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藕明江
前言:隧道工程施工复杂,有着太多的潜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
在近几年,隧道工程施工的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即选取典型的隧道施工事故,对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失稳分析,同时给出具体的维护措施及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隧道施工安全有所帮助。
案例
兰新铁路小平羌隧道“4.20”坍塌事故
2011年4月20日4时05分左右,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兰新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隧道出口掌子面,喷浆作业时拱顶突然发生坍塌,12名作业人员被掩埋致死。
构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
1.现场还原
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型钢拱架,经领工员检查无异常后,喷浆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
同日4时05分,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突然发生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垮,12名作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塌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
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范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
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
2.原因分析
2.1直接原因
(1)小平羌隧道岩层倾角较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结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后开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结垢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降低,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因素。
(2)施工单位未单独编制塌方应急处理方案且未向监理报验;在完成初期支护后未能及时对上部的空腔进行压注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没有形成有效抵抗塌方冲击荷载的结构体系。
(3)施工速度过于缓慢,拱顶空腔围岩临空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顶部围岩强度降低,进而引起岩体失稳而坍塌。
2.2间接原因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检验批报检资料滞后,同一时间的施工日志与报检内容不符。
监理单位监理基础工作薄弱,履行职责不力,管理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存在工程施工在前,审批签字在后的现象;在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未按规范施工时也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工整改措施。
设计单位对塌方处理的方案不完善,也没有向施工单位提出施工过程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措施的建议。
3.处理方法
由上面分析的原因来给出一下几点维建议。
(1)岩层的岩性较差,破碎程度高,且节理发育,同时存在融水软化岩体。
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对顶部岩层进行注浆处理。
通过水泥砂浆来堵塞发育的节理面,增大破碎岩体的粘结性,使较为破碎的部分变为整体,大大提高了顶部围岩的承载能力,同时水泥砂浆堵塞住岩体中的孔洞,大大减少了融水的渗流,变相的提高了岩体的强度。
(2)前面提到的即为坍塌事故的自然因素,这里所提到的即认为因素。
从前面的原因不难看出,归根结底是因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没有能够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在
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漏洞。
量变最终会发生质的变化,施工过程中,漏洞不断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悲剧地发生,相关单位与人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规程来办事,就不可能发生本次的事故。
所以本人认为,相关部分应该对相关人员展开全面的调查,追究个人的责任,以对后人有所警醒。
结语:就目前所发生的事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的根源都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
隧道施工固然危险,但可以通过人力来最大化降低这一风险。
有效的施工技术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高度的施工安全意识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就目前所发生的事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的根源都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