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二)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二)

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二)

第二节 设计研究方案
㈠总体、样本、取样的基本概念 ⒈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 ⒉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 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中所包含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⒊取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 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 过程。
第二节 设计研究方案
㈡取样的必要性与理论基础 ⒈取样的必要性 研究者要想得出百分之百可靠的研究 结论,最好是考察研究对象的全体。但 由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 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对 象进行研究。 ⒉取样的理论基础 概率论的大数定律。
第一节 提出研究假设
㈡依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可以把它 划分为三种类型:描述性假设、解释性 假设、预测性假设 ⒈描述性假设 描述认识对象的结构,向我们提供关于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 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 的一种描写。
第一节 提出研究假设
⒉解释性假设 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 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 重要的假设。 ⒊预测性假设 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 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 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 种假设。
第二节 设计研究方案
⑵优缺点 优点:由于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 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与简单随机取样相比较, 抽样误差要小一些。而且,简便易行。 缺点:如果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很可能出 现样本的系统误差。 ⑶适用范围 总体不存在周期性变化,第一个样本必须 随机抽取。
第二节 设计研究方案
⒊分层随机取样 ⑴定义 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 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 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 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一 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一章概论一。

概念界定1。

研究:就是一个认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

科学研究:①含义:指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

②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3。

教育科学研究:①含义: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②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③功能:解释、预测、控制④特点: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创造性(最突出的)、伦理性4。

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研究,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特点:①一般: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B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E创造性. ②独特: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教育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

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2.教育研究方法论: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

三。

分类1。

四种水平: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2. 依据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①具体的科学方法论:文献法等②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等③最一般的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③依据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④依据研究方法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1。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讲义 第三章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讲义 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观察法第一节教育观察法概述一、教育观察法的含义、特点和功能(一)教育观察法的含义教育观察法则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二)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点1. 教育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人们的各项活动中,一方面活动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所以活动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

对这些活动进行观察,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就难以把握观察的重点,难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取舍,更难以控制观察的过程,观察的结果难免零乱、琐碎,不利于进一步的日纳总结。

一旦明确了观察目的,观察者就会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有效控制观察过程,并系统记录观察结果。

2.教育观察法有系统的计划教育观察法对观察活动的时间、空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系统的计划、安排和准备。

系统的计划能使观察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教育观察法的科学性。

3.教育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所谓自然状态就是指对观察对象不进行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能使观察研究者考察到被观察者在日常现实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

如果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受到了外来干预或控制,那么所观察到的结果就可能是歪曲的、甚至是错误的。

当然,要严格地做到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确实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获得对被观察者的正确、真实的了解,很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观察法的有关理论和做法。

(三) 教育观察法的功能教育观察法在中小学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的许多领域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方面:1.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包括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内容等内容,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的自理能力、消费状况等内容;学生的娱乐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空间的安排,学生在话动中的感受和表现,学生对不同活动的选择倾向等内容。

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

和特殊特征。
17
三、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二)对象设计
有目的抽样的主要类型: 全面抽样
例:延边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学习策略转化的行动研究 最大变异个案抽样(最大差异抽样)
例:学习成绩优差学生的学习策略对比研究 极端个案抽样
例: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理科高考状元的学习策略研究 典型个案抽样:
例:在韩延边大学汉族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同质个案抽样:抽取有同质特征中的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第三章 教育研究设计
一、教育研究设计概述 二、研究假设概述 三、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1
一、教育研究设计概述
1、研究设计——课题设计
研究设计即设计“怎么开展研究”。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可进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确保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
2、教育研究设计? 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全过程的设计,即对研究全过程
(3)分层随机抽样:把总体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型并在其中抽样
(4)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总体做研究对象
(5)有目的抽样:当不能随机抽样时为达到研究目的而选择一
个能够提供丰富资料的样本被称做有目的抽样。
有目的抽样与随机抽样的逻辑基础不同。
➢随机抽样的逻辑基础是样本的代表性,
➢有目的抽样的逻辑基础是样本个体可提供研究所需的丰富信息
15
三、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二)对象设计
样本容量的一般要求: ➢一般样本容量是总体的10%, ➢除少数情况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 ➢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每组至少为30; ➢在实验研究中,条件控制较严密的研究,每组15人,
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 少于30人。
有目的抽样适于人种学研究、个案研究等质的研究。这类 研究不要求研究结论的的普遍性,不要求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性, 重在解决具体教育问题。

第三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

第三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

第三章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就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和谐,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认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的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方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这就是: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无论是以发现或发展一定的原理、原则、方法或理论为目的的探索性研究,还是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答案的对策性研究,都要求作出理论的说明和进行逻辑的论证,而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或言论的罗列。

②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也就职是说,要以充分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数据作为依据形成结论,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下结论,作判断。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辩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⑤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收集资料的方法(文献法/历史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和分析处理资料的技术手段(系统分析法、制表法、抽样法、计算机技术)。

我们这章讨论的主要是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一节观察法一、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在对观察法的界定中,“感官或辅助仪器”是进行观察的两个途径。

一般观察依赖于观察者的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

如有条件,也可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如照相、录音、录像等进行观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指导大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徐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文件精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当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应当具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基础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教育学原理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基本要求: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和条件2、重点与难点: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一、研究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目的性、过程性、方法性。

二、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

三、构成方法的要素:目的性要素、合于规律性的活动要素、工具要素、对象要素。

四、中小学教师不同于其他群体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研究目的具有针对性(二)研究内容具有微观性(三)研究场所既有自然性(四)研究范式具有平民性(五)研究成果具有实效性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条件一、开展教育研究的主观条件(一)科研体质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前提(二)科研知识使指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和方法(三)科研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关键。

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文献检索的能力,研究设计的能力,搜索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

(四)科研品性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保证。

二、开展教育研究的客观条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一)注重综合化(二)注重现代化(三)注重生态化(四)注重跨文化(五)注重运用数学(六)注重运用系统科学(七)注重开展教育实验思考题1、中小学教师不同于其他群体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2、教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3. 开展教育研究的主观条件。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基本要求: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选题、进行研究假设和制定研究计划。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和分析,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它不仅关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还研究了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的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研究问题的选择应该基于实践中的需求或理论上的缺口,以确保研究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第二步:收集研究资料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后,研究者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

这包括查阅相关的文献、采集相关的数据和材料等。

研究者应该广泛地查阅文献,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

第三步:制定研究假设在收集了相关的研究资料后,研究者需要制定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一个预测或假设,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

研究者应该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制定出合理的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论证。

第四步:设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

研究者需要设计出合适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研究方法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可以是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调查研究。

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详细描述研究的步骤和过程。

第五步:收集和分析数据在设计好研究方法后,研究者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质性分析等方法。

研究者应该详细地描述数据的收集过程和分析方法,并对数据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分析。

第六步: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在分析了数据后,研究者需要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论是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建议是针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结果,对结论进行推理和论证,并提出合理和可行的建议。

第七步: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者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考试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考试资料
研究内容:状态、意向性、行为;
确定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应注意的问题:层次谬误、简化论。
(4)选择研究对象;
(5)确定资料搜集的方法;
(6)选择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
18、教育研究类型(选择、简答、论
述题)★★★
(1)以研究F1的为依据,教育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同探究性研究一样都没有明确的假设,它是从观察入手来了解并
(1)随机抽样:全部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被抽中的时机;
(2)分层抽样:特别注意抽取总体中每一种有代表性的类型,如从各民族群体中抽取;
(3)整群抽样:以现有的群体为单位抽取样本,如抽取整个班级或整个学校。
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21、文献与教育文献(选择、名词解
释)★★★
(1)文献:指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是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而口耳相传、实物传递都属于非载体形式,文献是记载人类知识最重要的手段,是传递、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和形式。文献作为一种主要情报源和信息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根底。
4、教育研究的类型(选择、名词解释、
简答题)★★★
按照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根底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1)根底研究:根底研究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可直接在某个领域增加知识、提高认识的研究。如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关于教育功能的研究,关于教育优先开展战略的研究,关于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等;
程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一所学校整体改革研究方案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一种实验教材的特征及其可行性的评价等;
(4)预测研究: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开展的前景和趋势,答复“将会怎么样"的问题。如新世纪根底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展趋势的研究,未来十年我国高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我国未来根底教育政策开展的前景研究等。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它通过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寻求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一、确定研究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明确、具体,并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研究者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提出合适的研究问题。

二、收集相关信息在确定研究问题后,研究者需要收集相关信息来支持研究。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

研究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设计研究方案在收集到相关信息后,研究者需要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内容。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研究资源的可行性,设计出合适的研究方案。

四、收集数据在设计好研究方案后,研究者需要开始收集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得。

收集数据时,研究者需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尽量减少误差和偏差。

五、分析数据在收集到数据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质性分析方法等。

通过分析数据,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回答研究问题。

六、撰写研究报告在完成数据分析后,研究者需要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研究者需要清晰、准确地描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以便他人理解和评估研究的价值。

七、评估研究结果完成研究报告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提交给评审机构或专家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评审机构或专家会对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应用研究成果研究者需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研究者应该积极与教育实践者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育研究的一般程序

教育研究的一般程序

教育研究的一般程序第一步:问题的确立第二步:文献综述在问题确立之后,研究者需要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相关研究和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

研究者需要查阅现有的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基础。

第三步:研究设计在文献综述之后,研究者需要考虑研究的设计。

研究设计是研究的蓝图,它决定了研究的方法、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方式等。

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假设、研究问题和研究变量,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样本和工具。

研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设计好研究之后,研究者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并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进行数据收集。

在数据收集完成之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或者质性分析方法进行,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第五步:结果解释和讨论在数据分析之后,研究者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回答研究问题,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含义。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与文献综述进行比较和讨论,探讨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关系。

第六步:结论和建议最后,研究者需要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结论是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和概括,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实际教育工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章.研究问题的确定ppt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章.研究问题的确定ppt
• 中小学生缘何成为交通安全高危人群 《中国教育报》 2007年12月5日第2版
3、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问题
• 一位家长这样写道: 我没有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 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最奇怪的是,语文学到这种程度,女儿的作文 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女儿的作 文本上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蹬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 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 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 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 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 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谁不抄谁是傻 子”(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 女儿说她们班同学,写作文常找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 类书在我家附近的一间新华书店占了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天,我 同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柜台上认真地读《高老头》,问她为什么不买 回家去读。她奇怪地看着我,说这样的书怎样可以买回家呢。
一般来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 课题(问题)。
1、可研究的问题---即能够收集到信息予以回答的问 题
• 校长如何提高员工的士气? • 家长对学校收费有什么意见? • 在平常的一周中,一所小学的教室里都发 生了些什么? • 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学生的方式是否不同?
2、不可研究的问题
(1 )价值问题 • 高中课程应该包括哲学课吗? • 人们是否认为高中课程应该有一门哲学课? (2 )形而上学问题 • 上帝好吗 • 人们相信上帝是好的吗? (3 )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 教授英语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 物理学中关于“永动机”的研究。 (4 )需要创造不可能条件的问题 •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的学校会是什么样? •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认为学校会是什么样?

《教育研究方法》PPT课件

《教育研究方法》PPT课件
教学研究主要指学校教学工作研究,往往侧重于解 决教学中某些具体问题。教学研究比较多的是运用研 讨的方法、总结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局部的、 带有地区性的经验,不一定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教育科研所研究的范围很广,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探索教育规律,研究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强调研 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研究结果一般可以推 广,常用论文、专著形式反映出来。
1.了解已有的思想观点 2.获取有关的材料或数据 3.借鉴同类研究的研究方法 注: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精选课件ppt
13
第四章 研究过程的设计 本章重点: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一节 教育研究设计的意义 一、什么是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就是引导教育研究进行的设计或策略。 二、定量教育研究设计和定性教育研究设计
精选课件ppt
14
一、分析研究变量 (一)变量的类型
1. 因果变量和相关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 相关变量
2. 研究变量与无关变量 (二)研究变量的选择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一)总体和样本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即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 个体。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精选课件ppt
3
(二)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一个一个地进行
研究,研究对象可以是个别学校、个别学生,也可以 是一节课,等等。此类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深入、全 面的研究,针对性强,但其代表性小。
成组研究是对多数的对象进行研究。由于研究数量 多,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处理,易得出科学结论, 但不便对个别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2.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科学认识经验层次中第一和基本的认识过程 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或者说基本阶段离不开观察。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简答题(中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简答题(中学)

第一章1.生产力,政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最根本上决定,最终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水平发展。

口诀:“专柜内结账”教育对生产力起反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经济决定受教育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教育内容的取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教育体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口诀:“领教慕容体格”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口诀:“人才论民主”③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发展制约着课程的发展;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者的观念;文化具有价值定向的作用;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口诀:“法官只克慕容”教育对文化具有反作用:教育能过传承文化;教育能过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口诀:“两传创改文化”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口诀:“手掌”德育是首位和灵魂,智育是核心和认识基础,体育是物质基础,美育,劳动技术;“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口诀:“手掌”①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③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各个作用。

①遗传是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②环境是必要条件和外部动力;③教育占主导作用;④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全套课件 第三章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全套课件 第三章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吴振东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月××日
主任 专业职务
副教授
研究专长
幼儿教师学习
本科 最后学位
硕士
担任导师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联系电话
泉州市(市、区)东海滨城 街(路) 号
邮政编码
362000
师生总动员
This is a good space for a short subtitle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申请书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学科分类
教育学
课 题 名 称 幼儿教师学习研究
项目负责人
吴振东
负责人所在单位 ×××××××
填 表 日 期 ×××× 年 ×× 月 ×× 日
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9年6月修订
师生总动员
This is a good space for a short subtitle
因此,查阅资料这步工作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具体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步骤以及文献综述的撰 写,请参见第五章内容。
02 制订研究计划
第二节 制订研究计划
一、教育科研计划概述
(一)教育科研计划的含义 制订教育科研计划,是教育科研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育科研计划的内涵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
教育科研是具体的研究设计方案。 根据这种解释,各种不同的教育科研 方法就有不同形式的研究计划。
第四节 教育科研成果表达
(三)教育科研成果表达的基本要求
一份科研报告或论文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的质量。为了保证教育 科研成果表达的质量,研究者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科学性
创造性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设计教育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就要对所确定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主要包括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类型与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形成研究计划等方面的工作。

在这几个方面中,有的人是将研究假设放在研究问题的确定之中讲,还有人将研究假设单独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步骤来讲。

一、形成研究假设(一)教育研究假设概述1.研究假设的概念简单地说,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具体地说,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例如,针对“学业成就与智力两者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可提出以下假设:学业成就与智力存在正相关。

2.假设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研究假设具有如下3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假设能明确地规定课题。

假设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起着定向作用,有假设的研究,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既便于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攻方向,又易于别人理解课题内容。

第二,假设是研究的核心,在有假设的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的,假设就像大海中的航标,为研究指明方向。

例如,资料的收集就受研究假设的指导,在研究假设的指导下,研究者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和资料,使研究者对有用的重要的材料更加敏感,而免于浪费时间,或收集不需要的资料。

第三,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它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的基本观念或预言被证实或被证伪时,该假设就上升为理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有假设,有些研究是没有假设的。

预先提出假设的研究被称为有框架研究,而没有明确提出假设的研究被称为无框架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3.好的研究假设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怎样的假设才是好的假设呢?教育研究假设应该符合如下标准:第一,研究假设应该是可以验证的;第二,研究假设应该叙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三,研究假设应该与大多数已知的事实相符合;第四,研究假设应尽量简洁,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第五,研究假设可以直接解释某一问题或现象,而不必附加其他假设;第六,研究假设应尽可能以量化或便于量化的形式加以表述;第七,假设的叙述应限定范围;第八,假设应有一定的广度,以便导出很多推论。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重点⏹第一部分:知识框架和重点提示(教育研究的逻辑顺序或基本过程,共九章)一、选题(第二章)二、搜集资料:文献检索(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四章观察研究、第五章调查研究、第六章实验研究、第七章行动研究)三、整理与分析资料(第八章)四、撰写研究报告(第九章)说明:第四、五、六、七章是复习重点;第九章尚未考过主观题需要注意;从2010年开始考选择题。

⏹第二部分:各章重点知识整理一、教育研究概述(4个要点,用下划线标示)1.教育研究的意义:⑴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⑵拓展教育知识,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⑶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发展。

2.教育研究的类型划分依据类别基本含义研究对象价值研究规范研究应然研究揭示“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研究事物的意义性和功用性教育事实研究离不开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址,在教育研究中不存在超价值的事实研究。

事实研究实证研究实然研究揭示“是什么”的问题研究事物的实然性研究目的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教育理论。

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研究范式定量研究量的研究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在自然情境下,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或理论,并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研究对象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不同事实、现象的意义及特征(性质)研究情境在操纵和控制下自然研究方法统计研究方法整体研究、描述分析研究本质演绎: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事例归纳:从特殊事例中归纳出一般原理研究目的确定关系、影响、原因理解教育现象研究结果客观、科学,具有较高的确定性较主观,受到材料真实性、逻辑性影响3.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及趋势发展直觉观察时期古希腊-16C 经验与定性分析亚里士多德首创形式逻辑,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教育研究方法1-4章

教育研究方法1-4章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意义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的地分成三个层次: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

教育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1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3 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研究过程不是死板的,步骤是可以跳跃或交叉的。

特定的研究情况与上述研究步骤可能是冲突的,但所有研究都是系统的。

教育研究的效度不管研究指向哪个目标,我们都期望研究是有效,也就是具有效度。

我们说某件事是有效的,是希望它基于事实或证据,是“能够被证明的”。

包括两个概念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

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研究生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

信度是效度一个必要保证,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教育研究的分类基于研究的目标和目的区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是指向特定的问题;基础研究的指向则具有普遍性,它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

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它是由教师或行政官员来操作的,以帮助地方学校决策和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极端典型的意义上说,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教案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教案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及其特征一、科学研究A:含义:P2B:特征:1、科学研究的客观性。

2、科学研究的系统性。

3、科学研究的创造性。

二、教育研究:A:含义:P3B:独有的特征:1、伦理性。

2、复杂性。

3、全员性。

三、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

1、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

2、教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

3、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

4、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意义一、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定新的教育理念。

二、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

三、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地位,形成学校特色。

四、有助于校本研究培训,提高广阔教育的专业水平。

第三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计划。

二、实施。

三、总结。

第四节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三、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

第二章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第一节教育研究课题的问题来源一、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二、来源于对自己有教育理论的质疑。

三、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

四、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第二节教育研究选题的评价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可行性。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问题具体明确。

第三节选题策略一、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二、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

三、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

四、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第四节研究方案设计一、教育研究方案的涵义。

二、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要求。

1、课题依据。

2、课题研究目标。

3、课题研究内容、对象。

4、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

5、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

6、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作业:设计“优生与后进生安排学习时间的比较研究”课题方案。

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第一节文献及其作用一、文献的类型A:含义:P31B:分类:1、按文献的社会属性分: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

2、按文献的处理、加工程度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知识点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性质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教育研究是特殊的科学研究: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教育研究的效度:教育研究的有效性,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和结论的普遍性。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指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

三、教育研究的类型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按研究的目的与功能分类)基础研究:旨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应用研究:旨在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研究:旨在提出能够直接使用的教育产品。

基础研究的结果是构建理论,应用研究的结果是解决问题,开发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产品。

(按教育研究的性质或使用的手段分类),也被称为教育研究的两种不同“范式”。

即“自然主义范式”和“实证主义范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侧重点、资料的性质及资料分析的方法上。

▪定性研究:▪是从人文科学中推衍出来的,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活动。

▪特性: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

定性研究是描述性的(用文字而不是数据)定性研究关心的是过程。

定性研究最关心的事情是“理解教育现象”定量研究:▪也称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要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作定量化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

▪特点:▪主要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现象▪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所获认识的确定性和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定性研究:适合小样本、个案研究,研究深入细致,关注过程,自然情境。

不适合大范围研究,费时费工,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第三章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二)——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幻灯片2本章学习内容●一、提出研究假设●二、设计研究方案幻灯片3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一、教育研究假设的内涵教育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教育问题所作出的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的解释。

幻灯片4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二、教育研究假设的作用㈠假设是教育研究的核心在有假设的教育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的。

㈡假设为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假设在整个教育研究中起定向作用。

有假设的教育研究,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内容更具体。

幻灯片5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㈢假设是通向教育理论的桥梁提出假设不是科学认识的最终目的,而是为过渡到理论作准备的。

从性质和意义上说,假设和理论无很大的区别,只不过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理论则是已经证实了的假设。

幻灯片6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㈣假设可以提高教育活动的新颖性和预见性科学的本质在于求新,而假设正是研究者对“未知”、“未有”领域的一种试探,是新事物、新认识出现的前奏.幻灯片7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三、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的特点㈠科学性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毫无理论根据与事实基础的推测和臆断。

幻灯片8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㈡假定性。

假设是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是有待证实的结论,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㈢新颖性。

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应具有创新意义,不要老是用现成的结论来代替假设。

幻灯片9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㈣表述的明确性。

研究假设必须要以陈述句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说明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可期待的关系。

概念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美,假设本身在逻辑上是没有矛盾的。

幻灯片10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㈤可检验性。

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能够验证其推测的正确程度。

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因而也就不是一个科学假设。

可检验性是研究假设的必要条件。

幻灯片11讨论:下列教育研究假设是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吗(一)●⒈如果举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就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⒉聪明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好。

●⒊小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和数学学业成绩都好。

●⒋教师的文化程度和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幻灯片12讨论:下列教育研究假设是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吗(二)●⒌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文化程度有没有关系?●⒍学生的素质与其遗传基因有关。

●⒎中学男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女生要强。

●⒏学生的学业成绩要么提高、要么下降、要么不变。

幻灯片13讨论:下列教育研究假设是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吗(三)●⒐学生的学业成绩差有学校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与个人的原因。

●⒑如果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就有可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⒒通过班级拔河比赛,就有可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⒓如果让学生都认为自己是这个班级不可缺少的分子,缺少他这个班级就无法前进,他的存在与这个班级息息相关,这样就有可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幻灯片14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四、教育研究假设的分类●㈠依据研究假设的形成,可以把它划分为三种类型: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类比假设●⒈归纳假设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

幻灯片15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⒉演绎假设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论出来的某特定假设。

⒊类比假设在不同领域或不同事物之间进行类比,推论出来的假设。

幻灯片16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㈡依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可以把它划分为三种类型: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⒈描述性假设描述认识对象的结构,向我们提供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写。

幻灯片17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⒉解释性假设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

⒊预测性假设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幻灯片18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㈢依据研究假设中所预测的变量间有无相关、相关有无倾向来划分,可以把研究假设分为定向假设(方向性假设)、非定向假设(非方向性假设)和零假设。

幻灯片19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⒈零假设又称虚无假设(null hypothesis),是一种假定变量间无差异或无关系的假设。

其本意是想通过事实的检验来否定自己,否定了虚无假设,结果的倾向性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

例如,“思维能力上男生女生的推理能力无差异”。

幻灯片20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⒉定向假设(directional hypothesis)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都是在假定变量间存在相关的情况下做出的。

定向假设指出了变量间相关或差异的趋向。

例如,“思维能力上男生的推理能力强于女生”,就是一个定向假设。

幻灯片21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⒊非定向假设(nondirectional hypothesis)非定向假设没有指出变量间相关或差异的趋向,而只是指出在变量间可能存在差异和相关。

例如“思维能力上男生和女生有差异”则是一个非定向假设。

幻灯片22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当我们对所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不甚了解,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只能肯定研究对象内在诸变量之间有相关,但不能肯定是何种相关时,则往往采用非定向假设。

幻灯片23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五、教育研究假设的形成●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最需要想象力的工作就是提出和形成研究假设。

一般说来,研究假设形成大体要经历以下过程:幻灯片24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㈠首先,提炼出一个值得研究问题;㈡然后,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仔细分析相关理论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类比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化等思维方法,初步形成解答该问题的若干基本观点,作为研究假设的核心内容;幻灯片25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㈢接着,把这些基本观点整理、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结构的体系,并推演出各相关变量关系的理论性陈述;㈣最后,根据前面提出的一个好的研究假设的若干要求,对理论性陈述进行修改、完善和论证。

幻灯片26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六、教育研究假设的检验●㈠假设检验包括逻辑分析与实证检验。

逻辑分析主要运用逻辑论证和反驳方法。

实证检验可分为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幻灯片27第一节提出研究假设㈡直接检验就是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假设的内容。

㈢间接检验的做法:先从原来的一般假设中导出一个或几个特殊假设,然后分别加以直接验证。

如果导出的特殊假设都能得到证实,那么便可证实原来的一般假设为真,否则,为假。

幻灯片28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一、确定研究方法㈠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法。

㈡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和相互关系。

幻灯片29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二、选择研究对象由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绝大多数课题涉及的对象比较广泛,而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研究,就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方法去选择研究对象。

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研究对象,就成为了设计研究计划时很重要的一环。

善于进行科学的取样,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幻灯片30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㈠总体、样本、取样的基本概念⒈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⒉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中所包含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⒊取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过程。

幻灯片31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㈡取样的必要性与理论基础⒈取样的必要性研究者要想得出百分之百可靠的研究结论,最好是考察研究对象的全体。

但由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研究。

⒉取样的理论基础概率论的大数定律。

幻灯片32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㈢取样的基本要求⒈明确规定总体即确定抽样范围,这是由研究目的决定的。

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什么范围,就应在该范围抽样。

⒉取样的随机性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

幻灯片33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⒊取样的代表性⑴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

样本代表性是由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理论依据。

⑵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还必须对取样误差进行正确估计。

分析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通过计算取样的标准误差值测定出来,并努力使其控制在最低限度。

幻灯片34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⒋合理的样本容量⑴既要满足统计学的要求,又要考虑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

⑵样本大小取决于以下:①研究的不同类型;②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③允许误差的大小;④总体的同质性;⑤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⑥取样的方法等。

幻灯片35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⑶取样大小的参考值:①描述研究、调查研究:总体的10%。

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

②相关、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每组至少30。

③实验研究:条件控制较严密的研究,每组15人;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30人。

幻灯片36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㈣取样的基本方法⒈简单随机取样⑴定义在抽样时,每个抽样单位(或个体或团体)都有相等的被抽取的机会,而且抽到任何一个抽样单位时,并不影响其他抽样单位被抽到的机会。

幻灯片37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⑵方式①抽签。

②随机数目表。

随机数目表是一种经严格制作的由许多数字组成的表,数字随机排列。

操作时,首先把总体的每个抽样单位依次编上号码,然后随机确定一个表上取数的“起点”,按表上所示的数号取样。

幻灯片38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⑶适用范围在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而且所抽取样本较小时经常采用。

⑷优缺点优点是做到了抽样的均等与独立,缺点是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

幻灯片39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⒉系统随机取样⑴定义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先将总体各个抽样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

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

幻灯片40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⑵优缺点优点:由于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与简单随机取样相比较,抽样误差要小一些。

而且,简便易行。

缺点:如果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很可能出现样本的系统误差。

⑶适用范围总体不存在周期性变化,第一个样本必须随机抽取。

幻灯片41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⒊分层随机取样⑴定义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

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幻灯片42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⑶适用范围当已知研究总体由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组成,且某些部分的抽样单位很少时,比较适宜采用此法。

⑷优点较前两种方法抽取的样本,其代表性更大。

幻灯片43第二节设计研究方案⑵步骤①了解总体中各特征的差别,按特征差异分组,计算每一类别在总体中占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