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风貌特色解析_夏青
天津市五大道风貌区经营开发初探
![天津市五大道风貌区经营开发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2ef24e36bd97f192379e9da.png)
天津市五大道风貌区经营开发初探 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其繁荣的近现代史积累了大量极具经营价值的城市资产。
五大道风貌区作为天津近现代历史的一个表征,聚集了这些资产中的精华,市场化运作潜力巨大。
通过经营开发,将产生巨大的价值,推动五大道的保护工作,达到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的优化,最终提升天津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城市价值。
一、五大道风貌区概况 五大道以自北向南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等6条道路而得名。
五大道地区地处天津市市区南部,其四至范围大致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南京路以西,总占地面积620多万平方米。
五大道地区因小洋楼多、保存完整、建筑风格多样以及体现出的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而著名,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总建筑面积超过99万平方米。
五大道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
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
五大道地区不仅单体建筑保护良好,而且整个街区布局得以完整保留,可以说它是天津乃至全国近代建筑艺术的财富,孕育了无限的发展机遇。
二、五大道风貌区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五大道风貌区的保护 自1999以来,天津政府先后对五大道地区内的主要道路和大量名人故居进行了整修,对风貌建筑和院落给予了恢复,对周边的配套设施进行了补建。
使五大道地区的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正逐步成为津门乃至北方地区的极具影响力的新景观。
但是也暴露出资金匮乏、整修工程缺乏精品意识等弊端。
通过风貌区开发可以集聚社会资金和面向社会集思广益制定保护方案、措施,进一步推进五大道的保护工作。
2、缓解五大道地区整修和维护的财政压力 五大道的今天得益于天津市政府每年大量财政投入,但是全面整修后将面临五大道风貌区维护阶段的到来。
维护是一项长久的、耗费人财物的工作,对于有限的财政资源来说,政府压力不言而喻。
天津五大道介绍
![天津五大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84dfe6e58fafab069dc0256.png)
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天津的小洋楼是很有名的,人们似乎把天津的小洋楼作为天津建筑的标志。
它是天津的特色,尤其五大道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小洋楼,那玲珑、秀气的楼房与花木掩映的庭园;那严实而不透空的围墙、在荫影重重中显现的幽静、舒适和神秘的环境,构成了津门独特的异域风情。
尤其在五大道散步,那种宁静,你仿佛象置身于喧嚣的城市之外超然之感。
那汇聚的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希腊式、文艺复兴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随处可见。
这种多样性,也充分显示了天津的包容性,天津的开放性。
天津的融合性,住在五大道小洋楼里的,过去真正是天津人的很少,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被列强枪炮所逼,开为商埠。
自此天津也由一个内向的封建性商业城市逐步演变为以华北、东北乃至西北为腹地外向贸易中心。
天津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大都市,这个特殊的位置,不仅皇亲国戚觊觎这块宝地,不少升迁无望的失宠大臣,在京城不敢张扬不义之财的王爷贝勒,观望宫廷变化的下野官吏,统统跑到天津来。
能做官就做官,不做官凭着资历和身份也没人敢惹,置房子买地做买卖,淘金发财。
末代皇帝和徐世昌、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和冯国璋,五位大总统们都把天津作为下野后避风港,至于总理和各省督军、政客纷纷迁入天津更是举不胜举,他们在京城或其它地方混不下去了,就到天津屈就伺机,据统计中外名人名居达五百余处,五大道就更为集中,名目繁多的王府、故居、花园,成了高官达贵养神散心的大别墅。
现实的文化状态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
在五大道居住的人们显得洋气,他们接受西方社会的文化比较早,再加上居住的是楼房,更接近于西方化,物质的格局体现了日常生活比较有西方文化的倾向。
小巷很幽静,是西方文化的遗留。
居住这里的人,他们举手投足,那种小资的情调是浓浓的,文化大革命前,五大道家庭称呼多是太太、先生、小姐称谓。
五大道建筑是外国人的设计,里面也有中国人的主意,施工也都是中国人,当时谁有钱,谁盖,在这个富人区里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早于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的。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研究及其在保护更新中的延续与重构共3篇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研究及其在保护更新中的延续与重构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e62e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6.png)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研究及其在保护更新中的延续与重构共3篇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研究及其在保护更新中的延续与重构1天津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缩影。
天津市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五大道”历史街区是最负盛名的一处。
五大道历史街区是天津近代汉族社会的缩影,也是中西合璧的文化交融的见证。
这里的建筑风格丰富多样,有欧式的别墅、中式的公馆,还有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等多种建筑风格。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是保护和更新的重要内容。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概述:空间肌理是指建筑与城市呈现的形态、结构、组织等,是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建筑高低错落,兼顾公私离合。
五大道历史街区以西洋建筑为主,建筑高低错落,体现了空间层次感。
一些建筑的庭院设计非常出色,既保护了私人空间的隐秘性,同时也有利于光线和空气的自由流通。
二、强调对称、平衡,构建空间秩序。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建筑格局强调对称、平衡,既体现了建筑形式之美,也符合东方文化的审美习惯。
三、强调景观形态,注重城市演进。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建筑形态多样,既有欧式的别墅、中式的公馆,也有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等多种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城市景观建设的过程和成果,也体现了城市演进的历程和特征。
保护和更新中的空间肌理延续与重构:为了保护和更新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承。
一、立法保护。
天津市政府正式颁布了《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保护条例》,在立法领域对市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
二、重视管理。
为了加强对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管理,天津市将其划分为文化旅游区,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修建和改造的规划,以确保其空间肌理的延续和重构。
三、传承优秀传统。
在保持历史文化遗产原貌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新的元素,更新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接纳这些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
天津五大道地区导游词
![天津五大道地区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56ada5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3.png)
天津五大道地区导游词天津五大道地区是天津市市中心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区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天津五大道地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起于南门外滨江道,终于梅江道,被誉为华北最著名的商业文化区之一。
这里拥有着众多的欧洲建筑和花园,是天津最早的国际贸易区,也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场所。
第一站:五大道的历史起源五大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天津。
当时,由于天津距离中国主要的海港和东部城市较近,因此引起了国内和国外的商贸活动,也吸引了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
这些外国人以犹太人为主,他们在长期的居住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很多居住街区,其中位于和平区的五大道便是最为著名的一个街区。
第二站:五大道的建筑特色五大道的建筑以欧式建筑为主,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从欧洲传来的现代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合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
五大道的欧式建筑采用了欧洲的建筑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这些建筑多为别墅或公馆,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浪漫。
值得一提的是,“意式风格”的建筑是五大道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这些风格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其建筑风格华丽别致,经过近百年的岁月洗涤,显得更加亮丽。
第三站:五大道的文化底蕴五大道不仅仅是一个集中着欧式建筑的区域,更是一个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区域。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中西文化融合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儒家文化和元素艺术的影响。
五大道的文化传统已经与当代的人文环境融成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第四站:五大道的花园和公园五大道除了欧式风情的建筑外,还有很多园林和公园,为整个区域增添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气息。
这些花园和公园是五大道的重要景点,拥有着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情。
第五站:五大道的美食文化五大道拥有着天津传统的美食文化,这里的美食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口味别致,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
天津旅游攻略 漫步古老街巷 感受历史的厚重
![天津旅游攻略 漫步古老街巷 感受历史的厚重](https://img.taocdn.com/s3/m/9790f2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c.png)
天津旅游攻略漫步古老街巷感受历史的厚重天津旅游攻略漫步古老街巷感受历史的厚重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古老街巷,这些街巷凝聚着历史的厚重,是探寻天津文化底蕴的重要一环。
在天津旅游攻略中,漫步古老街巷无疑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条著名的古老街巷,带您感受天津历史的厚重。
一、五大道五大道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这里集结了近百栋建于近代的欧洲风格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五大道的建筑风格多样,有英伦风情的别墅、法式风格的洋楼等等,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故事。
漫步在五大道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览百年前的浓郁氛围。
二、古文化街如果您想要领略传统的天津文化,不妨来到古文化街。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店铺,是感受天津传统文化的绝佳去处。
在古文化街中,您可以找到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扎染等,这些艺术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天津文化内涵。
三、南市风貌区南市风貌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南市街,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建筑,是天津最具古都气息的地方之一。
漫步在南市风貌区,您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南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如仿官式的府邸、私人住宅等,这些建筑无一不展现出古老而独特的建筑风貌。
四、津门故里津门故里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是天津历史悠久的地方之一。
这里保存了许多寺庙、宫殿等建筑,展现了天津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中,慈云寺、天津古文化学堂等是津门故里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在津门故里漫步,不仅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氛围,还能领略到天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独乐村独乐村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原汁原味的古老农村风貌。
村中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展现了北方乡村的原始魅力。
漫步在独乐村中,您会被田园风光所陶醉,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
总结天津的古老街巷是探索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无论是五大道的西式建筑、古文化街的传统手工艺品,还是津门故里的寺庙宫殿,每一条街巷都承载着天津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建筑遗产分析 案例分析
![建筑遗产分析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dab38d49649b6648d747b9.png)
7
三、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五大道作为受外来文化语境影响形成的居住区,
所体现出的多样与多元性特色、整体与和谐性特色都 不愧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瑰宝。
劝业场(法租界)
望海楼教堂(意租界)
8
整理版
四、街区风貌特色辨析
1. 多样性与多元性 五大道中的历史建筑大多在 1910—1930 年所建,而该时期的欧
洲建筑思潮正处在新古典、折中、早期现代主义、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 术派等多种建筑风格交融、转换的时期。颇有名气的外国建筑师加盟设 计不仅提高和带动了五大道整体建筑设计水平,也将世界当代的建筑思 潮引入天津,追随世界建筑潮流的住宅形式在五大道中随处可见。
5
整理版
三、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1. 街区路网结构与空间格局 五大道路网结构形成
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地块东 北角靠墙子河一带是五大道 早期开发的片区,其路网结 构和地块划分有明显的原英 租界方格路网自然蔓延的痕 迹,后期路网则体现出明确 的规划思想。
6
整理版
三、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2. 街区尺度与空间特征
3
整理版
一、五大道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收回德奥俄租借 ,于1931年收回比租借,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 终于收回了英法意日租借,结束了几十年的被殖民 历史。1949 年之后,五大道中的部分房产转为公 有,不仅有机关单位进驻作为办公之地,普通居民 也通过分配进入五大道区域内居住,使五大道的社 会结构及功能都有所改变。
2
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天津五大道建筑
![天津五大道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b67c61e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b.png)
天津五大道建筑天津五大道建筑是天津市的一处历史文化名片,集中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
这些建筑承载着天津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也是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在这片被誉为天津文化长廊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之间的结合与碰撞,探寻历史与现代之间的交融。
天津五大道建筑位于市中心的和平区,是20世纪初天津滨海开埠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建筑群。
这里的建筑风格各异,有西式宅邸、教堂、学校、商业街等,无论是罗马式、哥特式还是巴洛克式,这些建筑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鲜明的风格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首先,五大道建筑展示了中国与西方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在五大道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合。
这一特点体现在建筑的立面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建筑细节上。
例如,建筑立面常常采用中国的砖木结构,结合着西方的尖拱门和柱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天津作为开埠城市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对外开放的态度。
其次,五大道建筑诉说了历史的传承与变迁。
这些建筑见证了天津从滨海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过程。
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天津经历了外国租界时期、民国时期、解放后的新中国时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五大道建筑作为这一城市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天津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城市逐渐走向现代的变化。
通过这些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此外,五大道建筑也承载了文化底蕴与社会记忆。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天津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传统。
例如,在五大道建筑中有一座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天津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以前的名人故居,如梁启超、张伯苓等,他们的故居也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建筑,我们可以感受到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最后,五大道建筑也是当地居民生活和社交的场所。
走进天津五大道的典雅新风
![走进天津五大道的典雅新风](https://img.taocdn.com/s3/m/dbc2f5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d.png)
走进天津五大道的典雅新风天津五大道,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景观而闻名。
走进五大道,仿佛穿越回到了上个世纪的欧洲,感受着典雅的新风。
五大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这个时期有着众多的外国租界。
五大道曾是英、法、意等多个国家的驻天津领事馆所在地,也是外国人的居住区和商业中心。
这里曾经是天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涌现出了许多历史名人和杰出的商业人物。
近年来,五大道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旅游景点。
走进五大道,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其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五大道上的建筑既有西洋式的别墅,也有中式的宅院,其建筑风格多样,充满了浓厚的欧洲风情。
这些建筑物大多是由外国人兴建,展现了当时天津的国际化程度和欧洲的文化影响力。
这些建筑物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外墙用上了条石、花岗岩等材质进行装饰,屋顶则是用红色瓦片进行覆盖,整体构造健硕而严谨。
建筑物内部的装修也是极具讲究,精美的吊灯、雕花的天花板、铺满地毯的大厅等等,无不体现着细节上的精致和华丽的豪横。
在五大道上漫步,仿佛进入了一个奢华的时空隧道,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外,五大道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这里有着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如戚继光故居、钱大钧故居等等。
这些故居保留了当时的布局和装修,展示了天津人民优雅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
此外,五大道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机构和商业街区,如海河艺术中心、天津大剧院、意式风情街等等。
这些地方是天津人民艺术修养和时尚生活的象征,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品味。
此外,五大道还以其独特的环境氛围和社交活动而闻名。
五大道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庆典和艺术展览,如五大道国际美食文化节、五大道国际摄影大展等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使五大道成为一个热闹而充满活力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一边欣赏艺术作品,一边品尝各国美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友谊的温暖。
五大道景观分析
![五大道景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947a71783e0912a2162ad7.png)
开放游憩空间景观鉴赏--五大道专业:旅游管理班级:1302姓名:郭宇航学号:20120098一.五大道整体概况五大道(Five Big Road)在天津中心城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重庆、大理、常德﹑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是迄今天津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
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
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2011年,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二.古文化街历史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
毛泽东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这座沿海重埠曾设立过国内绝无仅有的九国租界(英、日、法、德、意、俄、奥、比、美),后来美租界“自愿”并入英租界,私相授受。
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开辟,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
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过足迹。
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
五大道成为“国中之国”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关之利,充满了商机。
三.五大道景观风格五大道地区的地名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立宅邸多,里巷数量少,而名人名楼概以门牌为标识,不另命名,不设匾牌张。
天津五大道案例分析演示教学
![天津五大道案例分析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bd5c794a300a6c30d229f43.png)
五大道的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五大道的街区空间形态非常特殊,其顺势而为的街道走向、长方形的道路网 格体系不仅完全不同于天津市的其他地区,就是与英租界的方格网道路也有很 大差别,并体现在道路结构、街坊形式、肌理、街道尺度和建筑体量等诸方面。
街区路网结构与空间格局
五大道路网结构形成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地块东北角靠墙子河一带是五大道早 期开发的片区,其路网结构和地块划分有明显的原英租界方格路网自然蔓延的 痕迹,后期路网则体现出明确的规划思想。
五大道的形成
1929 年之后,随着市政管网、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园绿地的逐步完善,五大道 优越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吸引了众多中国政要及社会名流在此置地建宅。据统 计,约有50位在中国和天津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要和社会名流都曾在此置 业或居住。由于这些达官显贵社会地位显赫或经济实力雄厚,其所建住宅大多 追求新异和奢华。至 19世纪 40 年代,五大道地区成为区域面积最大、花园洋 房最集中、名人宅邸最多的高档居住区。
五大道的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
街区尺度与空间特征 进入五大道区域,宜人的街道尺度、宁静的街区环境以及舒适的街道与建筑空 间层次关系给人印象深刻。 1.居住空间的幽闭性。五大道原作为上层社会的居住区,独立宅邸多,里巷住 宅少;居住者达官显贵多,一般职员少。为了安全,这些建在英租界上的私人宅 邸摈弃了西方开放式的布局形式,多采取中国传统的高墙深院以强调隐私,并 由此形成五大道特有的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2.空间层次的丰富性。沿街住宅很少直接贴道路红线建设,一般都有超过人高 的封闭围墙和院落作过渡空间,住宅建筑根据院落规模退线深度不等,由此形 成建筑、院落、院墙和街道之间的空间层次递进。这种空间层次变化对街道景 观、视觉效果和视线关系等都起到丰富的作用。 3.街道空间的生活性。由于长界面的街坊形式非常有利于住宅布置,无论独幢 或是里弄住宅,建筑一般沿道路平行布局,出入口均面向街道,形成较为连续 的街道界面,从而强化了街道的生活职能。 4.街道尺度的适宜性。五大道内部的道路红线宽度比较均质,大多为8一12米 左右。由于住宅建筑多为2一3层,与街道宽度和建筑高度的D/H比为1的舒适尺 度相对吻合。
景点解说-天津五大道
![景点解说-天津五大道](https://img.taocdn.com/s3/m/5004ff4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5.png)
天津五大道五大道简介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道、重庆道、常德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大理道、睦南道及马场道为名的五条街道马场道为名的五条街道马场道为名的五条街道。
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又被称。
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又被称为五大道地区为五大道地区。
范围:在天津市和平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以西长方形以西长方形地区,共有22条马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公里。
重庆道于1922年建成,当时名爱丁堡道、当时名爱丁堡道、剑桥道;剑桥道;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先后建成;成都道先后建成;但当时却被命名为英国街名———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但当时却被命名为英国街名———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但当时却被命名为英国街名———大理道当时叫新加坡路,睦南睦南道当时叫香港道,常德道当时叫科伦坡道,重庆道当时叫爱丁堡道,成都道当时叫伦敦路。
五大道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其中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被公认为天津市独具特天津市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五大道地区作为近现代天津历史的一个体区作为近现代天津历史的一个体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很多近现。
很多近现代名人在这里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幢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幢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幢建筑里都蕴含着故事,充分展筑里都蕴含着故事,充分展筑里都蕴含着故事,充分展现了近代中国百现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讲解学习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1111a66a32d7375a4178084.png)
赛马场的主看台
2、 历史演变
1949年以前,五大道曾是清廷遗老遗少、下野政客和各界名流的隐居之地。
2、 历史演变
容纳丰富多元的混合使用功能,居住配套完善(包 括学校、医院、运动场、公园、教堂等配套设施).
4、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就五大道有代表性的近430 幢文物和风貌建筑的设计风格 来看,其中 英式89所 意式41所 法式6所 德式4所 西班牙式3所 中西合壁式3所 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处,堪 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3、现状基本情况
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建筑高度分析图
五大道的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
“
”
3、现状基本情况
用地性质以居住为主, 公建分布没有规律。
土地使用现状图
3、现状基本情况
房屋权属复杂
房屋产权分类图
公产:54.1万平米(26+28.1),建筑栋数:963栋(764+199), 核保区内占36%; 企业产、代管产:89.1万平米(41.2+47.9),建筑栋数:755栋(630+125),核保区内占30%; 私产、涉外产、港澳台产:46.6万平米(29.7+16.9),建筑栋数:590栋(548+42),核保区内占25%; 军产、宗教产:40.4万平米(12+28.4),建筑栋数:206栋(202+4),核保区内占9%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01 对五大道的深入理解
1、区位和范围
五大道坐落在天津市和 平区南京路以南,内环 线与中环线之间 ,历史 上是英租界的高级住宅 区,是天津市总体规划 确定的十四个历史文化 风貌区之一。
五大道-1
![五大道-1](https://img.taocdn.com/s3/m/4eeafe2687c24028915fc38e.png)
在植物的运用
以乡土植物为主,大量运用白蜡、杨树、国槐等 本土树种。
分析
2.4 空间组织
五大道的空间组织应内外交通组 织相结合,并且要区分出不同功 能的道路来对空间进行组织划分。 如图,以现状方格网作为城市道 路的主骨架,结合步行交通及地 下铁路交通,发展多样化的交通 运输形式。 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区内主干 道、区内次干道、步行道以及景 观道。
谢谢
1401070124 1401070126 1401070127 14010 70128 张仄平 祁莹 祝薇雅 赵子昂Leabharlann 分析2.6 创造的意义
从建筑上讲,劝业场等大型商厦,又是天津 小洋楼的典范,不仅材料优良,且样式华美。
从文化视角看,五大道是近代中国中西文化 冲突又融合的一个典型的载体,是天津都市 文化开放性的一个象征,也是近代天津发展 史一个琳琅满目的博物馆。 从历史角度看,五大道有功于天津。如果打 开五大道,真的会对历史的天津有一个崭新 认识,而且这认识一定还会有益于今天和明 天。
外部空间设计
外部空间调研报告——天津市五大道
目录
1 概况 2 分析 3 总结
概况
五大道位于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 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五大道共有22 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 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 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被 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分析
2.2 空间尺度
进入五大道,宜人的街道尺度、宁 静的街区环境以及舒适的街道与建筑空 间层次给人舒适的感觉。五大道作为上 层社会的居住区,为了居住者的安全考 虑。 建筑摒弃了西方开放式的布局形式, 多采取中国传统的高墙深院以强调隐私, 形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五大道的建筑大多为2~3层的独立 或联排住宅,建筑体量给人的总体感觉 是轻盈小巧。这与建筑体形系数比和布 局形式密切相关。在建筑组织上,通过 丰富住宅形体变化来缩小人们对于建筑 的视觉体量,使街道空间给人以舒缓、 平和之感。
五大道最建议去的三个地方
![五大道最建议去的三个地方](https://img.taocdn.com/s3/m/3199e1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4.png)
五大道最建议去的三个地方五大道的风情与历史一,引言说起北京,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长城、故宫、颐和园这些著名的景点。
但是,在五大道地区,却有一处隐藏的宝地,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蕴含着独特的地域特色,那就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五大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五大道最值得推荐的三个地方。
二,五大道的历史背景五大道,顾名思义,是一条拥有五条主要道路的街区。
这条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北京城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特意修建了这样一条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了北京城的一个繁华地段,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传教士和艺术家前来定居。
因此,五大道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三,五大道的三大推荐地点1. 张自忠路张自忠路是五大道中最有名的一条街道,也是最具历史感的地方之一。
走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一排排古老的欧式建筑,它们见证了五大道的历史变迁。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中西合璧的特点,又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漫步在张自忠路上,仿佛穿越到了过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欣赏到现代都市的繁华。
2. 重庆道重庆道是五大道的另一条著名街道,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走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商铺和咖啡馆,它们见证了五大道的繁荣与变迁。
重庆道上的建筑物多为砖石结构,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也可以品味到地道的北京美食。
3. 成都道成都道是五大道上最年轻的一条街道,但它却有着别样的风采。
走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许多时尚的餐厅、酒吧和咖啡馆,它们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成都道上的建筑物多为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时尚而前卫的感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也可以体验到都市的活力。
四,结语五大道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品味到现代都市的繁华。
五大道街道空间得与失——天津典型城市空间研究
![五大道街道空间得与失——天津典型城市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9ad1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d.png)
五大道街道空间得与失——天津典型城市空间研究摘要:通过对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街道空间进行调研和分析,调研方法包括对于文献的阅读和归纳,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整理,街道空间的实地调研整理与归纳,以及利用数字模型加以空间句法进行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利用网络街景失序空间审计法对街道空间物质环境进行评判,发现街区内虽然建筑与街道物质空间较为优良,但依然存在许多影响街区长远发展的不利因素,例如建筑使用率的低下和车辆对街道的侵占,这些隐藏在事物明亮面背后的不利因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和群众的审美能力,甚至破坏城市整体风貌。
关键词:五大道;街道空间;街景审计;社会调研1调研方向与对象1.1 研究背景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经济与物质的丰富,但城市街道空间的失序问题也逐渐凸显,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特色、围合感的缺失、立面界面的破碎等,是由于单一简单的设计导致的。
城市空间失序问题不仅影响到物质层面,还会影响到文化精神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城市空间失序的问题。
这些问题犹如毒瘤一般寄存在城市内,散布于不同区域之内,影响到空间品质、空间活力、空间用地性质和可达性等方面。
图1 天津西青图2 北京正阳门前图3 上海黄浦老街图4 天津外环内1.2 天津城市失序空间与调研范围天津作为中国早期开放港口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与布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许多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英租界街区和意式风貌区。
然而,这些街区通常只被作为保护样本,对外立面进行修复与完善,而没有被充分利用,不有具体实际人群活动的街区或是功能单一的街道空间只会造成街区活力的愈发下降,甚至最终导致街道空间的失序。
因此,文章提出了研究街区内空间失序的程度,以及街道空间失序对于实际街区空间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实质影响程度的重要性。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大数据可视化和空间质量量化等方法,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浅析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6ac55e51e79b89680226e6.png)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浅析摘要: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历史名人故居为典型代表的、集中展示“天津小洋楼”建筑特色及整体风貌的、安静优雅的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五大道历史街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做好相关规划工作。
本文将对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进行浅析。
关键词: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规划1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1.1街区概况五大道是天津近代租界时期形成的历史街区,主要指在原英租界的西北区域中东西方向并行排列的马场道、成都道、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和重庆道等六条街道所在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40公顷。
该区域受天津市特殊的历史背景、外来文化语境等因素影响,与中国近代发展史关系密切,集中了大量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和名人宅邸,其街区结构、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直接体现了当代世界规划与建筑的思潮,同时也对天津城市文化和风貌特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年8月,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1.2形成与演变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起,英法美日德意俄等国先后在海河两岸开辟租界区,其中,历经三次扩大的英租界成为面积最大的租界区,从连通整个租界区通向赛马场的道路——马场道开始,各个主干道路和街区次第建成。
1903年至1930年期间,是五大道从开始建设到发展成熟的时期,街区规划也经历了从自然延伸到统筹规划的过程,规划思想与模式体现了当时世界规划潮流的变化,特别是充分借鉴了1909年英国政府最新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最终形成了一片道路结构合理、市政设施完善、充分考虑居住功能与生活特点的高档居住社区。
建国后,五大道街区的社会结构和功能有所改变,但总体格局和形态基本保持完好,为后来的整体保护奠定了基础。
1.3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五大道的空间形态非常特殊,其顺势而为的街道走向、长方形的道路网格体系不仅完全不同于天津市其他地区,并体现在道路结构、街坊形式、街区肌理、街道尺度和建筑体量等各个方面,街区肌理符合建筑形态混合布局的需要,建筑体量与街道尺度和谐共生。
历史街区(五大道地区)环境-交通调研
![历史街区(五大道地区)环境-交通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0989bc71f46527d3240ce06f.png)
历史街区(五大道地区)环境——交通分析调研时间:2011年6月24日调研地点:天津五大道调研内容:五大道具体范围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以西长方形地区内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地区,共有22条马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而我们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调研五大道地区内部交通状况,分高峰及平时不同时段调研三次(早上7:30-8:00,10:00-10:30, 17:30-18:00),标注调研时间,在图面上表示调研地点。
调研的区域是14区,地处河北路以东,新华路以西,重庆道以南。
在河北路上选择一个地点或相垂直的路上选择一个地点或有小学的街道选择一个地方。
调研三个时段通过以上三个地点的各类交通流量,包括小汽车、公共汽车、客车、自行车、步行等,估算机动车的车速(距离/时间,米/秒)。
调研结果:河北路上某一个地点车流量调研1.地图标注2.现场照片3.车流量统计表红绿灯,所以机动车的行驶速度都不快,一般在35 ~ 40脉,车距一般有1.5~2米。
小汽车180辆、出租车104辆、大型客车7辆。
由于这一路段属于老区,四通八达,所以非机动车较多,加上这一时间段,天气较热,所以行人和非机动车较少,自行车98辆、行人22人,绿灯时间26秒。
二.5:00 ~ 5:30时段机动车:由于这一路段并不是交通易堵路段,而且这条路前后有两个十字路口,疏导车流有很好的效果。
而这一时段属于车辆较多时段,所以机动车的车速并不是很快,一般30 ~ 35脉,小汽237辆、出租车213辆、大型客车23辆。
由于时间段属于下班时间,非机动车的数量明显上升,行人也较多,自行车128辆、行人93人, 绿灯时间27秒。
调研总结:一.根据调研结果总结车流量呈现的三个特点:1.时间性:上下班是高峰期,尤其现在城市以私家车为主的趋势更加明显。
2.区域性:商业、大企业集中地段往往持续车流量较大,容易出现拥堵情况,这也是很多人误认为车多是堵车的主要原因。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风貌特色解析
![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风貌特色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520cf5700abb68a982fb5f.png)
五 大道是 天津 近 代 租界 时 期 形 成 的历 史 街 区 , 主
区规模 , 10 到 9 3年 , 英租 界 区面积 已经达 到 4 0公 顷 , 1 成为 天津最 大 的外 国租界 区 _ ( 图 1 表 1 。 1见 、 )
要 指在原 英 租界 的西 北 区域 中东西方 向并 行排 列六 条
第一次扩张 清光绪 (
二十三年 )
扩充界
1 87 0 .
第 扩 11 南 界 8 二 张 92 扩 次 0. 充 22 .3
.
7
( 清光绪二十八年)
| 一 番
。 。
换、 疏解 人 口 、 缮 房 屋 、 善 公 共 设 施 、 造 街 区环 修 完 改 境 、 升活 力等措 施 加大 保护 力度 , 这个蜚 声 中外 的 提 使 历 史街 区 的风貌 特 色得 以较 好 地 保 持 与恢 复 , 为展 成
表 1 原 英 租 界 设 立 、 张 时 间及 面 积 统 计 表 扩
事件 原 英租 界 区 设 立 时 间 l8 . 16 8 6 1. ( 咸丰十年 ) 清 扩 界 名称 面 积/ 顷 ) 地 界 图 示 公 原 定 界
3 . 07
俄、 、 奥 比等其 他八 个 国家 也先 后在 海河 两岸开辟 各 自
扩界名称 面积/ 公顷) 地界图示
保持完好 , 为后来街 区的整体保护奠定 了基础。 作 为 天津历 史 街 区 特色 的重 要 代 表 , 大 道 特有 五
的历史 文 化 内涵和 风貌 特色 引起 国内外越来 越 多专 家
学者 的关 注 , 五大 道 的保 护工 作 成 为 天 津 历 史 文化 对 遗 产保 护重 中之 重 的工 作 。多 年 来 , 府 通 过 功 能置 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风貌特色解析夏青1,许熙巍1,徐萌2,崔楠3(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3.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研究总院,天津300072)摘要:五大道是天津最著名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其独具特色的异域空间形态、风格多样的建筑风貌以及特殊的社会人文背景使其在国内外声名鹊起,成为展示天津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特色的重要窗口。
文章从规划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五大道历史街区的形成、空间形态、规划思想及其风貌特色进行了解析,借以诠释五大道历史街区所特有内涵与魅力。
关键词: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规划思想;风貌特色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339(2012)02-0150-06收稿日期:2011-03-05.基金项目:天津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GCWBGC27000);天津城乡规划系统重点资助项目(2010-KJB-20).作者简介:夏青(1955—),女,教授.通讯作者:夏青,2373@vip.sina.com.五大道是天津近代租界时期形成的历史街区,主要指在原英租界的西北区域中东西方向并行排列六条街道(现为和平区内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内的所属区域,占地约140公顷,目前也是天津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由于这几条街道空间形态独特,集中了大量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和名人宅邸,因此天津人形象的把这片特殊区域称之为“五大道”。
五大道是在天津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受外来文化语境影响的近代历史街区,不仅人文背景与中国近代发展史关系密切,其街区结构、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等也直接体现了当代世界规划与建筑思潮,并对天津城市文化和风貌特色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0年8月,五大道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成为全国2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一、五大道的形成与演变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英国率先在海河西岸划地约30.7公顷开辟租界区。
之后,法、美、日、德、意、俄、奥、比等其他八个国家也先后在海河两岸开辟各自租界区,使天津成为中国开辟租界区国家最多的城市。
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英国先后三次扩大其租界区规模,到1903年,英租界区面积已经达到410公顷,成为天津最大的外国租界区[1](见图1、表1)。
2012年3月Mar.2012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第14卷第2期Vol.14No.2第14卷第2期夏青等: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风貌特色解析·151·1903年前,五大道地区还是天津西南城边的一片坑洼沼泽地,英租界第三次扩张后将五大道所在区域扩展至英租界之内,确定其主要功能为居住,并在吹泥填地中启动了五大道早期的开发建设。
首先,英商在临近五大道西侧修建了别墅和赛马场,并修了一条连接整个英租界区通向赛马场的道路———马场道。
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建最早、最宽、最长,也是最漂亮的马路。
之后,成都道、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和重庆道(当时命名为新加坡路、香港道、科伦坡道、爱丁堡道和伦敦路)等东西向主道和若干南北向联系道先后建成,五大道的街区空间格局就此形成,由外国建筑师设计、满足外国人居住需求、体现西方各国建筑风格特色的花园别墅开始在此兴建[2]。
1929年之后,随着市政管网、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园绿地的逐步完善,五大道优越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吸引了众多中国政要及社会名流在此置地建宅。
据统计,约有50位在中国和天津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要和社会名流都曾在此置业或居住。
由于这些达官显贵社会地位显赫或经济实力雄厚,其所建住宅大多追求新异和奢华。
至19世纪40年代,五大道地区成为区域面积最大、花园洋房最集中、名人宅邸最多的高档居住区。
1949年之后,五大道中的部分房产转为公有,不仅有机关单位进驻作为办公之地,普通居民也通过分配进入五大道区域内居住,使五大道的社会结构及功能都有所改变。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五大道居住环境逐渐恶化,致使原来环境幽静、树木茂密的花园洋房逐渐沦为拥挤、混乱和破旧的大杂院。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这个时期建筑及院落空间损毁严重,但历史形成的街区空间格局和形态基本保持完好,为后来街区的整体保护奠定了基础。
作为天津历史街区特色的重要代表,五大道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貌特色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对五大道的保护工作成为天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中之重的工作。
多年来,政府通过功能置换、疏解人口、修缮房屋、完善公共设施、改造街区环境、提升活力等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使这个蜚声中外的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得以较好地保持与恢复,成为展示天津多元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见图2。
图2现五大道历史街区二、西方规划思潮对五大道形成的影响1903—1930年代间,是五大道从开始建设到发展成熟的时期,街区规划也经历从自然延伸到统筹规划的过程,规划思想与模式体现了当时世界及英国规划潮流的变化。
在早期英租界建设中,除了原定界中有一定的规划指导外,如路网体系、用地功能以及地块出租编号等,后来基本就是路网格局的自然延伸,并没有明确的规划思想与用地功能布局,直至19世纪20年代之后才有改变。
20世纪初,正值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时期,欧美国家出现了花园城市、乌托邦城市、城市美化运动、有机疏散以及社区等新的规划理论和思潮。
就英国本土而言,1909年英国颁布《城市规划法》,不仅标志着英国城市规划体系的确立,同时第一次提出控制城市居住区的土地开发,要求地方当局编制城市规划设计。
同样,英国在殖民化过程中确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英国殖民城市模式。
如:提出殖民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的目标、推出土地授予和分配制度、确保城市规划先于城镇建设、规定城市规划的标准和布局、预留公共用地和绿化带、避免过度商业开发等[3]。
这些规划思·152·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想在天津英租界推广界中也开始得到体现。
对比天津1913年版和1925版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英租界区规划格局变化的影响。
1913版地图中,整个英租界规划的路网结构基本没考虑功能分区和斜穿而过的墙子河影响,采取方格网路网形式,且与原墙子河(今南京路)呈夹角关系,空间被墙子河一分为二[4]。
整个推广区除边界的马场道外,没有一条东西向贯通整个英租界区的道路。
而1925年版历史地图中,英租界区内的推广界规划路网发生了质的变化,取代方格路网的是密肋式长方形路网、放射形路网和不规则路网的组合(这个路网与现今完全一致)。
特别是租界区内新增了一条集交通和景观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道路(即今泰安道(海河至墙子河)和成都道(墙子河至西康路),不仅使整个英租界区得以贯通,也明确了五大道区域作为独立居住区的规划思想(见图3)。
图31913年和1925年历史地图中五大道地区道路结构变化对比英国本土内的《城市规划法》颁布后,原英租界工部局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对天津英租界区实施规划管理,如:《营造条例》、《推广租界分区条例》、《推广租界填土图》、《总水管图》等。
为指导和管理城市建设,法规条例中还附有详细规划图,对功能、路网、建筑密度、高度及间距等逐一规范。
如条例中规定:征用土地的业主必须交出不少于20%的地产用于修筑道路与公园,界内所有建筑物的外部造型必须是外国形式,动工之前必须要报送工部局进行审查批准等。
这些法规的实施使原英租界建设逐渐摆脱了随意性和无秩序性,开始了规划指导建设的发展模式。
[5]五大道作为当时的高档居住社区充分体现了规划设计的职能和作用。
不仅道路结构更加合理,水、电等市政设施完善,而且在功能用地规划上充分考虑了居住功能和生活特点。
除各类住宅用地之外,区域内或周边商业、音乐厅、教堂、博物馆、体育馆、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一应俱全。
在布局上,既注意保持居住区的幽静、安宁,又满足了当时上流社会多样化生活的需要。
三、街区形态与空间解析五大道的街区空间形态非常特殊,其顺势而为的街道走向、长方形的道路网格体系不仅完全不同于天津市的其他地区,就是与英租界的方格网道路也有很大差别,并体现在道路结构、街坊形式、肌理、街道尺度和建筑体量等诸方面。
1.街区路网结构与空间格局五大道路网结构形成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地块东北角靠墙子河一带是五大道早期开发的片区,其路网结构和地块划分有明显的原英租界方格路网自然蔓延的痕迹,后期路网则体现出明确的规划思想(见表2)。
(1)顺应地形限制和地块出让需要。
由于英租界辖属区域和先后建成的马场道、成都道的区域限定,五大道形成了南北短,东西长的狭窄地形。
规划摈弃在建筑布局和地块出让不便弊病的方格路网,而顺势而为采取沿南北两条边界道路平行开辟四条东西向道路,五条南北向道路,形成均质且有特色的东西向长、南北向短并偏东一定角度的路网系统。
这种路网结构不仅道路密度适中、街坊地块适宜住宅布局建设、利于街区空间营造等,同时也巧妙有效地解决了外围、内部及纵横道路之间的职能分工问题。
即使在当今车流人流激增的情况下,五大道通过单向行驶的限制,仍能保证交通的顺畅。
(2)街坊形式利于建筑空间组织。
五大道长方形街区长宽比值k 一般为1.5 3,街区四个内角的角度β满足75ʎ≤β≤105ʎ。
这种街区不同于方形街区,产生两种不同的临界空间,街坊短边面向交通量大的道路布置,可使大多数住宅面朝较为安静、且朝向较好的街区长边。
对商业建筑而言,街区沿着短边的地块可以再进行划分,以从交通中获益[6]。
第14卷第2期夏青等: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风貌特色解析·153·2.街区尺度与空间特征进入五大道区域,宜人的街道尺度、宁静的街区环境以及舒适的街道与建筑空间层次关系给人印象深刻[7](见表2)。
(1)居住空间的幽闭性。
五大道原作为上层社会的居住区,独立宅邸多,里巷住宅少;居住者达官显贵多,一般职员少。
为了安全,这些建在英租界上的私人宅邸摈弃了西方开放式的布局形式,多采取中国传统的高墙深院以强调隐私,并由此形成五大道特有的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
(2)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沿街住宅很少直接贴道路红线建设,一般都有超过人高的封闭围墙和院落作过渡空间,住宅建筑根据院落规模退线深度不等,由此形成建筑、院落、院墙和街道之间的空间层次递进。
这种空间层次变化对街道景观、视觉效果和视线关系等都起到丰富的作用。
(3)街道空间的生活性。
由于长界面的街坊形式非常有利于住宅布置,无论独幢或是里弄住宅,建筑一般沿道路平行布局,出入口均面向街道,形成较为连续的街道界面,从而强化了街道的生活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