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0dce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6.png)
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且检查结果受磁场均匀度和扫描序列的影响较 大。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d7e33e4431b90d6c85c7f8.png)
• 间接征象(secondary signs)
乳头内陷 皮肤增厚、水肿 肿瘤周围粗大血管影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头内陷 dented nipple
皮肤增厚 skin incrassation
血管增多 vein increased
腋窝淋巴结转移 Metastasis axillary nodes
10~20Hu ●乳腺后间隙 2、增强扫描:有强化
正常乳腺
正常乳腺
乳腺疾病的基本CT表现
肿块:通过CT值的测量可判断肿块的囊变、出血、坏 死和钙化情况 增强扫描:良性肿瘤中等强化,恶性肿瘤明显强化
钙化 :良性病变钙化多较粗大,恶性病变多呈沙粒样 乳头内陷及局部皮肤增厚回缩:恶性肿瘤常见 乳腺后间隙消失及淋巴结增大:恶性肿瘤常见
块的形态 • 能分辨囊性肿块及实质性肿块 • 可显示腋窝淋巴结 • 对钙化灶不能显示
中南医院 乳腺影像学主要检查方法
乳腺X线摄影(钼靶和CR)
乳腺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
乳腺MRI
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乳腺疾病重要检查方法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乳腺的解剖结构 • 乳房由输乳管、腺叶、腺小叶、腺泡以及
• 肿块
– 定位:位于乳腺哪个象限 – 大小 – 形态: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
结构扭曲 – 边界:毛刺样、模糊的、小分叶 – 密度:高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
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
• 形态:良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少见不 规则形及结构扭曲
• 边界:良性肿块边界清晰,无毛刺 • 密度:良性肿块密度可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 • 钙化:良性钙化呈粗大颗粒状或环形、爆米花状;
乳腺癌的CT表现
乳腺肿瘤的诊断23页PPT
![乳腺肿瘤的诊断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5410b727d3240c8447eff1.png)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乳腺分叶状肿瘤1ppt课件
![乳腺分叶状肿瘤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04823dc281e53a5802ff73.png)
根据WHO2003组织学分期:乳腺叶状囊肉瘤重 命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 和恶性。 目前的倾向是PTs仅指由良性腺上皮成分(有时上 皮成分可呈不典型增生或癌变)和恶性间叶组织混 合组成的恶性肿瘤。如上皮和间质均为良性的称 为分叶型腺纤维瘤或巨纤维腺瘤。
2.发病情况
转移和术后复发是恶性PTs的临床表现。转 移发生率通常为3%~17%,且大多出现在 诊断后的5年内。 和其它肉瘤一样,主要通过血行转移,转移的 主要部位是肺(66%),其次是骨(22%),再 其次是肌肉和软组织,少数病例亦可转移到 肠系膜、胸膜和皮肤等(约占15%)。淋巴 转移很少见。
转移一半在术后5至10年内,约10%的转移 率 良性:0%; 交界性:4%; 恶性:22% 局部复发主要取决于最初手术的类型,局部 切除者远高于单纯乳腺切除术。 复发多在两年内,复发率在良性,交界性 和恶性分别为17%、25%和27%。
乳房彩超 呈球形或结节状的实体图像,为低回声 反射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囊性者有囊和 实性混合图像。 PTs多边界清楚规则,易误为良性肿物(腺纤 维瘤) PTs体积较大,合并坏死、液化、出血,很难 与癌区分。
本病的可靠诊断是病理组织学检查,鉴于本 病的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同一肿瘤的不同 部位其组织学表现不一定相同。故取材应 多部位、多切片,以免漏诊。
8.预后
PTs经手术治疗的预后良好。其5年生存率 为82.9%, 10年生存率为92.9%。 有关PTs预后因素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年 龄、症状持续时间、未产妇、皮肤改变和 外科手术类型对预后无相关。肿瘤的大小 一直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对 PTs的预后意见尚不统一。
《乳腺影像诊断2》幻灯片PPT
![《乳腺影像诊断2》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25dfcfe2bd960591c677a9.png)
小血管丛。患侧乳腺静脉影管径较健侧增 粗,双侧血管横径比大于1:1.4时提示血 管增粗由恶性病变所致。血运有明显增加 者,代表癌细胞分化差,转移时机较多。
右
乳
血
浸 润
管
性
增
导
粗 且
管 癌 侵
杂
及
乱
周 围
组
织
排 笔 状 血 管
边缘不规那么的粗大索条状影,可伴恶性 钙化。假设侵及大导管,可在乳头与肿块 间出现粗大导管相,即“癌桥〞形成。
围
组
织
张在肿块周围产生细条状致密影。发生 于乳腺顶尖部的粗大淋巴管形成笔直的 细线样致密影,形似塔尖。
塔
右
尖
乳
征
低
分
化
腺
癌。
密度均匀致密,无低密度脂肪中心,境界 可模糊不清。隐匿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转移可先于乳腺肿块出现。
癌肿浸润淋巴结,透亮脂肪中心消失,呈实心
左
淋
乳
巴
浸
结 转 移, 其
右 乳 浸 润 性 小 叶 癌,
癌 桥 形 成。 左 乳 单 纯 癌
。
角形致密影。病理上由癌床、炎性性细 胞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由乳腺癌 引起的牛角征较致密,易合并钙化。
悬韧带增粗-----牛角征
牛
角
征
左
,
乳
悬
浸
韧
润
带
性
增
导
厚。
管
癌。
左
乳
浸
润
牛 角
性 导 管
征
癌, 侵
及
周
乳腺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李坚
五、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课件
![乳腺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4a2b54e53a580217fcfe28.png)
完整版课件
23
完整版课件
24
乳腺良性肿块
• 边界光滑 • 圆形或卵圆形 • 可见特征性钙化 • 超声为囊性
完整版课件
25
乳腺良性肿块
皮脂腺囊肿
• 紧邻皮肤,但病变处皮肤无变化 • 病变较稳定 • B超为低回声囊性物,紧邻皮肤
完整版课件
26
• 常见于创伤或 手术后
• 动脉血供:胸廓动脉、腋动脉、肋间动脉
完整版课件
4
乳腺检查方法
• 钼靶X线照像 • B超 • MRI • 红外线
完整版课件
5
乳腺钼靶照像
• 钙化 • 肿块 • 腺体结构紊乱
完整版课件
6
乳腺病变分布
完整版课件
7
乳腺的钙化
• 钙化形态 • 钙化大小 • 钙化分布 • 钙化密度
完整版课件
8
乳腺良性钙化
• 皮肤钙化:
小环形钙化,孤立 或呈簇状分布
完整版课件
9
乳腺良性钙化
• 分泌性钙化-浆 细胞性乳腺炎
高密度短棒状钙化, 或沿乳管走行的分 支状
完整版课件
10
乳腺良性钙化
• 脂肪坏死
乳腺局部手术或创 伤后脂肪坏死形成 囊肿,囊壁钙化
环形、蛋壳样钙化、 大小不一
多见于脂化型乳腺
完整版课件
11
乳腺良性钙化
完整版课件
18
乳腺良性病变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 密度增高影 • 边界不清 • 营养不良型细小、不规则钙化,簇状或散在
分布 • 常见于双侧乳腺
完整版课件
19
乳腺良性病变
纤维囊性乳腺(fibrocystic breasts)
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表现PPT课件
![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1bf26da0116c175e0e48a4.png)
• 肿瘤是否出现囊变与肿瘤大小有关。<5cm 者不易出现 囊变;而>5cm者无论良性还是非良性均易出现囊变
(5)不易出现腋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鉴别良性、非良性
• 形态、边界上无法区分 • 超声回声是否均匀及血流是否丰富的角度
也无统计学差异 • 部分研究认为肿瘤大小有助于鉴别肿瘤良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女,69岁,发现右乳肿物10年余。浸润性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小结
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小肿瘤密度(或信号 )多均匀,而大的肿瘤常因囊变而密度( 或信号)不均匀,密度较高,不易钙化, 不易淋巴结转移:应考虑 叶状肿瘤可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26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女,41岁,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女,39岁,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月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女,50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女,21岁,B超发现右乳肿物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女,43岁,发现右乳肿物10余年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精选ppt课件最新
女, 43 岁, 发 现 右 乳 肿 物
恶性:肿瘤越大交界性及恶性的可能性越大,术后复发
的可能性增加,但没有确定判断良恶性的肿瘤大小的界值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女,50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恶性叶状肿瘤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女,41岁,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5)不易出现腋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鉴别良性、非良性
• 形态、边界上无法区分 • 超声回声是否均匀及血流是否丰富的角度
也无统计学差异 • 部分研究认为肿瘤大小有助于鉴别肿瘤良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女,69岁,发现右乳肿物10年余。浸润性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小结
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小肿瘤密度(或信号 )多均匀,而大的肿瘤常因囊变而密度( 或信号)不均匀,密度较高,不易钙化, 不易淋巴结转移:应考虑 叶状肿瘤可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26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女,41岁,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女,39岁,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月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女,50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女,21岁,B超发现右乳肿物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女,43岁,发现右乳肿物10余年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精选ppt课件最新
女, 43 岁, 发 现 右 乳 肿 物
恶性:肿瘤越大交界性及恶性的可能性越大,术后复发
的可能性增加,但没有确定判断良恶性的肿瘤大小的界值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女,50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恶性叶状肿瘤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女,41岁,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乳腺叶状肿瘤、乳腺肉瘤影像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乳腺肉瘤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c652b3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2.png)
概述
➢ 乳腺肉瘤比较罕见,其发生率在所有乳腺恶性肿瘤中不足1%, 文献上主要为个案报道,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 乳腺肉瘤的病理类型繁多,其中血管肉瘤是乳腺肉瘤中相对常 见的类型,占所有乳腺肉瘤的2.7%-9.1%,因乳腺血管肉瘤临 床及影像上相对具有一些特异性表现,在此仅对血管肉瘤做一 介绍。
➢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楚,活动性好,少数伴局部 轻度疼痛。
➢ 肿瘤增长缓慢,病程较长,部分患者有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的病史, 对诊断此病有提示意义。
临床与病理
➢ 在大体病理上,叶状肿瘤多较巨大,外形常呈分叶状,质地韧, 界限清楚,多有较完整的包膜。
➢ 小的肿瘤呈实性,大的肿瘤内可出现囊腔,内可含棕色液、清亮 液、血块或胶冻样物。
乳腺叶状肿瘤、乳腺肉瘤
解剖
位置: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上起第 2~3 肋,下至第 6~7 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胸大 肌前面的深筋膜与乳腺体后面的包膜之间为乳腺后间隙
解剖
结构:乳房表面中央有乳头,乳头顶端有输乳管的开口,乳头周围色 素较深的环形区称乳晕,表面有许多小隆起,其深面为乳晕腺,可分 泌脂性物质润滑乳头,乳头和乳晕的皮肤较薄,易于损伤而感染
谢谢
2.X线上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 可有分叶,密度均匀且近似正常腺体密度, 部分可见粗颗粒状钙化。
3.部分纤维腺瘤在T2上可见内部呈低/中 等信号分隔特征性表现。
4.增强扫描大多数纤维腺瘤表现为缓慢渐 进性的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乳腺癌)
1.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 有相应临床症状;
2.X线上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 缘不光滑,有毛刺,密度较高, 钙化多细小;
乳腺叶状肿瘤PPT
![乳腺叶状肿瘤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2a806d4431b90d6c85c7a9.png)
乳腺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r of breast
1/12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由间质细胞和上皮两种 成分组成的肿瘤 ➢其生物学行为既不同于乳腺良性肿瘤,也不 同于乳腺恶性肿瘤
2/12
【临床与病理】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以中年妇女居多
➢无痛性肿块,增长缓慢,但也可在短期内突 然增大
➢动态增强:早期时相多为明显渐进性强化; 延迟时相时间-信号曲线多为平台型,并可见 无强化的囊腔和其间分隔
➢DWI上ADC值偏低
➢MRS上可见明显胆碱峰
8/12
分叶状肿块,增强呈明显渐进性强化,内见分隔
9/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肿块呈明显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密度 较高 MRI增强扫描,早期时相多为明显渐进性强 化;延迟时相时间-信号曲线多为平台型,并可 见无强化的囊腔和其间分隔
➢血供增多—粗大的血管影 ➢钙化(少见):粗大不规则的颗粒状、片状
或环状
4/12
5/12
6/12
2、CT表现: ➢叶状肿瘤在CT平扫的表现与X线表现相同 ➢增强扫描叶状肿瘤呈明显强化,患乳血管明
显增多
7/12
3、MRI表现:
➢平扫,大多为边缘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 块,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 T2WI为不 均匀较高信号;可有出血、坏死或黏液样变
10/12
鉴别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 前者密度较高,明显分叶状外形,边缘光滑、
锐利,血供明显增多;肿瘤内可见囊腔及分 隔—重要的鉴别点 ➢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癌鉴别 乳腺癌边缘多不整齐,有毛刺或呈分叶状,质地韧,界限清楚,多有 较完整的包膜
➢分良性(Ⅰ级)、交界性(Ⅱ级)及恶性 (Ⅲ级),术后易复发
phyllodes tumor of breast
1/12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由间质细胞和上皮两种 成分组成的肿瘤 ➢其生物学行为既不同于乳腺良性肿瘤,也不 同于乳腺恶性肿瘤
2/12
【临床与病理】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以中年妇女居多
➢无痛性肿块,增长缓慢,但也可在短期内突 然增大
➢动态增强:早期时相多为明显渐进性强化; 延迟时相时间-信号曲线多为平台型,并可见 无强化的囊腔和其间分隔
➢DWI上ADC值偏低
➢MRS上可见明显胆碱峰
8/12
分叶状肿块,增强呈明显渐进性强化,内见分隔
9/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肿块呈明显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密度 较高 MRI增强扫描,早期时相多为明显渐进性强 化;延迟时相时间-信号曲线多为平台型,并可 见无强化的囊腔和其间分隔
➢血供增多—粗大的血管影 ➢钙化(少见):粗大不规则的颗粒状、片状
或环状
4/12
5/12
6/12
2、CT表现: ➢叶状肿瘤在CT平扫的表现与X线表现相同 ➢增强扫描叶状肿瘤呈明显强化,患乳血管明
显增多
7/12
3、MRI表现:
➢平扫,大多为边缘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 块,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 T2WI为不 均匀较高信号;可有出血、坏死或黏液样变
10/12
鉴别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 前者密度较高,明显分叶状外形,边缘光滑、
锐利,血供明显增多;肿瘤内可见囊腔及分 隔—重要的鉴别点 ➢乳腺叶状肿瘤与乳腺癌鉴别 乳腺癌边缘多不整齐,有毛刺或呈分叶状,质地韧,界限清楚,多有 较完整的包膜
➢分良性(Ⅰ级)、交界性(Ⅱ级)及恶性 (Ⅲ级),术后易复发
乳腺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的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1e98c6770bf78a6529547d.png)
乳腺癌的放射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系统 )
.
1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 临床:触诊 • 影像学:乳腺X线、超声 、MRI、PET/CT • 病理:术前穿刺活检
2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简介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6
1类(category 1)
乳腺X线摄影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 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 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 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类 或4A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 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 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7
2类(category 2)
• 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 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 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 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均属此类
• 但是,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 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 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 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
18
右乳纤维腺瘤,边缘清楚,见窄细透明晕。
19
密度
•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 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和脂 肪密度四种描述。
•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系统 )
.
1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 临床:触诊 • 影像学:乳腺X线、超声 、MRI、PET/CT • 病理:术前穿刺活检
2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简介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6
1类(category 1)
乳腺X线摄影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 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 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 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类 或4A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 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 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7
2类(category 2)
• 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 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 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 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均属此类
• 但是,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 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 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 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
18
右乳纤维腺瘤,边缘清楚,见窄细透明晕。
19
密度
•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 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和脂 肪密度四种描述。
•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常见乳腺肿瘤的影像表现PPT课件
![常见乳腺肿瘤的影像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4af7cb7c1cfad6195fa7da.png)
乳腺粘液癌在MRI上多表现为肿块,单纯型粘液癌常边界清晰,而混 合型粘液腺癌多为边缘不规则或有毛刺的肿块
肿块在T2WI上呈高或明显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较高,甚 至高于正常腺体了;低信号分隔征
强化多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及由边缘向内部渗透的向心 性强化;TIC曲线多为上升型,少量可表现为平台型,流出型罕见
浸润性小叶癌
(二)影像表现
X线表现: 表现为结构扭曲和星芒状边缘肿块较浸润性导管癌更多见 X线上诊断小叶癌假阴性可达46%
MRI表现: MRI 诊断ILC 的敏感度为83-100% 最常见的表现是边缘毛刺状的不规则肿块,继而是非肿块强化,见
广于20%~40%的病例 增强以不均匀强化为主,TIC 早期多为快速强化,延迟期上升
使对比剂渗透的速度相对缓慢,有文献曾报道导管内乳 头状瘤和浸润性导管癌在早期强化率上有显著差异,导 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有相对较低的早期强化率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分布部位,有无扩张导管相连、 TIC强化曲线等需与腺病结节、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相 鉴别
囊实性结节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瘤 乳腺癌
叶状肿瘤
为正常乳腺组织异常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少见瘤样病变,并非真肿瘤 触诊质地软硬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活动度好 病变主要是脂肪组织组成,混杂不同比例的腺体和纤维组织
错构瘤
(二)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密度明显不均,部分肿块在致密的背影上 出现多个透明区,呈蜂窝状;或者在低密度的背景上散布致密结节, 如水中浮岛。部分肿块致密,轻度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界限不清。 瘤体内外均为脂肪组织者可清晰显示出包膜 2、MRI表现 T1、T2上因成分含量不同而不同,多以脂肪组织信号为主 需与乳腺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腺瘤鉴别
肿块在T2WI上呈高或明显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较高,甚 至高于正常腺体了;低信号分隔征
强化多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及由边缘向内部渗透的向心 性强化;TIC曲线多为上升型,少量可表现为平台型,流出型罕见
浸润性小叶癌
(二)影像表现
X线表现: 表现为结构扭曲和星芒状边缘肿块较浸润性导管癌更多见 X线上诊断小叶癌假阴性可达46%
MRI表现: MRI 诊断ILC 的敏感度为83-100% 最常见的表现是边缘毛刺状的不规则肿块,继而是非肿块强化,见
广于20%~40%的病例 增强以不均匀强化为主,TIC 早期多为快速强化,延迟期上升
使对比剂渗透的速度相对缓慢,有文献曾报道导管内乳 头状瘤和浸润性导管癌在早期强化率上有显著差异,导 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有相对较低的早期强化率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分布部位,有无扩张导管相连、 TIC强化曲线等需与腺病结节、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相 鉴别
囊实性结节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瘤 乳腺癌
叶状肿瘤
为正常乳腺组织异常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少见瘤样病变,并非真肿瘤 触诊质地软硬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活动度好 病变主要是脂肪组织组成,混杂不同比例的腺体和纤维组织
错构瘤
(二)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密度明显不均,部分肿块在致密的背影上 出现多个透明区,呈蜂窝状;或者在低密度的背景上散布致密结节, 如水中浮岛。部分肿块致密,轻度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界限不清。 瘤体内外均为脂肪组织者可清晰显示出包膜 2、MRI表现 T1、T2上因成分含量不同而不同,多以脂肪组织信号为主 需与乳腺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腺瘤鉴别
乳腺影像学诊断课件
![乳腺影像学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abff450b4e767f5bcfce3f.png)
著变化Biblioteka 学习交流PPT22
乳腺肿块
• 形状
• 边缘
圆形、卵圆形 分叶状 不规则
圆形 小叶形 磨玻璃 边界欠清 毛刺 晕征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乳腺良性肿块
• 边界光滑 • 圆形或卵圆形 • 可见特征性钙化 • 超声为囊性
学习交流PPT
25
乳腺良性肿块
皮脂腺囊肿
• 紧邻皮肤,但病变处皮肤无变化 • 病变较稳定 • B超为低回声囊性物,紧邻皮肤
学习交流PPT
35
乳腺良性肿块
脂肪瘤
• 边界清晰,脂肪密度 • 较常见 • 体积可以很大 • 也可类似于正常的脂化小叶
学习交流PPT
36
乳腺良性肿块
错构瘤 • 其内可见脂肪组织
学习交流PPT
37
乳腺良性肿块
积乳性囊肿 • 哺乳期或哺乳后女性 • 脂肪含量高呈低密度 • 蛋白质含量高呈高密度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乳腺检查方法
• 钼靶X线照像 • B超 • MRI • 红外线
学习交流PPT
5
乳腺钼靶照像
• 钙化 • 肿块 • 腺体结构紊乱
学习交流PPT
6
乳腺病变分布
学习交流PPT
7
乳腺的钙化
• 钙化形态 • 钙化大小 • 钙化分布 • 钙化密度
学习交流PPT
8
乳腺良性钙化
• 皮肤钙化:
呈蛋壳样分布。 • 肿块边界清。 • B超显示肿块为实性物质
学习交流PPT
18
乳腺良性病变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 密度增高影 • 边界不清 • 营养不良型细小、不规则钙化,簇状或散在
乳腺肿块
• 形状
• 边缘
圆形、卵圆形 分叶状 不规则
圆形 小叶形 磨玻璃 边界欠清 毛刺 晕征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乳腺良性肿块
• 边界光滑 • 圆形或卵圆形 • 可见特征性钙化 • 超声为囊性
学习交流PPT
25
乳腺良性肿块
皮脂腺囊肿
• 紧邻皮肤,但病变处皮肤无变化 • 病变较稳定 • B超为低回声囊性物,紧邻皮肤
学习交流PPT
35
乳腺良性肿块
脂肪瘤
• 边界清晰,脂肪密度 • 较常见 • 体积可以很大 • 也可类似于正常的脂化小叶
学习交流PPT
36
乳腺良性肿块
错构瘤 • 其内可见脂肪组织
学习交流PPT
37
乳腺良性肿块
积乳性囊肿 • 哺乳期或哺乳后女性 • 脂肪含量高呈低密度 • 蛋白质含量高呈高密度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乳腺检查方法
• 钼靶X线照像 • B超 • MRI • 红外线
学习交流PPT
5
乳腺钼靶照像
• 钙化 • 肿块 • 腺体结构紊乱
学习交流PPT
6
乳腺病变分布
学习交流PPT
7
乳腺的钙化
• 钙化形态 • 钙化大小 • 钙化分布 • 钙化密度
学习交流PPT
8
乳腺良性钙化
• 皮肤钙化:
呈蛋壳样分布。 • 肿块边界清。 • B超显示肿块为实性物质
学习交流PPT
18
乳腺良性病变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 密度增高影 • 边界不清 • 营养不良型细小、不规则钙化,簇状或散在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868feb7360b4c2f3f643a.png)
3、增强扫描:急慢性乳腺炎呈轻到中度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中心 无强化,若脓肿内有气体,则可见气液平面。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ppt课件
![《乳腺叶状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ed5ad767ec102de3bd8996.png)
病例讨论
影像号:0004446150
高志中 男 62
胸闷憋气10余天,加重1天,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
化验结果:
白细胞:17.96×10~9/L (4-10)
淋巴细胞:0.62×10~9/L (1.10-3.20)
中性粒细胞:16.87×10~9/L (1.80-6.30)
肺癌三项: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25.86ng/ml (0-24)
曲霉菌感染
CT上表现为团块影,周围有像磨玻璃样的晕状,并且有新月形的充气现 象,特征性改变为曲霉球,表现为空洞内圆形或卵圆形球体,随人体位 而变动。
韦格氏肉芽肿 典型的CT表现: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常出现厚壁空 洞,可有胸腔积液;不典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生长,引起
支气管狭窄及不张,部分可见血管穿行。
临床表现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 长达10年,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表现, 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有临床症状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 胸闷等症状
无全身淋巴结或肝脾肿大 绝大多数PPL有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等特点 免疫抑制是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肺淋巴瘤在AIDS患者中
瘤组织向周围肺野浸润
肿瘤细胞浸润引起支气管 周围组织破坏,引起部分 或者全部气道阻塞,造成
气道塌陷和肺大泡
确诊手段
PPL的确诊需要病理学证据。 一般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经皮
肺穿刺活检、电视辅助的胸腔镜和开胸手术病灶切除。
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创伤较小的诊断MALT淋巴瘤的方法, 尤其是使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技术(FISH)来检测支气管肺 泡灌洗液中的MALT-1基因重排,诊断效率可达到4/5,而 传统的手术标本诊断阳性率为30%-70%。
影像号:0004446150
高志中 男 62
胸闷憋气10余天,加重1天,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
化验结果:
白细胞:17.96×10~9/L (4-10)
淋巴细胞:0.62×10~9/L (1.10-3.20)
中性粒细胞:16.87×10~9/L (1.80-6.30)
肺癌三项: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25.86ng/ml (0-24)
曲霉菌感染
CT上表现为团块影,周围有像磨玻璃样的晕状,并且有新月形的充气现 象,特征性改变为曲霉球,表现为空洞内圆形或卵圆形球体,随人体位 而变动。
韦格氏肉芽肿 典型的CT表现: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常出现厚壁空 洞,可有胸腔积液;不典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生长,引起
支气管狭窄及不张,部分可见血管穿行。
临床表现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 长达10年,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表现, 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有临床症状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 胸闷等症状
无全身淋巴结或肝脾肿大 绝大多数PPL有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等特点 免疫抑制是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肺淋巴瘤在AIDS患者中
瘤组织向周围肺野浸润
肿瘤细胞浸润引起支气管 周围组织破坏,引起部分 或者全部气道阻塞,造成
气道塌陷和肺大泡
确诊手段
PPL的确诊需要病理学证据。 一般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经皮
肺穿刺活检、电视辅助的胸腔镜和开胸手术病灶切除。
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创伤较小的诊断MALT淋巴瘤的方法, 尤其是使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技术(FISH)来检测支气管肺 泡灌洗液中的MALT-1基因重排,诊断效率可达到4/5,而 传统的手术标本诊断阳性率为30%-70%。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aa44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a.png)
左乳腺透亮型积乳囊肿伴慢性炎症(哺乳时发现左乳肿物,逐渐增大) a.左乳X线头尾位病变局部放大片,显示左乳外侧卵圆形肿物,边界清晰,
肿物内部密度明显不均匀,部分呈脂肪样低密度,部分呈斑片状较高密度; b.MRI平扫横断面TlWI;c.MRI平扫横断面T2WI;d.MRI平扫横断面脂 肪抑制T2WI;e.MRI平扫横断面反相位,显示左乳外侧类圆形肿块,边 界清楚。病变于Tl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后病变信号略有降低, 而于MRI反相位上病变信号明显减低。
• MRI表现 纤维腺瘤的MRI表现与肿瘤的组织 成份结构有关:
• ①在平扫TlWI上多表现为低或中等信号,轮廓 边界清晰,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
• ②T2WI表现依据肿瘤内细胞、纤维成份及水 的含量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强度,纤维成 份 含 量 多 的 纤 维 性 纤 维 腺 瘤 (fibrous fibroadenoma)信号强度低;而细胞及水分含 量多的粘液性及腺性纤维腺瘤 (myxoid and glandular fibroadenoma)信号强度高,其内 部结构多较均匀,信号一致;
正常乳腺解剖
➢ ①乳腺基底部位于前胸壁锁骨中线2~5肋间, 覆盖胸大肌;
➢ ②成年女性乳房呈半圆形,中央有乳头状突起,
➢ ③乳腺周围直径为3cm~4cm的圆形色素沉着 区为乳晕。
➢ ④乳腺主要由输乳管(影像学中常称乳导管)、 腺叶、腺小叶、腺泡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间质 (脂肪组织,纤维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所 构成。
• 临床与病理
• ①纤维腺瘤(fibroadenoma)是最常见的乳 腺良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下,可发生于一 侧或两侧,也可多发,多发者约占15%;
• ②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少数 患者可有轻度疼痛,为阵发性或偶发性,或在 月经时疼痛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
• 根据肿瘤间质成分的细胞密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异源性物质是否存在等,将其分为:良性(I 级)、交界性(II级)和恶性(III级) 。
• 大体 病理:多较大,常呈分叶状,质地韧,界限清楚,多有完整包膜 • 小的肿瘤呈实性,大的肿瘤可有囊腔 • 文献报道肿块内囊变为叶状肿瘤的特点
生物学行为
(3)钙化少见
(4)实性成分密度(或回声或信号)多均匀
• 在钼靶X线上为等或高密度,在超声上为低回声,在M RI上为T1WI稍低和T2WI稍高信号。
• 肿瘤是否出现囊变与肿瘤大小有关。<5cm 者不易 出现囊变;而>5cm者无论良性还是非良性均易出现 囊变
(5)不易出现腋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鉴别良性、非良性
• 形态、边界上无法区分 • 超声回声是否均匀及血流是否丰富的角度也无统计学差异
• 部分研究认为肿瘤大小有助于鉴别肿瘤良恶性:肿瘤越大交界性及恶性的可 能性越大,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增加,但没有确定判断良 恶性的肿瘤大小的界值
女,50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恶性叶状肿瘤
女,41岁,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
(左乳腺穿刺组织)浸润性癌伴坏死及钙化。 发现左乳肿物10余年,进行性增大7月
女,36岁, (左侧乳腺肿物)交界性叶状肿瘤(肿瘤大小7.7*6*4cm) (右侧乳腺肿物)腺病伴部分导管大汗腺化生。
女 ,54岁,(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最大径2.5cm,浸润周围脂肪组织,
女,69岁,发现右乳肿物10年余。浸润性癌。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临床
• 由间质细胞和上皮两种成分共同组成的肿瘤。 • 少见,约占乳腺肿瘤的0.3%~1%,约占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3% • 中年妇女居多,平均45岁左右 • 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 • 肿瘤增长缓慢,病程较长,也可短期内突然增大
鉴别诊断
纤维腺瘤
叶状肿瘤
①
大小:1-3cm
>5cm
②
形态:圆形、椭圆形 分叶状
③
钙化:常见
少见
④
囊变:少见
多见
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RI如果能提供支持肿瘤为恶性的功能信息,则更提示叶状肿瘤
右乳外上纤维腺瘤
女,46岁,发现双侧乳房肿物2年余
鉴别诊断
• 乳腺癌:近绝经期或绝经后期,边缘多不整齐,有毛刺或浸润,皮肤常受累,乳头回缩,影像上密度 (或回声或信号)不均匀,周围结构扭曲常,见钙化灶(恶性钙化)
影像学表现
(1)无论良性、交界性还是恶性,均多呈分叶 状,但小的肿瘤可为圆形、椭圆形。
• 分叶的切迹可能与镜下所见分叶状结构间的裂隙有关。
(2)无论良性、交界性亦或恶性,边界均清楚,
• 与肿瘤膨胀性生长,周围腺体受挤压形成假包膜有关。 虽然部分交界性及恶性肿瘤在镜下见肿瘤浸润周围组织 而边界不清楚,但于影像不易显示,仍表现为边界清楚。
• 叶状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病理类型并不完全吻合:良恶性都易术后复发。 • 肿瘤复发可能与切除不完全有关 • 主要发生血行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甚少
治疗
• 核心原则是:无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均需行扩大切除,以保证切缘阴性;对于肿瘤>5cm 者可考虑 单纯乳房切除术。
• 首次术式的选择与复发率、死亡率密切相关,术前最好能做出明确的诊断,以便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进行治疗。
小结
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小肿瘤密度(或信号)多均匀,而大的肿瘤常因囊变而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密度较高,不易钙化,不易淋巴结转移:应考虑 叶状肿瘤可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