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_理性_实践理性与非理性
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管理学)的作文
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管理学)的作文《理性与非理性:管理中的奇妙碰撞》在管理学的世界里,理性和非理性就像两个性格迥异但又紧密相连的小伙伴。
理性讲究逻辑、数据、规则,那是非分明,就像一个严格的班主任,一切按部就班。
而非理性则像是班里那个调皮捣蛋但充满创意的学生,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者惊吓。
我就曾在一家小公司里亲身体会到这二者的激烈碰撞。
公司不大,十几个人却忙得热火朝天。
当时的经理是个特别崇尚理性管理的人,啥事儿都得有流程、计划。
他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要开个精确到分钟的例会。
每个人都得按顺序汇报工作,数据准确率、目标完成度都得说清楚,谁要是说了句大概、可能,他就眉头紧锁。
有一次,有个同事说项目大概能提前完成,经理那脸立马拉得老长,“大概是多少,具体几天,你得给我个准确数字,管理不准靠感觉。
”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冷了下来,大家汇报的时候都战战兢兢的。
这么精确的理性管理,按说应该收效良好。
可是几个月下来,公司业绩没什么大起色。
咋回事呢?原来这理性管理把大家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都给管没了。
每天就按部就班,大家心里没什么热情。
后来呢,公司来了个新员工,可算是个“非理性”的主儿。
有一天大家对着一个老产品的推广方案发愁,按老套路就是再投放几个广告位,改改文案这种。
这新员工突然站起来说:“咱们为啥不把产品送给那些小网红,让他们开个奇葩挑战赛呢,谁玩出花样就给奖励。
”大家一听都愣了,这完全不在计划之内啊。
经理一开始也不同意,但架不住这个新员工唾沫横飞地阐述这个方案的新奇之处,而且很多员工也表示这么干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理一咬牙,行吧。
这事儿一推出,好家伙,网络上那些小网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产品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打开了。
从这个事儿里大家都意识到了,理性固然重要,它让一切井井有条。
但非理性有时候就是那把打破僵局的钥匙,能开启新的大门。
就像在这场管理的游戏里,理性搭好了框架,而非理性就在这个框架里跳着独特的舞蹈,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让管理充满活力又稳稳当当。
理性和非理性
理性和非理性的概念来自西方,西方先有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后有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大体上以19世纪中叶为分界线,但两者均属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和思潮,即把人作为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索世界的本质和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等问题。
人本主义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西方更具完备的理论形态。
西方的古典人本主义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反神学,经历了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和19世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其特点都是竭力提倡理性,张扬个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
在自然观上倾向于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却倾向于唯心主义。
从19世纪中叶起,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西方的人本主义起了重要的变化,不仅在社会历史观上,而且在自然观和本体论上也转向唯心主义。
如把人还原为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进而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的生命、心灵或其它非理性的生理心理功能——意志、欲望、直觉、感情、人格等等。
非理性的因素被提升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
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美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论和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论和精神分析美学等等。
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都对20世纪的中国文论产生过程度不等的影响。
这种影响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驳杂的,不是纯学术的,而是带有实用意义的。
其佼佼者,则能熔中西和古今于一炉。
如中国现代美学第一人王国维曾深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影响,他于1905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批判了旧红学,从美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并且提出美和艺术可以使人超脱生活之欲带来的痛苦等带有系统性的美学观和艺术观。
发表了1908—1909年的《人间词话》,借鉴西方美学,运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表达了新的境界说,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和新美学的开端。
鲁迅早期的文艺思想曾受康德的审美的超功利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这在他于1907年所撰写的几篇早期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有明显的表现。
理性 反理性 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
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一、引言1. 问题的提出2. 目的和意义二、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定义和区分1. 理性的概念和特点2. 反理性的概念和特点3. 非理性的概念和特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认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关注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历史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理解四、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1. 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2. 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需求的思考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六、结论1. 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和作用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一、引言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对于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认识也是十分深刻的。
本文旨在探讨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
二、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定义和区分1. 理性的概念和特点理性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是指理智和判断的能力。
理性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来对事物进行认识、分析与把握,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方式,因为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2. 反理性的概念和特点反理性是指那些不符合逻辑,与常理相悖的东西。
它是渗透在人类思维中的一种负面因素,它会导致人类思考和决策的不正确,使人们误入歧途,进而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3. 非理性的概念和特点非理性是指那些超越人类理性认知能力的事物,即那些无法理解或不具有逻辑性的事物。
它包括许多领域,如情感、信仰、灵性等。
博弈论——理性与非理性精品PPT课件
“旅行者困境”: 从100到0
巴罗教授提出这个案例旨在警世:一方面,它有启示人们在为私利考虑 的时候不要太“精明”,告诫人们精明不等于高明,太精明往往会坏事; 另一方面,它于理性行为假设的适用性提出了警告。
“旅行者困境”: 从100到0
理性行为假设是讨论消费者和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所以经济学在理性行为假设之下得到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还要进行另 外的分析。在这个意义上,“旅行者困境”是所有博弈论学者甚至所有 经济学者必然面对的困境。
换言之,人不但知道自己的利益何在,而且知道该如何去 追求。他可以“损人利己”,也可能“利人利己”,但并 不会去“损己利人”、“损人损己”和“损人不利己”。
人是否聪明到了知道自己利益所在, 并知道追求利益的正确途径?
理性的困境
分钱博弈
两人分一笔总数固定的钱,比如100元。方法是:一人提出方案,另外一人 表决,如果表决的人同意,那么就按提出的方案来分,如果不同意的话, 两人将一无所得。
假如由一次博弈变成重复博弈呢,比如,大家讲清楚下次再得100枚金币时, 先由2号强盗来分,然后是3号……“轮流坐庄”,这倒颇有点像西方国家的 两党政治,当然,你也可以说,其实是民主制度下的分赃制。
可能还会有比这闹得更凶的。比如,四人会想:l号居然要独得97枚金币,这 简直是赤裸裸的剥削嘛!于是,他们立即起来“造反”,组成一个反l号的大 联盟并制定出新规则:四人平分金币,独将l号扔进大海……
3号知道这个策略,就会提(100,0,0)的分配方案,对4号、5号一毛不拔而将全 部金币归为己有,因为他知道4号一无所获但还是会投赞成票,再加上自己一票 他的方案即可通过。
不过,2号推知到3号的方案,就会提出(98,0,l,1)的方案,即放弃3号,而给 予4号和5号各1枚金币。由于该方案对于4号和5号来说比在3号分配时更为有利, 他们将支持他而不希望他出局而由3号来分配。这样,2号将拿走98枚金币。不过, 2号的方案会被l号所洞悉,l号并将提出(97,0,1,2,0)或(97,0,1,0,2)的 方案,即放弃2号,而给3号1枚金币,同时给4号或5号2枚金币。由于l号的这一 方案对于3号和4号(或5号)来说,相比2号分配时更优,他们将投l号的赞成票,再 加上1号自己的票,1号的方案可获通过,97枚金币可轻松落入腰包。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一、引言在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是常常出现的两个极端。
理性代表着客观、逻辑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而非理性则代表着情感、直觉和超验主义的思维方式。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而微妙的关系,对于人类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并探索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二、理性的力量与限制理性思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基于逻辑和证据的推理过程。
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而明智的决策,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时。
通过理性思维,我们能够分析各种信息,权衡利弊,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它是科学、技术和人类进步的基石。
然而,理性思维也有其局限性。
它假设人类是冷静、理智和自私的,忽视了情感、价值观和道德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道德领域,理性思维无法提供具体的道德指引,而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和情感来指导。
此外,理性思维也容易陷入思维定势和偏见,忽视了直觉和灵感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三、非理性的洞察与盲目非理性思维强调情感、直觉和体验,它赋予了人类独特的创造性和洞察力。
非理性思维是艺术、音乐和文学等创造性领域的源泉,它能够超越逻辑和常规思维,带来新的见解和启示。
同时,非理性思维也能够帮助我们在信息不完整或不可靠的情况下做出快速反应和决策。
然而,非理性思维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容易受到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导致主观性的判断。
其次,非理性思维缺乏逻辑和推理的严谨性,容易产生错误和偏差。
例如,在决策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可能导致人们做出非理性的选择,而忽略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四、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理性和非理性并非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
理性和非理性互补的关系可以使我们的认知和决策更加全面和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的性质,灵活运用理性和非理性思维。
对于复杂问题,我们可以运用理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但也需要倾听内心的直觉和感受。
理性与非理性
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知识点: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参考答案: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人类认识活动结构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
理性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理性是指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狭义的理性则是指作为认识过程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
狭义的理性与感性相对;广义的理性包含狭义的理性,它与非理性相对。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本身并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这些非理性因素给人的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提供了动力、动因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关键是理解它们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
在认识过程的辩证内容的理解上,曾经出现过忽视或者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过分地强调理性认识和理性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但是近年来随着哲学认识论研究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又出现了过分地强调非理性因素作用,从而淡化理性因素地位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其特点是割裂了理性认识因素与非理性认识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但承认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在对待非理性因素问题上,既看到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它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同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理性认识的因素和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认识因素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
人类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一、引言人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物,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常常呈现出理性与非理性的两面。
本文将探讨人类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体现,并尝试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二、理性行为理性行为是指人类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有条不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这种行为常常是基于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推理而产生的,它使人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并追求自身的利益。
在经济学中,人们常常被认为是理性的经济人。
理性的经济人会明确地权衡自己的利益与成本,并选择最能使其获益的方式进行行动。
这种理性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另外,理性行为还表现在人们对待科学事实和证据的态度上。
科学方法基于理性的推理和观察,因此理性的人往往会相信科学事实和证据,并根据它们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非理性行为然而,人类行为中也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
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人们在决策和行动过程中不完全基于理性思考,而受到情绪、偏见甚至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曾经发现,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常常受到心理学上的诸多偏见的影响。
比如,人们更容易相信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被称为确认偏见;人们在决策时更注重已经拥有的东西,被称为保守偏见。
这些非理性偏见可能导致人们做出不明智的决策,损害自己的利益。
此外,在消费行为中,人们也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消费者常常受到广告、社交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做出非理性的购买决策。
这种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个人的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四、理性与非理性的原因理性与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的思维和决策并非总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取决于大脑的自动机制。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受到情绪和本能的影响,产生非理性的反应。
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对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野蛮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常常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不那么注重理性决策。
随着社会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行为开始出现理性的一面,但非理性因素仍不可忽视。
专题四:理性、实践理性与非理性(节选)
实践推理的结果。如果能够证明他人的愿望可以算得上是理性主体,那么,一种戴维森
式道德理论有时就能够决定相对于某种情景的伦理真理是什么。给定对这种意向行为
应然解释的不确定性,复杂情形可能是不确定的。这种与康德所希望结果不同的结
果,来自对解释所施加的诸多制约因素的性质,这些制约因素构成戴维森式理性概念。
择对我来说是无益的。A比B更好与对我来说, A比B更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戴维森式伦理推理的理性基础可以论证说,对比较好就是比较好,正如
真便是对我来说真。偏好是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和什么不是道德的这样一些判断的
痛苦而不是不痛苦)。因此,表面看来,一些关于什么是比较好的语句是客观的感觉对好与坏做出种种判断,正如认同
有判断力的人不会仅仅通过运用他自己的感知来调查研究科学上的各种问题一样。正如
同一个人通过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来学会在其信念与真理之间的区别一样,一个人通过
关于道德教育的社会相互作用来学会在其偏好与关于什么比什么更好的真理之间的
如何。我所论证的观点是,这种关系类似于真理与主体信念之间的关系。尽管信念不得
不在很大程度上为真,但真理并不可归结为意见一致。同样地,尽管大多数偏好不得不
在很大程度上相应于客观上比较好,善并非必然地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偏爱。
4对我来说比较好、比较好和自我利益
我的偏好往往是索引式( indexical)判断。我宁愿选择对我来说是有益的,而不愿选
语句却具有演绎论证的逻辑。如果应然是基本伦理概念,那么伦理思维就要依据归
纳模式进行。原则并非全称量化式的命令。如果应然句类似于或然条件句,那么
它们的范畴形式具有隐含的相对性。一种附加的相对性允许对这种应然的诸多含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V1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V1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理性和非理性是人类思维中常用的两种表现形式。
理性通常包含有逻辑性、分析性、科学性等特点,而非理性则包括情感、想象、幻想等方面。
本文将重新整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以加深读者对这两种思维形式的认识。
一、区别1.思维方式不同:理性思维是一种分析、推理、证明和演绎的思维方式,而非理性思维则是直觉、感性、主观和情感的思维方式。
2.依据不同:理性思维依据的是事实、证据和逻辑推理,而非理性思维则依据的是感性经验、情感和直觉。
3.表现形式不同:理性思维表现为科学、严谨和规范的形式,而非理性思维则表现为个人化、多样化和不可预测的形式。
二、联系1.相互依存: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是相互依存的。
理性思维需要非理性思维提供灵感、创意和想象力,而非理性思维则需要理性思维的辅助来让想象得到实现。
2.互补共存: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是互补共存的。
理性思维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象和事实,而非理性思维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主观和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3.角度不同: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在处理问题时角度不同。
理性思维主要从事实和证据出发,由结果推导原因,而非理性思维则从情感和想象出发,由主观经验推导结果。
三、重要性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在人类思维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理性思维在科学研究、决策制定、问题解决等方面非常重要,能够提供客观、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而非理性思维则可以加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个性和创新。
综上所述,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都是人类思维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来获得最佳的效果。
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
●文史哲园地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刘文洲摘要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非理性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确揭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将有助于认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认识理性非理性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界定可忽视。
非理性的本质含义是指不能用逻辑思维概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的认识能力,狭义上包括进行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然而,作为认识主体人类的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和本的人,能否准确客观地反映客体,其影响因素是十分能等众多因素;广义上还包括幻想、想象、猜测、顿众多的。
其中理性与非理性是一对重要因素。
悟、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因素,这些因素各自以不同理性是人类经过漫长历程发展起来的高级属的方式,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性,它积淀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和人类千百年来人类认识的全面发展。
积累的各种各样使社会有序化的规范。
人的思维、人的活动中普遍有效的认识方式,构成人类理性的二、理性、非理性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框架。
故理性是一种逻辑地分析认知世界,把握事理性是人类独有的特质。
理性使人在认识活动物本质,深入地进行独立探究,并进行设疑、判断和中用观念把握认识客体的本质。
人对客体从现象到选择的能力。
它追求普遍有效性和事物的完整性、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不能脱离人的能动思维操作,而合理性。
它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应付现实的思维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和逻辑程序,认能力,更是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自身诸种复识活动中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逻杂而对立素质中的一股整合力量。
辑思维方法的运用,都以其理性的严密程序性和规非理性与理性有同样长的历史,与理性对立而范性使人从客体的表面深入到客体的本质。
为了准存在。
非理性,从字面上看就是“不是理性”之性,由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此引而常常被理解为“不要理性”、“否定理性”,甚至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从而使认识客体以“丧失理性”,从而与理性一样发展为价值评判词,被观念的形式内化在认识主体的大脑中,完成对客体认为与低贱、野蛮、疯狂等同义。
理性与非理性
在现代中国文论中,
人们虽然广泛地引入各种非理性思想和作品,
但“非理性”概念并不常见。
人们也没有把“非理性”视为一种思想,
相反,
“非理性”
常常成为现代文学现代性建构的一种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援用了尼采《扎拉斯图特拉如是说》的格言:
“求古源尽者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
显然与五四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理性精神相辅相成。
对文学情感本质的认定是现代文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王国维开始到朱光潜,
现代文论家往往把直觉、情感与理性、逻辑看作相对立的概念,
文学从载道的实用理性中
解放出来而回到情感或直觉的表现成为许多作家的共同追求。
周作人说:“文学总是创造的、情感的,
其实,理性主义者主张人要做一个完全自由的人,要实现完美,但非理性主义主义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代表着当今两大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分歧。
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云:“理,治玉也,从玉里声。”在古人看来,玉有天然纹理,而“治玉”要求首先必须把握玉的纹理,然后顺应玉的固有纹理并按照人的需要进行人工加工,这就是“理”。此后,理也作为名词使用,指纹理。再后来,“理”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条贯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物理、心理、事理、名理、义理、文理、条理等。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多少哲学流派就有多少对“理”的不同解释。一般而言,主要的解释有以下几种:(1)“理”是客观规律。认为“理”是自然理性或科学理性,即“理”是自然万物的法则或规律,但自然理性强调自然至高无上,人要顺应自然万物的法则或规律,与自然同一而无为;科学理性却强调依靠科学理性改造和征服自然,主张人要通过发现和掌握自然万物的法则或规律来达到“人定胜天”的目的,积极有为。(2)“理”是社会规范。认为“理”是社会伦理理性、人文理性或制度理性,即“理”是一种道德伦理原则、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或法理原则与法律规范,但社会伦理理性强调“礼”,推崇礼治下的人伦秩序(统治者通过亲缘伦序纲常和礼乐的仪式教化来实行孝道,礼别异、乐和同,从而建构一种基于亲缘伦序服从的良好等级秩序);人文理性则强调“仁”(“仁者,人也”),突出人内在的道德主体价值,推崇仁治下的人道秩序(统治者通过道德示范和人文教化来实行人道、教化人心,从而建构一种基于内在道德服从的良好秩序);制度理性却强调“法”,突出法理的普遍价值,推崇法治下的人工秩序(统治者通过创设法律和制度来人工建构一种基于法律服从的良好秩序)。(3)“理”是逻辑理性。(4)“理”是主体理性,即人的理智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能力。(5)“理”是本体理性,即宇宙本体和万物制造者,是一切存在的根据(以朱熹理学为代表)。总之,在中国文化中,所谓理性,就是遵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包括“天道”、“天理”等,即客观的“本体理性”、自然理性、科学理性等)或具有普遍性的逻辑、道理、规范(包括逻辑之“逻理”、人道之“心理”、社会之“伦理”与“事理”、主体之理智能力等,即逻辑理性、人文理性、社会伦理理性、主体理性等)来判断和行为,从而把“物理”内化为人的行为能力,把“伦理”内化为人的行为规范。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理性的运用不是表现为某种抽象的纯形式或逻辑一般,因为它与具体的生命存在没有分离。理性既是生命的内在本质,也是生命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1]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看来,理性生命与感性生命应当是同一的,理性必须转化、点化感性生命,以寻求理与欲、真理与价值、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尽管不同的思想流派对于理性和感性生命具体实现内在统一的方式与途径不尽相同甚至分歧严重,但寻求一元性的理性的统一(包括理性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理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理性的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等)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共识。相对于西方社会,自周秦以来,中国基本上算得上是一个理性主义传统绵延不绝的古老大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文理性和以法家为代表的制度理性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主流,而人文理性与制度理性都是以社会为本位,关注作为社会规范意义上的理性君统则成为中国传统治理理性的两极。此外,以自然为本位的道家的自然理性和以“理”为本位的朱熹理学的本体理性以及以“心”为本位的阳明心学的主体理性,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迹。这些理性精神使得在中国始终无法孕育出强大的宗教力量,同时,也抑制着逻辑理性、民主理性、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其他论文文档]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充满活跃气氛的二十年。
中国似乎进入一个狂飙时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风暴。
在国门向西开放当中,人们张惶等待,希冀有新鲜的理念来荡涤激活僵化的中国。
尼采、柏格森、萨特、弗洛伊德、海德格尔……一潮接一潮的理论被介绍进来之后,人们如获“启蒙”,变得惊奇、兴奋、热情,源源不断的研究阐释它们。
在这追潮逐新当中,有一股非理性主义的丝线,时隐时现地游走其中,人们似乎对“永恒的沉默之乡”——“非理性”表现出极度的偏爱,以为只有非理性主义才强调人的存在,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在理论上抓住了根本,而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是“人学的空场”,是冷冰冰的理性主义。
其实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错误的甚至是带有情绪化的偏执。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澄清这种错误,还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性。
我们有必要厘清理性、理性主义、非理性、非理性主义的涵义。
理性和非理性是一对多纬度的概念。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理性指的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能力,它表现为清晰的逻辑;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
具有自觉性、抽象性等特点。
但它不是一种超历史、超现实的先天能力,它存在于现实的活动和思考之中,带有历史、文化、社会和个体的特征。
从人性论的意义上讲,理性指人的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合乎逻辑的能力和存在属性,是人的精神结构上的非凡特质,表现出一种清醒的价值判断和自我约束等等。
而所谓的理性主义,就是将理性本体化,认为理性是先验的绝对的超时空的永恒原则,“理性在一切思维主体、一切民族、一切时代和一切文化中是相同的。
”1人是理性的动物,鄙视拒斥人的非理性因素,否认感性经验的可靠性和实在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是在否定理性的基础上包含自身的特定的含义。
简单的说,非理性指不属于理性范围的直觉、无意识、情感、意志和欲望等认识形式和心理因素的总和。
理性与非理性
理性与非理性贾湛扬州职大2020 -07二十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哲学慢慢形成一股壮大的哲学思潮——非理性主义,在西方这本来是对理性的反思,是人类思想进展史上的一个超级自然的台阶,但这种哲学对愚昧掉队的地域,却不自觉地阻碍了掉队的人们追赶先进民族的前进步伐。
许多掉队的文化因为人们缺少理性,且对非理性的本质熟悉处于原始时期,从而继续阻碍他们走向现代文明。
显然对理性与非理性的熟悉和如何处置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掉队地域远比发达地域重要,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文明可否持续进展,因为腐败很容易在科学素养不够高的人群中蔓延。
一、理性与非理性思维的概念尽管理性与非理性是人们最经常使用的词语,但是时期的进展尚未能让它们进入严谨的科学。
因此至今找不到超级严谨的概念。
百度中说:“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看、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归纳的一种思维。
说得简单些理性思维确实是一种成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非理性主若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
”如此的概念大致能让人明白理性与非理性,但似乎仍是比较含糊,不象科学辞汇的概念那么确切。
思维指什么,与精神因素有什么区别,这些不清楚,那么没有知足出科学概念要求的“概念=种差+属”的条件。
下面咱们来尝试严格的概念。
咱们把所有大脑的活动称为精神,而思维是精神的一种,属于联想和判定和与判定有关的(如描述分析综合分类排序等)精神活动,判定包括真假(对错)判定、善恶(好坏)判定和审美(美丑)判定。
象喜怒哀乐等都属于精神现象,尽管常常与判定有联系,但它本身不是判定进程。
还有,仅仅是对事物的一样性的描述,没有自己的方式的精神活动,严格地说不属于笛卡尔意义上的思维概念。
把思维分成两大类,即严谨的和不严谨的思维两类。
严谨的思维方式常称理性思维,与它对立的不严谨的思维方式称非理性思维。
注意:喜怒哀乐等人的情绪反映属于非理性因素,不称之为非理性思维。
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管理学)的作文
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管理学)的作文英文回答: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are two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Rational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act logically, based on objective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It involves making decisions that maximiz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nd align with th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 orga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rrationality refers to the tendency to act impulsively or emotionall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orlogical reasoning.In management, rationality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trategic planning,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For example, when faced with a business challenge, a rational manager would gather relevant data, analyze the situation, and make a decision based on thebest available information. This approach helps to minimize risks and ensure that decisions are made in the bestinterest of the organization.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that human beings are not always rational. Emotions, biases, and personal preferences can often influence decision-making. This is where irrationality comes into play. For instance,a manager may make a decision based on personalrelationships or gut feelings, rather than objective analysis. This can lead to suboptimal outcomes and hinder the achie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goals.中文回答:理性与非理性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理性与非理性
理性与非理性在人类思维的世界中,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力量交相辉映,彼此相互作用。
理性代表着我们的理智和逻辑思维能力,而非理性则代表着我们的情感和直觉。
这两种力量既可以相辅相成,也可以相互对抗。
然而,当我们谈论理性和非理性时,很多人可能会误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并倾向于将它们看作是对立的二元对立。
理性,作为人类高级智能的表现之一,是我们思考、判断和决策的基础。
它根植于我们的大脑,是我们面对问题时所依赖的有条理的推理和逻辑能力。
理性使我们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并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明智的决策。
我们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做出正确的判断。
理性的力量在科学、哲学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理性并不是万能的。
它有时候也会受到诸如情感、心理偏见和个人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非理性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无法避免的存在,它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和直觉。
非理性可以驱动我们的行为,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时候,非理性可以导致我们做出冲动的决定,而忽略理性的判断。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非理性视为一种负面的力量,它提供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更加直观和本能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感知并体验到更多复杂的情感和意义。
理性和非理性是人类思维的两种不可分割的力量。
它们在不同的情景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科学领域,理性占据主导地位,通过精确的实证和系统的推理来揭示事物的真相。
然而,在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非理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借助他们的直觉和情感创造了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思想。
理性和非理性的平衡是一种智慧。
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理性能力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也需要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和感受。
理性可以帮助我们从事实和逻辑的角度看待问题,而非理性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只有理性和非理性相互协调和平衡,我们才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需求和外在环境要求的决策。
理性与非理性内在关系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理性与非理性内在关系分析钟春仿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在理性原则至上的时代,非理性行为大量存在。
那么,是理性的偶然性偏误还是理性法则内在的缺陷或系统错误导致致了非理性行为的存在呢?笔者在分析理性本质的基础上,发现理性原则必定导致非理性,甚至说理性本身蕴涵着非理性。
关键词:理性;非理性;自我意识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8-0376-02一、问题的提出西方的理性精神的崛起于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前后历经大约300多年的时间。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延续和深化。
启蒙运动之后,理性的大旗开始传遍世界各地。
理性的权威代替宗教的权威成为一切事务的最终裁判者。
理性精神的崛起并不是说人类自这个时候才开始运用理性,而是理性能力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转变。
从亚里斯多德构建了形而上学体系开始,对于世界本体的认识成了整个哲学的根本任务。
整个中世纪几乎没有太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上。
到了近代,随着地理大发现,牛顿力学的发展,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给古典形而上学以致命的冲击,古典形而上学摇摇欲坠。
为了解决科学与信仰的冲突,康德(1724~1804)通过其著名的三大批判,将理性与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划界,在转换了意义的基础上,批判了旧形而上学而建立起新的形而上学,理性和宗教各自得到了自己的领地。
为了克服康德二元论的哲学观,黑格尔在辩证理性的基础上力图恢复旧形而学,将理性推高到世界本质的高度。
不过黑格尔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
马克思则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而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
黑格尔(1770~1831)之后的西方哲学中,尼采对理性进行了批判,主张“权力意志”,宣扬“酒神精神”;罗素受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影响的建立了逻辑原子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部分内容被逻辑实证主义所接受;而歌德尔提出了不完备性定理,即人间逻辑系统之不完备性与有限性。
第四讲 理性与非理性
到了博弈的第二阶段,响应者面临“同 意”和“不同意”的两种选择:如果同意这 个分配方案,他的所得为1分钱;如果不同 意,那么他将一无所获,而且博弈到此为止。 显然,作为理性人的响应者将会把选择“同 意”作为自己的策略。
这样,在博弈结束时,理性的响应者只 能得到1分钱,而提议者得到了自己所希望得 到的最大份额99.99元,这里提议者正是根 据响应者的理性的选择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与之相反,巴布亚新几内亚阿乌部落则 愿拿出1/2以上的奖金给对方。阿乌人的习 俗是,当一个人好运降临时,他会十分慷慨 地赠与其他人,而接受者有义务在将来更慷 慨地给予回报。这个习俗似乎也影响了这个 实验,虽然参与者并不知道他们将要把钱给 谁或者谁将要把钱给他们。
这些实验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最后通牒博弈及其实验结果是一次对 新古典经济学绝对化了的基本假设即“理性人”假 设的重大挑战。实验说明人的经济行为并非都那么 “自利”和“理性”,而是与人的心理或者精神因 素密切相关,比如公平主义、利他主义等,这些心 理或者精神的东西又与人所处的环境、个人经历和 经验积累等因素密切相关。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或者 决策可能是出于“理性”,也可能不是。
该实验既没有证明大多数人都是完全理 性人,也没有证明他们如果理性行为就能获 得更多收益 。
第一,它对于理性行为假设的适用性提出了 警告; 第二,做人不要太“精明”,太“精明”往往 会坏事。
完全理性的结果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在博弈论的前沿研究中,正日益将平等、利 他主义及类似的动机纳入参与者的目标。
公平观念和利他主义都有其局限性。 一个社会的长期进步和成功需要不断地创新 和改变,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个人主义观 念以及向社会准则和传统观念挑战的意愿, 自私自利通常伴随着这些性格特征。因此, 我们需要正确地权衡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朱注:“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
”胡氏曰:“疑此子路初见孔子时问答也。
”如果我们将以上注释中的关键句排列如下,我们关于历代注释者大多模仿11.22孔子公式(KG )解释旨意的结论,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疾子路好勇,故以此言抑之。
”“子路自负其勇,谓夫子必与己,故夫子抑而教之。
”“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救之。
”“子路以诗士太简略,故抑之。
”“孔子见子路诵之不止,故抑之也。
”“子路好勇,性近刚,故重说之。
”“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
”本文最后以牟子《理惑论》为例,说明历代注释者模仿孔子公式解释旨意的方法如何使得注释者对同一文本可以做出不同解释。
《理惑论》被认为是由中国佛教徒所作的第一部著作。
首先,我们可以想象,当佛教最初进入中国时,一个人很容易用《论语》来反对佛教。
牟子所面对的任务,是要对《论语》重新解释,使其与佛教至少不矛盾。
《理惑论》中牟子的假想对话者用《论语》中如下一章来反对佛教: (11.12)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假想对话者的论证是11.12中孔子所表达的关于鬼神与生死的一般立场与佛教矛盾: 问曰:孔子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圣人所纪也。
今佛家辄说生死之事,鬼神之务,此殆非圣哲之语也?:“若子之言,所谓见外,未识内者也。
孔子疾子路不问本末,以此抑之耳。
”牟子显然是在模仿11.22孔子公式(KG )来解释孔子对子路所说的话的旨意。
正如我们不可因为孔子对子路说过“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就推出孔子必定有一个“有父兄在的人不宜闻斯行之”的普遍理论,在此,根据孔子对子路所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同样不可以推出孔子关于鬼神与生死的一般立场。
也就是说,《论语》与佛教至少不矛盾。
专题四:理性、实践理性与非理性十二、戴维森式理性与不同文化间的伦理分歧〔美〕S.惠 勒/文 刘新文/译 牟 博/校 长期以来,对西方人而言,中国伦理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范式,从任何一种合理的进步尺度来衡量,它都是一种精致复杂的、高度发展的、先进的范式,但它在许多方面又十分不同于西方伦理思想。
根据戴维森式伦理学解释,这种分歧并没有表明33戴维森式理性与不同文化间的伦理分歧43世界哲学2004年第5期伦理学比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更少。
11建立在理性上的伦理学戴维森式伦理学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试图从正确推理的规范性中推导出道德的规范性。
康德论证说,遵循目的行事逻辑上必然需要一种融贯的普遍原则,即以一种任何人都能够履行的方式来行事。
因为康德所谓的“行使权利”就是履行义务,他的伦理学是演绎的。
对于戴维森论者来说,这种隐含在对行为主体的解释中的规范性产生出伦理概念的规范性。
这种在解释中被最佳化的合理性包括内容和“归纳”逻辑。
根据这种看法,这种规范性在本体论或认识论地位上与“事实”没有区别。
现在概括一下某些相关的戴维森式看法:(1)作为最大一致性的解释戴维森将“理性主体”这一概念揭示为用于解释其他理性主体的制约因素。
通过把其他主体视为其大部分信念为真、大部分愿望为善的人来对待,使解释最大限度达到一致。
当某人把一块石头掉在他的脚上时,除非在十分特殊的情况下,下述解释会被合乎理性地加以拒斥:此人期望疼痛并相信上述行为会造成疼痛,或者说,上述事件被解释为非意向的。
对行为的解释要求一种对愿望内容起制约作用的扩张型理性概念。
如果没有对于愿望内容的种种制约,任何行为都会与任何信念相容。
因此,诸如一个人不应该期望疼痛这样的制约就成为“作为理性主体”这一概念的构成部分。
对言语的解释是对行为的解释。
在解释一个作为诚实论断的表述时,人们根据人们期望说实话这一假定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信念一致。
假定说话者是一个相信实话的人,那么这个表述应当是真实的。
这个“应当”是制约解释结果的。
解释的原则就是“应当”的原则。
(2)应然语句戴维森对软弱意志的讨论暗示了伦理学与解释理论的联系。
“应然”(ought)条件句在形式上与或然(probability)条件句类似。
“应然”条件句是双位模态,其前件相似于一个或然条件句的前件。
正如一个概率条件句的前件给出或然据以存在的相关资料,“应然”条件句的“前件”给出一个人应当据以做某事的相关资料。
就像“或然”那样,“应然”从根本上来说是非演绎性的。
与其形成对照的是,康德伦理理论所关注的“义务”语句却具有演绎论证的逻辑。
如果“应然”是基本伦理概念,那么伦理思维就要依据归纳模式进行。
“原则”并非全称量化式的命令。
如果“应然”句类似于或然条件句,那么它们的范畴形式具有隐含的相对性。
一种附加的相对性允许对这种“应然”的“诸多含义”提出一种统一的解释。
“应然”的“诸多含义”是相对于各种考虑而言的。
一个“应然”条件表述具有两种相对性:(1)由“前件”所刻画的相对性。
因此,“如果你想要成功,那么你就应当努力工作”是相对于一种愿望而推荐一种行动。
(2)相对于各种意图的考虑去辨别“应然”的“诸多含义”。
国际象棋比赛中的选手应该相对于国际象棋的种种考虑而走出每一步棋;但是,假定战胜老板于己不利,或许应当走一步臭棋。
尽管“应然”和“或然”相互关联,但它们是语义上相互独立的模态谓词。
21道德上的“应然”因此“道德上的”“应然”是最小限制性的考虑,即将各种考虑恰恰相对于“作为理性主体”。
在这种情况下,给定理性愿望和理性的实践推理,一个人所应当做的事情便是实践推理的结果。
如果能够证明他人的愿望可以算得上是理性主体,那么,一种戴维森式道德理论有时就能够决定相对于某种情景的伦理真理是什么。
给定对这种意向行为“应然”解释的不确定性,复杂情形可能是不确定的。
这种与康德所希望结果不同的结果,来自对解释所施加的诸多制约因素的性质,这些制约因素构成戴维森式理性概念。
这些制约因素是最大限度化制约因素,而不是绝对化制约因素。
而且部分制约因素构成内容。
31伦理学是客观的吗?无法解决的分歧构成道德判断客观性的主要障碍。
对伦理分歧的通常解释是,道德是主观的。
自然科学理论的一致意见仅仅涉及取得一致的信念,而伦理学则既包括信念也包括愿望。
不像在信念方面的差异那样,在愿望方面的差异似乎仅仅反映人们内在差异。
然而对行为的解释,似乎缺乏一个对信念加以解释所拥有的共同世界的基础。
一位戴维森式的学者能够把伦理学作为客观的来对待,并且把不可解决性归于解释的不确定性来对待。
正如我们通常不把信念等同于真理那样,我们因而也没有理由把偏好等同于善。
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不是那么完全有理性的,即使我们所持有的每一特定的观点和评价是合理的。
在解释过程中,我们把某些偏好当作是非理性的(例如偏好痛苦而不是不痛苦)。
因此,表面看来,一些关于什么是“比较好的”语句是客观地真的。
有判断力的人不应当仅仅依赖他自己的“感觉”对好与坏做出种种判断,正如认同有判断力的人不会仅仅通过运用他自己的感知来调查研究科学上的各种问题一样。
正如同一个人通过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来学会在其信念与真理之间的区别一样,一个人通过关于“道德教育”的社会相互作用来学会在其偏好与关于什么比什么更好的真理之间的区别。
不同的社会可能具有关于什么是善的不同道德理论。
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每个人的愿望都应当合乎理性地被考虑并且是可比较的,那么,我们就会拥有一种人们将之作为客观伦理学来对待的伦理学理论,即使存在着不能解决的种种伦理问题。
不可解决性会是解释不确定性的结果。
在客观地比较好与主体偏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在此我并不知道戴维森的具体看法如何。
我所论证的观点是,这种关系类似于真理与主体信念之间的关系。
尽管信念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为真,但真理并不可归结为意见一致。
同样地,尽管大多数偏好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相应于“客观上”比较好,善并非必然地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偏爱。
41“对我来说比较好”、“比较好”和“自我利益”我的偏好往往是索引式(indexical )判断。
我宁愿选择对我来说是有益的,而不愿选择对我来说是无益的。
“A 比B 更好”与“对我来说,A 比B 更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戴维森式伦理推理的“理性”基础可以论证说,“对……比较好”就是“比较好”,正如“真”便是“对我来说真”。
偏好是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和什么不是道德的这样一些判断的信念。
它们大部分是真的。
有人会论证说,偏好本质上是索引性的,因此并不表达客观53戴维森式理性与不同文化间的伦理分歧63世界哲学2004年第5期价值。
如果在“那样是道德的”和“我更喜欢那样”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如果偏好的确是关于价值的判断,那么从“我偏好A”转移到“A是道德的”的这种偏好本身便是人们的一种自然缺点。
但是,一个正常行为主体的关注超出任何可辨识为作为主体的特定机体之特定状态的事物。
通常,一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认同仅限于一部分他人,因而是一种区别对待,是“偏袒”。
这种偏袒是对言行进行解释的一部分,因而也成为作为解释构成部分的理性的一部分。
因此,对他人利益感兴趣和缺乏兴趣都要经受理性评价。
在解释当中予以最大限度的“合乎理性的”添加。
但是,如果在“自我利益”与自我之外事物的利益之间没有明晰的界限,如果康德和内格尔(Nagel)是正确的(即认为关注那种对于每一拥有自我利益的实体而言为善的东西便是理性的),那么正是合理性与关注每个人的利益便是合乎理性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偏好和利益设想为由索引性偏好强烈影响的那些关于什么比什么更好的带有角度取向的看法。
这种对主体特定利益的看法(即“对他而言”什么是比较好的)被合乎理性地设想为一种关于“什么是比较好”的概念。
从人际关系中产生的对各种利益的确认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道德生活的一部分。
或多或少地无条件的爱是重要的。
每一种文化的“伦理理论”都使得某些关系成为特殊关注的理由。
偏袒可以被评价为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而我们在解释过程中都如例行公事般地这样做。
因此,对他人利益的兴趣可以是合乎理性的或不合乎理性的。
这种最大范围的关注便是对每个拥有自我利益的实体之利益的关注。
如果内格尔和康德是正确的,那么,这种最大范围的关注便是合乎理性的。
如果我们的动机是由那些合乎理性地具有的偏袒所造成的,那么,这种偏袒便应当合乎理性地成为任何拥有自我利益的主体的动机。
因此我们可以融贯地把偏好当作关于什么是客观上比较好的信念,可以合理地把关于什么是比较好的“狭隘”观点(即自私不合理的偏袒)归因于理性的失败或错误的信念。
十三、实践推理中的非理性: 从中国哲学的观点看江 怡/文在《非理性的悖论》一文中,戴维森指出,“非理性是在理性范围之内的失败”。
这似乎向我们表明,非理性并非存在于理性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理性范围之内的东西。
但既然是在理性之内,那么我们又如何会把它称作“非理性”呢?戴维森把这个问题称作“非理性的悖论”,即非理性是一种错误的理性过程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