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29da0ba76e58fafab003e3.png)
订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线
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
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
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基本概念
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
其中 PM10 含量远大于 TSP 含量,因为该实验在极精确的水平上进行,可能产生该误差的原因有: ①称量滤膜质量的时间超过 30s,质量不精确; ②分析天平没有调平或质量没有稳定就读数; ③采样地点和高度不一致,导致样本没有一致性; ④采样过程中因为移动仪器或其他不规范操作导致数据出错。
研究结果表明,PM10/TSP 的重量比为 60%—80%,而 PM2.5/PM10 的重量比为 50%—70%,PM2.5/PM10 的重 量比为 30%—56%。而实验所得 PM2.5 占 TSP 的比例为 18.46%,较研究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PM2.5 本身 就很难测定,采样时间不够可能导致其数据偏低。
六、讨论、心得
1、注意事项
1) 滤膜上积尘较多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采样流量会有波动,应随时注意检查和调节流量。 2) 抽气动力和排气口应放在滤膜采样夹的下风口,必要时将排气口垫高,以避免排气将地面尘土扬起。 3) 称量不带衬纸的过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清除静电的影响。 4) 采样高度应高地面 3-5m。
2、误差分析
1) 湿度。当日为雨天,空气湿度在 90%以上,根据不同湿度范围与总悬浮颗粒物修正值表1,可得当日 湿度范围为>90-81%,修正值为 0.004mg/m3,将平衡前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值直接减去修正值,可 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悬浮微粒TSP
![总悬浮微粒TSP](https://img.taocdn.com/s3/m/9f20564cfad6195f302ba623.png)
三、仪器
1.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2. 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 气压计。 4.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 5. 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6.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四、测定步骤
六、 注意事项:
❖ 滤膜称重时的质量控制: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平衡室内平 衡24h,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则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 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清洁或样 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的重量在原 始重量±5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否则 应检查称量环境是否复合要求,并重新称量该批样品滤膜。
五、 t
式中: W—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采样时间(min);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按下式计算:
Qn
Q2
T3P2 T2 P3
273 P3 101.3 T3
Q2
P2 P3 273 T2T3 101.3
2.69 Q2
P2 P3 T2T3
式中:Q2—现场采样流量(m3/min); P2—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3—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T2—采样器现场校准空气温度(K); T3—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若T3 、P3与采样器校准时的T2 、P2相近, 可用T2 、P2代之。
❖ 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 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则表明应更换面板密封垫。
❖ 称量不带衬纸的聚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 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学生实验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a0ef408a76e58fafbb00309.png)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20120006005 徐铭京一.前言本次实验旨在熟悉空气采样器的使用及大气取样方法,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二.材料与方法1.实验仪器:中流量空气采样器(流量50~150L min-1),分析天平(精度0.1mg),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镊子2.测定方法2.1 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将选好的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取出滤膜,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30s内称完,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2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5年5 月19日上午9点至晚上18点,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中午有一场雷阵雨,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2.3 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2.4 采样:以50 L/min流量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样品采完后,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2.5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然后称重,30s内称完,记下滤膜重量W1(g)。
2.6结果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m3)=[(W1 - W0)×1000]/Vr其中,W1——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W0——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V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
三.结果与分析表1.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表表2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国家标准等级[1]从表1的结果以及和表2国家标准值对比可以看出,监测点在检测当天的总悬浮颗粒含量达到国家的一级标准,说明当天该地点的空气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很少。
实验9 TSP的测定
![实验9 TSP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b873f210722192e4536f692.png)
实验九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2、学会使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总悬浮颗粒物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记录分析。
实验原理见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仪器和试剂1. 大流量采样器流量范围 1.1~1.7m3/min,采集颗粒物粒径范围50~100μm以下。
它由以下6个部件组装而成。
①铝制的采样器外壳它能防雨,并保护整个采样器的各个部件。
②滤料夹可安装面积为200×250mm的采样滤料(滤纸或滤膜)。
③采样动力一个装在圆筒中的大容量涡流风机,可长时间(24h以上)稳定工作。
④工作计时器和程序控制器计时误差小于1min。
⑤恒流量控制器恒流控制误差小于0.01m3/min。
⑥流量记录器空气流量测量误差小于0.01m3/min。
2. U型水柱压差计如采样器不附带流量自动记录器,可用它测量流量,手工记录。
其规格为40cm的U型玻璃管,内装着色的蒸馏水(冬季应灌注乙醇以防冻裂压差计)。
3. 气压计最小分度值为2hPa。
4. 分析天平装有能容纳200×250mm滤料的称量盘,感量为0.1mg。
5. X光看片器用于检查滤料有无缺损或异物。
6. 打号机用于在滤料上打印编号。
7. 干燥器容器能平展放置200×250mm滤料的玻璃干燥器,底层放变色硅胶,滤料在采样前和采样后均放在其中,平衡后再称量。
8. 天平室室温应在20~25℃之间,温差变化小于±3℃。
相对湿度应小于50%,相对湿度变化小于5%。
9. 竹制或骨制品的镊子用于夹取滤料。
10. 滤料贮存盒盒内有能平置滤料用的塑料托板,使滤料在采样前一直处于平展无折状态。
11. 标准孔口流量校准器又称二级标准卢茨流量计(Rootsmeter),流量范围0~2m3/min,流量校准偏差应小于±4%。
校准器限流孔板的孔口内缘,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划毛或损伤,其精确度应每1~2年用一级流量标准器进行定期校准。
大气实验报告评价
![大气实验报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830ad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7.png)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并了解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2.5、PM10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使学生了解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1.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掌握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方法;(2)学习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2.5、PM10的方法;(3)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分析。
2. 实验原理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方面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实验原理如下:(1)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2)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3)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
实验过程中,通过TSP、PM2.5、PM10切割器受惯性作用,较大颗粒被底部玻璃纤维滤膜捕获,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通过切割器,进入PM2.5滤膜中。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滤膜、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实验记录表等;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滤膜采样器、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记录实验数据;2.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TSP、PM2.5、PM10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共采集了5个地点的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经实验数据处理,得到以下结果:(1)TSP浓度:X mg/m³;(2)PM2.5浓度:Y mg/m³;(3)PM10浓度:Z mg/m³。
吉林化工学院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实验报告
![吉林化工学院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9a3b1259eef8c75ebfb302.png)
吉林化工学院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院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学号姓名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摘要总悬浮颗粒物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染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物理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相应的盐类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为进一步了解校园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具体分布情况。
笔者在校园范围内进行了关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的实验。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重量法1绪论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学组成。
TSP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几乎都可被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进入肺泡。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称为飘尘(后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大于2.5微米,小于10微米)。
飘尘可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
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气肿、肺癌的发病与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明显相关,当长年接触颗粒物浓度高于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气时,其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被人的鼻腔阻拦,小颗粒粉尘可能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这些粉尘被气管和肺部的“巨噬细胞”吞食并消化,巨噬细胞吃不净的那些细菌和病毒还会被白血球消灭掉。
人的鼻子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因此,人们将“可吸入颗粒物”定义为“空气中≤10微米的颗粒物”。
滞留在上呼吸道中的颗粒物能对粘膜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炎症,进而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
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的可吸入尘能与直接进入肺深部的二氧化氮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
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性感染,最后,导致肺心病的死亡率增高。
此外,颗粒物的吸附能力使之成为大气污染物的“载体”。
土壤农化实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土壤农化实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f04fa0c69dc5022abea00bf.png)
3.称量不带衬纸的过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 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清除静电的影响。
4.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 h。从平 衡室内取出滤膜,30s内称完,记下滤膜的质量(精 确至0.1 mg)。在规定的采样地点,安装好空气采 样泵,取出滤膜夹,擦掉上面的灰尘。将滤膜的 “绒毛”面向上,放在支持网上,并放上滤膜夹。 拧紧螺丝,使不漏气,以7.2 m3/h的流量采集样品1 -2 h。记录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同时读取现场气 温和气压。
2. 样品测定: 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在平衡室内平衡24 h, 然后称量,称量要迅速,30s内称完。
四、计算
TSP (mg/m3)=(W-W0)×1000/Vt 式中 W――样品滤膜质量,g;
W0――空白滤膜质量,g; Vt――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滤膜上积尘较多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采样流量会有 波动,应随时注意检查和调节流量。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 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使用 2.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大气中悬 浮微粒(粒径0.1-100μm)即被阻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 计算总悬浮微粒的浓度。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9745c0dfad6195f312ba696.png)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1引言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实验在校园中各种不同环境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本实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并了解到校园不同环境大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的大小.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1)、滤膜、镊子、恒温恒湿箱、精密电子电子称2.2试验方法2.2.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2.2.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于2015年5月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陶园附近原国防生宿舍旧址为样地,在样地中设置采样器1个.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2.2.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对正,拧紧,使不漏气.2.2.4采样以100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2.2.5称量和计算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器箱中平衡24h,然后称重,30s内称完.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2.3数据分析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式中:W1—采样后滤膜重量(g);W0—采样前滤膜重量(g);V 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2.4结果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析测试地点的空气状况.3结果与分析3.1原国防生宿舍样地分析结果如下表格所示.表1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表监测点原国防生宿舍旧址日期2015年5月1日时间7:20~17:20采样标况流量(m3min-1)0.09020833累积采样时间(min)480min累积采样体积(m3)47.7滤膜重量(g)采样前/W00.4766g 采样后/W10.4938g 样品重0.0172g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0.4938g-0.4766g)×1000]/47.7=0.3629mg m-3表2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TSP浓度限值(mg/m3)TSP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年平均0.080.20.3日平均0.120.30.5本小组样地(原国防生宿舍旧址)TSP为0.3629mg m-3,处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之间,空气悬浮颗粒含量相对较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国防生宿舍拆后,样地地表裸露,风过后更容易扬尘;②样地地表无较多绿色植物种植,对空气的净化度不高;③过方式宿舍临近华师次级干道,平时有一定车流量,容易扬尘.研究表明,交通车辆是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交通量越大,空气颗粒物浓度越高[1],所以该点经过的车辆排出大量粉尘微粒,通过气流引起大量悬浮颗粒的扬起,再加上周围绿化较差,缺少植物对粉尘的吸附,因此测得其空气悬浮粒子含量较高.3.2不同小组间样地数据横向对比由图1可知,西七楼下和国防生宿舍旧址的空气质量均在二级至三级之间,但国防生宿舍旧址的空气质量明显更差;生科院新院楼位于校园一隅,绿地面积大,人流车流较少,其空气质量为二级,接近一级水准.4讨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它既来自固定排放源又来自无组织排放,既受人群活动的影响又受到气象条件及地面植被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实验所测定的只是一个大体的TSP含量,而在实际防治中,往往是需要定量地计算出各个来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值(分担率),也就是源解析.在进行源解析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其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它通过对收集的悬浮颗粒及排放源排放的颗粒样品并进行元素分析,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最终得到各类排放源对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2-4].源解析的结果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依据,对于确定污染治理重点,对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一些气象条件也会影响TSP的测定结果.比如说大雨过后TSP浓度值会降低,这是由于空气中的一些污染气体能够溶解在雨中[5].风速越大会越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长时间的微风或静风则会抑制污染物质的扩散,使近地面层的污染物质成倍地增加[5].还有,多云、逆温等气象情况也会使TSP 浓度值升高[1].总悬浮颗粒物主要以大气气溶胶形式存在,其中人为过程排放的细粒子占有很大比重,加上浮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时间长,沉降速度慢,因其滞留时间长富集了大多数有害物质,易沉积在人体肺部,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6].绿化情况好的环境悬浮微粒含量相对较少,植被对粉尘的吸附作用很大,所以可以通过合理种植各类植物,加大绿化带的覆盖面积,增强对粉尘的吸附作用,阻止汽车尾气的扩散,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5注意事项①最好在同一个检测点同时进行重复采样,通过重复采样,取平均值来避免偶然的人为误差;②实验中采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而对于一些无规律排放的污染源,应尽可能增长采样时间;③操作要规范,特别是安装和卸下滤膜的操作,要保证采样前滤膜没有收到外界的污染,卸下滤纸对其进行折叠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微粒被抖落,减少样品量;称量的时候时间尽量短,避免滤纸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对称量数据造成影响.参考文献:[1]郭二果,王成,郄光发,房城.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05).[2]房春生,王菊,张子宜,钟宇红,董德明.化学质量平衡法在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3]沈恒华,黄世鸿,李如祥.TSP的来源与气象因素对TSP测试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04).[4]柯昌华,金文刚,钟秦.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2,(03).[5]尹振东.气象条件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03).[6]周有福,施林熙.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J].福建分析测试研究简报,2000,9(2):1234-1235.。
TSP测定
![TSP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a48cf1b10a6f524ccbf85a3.png)
五、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以衡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
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一)仪器和材料(1)中流量采集器。
(2)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
(3)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10Pa。
(4)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破损。
(5)分析天平: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
(6)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7)玻璃纤维滤膜。
(8)镊子、滤膜袋(或盒)。
(二)测定步骤(1)用孔口流量计校正采样器的流量。
(2)滤膜准备:首先用X光看片机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在恒温箱中于15~30℃人一点平衡24h,并在此平衡条件下称重(精确到0.1mg),记下平衡温度和滤膜重量,将其平放在滤膜袋或盒内。
(3)采样: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
以100L/min流量采样1h,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4)称量和计算:将采样滤膜在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24h 后,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1mg)记下重量(增量不应小于10mg),按下式计算TSP含量:TSP含量(μg/ m³)=[(W1-W0)● 109]/(Q● t)式中:W1-----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W0-----空白滤膜的重量,g;Q-------采样器平均采样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三)结果处理(1)根据SO2、NO x和TSP的实测日均浓度、污染指数分级浓度极限值及污染指数计算式(见教材第三章),计算三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分指数,确定校园空气污染指数(API)、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类别及空气质量状况。
实验九 空气中TSP和PM10的测定
![实验九 空气中TSP和PM10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ea83eded15abe23482f4d2a.png)
实验九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重量法(GB 6921—201X)一、实验目的)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采样和监测方(1)掌握测定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法。
(2)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10和TSP 浓度。
三、仪器和材料PM10采样器:崂应2031型智能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
TSP采样器: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QG-100中流量采样器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四、测定步骤:1、用孔口流量计校正采样器的流量。
2、如果测定交通枢纽处PM10和TSP,采样点应布置在距人行道边缘1m 处。
采样时,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
3、采样时,将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
将滤膜牢固压紧至不漏气。
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
将有尘面两次对折,放入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
4、仪器使用方法:(1)参数设置: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后自动校零10秒,然后显示主菜单。
a.设置b.采样c.查询d.标定(2)采样选择采样,按ok键,仪器进入采样菜单,屏幕显示:a.校零 b.定时 c.即时d.间隔选择定时。
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5、采样后滤膜样品称量按1 的方法进行。
五、分析步骤1、滤膜在采样前放入干燥器内24h。
用感量为0.1mg 的分析天平称重。
将同一滤膜放回干燥器内1h 后再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5mg 为满足恒重要求。
将滤膜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
六、结果计算ρ—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浓度,mg/m3;w2 ——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w1 ——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V ——已换算成标准状态(101.325kPa,273K)下的采样体积,m3。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ad53fb0a98271fe900ef9bd.png)
实验一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中流量采样,滤膜捕集重量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2.掌握干燥平衡、天平称量、采样等操作技术;3.熟悉颗粒物采样器、分析天平、恒温恒湿箱等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中流量采样法的流量为0.05—0.15m3/min)。
其原理是: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标准状况),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质量体积浓度。
三、实验仪器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0.05—0.15m3/min。
经过流量校准装置校准。
2.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
3.分析天平:感量0.1mg。
四、实验器材1.玻璃纤维滤膜,直径8—10cm,实验前经过镜检,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2.干燥器。
3.气压计、温度计,镊子、滤膜袋等。
五、实验步骤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在实验前,用孔口流量器进行流量校准。
2.采样(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2)迅速称重在恒温恒湿箱内已平衡24h的滤膜,读数准确至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重量,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存于盒内备用。
天平放置在平衡室内,平衡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变化小于±3℃,相对湿度小于50%,湿度变化小于5%;(3)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拧紧采样夹,按照规定的流量采样;通常用采样流量为0.10m3/min。
(4)采样时,对于老式仪器,要随时手动校准流量,同时记录温度、气压和采样时间,对于大气而言,一般不需要测定湿度。
对于现行仪器,可将温度、气压等参数输入,仪器可直接记录空气的标况体积。
(5)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的长边为中线对叠好,放回表面光滑的滤袋并贮于盒内。
tsp的测定实验报告
![tsp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22981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0.png)
tsp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定环境空气中TSP 含量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评估所测区域的大气污染状况。
二、实验原理采用重量法测定 TSP。
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 TSP 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范围 80 120 L/min。
2、滤膜: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直径 90mm。
3、分析天平:感量 01mg。
4、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四、实验步骤1、采样前准备滤膜的准备: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 24 小时,平衡条件为温度 25℃±1℃,相对湿度 50%±5%。
用分析天平称重,精确至 01mg,记录滤膜的初始重量 W1。
安装滤膜:将已称重的滤膜装入采样器的滤膜夹内,注意滤膜毛面朝上。
2、采样设置采样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采样流量、采样时间等参数。
开始采样:启动采样器,使空气通过滤膜进行采样。
采样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采样器的运行状态,确保采样正常进行。
3、采样后处理停止采样后,小心取出滤膜,放入原滤膜盒中。
将采样后的滤膜再次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平衡 24 小时,然后称重,记录滤膜的最终重量 W2。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计算1、 TSP 浓度的计算TSP 浓度(mg/m³)=(W2 W1)×1000 / V其中,W1 为采样前滤膜的重量(mg),W2 为采样后滤膜的重量(mg),V 为采样体积(m³),采样体积 V =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min)× 10⁻³2、数据记录与处理|采样点|采样时间(min)|采样流量(L/min)| W1(mg)| W2(mg)| TSP 浓度(mg/m³)|||||||||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各采样点的 TSP 浓度,分析所测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TSP测定
![TSP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707388a83d049649b665823.png)
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测定摘要悬浮微粒是影响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吉林化工学院校园环境悬浮微粒的实地监测,以了解校园环境噪声的污染状况,并检测吉林化工学院校园环境质量。
结果表明:关键词悬浮微粒测定悬浮微粒评价由于空气污染严重,部分国家及地区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超过标准值15倍,以致全球每年死于空气污染者达200余万人。
同时,WHO还公布了另一份数据:悬浮微粒为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微粒,能渗入肺部及血液循环,引发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其实,空气是一个庞大的悬浮体系,就像一碗淡淡的小米粥,其中有各种悬浮的颗粒物质均匀分布。
只是,大多数颗粒物粒径只能以微米计,无法为肉眼所见。
而这些“小身材”的颗粒物质,却是大气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和反应温床,成了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在颗粒物家族的不和谐分子名单中,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曾长期是空气质量标准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由于参与呼吸的关系,人们一度认为,TSP 就是引起空气质量下降,导致人体健康受损的罪魁祸首。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TSP群体中的一大部分被“冤枉”了。
因为在这些颗粒物中,绝大多数粒径超过10微米物质将会被鼻腔和咽喉阻挡,不会被吸入肺的深部,所以TSP作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还不够具体和确切。
校园是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活动的外界环境,良好的外界环境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各项活动。
在此环境中,它的悬浮颗粒状况如何,是否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睡眠,都是大家关心的。
现对吉林化工学院校园环境空气中悬浮微粒进行监测,分析校园环境质量的现况并对检测结果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评价.1 监测概况1.1 吉林化工学院简介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中国雾凇冰雪名城—吉林市,坐落在龙潭山下,松花江畔。
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
学院建有三个教学楼,16个寝室楼,以方形结构布有化工实验楼,环工实验楼,生工实验楼,机电楼等试验楼。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59d19baf121dd36a32d82ba.png)
实验: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方法。
2.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不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气态、液态污染物的载体,成分复杂,并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是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测定方法借助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也可进行颗粒物组分分析。
三.实验仪器1.ZWC-100A智能中流量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80~120L/min2.滤膜3.分析天平(0.1mg)4.温度计5.气压计四.实验步骤1.滤膜准备滤膜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
滤膜放入专用袋中,在干燥器内放置24h,迅速称量,读数准确到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质量。
放回干燥器内1h后再次称重,二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4mg即为恒重,装入专用袋内备用。
采样前,滤膜不能弯曲或折叠。
2. 采样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头的网板上(网板上事先用纸擦净),放上滤膜夹,拧紧采样器顶盖,然后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为100L/min 。
采样后,用镊子将已采样滤膜“毛”面向里,对折两次成扇形放回专用袋。
记下采样日期和采样地点,记录采样期的温度、压力。
滤膜纸袋放入干燥器内,按滤膜准备一样再次称到恒重。
3.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mg/m 3)=tQ W n ⨯ 式中 W ―截留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采样时间,min ;Qn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 3/min 。
323223332232T T p p Q 69.2T 3.101p 273p T p T Q Qn ⨯⨯⨯=⨯⨯⨯⨯⨯= 式中 2Q -现场采样表观流量, m 3/min ;2p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的大气压力,kPa ;3p -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2T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 ;3T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邓)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邓)](https://img.taocdn.com/s3/m/ad597b09650e52ea55189834.png)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一、监测目的1.了解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原理。
2.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方法。
二、制定原则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以恒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
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三、监测方案1.调研及基础资料1.1基础资料的收集主要收集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气象、地形资料、土地使用和功能区划分情况、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此外,对于监测区以往的监测资料等也应尽量收集,供制定监测方案参考。
1.2实地调查在收集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监测区的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某些环境信息的变化情况。
调查主要内容有: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周围建筑分布情况,污染源及排污情况等。
2.监测项目可吸入颗粒物、温度、大气压3.监测点和采样点的布设3.1布设原则(1)监测点周围50m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2)点式检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检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
(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5)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6)监测点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3.2布设监测点和采样点的方法(1)功能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6ea5b4dccbff121dd3683b3.png)
实验一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实验一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1. 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方法;2. 掌握大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原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是基于重力原理制定的,国内外广泛采用称量法,即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空气中粒径小于100 µm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组分分析。
三、仪器与材料1.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流量1.05m3/min) 1台;2.X光看片机 1台,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破损;3.温度计 1个;4.气压计 1个;5.滤膜储存袋若干,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滤膜;6.滤膜保存盒若干,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7.恒温恒湿箱一个,要求温度在15~30℃之间,温度变化±1℃,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8.镊子 1把;9.分析天平1台;称量范围≥10g,感量 0.1 mg,再现性(标准差)≤0.2mg;10.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根据采样器托盘大小选择合适的滤膜,不允许过大或过小。
四、实验步骤1.采样(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2)采样滤膜在称量前需在恒温恒湿箱内平衡24h,然后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读数准确至0.0001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质量,将滤膜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滤膜保存盒内备用。
采样前,滤膜不能弯曲或折叠。
(3)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将其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网托事先用纸擦净),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安好采样器顶盖,然后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为1.05m3/min。
(4)采样开始后 5 min 和采样结束前 5 min 记录一次流量。
采样时间45min。
空气中TSP的测定
![空气中TSP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5c4663d67ec102de2bd89a5.png)
空气中TSP 的测定 – 重量法实验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实验步骤1 、检查滤膜、称重;后放置、采样;2、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力和流量;3、采样结束检查滤膜,恒温恒湿平衡后称重。
数据记录与处理2、采样条件采样时间 t = ______ min ; 采样时的气体流量 Q 2 = __________ L/min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 T = _______ K ; 采样时的大气压力 P = __________ KPa3、计算t Q W W m g TSP n ⋅⨯-=901310)()/,(μρ=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实验指导1、 采样器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流量。
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
33322323.101273T P P T P T Q Q n ⨯⨯⨯⋅⋅⋅= 式中:n Q 、2Q ——分别为标准条件下和现场采样时的气体流量,min)/(L ;2T 、2P ——采样器校准时的空气温度(K )和大气压(KPa );3T 、3P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和大气压(KPa )2、 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X 光看片机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
3、 放置滤膜时,应注意将称量过的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支持网上。
样品采好后,取出滤膜,若发现滤膜有损坏,需重新采样。
采样滤膜在称量前需在恒温恒湿箱平衡24小时,平衡温度取20—25℃,然后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精确到0.1 ㎎,记下滤膜重量W 0。
称好后的滤膜平展放在滤膜保存盒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 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因此, 人们将 “可 吸入颗粒物”定义为“空气中≤10微米的颗粒物” 。 滞留在上呼吸道中的颗粒物能对粘膜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引起炎症,进而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
W1 W0 1000 Vn
0.4782 0.478 1000 0.067 3 式中:W1——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
W0——空白滤膜重量,g; 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4.2 结论 该采样点 TSP 的主要污染源有土壤扬尘、公路灰尘、汽车尾气、燃 煤,其中土壤扬尘对 TSP 的贡献率最大。 将实验所得数据与上表比较,实验所得 TSP(mg/ m³)=0.067mg/ m³,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浓度限值达一级标准 4.3 改善的措施 1.通风法 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是时效最快的方法。 2.植物吸收法 可以摆放植物,植物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如仙人掌、吊兰、芦苇、常 春藤、铁树、菊花等 3.活性炭吸附法 固体活性炭具有孔隙多的特点,对甲醛等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 和分解作用,活性炭的颗粒越小吸附效果越好。 5.光触媒分解法 光触媒中的催化剂在光的刺激下, 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分生成负离子 和氢氧自由基,能氧化并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并最终 降解为二氧化碳、 水和相应的酸的等无害物质, 从而达到分解污染物、 净化空气的作用。
吉林化工学院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院系 专业 学号 姓名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摘要 总悬浮颗粒物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染指 标。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 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物理化学反 应在空气中生成的相应的盐类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对 人体的危害极大, 为进一步了解校园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具体分布 情况。笔者在校园范围内进行了关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 测定的实验。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1 绪论 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粒度大小及 化学组成。TSP 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几乎都可被鼻腔和咽喉所 捕集, 不进入肺泡。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 称为飘尘(后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大于2.5微米,小于10微米) 。飘 尘可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气肿、肺癌的发病 与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明显相关,当长年接触颗粒物浓度高于0.2 毫克/立方米的空气时,其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被人的鼻腔阻拦, 小颗粒粉尘可能随气流进 入气管和肺部,这些粉尘被气管和肺部的“巨噬细胞”吞食并消化, 巨噬细胞吃不净的那些细菌和病毒还会被白血球消灭掉。 人的鼻 重量法
15~30℃,并在此平衡条件下迅速称量,精确到 0.1mg,记下滤膜重 量 W0。称好后的滤膜平展放在滤膜保存袋(或盒)内。 3.2 采样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下滤膜夹,将称量过的滤膜绒面向上,平放在支 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再安好采样头顶盖,开始采样,并记下采样时 间,采样时的温度 T (K) 、大气压力 P(k Pa)和现场采样流量 Qt (L/min) 。 样品采好后,取下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 向里对折,放入滤膜保存袋(或盒)内,若发现滤膜有损坏,需重新 采样。 3.3 称量 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 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 下平衡 24 小时后,用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到 0.1mg,记下采样后的 滤膜重量 W1。 4 数据整理 在测 TSP 的过程:尘膜重量 W1=0.4782g 空白滤膜重量 W2=0.4780g 标准状态下的累积采样体积 V=100 30 103 3m3 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SP,mg/m3)= =
泡中的可吸入尘能与直接进入肺深部的二氧化氮产生联合作用, 损伤 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性感染,最后,导致肺心病的死亡 率增高。此外,颗粒物的吸附能力使之成为大气污染物的“载体” 。 可吸入尘能吸附有害气体和液体,并将它们带入肺脏深部,从而,促 进疾病的发生。 目前测定空气中 TSP 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 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衡重的滤膜,则 TSP 被截留在 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 TSP 的浓度。该 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 器法。 2.1 实验原理 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恒重的滤膜,则空 气中粒径小于 100 微米的悬浮颗粒物, 被截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 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2.2 实验仪器、设备 中流量 TSP 采样器(100L/min) 。 流量校准装置。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滤膜保存袋(或盒) 、镊子。 电子天平(感量 0.1mg) 。 恒温恒湿箱。 3.1 滤膜准备 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认真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 膜。 采样滤膜在称量前需在恒温恒湿箱平衡 24 小时,平衡温度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