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被子植物

合集下载

植物学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菊亚纲

植物学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菊亚纲

菊亚纲Asteridae
• 木本或草本。常单叶,花4轮,花冠常结合;雄蕊 与花冠裂片同数或更少,常着生在花冠筒上,绝 不与花冠片对生;心房2~5,常2,结合。
• 植物体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或多种生物碱,但不 含克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无甜菜拉因和芥子油
本亚纲共11目,49科,约60000种,为被子植 物门中最大的一个亚纲。
来源:黄花夹竹桃以叶及种子入药。果实成熟后,取出种子,晒 干;叶随时可采。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消肿。用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对左心衰竭疗效较好),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 房纤颤。叶可灭蝇、蛆、孑孓。
用法用量:黄花夹竹桃提 取的黄夹甙口服或静脉注 射。口服饱和量为1.5~2毫 克。 注意:大毒,在医师指导 下使用。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 烟草全草入药,秋季采收, 阴干。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杀 虫。用于疔疮肿毒,头癣, 白癣,秃疮,毒蛇咬伤。灭 钉螺、蚊、蝇、老鼠。 【用法用量】多外用。鲜草 捣烂外敷,或用烟油擦涂患 处。除四害将烟草制成5% 浸出液喷洒,或点烟熏。
五岭龙胆Gentiana davidii 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 华丽龙胆Gentiana sino-ornata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 多为攀援或直立灌木,有乳汁。单叶对生,全缘。 • ♂♀ * K(5) C(5) A4~5 G 2,(2:2) • 花5基数,萼片双盖覆瓦状排列,内常有腺体;管状
• 全草晒干或鲜用。化学成分 含70 种以上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 (vinblastine)、长春新碱 (leurocristine)、阿马里新 (ajmalicine)、lochneridine、 lochnericine、carharosin等。 性味 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 凉血降压,镇静安神。 用于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 瘤、绒毛膜上皮癌、单核细胞性 白血病

被子植物(十大科---新课件)

被子植物(十大科---新课件)

3、地榆、金缨子 月季、玫瑰、山楂、海棠、桃、 李、枇杷等也可入药
龙 牙草


野杏(山杏)



水杨梅
委陵菜
野 蔷 薇
黄 刺 梅
玫 瑰
月 季
月季
苹 果




土庄绣线菊
华北绣线菊.
华 北 珍 珠 梅
★★
4、豆科 Leguminosae
乌头花的解剖图


毛茛


黄花乌头
黄 花 乌 头
展毛 乌 头
金 莲 花
牡 丹
兴安升麻
翠雀
紫 花 漏 斗 菜
瓣 蕊 唐 松 草
唐松草
白头翁
石龙芮
★★
2、十字花科: (Cruciferae)
[科特征]
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 辐射对称;常集成总状花序;花萼4枚,分离, 2轮排列;花瓣4,分离,排列成十字花冠;雄蕊 6枚,分离,4枚花丝长,2枚花丝短,成四强 雄蕊,雌蕊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成1室(由假 隔膜将正常的1室分隔成假2室),侧膜胎座, 每室1-∞胚珠。●● 果实为十字花科特有的角果 。
两侧对称,花常集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或
单生。萼片3至多数,分离,常呈花瓣状;
花瓣3至多数或缺少,分离;雄蕊多数,分离; 雌蕊子房上位,1-∞心皮,分离,1室,每室 具1至多数胚珠,其雄蕊和雌蕊常多数,分离, 螺旋状排列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蓇葖果或聚 合瘦果。
花程式: * ↑ K C A G 3~∞ 3~∞,0 ∞ 1~∞:1:1~∞
[分四个亚科]
1、分亚科的依据:
①花托的形状②雌蕊的类型 ③子房的位置④果实的类型

2010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类

2010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类

4. 花:单生,花各部螺旋排列,两被花,花 单生,花各部螺旋排列,两被花, 各部离生,多数而不固定,辐射对称, 各部离生,多数而不固定,辐射对称,子房 上位,两性花,花粉粒单沟, 上位,两性花,花粉粒单沟,虫媒花 →形成花序,各部轮生,单被或无被花,各 形成花序,各部轮生,单被或无被花, 形成花序 部合生,有定数( 、 或 ) 部合生,有定数(3、4或5)两侧对称或不 对称,子房下位,单性花,花粉粒具3沟或多 对称,子房下位,单性花,花粉粒具 沟或多 风媒花。 孔,风媒花。
第一节 概述
在地史上,中生代以来, 在地史上,中生代以来,冰川毁去了许多植 但我国山地多呈东西走向, 物,但我国山地多呈东西走向,起了阻隔冰 川作用, 川作用,因此许多珍稀植物免于灾难而存活 绵延至今。如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绵延至今。 珙桐 Baillon、水青树属 Tetracentron、云叶树 、 、 属 Eupteloa、紫荆叶属 Cercidiphyllum等。 、 等
5.果实:单果,聚合果,蓇葖果、蒴果、 .果实:单果,聚合果,蓇葖果、蒴果、 瘦果 →聚花果,核果、浆果、梨果 聚花果,核果、浆果、 聚花果 6.种子:胚小,有发达胚乳,子叶2片 .种子:胚小,有发达胚乳,子叶 片 →胚大,无胚乳,子叶1片。 胚大,无胚乳,子叶 片 胚大
初生的、 次生的、 初生的、原始的性状 次生的、较完整的性状 根 茎 直根系 木本 直立 无导管只有管胞 具环纹、 具环纹、螺纹导管 常绿 叶 单叶全缘 互生(螺旋状排列) 互生(螺旋状排列) 须根系 草本 缠绕 有导管 具网纹、 具网纹、孔纹导管 落叶 叶形复杂化 对生或轮生
3、具雌蕊,子房包藏胚珠 、具雌蕊,
胚珠包藏 在心皮形 成的子房 内,受到 良好的保 护作用。 护作用。

(完整版)药用植物学详细总结

(完整版)药用植物学详细总结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一、具有真正的花(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且位置不变)二、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内(雌蕊由心皮组成,每个心皮包括子房、花柱、柱头3部分;胚珠包藏于子房内,受精后发育成果实,保护、扩散种子)三、具有双受精现象(形成三倍体胚乳,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精+卵=合子,精+2极核=胚乳)四、孢子体高度发达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形态学特征(花、果实的形态)为依据➢器官演化的过程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器官分化或特化的同时,常伴随着简化或退化现象➢综合分析植物体各部分的演化情况来确定某特征的地位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假花学说真花学说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裸子植物的花序演变而来,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主要观点:认为无花瓣、单性、木本、风媒花为原始特征,有花瓣,两性,虫媒花为进化特征。

认为木兰目、毛莨目是被子植物的进化类型)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主要论点:单性花由两性花退化而来,无被花是有被花退化而来,认为木兰目、毛莨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恩格勒系统 1897年假花学说❖哈钦松系统 1926年真花学说❖塔赫他间系统 1954年真花学说❖克朗奎斯特系统 1968年真花学说双子叶植物纲➢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多呈膜质➢花两性或单性异株;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单被,花被3-6,宿存;雄蕊6-9,子房上位,心皮2-3,合生成1室,1胚珠,基生胎座➢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多有翅➢种子有胚乳7.蓼科Polygonaceae♀*P3~6,(3~6)A3~9G(2~3:1:1)↑[重要药用植物]药用大黄:多年生草本。

根和根茎肥厚,断面黄色。

叶片近圆形,掌状浅裂,圆锥花序,黄白色花,根茎(大黄)泻热通便掌叶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

植物学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

植物学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

4、叶常具网状脉
5、有乔木、灌木和草本 6、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 7、花粉的萌发孔常有3个
4、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5、以草本为主 6、花部通常3基数,极少4基数, 绝无5基数 7、花粉的萌发孔常有1个
克郎奎斯特有花植物亚纲和目的系统关系图
木兰纲Magnoliopsida
I.木兰亚纲(Magnoliidae)
(三)具雌蕊,结果实
雌蕊由心皮所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3部分。胚 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避免了昆虫的咬噬和 水分的丧失。 不同种或同一种不同个体花柱的长短变化适应特定的 传粉方式。柱头形态的多样性也与对传粉的适应有关。尤 其是柱头与花粉间的识别反应,常可避免近亲繁殖,从而 使后代具更多的变异性和更具活力,有利于植株适应环境 和物种进化。 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具有不同的色、香、 味,多种开裂方式;果皮上常具有各种钩、刺、翅、毛。 果实的所有这些特点,对于保护种子成熟,帮助种子散布 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特征对于被子植物的生存、繁衍与的进化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木兰科(Magnoliaceae)
• 种类与分类:本科有12 /11属,220/ 130种,分布于 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少数在北美南部和中美洲, 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南部及中南半岛。许多是 著名的观赏植物。 1.木兰属 (Magnolia):花顶生,花被多轮,每心皮有胚珠 1~2,蓇葖果,背缝线开裂。 2.含笑属(Michelia):花腋生,开放时不全部张开,雌蕊 轴在结实时伸长成柄,每心皮有胚珠2个。 3.鹅掌楸属(Liriodendron):落叶乔木,叶互生,托叶和叶 柄分离,花顶生,药隔延伸成短附属体,成熟心皮翅果 状,木质,结成球果状,不开裂,脱落,种皮附着于 内果皮。仅2种,一产北美,一产我国中部,鹅掌楸 L. chinense Sarg. 为良好的行道树。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3,哈钦松系统简介
A.Cronquist) (1)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 A.Cronquist)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 1926年和1934年在其 有花植物科志》 年和1934年在其《 y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Ⅰ,Ⅱ中建 立的系统. 立的系统. (2)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 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 多心皮的木兰目 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 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 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 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 来,结果使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相隔 很远,如伞形科和山茱萸科,五加科, 很远,如伞形科和山茱萸科,五加科,唇形科和马鞭 草科等. 草科等.
判断一个类群的是进化还是原始, 判断一个类群的是进化还是原始,必须全面 而综合地考虑. 而综合地考虑.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概述 (1)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建立一个"自 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建立一个" 世纪以来 的分类系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然"的分类系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2)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了数十个分类 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 系统. 系统. (3)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识特别是化石 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 的证据不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的证据不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4)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是哈钦松系统和恩格勒 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是哈钦松系统和恩格勒 系统. 系统.
(4)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经半把 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经半把 双子叶植物放在单子叶植物之前,共有62 62目 344科 双子叶植物放在单子叶植物之前,共有62目,344科, 其中双子叶植物48 290科 单子叶植物14 54科 48目 14目 其中双子叶植物48目290科,单子叶植物14目54科. (5)本教材被子植物分类部分采用修订的恩格勒系统, 本教材被子植物分类部分采用修订的恩格勒系统, 但有的内容有变动. 但有的内容有变动. 假花学说:最早的被子植物的花同裸子植物的球花, 假花学说:最早的被子植物的花同裸子植物的球花, 来自于麻黄类,单性和无被花为原始类群; 来自于麻黄类,单性和无被花为原始类群;已柔荑花 序为起源. 序为起源.

被子植物概述

被子植物概述

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叶具网状脉 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 胚具2片子叶 花粉具3个萌发孔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部通常3基数,极少4基数 胚仅含1片子叶 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柔荑花序类无论从形态上还是解剖学上看,它 们都不可能是最原始的代表,柔荑花序类有可能 是由多心皮类中的无花被类型产生的,因此,恩 格勒系统的进化线路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和常用药用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ae 直根系
单子叶植物纲植物门 Angiospermae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 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生长最繁茂的植物群。 我国有226科,2946属,3万多种;山东有147 科,875属,2002种,其中药用植物1180余种。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1、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简化 2、具有了真正的花; 3、胚珠被心皮所包被 4、具双受精现象; 5、具有果实 6、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
(3)被子植物花的雄蕊和心皮相当于一个极端退化的 裸子植物单性孢子叶球的雄花和雌花,并设想被子植物 来自裸子植物的弯柄麻黄,此种植物具有雌雄异株花序。
由于裸子植物,尤其是麻黄和买麻藤都是以单性花 为主的,所以原始的被子植物也必然是单性花。被子植 物中具有单性花的柔荑花序类就被认为是最原始的类型。
假花学说评价: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进化分类原则
被子植物形态构造的主要规律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一、恩格勒系统
恩格勒和柏兰特于189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发表的分类系统。 主要内容:
(1)被子植物被列为种子植物门中的一个亚门—被子植物亚门,包括双 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纲。

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单轴分枝
2、合轴分枝
这种分枝的特点是顶芽活动到一定时间后,生长 变的极慢,甚至死亡,或分化为花芽,而靠近顶芽 的腋芽则迅速发展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不久, 这条新枝的顶芽又同样停止生长,再由其侧边的腋 芽所代替。所以,合轴分枝的主轴,实际上是一段 很短的主茎与其各级侧枝分段连接而成,因此是曲 折的。如棉花的植株就有果枝和营养枝之分,果枝 便是合轴分枝,营养枝是单轴分枝。
3、匍匐茎 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
4、攀缘茎
茎的一部分形成卷须、吸盘等结构,攀援它物生 长,如黄瓜等。
5、缠绕茎 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 长,如牵牛等。
三、茎的分枝方式
植物的顶芽和侧芽存在着一定的生长相关性。 当顶芽活跃地生长时,侧芽的生长则受到一定的抑 制。如果顶芽因某些原因而停止生长时,一些侧芽 就会迅速生长。由于上述关系,以及植物的遗传特 性, 每种植物常常具有一定的分枝方式:
单叶与复叶的区别
单叶
复叶
单叶叶腋处有芽. 单叶叶柄基部有托叶. 单叶着生的枝上有顶芽.
复叶小叶叶腋处则无芽. 复叶的小叶柄处无托叶. 复叶总叶柄轴顶端无芽.
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
复叶的小叶均排列在一个 平面上.
单叶落叶时,叶片与叶柄 复叶常小叶先脱落,叶轴
同时脱落.
后脱落.
第四节 花的形态特征
一、花序
5、分蘖
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等的分枝方式与双子叶 植物不同。在生长初期,茎的节间极短,几个节密 集生于基部,每个节上生有一叶,每个叶腋内都有 一个腋芽。四、五叶时期禾本科植物幼苗的腋芽就 开始活动,迅速生长为新枝,同时在节位上产生不 定根,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水稻等作物产生分枝的节称为分蘖节,分蘖位的 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分蘖位愈低,其分 蘖发生愈早,生长期长,容易成穗;分蘖位越高, 分蘖发生越迟,生长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无 效分蘖。无效分蘖消耗植物养分,降低产量。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分类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分类

蝶形花冠
旗瓣(Standard) 翼瓣(Wings) 龙骨瓣(Keel)
湿地百脉根
Vicia sativa 箭舌豌豆
豆科
豆科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大豆 Glycine max
大豆 Glycine max
7. 葫芦科(P331) ♂K (5) C (5) A 1+(2)+(2) ;5;(5)
• 按照真花学说,木兰目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 的较原始的类群。
克郎奎斯特有花植物亚纲和目的系统关系图
花程式和花图式(P317-319)
花程式:把花的形态结构用字母、数字 及符号列成公式来表示。
1.字母
• 用以表示花各部分的代号,是每一轮花部拉丁 名词的第一个字母: K 花萼(kalyx) C 花冠(corolla) A 雄蕊群(androecium) G 雌蕊群(gynoecium) P 花被(perianth)
识别要点:
叶常为羽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花冠多为蝶形或假 蝶形;雄蕊为二体,单体或分离。荚果。 本科根据花的形状及花瓣排列方式,分为: 含羞草亚科 云实亚科 蝶形花亚科
含羞草亚科
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 合欢
含羞草 Mimosa pudica Linn.
含羞草 Mimosa pudica Linn.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 1.恩格勒学派 恩格勒学派认为,被子植 物来自于裸子植物的麻黄类中的弯柄麻 黄,由于麻黄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 为主,所以原始的被子植物,也必然是 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说。
• 根据假花理论,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 群是单性花的柔荑花序类植物。
• 2.毛茛学派 毛茛学派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 1个简单的孢子叶球,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 绝灭的本内铁树目,,本内铁树植物的两性 球花,可以演化成被子植物的两性整齐花。 这种理论被称为真花学说。

11被子植物

11被子植物

恩格勒系统是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 大的系统.许多国家的大植物标本室,如 苏联列宁格勒的柯马洛马夫植物研究所的 植物标本室采用恩格勒系统排列,我国科 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也采用这一系 统.《苏联植物志》 统.《苏联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以 中国植物志》 及许多地方植物志都采用恩格勒系统.
二,哈钦松系统
英国哈钦松(J.Hutchinson)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英国哈钦松(J.Hutchinson)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分双子叶植物系统和单子叶植物系统,先后发表 于1926年和1934年,1948年,1959年和1973年 1926年和1934年,1948年,1959年和1973年 经过修订.将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支和草本支两 大支,分别以木兰目(Magno1iales)和毛茛目 大支,分别以木兰目(Magno1iales)和毛茛目 (Ranales)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 (Ranales)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 植物比较进化,而与恩格勒系统不同.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美国纽约植物园主任克朗奎斯特于1968年发表《 美国纽约植物园主任克朗奎斯特于1968年发表《有 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 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The Evolution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1ants")提出一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与 P1ants" 塔赫他间系统有许多类似处.后又于1979年和1981 塔赫他间系统有许多类似处.后又于1979年和1981 年修改,也称被子植物为木兰植物(Magno1iophyta), 年修改,也称被子植物为木兰植物(Magno1iophyta), 下分2 下分2纲:
恩格勒系统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 恩格勒系统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即木本植物 中花单性,无花瓣,有柔荑花序者,如壳斗科, 杨柳科等) 杨柳科等)为双于叶植物中原始类型.这一观点今 天为许多学者所反对.另外,系统中单子叶植物 放在双子叶植物前面,也被认为不妥当.后来在 第12版(修订版)《植物分科纲要》("Syllabus der 12版 修订版) 植物分科纲要》 Pflanzenfamilien")(1964)中,已经为负责修订此 Pflanzenfamilien")(1964)中,已经为负责修订此 书的曼希尔(Melchior)所改变,即将双于叶植物改 书的曼希尔(Melchior)所改变,即将双于叶植物改 排在单子叶植物前面.

4-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马兜铃科-细辛

4-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马兜铃科-细辛

[功效] 味辛,性温。小毒。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 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用量 1~ 3g。 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成分〕
北细辛含挥发油2.0-4.5% ,油中主要成 分为甲基丁香酚、细辛醚、去甲乌药碱 黄樟醚,并含α-及β-蒎烯、细辛脂素、 优香芹酮、爱草醚等。
华细辛主产陕西、河南、山东、浙江、福 建等省。
[药材特征] 北细辛:常卷缩成团。根茎横走,表 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节,具短分 枝,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
根细长,密生节上,表面灰黄色,
有须根及须根痕。
华细辛: 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 长0.2~1cm。气味弱。
均以根多、色灰黄、气味浓者为佳。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约11000种。 分为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一、马兜铃科 细辛属:细辛、杜衡 马兜铃属: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 马蹄香属:马蹄香
细辛 Asari Radix et Rhizoma [来源] 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及华细辛的干燥
根及根茎。
2 抑菌
黄樟醚
3 抗炎
去甲乌药碱
4平喘祛痰 甲基丁香酚 细辛醚
5 毒性、致癌
黄樟醚
马兜铃
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南马兜铃的果 实,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
产地: 北马兜铃为东北
南马兜铃为江苏
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 在东北地区又叫后老婆罐,桃筐。
果实可入药。 其根称青木香,藤称天仙藤,也可药用。 【成分】 马兜铃酸(肾衰竭) 【功效】 止咳平喘 慎用
北细辛
华细辛
[植物形态] 北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生多数须根

浙中大药用植物学课件11被子植物

浙中大药用植物学课件11被子植物

石竹科(太子参)
石竹科(太子参)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形态特征]
(1)草本或草质藤本(稀木本)。叶多互生, 藤本常对生,如铁线连属。单叶或复叶。
(2)花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和圆 锥花序;萼片有时呈花瓣状;雄蕊和心皮多数, 离生,螺旋状排列在隆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3)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后者羽毛状花柱
识别要点:叶对生,节常膨大。穗状花序 顶生,无花被,雄蕊花丝极短,药隔发达。
药用植物
草珊瑚:常绿亚灌木,茎具膨大的 节,叶卵状披针形。花序穗状顶生。雄 蕊1,棒状;药室比药隔短。核果球形, 红色。
金粟兰科(草珊瑚)
桑科 Moranthaceae
[形态特征] (1)木本。常有乳汁。雌雄异株或同株。 (2)葇荑、穗状、头状、隐头等花序;单
(3)胞果,稀为浆果或坚果。
识别要点:草本。花小,单被,花下常有1枚 干膜质苞片和2枚小苞片。胞果。
药用植物
牛膝:茎四棱形,节膨大,叶对生。 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
川牛膝:茎中部以上近四棱形。多数 聚伞花序密集成圆头状。
苋科(鸡冠花)
苋科(鸡冠花 种子)
苋 科 ( 青 葙 子 )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药用植物
北细辛:叶端急尖,上表面的叶脉有短柔毛, 背面被较密的毛。花顶端3裂,裂片向下反卷 。
华细辛:叶端渐尖,背面仅脉上有毛。花被裂片 直立或平展,不反折。
马兜铃:草质藤本。叶互生,三角状狭卵形, 基部心形。花单生叶腋,花被基部球状,中部管 状,上部成一偏斜的舌片。蒴果近球形。
马兜铃科(北马兜铃)
[形态特征]
(1)草本。节常膨大。单叶对生,全缘,常在基 部联合。

被子植物(十个次级大科----新课件)

被子植物(十个次级大科----新课件)
繁缕、霞草等也可入药。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L.
石竹
石竹
石竹
石竹花解剖
石竹特立中央胎座
兴 安 石 竹
霞 草
4、木兰科 ★( Magnoliaceae )
〔科特征〕 木本,植物体具油细胞而具香气,单叶互 生, 全缘,托叶大而早落,具明显的环状托 叶痕。花大,单生于枝顶,花两性,辐射 对称 ;花常三基数,花被片6-15枚,常呈 花瓣状,子房上位,雄蕊、雌蕊常多数,分 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突起的花托上,每心 皮具1-2个胚珠.花托果期延长, 聚合蓇突 果或聚合浆果。
●●. 本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 花程式:
* P6-15 A ∞ G ∞ : 1 : 1-2
本科共有20属,3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我国共有14属,160余种。 药用共有8属,90余种
❖ 代表植物:
1、玉兰(又名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2、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 花程式:
互生
﹡ K C A G (5) 5 5 (2~5:2~5:1)
本科70属,700种, 我国22属,160种。
❖ 代表植物:
1、人参
Panax ginseng
2、三七(田七) Panax pseudo-ginseng
3、西洋参、刺五加、短梗五加等也可入药。


人 参


三 七
蓼、荞麦等也可以药用。
掌叶大黄
唐 古 特 大 黄
何 首 乌
虎杖雄花
虎杖雌花


酸模
巴天酸模
酸 模 叶蓼
扁 蓄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 38/47页 -
后生花被亚纲
• 形态特征:
茜草科 Rubiaceae
♀♂* K(4-5)C(4-5)A4-5G(2:2:1-∞)
• 1、木本或草本,有时攀援状。
• 2、单叶对生或轮生,常全缘;有托叶,有时呈叶状。
• 3、花两性,辐射对称,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状或头状; 花萼 、 花 冠 4 ~ 5 裂 , 稀 6 裂;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且互生。子 房 下 位 , 心 皮 2 , 合 生 , 常 2 室 , 每 室 1 至多数胚珠。
2. 熟悉小檗科、石竹科、锦葵科、罂粟科、旋花科、龙胆科、夹竹桃 科、忍冬科、桔梗科、葫芦科、鸢尾科、紫草科的主要特征和各科 常见的药用植物。
3. 了解新疆各科植物资源概况。
《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 2/47页 -
重点难点
1、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2、重点科植物的特征和各科常见药用植物
- 11/47页 -
【重要药用植物】
薄 荷(单萼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
《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 12/47页 -
《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 13/47页 -
【重要药用植物】
《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4、四枚小坚果。
《 4-药用植物学-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新 》
- 4/47页 -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伞花序, 然后再成穗状、总状、圆锥状花序
柱头2浅裂 雄蕊4枚,二长二短
花冠2唇形, 上唇2裂,下唇3裂
花柱1个着生于4 分裂子房的基部

石大药用植物学课件11被子植物

石大药用植物学课件11被子植物
另外,大麻中含的大麻酚类成分有致幻作用,是 一种毒品。
5、檀香科
【形态特征】乔木、灌木或草本,常寄生或半寄生, 单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无托叶,坚果或核果。
【显微特征】檀香的木质部具有晶鞘纤维、含晶厚 壁细胞和草酸钙方晶。
【药用植物】檀香、百蕊草
地檀香
百蕊草
6、桑寄生科
【形态特征】半寄生性灌木,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 革质,全缘,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或两 侧对称,花被片3~6枚,分离或下部合生成管,雄 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子房下位,浆果,稀核果,种 子一枚,不具种皮,胚乳周围常有一层粘稠物质。
【显微特征】根中常有异型维管束,排列成同心 环状,多含草酸钙晶体。
【药用植物】牛膝、川牛膝、鸡冠花、青葙。
牛膝
鸡冠花
青葙
10、商陆科
【形态特征】草本或灌木,稀乔木,单叶互生, 全缘,单被花,辐射对称,总状或聚伞花序,子 房上位,多为聚合浆果,扁球形,稀蒴果或翅果。
2、胡椒科
【形态特征】藤本或肉质草本,常具香气或辛辣气, 单叶,常互生,全缘,基部两侧常不对称,穗状花 序,浆果,种子一枚,有丰富的外胚乳。 【显微特征】茎内维管束常散生,导管细小。
【药用植物】胡椒、荜茇、海风藤、毕澄茄
海风藤
3、金粟兰科
【形态特征】草本或灌木,节部常膨大,单叶对生, 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核果。
【显微特征】有草酸钙方晶和簇晶,表皮往往具有叠 生星状毛。
【药用植物】桑寄生、槲寄生。
桑寄生
7、马兜铃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藤本,单叶互生,叶 片多为心形,全缘,稀3-5裂,无托叶,花两性, 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单被花,下部合生成管状, 顶端三裂或向一侧扩大,雄蕊6~12,花丝短, 分离或与花柱合生,蒴果,种子多数,有胚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⒈具有真正的花:能适应虫媒、鸟媒、风媒、水 媒等传粉条件由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等构成。 ⒉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内,受到良好的保 护作用,发育成种子和果实。 ⒊具双受精现象:在受精过程中1个精子与卵细胞 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另1个精子与2个极核结合, 发育成三倍体的胚乳。这种胚乳为幼胚发育提供营养, 具有双亲的特性,能为新植物提供较强的活力。 ⒋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具有多种 习性和类型,如水生、陆生、自养或寄生、木本、草 本、直立或藤本,常绿或落叶,一年生、二年生或多 年生。 5、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中的木质部 出现了导管,韧皮部出现了筛管和伴胞,加强了水分 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
• 这些区别点只是相对的、综合的,实际上有交错的现象: • (1)一些双子叶植物科中有1片子叶的现象,如睡莲科、毛 茛科、小檗科、罂粟科、胡椒科、伞形科、报春花科等。 • (2)双子叶植物中有许多须根系的植物,尤其在毛茛科、 车前科、茜草科、菊科等科中为常见。 • (3)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等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星散维 管束,而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幼期也有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并有初 生形成层。 • (4)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等也有网状脉。 • (5)双子叶植物的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有3基数 的花,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有4基数的花。 •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单子叶植物的须根系、缺乏形成层、平 行脉等性状,都是次生的,它的单萌发孔花粉却保留了比大多数 双子叶植物还要原始的特点。在原始的双子叶植物中,也具有单 萌发孔的花粉粒,这也给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提供了依 据。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
•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 3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分类。 4 下述各科的特征和主要药用植物: 三白草科、桑科、马兜铃科、蓼科、石竹科、毛茛科、木兰科、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五加科、伞形科、 木犀科、夹竹桃科、萝摩科、旋花科、唇形科、茄科、玄参科、葫芦科、 桔梗科、菊科、禾本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兰科。 (二)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 区别、原始花被亚纲与后生花被亚纲的区别。 2 掌握桑科、蓼科、石竹科、毛茛科、木兰科、十字花科、蔷薇科、 豆科、芸香科、五加科、伞形科、木犀科、萝摩科、唇形科、茄科、玄 参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兰科的特征和主要 药用植物。 3 熟悉三尖杉科、三白草科、马兜铃科、大戟科、锦葵科、夹竹桃 科、旋花科、禾本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药用植物。 4 熟悉野外实习常见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 5 了解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分类。

生活型 花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规律
花 花各部螺旋状排列 花各部多数而不固定 子房上位 雌雄蕊分离 边缘胎座、中轴胎座 胚珠多数 花粉粒具单沟 单果、聚合果 真果 胚小、胚乳发达 子叶二枚 轮状排列 花各部数目不多,有定数 子房下位 合生成合蕊柱 侧膜胎座、特立中央胎座 胚珠少数 具3沟或多孔 聚花果 假果 胚大,无胚乳 子叶1枚
概述
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 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约有20—25万种, 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我国被子植物 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近3万种。被 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两个主要类群。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 介绍,药用被子植物有213科,1957属, 10027种(含种下分类等级),占我国药用 植物总数的90%,中药资源总数的78.5%, 因此被子植物是药用种类最多的类群,大 多数中药和民间药物都来自被子植物。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规律

• • • • • • • • • • • • • • • • 根 茎
初生的原始性状 直根系 木本 直立 有管胞无导管 常绿 单叶全缘 互生或螺旋状 多年生 绿色自养植物 花 花被离生
次生的进化性状 须根系 草本 直立 有导管 落叶 叶形复杂 对生或轮生 一年生 寄生、腐生植物 形成花序 单性花 雌雄异株 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风媒花 单被花或无花被 花被合生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1、胚常有2片子叶(极少1、3或4)
2、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3、茎内维管束常呈环状排列,具 形成层能加粗。 4、叶常具网状脉 5、有乔木、灌木和草本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1、具1片子叶(少有胚不分化)
2、主根不发达,具有须根系 3、茎内维管束常散生,无形成层 ,通常不能加粗。 4、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5、以草本为主
哈钦松系统简介
1.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 A.Cronquist )y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 • 志〉Ⅰ、Ⅱ中建立的系统。 2.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 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 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 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 系统位置上相隔很远,如伞形科和山茱萸科、五加 科,唇形科和马鞭草科等。 3.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 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目69 科。
塔赫他间系统简介
• 1.前苏联植物塔赫他间学家A.Takhtajan于1954 年在其〈被子植物起源〉一书中所公布的系统。 2.首先打破了传统把双子叶植物分为离瓣花亚 纲和合瓣花亚纲的分类。 3.在植物分类等级上增设了‘超目’一级分类 单元。 4.将原属毛茛科的芍药属独立为芍药科等,都 和现代植物分类学、孢粉学、植物细胞学和化学分类 学的发展相吻合一类,认为是进化的一类植物,将葇 荑花序作为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而把木兰目、 毛茛目等认为是进化的类别。 5.在1980年修订版中,共有28超目,92目,416 科,其中双子叶植物木兰纲20超目,71目333科,单子 叶植物百合纲8超目21目,77科。
克朗奎斯特系统简介

1.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 A.Cronquist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 类和演化〉一书中发表的系统。 2.与塔赫他间系统类似,但取消了 ‘超目’ 一级分类单元。 3.在1981年修订版中共有83目, 383科,其中双子叶植物64目328科,单子 叶植物19目65科。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重要的药用植物 两纲的主要区别如下:
果实
种子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 概述 • 1.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 建立一个“自然”的分类系统作出了巨大的努 力。 2.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 了数十个分类系统。 3.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 识特别是化石的证据不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 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4.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是哈钦松 系统和恩格勒系统,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 克郎奎斯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
6、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 6、花部通常3基数,极少4基数 ,绝无5基数 7、花粉的萌发孔常有3个 7、花粉的萌发孔常有1个
以上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有交错 现象,如双子叶植物纲中的毛茛科、车 前科、菊科等有须根系植物;胡椒科、 睡莲科、毛茛科、石竹科等有维管束呈 星散状排列的植物;樟科、木兰科、小 檗科、毛茛科有3基数的花; 眼子菜科、 百合科、百部科等有四基数的花睡莲科、 毛茛科、小檗科、罂粟科、伞形科等有 1片子叶的现象。单子叶植物纲中的天 南星科、百合科、薯蓣科等有网状脉序。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双子叶植物纲分为原始花被亚纲(离瓣花亚纲)和后生花被亚纲(合瓣花亚 纲)。 (一)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又称古生花被亚纲或离瓣花亚纲Choripetalae,是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 花无被、单被或重被,花瓣通常分离,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恩格勒系统简介
1.德国分类学家恩格勒A.Engler 和勃兰特K.Prantl于 1897 • 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类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统。 2.是比较完整的一个分类系统,将植物界分为13门。 3.将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将合瓣花植物归 并一类,认为是进化的一类植物,将葇荑花序作为双子叶植物 中最原始的类群,而把木兰目、毛茛目等认为是进化的类别。 4.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经半把双 子叶植物放在单子叶植物之前,共有62目,344科,其中双子 叶植物48目290科,单子叶植物14目54科。 5.本教材被子植物分类部分采用修订的恩格勒系统,但 有的内容有变动。
(二)后生花被亚纲 Metachlamydeae 又称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其主要 特征是花瓣多少连合 成合瓣花冠。花冠形 成各种形状,如漏斗 状、钟状、唇形、管 状、舌状等。增强了 对虫媒传粉的适应和 对雄蕊和雌蕊的保护, 被认为是较进化的植 物类群。 二、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