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财政资金监管的四大体系与八大机制------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369a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9.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财政资金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乃至普通老百姓,每个人都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
然而,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管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贪污、浪费、挥霍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加强财政资金的流程管理财政资金的监管始于流程,也终于流程。
加强资金流程的管理,对于确保财政资金的合法性、规范性至关重要。
在资金的流程管理中,有几点建议需要注意:1. 统一规划:通过拟定准确的预算和明确的财务计划,使得支出和收入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健全审批制度:建立明确的审批流程和权责分明的审批程序,健全相关的政策措施,保障每一笔资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加强监督: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并严格执行,保障资金的流程管理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处罚,保证政府的公信力。
二、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重视资金的实效性:对于每一笔支出都需要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避免出现没必要和不必要的支出。
2. 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用款计划,严格按照计划使用资金,最大化地减少浪费和挥霍的现象。
3. 加强绩效评估:根据不同的支出项,制定相关的绩效评估标准,实现对每一笔资金的效益评估和预警,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三、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1.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相关监控体系,严格实施财政工作诸项管理规定,督促各部门、单位、个人依法用财。
2. 开展财产清理: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清盘,减少闲置资金,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挥霍。
3. 实行公开透明:建立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公示各方面的财政收支情况,防止财产流失和不合理的挥霍和浪费现象。
四、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计财政审计是对财政资金管理的一个有效补充,也是保证财政资金合法性、规范性和正常化流转的重要手段。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cd92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f.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是指监管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流程。
它旨在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合理和高效运用,促进财政工作的透明、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财政资金的性质、监管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财政资金的性质财政资金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债务、国有资产等途径筹集的资金。
与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不同,财政资金具有公共性、集中性、规模庞大和社会效益等特点。
财政资金的使用涉及公共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二、监管目标1.资金安全:保障财政资金在筹集、保管、支付等环节不受侵害,避免资金流失和损失。
2.资金合规: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的规定,避免违规操作和滥用职权。
3.资金公平:确保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公平合理,防止财政资源的不合理流向和利益腐败。
4.资金效率: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效益。
三、主要内容1.财政预算管理:制定合理、科学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2.财政收入管理:加强对税收、非税收入等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监督,防止财政收入流向不明和挪用。
3.财政支出管理:明确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标准,加强对财政项目招标、采购、审计等环节的监督。
4.财政资金监测评估:建立财政资金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监管效果和财政绩效。
5.财政资金透明公开:加强财政资金信息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部门的信任度和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监管制度的落地难:由于财政资金的复杂性和分散性,监管制度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应加强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能。
2.角色定位不清:在财政资金监管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导致监管责任不到位。
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划分监管责任。
3.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财政资金监管还存在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数据不准确等。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01c5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9.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在现代社会中,财政资金充裕而重要。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应运而生。
这一制度涉及政府部门、机构和个人,旨在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面监督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原则和执行方式。
一、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该制度的几个重要性:1. 保护资金安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有助于防止资金的滥用、浪费和挪用。
通过制定严格的审计和报告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2. 促进透明度和问责制: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人员在使用和管理资金方面的透明度。
透明度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败和不法行为,并对涉嫌违规的个人或组织进行问责。
3. 提高效率和公平性: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可以确保资金的公正分配,避免偏好和不当利益的偏见。
此外,该制度还有助于提高政府机构的管理效率,使资金使用更加高效和务实。
二、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原则在制定和执行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时,以下原则应被考虑:1. 法律依据:制定监管制度的基础是相关法律法规。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应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法规相一致,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审计和报告机制:财政资金的监管应包括严格的审计和报告机制,以确保对资金使用的全面审查。
相关部门应掌握审计技巧和法律依据,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3. 分权和合作: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应依托于多个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独立机构应共同合作,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三、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执行方式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顺利执行,以下几个方面应得到重视:1. 内部控制: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这涉及到明确的岗位职责、审批程序和财务报告。
2. 外部监督: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外部监督是确保制度有效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财政监督长效机制
![财政监督长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64e6cb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e.png)
财政监督长效机制财政监督长效机制是保障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和防止财政风险的重要手段。
它是指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实现对财政决策、财政收支、财政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财政工作的透明、规范和效能。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财政监督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确保监督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健全监督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与其他监督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提高监督效果。
二、制定完善制度规范财政监督长效机制需要依托于一系列完善的制度规范,确保监督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要制定和完善财政法律法规,明确财政收支的程序和要求。
其次要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确保财政信息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对财政工作进行监督。
此外,要加强财政审计工作,发挥审计在财政监督中的作用,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三、加强监督检查财政监督长效机制的核心环节是监督检查,通过对财政决策、财政收支、财政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监督检查应当注重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尤其是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的财政资金使用。
此外,要加强对财政决策的监督,确保财政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要建立财政监督信息系统,整合财政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对财政工作的全程监控和实时监督。
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防止财政信息泄露和被篡改。
五、加强能力建设财政监督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要加强财政监督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监督能力。
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监督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六、加强国际合作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不仅需要在国内建立健全,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96f6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是指由政府或财政部门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制度。
其目的是保障财政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防止财政资金的滥用、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资金预算管理:包括财政收入的预测和规划、费用的编制和控制等,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资金审批与审计:对资金使用的项目、额度和时间进行审批和审核,由财政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资金监督与管理:建立财政资金监督机构,负责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和调查,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和追究责任。
4. 资金流转控制:建立资金流转和支付管理制度,包括财政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程序、审批和控制,确保资金流转的透明和规范。
5. 财务报告与公开:建立财政资金的核算和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财政收支情况,增加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6. 风险防控措施:建立财政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预警和应对。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e713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8.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是指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对财政资金的流动、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建立起来的一套规范性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旨在维护国家财政秩序,防止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以下内容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原则及实施方法。
一、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财政资金是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国家财政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有助于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建立严格的流程和审批制度,限制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式,有效防止财政资金的挥霍现象的发生,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
其次,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明确的规定和责任分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度和效益,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绩效。
最后,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有助于维护财政秩序和社会稳定。
通过规范财政资金的流动和管理,防止腐败和贪污现象的发生,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督和公开透明度,增强社会对财政管理的信任,维护财政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原则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1. 法制原则: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确保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权力滥用和任性操作。
2. 透明公开原则: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公布财政资金的流动、使用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监管的效果和公信力。
3. 责任追究原则: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失职失责行为进行追责,加强内部监督和问责,形成对违规行为的威慑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4. 风险防控原则:加强对财政资金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减少财政资金的风险损失,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齐抓共管打造财政“大监督”新格局
![齐抓共管打造财政“大监督”新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06286ec158fb770bf68a5549.png)
齐抓共管打造财政“大监督”新格局作者:苏云来源:《财政监督》 2019年第7期江苏省南通市财政近年来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及财政监督特点,打造财政“大监督”新格局,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和提高监督绩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财政“大监督”体制建设首先,构建财政部门内部“大监督”机制。
按照统一管理、合理分工原则,构建监督检查处和其他处室共同履行监督职责的工作机制。
监督检查处实施专项监督,对全年监督检查工作统一扎口管理,做到“八”统一:即统一制定全局监督检查方案;统一安排监督检查项目及检查人员;统一编号财政监督检查文书;统一各类检查项目完成时间;统一履行法定监督检查程序;统一履行检查报告复核程序;统一进行查前公示及查后公告;统一按照检查档案管理规定立卷归档。
其他处室结合日常管理实施日常监督,并按照全局监督检查计划要求完成本处室监督检查任务。
其次,完善财政部门上下联动检查机制。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部门建立了省市上下联动检查机制。
南通财政除配合省财政做好上下联动检查工作外,同时建立了市和区联动检查机制。
每年安排2-3个项目和区财政部门共同实施监督检查,加强区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提高区财政部门监督检查水平。
最后,强化市级部门“大监督”协作机制。
南通财政建立了“大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共享信息、综合监管。
参与市纪委组织的巡查、专项资金检查及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参与巡察工作责任体系协作分工。
将财政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国资监管、税务稽查、金融监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相结合,齐抓共管,形成监督合力。
二、推动财政“大监督”制度建立一是建立“双随机”抽查工作制度。
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及市政府“双随机”检查工作要求,2017年南通财政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财政监督“双随机”抽查工作制度。
监督检查处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库建设,制定抽查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现场抽查;信息处负责编制双随机“摇号”程序,对随机抽查全程留痕;业务处室负责审核项目库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参与“双随机”抽签工作;局监察室负责对“双随机”工作全程实施监督。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aaf9f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0.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近年来,随着财政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使用需求的增加,财政资金的监管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法性和有效使用,各级政府相继建立了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本文将探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
一、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首先,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能够帮助政府确保资金的合法性。
通过完善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可以对财政资金的获取、使用和结算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避免财政资金被滥用或挪用。
其次,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能够提升资金的安全性。
通过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审批和执行程序,防范财政资金的风险,增强资金安全的保障。
同时,对于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和特定领域的资金,还可以加强监控和防控,确保资金不受侵害。
最后,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制度,可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
通过编制和实施财政资金预算,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这包括年度预算的制定、执行和调整等环节,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2. 财政资金审批管理。
对于涉及财政资金的重大项目和事项,建立审批程序和标准,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审批程序应透明公开,审批标准应严格规范,避免滥用职权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3. 财政资金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建立内部审计制度、预算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财政资金信息披露。
对于涉及财政资金的决策和使用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保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这有助于增强社会监督,预防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三、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也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8007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b.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是指由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合理和有效运用。
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对于维护财政秩序、促进经济发展、防止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问题探讨的方式,从制度设计、执行监督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对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制度设计在制定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财政活动的特点和需求,确保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 合规性:制度应基于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政资金的收支和使用符合法律规定,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 透明度:制度应要求财政机关公开相关信息,包括资金来源、使用计划、支出明细等,确保信息公开和透明,增加监督和约束力度。
3. 风险防控:制度应设立明确的风险防控机制,包括严格的资金管理授权和审批程序、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等,减少财政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和隐患。
4. 绩效导向:制度应引入绩效评价机制,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二、执行监督制定和规范好制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执行和监督的有效性。
在财政资金监管中,执行监督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1. 主体责任:各级财政机关应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管。
2. 内部控制:财政机关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账务体系和审计制度,防止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3. 外部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第三方审计,提高效益和风险的评估准确性,确保监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 反腐倡廉:建立健全的反腐倡廉机制,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三、效果评估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1. 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为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2. 反馈机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
财政资金监管的举措和方法
![财政资金监管的举措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10da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a.png)
财政资金监管的举措和方法
财政资金监管是指对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
财政资金监管的举措和方法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财政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是财政资金监管的基础。
要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管理,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和效益。
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保障。
要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明确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程序和要求,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和审计
财政资金监督和审计是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资金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加强财政资金信息化建设
财政资金信息化建设是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财政资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管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监管的效率和精度。
五、加强财政资金风险管理
财政资金风险管理是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财政资金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建立健全财政资金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财政资金监管的举措和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从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监督审计、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bb8e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e.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财政资金是国家用于履行公共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资源。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至关重要。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
财政资金规模庞大,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可能会面临被挪用、侵占、浪费等风险,从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其次,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监管,可以避免资金的闲置、重复投入等问题,使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再者,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公信力。
规范的监管制度可以让公众了解财政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效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
虽然已经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空白或模糊之处,导致监管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标准。
监管手段相对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政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方式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监管手段难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资金动态,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
财政资金的使用涉及多个部门,由于信息共享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清晰等原因,容易出现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基础。
要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的立法工作,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为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其次,创新监管手段。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再者,强化部门协同监管。
明确各部门在财政资金监管中的职责,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要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
财政部门内部应建立健全自我监督机制,定期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b2fc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5.png)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财政资金监管措施是针对财政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资金进行监管的具体措施,旨在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和合规管理。
在具体实施中,财政资金监管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为了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这种管理制度应该明确财政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用途及监管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制度还应该规定财政部门对所有资金的审核、审批、监管、跟踪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以保证财政资金的透明、公开、规范、有序管理。
二、建立资金监管机构各级政府应该按照职能分工,建立专门处理财政资金的监管机构。
这些机构应该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组成,拥有强大的监管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各级监管机构应该依靠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财政资金信息化平台,对财政资金流向进行动态监管,确保资金的安全、合规和高效使用。
三、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并规范管理,各级资金管理员要对所有资金的使用提出严格审批制度,人员组成及程序要求严格制定,审批环节要全面、详细、严格,并建立审批制度的档案保管,从而确保各项支出的合规、合法。
四、加强对中央和地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管中央和地方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和管理。
各级资金管理员应该在项目开工前,对项目的审核程序和使用方式进行详细的审批,确保项目经费使用到位、资金流向清晰,并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五、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各种风险,如会计、审计、考核等环节存在录入错误、违规操作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管理风险,各级政府还要制定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模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识别和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风险问题,从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有效的财政资金监管是保证国家资金安全、加强资金管理和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重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好制度、机制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监管控制,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的安全、合规和高效使用。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6d490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d.png)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是指对政府部门、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财政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财政资金监管措施的实施旨在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防范和打击财务违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具体的财政资金监管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财政资金的流向、使用范围和标准,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预算执行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防止财务违规行为。
3.加强对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和审核,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有效,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违规行为。
4.加强对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改正等处理。
5.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和监测,发现财政资金使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财政资金监管措施的实施对于促进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打击财务违规行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财政重要资金管理制度
![财政重要资金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d346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f.png)
财政重要资金管理制度一、引言财政重要资金是指政府在日常运作中,影响财政预算执行、控制和决策的重要资金。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管理,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财政重要资金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以保障财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稳定运行。
二、财政重要资金管理原则财政重要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财政重要资金的管理必须遵循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合法合规。
2.资金安全第一:财政重要资金的安全是管理的首要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3.规范运行:财政重要资金的流程和操作必须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
4.严肃纪律:财政重要资金管理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严禁违规操作和滥用职权行为。
三、财政重要资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3.1 资金申请与使用1.资金申请程序:各部门在需要使用财政重要资金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填写资金申请表,经过审批程序后方可使用。
2.资金使用范围:财政重要资金应用于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紧急救助等需要优先保障的事项。
3.资金使用监督: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财政重要资金的监督,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
3.2 资金预算与控制1.资金预算编制:财政重要资金的预算应按照年度制定,包括收入和支出预算,明确资金来源和用途。
2.资金控制措施:采取预算控制、限额控制等措施,确保财政重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风险控制。
3.资金执行监督:财政部门应建立资金执行监督机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3 资金账务管理1.资金开户和封存:财政重要资金的资金账户应在财政部门或授权银行开立,严禁私自开设账户。
2.资金划拨和结算:资金划拨应按照程序进行,结算过程应严格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3.资金统计和报告:财政部门应建立资金统计和报告制度,按时汇总和报送相关财务数据。
3.4 财务审计和监督1.财务审计机构:财政重要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由专业的财务审计机构负责。
如何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
![如何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c1c50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c.png)
如何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是当今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资金监管体系是完善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
首先,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则与制度。
监管规则应该针对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确保监管规则的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
监管制度应该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权威的监管机构,确保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其次,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需要完善监测和报告机制。
监测机制包括对所有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金融风险和违规行为。
报告机制应该建立起对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报告体系,以及风险和违规事件的快速上报和处理机制。
第三,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
风险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和分类,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监测和预警。
防范体系应该包括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确保金融机构健康运行和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再次,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
金融行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跨国资金流动更加频繁,国际合作与协调尤为重要。
各国监管机构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加强监管标准和制度的统一,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和违规行为。
此外,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还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迅猛,给资金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监管机构应该跟上科技的进步,加强对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产品的监管,保护民众的资产安全和投资者的权益。
最后,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离不开良好的治理和监管文化。
监管机构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树立良好的监管形象。
同时,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律,提升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保持道德和职业操守。
综上所述,构建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是一个艰巨且长期的任务。
只有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规则与制度、完善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以及培育良好的治理和监管文化,才能构建起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财政对资金的监管
![财政对资金的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c53294cc050876323112128d.png)
财政对资金的监管学院:财经学院班级:08级财政一班姓名:曲培学号: 108508441一、财政资金监管概念: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二、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一)规范预算约束机制,健全了预算管理制度。
1、是规范管理,狠抓制度建设。
2、是规范拨付程序,严格预算执行。
3、是精细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
(二)堵塞收入征管漏洞,完善了非税收入改革。
1、是建立了方便快捷的缴费系统和查询系统,单位资金的收、缴、存、用情况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财政监控,单位的经办人和领导都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查询本单位收入收缴情况,减少了经办人的腐败行为。
2、是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扩大了非税收入征缴范围,实现了非税收入征管的全覆盖。
3、是加强了票据监管,严格控制了乱收费现象及收费不入账的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非税收入征收的专项检查。
4、是将非税收入征管纳入了财政工作的重点,成立了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将票据管理和收入征管纳入其主要职能,加大了“一金两费”追收力度,加强了与各税费征收执收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了长效机制,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三)打造阳光财政模式,实施了国库收付核算改革。
集中核算能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努力确保各项支出合法、合规,不违背财经纪律。
(四)规范管理投资项目,推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为促进政府投资规范管理,确保投资项目事前的有效监控,新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评审工作,节约了大量政府投资资金,优化了工程预算,评审工作采用三级复核制,提高了评审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度,有效堵塞了政府投资项目支出管理的漏洞。
(五)依法执行财经纪律,加强了财政监督检查力度。
1、是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
2、是积极主动地与监察、审计部门建立了财务检查的联动机制和共享机制。
三是以会计集中核算为支撑,全面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大大提高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6c4d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5.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财政资金监管的必要性、目标与原则、体系与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2. 财政资金监管的必要性财政资金的规模日益庞大,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将可能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例如滥用公款、挪用资金等。
因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财政资金监管的目标与原则财政资金监管的目标是确保财政资金的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和透明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政资金监管应遵循以下原则:法定性原则、责任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风险性原则。
4. 财政资金监管的体系与程序4.1 财政资金监管体系财政资金监管体系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账务管理、资金管理和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是指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预算控制,账务管理是对财务运作和资金流向的记录与核算,资金管理是对财政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进行监督和管理,绩效管理是对资金投入与产出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测。
4.2 财政资金监管程序财政资金监管程序包括资金申请、审批、拨付、使用、监督和审计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合规与有效运作。
5. 财政资金监管的挑战与改进5.1 挑战财政资金监管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难以全面监控资金流向、监管手段不完善、人员能力不足等。
5.2 改进为了克服挑战,财政资金监管需要不断改进。
在技术手段上,可以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全程监测和数据共享;在管理体制上,可以强化内部控制和纪律建设,提升监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6. 结论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财政资源的安全与合理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有效执行,才能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透明度和有效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应高度重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4bd6b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4.png)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是指国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机制和规定。
其目的是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维护财政收支平衡,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管理。
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核心是监督和控制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算编制制度:制定财政预算是财政资金管理的基础。
预算编制制度规定了预算的组织形式、编制程序和内容要求,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 资金拨付制度:资金拨付制度是财政资金使用的重要环节。
它规定了资金拨付的程序、条件和方式,确保资金拨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支出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是财政资金使用的核心环节。
它规定了支出的程序、条件和范围,包括财政资金的支付、审批和报账等环节,确保支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会计监管制度:会计监管制度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
它规定了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制度,包括财政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审计等环节,确保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5. 风险防控制度:财政资金的管理涉及一定的风险,如财务风险、合规风险和审计风险等。
风险防控制度规定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对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简要回答。
下面将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分析相关内容。
首先,预算编制制度是财政资金管理的基础。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明确收支预算的来源和用途,制定预算计划和调整措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政策的实施。
预算编制制度的关键是科学和合法。
科学指的是依据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制定预算,合法指的是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来制定预算。
预算编制制度的执行需要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程序,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其次,资金拨付制度是财政资金使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预算的安排,财政部门将预算拨付给各个部门和单位。
资金拨付制度要求拨付程序简便、拨付标准明确,并且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控制。
拨付资金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防止滥用和浪费。
随州市着力构建财政工作八大机制
![随州市着力构建财政工作八大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68abb1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2.png)
随州市着力构建财政工作八大机制
彭建国;严海涛
【期刊名称】《湖北财税:理论版》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1998年,随州市财政局为推动财政工作上新台阶,着力构建财政工作八大机制:1、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稳定的市乡财政分配机制.按照彻底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乡镇实行新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搞活乡镇财政.
【总页数】1页(P43-43)
【作者】彭建国;严海涛
【作者单位】随州市财政局;随州市财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7
【相关文献】
1.新兴产业培育需要着力完善的八大机制 [J], 蒋佳林
2.金人庆:2007年我国财政工作突出八大着力点 [J],
3.金人庆:2007年我国财政工作突出八大着力点 [J], 边际
4.着力构建地方财源建设的新框架——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工作的对策思考 [J], 李明主
5.深入落实两依责任着力构建法治财政工作研究 [J], 毛晓麟;徐大勇;阚文华;邓学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构建财政资金监管的四大体系和八大机制傅光明【大中小】【关闭】【点击:1243】【价格】0 元【摘要】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出运行具有不断增长的规律,特点是财政支出快于收入的增长和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支出的全过程活动就是像在“切蛋糕”、“发蛋糕”,“吃蛋糕”。
分别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决策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督管理的规律。
其目的是为了“做大蛋糕”。
财政资金监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部分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一些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部分惠农资金存在挤占挪用等问题。
提出了建立四大体系的构想。
一是统一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依托,逐步构建中央、省、县、乡镇、村、农户的财政资金支付体系。
二是统一构建财政资金的公开网。
三是统一构建中央、省、县、乡镇、村级的财政资金监督体系。
四是构建省管县、县管乡、乡管村的财务管理体系。
围绕四大体系,完善八大机制和加强法制建设。
【关键词】财政资金监管四大体系八大机制【正文】一、财政资金的取得和运行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原则,劳动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一部分作为社会必要的扣除,交给国家用于社会的公共支出。
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一部分作为税收上缴国家,用于公共财政支出。
企业创造的利润,还要通过企业所得税的形式一部分交给国家。
国家将从劳动者和企业通过税收形式以及其他形式的收费,这些集中起来的社会资源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原理、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各种用途。
目的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种处分包括财产权在各主体之间的转移。
如从政府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上级财政转移给下级财政,从政府转移到私人。
财政支出运行具有不断增长的规律。
这个规律是19世纪8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通过对许多国家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国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结论。
特点是财政支出快于收入的增长和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幅度提高,平均上升了30个百分点,目前美国和日本为1/3,英国将近50%,法国超过50%,瑞典在60%以上。
财政支出的结构运行也有规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投资占财政支出的较大比重。
在经济发展中期,政府投资逐步让位于私人投资开始下降。
经济发展成熟期,政府财政开始强化稳定功能,教育卫生保障性支出急剧增加。
2008年全国财政收支分别达到61316亿元和62427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1225倍和1247倍。
二、财政资金运行的三个阶段及其要求就财政资金的运行机制而言,整个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财政资金的分配安排、财政资金的使用、财政资金的监督。
其依据法律、政策和当前形势的要求,运行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预算监督三个阶段。
资金分配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财政和预算单位。
预算形成概括为:政府提案、党委认可,人大批准。
政府是分配的主要角色,财政地位重要,地方发改委是投资分配的重要参与者。
经过分配,财政资金通过职能部门将资金分配到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行政安全等各个部门。
经历了一个分配、再分配、再分配——最终使用的过程。
总体就分配而言,整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财政资金就像是一个蛋糕,支出的全过程活动就是像在“切蛋糕”、“发蛋糕”,“吃蛋糕”。
分别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决策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督管理的规律。
其目的是为了“做大蛋糕”。
首先是“切蛋糕”的要求:民主法治、完整统一、标准明确、程序规范、公开透明。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切蛋糕都是建立在严格的宪法和预算编制法制基础之上,由议会主导。
主要原则是年度性、统一性、完整性、强制性、程序性、公开透明性。
同时采取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的编制办法。
以美国为例,国会和总统都分别调有预算办公室,预算编制是由总统设立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
由国会批准。
任何开支没有国会同意政府就不能开支。
所有的联邦基金都列入了联邦政府预算。
克林顿总统时期曾经因发生政府部门开支未经议会批准而关门几天的情况。
我国的资金分配模式是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开始沿袭了前苏联的统收统支模式,后来越搞越粗化,甚至把一些合理的内容也摒弃了,几十年基本框架没有变。
这种状况一直到1988年财政部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2001年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把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度改革,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才能较大的改变。
我省在全国处于率先地位。
目前省直所有部门全面编制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90%以上的市州和80%的县市也都实行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改革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增强了透明度和约束力,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全国的部门预算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门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不够,资金范围不完整,如非税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社会保障基金、政府性基金、部门结余资金等未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还有一些部门如发改委、经委、科技、教育等部门需二次分配的财政资金未能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行规范管理;一部分专项资金是由财政切块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进行二次分配。
综合预算不完整。
编制范围应当包括部门所有的收入,但对非税收入以及部门的其他资金仍采取粗放型的按比例返还方式,无法进行收支脱钩。
二是部门预算的约束力不强,法定支出过多过乱,冲击零基预算。
三是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不完善;四是部门预算的配套改革需深化。
五是县市部门预算由于经济财力不强原因进展缓慢。
二是“发蛋糕”的要求:构建安全、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资金拨付运行机制。
在英国所有的政府岁入款项都必须存入英格兰银行开设的国家账户,即统一的国家基金,政府的全部岁出都要从这个国家基金中拨付。
因此构建构建安全、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资金拨付运行机制——统一银行账户,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制度是落实预算、强化预算约束的关键环节。
印度按照经常和资本性预算的经济性对预算分类设置6个账户,可以收集到储蓄、投资、消费、财政投资及负债的大量信息。
政府所有的基金、收入、公债和收回的贷款都要纳入统一基金账户,未经议会批准,不得支付任何支出。
俄罗斯联邦于1992年在财政部内新成立联邦国库,国家所有的非现金形式的财政资金业务均由国库支付,并且只开设一个总账户,在银行系统不再开立众多的账户,其他与预算资金划拨有关的账户,都是过度账户,不存在结转资金余额。
西班牙预算法规定:国库资金的支配及其变动,受监察和公共财会制度制约。
我省目前对所有126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分县(市、区)依托国库集中支付,对各种涉农补贴资金实行了“一卡通”兑付管理。
不少资金直接拨付到了最终用款人,减少了中间环节。
初步形成了“系统预警——实时监控——综合核查——整改反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是“吃蛋糕”的要求: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的审计和财政监督。
发达国家的审计署直接对议会负责,专门加强财政资金监督。
俄罗斯在议会设立簿记局,是常设的国家财政监督机关。
对财政收支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德国的联邦审计院审计的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行政单位的支出行为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符合法律和是否经济节约。
具体为账目检查与账目无关的检查。
法国设有审计法庭、财政总监和财务监督官。
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实行全方位监督。
预算司和公共会计局也有一部分监督责任。
其中财政总监直属财政部长领导。
职权范围很广。
对全国任何单位有权进行监督。
印度的财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
总统任命的审计长和审计员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开展审计工作。
西班牙实行国家审计法院、国家行政监察总署和财政部监督体系。
国家行政监察总署是公共财会领导中心,编制国家总账。
对应报送国家审计法院的账目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要求各单位报送进行审查的账目。
泰国则受权财政部长负责监督财政预算。
监督而我国目前而我国目前预算监督乏力,除人大自身原因外,与预算法中有关预算监督规定不完善不无关系。
预算法未就预算监督的主体、原则、范围、内容、程序等做出详细规定。
而涉及预算法律责任的条款仅有三条,面对预算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难以进行责任的追究。
而我国目前形成人大、审计和财政监督内审机构体系。
内外同级和跨级监督齐备。
财政监督事前监督效力较软,事中监督缺乏控制,事后监督缺乏评价机制,监督效果不佳。
偏重于事后监督,就相当于蛋糕被别人吃了再去检查,加上财政资金惩治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严格,容易造成屡查屡犯。
三、我国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又面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腐败的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财政改革深入推进中的某些环节还不到位和不配套,财政资金法律制度缺陷;监督问责制的软化或缺位。
仍然存在腐败滋生的漏洞和因素。
我认为财政资金监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部分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一些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部分惠农资金存在挤占挪用等问题。
第一、部分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
表现为条块分割、使用分散资金。
如各种面向农民的补贴资金、民生资金,多部门参与和发放,许多项目本身交叉重复,给资金监督管理造成了漏洞,增加了管理成本,形成了腐败空间,降低了财政资金绩效。
据宜都市财政局统计,目前各级财政到村到户的各类补助、补贴救助达41项,仅农口负责管理和兑现的补贴有16项。
项目过细、资金分散。
有些地方财政内部在机构设置、账户管理、资金拨付等方面不够规范。
财政资金账户开设过多、管理分散。
一些县市在预算单位、财政内部相关科室、代理银行之间没有形成程序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制衡、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
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有漏洞。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第二、一些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目前对专项转移支付的准入不甚明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过大。
2005年,全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额为3517亿元,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额的31%。
另外,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交叉重复、分配制度不够完善、资金投向较为分散。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央财政分配的239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中,有41项内容交叉重复,涉及资金156.37亿元;有65项没有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未公开,涉及资金705.89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20%。
按项目分配的专项转移支付有71项(不包括预算内基本建设和国债投资项目),涉及资金545.55亿元,具体分配到44149个项目,其中10万元以下的项目8825个,平均每个项目4.36万元。
一部分财政专项资金通过“条条”(部门)渠道直接分配到各地,同时要求配套项目和资金。
由于受部门利益的驱动极容易发生截留、挪用的问题,部分资金存在严重管理漏洞。
部分资金脱离了财政管理程序,透明度低,滥用和漏失严重。
2005年这部分资金估计约5600亿元,漏失部分待查。
近年来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2006年4.5万亿元),投资项目层层转包、工程款层层剥皮、营私舞弊现象严重,漏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