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所引起的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生长受限和外观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整洁,还可能导致植物的凋亡,对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理清其发病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介绍。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原理1. 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由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蛀虫等,它们通过啃食、吸食等方式侵害植物,使植物的叶片、幼芽、果实等部位受损。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植物细胞,释放毒素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导致植物的组织坏死、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后,会通过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抵抗并排除这些有害生物。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生物防御三大部分。
物理防御主要包括植物的角质层、绒毛、刺等结构,可以减少害虫的食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化学防御是通过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和抗虫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御则是指植物利用内生菌、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等微生物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3. 外界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
气候干燥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易造成植物干旱和叶片凋落,从而使植物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
4. 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壁厚实,免疫系统活跃,抗病能力强;而生长衰老的植物,则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 预防为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园艺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美好。
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至关重要。
下面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原则,即在植物病虫害出现前通过预防措施,减少植物生长的不良因素,以保证健康生长。
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日常养护,保持适宜的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等。
2.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指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治理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
3. 个体化施策。
个体化施策是指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生长环境等不同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理措施,达到最优的治理效果。
个体化施策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为种植者带来最优的效益。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引入或增殖有益昆虫、细菌、真菌等生物制品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被保护植物的抵抗力,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具有长效防治的作用。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释放生物制品等。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品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害虫、病菌,但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使用化学药品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药品种类、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等相关知识。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机械、物理方法来控制害虫的方法,如使用巨大喷洒器、剪刀、钢筋喷枪来对害虫进行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高压喷雾、高压水枪等方式来消灭病菌、清理病害植物等。
4. 防虫网、草布等防治措施。
防虫网、草布等防治措施是指针对某些害虫特别是蝴蝶和尺蠖等在成虫期飞来的害虫,或者是一些害虫在幼虫期出现的情况采用的防治措施。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害虫的侵害,是较为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一种防治措施。
5.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指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园林植物种植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性。
如何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成为园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关乎园林景观的美观,更关系到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园林绿化的长远发展。
如果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将会给园林植物和园林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措施,不断总结和完善防治经验,为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1.2 意义重要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园林植物健康。
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保护它们的生长健康,确保城市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2. 维护生态平衡。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如果不加以防治,很容易造成植物种群的减少,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科学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保护人类健康。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不仅会对植物本身造成危害,还可能传播给人类,造成身体健康问题。
通过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可以保护居民和环卫工人的健康,提升城市居住环境的品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城市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病虫害防治原理病虫害防治原理是园林植物保健工作的关键,其基本原理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
预防为主是指通过加强植物的生长能力,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这包括选用抗病虫害优良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浇水、保持通风透光等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中种植的植物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螨等生物侵害而导致的疾病。
病虫害不仅会破坏园林的美观度和景观功能,还会减弱植物的生长力和抗逆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和景观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主要包括预防、综合治理和病虫害生态调控三个方面。
预防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第一要义。
预防包括管理制度、文化措施、合理种植和环境调控等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植物检疫、消毒和防治规范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病虫害的源头,可以有效地预防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在发生病虫害时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主要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的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如人工清除、焚烧、割草、覆盖等方式。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但需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必须遵循科学防治原则,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超期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或经过人工繁殖的有益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环保、安全、长效等特点。
病虫害生态调控是指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和自然宿主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调节病虫害的数量、组成和时空分布的目的。
例如重视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结构的复杂性,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保护园林中的病虫害天敌,使园林植物与病虫害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病虫害的生态调控和防治的目的。
1. 建立疾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和趋势。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培育强健的植物,注意植物和环境的协调性。
3. 采取生态防治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
4. 鼓励市民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5. 遵循科学防治原则,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并注意安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治原理1.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病虫害是植物生长的一种生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生命特性,包括生长繁殖、取食宿主、适应环境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找准它们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这是因为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环境因素、宿主植物因素、外来侵入因素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3. 绿色防治绿色防治是现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
绿色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园林管理手段,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绿色防治还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绿色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主要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毒、真菌等天然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传播。
这是一种天然的、非化学的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手段。
2.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避免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的植物、密植、适当修剪、保持植被的健康等方法。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减轻防治压力,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发生和传播。
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大量的害虫和病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在化学防治中需要谨慎使用,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定。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有各种昆虫、真菌、病毒等生物在其身上寄生、侵害导致植物功能损失的现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防止病毒、细菌和昆虫侵害,从而保障园林景观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据以下原理进行:1.综合防治原理: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原则,结合土壤准备、植物保护、应用化学、生物防治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园林病虫害防护。
2.优先预防原理:加强预防,重视早期预警,加强管理,防止园林病虫害的产生。
3.科学防治原理:科学评估园区病虫害的类型和种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寄生菌、病毒等一系列生物因素来防治园林病虫害的措施,其原理是利用有益生物的天敌关系、寄生益虫关系自然控制或干预有害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实现病虫害的不断控制。
例如引入控制寄生昆虫、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制剂等。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或农药来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措施。
其优点是使用简单、药效迅速,在防治突发病虫害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有缺点,如环境污染和有机物残留等不利影响。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采用物理手段清除病菌和虫害,例如利用高温烘烤法杀菌、利用人工贴网阻拦虫害等措施来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指采用人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例如加强园林植物管理、定期除草杂草等措施。
结论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防治原则,重视预防,注重科学防治和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方式,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环境的健康生长,为人们的生活和景观环境的美好做出贡献。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
园林病虫害防治虫害原理及防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减少或消灭园林中的病虫害,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是园林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园林植物的健康和整体景观造成很大的破坏。
下面将对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生态平衡原理:园林中有很多的昆虫和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调节者,它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保持良好的园林生态平衡,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生长环境改善原理: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加强植物的自身抗病虫害能力。
如合理施肥、浇水适量、排水良好、适度修剪等,可以增强植物的防御能力,减少易感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综合防治原理:综合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进行防治,不依赖于单一防治措施。
综合施策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早期预防原理:预防优于治疗,对于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要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后期的防治工作和损失。
1.建立健康植物库: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培育健康的苗木,防止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园林,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2.加强园林管理: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上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清除落叶、枯木等植物病害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射线病原菌等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使用昆虫的天敌来控制昆虫害虫的数量,或者喷洒含有病原菌的水溶液来杀死病害昆虫。
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阻止病虫害的传播。
如搭建拦截网、设置陷阱、修剪枝叶等,防止害虫进入园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但要注意使用农药的安全和合理性,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6.坚果防治:通过园艺技术手段防控病虫害。
如合理施肥、疏果、适时修剪等,增加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7.群防群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园丁、管理人员和游客共同努力。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引言概述:园林植物养护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来维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其中包括处理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威胁因素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植物养护中病虫害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一、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1.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部位的异常症状来识别病虫害;2.根据植物受害部位以及虫害的外观特征,对病虫害进行分类。
二、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1.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园林植物进行常规检查;2.利用显微镜和专业设备进行病虫害的检测;3.建立病虫害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自然方式来控制病虫害;2.物理防治:采用隔离网、捕虫灯等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3.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需注意安全用药;4.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四、病虫害的治疗方法1.病害治疗: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植物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2.虫害治疗:对已经受到虫害的植物进行治疗,例如使用杀虫剂;3.局部处理:对于受害部位较小的植物,可以进行局部处理来阻止病虫害的扩散。
五、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园区内的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孳生的环境;2.加强培养管理:注意植物的日常养护,合理浇水、修剪等;3.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进行种植;4.使用防病虫害器材:如使用防虫网、防鸟网等器材保护植物;5.培训园艺人员: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结论:园林植物养护中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监测与预警、防治措施、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保护和维护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昆虫学概论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成虫有六足;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大部分成虫具两对翅,胚后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昆虫头部着生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因此头部是昆虫的取食与感觉中心。
胸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二个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各有一对足,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翅。
因此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昆虫的腹部通常由9-11节构成,节与节之间通过节间膜相连,腹部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所以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繁殖的中心。
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和分布广泛的原因:1、由于昆虫本身具有坚硬、轻便、富有弹性的外骨骼保护身体;取食器官多样化,食源广,身体小,以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生存营养需要;2、具翅能飞,有利于觅食,求偶,避敌,扩大了活动和分布的范围。
3、昆虫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主要特点是有坚硬的上颚,用于咬切和磨碎固体食物。
其基本构造为一个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一个下唇和一个舌。
昆虫的取食器官称为口器(mouthparts),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类型也不同。
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咀嚼式,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
比较形态学表明,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类型都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来。
具有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的症状是形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有的能把植物叶片食成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为典型的食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卷叶性);潜叶食叶肉留表皮,形成灰白色虫道(潜叶性);蛀根、茎、果等(钻蛀性)。
二、昆虫生物学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卵受精后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即能繁殖新个体的现象,称为孤雌生殖。
可分为三种类型,偶发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
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虫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其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耐病虫害的品种。
抗病虫害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2. 合理进行土壤管理:合理管理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园林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强有机物的添加、保持土壤湿度等。
3. 资源环境整治:及时清除废弃物、杂草和病虫害源,保持园林环境整洁。
杂草和废弃物容易成为病虫害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清理这些垃圾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合理施药:针对园林植物的具体病虫害种类,选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施或撒布,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施药应注意药剂的选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
5.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天然寄生、天然病菌对病虫害进行防控。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安全无毒等优点,可以替代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6. 良好的管理和养护: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除草、灌溉等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和生长优势,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7.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侵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可以通过人工巡查、粘虫板、诱虫灯等方式进行。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进行土壤管理、清除废弃物和杂草、合理施药、利用生物防治、加强管理和养护以及病虫害监测等。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率,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方法
3. . 1加强肥水 管理。 3 观赏植物应使用充分腐熟且无异
味 的有机肥 , 以免污染环境 , 影响观赏。使 用无机肥 时 要 注意氮 、 、 磷 钾等 营养 成分 的配合 , 浇水 方式 、 浇水 量、 浇水 时间等都影 响着害虫 的发生 。
小环境 、 小气候多样化 , 生态 系统 中一些 , 要考虑生态环境 ,
以预防为主。
26 植 物 检 疫 .
常被 打乱 ; 品种单 一 , ② 种植 密集 , 大都位 于保护地 且
内栽培 , 环境湿度大 , 害虫易发生 , 某些 防治难度 大 ; ③
2 综合治 理遵循 的原则
及时收集 园圃中的病虫 害残体 、 草坪的枯草层 , 并 加 以处理 , 深埋 或烧毁 。 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有病虫枝 叶, 清除 因害虫 或其 它原因致死 的植株 。 园艺操作过程 中应避免 人为传染 , 如在 切花 、 摘心 、 除草时要 防止工 具 和人体对微小害虫的传带 。温室 中带有病虫害的土 壤、 盆钵在未处理前不可继续使用 。无土栽培时 , 被污
防治与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既防治害虫又 保护天敌的 目的。
2 相辅相成 , 长补短 . 3 取
相距太近 , 有利 于梨小食心虫 的大量发生 ; 多种花卉 的
混栽 , 会加重病毒病 的发生 。
3 加 强 园林 管 护 . 3
各种防治措施 各有长短 ,综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种 措施 相互 配合 , 长补短 , 取 而不 是简 单 的“ 混合 ” 大 。 化学 防治具有见效快 、 效果好 、 工效高 的优点 , 但药效 往往仅 限于一 时 , 能长期控 制害虫 , 不 且使用 不 当时 , 容易使病 菌及害虫产 生抗性 、 杀伤天 敌 、 污染 环境 ; 园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植物病虫害常常给园林绿化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的美观,我们需要合理、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
一、病虫害的预防预防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1.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时,可以优先选择一些抗病虫的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的植株密度:合理的植株密度可以保证植物之间的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过密的植株容易出现病害的蔓延,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时需要注意植株之间的间距。
3. 土壤管理:健康的土壤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修复土壤的结构和改善土壤肥力可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病虫害的监测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前提。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监测方法。
1. 目测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植物的部分或整体,寻找病虫害的症状和迹象。
如黄叶、凋萎、脱叶、透明斑点等都可能是病虫害发生的迹象。
2. 黄板监测法:将黄色板材粘贴在植物附近,引诱病虫害昆虫降落并粘附在板上。
通过检查板上粘附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可以初步判断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
3. 根际土壤检测法:采集植物根部周围的土壤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病虫害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更精确地判断土壤中是否存在病虫害的菌种,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三、病虫害的防治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1. 生物防治:注重生态平衡,引入天敌、捕食者等天然的病虫害控制者,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例如,可以引入食草昆虫控制杂草,引入益鸟控制部分害虫等。
2.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掌握合适的剂量和正确的施药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园林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园林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园林是指人工修建和美化的绿化环境,包括公园、花园、庭院等。
园林病虫害是指影响园林植物健康和美观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园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环境因素、植物特性、害虫种类等相关,为了保持园林的健康和美观,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园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季节性规律:不同的病虫害在不同的季节发生的可能性不同。
例如,春季是园林病虫害的高发期,因为此时植物新生、气温适宜,使得害虫有利于繁殖。
2.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高温和高湿是病虫害大量繁殖和传播的有利条件。
例如,暖湿季节容易导致霜霉病、黑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3.植物特性:不同的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敏感性不同。
一些植物对特定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而另一些植物则对同一病虫害较为敏感。
例如,松树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的抵抗力,而松黄梅病则容易影响松树的健康。
4.害虫种类:园林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其生活习性和危害形式,可以划分为咀嚼式害虫、刺吸式害虫、蛀食式害虫等。
不同种类的害虫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病害。
对于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林,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植物品种,保持园林内空气流通,避免植物密植,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传播速度。
2.生物防治:通过合理施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利用益生菌、除草剂和植物提取物等生态友好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3.物理防治:使用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如手工摘除受害植物、喷水清洗叶片上的病菌和虫卵等。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园林中的植物和土壤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其大面积蔓延。
6.健康植物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健康植物来进行园林修建和绿化。
利用合适的植物组合和多样化设计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园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季节、温湿度、植物特性和害虫种类等相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0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张爱音摘要: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危害植物生长,降低其观赏价值,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影响园林工程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需要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园林工程的绿化效果。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及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园林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构建良好生态、打造城市人文景观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园林规划建设受林木病虫害影响较为严重,如果不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将会严重阻碍城市园林事业发展.一、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防治理念(1)安全适用的理念。
针对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着眼于防治策略所取得的综合效果,并注重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密切关注病虫害防治给园林绿化项目及对所在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环境的影响,尤其要做好各类化学药物施用过程中的科学评估,观察各类防病虫害药物的运用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以期符合“安全适用性”的理念。
(2)以防为主,防治兼备。
为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给绿化项目产生的干扰和破坏,要有序地加强对各类病虫害的预防,千方百计降低病虫害防治困难。
尤其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兼备”的基本理念,在前期选育植物品种、中期栽培、后期管控及养护等全流程中,不断累积减轻病虫害损失、防治病虫害的优良经验。
二、园林病虫害发生的诱因园林生态系统因为人为因素多,制约条件多,所以很难使系统达到平衡。
在园林建设早期时,就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病虫开始侵入且被发现时,园林植物已处在巨大的危险中,且前期的园林绿化工作可能功亏一篑。
在园林病虫害防治时使用化学农药,虽见效快,效果明显,但化学农药也存在许多无法轻视的弊端,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人类长时间接触使用对身体健康也有影响;影响植物茁壮生长,易遭受病虫害等,严重阻碍园林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园林中除了乡土植物还有许多引进的外地植物,因此,还受气候影响,导致病虫害发生。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园林植物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化资源,给人们带来了美丽与清新的感受。
然而,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园林植物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和措施。
一、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要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病虫害的特点。
病虫害主要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和昆虫害等。
不同的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和传播方式各不相同。
例如,真菌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昆虫害则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对植物造成伤害。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二、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是预防病虫害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注意植物的基本生理需求,如合适的阳光、水分和营养等。
同时,及时修剪、松土和除草也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
此外,在引进新品种时,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三、合理使用化学防治药品化学防治药品是防治病虫害的一种常用手段。
然而,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剂量和频率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并遵循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此外,定期更换药品也是有效防止病虫害耐药性产生的方法之一。
四、生物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它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植物上的害虫,或者使用益生菌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生物防治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增强植物的抗病虫性增强植物的抗病虫性是长期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可以通过选育抗病虫品种、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料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也能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六、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园林植物管理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及时清除枯叶、落叶和感染病害的植物部分,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此外,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还能美化城市,增加绿化覆盖率。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导致植物生长状况不佳,甚至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度。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对于维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景观的美化至关重要。
1. 环境因素: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改变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温的变化、湿度的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不畅等因素都会影响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从而使其易受病虫害侵袭。
2. 植物因素:园林植物本身的生长状态和种类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生长过密、植株疏弱以及品种不合适的植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3. 管理因素:园林管理措施的不当也是导致园林植物发生病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施肥、不合理的修剪、不及时清除病虫害等管理不善都会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选植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品种:在园林植物的选植过程中,应该选择那些对病虫害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加强植物管理:园林管理者应加强对园林植物的管理,包括合理施肥、定期修剪、及时除草等措施,以提高植物的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合理配置植物空间:合理配置植物空间,保持植物之间的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使用生物防治剂: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优先选择生物防治剂。
生物防治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5. 增加植物抵抗力: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浇水、增强光照等措施,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加强监测和预警:园林管理者应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流行。
7. 提高员工素质:园林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病虫害的发生常常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因此防治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将简要介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病虫害的发生原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气象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气温、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另外,自然环境中的病菌、病毒和害虫等也是病虫害的重要来源。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在城市绿化中种植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疾病和害虫。
另外,城市环境的污染、植株过密和施肥不当等也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3. 植物品种选用和配植不同植物品种对于病虫害的抗拒力不同,如果选用的植物品种容易感染病毒和害虫,就会更容易发生病虫害。
另外,植物的配植也很重要,不同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互相影响,有些植物之间的搭配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
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使用其他生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例如,利用天敌或寄生生物对害虫进行控制,使用有益土壤微生物和真菌对病原体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比较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物质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防治,具有快速、效果好的特点。
但是,化学物质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长期使用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3. 预防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防虫病的方法。
实施预防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抗虫的植物品种;留意植物生长环境,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正确管理和施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等。
总之,对于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在绿化管理中,增强对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的观察,培养园林工作者的判断病虫害的能力,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才能更好地保护园林环境的健康和美观。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侵害导致的损伤,它是园林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从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病原微生物: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会导致植物萎蔫、枯死等现象。
2、害虫侵害:园林植物受到害虫侵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和枯死现象。
害虫主要有飞虱、蚜虫、蛀虫、螨虫、白蚁等。
3、环境:园林植物所处的环境也是造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例如气候、土壤、空气质量、光照等方面的不良条件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从而埋下病虫害的隐患。
4、园林管理:园林管理不当也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例如浇水不当、不及时清理落叶、过度施肥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引发病虫害。
1、选用抗病虫种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最基本的措施就是选用抗病虫种植,选择对常见病虫有抵抗力的品种。
2、定期检查植物:定期检查园林植物的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可以采取药物防治或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3、清理落叶:积压的落叶易成为病虫的温床,需要定期清理,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适量浇水施肥:园林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但过度浇水和施肥会影响植物根系健康,从而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5、加强环境管理:改善园林植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例如增加通风设施、改善土壤等,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用抗病虫种植、定期检查植物、清理落叶、适量浇水施肥以及加强环境管理等。
通过增强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和措施,能够让园林植物健康成长,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美化效果。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近年来,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给园林景观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式,并提供适用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施指南,以期为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帮助。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微生物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天敌,如昆虫或鸟类,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同时,利用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也能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病害,如利用一些拮抗性微生物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准确的选择和实施。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切断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或利用物理性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通过修剪感染了病菌的植物部分,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此外,采用高温、低温、光线、电磁波等物理手段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防治方法。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防治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也有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方法,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农药的使用剂量来使用;2. 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农药的毒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在使用农药时,应佩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农药;4.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使用器具,避免农药残留。
四、良好的栽培管理预防病虫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进行良好的栽培管理。
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等都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良好栽培管理措施:1.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2. 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肥或缺肥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3. 定期修剪和清除病虫害的植物部分,及时处理感染病害的植物;4. 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保持足够的光照、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5. 定期检查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五大技术措施的特点,了解五大防治技术措施的一般实施办法。
第一节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
植物检疫与其他防治技术具有明显不同。
首先,植物检疫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违规。
其次,植物检疫具有宏观战略性,不计局部地区当时的利益得失,而主要考虑全局长远利益。
第三,植物检疫防治策略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的种群控制,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将其彻底消灭。
所以,植物检疫是一项最根本性的预防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一项主要手段。
园林植物检疫对保证园林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搞好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引种或调苗日益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害虫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给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搞好植物检疫工作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蔓延、保护园林绿化成果、保障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可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的对外检疫(口岸检疫)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对内检疫。
对外检疫的任务是防止国外的危险性病虫传入,以及按交往国的要求控制国内发生的病虫向外传播,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物品进行检疫。
对内检疫的任务在于将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是由各省、市、自治区等检疫机构,会同交通运输、邮电、供销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物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
1.确定检疫对象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79)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然有分布但分布不广,对该国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根据这个定义,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一般原则如下: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主要植物的病虫害;必须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价值,而防治又是比较困难的病虫害;必须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害。
我国农业部于1995 年发布了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一),林业部于1996 年发布了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二),其中许多病虫与园林植物有关。
2.划分疫区和非疫区(保护区)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危害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
而保护区则是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检疫性病虫害,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疫区和保护区主要根据调查和信息资料,依据危险性病虫的分布和适生区进行划分,并经官方认定,由政府宣布。
对疫区应严加控制,禁止检疫对象传出,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灭。
对非疫区要严防检疫对象的传入,充分做好预防工作。
3.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植物检疫检验一般包括产地检验、关卡检验和隔离场圃检验等。
产地检验是指在调运植物产品的生产基地实施的检验。
对于关卡检验较难检测的检疫对象常采用此法。
产地检验一般是在危险性病虫高发流行期前往生产基地,实地调查应检危险性病虫及其危害情况,考查其发生历史和防治状况,通过综合分析做出决定。
对于田间现场检测未发现检疫对象的即可签发产地检疫证书;对于发现检疫对象的则必须经过有效的处理后,方可签发产地检疫证书;对于难以进行处理的,则应停止调运并控制使用。
关卡检验是指货物进出境或过境时对调运或携带物品实施的检验,包括货物进出国境和国内地区间货物调运时的检验。
关卡检验的实施通常包括现场直接检测和取样后的实验室检测。
隔离场圃检验是指对有可能潜伏有危险性病虫的种苗实施的检验。
对可能有危险性病虫的种苗,按审批机关确认的地点和措施进行隔离试种,一年生植物必须隔离试种一个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至少两年以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植物检疫机构检疫,证明确实不带有危险性病虫的,方可分散种植。
4.疫情处理疫情处理所采用的措施依情况而定。
一般在产地隔离场圃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常由官方划定疫区,实施隔离和根除扑灭等控制措施。
关卡检验发现检疫性病虫时,则通常采用退回或销毁货物、除害处理和异地转运等检疫措施。
除害处理是植物检疫处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处理、温热处理、微波或射线处理等物理方法和药物熏蒸、浸泡或喷洒处理等化学方法。
所采用的处理措施必须能彻底消灭危险性病虫和完全阻止危险性病虫的传播和扩展,且安全可靠、不造成中毒事故、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
第二节园林技术防治园林技术防治是利用园林栽培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即创造有利于园林植物和花卉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危害的条件,促使园林植物生长健壮,增强其抵抗病虫害危害的能力,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
园林技术防治的优点是:防治措施结合在园林栽培过程中完成,不需要另外增加劳动力,因此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其缺点是:见效慢,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暴发性发生的病虫害。
园林技术防治措施主要有:一、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
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或甲胺磷500 倍稀释液中5~10 分钟,然后再种。
当前世界上已经培育出多种抗病虫新品种,如菊花、香石竹、金鱼草等抗锈病品种,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品种,抗菊花叶线虫病的菊花品种等。
二、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
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病虫害。
消毒剂一般可用50 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2 周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
用硫酸亚铁消毒,可在播种或扦插前以2%~3%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盆土或床土,可有效抑制幼苗猝倒病的发生。
三、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在圃地内考虑合理轮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花木等原则。
从而避免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增强苗木的抗病虫性能。
有些花木种植过密,易引起某些病虫害的大发生,在花木的配置方面,除考虑观赏水平及经济效益外,还应避免种植病虫的中间寄主植物(桥梁寄主)。
露根栽植落叶树时,栽前必须适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时间过长;栽植常绿树时,须带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晒时间过长,栽植深浅适度,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措施。
四、合理配施肥料(一)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
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
(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
在施肥时,强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在大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
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应均衡,如在花木生长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可造成花、叶等器官的畸形、变色,降低观赏价值。
(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五、合理浇水花木在灌溉中,浇水的方法、浇水量及时间等,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喷灌和“滋”水等方式往往加重叶部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沟灌、滴灌或沿盆钵边缘浇水。
浇水要适量,水分过大往往引起植物根部缺氧窒息,轻者植物生长不良,重则引起根部腐烂,尤其是肉质根等器官。
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
六、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管理许多花卉是以球茎、鳞茎等器官越冬,为了保障这些器官的健康贮存,要在晴天收获;在挖掘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挖出后剔除有病的器官,并在阳光下暴晒几天方可入窖。
贮窖必须预先清扫消毒,通风晾晒;入窖后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窖温一般控制在5C左右,湿度控制在70%以下。
球茎等器官最好单个装入尼龙网袋内悬挂在窖顶贮藏。
七、加强园林管理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
例如,防治危害悬铃木的日本龟蜡蚧,可及时的剪除虫枝,以有效地抑制该虫的危害;及时清除被害植株及树枝等,以减少病虫的来源。
公园、苗圃的枯枝落叶、杂草,都是害虫的潜伏场所,清除病枝虫枝,清扫落叶,及时除草,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病虫。
尤其是温室栽培植物,要经常通风透气,降低湿度,以减少花卉灰霉病等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物理机械防治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
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一、人工捕杀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性、假死性的害虫。
例如,用竹竿打树枝振落金龟子,组织人工摘除袋蛾的越冬虫囊,摘除卵块,发动群众于清晨到苗圃捕捉地老虎以及利用简单器具钩杀天牛幼虫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诱杀法是指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诱虫器械或诱物诱杀害虫,利用此法还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动态。
常见的诱杀方法有:(一)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人为设置灯光来诱杀防治害虫。
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光源主要是黑光灯,此外,还有高压电网灭虫灯。
黑光灯是一种能辐射出360nm 紫外线的低气压汞气灯,而大多数害虫的视觉神经对波长330~400nm 的紫外线特别敏感,具有较强的趋性,因而诱虫效果很好。
利用黑光灯诱虫,除能消灭大量虫源外,还可以用于开展预测预报和科学实验,进行害虫种类、分布和虫口密度的调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安置黑光灯时应以安全、经济、简便为原则。
黑光灯诱虫时间一般在5~9 月份,灯要设置在空旷处,选择闷热、无风、无雨、无月光的夜晚开灯,诱集效果最好,一般以晚上9~10 时诱虫最好。
由于设灯时,易造成灯下或灯的附近虫口密度增加,因此,应注意及时消灭灯光周围的害虫。
除黑光灯诱虫外,还可以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用黄色光板诱杀蚜虫及美洲斑潜蝇成虫等。
(二)毒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嗜好的食物中(糖醋、麦麸等)掺人适当的毒剂,制成各种毒饵诱杀害虫。
例如,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麦麸、谷糠等作饵料,掺人适量敌百虫或其他药剂制成毒饵来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