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总学时:72学时学分:3.5学分

适用对象:生态专业本科生(民、汉)

先修课程

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

使用教材:

《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参考书:

1.《生态学》,李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植物生态学》,曲仲湘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

3.《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孙儒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由于生态学与世界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最紧密的的关系,已成为各类院校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本课程主要通过介绍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人与自然必需协调发展的思想和发展经济必须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步的观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水平上,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树立生态学意识,学习应用生态学理论,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4.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本章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了解生态学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提高对生态学作用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本部分要求掌握个体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多生态因子组成),理解主要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方式。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掌握环境、生态因子等概念,了解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限制因子、耐受限度与生态幅。

第二章能量环境

了解地球上光照的光质、光强度、光周期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光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光的适应。学习地球上温度的分布和变化特点,掌握温度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第三章物质环境

了解水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动植物与水的关系。了解大气组成,掌握CO2的生态作用。了解土壤的形成、侵蚀、破坏和土壤的生态意义,掌握土壤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火作为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管理。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本部分要求学习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种群的数量、质量、动态和调节机制,掌握种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种群间的关系,了解种群生态的应用。

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掌握种群的概念和常见的种群增长模型,掌握种群的数量波动和集合种群的概念,了解种群的自我调节和自然调节。

第五章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掌握生物种的概念,理解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及其在种群进化方面的作用,掌握自然选择的类型和物种的形成。

第六章生活史对策

理解动植物种群的生殖对策,掌握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第七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掌握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食草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理解协同进化的概念。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本部分要求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结构、群落中种的生态位、群落的演替及周期性变化。了解相关的假说、观点、模型、复杂的计算。了解地球上主要群落类型及其分布以及岛屿群落。

第八章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对群落性质进行讨论。掌握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途径。

第九章群落的动态

掌握演替的概念及理论。

第十章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掌握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和排序的概念。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

本部分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食物链、营养级、生态效率、生态平衡和反馈调节机制,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了解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次级生产和分解。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掌握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食物链、生态效率的概念,理解生态平衡和反馈调节机制。

第十二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掌握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次级生产过程和生产量的测定、分解过程的性质,掌握能流特点和能流分析方法。第十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掌握物质循环特点和主要元素的循环途径。

第十四章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掌握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了解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五部分应用生态学

第十五章应用生态学

了解生态学在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问题、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生态系统服务、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种群动态变化,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替,群落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的能流及次级生产力,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与生物地化循环。

五、实践环节

共安排16学时的实验课程,共8个实验内容,具体包括:生态学实验室常规实验仪器介绍、生物气候图的绘制方法、生命表的编制、Lincoln指数法估计种群数量大小、温度对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与比较、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与比较。

另有2学时为应用生态学部分的案例与讨论环节。

六、学时分配

七、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