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简介

合集下载

沈从文 边城

沈从文 边城
沈从文
生平介绍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 苗族。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 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 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 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 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 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 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 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内容简介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 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 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 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 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 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 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 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 英俊的青年水手傩(nuó)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 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 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 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是 三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
写法归纳


〔1〕细腻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 活动的描绘。或展开人物的美好心灵,或揭露人物的丑恶灵魂,以表 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 行动、姿态、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采用幻想、梦境间接揭示;或 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映等侧面烘托。本文有两种 方式: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翠翠离奇的“胡 思乱想”,让人感到渐渐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 的幼芽时心灵的躁动;翠翠“顶美顶甜”的梦境,展示出对朦胧爱情 的甜蜜感受和潜意识里对爱情的向往。二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 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诱使读者从人物的语言、神态 上去体味人物的内心奥秘。翠翠“带着娇,有点儿埋怨”地一再央求 爷爷丢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边,让人感受到翠翠对爷爷的无比依恋 之情。听着爷爷唱的“那晚上听来的歌”,“翠翠自言自语说:‘我 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则让人感受到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甜美爱情的 神往。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参考资料一: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透过描述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透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不仅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先生一生中,着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

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参考资料二: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

沈从文

残缺的人性 “活在中国做一个人并不容易,尤其是活在读书人圈儿里。 大多数人都十分懒惰,拘谨,小气,又全都是营养不足,睡 眠不足,生殖力不足。”(《〈八骏图〉题记》) “教授乙低下头去,从女人一个脚印上拾起一枚闪放珍珠光 泽的小小蚌螺壳,用手指轻轻的很情欲的拂拭着壳上粘浮的 砂子。” (《八骏图》) “一个曾经被人用各样尊敬的称呼加在名字上面的主人, 国会议员,罗汉,猪仔,金刚,后来又是总统府顾问,参议, 于是一事不作,成为有钱的老爷了。”(《绅士的太太》) “一般绅士为了娱悦自己,多数念点佛,学会静坐, 会打太极拳,能谈相法,懂鉴赏金石书画。另外的事情, 就是喝一点酒,打打牌。这个绅士是并不把自己生活放 在例外的地位上去的,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都不缺少。” (《绅士的太太》)

二、沈从文小说创作概况
(二)小说主要特点 1.理想人性和人生的追求者:湘西人性中的美与善的悲剧性思索。 以独特的视角展示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自在 无为的人生形式。 《萧萧》:对自身可怜生命的毫无意识。 《柏子》:脱离不掉生命的“自在状态”。 《丈夫》:对生活的隐忍态度、人性的觉醒、命运不可知。 《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纯真爱情、纯洁性爱。 湘西人的生命是自在的,然而更高层次的生命应该是自觉的演进的 ,湘西人生命的简单与世代相因是民族命运的悲剧。
2.现代文明中传统美好人性的迷失——对城市人性的丑陋描绘 和讽刺两相对照中人的生存状态:城市系列小说 《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等。 污浊的环境 “晚风带着一点儿余热从XX吹过上海闸北,承受了市里阴沟 脏水的稻草浜一带,皆放出一种为附近穷苦人家所习惯的臭 气。在日里,这不良气味,同一切调子,是常使打扮得干净 体面的男女人们,乘坐X路公共汽车,从隔浜租界上的柏油 路上过身时,免不了要生气的。这些人皆得皱着眉毛,用柔 软的白麻纱小手巾捂着鼻孔,一面与同伴随意批评市公安局 之不尽职,以为那些收捐收税的人,应当做的事都没有做到 ,既不能将这一带穷人加以驱逐,也不能将一带龌龊地方加 以改良。一面还嗔恨到这类人不讲清洁,失去了中国人面子 。”(《腐烂》)

《生命》沈从文

《生命》沈从文

《生命》沈从文【作者简介】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

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

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等。

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

……有什么人能用绿竹作弓矢,射入云空,永不落下?我之想象,犹如长箭,向云空射去,去即不返。

长箭所注,在碧蓝而明静之广大虚空。

明智者若善用其明智,即可从此云空中,读示一小文,文中有微叹与沉默,色与香,爱和怨。

无著者姓名。

无年月。

无故事。

无……然而内容极柔美。

虚空静寂,读者灵魂中如有音乐。

虚空明蓝,读者灵魂上却光明净洁。

大门前石板路有一个斜坡,坡上有绿树成行,长干弱枝,翠叶积叠,如翠等,如羽葆,如旗帜。

常有山灵,秀腰白齿,往来其间。

遇之者即喑哑。

爱能使人喑哑——一种语言歌呼之死亡。

“爱与死为邻”。

然抽象的爱,亦可使人超生。

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

至如阉寺性的人,实无所爱,对国家,貌作热诚,对事,马马虎虎,对人,毫无情感,对理想,异常吓怕。

也娶妻生子,治学问教书,做官开会,然而精神状态上始终是个阉人。

与阉人说此,当然无从了解。

夜梦极可怪。

见一淡绿百合花,颈弱而花柔,花身略有斑点青渍,倚立门边微微动摇。

在不可知的地方好像有极熟悉的声音在招呼:“你看看好,应当有一粒星子在花中。

仔细看看。

”于是伸手触之。

花微抖,如有所怯。

亦复微笑,如有所恃。

因轻轻摇触那个花柄,花蒂,花瓣。

近花处几片叶子全落了。

如闻叹息,低而分明。

雷雨刚过。

醒来后闻远处有狗吠,吠声如豹。

沈从文——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沈从文——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文学创作
沈从文以独特的文风和对湘西风土人情的描绘,创作了大量优秀 的小说、散文和随笔。
学术研究
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及比较文学有独到的见解,曾参与中国历史博物 馆和北京历史博物馆的文物陈列设计工作。
文化事业
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名大学。
沈从文的晚年生活与影响
沈从文的哲学思考及其影响
生命哲学
沈从文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生命的价值和 意义,他的作品常常触及人类存在的本 质问题。
VS
对后世的影响
沈从文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哲学为后来的作家提 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灵感。
04 沈从文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创作丰富了中国现代 文学的内涵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 察力,为现代文学增添了丰富的篇章。
代表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巅 峰
他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人性 的复杂性,为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沈从文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要点一
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多元化
沈从文的创作手法和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作家,激 发了他们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沈从文在作品中表达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和融合,他的作品常常以乡村为背景,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
沈从文的乡土情结与人文关怀
对乡土的眷恋
沈从文对乡土有着深深的眷恋,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城市文明的批判。
人文关怀
沈从文的作品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残酷,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
要点二
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和灵感
他的作品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和人性冲突为后来的文学 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

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婚姻家庭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刚见面时,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

张兆和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来得默然,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

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已任。

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最终打动了张兆和,于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

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打击着沈从文,使他陷入了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

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散文家:沈从文(中国)人物简介

散文家:沈从文(中国)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沈从文:中国散文家人物简介
DOCS
01
沈从文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沈从文的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早年求学经历
• 1917年赴北京求学
• 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 后因病辍学,辗转于各地
出生于湖南凤凰县
•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是当时湘西地区的政治、
深入挖掘
沈从文的人物塑造技巧与方法
深入生活,真实描绘
• 通过深入生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
• 真实、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
细腻的心理描绘
• 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腻描绘
• 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和丰富
环境与人物的交融
• 将人物置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 通过环境与人物的交融,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
沈从文的人物价值取向与现实意义
•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03
历史与文化反思
• 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和探讨
• 强调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倡导民族文化传承
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技巧与影响
创作技巧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 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 沈从文的散文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笔优美,描绘细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 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都受到沈从文的启发和影响
• 散文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 对人性、民族、历史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 散文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亲友的真挚情感
• 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沈从文的散文• 以湘西为背景,描绘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 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传承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

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八骏图》《都市一妇人》,中篇小说《边城》《神巫之爱》,长篇小说《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

其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

他青年时投身行伍,后进行文学创作,到逝世时已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从文赏玉》《唐宋铜镜》等。

1987年、1988年沈从文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到武汉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他的大部分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创造了一个湘西世界,表达了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

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沈从文的主要成就在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两个方面。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乡土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在其他领域也成就非凡,是名副其实的“大杂家”。

在创作界,沈从文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位好作家之一;而学术上,他开启的名物研究,影响深远,至今追随者甚众。

沈从文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写出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丝绸图案》等文物著作。

1958年后,他专心致志撰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稿,凭着不懈的努力,终于填补了我国服饰研究的空白。

沈从文生平 《沈从文》生平简介

沈从文生平 《沈从文》生平简介

沈从文生平《沈从文》生平简介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湖南凤凰人,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

1923年到北京。

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7年到上海,曾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了新月社。

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

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

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集子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

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

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

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思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

沈从文的简介及作品

沈从文的简介及作品

沈从文的简介及作品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沈从文的简介及作品,欢迎阅读。

沈从文的简介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个人经历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去北京。

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

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

[3]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

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

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文学院讲师;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

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沈从文长河简介

沈从文长河简介

沈从文长河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字崇文,号少荃(又号素书)、老渔,湖南凤凰人。

曾留学日本和美国。

1924年回国后开始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边城》《长河》,长篇小说《湘西》,散文集《湘行
散记》等。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是
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写于1938年。

这部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湘鄂西边界的茶峒小镇为背景,通过对一名普通船夫与
一个少女之间故事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
纯净。

小说以白描手法展示了湘西世界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情风俗
的优美,其意境悠远恬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之感。

小说中人物
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是湘西世界美好人性与自然美
的艺术再现。

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用散文化形式叙事和描写自然风景与人情风俗相结合,使作品呈
现出清新优美而又深邃含蓄之美。

—— 1 —1 —。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

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

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

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

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

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先生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

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关于生命的散文名篇

关于生命的散文名篇

《生命》——沈从文【作者简介】赖一汪清泉来写实生命的作家。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等。

【文章片段】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

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生命是什么,居多人是不曾想起的,就是“生活”也不常想起。

我说的是离开自己生活来检视自己生活这样事情,活人中就很少那么作,因为这么作不是一个哲人,便是一个傻子了。

“哲人”不是生物中的人的本性,与生物本性那点兽性离得太远了,数目稀少正见出自然的巧妙与庄严。

因为自然需要的是人不离动物,方能传种。

虽有苦乐,多由生活小小得失而来,也可望从小小得失得到补偿与调整。

一个人若尽向抽象追究,结果纵不至于违反自然,亦不可免疏忽自然,观念将痛苦自己,混乱社会。

因为追究生命意义时,即不可免与一切习惯秩序冲突。

在同样情形下,这个人脑与手能相互为用,或可成为一思想家或艺术家,脑与行为能相互为用,或可成为一革命者。

若不能相互为用,引起分裂现象,末了这个人就变成疯子。

其实哲人或疯子,在违反生物原则,否认自然秩序上,将脑子向抽象思索,意义完全相同。

我正在发疯。

为抽象而发疯。

我看到一些符号,一片形,一把线,一种无声的音乐,无文字的诗歌。

我看到生命一种最完整的形式,这一切都在抽象中好好存在,在事实前反而消灭。

有什么人能用绿竹作弓矢,射入云空,永不落下?我之想象,犹如长箭,向云空射去,去即不返。

长箭所注,在碧蓝而明静之广大虚空。

明智者若善用其明智,即可从此云空中,读示一小文,文中有微叹与沉默,色与香,爱和怨。

无着者姓名。

无年月。

无故事。

无……然而内容极柔美。

虚空静寂,读者灵魂中如有音乐。

虚空明蓝,读者灵魂上却光明净洁。

大门前石板路有一个斜坡,坡上有绿树成行,长干弱枝,翠叶积叠,如翠等,如羽葆,如旗帜。

常有山灵,秀腰白齿,往来其间。

沈从文生平

沈从文生平

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沈从文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

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生平:祖父沈宏富为汉族,生身祖母刘氏为苗族,母亲黄素英为土家族[1],沈从文本为汉族,早年亦以汉族人自居,晚年时为家庭利益选择了苗族。

[2][3][4]1917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当地土著部队办理杂事,后任书记。

1923年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同时练习写作。

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

西南联大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刘文典一直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一次,在西南联大的教务会议上,他提出质疑:“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

沈从文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美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则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评点沈的《静》时他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

”在中国公学教书时,沈从文爱上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写了不少的情书追求她,并引发校长胡适的同情,施以援手。

最后,据说因沈从文的情书“写得太好了”,张兆和终于同意嫁给沈从文。

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并结识郁达夫、徐志摩、林宰平等人。

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

同年底,沈从文在上海与胡也频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终因资金不足而停刊。

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

沈从文

沈从文
沈从文的乡村想象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 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等。湖南凤凰 (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






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 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 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 生活。 1923闯入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至 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 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 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8》等 文艺副刊主编; 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 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 学国文教科书; 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任教授; 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 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 馆任文物研究员; 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究所任研究员。
1922

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 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 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 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 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 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 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 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 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 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 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 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 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 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 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 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

成名非常快
1923年学习写作,
1924年发表文章, 1928年则成为上 海的中国公学的 讲师,兼《大公 报》等报的文艺 副刊的副主编。
小说的成就很短时间内就得到众多前辈
的肯定。 鲁迅可说是体裁家,沈从文则是文体家。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简介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简介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简介作为京派的代表人物,沈从文属于高产作家,他写了那么多的作品,塑造了无数个人物形象,最终凭借着才华打动了许多大作家,之后成为了一代著名人士。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家。

沈从文属于高产作家,作品众多,他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语言朴素,单纯却有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沈从文的代表作是湘西小说。

他出生在湘西,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他写出的乡村题材的小说都集中体现了湘西地区人性特有的风韵和神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边城》。

沈从文因写具有乡土风情的小说而出名,但他并不是山药蛋派,那么沈从文是什么派的作家呢?在近现代的文学流派中还有一个派别,就是“京派”,沈从文就是京派的代表人物。

京派的作家一般都是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著名学者或教授,作品大多数发表在《现代评论》、《骆驼草》等几大刊物上,而沈从文就是借着《现代评论》名扬全国。

京派的艺术特征包括梦幻乡土、悲悯人生、诗意抒写等。

沈从文的《边城》,既有现实的忧伤,也有纯朴的浪漫,诗意满满,沈从文用“诗的抒情”方式写出来的这篇小说成为了京派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沈从文出生于1902年,是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国家。

沈从文是多民族的混血儿,不过他本人更加的喜欢苗族,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有有关苗族风土人情的描述。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一生创造了很多作品,其中以《边城》最为著名。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巅峰,在二十世纪的时候,《边城》这部作品在中文小说的文学榜上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则是鲁迅先生的《呐喊》。

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这部作品的成就有多么高。

《边城》这部作品还曾被拍成了电影,讲述的是湘西的风土人情,用女主翠翠的爱情故事,来展现人性的真善美。

这部电影播放的时候,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直至今日依旧是一部经典佳作。

当然沈从文的文学成就除了《边城》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沈从文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来的。

沈从文先生的简介与作品全集

沈从文先生的简介与作品全集

沈从文先生的简介与作品全集沈从文(1902-1988),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

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

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

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宇慧根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撰写)沈从文出版作品目录:1《鸭子》(小说、戏剧等合集)1926,北新2 《蜜柑》(短篇小说集)1927,新月3 《入伍后》(小说、戏剧合集)1928,北新4 《好管闲事的人》(短篇小说集)1928,新月5 《老实人》(短篇小说集)1928,现代6 《阿丽思中国游记》(童话)1928,新月7 《篁君日记》(中篇小说)1928,文化学社8 《山鬼》(短篇小说)1928,光华9 《雨后及其他》(短篇小说集)1928,春潮书局10 《长夏》(短篇小说)1928,光华11 《阿丽思中国游记》(第2卷,童话)1928,新月12 《不死日记》(短篇小说集)1928,人间13 《呆官日记》(中篇小说)1929,上海远东书店14 《男子须知》(短篇小说集,一名《在别一个国度里》)1929,红黑15 《十四夜间》(小说、戏剧合集)1929,光华16 《神巫之爱》(中篇小说)1929,光华17 《旅店及其他》(短篇小说集)1930,中华18 《凤子》(短篇小说集)1930,杭州苍山书店19 《一个天才的通信》(中篇小说)1930,光华20《沈从文甲集》(短篇小说集)1930,神州21 《旧梦》(长篇小说)1920,商务22 《石子船》(短篇小说集)1932,中华23 《沈从文子集》(短篇小说集)1931,新月24 《龙朱》(短篇小说集)1931,上海寻乐轩25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长篇小说)1931,上海大东书局26 《虎雏》(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27 《记胡也频》(散文)1932,光华28 《泥涂》(中篇小说)1932,北平星云堂书店29 《都市一妇人》(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30 《慷慨的王子》(短篇小说)1933,良友31 《阿黑小史》(中篇小说)1933,新时代32 《月下小景》(短篇小说集)1933,现代33 《一个母亲》(短篇小说)1933,上海合成书局34 《沫沫集》(评论集)1934,上海大东书局35 《游目集》(短篇小说集)1934,上海大东书局36 《如蕤集》(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37 《从文自传》1934,上海第一出版社38 《记丁玲》(散文)1934,良友39 《边城》(中篇小说)1934,生活40 《八骏图》(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41 《从文小说集》1936,上海大光书局42《湘行散记》(散文集)1936,商务43 《从文小说习作选》(上下册)1936,良友44 《月下小景外八篇》(短篇小说集)1936,复兴45 《新与旧》(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46 《废邮存底》(书信体文论集)与萧乾合著,1937,文生47 《一个妇人的日记》(短篇小说)1938,晨光48 《记丁玲》(续集,散文)1939,良友49 《湘西》(散文)1939,长沙文史丛书编辑部50 《昆明冬景》(论文、散文合集)1939,文生51 《主妇集》(短篇小说集)1939,商务(长沙)52 《绅士的太太》(短篇小说)1940,上海三通书局53 《如蕤》(短篇小说集)1941,上海艺流书店54 《烛虚》(散文评论集)1941,文生55 《沈从文自传》1943,上海中央书店56 《春灯集》(短篇小说集)1943,开明(桂林)57 《云南看云集》(评论集)1943,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58 《黑凤集》(短篇小说集)1943,开明(桂林)59 《长河》(第l卷,长篇小说)l945,昆明文聚社60 《沈从文小说选集》1957,人文61 《沈从文短篇小说选》1978,香港文教出版社62 《从文小说选》1980,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63 《从文散文选》1980,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64 《沈从文散文选》1981,湖南人民65 《沈从文小说选》1981,湖南人民66 《沈从文小说选》(1-2)1982,人文67 《沈从文散文选》1982,人文68 《沈从文文集》(1-12)l982一1984,花城、香港三联69 《沈从文选集》(1一5)1983,四川人民70《神巫之爱》(小说、散文集)1983、花城71 《凤凰》(小说散文集)1986,文化艺术72 《沈从文代表作》(小说、散文集)1987,黄河文艺73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外文出版社.。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湖南凤凰县人,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

14岁高小毕业后投身行伍。

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

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苗族,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

正是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