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新人教版

(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Ⅰ卷(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60分)1.( K85,P84,中难题)下列对于哲学表述正确的,哲学是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答案:A。
解析:哲学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单相加,因而④不对。
2. ( K85,P84,中难题)“生活处处有哲学”是指A.自古就有哲学 B.人人都懂哲学C.生活就是哲学 D.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答案:D。
解析:生活处处有哲学是指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3.( K87,P11,基础题,2012届扬州模拟)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4. ( K84,P7,基础题)下列关于世界观认识正确的是()A. 世界观人人都有B.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 世界观都是科学的D. 世界观就是哲学5.( K88,P12,基础题)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依据()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6. ( K86,P9,基础题)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B.哲学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7. ( K89,P10,基础题)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7.答案:C。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选题(24×3分)1、.“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2、(2011年高考山东卷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
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2011年高考海南卷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来源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5(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政治卷20)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③万物独化,物各自生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②④6、、(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8.、(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10 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观测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解析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例题:(2015年山东文综政治34)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是指大凡不廉洁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不拿, 不知羞耻的人没有什么事不做,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适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是有条件的,A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D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世界观与方法论【名师点睛】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
对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要明确,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
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
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谈到哲学时说的话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因此他这么讲的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2019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考试题汇总

2019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考试题汇总第一单元哲学智慧和时代精神1.(天津卷.9)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D )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2.(江苏卷.26)“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材料启示我们( D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3.(江苏卷.27)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B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B.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C.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D.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4.(海南卷.19)《管子》中记载:“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
古代东西方学者都思考世界本原问题并提出相似的观点,原因在于( D )①世界本原问题具有统一不变的形式②一物与万物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③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世界观的根本问题④社会实践决定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海南卷.20)某研究团队瞄准氧化铝生产中废弃物处置的难题,提出新的生产工艺理论,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总结复习高中高考题训练含答案版本

《生活与哲学》高考题训练第一季第一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07-10年高考题【07-09 年高考真题】1.(09江苏卷25).以下选项与“我思故我在”看法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荣华在天D.世界的实质是“绝对精神”2.( 08 江苏卷 26)以下看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 .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3.( 07 江苏卷 9)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久的活水,在必定的分寸上焚烧,在必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括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07 江苏卷 1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 人与人的关系B.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 人与世界的关系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5.(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改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一致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一致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一致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07 山东卷 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领会到,学点哲学确实能够令人做事情少出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以下看法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取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详细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详细领域规律的归纳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拥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010 年高考真题】1.( 2010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日科学技术不只是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仍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最高归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对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归纳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归纳③重申走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可以获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拥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拥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 D .③④2.(2010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峙的看法是A.“心外无物”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B.“天地为万物之本”D .“舍天地则无认为道”3.(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何星斗闪烁,告诉我为何常春藤环绕 ,, 由于上帝创建星斗闪烁,由于上帝创建常春藤环绕,, ”美国一位有名科普作家这样变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斗闪烁,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环绕 ,, ”这一变动反应了①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差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差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差别④可知论与不行知论的差别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4.( 2010 年高考·江苏卷 25)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门派,唯物主义者都主张A. 事物是感觉的会合C. 意识是世界的来源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D. 世界是不行认识的5.( 2010 年高考·江苏卷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 实践的看法B. 革命的看法C. 阶级的看法D. 历史的看法答案【2010 年高考真题】1.【分析】 C 此题考察哲学与其余科学的关系。
完整版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考试题汇总

2019 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一元考第一元哲学智慧和代精神1.(天津卷 .9)改革开放之因此极大解放和展了社会生力,中国特点社会主展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由就是我始持唯物主和史唯物主的世界和方法,正确掌握了我国的国情与。
表示克思主哲学( D )A.是世界和方法的一B.是必定社会政治的反响C.了唯物的自然和史的一D.正确地揭示了物世界的本和基本律2.(江卷.26)“基因儿”“人工智能作”⋯⋯科学技的步在人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也出了空前未有的。
此,人重新人与自然的关系理的角度科学展行反思,希望科学技能真切造福人。
资料启示我,从技( D )A.哲学源自于践中世界的追和思虑B.有什么的世界就有什么的方法C.详尽科学每一次步都推哲学的展D.详尽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方法指3.(江卷 .27)近几年,徒步、登山和行等体育旅行目愈来愈遇到人的迎,些目既充活力又新刺激,既放松精神又身体,但其实不是人人都合适的。
从资猜中可以看出,参加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B )A.充分主能性,打破体能限制B.持从出,理性估自己情况C.暗藏的,抓住机得利D.逸合,做到运与休息互相4.(海南卷 .19)《管子》中:“水者,何也?万物之根源也。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于水。
古代西方学者都思虑世界根源并提出相似的点,原由在于 (D)①世界根源拥有一不的形式②一物与万物的关系是哲学基本③世界根源是哲学世界的根本④社会践决定人的能力、水平易思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海南卷 .20)某研究瞄准氧化生中弃物置的,提出新的生工理,十几年专注研究获得了重要打破。
“零排放清生氧化技” 了弃物大模、低成本、无害化和资源化再利用,产生了显然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这表示( A )①社会需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②理论创新常常是科技创新的先导③创新归根终归决定人们思想方式的变化④创新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从前事物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1.(2013·福建卷·34题)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2.(2013·天津卷·7题)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XX 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XX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3.(2013·重庆卷·12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XX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安倍晋三的言沦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4.(2013·福建卷·35题)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
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 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1.[2012·江苏卷]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试题汇总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2007--2010高考试题汇总1.(2009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2.(20XX年江苏24)“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这表明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3.(2007山东文综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4、(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5.(20XX年宁夏夏、辽、吉、黑、陕西、湖南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2007江苏单科1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7.(2008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8.(20XX年山东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9.(2008江苏单科,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10.(2008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专项练习(各省市高考真题、模拟题汇总)

班级:姓名: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考前冲刺练习1.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上述材料说明()。
A. 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 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D. 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的研究对象相同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
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它是A. 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 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C.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 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3.“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与“理主动静”共同回答了()。
A.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 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C. 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D. 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关系4.众弟子向王阳明请教“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
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有()。
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A.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
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 物是观念的集合C.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6.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朱熹认为:8.“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B.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7.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
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

一、选择题1.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围绕______ 分成________两大阵营。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等知识。
正是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本题选D。
2.根据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的观测,2013年11月19日到30日内将会有太阳耀斑以及黑子事件发生,同时还会有中等短波通讯衰退,同时提醒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未来两周内的太阳活动和有关预报,做好应对预案。
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解析:选A。
人类对于天象的预报是思维正确反映存在的表现,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有力实证,A项入选。
其他各项均与题意不符。
3.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提出“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了悬崖”,从哲学上看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解析:选D。
“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了悬崖”这一观点是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当成了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正确,当选。
4.下列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正确的是()①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②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相同的③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④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三者作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都认为物质是本原;作为正确的世界观,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①③入选;三者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④排除。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高考政治新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

1.(2012·江苏卷)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的知识。
一些人接受了“慢生活”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表明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A正确。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B错误。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故C错误。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故D错误。
2.(2010·课标全国卷)“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
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错误,①不能入选;③夸大了哲学的作用,观点错误,不能入选;②④正确,故选C。
新课标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基础知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思维导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要点梳理一、生活处处有哲学⒈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⑴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⒉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⑴哲学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⑵哲学的作用: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②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⑶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⒈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⑴具体科学的范畴⑵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要点梳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⒈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关系⒉哲学上的“两个对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荟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1.(2013·福建卷·34题)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2.(2013·天津卷·7题)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XX 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有助于破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反物质消失之谜,20XX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3.(2013·重庆卷·12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XX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安倍晋三的言沦旨在为日本的结论也不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4.(2013·福建卷·35题)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
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 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1.[2012·江苏卷]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2012·天津卷] 20XX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12上海卷)17. 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C.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D.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4. [2012·湖北省武昌区调研] 20XX年11月,我国的“天宫”、“神舟”顺利对接,“神舟”八号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要正确处理好(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 [2012·山西省四校联考]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物理不外B. 自然从来不飞跃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2、(20XX年高考山东卷25)20XX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
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20XX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7、(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8.、(20XX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20XX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10 20XX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观测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11、3.【2011·艾青中学预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心不诚则不心诚则灵,“海南模拟)09(、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C.主张意识是物质的感应的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14、(09南京模拟)“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相一致的是A.上帝造人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气者,理之依也D.万物运动皆为心动15、“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豫南七校高三联考)在古代欧2009(、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17、(20XX年成都模拟)“神创造了这个世界”()A.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8、09届江苏姜堰中学模拟)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①②③B.①④.②③④D .②③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9、汉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美国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的确是不可能完成之事;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
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A .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D .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2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s.5.u.c“我看到苹果的颜色)25·广东,2009(、2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4、(2008·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二、论述题(28分)25.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个基本派别,这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
(1)哲学上存在的两个基本派别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2)简述这两个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