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当一面:杨成武冀中再挥戈(罗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当一面:杨成武冀中再挥戈(罗版)一独当一面:杨成武冀中再挥戈(罗版)

编著:灵犀一指

第一章吕正操:撤离冀中区

华北的抗日斗争形势风起云涌,就在晋察冀山区游击战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时候,冀中平原游击战也开创了新的局面。冀中地区是华北最富庶的地方,大平原一望无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盛产小麦和棉花。它地处河北省的中部,西起平汉路,东至津浦路,北临平津,南越沧石路,包括五十余县,人口近1000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赴前线的时候,党中央派孟庆山到河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孟庆山原是红军的一

个团长,河北人,参加过宁都起义。他从延安出发,途经太原,又接受北方局的指示,同保属省委接上了关系,被委任为中共保属省委的军事委员,根据省委的指示,孟庆山在高阳、蠡县、安新、任丘一带共产党群众基础好的农村地区,开展短期训练班,讲解游击战术,培养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两三个月时间,即组织起一支拥有2400多人的河北游击军。因此,吕正操的人民抗日自卫军一到冀中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为了把人民抗日自卫军尽快地训练成八路军式的坚强

队伍,晋察冀军区决定调人民自卫军主力到平汉路西进行整训。1937年12月中旬,由吕正操司令员和党代表孙志远率领人民自卫军的两个步兵团和抗日义勇军的两个支队,来到冀西整训。人民军在整训过程中,学习了八路军的传统和作风,学习了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学习了发动和组织群众创立抗日政权的经验,学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从而对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和在冀中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增强了信心。

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困难确实不少。过去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大多建在大山之中,有些人就产生了错觉,以为只有在深山峻岭才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过分强调了地形的决定作用,聂荣臻司令员亲自讲课,他在报告中说:“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也可以在平原地区进行,只要有了人民群众

的支持,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原,我们都可以牢牢站住脚。”

聂荣臻又鼓励大家说:“冀中这块抗日阵地,是我们党首创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意义非常深远。你们成功了,对于全国其他平原地区的抗战将提供重要的经验。”聂司令这番话对自卫军干部,特别是对吕正操鼓舞很大,同时也使他们感到肩上的责任光荣重大。

人民自卫军的整训工作,时间虽然只有一个月,但成绩是很大的,使这支刚刚投入八路军的旧部队,逐步摆脱了旧军队的影响,成为具有人民军队素质的一支新型部队。吕正操和孙志远率人民自卫军返回冀中前,经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晋察冀军区的批准,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这就是:肃清反动势力,改造杂色武装,逐步建立完善的抗日政权,整顿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并派鲁贲同志随军去冀中,筹组冀中省委的工作。

1938年1月,人民自卫军返回冀中后,没有休息即到安国、深泽一带,在河北游击军协同下,首先解决了土匪高建勋部2000人,继克深县,解决土匪徐二黑部3000人,接着又肃清了土匪张八等三股武装约千余人,及张安邦部500多人。社会秩序得到了好转,为民除害,群众拍手称快。到1938年2月,吕正操又组织北上先锋队,赴大清河北开展工作,在平、津、保三角地带开展游击活动,连克新镇、霸县、雄县,歼灭了大量敌伪反动武装。从此,在平津城下的大清河

北扩大了我之根据地。

日军见人民自卫军迅速发展壮大,并攻入平津门前,对其造成严重的威胁,随即组织力量寻机向我报复。当我军一部驻蠡县南于八村时,高阳日军板桓师团第二十四联队的一个中队将我包围,我外线部队又将敌包围,形成内外夹攻,激战终日,将日军一个中队,从中队长旱川丹治大尉以下,几乎全部歼灭,并生俘日军7名。之后,我又在高(阳)保(定)公路设伏,毙伤敌伪400多人。

南于八村战斗之后,1938年2、3月间,敌人又集中日军1000人,伪军2000多人,配备飞机4架,坦克7辆,侵占河间后继续向交河、献县地区进犯。为挫敌军锋芒,我军设伏于滏阳河之藏家桥和古洋河之八里铺两个桥口的大堤上,依据险要地势,以灵活的游击战术,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两桥的阻击战打得十分激烈,不仅消耗了敌人大量弹药,而且杀伤日军300多人。之后,我又趁机攻克河间,歼敌200多名。此役,大大鼓舞了冀中人民保家卫国的情绪,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

人民军队的迅速壮大,引起敌人极大的恐慌。特别是自3月9日,吕正操率军袭击平汉路后,敌人进一步感到冀中抗日武装的威胁。于是调集万余人分三路向我进攻,并先后占领霸县、安国、河间等城。我军与敌人血战半月,包抄敌人,截断其接济,并因民众完全退出县城,使其无法建立伪

组织。日军不能立足,我即开始反攻,遂将各县先后光复。在这次春季反围攻中,冀中军民大小战斗百余次,歼灭日伪军数千人,广大军民都经受了锻炼。

1938年春季反围攻的胜利,我党我军声威大振,冀中局面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基本上肃清了冀中腹地的土匪、汉奸、伪保安团等反动武装。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到36000多人,根据地也得到了大的发展。西起平汉路,东至津浦路,北至平津路,南达沧石路,辽阔富饶的千里冀中平原都为抗日武装控制起来,并已在38个县、800多万人口的地区建立了抗日政权和各种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广泛动员群众参战,初步改善了人民生活,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抗日景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冀中“黄金时代”的开始。

1938年4月21日,党中央派黄敬到冀中安平县主持了冀中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研究了统一冀中党的领导,统一行政和统一部队的指挥问题。这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了冀中区党委的成员。同时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统一整编冀中抗日武装为八路军第三纵队,由吕正操任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任纵队副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孙毅任参谋长。到5月初,又成立了冀中区统一的政权领导机关——冀中行政主任公署,经过边区政府的委任,吕正操为行政公署主任。之后,晋察冀军区又先后委派王平和程子华将军任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兼

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这些决策,都为巩固和扩大冀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强有力的保证。

为了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冀中军民还对平原地形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由于敌人进攻常使用汽车、装甲车、骑兵等快速部队,平原地形有利于敌,不利于我。敌人占了城镇,即凭借坚固的城墙据守,不利于我军攻取。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冀中军民发起了破路、拆城,改造平原地形的运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是冀中人民的伟大创造!

在“破路就是抗日”的口号下,冀中军民对所有的道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大大便利了我部队的行军作战、伏击、迂回和运输,而使敌人的机械化部队陷入无用武之地。这一改造工程从1938年1月开始,到秋季基本完成。在冀中平原挖了数以千计的道沟。成了冀中军民的“平原长城”,这对打击敌人、保卫自己、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敌后游击战争的巨大发展,使日本侵略者在1938年10月攻占武汉后,不能再向前进了。他们不得不立刻改变战略,对国民党正面战场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而将战争重心移向敌后,对我八路军、新四军展开进攻。华北日军由30万人骤增至44万人,敌后变成了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冀中的斗争形势也随之日趋激烈与残酷。

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用“鲸吞”式的围攻对冀中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