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2024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
![2024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cc446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c.png)
2024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货币乘数、通货膨胀、国民收入、价格指数和利润率等。
1.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变化对货币供应总量变化的倍数关系。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货币乘数=1/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中,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法定比例保持的存款准备金。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本期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100%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国民收入=消费品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其中,消费品支出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包括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进口。
4.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一种衡量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常见的价格指数有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总值/基期价格总值)*100%其中,价格总值是指所有商品价格的总和。
5.利润率利润率是企业或行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100%其中,净利润是指企业或行业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总资产是指企业或行业的总资产。
以上是中级经济基础计算公式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评估经济状况和风险,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13fd74faf1ffc4ffe47ac29.png)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年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例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512/259)^(1/5)-1=0.146同比增长是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答案=(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2024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2024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400bc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1.png)
2024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汇总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其中涉及了很多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中非常常见。
下面是2024一级建造师经济常用计算公式的汇总。
1.简单利息简单利息是最基础的利息计算方式,计算公式如下:I=P*R*T其中,I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T表示时间。
2.复利复利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每次计息都将利息累积到本金中,再次计息。
计算公式如下:FV=P*(1+R)^n其中,FV表示终值,P表示本金,R表示年利率,n表示时间。
3.未来价值未来价值是将现在的一笔钱以一定的利率投资,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后的价值。
计算公式如下:FV=PV*(1+r)^n其中,FV表示未来价值,PV表示现在价值,r表示利率,n表示时间。
4.现值现值是指未来一笔钱以一定的利率贴现到现在的价值,计算公式如下:PV=FV/(1+r)^n其中,PV表示现值,FV表示未来价值,r表示利率,n表示时间。
5.年金年金是指一笔固定金额在一定时间期限内以固定利率每期支付的金额,计算公式如下:PV=PMT*[(1-(1+r)^(-n))/r]其中,PV表示现值,PMT表示年金支付额,r表示利率,n表示时间。
6.报酬率报酬率是指投资收益相对于投资成本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ROI=(收益-成本)/成本其中,ROI表示报酬率,收益表示投资收益,成本表示投资成本。
7.净现值净现值是指所有现金流入减去所有现金流出的总和,计算公式如下:NPV=Σ[CF/(1+r)^n]-I其中,NPV表示净现值,CF表示现金流量,r表示折现率,n表示时间,I表示初始投资。
8.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指使一个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0时的折现率,计算公式如下:NPV=Σ[CF/(1+IRR)^n]-I其中,NPV表示净现值,CF表示现金流量,IRR表示内部收益率,n 表示时间,I表示初始投资。
9.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个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公式如下:劳动生产率=总产量/总劳动时间其中,总产量表示总的生产产品数量,总劳动时间表示所有工人的总劳动时间。
2024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2024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1077b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6.png)
2024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汇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的学科,涉及到很多计算公式。
以下是2024年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的汇总。
1.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为消费者支出,I为企业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M 为进口。
2.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劳动生产率=GDP/劳动者总数3.名义GDP计算公式: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4.实际GDP计算公式: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5.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6.通货紧缩率计算公式:通货紧缩率=(去年物价指数-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7.人均GDP计算公式:人均GDP=GDP/人口总数8.税收入计算公式:税收入=税率×GDP9.边际效益计算公式:边际效益=(变化后总收益-变化前总收益)/变化量10.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计算公式:CPI=(当前年份购买力-基准年份购买力)/基准年份购买力×100% 11.率中率计算公式:率中率=(总频数×极限值)/总频数12.毛利润计算公式:毛利润=销售收入-成本13.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率=毛利润/销售收入×100%14.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投资利润/投资成本×100%15.净利润计算公式:净利润=销售收入-成本-税收16.净利润率计算公式: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7.劳动生产力计算公式:劳动生产力=GDP/劳动者总数18.人均劳动产出计算公式:人均劳动产出=GDP/就业人数19.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20.最大限度利用计算公式:最大限度利用=(实际产量-潜力产量)/潜力产量×100%21.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今年实际GDP-去年实际GDP)/去年实际GDP×100%以上是2024年一建经济常用计算公式的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efb20dacc175527072208e6.png)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年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形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定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那么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例2000年财政支出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支出为259亿元,完成增长为97.7%,那么年均增长为14.6%(512/259)^(1/5)-1=0.146同比增长是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往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样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答案=〔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普通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拟的增长率。
某个目的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目的的值-去年同期这个目的的值〕/去年同期这个目的的值与历史同时期比拟,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拟,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拟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开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拟。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开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开展速度=500/350*100%=142.86%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经过内插法计算。
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 大全
![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 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e28de2524de518964b7d3c.png)
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一、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二、收息率=利息收入/贷款平均余额三、付息率=利息支出/存款平均余额四、盈余面(亏损面)=盈余(亏损)社数/总社数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计算方法(一)资本充足性指标1.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股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贷方余额为正数,借方余额为负数(下同)。
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超过部分不得计入资本。
附属资本=呆账准备+次级定期债务其中,呆账准备不得超过加权风险资产的2%,次级定期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超过部分不得计入附属资本。
次级定期债务: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行的固定期限在5年(含5年)以上、无担保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债务。
次级定期债务按以下比例折算附属资本:剩余期限在4年(含4年)以上--100%;剩余期限在3年(含3年)至4年--80%;剩余期限在2年(含2年)至3年--60%;剩余期限在1年(含1年)至2年--40%;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20%。
扣减项包括:呆账贷款、入股联社资金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为各种金融资产期末余额分别乘以相应的风险权数(见附件四)相加之和,即:加权风险资产总额=风险权数为100%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风险权数为50%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0%+风险权数为20%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风险权数为10%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2.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二)流动性指标3.备付金比例=备付金/各项存款×100%备付金=现金+业务周转金+准备金存款+存放全国性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计算联社全辖汇总比例时不计此项)-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借入中央银行款项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各项存款×中央银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项存款包括活期存款、银行卡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应解汇款和结算保证金存款(下同)。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7964d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0.png)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1.GDP计算公式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计算: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GDP=C+I+G+(X-M)其中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消费支出(X-M)表示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收入法:GDP=首次分配的工资和报酬+生产税+净利润+固定资本折旧+净外国收入2.通胀率计算公式通胀率反映了物价水平的变化速度,一般通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计算。
通胀率=(CPI现值-CPI上期)/CPI上期×100%3.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4.产出缺口计算公式产出缺口是实际经济产出与潜在经济产出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经济的超产或产能不足情况。
产出缺口=(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100%5.货币乘数计算公式货币乘数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货币乘数=1/银行存款准备金率6.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倾斜率计算公式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者对边际收入消费的倾向程度。
边际倾斜率(MPS)是指消费者对边际收入储蓄的倾向程度。
MPC=(消费支出变化量/收入变化量)=(ΔC/ΔY)MPS=(储蓄变化量/收入变化量)=(ΔS/ΔY)7.边际效用计算公式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每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总效用变化量/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量)=(ΔTU/ΔQ)8.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相对于投资的比例。
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100%这些计算公式只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小部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
当然,实际运用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ed59f204a1b0717fd5dd08.png)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经济生活中的计算公式都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做题时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和所给条件。
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2、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3、纸币的贬值率=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100%=(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1-100/200)×100%=50%。
4、物价上涨率=纸币超发量/流通中的需要量×100%。
或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200/100)-1)×100%=100%。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5、商品的现价=原价/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6、价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值7、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格8、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总时间/同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9、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10、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同期存款利率1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存款的实际收益=存款利率-物价上涨率(CPI)13、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4、利润或投资收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5、利润率=(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00%16、银行利润=(银行贷款利息+其他收入)-(存款利息+银行费用)17、用外币标价的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外币数量×外汇汇率18、人民币标价的商品的外币价格=人民币价格/外币汇率。
经济基础公式整理汇总
![经济基础公式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07d8a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9.png)
经济基础公式整理汇总经济基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组织等方面。
经济基础公式是用于描述经济基础状况的一组数学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
一、生产力公式生产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物质财富的量和质的总和。
生产力公式用于计算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生产的物质财富/单位时间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物质财富的数量。
二、投入产出公式投入产出公式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投入=产出+增加的价值投入是指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设备等。
产出是指生产出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增加的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销售额减去生产成本。
三、劳动力价值公式劳动力价值公式用于计算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物质财富/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和价值,进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四、生产要素分配公式生产要素分配公式用于描述生产要素的分配情况:总产出=资本的产出+劳动力的产出资本的产出是指通过资本投资所创造的价值,劳动力的产出是指通过劳动力的投入所创造的价值。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状况,从而对经济体制进行评估。
五、经济增长率公式经济增长率公式用于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最终产出-初始产出)/初始产出经济增长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势,进而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决策。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基础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要素的分配等方面。
通过使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04ad996cc7931b765ce15bf.png)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年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 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例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512/259)^(1/5)-1=0.146同比增长是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答案=(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主要经济指标测算公式
![主要经济指标测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0682e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6.png)
主要经济指标测算公式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GDP的计算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GDP是指GDP除以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量,可以衡量平均经济水平。
人均GDP的计算公式如下:人均GDP=GDP/总人口数量3. 劳动力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参与就业、自主创业或寻求就业机会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数量4.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劳动力人口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失业率=失业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数量5.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通货膨胀率是指价格水平上涨的速率,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通货膨胀率=(本期CPI-上期CPI)/上期CPI6. 贸易差额(Trade balance)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
贸易差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贸易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7.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资金总量。
外汇储备的计算公式如下:外汇储备=外汇资金+黄金资产+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8. 公共债务(Public debt)公共债务是指政府或公共部门所欠的债务总额。
公共债务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共债务=政府债务+其他公共部门债务9. 居民储蓄率(Household saving rate)居民储蓄率是指居民部门储蓄总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经济公式汇总
![经济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59a137a27284b73f24250bf.png)
单i P I t ⨯=式中 I t ——代表第t 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 ——代表本金;i 单——计息周期单利利率。
2、复利计算1-⨯=t t F i I式中 i ——计息周期复利利率;F t-1——表示第(t -1)期末复利本利和。
而第t 期末复利本利和的表达式如下:)1(1i F F t t +⨯=-3、一次支付的终值和现值计算①终值计算(已知P 求F 即本利和)ni P F )1(+=②现值计算(已知F 求P )nni F i F P -+=+=)1()1(4、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和偿债基金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即:),,,,常数(n t A A t 321===①终值计算(即已知A 求F )ii AF n11-+=)(②现值计算(即已知A 求P )nnni i i Ai F P )()()(+-+=+=-1111③资金回收计算(已知P 求A )111-++=nn i i i PA )()(④偿债基金计算(已知F 求A )11-+=ni i FA )(来源:建工学习网一级建造师频道(/list.php?fid-153-page-1.htm )是指计息周期利率: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 所得的年利率。
即:m i r ⨯= 6、有效利率的计算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和年有效利率两种情况。
(1)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即计息周期利率i ,由式(1Z101021)可知:mr I =(1Z101022-1)(2)年有效利率,即年实际利率。
年初资金P ,名义利率为r ,一年内计息m 次,则计息周期利率为 mr i =。
根据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可得该年的本利和F ,即:mm r P F ⎪⎭⎫ ⎝⎛+=1根据利息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利息I 为:⎥⎥⎦⎤⎢⎢⎣⎡-⎪⎭⎫ ⎝⎛+=-⎪⎭⎫ ⎝⎛+=111m m m r P P m r P I再根据利率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实际利率,即有效利率i eFF 为:11i eff-⎪⎭⎫⎝⎛+==mm r P I 7、财务净现值()()tc tnt i CO CI FNPV -=+-=∑10(1Z101035)式中 FNPV ——财务净现值;(CI-CO )t ——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应注意“+”、“-”号);i c ——基准收益率; n ——方案计算期。
经济学公式总结
![经济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ba4d2dde80d4d8d05a4f1f.png)
1.利息I=F-P在借贷过程中, 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原借贷金额的部分就是利息。
从本质上看利息是由贷款发生利润的一种再分配。
在工程经济研究中,利息常常被看成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I—利息F—目前债务人应付(或债权人应收)总金额,即还本付息总额P—原借贷金额,常称本金2.利率i=I t/P×100‰利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金额之比,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用于表示计算利息的时间单位称为计息周期i—利率I t—单位时间内所得的利息额P—原借贷金额,常称本金3.单利I t=P×i单所谓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 仅用最初本金来计算, 而不计人先前计息周期中所累积增加的利息, 即通常所说的" 利不生利" 的计息方法。
I t—代表第t 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代表本金i单—计息周期单利利率而n期末单利本利和F等于本金加上总利息,即:4. F=P+I n=P(1+n×i单)I n代表n 个计息周期所付或所收的单利总利息, 即:5. I n=P×i单×n在以单利计息的情况下,总利息与本金、利率以及计息周期数成正比的关系.6.复利I t=i×F t-1所谓复利是指在计算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时,其先前周期上所累积的利息要计算利息,即“利生利”、“利滚利”的计息方式。
I t—代表第t 计息周期的利息额i—计息周期复利利率F t-1—表示第(t-1)期末复利利率本利和一次支付的终值和现值计算一次支付又称整存整付,是指所分析系统的现金流量,论是流人或是流出,分别在各时点上只发生一次。
n 计息的期数P 现值( 即现在的资金价值或本金),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 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F 终值(即n 期末的资金值或本利和),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 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的价值7.终值计算( 已知P 求F)一次支付n年末终值( 即本利和)F 的计算公式为:F=P(1+i)n式中(1+i)n 称之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 用(F/P, i, n)表示,又可写成: F=P(F/P, i, n)。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9d597d7fd5360cba1adb4c.png)
①生产总值=物力耗费C+人力耗费V+M利润。
②利润M=生产总值(C+V+M)-生产成本(C+V)。
③经济效益=×100%。
④成本利润率=×100%。
⑤资金利润率=×100%。
三、关于货币量和物价变动的计算
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②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通货膨胀率)。
①银行利润=贷款利息+中间业务收入-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②银行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复利本金收入S=P (P是本金, 是利率, 是年数)。
③利息率=利息/本金,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3.股票价格=。
预期股息率=×100%。股票收益=(卖出价-发行价)×卖出数量。
五、关于税收的计算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节选)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
税率(%)
1
X≤1500
3
2
1500<X≤4500
10
3
4500<X≤9000
20
4
4500<X≤35000
25
六、需求弹性的计算
1.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越大,弹性越大,∆Q的相对变动幅度越大,甲商品是高档耐用品;绝对值越小,弹性越小,∆Q的相对变动幅度越小,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1.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环节已纳税金。
2.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所得。①超额:应税额(S元)=“工资、薪金总收入”减“个税起征点”减“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②累进:对S元对应各段税率上税累加,若X=12000元,应缴税1500×3%+300×10%+4500×20%+3000×25%=1995元。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c14d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5.png)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所涉及的宏观规律和宏观关系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公式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的总结。
1.GDP计算公式:GDP(国内生产总值)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C+I+G+(X-M)其中,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消费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这个公式表达了国内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收入计算公式:收入计算公式为:Y=C+S3.储蓄率计算公式:储蓄率计算公式为:S/Y储蓄率是指储蓄与总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储蓄的程度。
4.消费倾向度计算公式:消费倾向度计算公式为:C/Y消费倾向度是指消费支出与总收入的比率,反映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倾向。
5.投资乘数计算公式:投资乘数计算公式为:1/(1-MPC)投资乘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对于总产出的倍数效应。
6.边际消费倾向度计算公式:边际消费倾向度计算公式为:MPC=ΔC/ΔY边际消费倾向度指的是当总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的边际倾向。
7.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计算公式为:(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人数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8.通胀率计算公式:通胀率计算公式为:(物价指数年终数-物价指数年初数)/物价指数年初数×100%通胀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水平的年度变动率。
9.标准差计算公式:标准差计算公式为:σ=√(∑(Xi-X)²/N)标准差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其中Xi表示数据点,X表示平均值,N表示数据点的数量。
10.边际倾向度计算公式:边际倾向度计算公式为:MC=ΔY/ΔI边际倾向度指的是当投资发生变化时,总产出的边际倾向。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的总结,它们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从而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统计与概论常用公式
![国民经济统计与概论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c360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2.png)
国民经济统计与概论常用公式国民经济统计与概论包含了很多常用的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1.GDP(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GDP增长率:GDP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增长率=(当前年份的GDP-前一年份的GDP)/前一年份的GDP3.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用于进行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平减指数=(当前年份的GDP/基年份的GDP)*100其中,基年份的GDP被设置为100。
4.人均GDP:人均GDP表示一个国家每个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人均GDP=GDP/总人口数5.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一个国家货币购买力减少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通货膨胀率=(当前年份的物价指数-前一年份的物价指数)/前一年份的物价指数6.就业率:就业率表示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参与就业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就业率=就业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7.失业率:失业率表示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中没有就业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失业率=失业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8.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表示一个人的单位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口数以上是一些国民经济统计与概论中常用的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评估经济提供基础数据。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212d6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4.png)
贷款业务申请条件及还款方式选择
申请条件
客户需满足银行规定的贷款申请条件,如信用记录、收入证明、抵押物等。
贷款额度与期限
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和还款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还款方式选择
客户可以选择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还款方式。
提前还款与逾期处理
客户可以提前偿还贷款或部分提前还款,逾期还款将产生罚息和影响信用记录。
通货膨胀率 = (现期物价水平 - 基期物价水平) / 基期物价 水平。
要点二
紧缩则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的现象,计算公式为
紧缩率 = (基期物价水平 - 现期物价水平) / 基期物价水平 。
02
利息与利率计算
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I的计算公式为:I = P × r × t。 其中,P为本金,r为利率,t为时间。
02 03
消费税
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政府向消费品征 收的税项。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比例税率或应纳税额 = 销售数量 × 定额税率。
关税
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 的税收。应纳税额 = 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 × 单位完税价格 × 适用 税率。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由银行(开证行)依照买方(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开立,承诺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情况下向卖方(受 益人)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汇率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供求关系、投资者预期以及 投机行为等。
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以及国 际关系等。
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 差异等。
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优惠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 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7e1c2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1.png)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 经济计算的重要性经济计算是在经济活动中进行量化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经济计算可以帮助评估成本和效益,以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汇总一些常用的经济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计算。
2. 成本计算公式a) 总成本总成本是指所有生产或经营活动所需的成本之和。
常用的总成本计算公式如下: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可变成本是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b) 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
计算平均成本的公式如下:平均成本 = 总成本 / 产量c)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经营一个额外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计算边际成本的公式如下:边际成本 = 总成本(n)- 总成本(n-1)其中,总成本(n)表示产量为n时的总成本,总成本(n-1)表示产量为n-1时的总成本。
3. 收益计算公式a) 总收益总收益是指所有生产或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之和。
常用的总收益计算公式如下:总收益 = 单位收益 x 产量单位收益是指每单位产量所得的收益。
b) 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指单位产量所得的平均收益。
计算平均收益的公式如下:平均收益 = 总收益 / 产量c)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生产或经营一个额外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计算边际收益的公式如下:边际收益 = 总收益(n)- 总收益(n-1)其中,总收益(n)表示产量为n时的总收益,总收益(n-1)表示产量为n-1时的总收益。
4. 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是指生产或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减去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
常用的利润计算公式如下: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5. 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所得的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
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公式如下:投资回报率 = (总收益 - 总成本)/ 总成本 x 100%6. 时间价值计算公式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差异。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caf21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8.png)
《经济基础》必看公式汇总经济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等,揭示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在经济基础研究中,一些常见的公式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
以下是一些经济基础领域常见的公式汇总。
一、宏观经济学公式1.GDP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2.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GDP_现年-GDP_去年)/GDP_去年*100%3.劳动生产率公式: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口4.失业率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5.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_现年-物价指数_去年)/物价指数_去年*100%二、微观经济学公式1.税后收入公式:税后收入=总收入-个人所得税2.边际效用公式:边际效用=(∆总效用)/(∆消费量)3.边际成本公式:边际成本=(∆总成本)/(∆产量)4.可行决策条件公式(生产决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5.卡尼斯曲线公式:边际效用_商品1/价格_商品1=边际效用_商品2/价格_商品2三、国际经济学公式1.货币汇率计算公式:国内货币价值=外币金额/汇率2.净出口计算公式:净出口=出口-进口3.资本收益率公式:资本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4.投资收益率公式(带汇率变动):投资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汇率变动收益率)*(1+汇率变动率)以上只是经济基础领域常见的一些公式,实际上经济学领域涉及众多复杂的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问题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经济计算公式
![经济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9f20294e53a580217fcfe00.png)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一、常用计算公式1.⑴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⑵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⑶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00%⑷如果物价上涨X%,则a元纸币的购买力是a/(1+X%);物价下跌X%,则a元纸币的购买力是a/(1-X%)⑸如果纸币升值X%,则a元纸币的购买力是a×(1+X%);如果纸币贬值X%,则a元纸币的购买力是a×(1-X%)2.⑴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是a:b,如果A国通货膨胀率为X%,则此时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是a(1+X%):b;如果B国通货膨胀率为X%,则此时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是a:b(1+X%);⑵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是a:b,如果A国货币升值X%,则此时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是(a/(1+X%)):b;如果B国货币升值X%,则此时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是a:(b/(1+X%))3.⑴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⑵原价格为a元的商品,如果物价上涨X%,则现价格为a×(1+X%);如果物价下跌X%,则现价格为a×(1-X%)⑶原价格为a元的商品,如果纸币升值X%,则现价格为a/(1+X%);如果纸币贬值X%,则现价格为a/(1-X%);⑷某行业原商品的价值量为a,产量为b,如果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X%,则现商品价值量为a/(1+X%),产量为b×(1+X%)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5.⑴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⑵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6.股票价格=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利息率7.利息=本金×利率×时间8.按劳分配所得:即在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中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年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例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512/259)^(1/5)-1=0.146同比增长是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答案=(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1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16、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17、期望值:(P43)18、方差:(P44)19、标准方差:(P44)20、标准离差率:(P45)21、外界资金的需求量=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销售净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预测期销售额22、外界资金的需求量的资金习性分析法:(P55)23、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P/F,i1,n)+票面金额x i2(P/A,i1,n)式中:i1为市场利率;i2为票面利率;n为债券期限如果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1+ i2 x n )x (P/F,i1,n)24、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CD/(1-CD)x 360/N x 100%式中:CD为现金折扣的百分比;N为失去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等于信用期与折扣期之差25、债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式中:Kb为债券成本;I为债券每年支付的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B为债券面值;i为债券票面利率;B0为债券筹资额,按发行价格确定;f为债券筹资费率26、银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或:Ki=i(1-T) (当f忽略不计时)式中:Ki为银行借款成本;I为银行借款年利息;L为银行借款筹资总额;T为所得税税率;i为银行借款利息率;f为银行借款筹资费率27、优先股成本:Kp=D/P0(1-T)式中:Kp为优裙沙杀荆籇为优先股每年的股利;P0为发行优先股总额28、普通股成本:Ks=[D1/V0(1-f)]+g式中:Ks为普通股成本;D1为第1年股的股利;V0为普通股发行价;g为年增长率29、留存收益成本:Ke=D1/V0+g3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Wj*Kj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31、筹资总额分界点:BPi=TFi/Wi式中:BPi为筹资总额分界点;TFi为第i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分界点;Wi为目标资金结构中第i种筹资方式所占比例32、边际贡献:M=(p-b)x=m*x式中:M为边际贡献;p为销售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m为单位边际贡献;x为产销量33、息税前利润:EBIT=(p-b)x-a=M-a34、经营杠杆:DOL=M/EBIT=M/(M-a)35、财务杠杆:DFL=EBIT/(EBIT-I)36、复合杠杆:DCL=DOL*DFL=M/[EBIT-I-d/(1-T)]37: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公式:[(EBIT-I1)(1-T)-D1]/N1=[(EBIT-I2)(1-T)-D2]/N2当EBIT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时,利用负债集资较为有利;当EBIT小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时,利用发行普通股集资较为有利38、经营期现金流量的计算: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39、非折现评价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投资总额x100%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投产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40、折现评价指标:净现值(NPV)=-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x年金现值系数净现值率(NPVR)=投资项目净现值/原始投资现值x100%获利指数(PI)=1+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IRR(P/A,IRR,n)=I/NCF 式中:I为原始投资额41、短期证券收益率:K=(S1-S0+P)/S0*100%式中:K为短期证券收益率;S1为证券出售价格;S0为证券购买价格;P为证券投资报酬(股利或利息)42、长期债券收益率:V=I*(P/A,i,n)+F*(P/F,i,n)式中:V为债券的购买价格43、股票投资收益率:V=∑(j=1~n)Di/(1+i)^j+F/(1+i)^n44、长期持有股票,股利稳定不变的股票估价模型:V=d/K式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每年固定股利;K为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45、长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估价模型:V=d0(1+g)/(K-g)=d1/(K-g)式中:d0为上年股利;d1为第一年股利46、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Rp=βp*(Km- Rf)式中:Rp为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βp为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即市场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4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x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48、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49、最佳现金持有量:Q=(2TF/K)^1/2式中: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固定成本)50、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TC)=(2TFK)^1/25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x资金成本率5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x平均收账天数53、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销售收入54、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出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55、存货相关总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储成本=存货全年计划进货总量/每次进货批量x每次进货费用+每次进货批量/2x 单位存货年存储成本56、经济进货批量:Q=(2AB/C)^1/2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57、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2ABC)^1/258、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W=PQ/2=P(AB/2C)^1/259、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A/Q=(AC/2B)^1/260、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Q=[(2AB/C)(C+R)/R]^1/2式中:S为缺货量;R为单位缺货成本61、缺货量:S=QC/(C+R)62、存货本量利的平衡关系:利润=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存储费x储存天数63、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日变动储存费率或: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费用64、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存储费65、目标利润=投资额x投资利润率66、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存储费67、批进批出该商品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x(保本天数-实际储存天数)68、实际储存天数=保本储存天数-该批存货获利额/每日变动存储费69、批进零售经销某批存货预计可获利或亏损额=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实际零售完天数+1)/2]=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变动储存费率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购进批量x单位存货的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70、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71、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成本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72、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73、公司利润总额=各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之和-公司不可分摊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74、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75、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7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7、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78、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7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8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8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82、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83、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84、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85、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周转额86、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x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7、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x360)/主营业务成本8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其中: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周转总额x360)/主营业务收入总额89、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9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9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9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9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9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95、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96、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上交的财政收入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缴的各项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