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护理常规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
技能二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 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如头眼协 调运动、平衡训练等,帮助患者 逐步恢复受损的前庭功能。
护理实践操作与问题解答
操作一
眩晕患者的应急处理。当患者出现突发性眩晕时,护理人 员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如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头部剧烈 运动、及时通知医生等。
操作二
眩晕患者的心理支持。眩晕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恐惧等心 理问题,护理人员应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如倾听患者诉 求、解释病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等。
03
眩晕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环境调整
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强光 和刺激性气味,减少眩晕 诱发因素。
休息与体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避免剧烈运动,鼓励患者 充分休息。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过 度饥饿或过饱,防止低血 糖或胃肠不适引发眩晕。
针对不同类型的眩晕护理措施
耳源性眩晕
避免头部快速转动,遵医嘱使用 前庭抑制剂,注意听力变化情况
1 2 3
焦虑与恐惧
眩晕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恐惧心理,护士应通 过心理辅导和安慰,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依赖心理
由于眩晕导致的症状,患者可能产生依赖心理 ,护士应鼓励患者尽量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同时 提供必要的支持。
抑郁情绪
长期眩晕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护士应 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介入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自我心理调适与关怀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患者的护理。梅尼埃病患者 常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护理过程 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眩晕,协助患者 进行听力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眩晕护理操作技能演示
技能一
正确的体位转换操作。为患者演 示如何正确地从卧位转为坐位, 从坐位转为站位,以避免诱发或 加重眩晕症状。

眩晕病人护理

眩晕病人护理
压。
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避免晃 动。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 观察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惑因素。 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 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沼, 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上升时,应 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给药护理
•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券汁滴后服
眩晕中医护理常规
因风阳上亢,痰瘀病内因阻,使脑窍失养,
脑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 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
护理评估
• 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 症状。
• 生活自理能力。 • 心理社会状况
• 风阳上扰证 • 痰浊上蒙证 • 气血亏虚证 • 肝肾阴虚证
证型
护理要点
• 一般护理 •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 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
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 信心。
临证施护
• 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 即报告医师。
• 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 针叩打穴位。
健康指导
•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 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是佩戴变色眼镜。 • 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 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
用,采用少量频服。
饮食护理
•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 酒之品。
• 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 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 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情志护理
• 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 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

医院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医院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状等。

常见于高血压。

,眩晕辩证分为: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

一、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整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2、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

3.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4.给药护理:指导长期服用降压药者服从医师的安排,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5..病情观察:(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3)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4)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

二、辩证施护1、肾气亏虚证证候: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风痰上扰证)证候: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证候: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证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三、护理:1、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必要时氧气吸入。

2、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3、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4、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

四、健康教育(1)因本病每遇疲劳、郁怒等诱因而反复发作,故应使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节制房事,戒烟酒,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

眩晕护理-ppt课件

眩晕护理-ppt课件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 保持情绪稳定,减轻焦虑 和恐惧。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药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确保患者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 物,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和副作用。
提醒患者避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特 别是与治疗眩晕的药物相互作用的药 物。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如出现药物副作用,如头痛、恶心、 呕吐等,应及时处理并告知医生。
存在平衡失调、晕厥前 状态或恶心呕吐等伴随 症状。
03
存在自发性或位置性眩 晕的体征。
04
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异常 。
眩晕的鉴别诊断
前庭神经炎
多有病毒感染史,眩晕持续时间较长 ,可伴有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症状 ,但无耳聋。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常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短暂的旋转 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耳聋 。
谢谢您的观看
眩晕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眩晕护理概述 • 眩晕的评估与诊断 • 眩晕的护理措施 • 眩晕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眩晕的预防与控制
01
眩晕护理概述
眩晕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眩晕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旋转感、晃动感、倾斜感等。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眩晕 可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两大类。
睡眠管理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05
眩晕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与建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慢性疾病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 度疲劳和压力。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监测并按时服 药,控制病情发展。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头晕、眼花、失衡感等不适。

以下是关于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眩晕问题。

1. 眩晕的常见原因:眩晕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问题、血压波动、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等。

了解眩晕的常见原因,可以更好地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2. 保持稳定的姿势:当眩晕发作时,保持稳定的姿势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尽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从躺下快速坐起或站起。

3. 均衡饮食: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眩晕的可能性。

增加水果、蔬菜和整粮食品的摄入,限制咖啡因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4. 规律运动:适度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平衡感觉。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5. 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的工作或熬夜容易导致疲劳,加重眩晕症状。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6. 避免触发因素:不同的人可能对不同的触发因素敏感,如强光、嘈杂环境、长时间的电子设备使用等。

尽量避免这些触发因素,减少眩晕的发生。

7. 药物管理:如果眩晕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咨询医生,
并按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同时要定期复查,听从医生的建议。

8.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眩晕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如视力模糊、言语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以上是关于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医生或健康专家。

眩晕病护理常规

眩晕病护理常规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做饭等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 的自理能力。
社交与娱乐活动参与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如参加亲友聚会、进行轻度 运动等,以改善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07
心理干预策略及实施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应用
1 2 3
帮助患者认识并理解眩晕症状
通过教育和指导,让患者了解眩晕的成因、症状 和处理方法,减少恐慌和焦虑。
详细询问患者眩晕发作的时间、频率 、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了解既往 病史、家族病史及用药史。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检查神 经系统和耳部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 致眩晕的疾病。
症状评估及分级标准
症状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评估眩晕的严重程度,如是否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 下降等伴随症状。
分级标准
VS
有效沟通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释病情 和治疗方案,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同时 ,团队成员之间也要保持及时有效的信息 交流,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护理服 务。
04
日常生活起居调整建议
居住环境优化措施
保持室内清洁
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和杂物,保持空气流通 。
光线适宜
避免强烈阳光直射,使用柔和的灯光,减少眩光 刺激。
安静环境
降低室内噪音,保持环境安静,有利于患者休息 和减轻眩晕症状。
规律作息时间安排
充足的睡眠
01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缓解眩晕
症状。
合理的饮食
02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
少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适当的锻炼
03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PPT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PPT

护理要点
(六)临证(症)施护 ❖ 或素体肾阴亏虚,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④ 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
(3) 气血两虚型: 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
❖ 阴虚者应注意室内凉润,通风良好,光线不可过强,保持安静。
④ 可多食苡米、红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食。
或素体肾阴亏虚,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② 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一般眩晕多为发作 ❖ 眩晕病变部位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
(3) 气血两虚:证候:头眩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⑤ 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
重病情。 ③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如眩晕渐起,其它症状持续不愈,逐渐加重,则反属难治,应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并通知医生。 或素体肾阴亏虚,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 偏阴虚者, 补肾滋阴。
❖ 主方:补肾助阳,以右归丸为主方; 补肾滋 阴,以左归丸为主方.
辩证论治
❖ (3) 气血两虚:证候:头眩眼花,动则加 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 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 主方:八珍汤
辩证论治
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的能力。 ❖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
眩晕护理常规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眩晕概述 • 眩晕的诊断与评估 • 眩晕的常规护理 • 眩晕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 眩晕的康复与预防 • 眩晕护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
01 眩晕概述
眩晕的定义
• 定义描述: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的旋 转、摇晃、倾斜或不稳定感,常伴随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
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床头 栏、扶手等辅助器具,以 防跌倒。
眩晕患者的饮食护理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症状,调整饮食 结构,避免过度油腻、辛 辣等刺激性食物,降低内 耳压力。
控制水分摄入
指导患者适量控制水分摄 入,避免过多水分摄入加 重内耳水肿。
增加营养摄入
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 素B、C、E等营养神经的 食物,如瘦肉、蛋类、新 鲜蔬果等。
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详细了解病史 多学科协作 注意患者安全 量表选择的适用性
在评估过程中,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眩晕病史,包括发病时间、 频率、持续时间等,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因。
眩晕可能涉及耳鼻喉、神经、心理等多个学科,评估过程中应 保持多学科协作,确保全面诊断。
在进行平衡功能评估时,要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防止意外 跌倒。

03
头痛
血管扩张药可能导致头痛,如症 状严重,可及时告知医生,调整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2
嗜睡
镇静催眠类药物可能导致嗜睡, 患者应避免驾驶、从事高空作业
等危险活动。
04
其他罕见副作用
如皮疹、恶心、呕吐等,一旦出 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05 眩晕的康复与预防
眩晕患者的康复训练
平衡训练
针对眩晕患者常常出现的平衡障碍,可进行一系列平衡训练,如 单脚站立、行走直线等,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眩晕护理常规 ppt

眩晕护理常规 ppt

-
5
• 6健康指导
•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 (5)不易从事高空作业。
• (6)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
6
谢谢您的聆听
-
7
-
2
• 二:护理要点 • 1:一般护理 •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 (3)改变体位时动作腰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
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 (4)病情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
状及血压等变化。出现头痛激烈、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 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 好护理记录。
-
4
• 4情志护理
•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 (2)对肝阳上亢、情绪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 自我调控能力
•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 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 5临证施护
•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梅花针扣打穴位。
-
3
• 2:给药护理 •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 3饮食护理 •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 (4)肝肾阴虚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 (5)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 1) 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 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窍而发 生眩晕。或素体肾阴亏虚,病后伤及肾阴, 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 为眩晕。
❖ (2)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 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 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护理要点
❖ (五)情志护理 ❖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
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的能力。 ❖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
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 心。
护理要点
❖ (六)临证(症)施护 ❖ (1) 肝阳上亢型: ❖ ① 患者常因情绪激动而诱发眩晕,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
眩晕护理常规
概述
❖ 西医中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 (如眩晕综合症、迷路炎)、神经官能综合 征症等疾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照 本证论治护理。
病因病机
❖ 眩晕病变部位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 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 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上亢和痰浊上蒙,虚证 为阴精不足或气血亏耗。而虚实之间往往互 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
❖ (4) 痰浊中阻;证候;头昏如蒙,目视色 黑,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 滑或濡。
❖ 治法:化湿祛痰。 ❖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护理评估
❖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 伴随症状。
❖ (二)生活自理能力。 ❖ (三)心理社会状况。 ❖ (四)辨证分型:
护理评估----辨证分型
❖ 4、痰浊内蕴证: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 纳呆恶心,苔白腻,脉濡滑。
❖ 5、瘀血阻络证: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 心悸,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护理要点
❖ (一)一般护理 ❖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者可闭目养神。 ❖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
护理要点
❖ (四)饮食护理 ❖ 1、肝阳上亢型饮食宜清谈,低盐素食为佳。 ❖ 2、气血亏虚型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及
血肉有情之品。
护理要点
❖ (四)饮食护理 ❖ 3、肾精不足型饮食调养:偏肾阴虚者,食疗
宜平肝疏风,滋肾养阴,忌食海腥,羊肉, 辛辣之物;偏肾阳虚者,以补肾助阳为主, 忌食生冷。 ❖ 4、痰浊内蕴型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食油 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以防助湿生 痰。
病因病机
❖ (3) 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 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 运水谷精微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 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 不能上荣头目,而发生眩晕。
❖ (4) 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 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 痰,痰湿交阻于清窍,则清阳不开,浊阴不 降,发为眩晕。
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 ⑤ 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
基础护理。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 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 用拐杖扶持。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减 少眩晕发作。 ❖ ⑥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护理质红,苔黄,脉弦。
❖ 2、气血亏虚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 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
❖ 3、肾精不足证:眩晕目花,健忘少寐,精神 萎靡,腰膝酸软,偏阴虚者,舌质红,脉细 数;偏阳虚者,舌质淡,脉沉细弱。
护理评估----辨证分型
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床铺避免晃 动。
护理要点
❖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 1、观察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因以及发作
时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
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 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护理要点
❖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 3、当患者出现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
甚则昏倒时,警惕发生中风的可能。 ❖ 4、特别注意观察神志、血压、头痛、视力、
抽搐、心率、呼吸、出汗、尿量、恶心、呕 吐、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情况,并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护理要点
❖ (三)给药护理 ❖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
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 偏阴虚者, 补肾滋阴。
❖ 主方:补肾助阳,以右归丸为主方; 补肾滋 阴,以左归丸为主方.
辩证论治
❖ (3) 气血两虚:证候:头眩眼花,动则加 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 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 主方:八珍汤
辩证论治
病因病机
❖ 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很多,《内经*至真要大 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 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 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 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 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 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 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丄述理论从各个 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 疗。
患者注意克制情志变化,并努力创造幽雅和谐的养病环境, 使其心情舒畅。 ❖ ② 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 ❖ ③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 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护理要点
❖ (六)临证(症)施护 ❖ (1) 肝阳上亢型: ❖ ④ 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
辩证论治
❖ (1) 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 胀,每遇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面 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 红,苔黄,脉弦。
❖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辩证论治
❖ (2) 肾精亏损:证候:眩晕,神疲健忘, 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偏于阳虚 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虚 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