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各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地址:成都市人民公园
建设时间:90年代初
项目规模:占地20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主要设计人:林农(设总、建筑和园林景观)、张立新(结构)、黄绍蓉(水电)“少城苑”位于人民公园中部偏南,北临公园主路,是以展出传统菊花、兰花及盆景为主要内容
的园中园,设计为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园林特色的格局,当代的风貌,诗化的意境。总面积为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水面面积为500平方米,绿化及道路等10450平方米。少城苑原为群众艺术馆宿舍和公园木工房,整个工程将原兰草园和盆景园一并纳入改造,于1991年12月开建,1993年10月竣工开放。现主要景点有:双泉楼、朝爽堂、探馨轩(观赏锦鲤鱼等)、休息亭廊(可兼作展览)、假山等。该园为自然式布局的川西园林,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廊、榭、楼、亭等建筑,辅以假山、湖池,再配植芙蓉、银杏、海棠林、茶花、罗汉松、香樟、玉兰、黑壳楠等具有南方特色的园林植物,充分展现了川西园林的风貌。
(原有荷花池建于1924年,池中除栽满荷花外,还有一座石观音,手握净水瓶,瓶中喷出的水可达三米多高,(后经改造变迁)池的南、北两岸,有两座石拱桥,游船可从池中穿行而过,荷池周围栽植着桃花、柳树、花石榴等植物,池边有石凳供游人休息。现荷花池位于少城苑双泉楼茶楼前.)
少城苑主入口,典型的成都民居院门式设计。门两侧通常设石狮、石鼓,这里设石瓜,蕴含城市乡居情调。是自然山水与川西传统宅院的融合,很多细部设计甚至直接取材于宽巷子民居。
位于人民公园中心的辛亥保路纪念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110平方米,舞台130平方米。原为香港金升公司所属大都会(成都)娱乐有限公司于1993年拆除露天舞场,新建UA大都会娱乐广场。因与周边环境不协调,2004处由政府出资收购,为纪念辛亥四川保路运动,新建辛亥广场。整个工程于2004年2月开工,2004年5月1日竣工开放。辛亥广场结合公园环境的需要,制作了反映"四川辛亥保路革命斗争历史"的地面平浮雕和碑体浅浮雕。广场建筑古朴典雅,简洁明快,为集会、商务贸易、群众全民健身、健康活动提供了场所。
建设时间:2002年
项目规模:占地5亩。
主要设计人:王俊、林农、黄玉平
项目简介:人民公园的中心广场。该广场为公园的几何中心,设计强化了李驹先生原公园规划的平面布局。设计为游人提供了多功能活动场所,又蕴涵丰富的文化意义。
(1938年,他上书国民政府,建议将城市公园、绿地纳入城市建设的范畴;为民众建立休息游乐的公园,并结合保护文物古迹设置公园绿地,建立国家、省、市、县级以至乡村的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开办培养造园专门人才的学校和建立各级公园管理的专门机构,充分发挥造园人才的作用,以改变中国城镇的面貌,但这些建议当时均无法实现。在上书无望的情况下,他除了任教之外,还同时从事园林设计及文物古迹的整修设计工作。尤其在1938~1948年兼任成都市公园设计委员会委员时期,先后设计了成都少城、南郊公园、新都桂湖公园、博济医院等公园和私家庭园、墓园与校园;结合公园设计实践,探索培养园林专业人才所需设置的学科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李驹仍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51~1952年兼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和成都文物古迹整修委员会委员,任教之余,他还主持设计和整修了成都人民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杜甫草堂和昭觉寺等公园名胜古迹。1952年院系调整,李驹调西南农学院园艺系任系主任、教授,仍从事教学与园林设计工作。)
通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中正图书馆、银杏阁——四旧址文物保护地
当时,入民国后的1924年,杨森任"四川军务行政都督"驻成都,邓锡侯任省长驻重庆。杨森便督理职务,监管民政,委王詹绪为成都市政督办(相当于市长)开辟马路修春熙路等,在现在"人民公园"内开办"通俗教育馆",并在园内修建"体育场",就现今的辛亥革命露天广场一带,以当时著名的文史教育学家“卢作孚”为首任馆长。更名为"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并管辖其所在地公园。当时的民众教育馆并其管辖地又建成有民国的教育图书馆“中正图书馆”。通俗教育馆陈列室:(现公园的“银杏阁”)
解放后,"通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中正图书馆",“银杏阁”作为历史古建筑保留下来,经过历次的保护整修改善,定为成都市级人民公园四旧址文物单位保护处,改革开放后,现整修改善后的四旧址古建筑以
成为公园各种文化交流会议,工作会议,菊展,花展等的展厅和商务交流会议室。
正大门于1928年随旧少城公园整修建成,正大门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浩劫亦未被损毁,后经1952、1982年新中国全面整修保留至今,每年公园的“成都市菊展、迎春花展”等展览都重点装饰正大门。由正门入公园、经金水桥、梧桐林荫道可直达:鹤鸣茶社、少城苑、辛亥保路纪念广场、人工湖等风景点。
东假山
东假山东假山始建于民国二年(公园1918年)。当时将凿渠之土堆成,并修建草亭一座,木桥一座,其后不断增饰。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将假山下的河道,改为防空洞,假山前面的梅林、玉兰林、樱花林、桃李林等景区及明月桥,全部改成人工湖,挖湖的泥土继续堆山,由李忠玉负责在正面堆砌假山石。
1978年,修建滨江公园时,将该处所积废土运来继续堆山,并整理了山上道路,历时月余,费用由绿化工程队负担。至此整个东假山长130米,宽48米,高30米。[7]
人工湖
人工湖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将梅林、玉兰林、樱花林、桃李林取消,挖掘成人工湖。整个湖略成葫芦形,面积约20亩。古朴、典雅的金鱼岛、永聚老茶社位于湖中。沿岸栽植柳树、芙蓉、垂丝海棠、桃花等。六个带形花坛内,栽植着时令花卉,青山绿水、湖光山色,十分秀丽。[7]
《成都文史资料》第30辑,其中有篇文章叫《成都第一个公园》。
在《青羊文史资料》里,我看见当过民众教育馆馆长的(民众教育馆建国前就管辖着少城公园)邓穆卿先生,他也是掌故大家
上图截取自从傅崇矩先生当年作的《宣统三年成都图》。当今人民公园的位置上,已经有一个荷花池,而且下面专门标出了“公园”二字。这与文史资料中说,公园最先无名字,后来习惯叫少城公园是一致的。同时,宣统三年六月(图上还标有六月字样),也就是1911年6月,这时,公园已经问世;换言之,公园确实在辛亥革命前已经开办。
傅崇矩先生还编过一本书,叫《成都通览》,是宣统一年出版的。那一年,荷花池已记入这本书中。可见,1909年,也就是玉昆将军到成都之前,荷花池已经存在。荷花池,分明就是公园的雏形。当然,当年没有公园之名,由荷花池扩之为公园,并关系到少城旗人的生计,这可能与穷途末路的背景更有关系,也就是与玉昆将军关系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