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甲烷

合集下载

碘甲烷 国标

碘甲烷 国标

碘甲烷国标
摘要:
1.碘甲烷的基本信息
2.碘甲烷的用途
3.碘甲烷的安全措施
4.碘甲烷的合规使用
正文:
碘甲烷(CH3I)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异臭味。

在我国,碘甲烷主要用于制药、农药、染料等行业。

此外,它还可用作有机合成试剂。

碘甲烷在制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它是许多药物的关键原料,例如心得安、丙硫氧嘧啶等。

在农药领域,碘甲烷可用于生产高效低毒的农药,如异丙硫克百威。

此外,碘甲烷还用于生产染料、香料等产品。

由于碘甲烷具有较强的毒性,使用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与眼睛、皮肤和衣物接触。

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此外,要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吸入有毒气体。

在我国,碘甲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受到严格监管。

用户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购买、储存和使用。

如有需要,请向专业人士咨询。

合规使用碘甲烷可以确保安全生产,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总之,碘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注意安全防护,并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碘甲烷 国标

碘甲烷 国标

碘甲烷国标
摘要:
1.碘甲烷的概述
2.我国碘甲烷的国家标准
3.碘甲烷的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
4.碘甲烷的环保和安全问题
正文:
碘甲烷,也称为甲基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I。

它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的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碘甲烷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作医药、农药和染料的中间体。

在我国,碘甲烷的生产和使用需要遵循国家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对碘甲烷的纯度、水分含量、酸度等指标有严格的规定。

同时,对于碘甲烷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也规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使用和储存碘甲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碘甲烷应该储存在密封、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碘甲烷是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最后,操作人员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

碘甲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使用单位需要对碘甲烷的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排放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也应当注意对使用过的碘甲烷进行妥善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储存和使用碘甲烷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碘甲烷是易燃易爆物品,
如果储存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储存和使用碘甲烷的地方应设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

同时,应定期对储存和使用碘甲烷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运行。

碘甲烷中毒

碘甲烷中毒

碘甲烷中毒【理化性质】碘甲烷(iodomethane,CH3I),又名甲基碘(methyl-iodide),为无色有甜味的酸性透明液体,暴露于空气中或曝光下因析出游离碘而呈黄至棕色。

分子量141.95,密度2.279g/cm3(20/4℃)。

熔点-66.1℃,沸点42.5℃,蒸气压53.3kPa(25℃)。

蒸气密度4.9g/L,水中溶解度为1.8%(15℃)。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四氯化碳。

【职业接触】用于甲基化反应和高质玻璃质量检查等。

【毒性】本品属中等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50~2OOmg/kg,小鼠经口LD50为76mg/kg。

大鼠暴露于蒸气l5min 的LC为22mg/L,小鼠暴露57min的LC为5mg/L;动物急性中毒,首先出现抓鼻、闭眼、流涎、流涕等粘膜刺激表现。

高浓度组出现侧卧、倦伏、呼吸困难、反射消失,继之死亡,存活的在2~3周内恢复;死亡动物尸检有明显的肺淤血、出血或气肿及胃肠道出血等;观察期满再处死的动物大部分有脑膜充血和肺淤血。

豚鼠有肾和肾上腺素充血;内脏镜检见脑组织水肿,肝和肾小管细胞浊肿,肺部有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多因呼吸道吸入蒸气所致,潜伏期一般为12~36h,此期间可无明显症状,也可有轻度头晕、头痛、酩酊感等。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如下:(1)神经系统症状:开始为头晕、头痛、乏力、眩晕、嗜睡、言语不清、表情淡漠、定向障碍等,严重者抽搐、瘫痪、昏迷而死亡。

少数肌力减退,并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表现。

也有以精神症状为主,先兴奋、后抑制,发生幻觉、狂躁等。

此外,可有视力减退,出现复视、黄视、绿视等。

国外报道1例在第1次中毒恢复约3月后再次接触,很快出现严重症状,如呕吐、倦睡,并有行走困难、发音不清、语无伦次、上肢肌肉颤动、下肢痉挛、排尿减少,尿内含碘,旋即陷入昏迷而死亡。

尸解示全部器官充血,镜检肺有支气管肺炎及出血灶,动脉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脑组织中含碘,个别病例有小脑症状或类似震颤麻痹的表现。

碘甲烷淬灭方法

碘甲烷淬灭方法

碘甲烷淬灭方法
碘甲烷淬灭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火灾扑救方法,也被称为“灭火器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碘甲烷的化学性质,在火场上喷洒碘甲烷,使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达到扑灭火源的目的。

碘甲烷淬灭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装有碘甲烷的灭火器对准火源,按下灭火器的扳机,碘甲烷就会喷洒出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碘甲烷是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并且需要及时通风散热,以免发生爆炸。

碘甲烷淬灭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固体火源,如木材、纸张、布料等,也可以用于油类和电器火灾的扑救,但对于金属火源和高温液体火源则不适用。

此外,使用碘甲烷灭火器扑救火灾后,需要及时清理火场和灭火器,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碘甲烷淬灭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火灾扑救方法,但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技巧和注意安全,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扑救效果。

- 1 -。

碘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碘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碘甲烷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碘甲烷化学品英文名:iodomethane;Methyl iodide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邮编: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吡啶的检验、显微镜检查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致命。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30:吸入致命H315:造成皮肤刺激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4:戴呼吸防护装置。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2:具体措施(见本标签上的)P361: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0:紧急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碘甲烷甲基化反应机理

碘甲烷甲基化反应机理

碘甲烷甲基化反应机制
碘甲烷啊,这家伙无色无味,但毒性可不小,沸点才40度,所以啊,用它做实验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防护措施得做足。

不过,虽然它有点“刺头”,但在化学世界里,它可是个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甲基化反应里。

甲基化反应,说白了就是给分子“穿上”一件甲基的小马甲。

碘甲烷呢,就是提供这件马甲的“裁缝”。

它能和好多东西反应,比如羧酸、酚、醇、酰胺、胺这些,只要它们愿意,碘甲烷都能给它们“量身定制”一件甲基马甲。

咱们来看看碘甲烷是怎么干这活儿的吧。

碘甲烷分子里有个碳碘键,就像咱们平时用的剪刀一样,能“剪”开别的分子的化学键,然后把自己的甲基部分“粘”上去。

这个过程啊,得靠亲电性物质来帮忙。

亲电性物质就像是个“媒婆”,牵线搭桥让碘甲烷和别的分子“喜结连理”。

反应的时候啊,碘甲烷会先变成两种离子中间体,一种是正离子甲基碘化离子,另一种是负离子碘离子。

然后啊,就像咱们平时玩的“你追我赶”的游戏一样,亲电性物质的亲电中心会追上碘离子,然后“手拉手”形成新的共价键。

原来的碘离子呢,就被“甩”掉了,形成了新的取代物。

这个过程啊,就像是碘甲烷在“换衣服”,把原来的马甲换成了新的。

当然啦,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得靠反应物的性质、催化剂的类型和数量这些“外力”来帮忙。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还有碘甲烷的用量啊,都能影响这个反应的结果。

所以啊,做实验的时候啊,咱们得像个细心的“调酒师”,得把这些“调料”都调得恰到好处,才能得到咱们想要的结果。

碘甲烷 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

碘甲烷 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

碘甲烷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1. 碘甲烷在环境标准方法中常用于测定水体和土壤中的有机碘化物含量。

2. 根据环境标准方法,使用碘甲烷可以对大气中的有机碘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3. 在环境检测中,碘甲烷被广泛应用于测定海洋生物体内的有机碘含量。

4.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碘废物进行监测时,通常采用碘甲烷法。

5. 通过改进的环境标准方法,可以使用碘甲烷来定量分析地下水中的有机碘形态。

6. 环境标准方法采用碘甲烷法来检测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碘元素。

7. 有机碘废物在工业排放中的监测通常采用碘甲烷法。

8. 碘甲烷在环境标准方法中作为分析有机碘化合物的重要试剂。

9. 通过环境标准方法使用碘甲烷可以对水体中的有机碘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

10. 土壤中的有机碘元素含量可以通过环境标准方法中的碘甲烷法进行测定。

11. 碘甲烷在环境标准方法中被应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有机碘化合物。

12. 环境标准方法中,采用碘甲烷可以对沉积物中的有机碘进行定量分析。

13. 有机碘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碘甲烷法进行实时监测。

14. 通过环境标准方法使用碘甲烷可以对地表水中的有机碘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15. 碘甲烷在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有机碘化合物。

16. 环境标准方法中的碘甲烷法可用于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碘成分。

17. 在环境标准方法中,碘甲烷被应用于监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碘的分布。

18. 碘甲烷在环境标准方法中常用于测定水产品中的有机碘含量。

19. 环境标准方法中的碘甲烷分析可用于监测水体中的有机碘物质。

20. 通过环境标准方法使用碘甲烷可以对沉积物中的有机碘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21. 碘甲烷在环境标准方法中被应用于检测海洋废水中的有机碘化合物。

22. 通过环境标准方法使用碘甲烷可以对地下水中的有机碘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23. 碘甲烷在环境标准方法中常用于测定湖泊水体中的有机碘元素。

24. 环境标准方法中的碘甲烷法可用于监测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碘废物。

碘甲烷 国标

碘甲烷 国标

碘甲烷国标
摘要:
1.碘甲烷的定义和性质
2.碘甲烷的国标分类
3.碘甲烷的应用领域
4.碘甲烷的安全使用和储存方法
正文:
碘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3I,是一种无色、易燃、有毒的气体。

其国标编号为23008,CAS 编号为74-88-4,属于易燃气体类别。

碘甲烷的国标分类为易燃气体,其闪点为-30℃,爆炸极限为5.3%~18.8%(体积分数),自燃温度为464℃。

根据GB 19521.13-200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标准,碘甲烷属于第2.3 类易燃气体。

碘甲烷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主要用途有:制造碘化物、碘酸盐等;作为甲基化剂,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酯等;用于有机合成;作为溶剂;在医药、农药等领域也有应用。

在安全使用和储存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与火源、热源接触,远离火源、电源、热源。

2.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避免阳光直射。

3.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如泄漏收集器、砂土等。

4.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碘甲烷的性质、用途、注意事项等。

5.使用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碘甲烷中毒处置方案

碘甲烷中毒处置方案

碘甲烷中毒处置方案碘甲烷是一种无色、有机溶剂,常用于实验室中的有机合成和氧化剂还原剂的还原,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如果未经妥善处理,碘甲烷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危险。

碘甲烷的毒性碘甲烷对人体的毒性主要包括:1.中毒症状:碘甲烷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头痛、头晕、恶心、疲劳等中毒症状。

2.眼部刺激:碘甲烷接触眼睛会引起刺痛、炎症和角膜损伤。

3.皮肤刺激:碘甲烷会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瘙痒、灼烧和红肿等症状。

4.呼吸系统损伤: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碘甲烷,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咳嗽、气短等症状。

碘甲烷中毒的治疗1.立即停止接触源:一旦怀疑某人已经受到碘甲烷中毒,应立即将其从接触碘甲烷的区域移开,停止接触源。

2.进行急救处理:将中毒者带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保持清醒并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中毒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洁净受污染的皮肤:如果碘甲烷溅到了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和肥皂洗净受污染的皮肤部位。

4.眼部冲洗:如果碘甲烷溅到了眼睛中,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保持受害者的眼睛张开。

如果症状持续不退还是恶化了,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5.就医治疗:如果碘甲烷中毒症状严重,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接触异味或烟雾较浓的环境中呼吸,同时也不能依赖于仅仅用药物来治疗碘甲烷中毒。

碘甲烷的预防防止碘甲烷中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有机合成或其他有需求使用碘甲烷的实验室中要求有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眼罩等防护器材。

2.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避免空气中碘甲烷的浓度过高。

3.确保实验人员知晓化学品的风险和处置方法,以及规定的急救程序。

4.对碘甲烷的储存、搬运和处置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5.对碘甲烷的一些较为严重的危害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意外。

结论碘甲烷作为一种化学试剂,虽然对实验中的合成有一定帮助,但不当的使用和处理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因此,在实验室和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化学品的安全,及时开展有关的安全教育知识的传授,以预防化学品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碘甲烷 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

碘甲烷 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

碘甲烷环境标准方法应用一、样品采集和前处理1.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环境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 采样方法:采用密闭采样法,使用合适的采样容器,避免样品在采集过程中受到污染。

3. 样品保存:将采集的样品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前处理。

二、测定原理和方法1. 测定原理:碘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或气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 测定方法:将采集的样品通过气体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将碘甲烷分离出来,然后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三、试剂和标准溶液1. 试剂:纯水、氢氧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等。

2. 标准溶液:根据碘甲烷的浓度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四、样品预处理1. 样品前处理:将采集的样品通过气体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将碘甲烷分离出来。

2. 样品浓缩:将分离出的碘甲烷进行浓缩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

五、实验步骤1. 仪器准备:检查气相色谱仪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标准溶液。

2. 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检测: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检测结果,计算样品的浓度。

六、结果计算1. 根据标准曲线和检测结果,计算样品的浓度。

2.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3. 根据浓度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环境标准要求。

七、精密度和准确度1. 精密度: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准确度:本方法采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同时,实验室可以采用质量控制样进行检验,以监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应用领域和范围1. 应用领域: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碘甲烷的测定,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等领域。

碘甲烷中毒查房

碘甲烷中毒查房

06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监管力 度,确保生产安全
中毒后自我救护知识宣教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转移 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 息。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如有呕吐症状,应保持头 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呕 吐物。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 减少氧气消耗。
观察中毒症状,及时向医 生提供详细信息。
碘甲烷对肝脏、 肾脏等器官有 损害作用,可 能导致肝肾功 能衰竭
中毒的诊断标准
接触史:接触碘甲烷或 相关产品的历史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 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等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 液、组织中的碘甲烷浓 度检测
影像学检查:肺部X线 片、CT等检查,显示肺 部病变
排除其他原因:排除其 他原因导致的类似症状
护理诊断
中毒症状的护理诊断
01
02
呼吸困难:评估呼吸频率、 深度、节律,监测血氧饱 和度
意识障碍:评估意识状态, 监测生命体征
03
皮肤损伤:评估皮肤颜色、 温度、湿度,监测皮肤完 整性
04
胃肠道症状:评估恶心、 呕吐、腹泻等症状,监测 电解质平衡
05
神经系统症状:评估头痛、 头晕、抽搐等症状,监测 神经系统功能
昏迷:保持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 呕吐物误吸
血压下降:监测血压,必要时进行补液和 升压治疗
心律失常:监测心率,必要时进行心电监 护和抗心律失常治疗
肝肾功能损害: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进 行保肝保肾治疗
神经系统症状:监测意识状态,预防脑水 肿和脑疝发生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循环系统并发症:监测血压、 心率,预防心律失常
碘甲烷常用作医 药、农药、染料 等工业原料

碘甲烷密度

碘甲烷密度

碘甲烷密度
碘甲烷密度相对密度(水=1)2.80;相对密度(空气=1)4.89。

碘甲烷是一个卤代烃,分子式写为CH3I、MeI,是甲烷的一碘取代物。

室温下为密度大的挥发性液体,偶极矩1.59D,折射率1.5304(20℃、D)、1.5293(21℃、D)。

碘甲烷可与常见的有机溶剂混溶,纯品无色,暴露于阳光下会分解出碘单质而带紫色,可通过加入金属铜去除。

碘甲烷少量存在于稻田中。

碘甲烷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甲基化试剂。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碘甲烷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和其他许多有机碘化物一样,碘甲烷试剂通常存放在棕色瓶中以防止其见光分解生成单质碘而使得试剂略带紫色。

商品化的碘甲烷试剂中通常会加入铜或银丝使其稳定。

也可以通过先用硫代硫酸钠洗涤后蒸馏的方法来除去碘单质。

碘甲烷用途
1、用作甲基化试剂外。

2、曾被提议用作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或杀线虫剂及灭火器组分
3、用作土壤消毒剂,作为溴甲烷(被蒙特利尔公约禁止使用)的替代品
4、由于折射率的缘故,碘甲烷在显微镜方面也有应用
5、危险标记14(有毒品) 主要用途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吡啶的检验、显微镜检查等。

碘甲烷的性能和用途

碘甲烷的性能和用途

碘甲烷的性能和用途碘甲烷是一种无色、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I。

它是一种有机卤代烷,其中的碘原子取代了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

碘甲烷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一些实验室用途。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性能和用途。

首先,碘甲烷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溶解性。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碘原子,碘甲烷在室温下易于挥发,具有较高的蒸气压。

这使得碘甲烷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溶剂,以用于溶解一些不易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

其高溶解性还使其在有机化学合成中起到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产率。

其次,碘甲烷还具有化学活性。

由于其碘原子的引入,碘甲烷可以参与一系列有机反应,如亲核取代反应、烷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这使得碘甲烷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碘甲烷可以用作烷基化试剂,将碘基引入有机分子中,生成烷基卤化物,以便进一步反应。

此外,碘甲烷还可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卤代烷,如氟代烷、溴代烷等。

碘甲烷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用途。

首先,由于碘原子的高原子量和较大的电子亲和力,碘甲烷常作为X射线医学中的对比剂。

其高原子量使得碘甲烷在X射线的照射下产生高对比度的影像,有助于医生观察身体内部的病变。

其次,碘甲烷还可用于环境样品中的标记剂。

在环境科学研究中,通过向水体或土壤中加入标记的碘甲烷,可以追踪和测量环境样品中的多种有机化合物。

此外,碘甲烷在化学分析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由于其易挥发和高溶解性,碘甲烷可以用于提取、浓缩和分离一些特定化合物。

例如,碘甲烷可以用于提取环境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香精、酒精等。

此外,碘甲烷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碘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碘甲烷,进而测量碘的含量,间接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

综上所述,碘甲烷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溶解性和化学活性,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实验室技术和分析化学等领域。

除了作为有机合成的溶剂和试剂外,它还用于X 射线医学、环境样品标记剂和化学分析等特殊用途。

碘甲烷

碘甲烷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灭火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Page
12
常用物料 MSDS
第一部分
化学品中文名: 碘甲状:无色透 明液体,有特臭,见 光变棕色 熔点(mp) : -66.4℃ 闪点(℃) :无资料
英文名称: Iodomethane; Methyl iodide 分子量:141.95 相对蒸汽密度 (空气=1) :4.89
碘甲烷
沸点(bp) :42.5℃
分子式: 相对密度 (水=1):2.28
英文缩写:
爆炸上限【%(V/V) 】 :无资料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爆炸下限【%(V/V) 】 :无资料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吡啶的检验、显微镜检查等
第二部分
稳定性 禁忌物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稳定性和反应性及危险性和防护措施
稳定 强氧化剂、强碱、亚氯酸银、钠、镁、锌等 毒害品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本品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损害作用, 对皮肤、 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早期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症状加重出现视力减退、 言语困难,甚至发生幻觉、昏迷等,中毒性脑水肿。眼污染可致角 膜损伤,皮肤污染可致皮炎,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 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肥皂水、清水冲洗皮肤,有不适感,就医 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冲洗 10-15 分钟,如 不适,及时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吸 氧,就医 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避免饮牛奶、油类,酒精等。 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严加密闭,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 封,不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禁止使用易产生电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碘甲烷

碘甲烷

碘甲烷是一个卤代烃,分子式写为CH3I、MeI,是甲烷的一碘取代物。

室温下为密度大的挥发性液体,偶极矩1.59D,折射率1.5304(20℃、D)、1.5293(21℃、D)。

碘甲烷可与常见的有机溶剂混溶,纯品无色,暴露于阳光下会分解出碘单质而带紫色,可通过加入金属铜去除。

碘甲烷少量存在于稻田中。

碘甲烷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甲基化试剂。

国标编号61568CAS号74-88-4中文名称碘甲烷电子结构式英文名称iodomethane别名甲基碘分子式CH3I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臭分子量141.95蒸汽压53.32kPa(25.3℃)熔点-66.4℃沸点:42.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2.28;相对密度(空气=1)4.89 ;折光率(26℃)n=1.5320稳定性稳定制备在甲醇与红磷的混合物中加入碘时,会发生放热反应而生成碘甲烷:5 CH3OH + P + 2.5 I2 → 5 CH3I + H3PO4 + H2O反应中生成了三碘化磷中间体,起到了与甲醇发生碘化反应的作用。

此外,碘甲烷也可由硫酸二甲酯与碘化钾在碳酸钙存在下反应制得:(CH3O)2SO2 + KI → K2SO4 + 2 CH3I先将反应产物蒸馏,然后用Na2S2O3、水和Na2CO3溶液洗涤,便可得到纯净的碘甲烷。

用途1、用作甲基化试剂外,碘甲烷的应用还有:2、曾被提议用作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或杀线虫剂及灭火器组分3、用作土壤消毒剂,作为溴甲烷(被蒙特利尔公约禁止使用)的替代品4、由于折射率的缘故,碘甲烷在显微镜方面也有应用5、危险标记14(有毒品) 主要用途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吡啶的检验、显微镜检查等对环境的影响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损害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中等毒性。

碘甲烷反应机理

碘甲烷反应机理

碘甲烷反应机理1. 碘甲烷的结构与性质碘甲烷,化学式为CH3I,是一种卤代烷烃。

它是无色液体,在室温下具有辛辣的气味。

碘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化学分析中。

2. 碘甲烷的制备方法碘甲烷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2.1 卤代甲烷与碘化钠反应碘甲烷可以通过卤代甲烷与碘化钠反应得到。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l + NaI → CH3I + NaCl其中,CH3Cl代表氯甲烷,NaI代表碘化钠。

这个反应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氯离子被碘离子置换。

2.2 甲醇与碘酸反应甲醇和碘酸反应也可以制备碘甲烷。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 + HIO3 → CH3I + H2O + I2在这个反应中,甲醇和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生成碘甲烷和水。

2.3 甲烷与碘气反应甲烷和碘气反应也可以制备碘甲烷。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4 + I2 → CH3I + HI在这个反应中,甲烷和碘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碘甲烷和氢碘酸。

3. 碘甲烷的反应机理碘甲烷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碘甲烷在典型反应中的反应机理。

3.1 碘甲烷的亲核取代反应碘甲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是碘甲烷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基本遵循SN2机理,其中S代表亲核取代,N代表从原料分子中解离的带有反电荷分子的数目。

在碘甲烷的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进攻碘甲烷碳上的碘原子,形成一个五角形过渡态,并在过渡态的过程中断裂C-I键和形成新的碳-亲核试剂键。

这个反应机理通常要求亲核试剂具有较强的亲电子性,以便能够较容易地攻击碘甲烷的碳原子。

3.2 碘甲烷的光化学反应碘甲烷的光化学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

靠近紫外光区域的光照可以激发碘甲烷分子中的电子,使其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在激发态下,碘甲烷分子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光解反应。

碘甲烷的光解反应通常发生在碘-碳键的断裂下,生成游离的碘原子和甲基自由基。

碘甲烷季铵化反应

碘甲烷季铵化反应

碘甲烷季铵化反应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碘甲烷季铵化反应,这可像是一场化学界的奇妙魔术呢!你看啊,碘甲烷(CH₃I)就像一个超级活跃的小捣蛋鬼,到处找小伙伴搞事情。

当它碰到胺类化合物的时候,那场面就像是一场奇特的舞会开始了。

比如说和三甲胺(N(CH₃)₃)反应,这个反应方程式就像是魔法咒语一样:CH₃I + N(CH₃)₃ → [(CH₃)₄N]⁺I⁻。

这就好比小捣蛋鬼碘甲烷一把拉住了三甲胺的手,然后它们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季铵盐,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突然组成了一个超级合拍的组合,简直是化学世界里的“神来之笔”。

再想象一下,碘甲烷像一个带着特殊钩子的小怪物,胺类化合物就是那些有着独特小环的猎物。

一旦相遇,钩子就紧紧地钩住猎物,然后进行改造。

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把原本普通的东西瞬间变成了令人惊叹的新玩意儿。

要是把这个反应比作一场战斗的话,碘甲烷就是那个勇往直前的战士,带着它的碘原子武器,而胺类化合物则是防御的堡垒。

战斗的结果就是它们融合在一起,生成了季铵盐这个新的“和平条约”。

又或者说碘甲烷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胺类化合物是一扇有着独特锁孔的门。

当钥匙插入锁孔,也就是反应发生的时候,就打开了通往新物质的大门,那扇门后面就是季铵化反应生成的奇妙产物。

你可别小看这个反应,它在很多地方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在药物合成里,这个反应就像是一个幕后英雄,默默地把一些简单的原料变成了有着神奇药效的化合物。

就像把普通的石头变成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夸张。

还有在有机合成的大舞台上,碘甲烷季铵化反应就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小配角,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没了它,很多精彩的化学大戏都没法完美上演。

而且啊,这个反应就像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魔法盒。

根据不同的胺类化合物参与,就能变出各种各样的季铵盐,就像从魔法盒里能掏出不同的宝贝一样惊喜。

再看这个反应的速度,有时候就像火箭发射一样快,原料一混合,“嗖”的一下就反应完成了,新的季铵盐就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89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5.3℃)
燃烧热(kJ/mol):
813.8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特臭。
pH:
熔点(℃):
-66.4
沸点(℃):
42.5
相对密度(水=1):
2.80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修改日期:
主要用途:
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吡啶的检验、显微镜检查等。
其它理化性质:
27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00~200 mg/kg(大鼠经口)
LC50:13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损害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早期出现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心悸、胸闷;症状加重可出现视力减退、复视、言语困难、定向障碍,甚至发生幻觉、抽搐、瘫痪、昏迷,符合中毒性脑水肿。少数患者以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主,意识障碍可不明显,但1~2天后病情可突然恶化。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部分病例有周围神经损害。眼污染可致角膜损伤。皮肤污染可致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人经皮:1g,30分钟,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碘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iodometha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7
CAS No.:
74-88-4
分子式:
CH3I
分子量:
141.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甲烷
74-8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碘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TLVTN:
OSHA 5ppm[皮]; ACGIH 2ppm,12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1,2-萘醌-4-磺酸钠比色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568
UN编号:
2644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皮]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