云间》)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关睢》 )⑤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⑧《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共 6 分。

选填 6 句,每句 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共 4 分。

每句 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尊翰到时,鄙人抱疾方剧;适有一青年博士鲍尔萨泽君自罗马来此,致其慰问,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遍稽群籍,折衷是非,遂恳其为鄙人p áo 代,以应殿下之召。

(A) 其学问才识,虽穷极赞辞,亦不足道其万一,务希勿以其年少而忽之,盖如此少年老成之士,实鄙人生平所仅见也。

(B) 倘蒙延纳,必能不辱使命。

(C) 敬祈钧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 分 )鄙人 (bǐ)páo(庖 )代钧裁(jūn)..(2)“ 遍稽群籍” 中“稽” 的意思是查,“ 折衷是非” 的意思是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8分)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2分)A.肉食者鄙(bì) 溯洄从之(shù)B.牺牲玉帛(bó) 窈窕淑女(yòu)C.朝服衣冠(zhāo) 惩山北之塞(sè)D.时时而间进(jiān) 高万仞(rèn)2.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A.即克,公问其故。

B.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C.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卑鄙无耻)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而且)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动,摇摆)4.按拼音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字。

(4分)A.下视其zhé( ),登shì( )而望之。

B.邹忌xiū( )八尺有余。

C.叩石垦壤,箕běn( )运于渤海之尾。

D.优哉游哉,zhǎn( )转反侧。

5.文学常识填空。

(4分)A.《曹刿论战》选自《》旧传为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邹忌是时期国人。

C.《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D.《关雎》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6.翻译下列句子或短语。

(4分)A.一鼓作气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甚矣,汝之不惠D.钟鼓乐之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2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3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25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鸿鹄(hú) 攘除(rǎnɡ)猥自枉屈(wèi)B. 衣冠(ɡuān)间进(jiàn) 陟罚臧否(zhì)C. 窥镜(kuī)狗窦(dòu) 夙夜忧叹(sù)D. 恢弘(hónɡ)锦衾(qīn)以彰其咎(jiù)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今亡亦死(逃走) 旦日(第二天)B. 性行淑均(善良公正) 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C. 既克(克服) 后值倾覆(倾倒)D. 以彰其咎(公布)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3.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B. 望其旗靡以彰其咎C. 皆以美于徐公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D. 必以情以数谏故4.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 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最恰当不过了。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综合。

B.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出师表》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史书。

它尤其善于合理描写战争和辞令,如《曹刿论战》详写战前与战后的人物语言,很好地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九下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27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5分)(1),在河之洲。

(《关雎》)(2)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之心的诗句:,。

(5)将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补写完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种子种下几天,一场小雨过后,一棵棵幼苗破土而出,好奇地kuītàn()着这个世界。

(2)子子孙孙无qióng 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wùmèi qiúzhī()。

(4)jiān jiāqīqī(),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玛丽亚伫立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她陷入遐思..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B.我景仰..,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C.为迎接学校艺术节,话剧社团的同学们逢场作戏....D.该书全面介绍了古今中外人类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匪浅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温升高,经常会发生车辆自燃的情况,所以汽车更要做好“防火”工作。

(应将“车辆”放在“经常会发生”前面)B.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八个方面。

(在“八个方面”后加“的战略支撑和保障”)C.毕业典礼是学校育人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关键环节,体现出了学校的育人智慧。

(去掉“关键”)D.近日,记者从纪台镇了解到,姜周路涝区改善工程目前已经完工。

(在“工程”后加“项目”)5.下列对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此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整理。

B.《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一首边塞诗,他与王勃、陈子昂、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愚公移山》一文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6.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成完整的排比。

(3分)家是一幅永远画不倦的风景,每一片云霞都会带来无限的遐思;;家是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每一个夜晚都会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7.在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某班想要举办一场“毕业典礼”,请帮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1)为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

(2分)(2)为毕业典礼设计至少三个环节。

(3分)(3)请为同学写一句临别赠言。

(2分)(4)请针对下面的行为写出你的观点。

(2分)每逢毕业季,全国很多学校都会出现学生们疯狂撕书、“雪花纷飞”的画面,撕书变成学生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流行方式。

二、阅读(4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8~10题。

(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1)又何间.焉()(2)小惠未徧.()(3)小大之狱.()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0.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刿论战”即曹刿论述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B.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

C.文中鲁国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政治上取信于民,并且曹刿指挥作战时采用了军事上先发制人的策略。

D.文章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借鲁庄公的目光短浅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1~14题。

(10分)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

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之患.在鼠/赵人患.鼠B.善.扑鼠及鸡/京中有善.口技者C.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D.中山人予之.猫/吾之.患在鼠1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14.从上面的文言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10分)高科技让你变蠢了吗?冉浩①科技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神经科学家迈克尔·默策尼希说,我们的大脑正因科技发展而进行“大规模重置”。

他警告,科技对人类智能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是“致命的”。

那科技究竟是如何扰乱人类大脑的呢,我们正在因此变蠢吗?②几乎所有经常使用电脑的人都变成了夜猫子,人们的睡眠也变得不规律,这里面是有科学原因的。

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所发出的蓝色光线在晚间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特别是在黑暗条件下使用这些电子屏幕,结果尤为明显。

褪黑素是一种关键激素,与人体生物钟密切相关。

蓝光会打乱这一过程,从而扰乱你的睡眠规律,即使进入睡眠状态,也会拉长人的浅睡状态,机体进入沉睡的时间也因此变短。

③尽管关于睡眠的生理机能和目的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获得了一些进展,得到了一些可靠的理论。

睡眠的“康复性理论”在近期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支持。

它认为,人体在睡眠时会修复白天损伤的机体以及恢复活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如果动物持续数周不睡,会丧失免疫力,甚至导致死亡。

而且肌肉的生长、组织修复、蛋白质合成和生长激素的释放等大量生理活动也主要或只在睡眠过程中发生。

④现在,“80后”和“90后”似乎比年过半百之人更容易忘记今天是星期几、钥匙放哪了这些琐事。

家庭和职业治疗师帕特丽夏·古滕塔格指出,科技是罪魁祸首之一。

有研究调查了150名电脑迷,结果显示,有10%的人出现了严重的记忆障碍,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觉得失去了记住别人姓名、写过的某个字或者做某件事情的时间。

⑤科技会让人更容易分心,这除了给我们带来一个睡眠不足的大脑外,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呈现特点也“功不可没”。

⑥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你在电脑前,随时都有可能弹出提示窗口,或是新闻消息,或是软件提醒,或是客户的电子邮件……电话座机、手机也会不时响起,科技随时都会打断你,无论是接电话看手机,还是在多个窗口间的随意切换,打断和不专注的结果,就是让你疲于应对或不知不觉地开小差,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拖延症”也就因此产生。

⑦这些切换同时也会干扰你的记忆,使新的记忆难以形成。

信息要储存在大脑中,就必须从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

这一转变过程中受到任何打断,比方说,在阅读时停下来查看邮件或收发短信,都会抹去你脑中尚未变成长期记忆的短期记忆。

⑧GPS使人们的生活大为方便,同时也制造出了更多的路痴。

过分依赖GPS导航的人,会在失去其支持的时候感到不适应,因为脑中海马体的活动减少,从而减弱了脑活动能力,后者是记忆和导航所动用的大脑区域。

反过来,如果不依赖GPS,而是使用大脑空间记忆,包括通过视觉线索建立“认知地图”来记住路线,使这个区域更加发达,就可以预防大脑记忆在今后出现问题。

⑨过去,人们更善于将知识铭记于心,并且为此付出努力,但是科技的出现扼杀了这么做的需要和动力。

当你知道电脑、谷歌或是手机能帮你存储信息,你也可以方便地搜索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你就不太会有动力去记住它。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在记忆的过程中,脑结构会变得更加复杂,我们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高,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早已被抛之脑后。

1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6.请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段。

(2分)17.文章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了高科技让人变蠢?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1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说明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电脑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B.过分依赖科技会使人脑中海马体的活动减少,从而减弱脑活动能力。

C.第①段以问句结尾,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第⑥段主要说明了拖延症是如何产生的。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13分)抱抱曾经的自己张亚凌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

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

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刀下去,没割到麦子竟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疼得直龇牙咧嘴。

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

我没喊也没哭,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然后撒在淌血的伤口上。

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麦子,我将脱下来的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快点,手底下快点。

”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的跟前。

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她轻轻地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她继续弯腰卖力地割。

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