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次课(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次课(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238492aa32d7375a4178033.png)
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4)特殊情况的要求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 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 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 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等可参考河流、水 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我国的一些河网地区,河水流向、流量经常变化, 水流状态复杂,特别是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情况更为 复杂。遇到这类河网,应按照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 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水质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 设等可参照河流、河口的有关规定。调查时应注意水 质、流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1)应尽量收集现有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足 时,应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调查。 (2)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 期进行,必要时,其它时期(丰水期、平水期 或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3)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 法密切相关。在采用数学模式时应根据所选取用的 预测模式及应输入的参数的需要决定其内容。在采 用物理模型时,水文测量主要应取得足够的制作模 形及模型试验所需的水文要素。 (4)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 在一个时期内进行。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不要求完 全相同,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要素及环境水力学 参数(主要指水体混合输移参数及水质模式参数) 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①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 ②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要根据现有资料查明 此湖泊(水库)有无温度分层现象,如无资料可供调查, 则先测水温。在取样位置水面下0.5m处测水温,以下 每隔2m水深测一个水温值,如发现两点间温度变化较 大时,应在这两点间酌量加测几点的水温,目的是找 到斜温层。找到斜温层后,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 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05水环境影响评价
![05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609d7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1.png)
05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特定水体系统施加外界干扰或介入时,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它是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重要参考。
水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水资源利用、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水环境影响评价。
其次,水质污染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水质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有害物质超过一定限度的现象。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都会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水质污染不仅会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因此,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并评估其对水环境的长期影响,以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水生态系统也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体、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包括水体开发、河道改造、水土流失等。
这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水生物的种群和生态关系。
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研究水生态系统的现状,并分析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制定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措施。
在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采取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评估。
定量方法是指通过对水体、污染物和生态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
定性方法是指通过对水环境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对可能的影响进行预测,从而对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这两种方法在评价水环境影响时相互补充,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特定水体系统施加外界干扰或介入时,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它涉及水资源利用、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等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评估,为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642d7b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e.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书对某地区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保护水环境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范围。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涵盖了某地区的水源、河流、湖泊等水体环境,以及相关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评价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水环境的污染情况、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三、评价方法。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水样采集和分析、生态系统调查等。
通过对水环境的多方面观测和数据收集,结合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全面评估了水环境的影响情况。
四、评价结果。
1. 水环境污染情况。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某地区的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主要表现在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健康状况。
其中,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水资源利用状况。
某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均衡分配。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枯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3. 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水生态系统是维持水环境稳定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一些重要的水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生态功能受到了破坏。
五、评价建议。
针对以上评价结果,本报告书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控制,减少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2. 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3.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55cd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d.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目录1.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1 编写背景1.1.1 研究意义1.1.2 研究范围1.2 方法论1.2.1 数据采集1.2.2 数据分析1.2.3 模型建立1.3 结果展示1.3.1 水质分析1.3.2 污染源识别1.3.3 生态风险评估1.4 结论与建议1.4.1 影响评价总结1.4.2 监测与管控建议编写背景研究意义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水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旨在全面了解水体质量状况,识别污染源,并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本报告涵盖了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涉及水质、生态、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水环境对周围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方法论数据采集在编写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需要充分收集水质监测数据、生态调查数据、污染源数据等相关资料,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揭示水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含量及分布规律,为后续的模型建立和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建立利用现代环境科学技术手段,建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和预测,评估水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结果展示水质分析报告中应包含对水质指标的监测分析结果,反映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水平,评价水质状况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污染源识别通过对水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准确定位污染源位置、性质和影响范围,为后续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生态风险评估对水环境中生态系统受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论与建议影响评价总结在总结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应对水体质量、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
监测与管控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监测与管控建议,针对存在的污染问题和生态风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保障水环境的持续健康。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ae8fae05ef7ba0d4a733b8f.png)
一、1..1水环境评价范围(与现状评价范围一致)(有图)(监测断面和点位1.2水环境等级4个因素。
(排放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标准)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1)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2)污水排放标准本次评价污水排放标准采用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4287—92)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 -2001)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以严格的为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1表1—1 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色度:倍;pH:无单位)1.4水环境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常规)水温、pH、色度、苯胺、悬浮物(SS)、溶解氧(DO)、氨氮、总氮、总磷、硫化物、COD Mn、COD Cr、BOD5、铜(Cu)、六价铬(Cr6+)、挥发酚、石油类。
影响预测因子:COD Cr、BOD5。
二、项目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2、产污环节(正常、非正常)3、排放量核算(预测因子)(表)4、其他部分作一般分析。
三、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3.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为了弄清项目周围水环境质量现状,了解评价水域中主要污染物现状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为该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本评价对项目周围水质现状进行了监测和评价。
3.1.1.地表水水质监测(1)监测断面与采样点布置文字说明,有图,详见图水质监测断面布点图。
(2)采样时间、频率与方法连续采样三天,每天采样两次(涨潮、退潮)。
每个断面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采水样:对于河宽小于50m者,设2条采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设左、中、右3条采样垂线,各垂线均采表层(水面下50cm处)的水样。
同时连续26小时进行流速、流向等水文参数的测量。
(3)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①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的选择,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地表水河流水质项目执行。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4d54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CODCr
BOD5
SS
浓度 6.65 1225 634
142
工程污染源分析——排水水质分析
糖化车间废水 糖化、糊化锅洗涤水 糖化、糊化锅每出一批麦汁洗涤1次, 洗涤水为间断排放,每次连续5~10min,排水中具有较高旳 有机物,其CODcr含量最高可达10000mg/L以上,排水水温在 26~50℃之间。 过滤槽洗涤水 麦芽、大米经糖化后旳混合物过滤得到麦汁, 滤出物为酒糟,酒糟外排后,过滤槽上粘有残糟,需进行洗 涤,洗涤水外排,这部分水中具有少许旳酒糟颗粒物,水中 COD含量较高,水为间断排放。
生产工艺简介
1. 麦芽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 2. 糖化过程:原料旳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
(加酒花)-冷却 3. 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滤酒 4. 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啤酒厂旳污水起源
麦芽生产过程中旳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洗涤水、 凝固物洗涤水; 糖化过程旳糖化、过滤洗涤水; 发酵过程旳发酵罐洗涤、过滤洗涤水; 罐装过程洗瓶、灭菌及破瓶啤酒水; 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
评价工作旳技术路线
根据生产工艺特征,了解水污染物排放点,排放规律,对各车间排水 量、排水水质及污水总排口旳排水量、排水水质进行连续监测,拟定 其排污负荷。 根据技改工程工艺设计,拟定技改工程完毕后旳排污规律、排污量。 对工程纳污水体旳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 选择 S-P模型作为工程旳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拟定参数取值。 经过模型计算预测工程污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旳影响,并对比原则进 行评价分析,提出降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旳措施和提议。
量约291104m3/a,生产、生活污水部分经处理后排入西排水沟,然后 入月牙河,最终入北运河,但目前旳污水处理能力仅为1500m3/d,且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2dc831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d.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引言。
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
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为某某地区的水系,评价方法采用了定点观测、采样分析、水质模拟等多种手段,以全面了解水环境的现状和可能的影响。
三、水环境现状评价。
经过对某某地区水系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水体中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
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四、水环境可能影响评价。
根据现有的数据和模拟结果,我们发现某某地区的水环境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随着工业排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水质指标可能会继续恶化,从而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五、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对水环境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包括加强工业和农业排放的管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力度,加强水体的监测和保护工作等。
六、结论。
通过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我们认识到某某地区水环境面临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看到了改善的希望。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七、致谢。
在本次评价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参考文献。
1. XXX. 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国家环保部, 2015.2. XXX.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18.以上就是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343791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6.png)
第三十五条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该采用措施,确 保水体旳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原则,预防热污染危害。
第三十六条 排放含病原体旳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符合国家有关原则后,方准排放。
第五章 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四十四条 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 勘探、采矿等活动,应该采用保护性措 施,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旳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 染物旳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旳要求。
建设项目旳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 产生旳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旳影响作出评价,要求防治 旳措施,按照要求旳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在运 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该经过有 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同意。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能够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 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别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 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能够划定一定旳水域和 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能够 划定一定旳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该有明 确旳地理界线。
共同构成水体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常使用方法规与 原则
一 水环境常使用方法 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 水体以及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要求,不合用本法。
简述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简述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6cf12c4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7.png)
简述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影响范围: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首先取决于评价范围的大小和涉及的水域面积和周边环境的复杂程度。
2.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是划分等级的另一个依据。
例如,水源地、饮用水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一级保护区域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当比对一般水域更高。
3.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种类、数量和综合度也会对等级划分产生影响。
通常,评价指标与评价对象相关性越高,等级划分越高。
4. 建设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也会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影响程度和对环境的可逆性、影响时间等因素进行判断和评估。
通常,规模越大、影响越长期,等级划分越高。
第6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6章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5c635ba25c52cc58ad6be8a.png)
污染物与河水完全混合所需距离
当完全混合距离x无实测数据时,可参考下表 确定。从表中查取所需完全混合所需时间,与河 水实际流速的乘积为完全混合距离。
BOD-DO耦合模型
Streeter-Phelps模型 简称S-P模型,描述一维河流中BOD和DO消
长变化规律的模型。
建立S-P模型有以下基本假设:
▪ 河流中的BOD衰减和DO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 反应速率是恒定的; ▪ 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溶解氧的
污水进入河流之后,可将其推流迁移划分为 三个阶段:垂向混合阶段(Z方向上)、横向混合 阶段(Y方向上)、纵向混合阶段(X方向上)。
推流迁移 污染物与河水的混合过程
分散稀释 指污染物在水流中通过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 弥散作用分散开来,得到稀释。
转化和运移 指污染物在悬浮颗粒上的吸附或解吸、污染物 颗粒的凝并、沉淀和再悬浮。
水质数学模型
▪ 河流水质模型是描述水体中污染物随时间和空间
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学方程。
▪ 在运用水质模型时,常假设河段内无支流,在预
测时期内水力条件是稳态的,且只在起点有污染 物排入。
▪ 水质模型种类很多。
按时间分类
▪ 稳态模型:描述水体中组分浓度不随时间变化的
水质模型;
▪ 动态模型:描述水体中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水
v=34km/d,水温T=15℃,K1=0.94d-1, K2=1.82d-1。河段始端排放废水Q1=6×104m3/d, BOD5为450mg/L,溶解氧为1.0mg/L,上游河水 BOD5为20mg/L,溶解氧为7.21mg/L。求该河段 x=10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
解:河段始端混合河水的BOD5和DO为
一维稳态模型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1d9062383c4bb4cf7ecd18d.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接纳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地表水体和项目所在地域的地下水质。
1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1 监测时间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6的有关规定。
1.2 监测项目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确定。
1.3 现状评价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6的规定。
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7的规定。
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废水排入的湖泊、封闭海湾和三类水体河流应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其它水体及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废水排入的水体可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2.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8的规定。
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范围按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及评价区地貌、地质结构、水及地质条件确定。
在厂(场)址范围设置地下水监测点。
3.2 监测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
3.3 地下水质现状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6的规定。
3.4 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有害污染物下渗对地下水影响的可能性分析,并提出地下水保护措施。
单元3-2 _水环境影响评价
![单元3-2 _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46fef03f78a6529647d5399.png)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等
18:09:02 5
3 地 表 水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程 序 18:09:02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u x——x方向流速,m/s; B ——河流宽度,m; Ey——横向扩散系数,m2/s。
1.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
预测范围内河段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 充分混合段: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 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 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计算(理论公式):
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
√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
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18:09:02 54
地表水环境简化
河流简化: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
河流断面宽深比≥20,可视为矩形河流; 大中河流预测河段弯曲系数较大(>1.3)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为 平直河流; 大中河流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如一级)视为非矩形河流, 其他简化为矩形河流; 小河一般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河流水文、水质有急剧变化河段,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分别简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0a67ce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5.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摘要:本报告书旨在对特定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建议,确保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点],主要涉及[项目类型,如工业生产、城市开发等]。
项目规模、预期产能及运营周期等基本信息如下:- 项目规模:[具体规模]- 预期产能:[年产量或服务能力]- 运营周期:[预计开始至结束时间]2. 水环境现状分析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区域的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水质、水文、水生生态等。
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水质状况:[当前水质等级和主要污染指标]- 水文特征:[河流流量、水位变化等]- 水生生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3. 影响预测根据项目特点和水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水环境影响,包括:- 直接排放:[项目废水排放量、成分及对水体的潜在影响]- 间接影响:[如施工过程中的泥沙流失、化学物质泄漏等]- 累积效应:[长期运营对水环境的累积影响]4.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项目对水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评价其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等级:[轻微、中等或重大]- 风险评估:[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概率]- 影响缓解措施:[具体措施,如废水处理、生态修复等]5. 环保措施与建议为减轻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环保措施和建议:- 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技术与设施要求]- 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措施,如植被恢复、水生生物保护等]- 环境监测:[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监测计划]6. 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评价,项目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建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水环境的长期稳定。
[此处结束报告内容,不包含任何说明或备注]。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a7e949f192e45361166f512.png)
预测范围:与已确定的评价范围一致; 预测点:①已确定的敏感点;
②环境现状监测点; ③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上、下游, ④水源地,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
⑤河流混合过程段代表性断面; ⑥排污口下游可能超标点位附近。 预测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预测阶段;建设期;营运期;服务期满后。
调查时间
评价等级不同,对各类水域调查时期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各级评价均 应调查枯水期。
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 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水环境影响评价
➢ 调查内容
水域功能和水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水文调查
原则:收集资料为主,辅以测量、判读地形图。 内容:河流——流量、流速、水深、河流平直情况
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评价水域污染源调查评价
评价水域受纳已有污染源所排废水量及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拟建项目对水 域污染的分担率。
点源调查的原则:
① 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 ② 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生化参数。大肠杆菌。
污染物排放方面:按容量、排放总量、污染物削减率、污水处理率、达标率、
污水回用率等确定环境目标。
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标准
➢ 综合性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专项功能的水质标准 :
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景观娱乐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 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等。
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污水排放量:
05水环境影响评价
![05水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da349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e.png)
05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水环境影响评价(WEEA)是一种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其目的在于
衡量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有效的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和它的生物多样性。
WEEA是一个广泛的过程,侧重于对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水环境的内
外部影响的识别、衡量、评估和管理。
它是基于地理空间的、宏观和微观的、综合的、可追溯的方法,旨在
衡量水的品质,以及识别水环境中的社会、经济、健康和其他影响,因此
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它考虑到水环境系统的稳定性、
水质及其可用性,同时考虑到水资源使用和管理,以及生活质量和可持续
发展的影响。
水环境影响评估的过程
水环境影响评估(WEEA)的过程是由一系列步骤组成的,包括初步评估、影响识别、影响衡量、评估中的评价、评估报告、监测、管理和审慎决策,以及反馈与重新评估。
初步评估是WEEA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的现状,并识别可
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特征,如河流、湖泊、河口、水库、湿地和具
有特殊功能区的地区,以便在进行影响识别时提供有效的基础。
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cb43de76a20029bd642d53.png)
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一项目简介(一)项目意义介绍项目的现状,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做出措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概况1.规划标准、流域范围介绍建设项目规划的流域面积,污水通过截流的方式,对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是否会造成影响。
例如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系统按多少年进行规划设计,处理的总污水量。
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流域面积。
2.工程建设内容规划的污水的各个方位的截流,以及周围的管道及建设项目。
3.工程数量及费用4.项目的总投资比如拟建项目工程的总投资。
5.相关工程内容可参考其他类似的拟建项目工程的预算,规模,以及运行期时污水的处理量。
各个数据的参考。
(三)周边环境1.自然环境介绍拟建项目的周围的自然环境,可查找资料。
2.社会环境包括拟建项目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及人口,土地利用,市政设施,经济情况,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以及周围是否有敏感区域。
3.水环境现状评价(一)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1.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是反映项目建设完成后对纳污水体影响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污水排放量越大,其对纳污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就越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就越复杂,评级的等级就越高。
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5个档次:●≥20000m³/d●10000~20000 m³/d●5000~10000 m³/d●1000~5000 m³/d●200~1000 m³/d2.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照污水中的污染物类型以及需预测污染因子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1)复杂。
污染物类型数大于等于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大于等于10的情况,称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复杂。
(2)中等。
污染物类型数等于2,且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小于10;或者只有一类污染物,但需要预测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大于等于7的情况,称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
水质环境影响评价(ppt 24页)
![水质环境影响评价(ppt 24页)](https://img.taocdn.com/s3/m/af457652ee06eff9aef807ed.png)
2.常用的消减措施 (1)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
项目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 (2)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
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以减少 沉积物进入地表水体。 (3)施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从安排好化学品施用时 间、施用率、施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 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少。 (4)应采取生物、化学、机械处理手段和文化、管理措 施于一体的综合方法。
和pH)
21
四、影响预测 (一)预测工作的准备 (二)预测方法的选择 (三)污染源和水体的简化 (四)预测河段划分与混合过程段 (五)地表水影响预测
22
• 1.一般的原则 • 2.河流和湖(库)水质预测(稳态)
• (1)零维模型 • (2)单纯混合模型 • (3)环境介质中污染物运动的基本模型
• 推流迁移、分散稀释和降解转化(定义) • 基本模型的推导(三维模型) • 一维模型、二维模型、BOD-DO耦合模型—S—
( pH su pH hj )
式中,pHsu和pHsd分别为水质标准中pH的上限和下限。
6
• 当Pi,j≤1时,说明污染物i在j点利用的自净能 力没有超过允许的比例,表明影响不是重大 的;
• 否则说明超过允许利用的比例,这时Pi,j的 值即为允许利用的倍数,表明影响是重大的。
7
练习:
一条河流为III类水体,COD基线浓度为 5.0mg/L,一个拟建项目拟排放COD 浓度为 8mg/L。设该地的发展规划已确定还将有两 个拟建项目在附近兴建,按照水环境规划该 河段的自净允许利用率为0.6。问当地环保 部门是否应批准该拟建项目的废水排放量? 为什么?(三类功能水体的COD标准为 20mg/L)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eca8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c.png)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评价范围:本报告书对于XX地区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XX工程,其主要建设目的是XX。
经核实,该项
目建设会对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水环
境影响评价。
二、评价对象
被评价对象为该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
三、评价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评价内容包括水体质量、水量、水文水力、水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影响。
2.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测实验、模型模拟等方法。
3.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四、评价结果及结论
1.评价结果指出,该项目建设对该区域的水环境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
2.评价结论认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
管理,避免对水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五、评价建议
1.建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技术,
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2.建议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
3.建议在建设后定期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六、评价人员及单位
评价人员:XXX
评价单位:XXX
七、评价日期
评价日期:20XX年XX月X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程分析见上部分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4.1 区域水资源与污染源调查舞阳县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大小河流11条,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三里河等,过境径流总水量年平均1.68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总量为2.65亿立方米。
本工程的纳污水体三里河发源于漯河市境内的排涝泄洪道,河床窄,流量小,现主要接纳舞阳县城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主要的排污河道。
三里河出境后汇入洪河。
2000年监测结果显示,该河流水质已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呈有机污染型。
本区域的污染源除了生活污水之外,较大一部分是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以造纸废水为主,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当,经常有超标排污的现象,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
区域中的75%的生活污水和除了万成纸业外的全部工业废水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经过排污总干渠汇入三里河,万成纸业的废水直接排入三里河。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 监测断面的布设本项目所排放的废水经过排污总干渠汇入三里河。
由于该区域拟建一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县城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经过处理之后排放,进入三里河。
根据实地勘察,拟在三里河上布置三个监测断面,在排污总干渠上布设一个断面。
具体监测断面的位置和功能情况见表9和图3。
4.2.2 监测因子根据本工程的废水排放特点和地表纳污水体的污染现状,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选取PH,COD,BOD5,SS,NH3-N五项作为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因子。
监测结果见表10:4.2.3 监测时间,频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时间为纳污水体的枯水期,连续监测三天,采集混合样品,每天报一组有效数据。
4.2.4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执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分析方法见表11。
4.2.5 评价因子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PH,COD,BOD 5,NH 3-N 共四项。
4.2.6 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拟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具体指标见表12:4.2.7 评价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地表水各评价因子进行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公式为:ij S =ij C /si C式中,ij S ——某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ij C ——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si C ——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PH 的标准指数为:j pH S =sd j pH pH --0.70.7 j pH ≤7.0;j pH S =0.70.7--su j pH pH j pH >7.0式中,j pH S ——pH 在第j 点的标准指数j pH ——j 点的pH 值sd pH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 下限值su pH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 上限值。
4.2.8 评价结果按照以上方法,各断面的现状评价结果见表13。
从表13中可以看出:A 断面各项因子除了PH 没有超标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严重超标。
COD,BOD 5,NH 3-N 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8.3,21.67,4.99。
通过与Ⅴ类水质标准相比较,上述三项指标同样也超过了标准,该断面水质为劣Ⅴ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上游来水主要是造纸废水,且处理程度较低。
3但是COD,BOD5两项指标,标准指数分别为12.13和28.5,已经严重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13,27.83。
对比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同样也是严重超标,为劣Ⅴ类水质。
这主要是因为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经排污总干渠进入三里河。
有机物含量较高,因此污染比较严重。
C断面除PH达标之外,COD,BOD5,NH3-N各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分别为11.77,28.17,2.03。
可知各项指标均严重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0.8,29,1.13。
对比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同样也是严重超标,为劣Ⅴ类水质。
主要是因为上游来水各污染物浓度较高,在这里混合后,也使这里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D断面的PH的标准指数为0.2,符合要求。
NH3-N的测值标准指数在0.96~1.95,均值标准指数为1.42,说明该处断面的NH3-N超标,有时候也可达标,不稳定。
最大超标倍数为0.95。
COD,BOD5的标准指数分别为10.97,27.17,已严重超标,对比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同样为劣Ⅴ类水质。
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0.1,27。
这也同样是由于上游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所致。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的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NH3-N,水体污染呈有机污染类型。
由于上游拟建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预计建成之后,上述污染情况会有所改观。
5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预测评价思路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根据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水质,预测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企业排污对纳污水体的影响,同时考虑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对污染物的削减情况,预测建成后企业排污对纳污水体的影响,并对市控断面栗园桥断面是否满足水质控制目标进行分析。
5.2 预测因子根据工程的排污特点以及纳污水体的污染现状和控制要求,选取COD,NH3-N为预测因子。
5.3 预测时段由于纳污水体无天然径流,现为该区域一主要纳污河道,河水主要有造纸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构成,因此本次预测仅考虑河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5.4 预测范围和预测控制断面按照《河南省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本项目所在地属洪河控制单元,舞阳县段控制单元,栗园桥控制断面。
本次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为排污总干渠入三里河上游50米断面至三里河下游栗园桥断面约5千米的河段。
其中栗园桥断面作为本次评价的控制断面,也是漯河市的市控断面。
根据《漯河市污染防治责任目标》,该断面的控制目标为:到2006年,COD要达到95mg/L,NH3-N要达到15mg/L;2007年,COD要达到80mg/L, NH3-N要达到10mg/L;2010年,COD要达到65mg/L,NH3-N要达到8mg/L。
5.5 预测模式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评价导则的要求,综合地表水的环境特点以及环境的排污特征,COD,NH3-N的预测采用综合削减模式,数学表达式是:C2=(1-K)(C1Q1+∑c i q i)/Q2其中,C2——预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Q2——预测断面的河流流量,m3/sC1,Q1——河流上游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mg/L,m3/sc i,q i——支流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mg/L,m3/sK——河流中污染物综合削减系数5.6 预测结果根据所确定的污水处理工艺,该项目的出水水质指标为:出水量2022t/d,合0.023m3/s;COD浓度为37.84mg/L,NH3-N浓度为2.55mg/L。
根据《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项目的出水已达标排放。
该标准的排放限值为:COD为80 mg/L,NH3-N为15 mg/L。
5.6.1 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之前,该项目的废水直接进入排污总干渠,然后汇入三里河。
三里河的环境背景各项指标见表14:点法。
由此确定C~D河段的COD污染物削减系数为0.225,NH3-N的削减系数为0.419。
由此预测排放后各断面的污染物浓度见表15: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将处理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因此使该地区的水质,水量发生了变化。
上游的造纸废水由于进入了污水处理厂,而使上游的水量减少了,同时排污总干渠的水量也相应的增加了。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量按其设计能力50000t/d计算,则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见表16:再削减至控制断面。
由于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使该区域的污染状况有所改善,故污染物的综合削减系数也要发生变化。
C~D河段的COD污染物削减系数和NH3-N的削减系数分别为(353-329)/353=0.068,(3.05-2.13)/3.05=0.30由此预测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控制断面的污染情况,见表17。
经比较发现,污水处理厂建设未完成之前,控制断面的水质不达标;而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控制断面的水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达到了2010年的标准。
6 评价结论6.1 该啤酒生产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从该项目的生产工艺,选址位置,污染物的治理措施等方面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的酿造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关于啤酒行业要扩大企业规模,发展啤酒集团的要求,还符合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加速酿酒行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政策要求。
6.2 该项目投入运营后,正常生产时可达标排放。
该项目建成之后,正常生产时每天吨啤酒排放的废水量达到 6.07t,国家规定吨啤酒排放废水量不得高于16t,符合要国家要求。
排放的各种有机污染物浓度:COD为37.84mg/L,BOD5为19.4mg/L,NH3-N为2.55mg/L,SS为47.48mg/L。
分别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80 mg/L,20 mg/L,15 mg/L,70 mg/L的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6.3 现状监测表明,该区域的污染较为严重,超过了规划的水体使用功能。
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之前,该啤酒厂的废水使纳污水体的污染基本维持现状;在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在控制断面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控制要求。
该项目区的纳污水体无天然径流,纳污水体主要是造纸废水。
通过现状监测分析表明,控制断面的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329 mg/L和2.13 mg/L,该水体不但没有达到Ⅳ类水体的标准,还严重超过了Ⅴ类水体的要求,属于严重污染区域。
因此,该工程要想在该区域上马,必须要对该区域的污染进行治理,对污染物进行削减。
根据发展规划,该区域欲建立一50000t/d的污水处理厂。
在污水厂建成之前,该啤酒厂的废水直接排入纳污水体。
经过预测表明,栗园桥控制断面的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293.5 mg/L,1.96 mg/L,与现状相比,两项指标分别降低了35.5 mg/L 和0.17 mg/L 。
COD远未达到《漯河市污染防治责任目标》2006年的95 mg/L的标准,而NH3-N已经达到的该目标2010年的8 mg/L 标准。
该区域的污染状况基本维持在现状。
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营之后,其接纳了附近的造纸废水和城区的生活污水,削减了该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使上游的污染源得到了削减,使上游来水的水质(背景断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这时候,啤酒厂排放的废水经过混合、削减之后,在栗园桥控制断面的COD和NH3-N的浓度分别为53.96 mg/L,2.82 mg/L,不但达到了《漯河市污染防治责任目标》2006年95 mg/L,15 mg/L的标准和2007年80 mg/L,10 mg/L的标准,还达到了2010年65 mg/L,8 mg/L的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