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竞争企业单克隆抗体药物行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克隆抗体药物行业分析报告(寡人独见,免责声明)
(2010-05-02 13:30:22)
医药行业
鲁延迅
单抗
目录
1克隆抗体药物简介
1.1单克隆抗体
1.2单抗技术
1.3单抗药物
2两大单抗生产技术壁垒
2.1上游技术——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2.1.1国际上游工业化技术
2.1.2国内上游工业化技术
2.2下游技术——单抗药物分离纯化
2.2.1小规模制备或实验室中纯化单抗的方法
2.2.2国际工业化纯化技术
2.2.3国内工业化纯化技术
3单抗市场迅速发展
3.1国际单抗药物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
3.2国内单抗药物市场处于起步期
4单抗药物的市场特点
4.1单抗药物市场求大于供,国内与国际需求对比
4.2单抗药物研发周期长
4.3单抗药物行业在风险中成长,需历经多次在技术和资本层面的合作4.4帕累托原理在单抗市场表现明显
4.5单抗药物是利润最高的药物之一
5国际单抗药物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5.1全人源化为单抗药物发展趋势
5.2单抗领域研发依然活跃,已上市单抗药物适应症不断扩大
5.3罗氏(含基因泰克)领跑全球单抗药市场
6国内单抗药市场竞争格局
6.1中信国建600826——领跑中国单抗
6.2百泰生物(未上市)——单抗领域次席
6.3华神集团000790——苦尽甘来
6.4海正药业600267——拭目以待
6.5深圳万乐药业(未上市)——即将跻身单抗领域
6.6东莞宏远逸士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000573——预期平平
1单克隆抗体药物简介
1.1单克隆抗体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每一个B淋巴细胞在成熟的过程中通过随机重排只产生识别一个抗原受体基因。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重排后具有不同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而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2单抗技术
要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先获得能合成专一性抗体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但这种B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生长。而实验发现骨髓瘤细胞可在体外生长繁殖,应用细胞杂交技术使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淋巴细胞二者合二为一,得到杂种的骨髓瘤细胞。这种杂种细胞继承两种亲代细胞的特性,它既具有B淋巴细胞合成专一抗体的特性,也有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永存的特性,用这种来源于单个融合细胞培养增殖的细胞群,可制备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单克隆抗体。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1.3单抗药物
单抗药物一般分为:治疗型抗肿瘤单抗药物、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治疗其他疾病的单抗三类。单抗药剂针对的靶点通常为细胞表面的疾病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单抗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其靶向性,来干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通路,或是激活宿主对肿瘤的免疫等。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出现具有更高靶向性的单抗和药效更强的“弹头”。
2两大单抗生产技术壁垒
2.1上游技术——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2.1.1国际上游工业化技术
国际上,动物细胞培养表达生产生物药物产品的工艺已经开始采用万升级的工业大规模间歇式生物反应器,甚至悬浮连续式;培养介质也发展到先进的无动物蛋白培养液。对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已达到目前的现代计算机二级控制,正朝着人工智能以及细胞生化代谢分子水平的工业化控制迅速发展。
美国Genetech公司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方面占有领先地位。Genzyme,Bayer公司等则都采用连续管流工艺。国外用于生产的动物细胞反应器产品已趋于大型化、多参数与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适应动物细胞对大型环境因子高敏感性的反应器。
在发达国家,抗体表达往往达到g/L水平,使用2000-10000L,甚至是15000L的发酵罐生产。
2.1.2国内上游工业化技术
在国内,培养方式大多采用微载体培养,连续灌流和流加培养产业化工艺尚在形成中。
国内很多实验室,真核细胞中抗体表达量在1mg/L以下,很难用于生产,只有个别实验室在对载体进行改造后,抗体表达量达到60-100mg/L。我国动物细胞培养规模普遍在80L以下,个别抗体及疫苗生产达到500L。
我国只有中信国健和百泰生物进口的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的规模达到国外水平,而其它单位范围器规模较小(300L),这种规模只相当于国外的二级细胞种子罐。
2.2下游技术——单抗药物分离纯化
2.2.1小规模制备或实验室中纯化单抗的方法
1细胞液的预处理,用于去除培养液中的细胞和细胞碎片。主要应用离心与深层过滤(变孔隙技术)。变孔隙技术是大粒径滤料和细滤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滤床,其中两种滤料径所占比相差较大,细滤料一般约占3%—4%。大粒径滤料使滤料的平均孔隙通道很大,在高滤速下也不会堵塞孔隙,不会造成表面过滤。加入有限量的细滤料并将其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滤层中,可以降低粗滤料的局部孔隙率,促使细小颗粒的絮凝。
膨胀床吸附色谱技术也可以用于抗体初步纯化。料液从膨胀床底部泵入,床内的吸附剂不同程度地向上膨胀,料液中的固体颗粒顺利通过床层,而且目标产物在膨胀床内被吸附。膨胀床可将生物制品下游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浓缩和产物捕获等几步集成于一个连续操作中,从而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
2捕获色谱——亲和色谱,经过这一步纯化得到的抗体纯度可以达到99%。
3精制色谱——亲和色谱之后主要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阴离子交换色谱、疏水作用色谱等方法去除宿主细胞蛋白质、高分子聚合物、DNA、内毒素和脱落的蛋白质培基等杂质。
2.2.2国际工业化纯化技术
上述色谱方法虽然是主要的单抗纯化方法,但因价格高、产量低、操作复杂、不能连续生产,限制了它们的工业应用。国际大规模工业化纯化单抗的方法,包括模拟移动床色谱、双水相萃取、膜色谱技术。
移动床色谱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连续液相色谱。该色谱系统克服了间歇操作的缺点,并引入了逆流机制,提高了填料和流动相的利用率,改善了分离效果,提高了收率。
双水相萃取分离纯化蛋白质具有以下优势:体系含水量高,操作条件温和,蛋白质不易失活;分离时间只需要1—2分钟;易于按比例放大和连续操作。
膜色谱:采用具有一定孔径的膜作为介质,连接配基,利用膜配基与目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纯化。
另外,在抗体纯化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灭活和清除病毒、内毒素。当前,普遍采用低pH来灭活样品中的病毒。
2.2.3国内工业化纯化技术
国内由于容纳缓冲液与分离介质的容器容积有限制等原因,目前抗体纯化的下游加工处理能力逐渐跟不上细胞培养量的提高。色谱操作由于处理能力受限,同一批细胞培养物只能通过不断循环加工处理才能完成。因此,在近几年,机械设计创新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