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

合集下载

计算机图像图形学-中点画线法

计算机图像图形学-中点画线法

场景渲染
通过中点画线法,游戏开 发者可以快速渲染复杂的 场景,提高游戏运行效率。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零件绘图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中 点画线法可以用于绘制机 械零件的轮廓和细节,提 高绘图精度。
建筑设计
中点画线法可以用于建筑 设计领域,生成建筑物的 平滑轮廓,提高设计效果。
电路板设计
在电路板设计中,中点画 线法可以用于绘制电路路 径,优化电路布局和信号 传输。
图像处理与编辑
图像平滑处理
中点画线法可以用于图像平滑处 理,减少图像中的噪声和细节失
真。
图像修复
中点画线法可以用于图像修复,对 损坏或缺失的图像部分进行修复和 填充。
图像变换与合成
通过中点画线法,图像处理与编辑 软件可以实现图像的缩放、旋转和 平移等变换操作,以及图像合成和 拼接等操作。
PART 04
优化线条质量可以提高绘制的准确性和视觉效果,使线条 更加平滑、自然。
PART 03
中点画线法的应用场景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游戏开发
01
02
03
游戏中的பைடு நூலகம்图绘制
中点画线法可以用于游戏 中的地图绘制,生成平滑、 连续的路径,提高游戏体 验。
角色移动动画
在游戏开发中,中点画线 法可以用于生成角色移动 动画,使角色移动更加自 然流畅。
PART 02
中点画线法的实现过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确定起点和终点
01
确定线条的起点和终点是中点画 线法的第一步,通常通过输入坐 标或鼠标点击屏幕上的位置来确 定。
02
起点和终点的坐标需要精确,否 则可能导致线条绘制错误或出现 偏差。

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

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

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图像处理和三维建模等各种技术。

图像处理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的过程,而三维建模则是构建虚拟三维对象的过程。

本文将就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进行归纳。

一、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图形学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数字媒体、电影特效等领域。

图像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图像获取图像获取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或设备获取到的现实世界中的图像数据,比如从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数据或从扫描仪中获取扫描图像。

图像获取的质量和方式对后续的图像处理有着重要影响。

2.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增强和改进的过程,以使图像更加清晰、鲜艳或易于分析。

常见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增强、锐化等。

3.图像滤波图像滤波涉及到对图像进行平滑或增强的操作。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线性滤波器(如平均滤波器和高斯滤波器)和非线性滤波器(如中值滤波器和双边滤波器)等。

4.图像变换图像变换是指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或颜色变换的操作。

常见的图像变换包括旋转、缩放、镜像、灰度变换和色彩空间转换等。

5.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区域的过程,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有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和区域生长等。

特征提取则是对图像中的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描述和提取,以用于图像识别或分类等任务。

二、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中重要的内容,用于构建虚拟的三维对象,如建筑、汽车、人物等。

三维建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几何建模几何建模是指通过控制点、线和面等基本几何元素来描述三维对象的形状和结构。

常见的几何建模方法有网格模型、贝塞尔曲线和NURBS曲面等。

2.纹理映射纹理映射是将二维图像(纹理)应用到三维对象上的过程,以增加对象的真实感和细节。

常见的纹理映射方法有UV映射、法线贴图和环境贴图等。

图像处理学习的新算法和模型

图像处理学习的新算法和模型

图像处理学习的新算法和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壮大,图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更新。

在过去,图像处理技术主要是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但是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新的图像处理算法和模型也不断涌现,这些新的算法和模型不仅提高了图像处理的效率和精度,还拓展了图像处理的应用场景。

一、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多层神经元的组合来实现对数据的学习和分类。

在图像处理领域,深度学习技术主要应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分割等任务。

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最为常用的深度学习算法之一。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卷积运算和池化运算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挖掘图像的局部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CNN经常用于图像分类,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的处理,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除了CNN以外,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深度学习模型。

GAN 通过两个神经网络的对抗训练,实现对图像生成和转换的任务。

在图像生成方面,GAN可以生成逼真的图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游戏、电影特效、虚拟现实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图像分割技术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或物体的过程。

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基于边缘检测、区域生长等算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算法则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可以自动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实现图像分割的自动化和高精度。

语义分割是图像分割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不仅可以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和物体,还可以识别出每个像素所属的类别。

语义分割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三、超分辨率图像重建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是指将低分辨率图像恢复到高分辨率的过程。

在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中,超分辨率图像重建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和处理,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则可以自动学习低分辨率图像和高分辨率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高效高精度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

图形学知识点总结

图形学知识点总结

图形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图像:图像是由像素组成的二维矩阵,每个像素代表了图像中的一个点的位置和颜色信息。

图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静态图像通常是以位图或矢量图的形式存在,而动态图像则是由一系列静态图像组成的连续流。

2. 图形:图形通常是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来描述和生成的。

它不仅包括了图像,还包括了各种形状、几何对象和运动效果等。

3. 图形学: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合成、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像和图形的学科。

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

4. 渲染:渲染是指通过光线追踪或光栅化等技术将三维场景转换为二维图像的过程。

它是图形学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用于模拟真实光线的传播、遮挡和反射等物理效果。

5. 建模:建模是指通过数学模型或几何描述来表示和描述物体、场景和几何对象的过程。

它包括了三维建模和曲面建模等技术。

6. 可视化:可视化是指通过图像和图形来呈现和展示数据、信息和模型的过程。

它包括了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等技术。

二、图形学原理1. 光栅化:光栅化是一种将连续的几何模型和图像转换为离散的像素和像素面片的过程。

它是实现图形显示和渲染的核心技术之一。

光栅化算法主要包括了扫描线填充算法、多边形填充算法和三角形光栅化算法等。

2. 光线追踪:光线追踪是一种通过模拟光线的传播、遮挡和反射等物理效果来生成真实感图像的技术。

它是实现高质量渲染的主要方法之一。

光线追踪算法主要包括了蒙特卡罗光线追踪、路径追踪和光线追踪加速算法等。

3. 几何变换:几何变换是一种通过矩阵变换来实现图形和几何模型的平移、旋转、缩放和变形等操作的技术。

它是实现图形编辑和模型建模的基本方法之一。

几何变换算法主要包括了仿射变换、欧拉角变换和四元数变换等。

4.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来实现图像的增强、分析、识别和理解等操作的技术。

它是实现图像编辑和计算机视觉的关键技术之一。

计算机图像学基础

计算机图像学基础

计算机图像学基础——图形图像图素象素位图的概念一、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1、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来显示、生成和处理图形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IEEE定义:Computer graphics is the art or science of producing graphical images with the aid of computer.2、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光栅图形生成算法、曲线曲面造型、实体造型、真实感图形计算与显示算法、非真实感绘制,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自然景物仿真、虚拟现实等。

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图形通常由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和灰度、色彩、线型、线宽等非几何属性组成。

从处理技术上来看,图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线条信息表示的,如工程图、等高线地图、曲面的线框图等,另一类是明暗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实感图形。

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计算机表达的真实感图形。

为此,必须建立图形描述的场景的几何表示,运用某种光照模型,计算出假想的光源、纹理、材质属性下的光照明效果。

所以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形学也把可以表示几何场景的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和实体造型技术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同时,真实感图形计算的结果是以数字图象的方式提供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图象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3、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应用领域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 /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机械结构、零部件、土木建筑工程、集成电路等的设计等,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不仅可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改善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而且可以为后续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建立起数据库,CAD/CAM一体化,生产的自动化奠定基础。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作为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上去解读艺术作品的主题及意义的方法,它关注作品的寓意性,为我们研究艺术作品提供一种不同于形式主义的方式,前者将艺术的发展看作是形式的发展,以形式分析来梳理艺术史,表述风格的确立与面貌——一个时期较之另一时期的艺术不同就在于艺术家表现艺术的形式不同,于此相反,图像学则认为,艺术的发展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人类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视觉化体现,分析方式既可以综合其他不同学科的资料及方式,同时也作为其他学科的研究资料而存在。

图像学从本质上肯定了艺术学科的学科地位。

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应该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更广阔视点上。

考古学、哲学、神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在图像学分析中屡见不鲜。

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方法系统化,分为三个阶段:前图像志阶段、图像志阶段以及图像学阶段。

本文主要对潘氏的图像学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艺术作品分析图像学的应用,并力图以这种方式指导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虽然图像学的方法近年来受到一些质疑,但仍有非常可取之处,本文致力于将艺术作品放在一个跨时空的范围内进行研究,真正做到知识的串联,学科转换,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美。

超声医学名词解释

超声医学名词解释

超声医学名词解释
超声医学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医学技术。

其中一些常见的超声医学名词解释如下:
1. 超声图像学: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扫描、成像,并通过图像观察来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常见的超声图像学包括超声心动图、超声肾图和超声肝图等。

2. 超声探头:超声图像学中使用的装置,通过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获取图像。

不同类型的超声探头用于不同的部位和目的,如线性探头用于浅部组织成像,凸面探头用于心脏成像等。

3. 超声导引:在医疗手术中使用超声波来指导操作过程,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例如,在无创产前检查中,超声波可以引导医生进行胎儿的定位和操作。

4. 超声多普勒:结合了超声成像和多普勒效应的技术,可以测量血流速度和方向,以评估血管和心脏功能。

常见的应用包括颈动脉多普勒、腹部多普勒和胎儿多普勒等。

5. 超声造影剂:在超声检查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用于增强图像对比度和显示血流动态。

超声造影剂主要由气体微泡和药物组成,可以用于突出血流情况、检测血栓等。

6. 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机械效应或化学效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技术。

超声治疗常见的应用包括超声消融肿瘤、超声碎石治疗尿路结石等。

7.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测量组织的弹性变形情况,评估组织硬度和病变的一种方法。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和其他病变的信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图像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概述]

图像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概述]

图像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最具影响的研究者•最有影响的研究者是E帕诺夫斯基,他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象征意义。

扬维米尔《称金的妇女》窗前读信的少女挤奶女工•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题材取自圣经故事。

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

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

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列为一排,以耶稣为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

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

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

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

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中国画中的文人画•院体画和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两大形势。

图像学模拟题1

图像学模拟题1

一、选择题1.在下列叙述语句中,正确的论述为( D )A 、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至少应具有计算、存储、输入、输出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B 、在图形系统中,图形处理速度取决于CPU 的性能;C 、在图形系统中,存储容量指的是计算机的内存;D 、 在图形系统中,图形处理精度主要是指图形采集输入质量和显示输出质量。

2.如果一幅512×512像素的图像,每一像素用4位表示,那么存储此图像至少需要的容量为(B )A 、512KB B 、1MBC 、2MBD 、3MB3.如果一个长方形使用右边二维图形变换矩阵:⎥⎥⎥⎦⎤⎢⎢⎢⎣⎡=105050005T ,将产生变换的结果为(D )A 、图形放大5倍;同时沿X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B 、图形放大25倍,同时沿X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C 、图形放大5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D 、图形放大25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移动5个绘图单位;4.使用二维图形变换矩阵:T =⎥⎥⎥⎦⎤⎢⎢⎢⎣⎡-100001010 如果图形的一个顶点坐标为A (6,8),则变换后的坐标A’ 为 (A )A 、(8,-6);B 、(-6,8);C 、(-8,6);D 、(6,-8)。

5、在透视投影中,主灭点的最多个数是(C )A 、1B 、2C 、3D 、46.计算机显示设备一般使用的颜色模型是 ( A )A )RGB B )HSVC )CMYD )不在A,B,C 中出现7.在计算机图形关于Modeling 的物体的描述中,下列是正确的结论有( C )A 一根直线是物体B 一个空间的点是物体C 一个立方体是物体D 三维欧氏空间点的集合是物体8.以下关于图形变换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A.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位置;B. 拓扑关系不变的几何变换不改变图形的连接关系和平行关系;C.旋转变换后各图形部分间的线性关系和角度关系不变,变换后直线的长度不变D.错切变换虽然可引起图形角度的改变,但不会发生图形畸变;9.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图象学的关系是( B )。

音乐图像学——精选推荐

音乐图像学——精选推荐

音乐图像学(iconography of music)对各种音乐图像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符号、主题、题材等加以鉴定、描述、分类和解释的学科。

它处在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和一般文化史之间,在这些学科的影响和推动下逐步发展,又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反作用于这些学科。

凡与音乐有关的各种图画、壁画、雕像、钱币、出土文物、寺庙或大型石窟里的雕刻和青铜器、漆器、瓷器等器皿的花纹图案以及各种图像资料(如各种音乐家画像、奏乐图像、乐器、乐谱、音乐厅、歌剧院以及各种礼仪场面、世俗节庆)都是音乐图像学的研究对象。

图像资料能提供有关音乐家的生平、乐师的社会地位、音乐的实践、音乐生活和乐器等方面的情况和证据,这对于研究古代音乐具有重大意义。

如中国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村出土的舞蹈彩纹陶盆、河南辉县出土的通鉴上有乐舞图、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鸭形彩绘漆盒上有击鼓、撞钟图等,提供了远古至先秦(前221年之前)时期乐舞表演的生动画面。

有些图像还能弥补文献记载之不足和失载,如筑曾是先秦至汉代(前221年之前~公元220)的重要击弦乐器,屡见于文献记载,但如何演奏,不得而知。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彩绘棺头挡中有击筑图像,提供了筑的演奏形象。

又如唢呐是中国民间重要的吹奏乐器,文献记载见于明清(1368~1911)时期。

而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寺第三十八窟(开凿于两晋时期,265~420)壁画中有唢呐的演奏图像,这就大大提前了唢呐的历史。

有些图像甚至是推断当时音乐、音乐生活和乐器的唯一根据。

如巴比伦、亚述等地区音乐文化的认识几乎完全依赖现有的各种图像资料。

在研究某件音乐图像时,必须考虑到它本身的各种因素以及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掌握了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对图像做出恰当的评价。

音乐图像学形成于20世纪初叶,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为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该学科早期代表作是德国音乐学家金斯基(Georg Ludwig Kinsky,1882~1951)主编的《图像音乐史》(1929)。

图像学参考书目

图像学参考书目

E·凯默林编,《作为图像系统的造型艺术I:图像志和图像学》,科隆,197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人文主题》,纽约,193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导论》,载《视觉艺术的意义》,纽约,花园城,1955年版G·赫默伦,《视觉艺术中的表征和意义:图像志和图像学的神话学研究》,载《隆德哲学研究》第1 期,瑞典,隆德,1969年。

U·艾柯,《符号学理论》,伦敦,1977年。

O·巴茨曼,《艺术史阐释学导论:图画的阐释》,达姆斯塔特,1984年。

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视觉艺术的含义》[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Penguin, 1970 年,p205《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李本正、林夕、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p439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概念》[Principles of ArtHistory: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Art],1915 年。

《视像与设计》[Vision and Design],Oxford,1981 年。

《格林伯格:批评文集》[Clement Greenberg :The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John O’Brian,ed. Chicago,1986-1993 年。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Language],London,1984 年。

卡西尔[Ernst Cassirer],《象征形式哲学》[The Philosophyof Symbolic Forms],New Haven,1953-1996 年。

《图像志: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Text, Ideology],Chicago,1986 年,p48《意图的模式:论图画的历史说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年,p1[ 1 ] 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傅志强译, 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年[ 2 ] 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 杨思梁、范景中编选,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0 年[3]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年[4]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 5 ] 范景中、曹义强,《美术史与观念史6 》,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7年[6]曹义强,《艺术史的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年[ 7 ]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1] 曹意强.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4] [美]达勒瓦著.艺术史方法与理论.李震,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1 ] 陈平著,《西方美术史学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 ]安迪沃霍尔著《,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 葛红兵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1111111(美)贡布里希著,杨思梁、范景中编选﹒象征的图像[C]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0《摇摆的图像:数字美学的传统》(Bilder in Bewegung:Traditionendigitaler sthetik),凯·乌韦(Kai-UweH e m k e n)主编(科隆:杜蒙出版社[Cologne:Dumont],2000),158 74页。

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和应用

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和应用

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和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生成、显示和处理图像的学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图形学在游戏、影视、广告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主要涉及如何表示图像、如何实现图像生成和显示、图像的处理和优化等方面。

1. 图像表示图像可以使用点阵图、向量图、二维数组和函数等方式进行表示。

点阵图是最常见的图像表示方式,即将一幅图像分为若干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值表示该位置的颜色。

向量图是将图像表示为若干个基本形状和线段等基本元素的集合,通过组合这些基本元素来构建整个图像。

二维数组则是将图像表示为一个二维矩阵,每个元素的值表示该位置的颜色。

函数表示法则是将所有像素都用一个函数来表示,其值为该位置的颜色。

2. 图像生成和显示图像生成和显示涉及到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面。

在数学模型方面,常用的有多边形、贝塞尔曲线和光线跟踪等模型。

在算法方面,常用的有扫描线算法、光栅化算法和光线跟踪算法等。

光栅化算法是根据图像的点阵表示将连续曲线或多边形转换为一个个像素点的过程。

扫描线算法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交的区域(扫描线),对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填充方式,以实现图像的渲染和显示。

光线跟踪算法则是一种从观察点出发,通过跟踪光线的形成过程来生成图像的方法,可用于高质量的渲染和光影效果的生成。

3. 图像处理和优化图像处理和优化包括纹理映射、反走样、阴影计算、模型优化等方面。

纹理映射即将一个二维的纹理贴到三维物体表面上,以提高渲染的真实感。

反走样是为了解决图像锯齿边缘的问题,采取平滑处理的方法,使得图像更加自然。

阴影计算则是为了实现真实的光影效果,将阴影模型与光照模型相结合,计算各种类型的阴影来获得更加真实的效果。

模型优化是为了减少模型的复杂度和加快渲染速度,通常采用剪裁、分层显示等方法来实现。

二、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广告等领域。

分子图像学的原理和应用

分子图像学的原理和应用

分子图像学的原理和应用分子图像学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领域研究方法,它依赖于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和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观察和分析分子的三维结构,在不需要破坏分子结构的情况下,研究生物分子的形态、组成和功能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分子图像学的原理分子图像学的核心是数据收集和处理。

在实验中,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显微镜,将光束洒在样品表面上,并记录出反射和透射光的分布情况,得到一系列二维影像。

每个影像代表了样品的一个投影。

通过收集多个影像,就可以获取到一个样品在不同方位下的多个投影画面。

在分子图像学中,为了获得分子的三维结构,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将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多个投影图像拼接起来,形成一个立体模型。

这就需要将投影转换成三维结构。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图像重建算法将二维平面上的无序信息恢复成三维立体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噪声过滤和直方图均衡化等步骤,以获得清晰的三维结构。

二、分子图像学的应用分子图像学技术可应用于多个领域,涉及物种分类、蛋白质结构、分子复合物、药物设计等多个方面。

下面分别介绍:1. 物种分类分子图像学技术可用于观察和比较不同物种的细胞结构和形态,进而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对样品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和三维建模,可以获得生物细胞的详细信息,并比较不同物种细胞结构的异同,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分子机理。

2.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的分析是分子图像学最常用的应用之一。

通过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可以了解其生物效应、功能和抗原性等基本性质。

该技术在药物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蛋白质结构可以为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也能为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

3. 分子复合物分子复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分子组成的复合物,这些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结构。

在研究这些复合物时,分子图像学技术可用于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研究复合物的结构,可以了解组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推测它们的生物功能和病理学机制。

图像修辞学

图像修辞学

图像修辞学2009年05月8日 | 15:48 | Culture Research,Film Theory,Society Studies | | 叙事、心理学、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电影理论、绘画、艺术、观众、认知 | 147 views作者:罗兰?巴尔特 //译者:怀宇依据一种古代的词源学,图像(image)一词应该与模仿(imitari)的词根有关。

我们现在立即就处在了可能向图像符号学提出的最为重要问题的中心:类比性再现(“复制”)可以产生一些真正的符号系统而不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象征汇聚吗,一种类比的而不再是数字显示的编码,是可以构想的吗,我们知道,语言学家吧任何类比性传播排除在言语活动之外,从蜜蜂的“言语活动”——只要这些传播不是双重分节式连接i[i]的,也就是说它们最终是建立在一些数字显示的单位的结合关系基础上的,就像音乐所是的那种情况。

语言学家们并不是唯一怀疑图像的语言学本质的人们;一般的舆论也隐隐约约地以某种有生命的神秘观念把图像当作一种抵抗意义的场所:图像是再-现,也就是说,它最终是复活,而且我们知道,可理解性被认为是与体验相对立的。

因此,从两方面来讲,类比性被感觉为像一种贫乏的意义:一些人认为,图像与语言相比,是一种非常初步的系统;另一些人认为,意指不可能穷尽图像的难以表述的丰富性。

然而,即便如果图像尤其具有有关意义的某种极限(limite)方式,它所允许返回的,也只是意指的一种真正的本体论。

意义如何进入图像之中呢,意义在何处终止呢,如果意义终止,那么在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在使图像承受着对其可能包含的诸多讯息进行一种详细分析的同时,这是我们很想在此提出的问题。

我们规定自己在开始时从简单入手:我们将只研究广告图像。

为什么呢,因为在广告方面,图像的意指是确定地意愿性的:是产品的某些属性在先验地构成广告讯息的所指,而这些所指应该也尽可能明确地被传送;如果图像包含着一些符号,那么我们就确信,在广告方面,这些讯息就是充实的,并且是为了获得最好的解读而构成的:广告图像是坦率的,或至少是夸张的。

图像传播学

图像传播学

图像传播学一、导论图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直观、易于理解的信息传递方式。

图像传播学是研究图像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影响和机制的学科,涉及到视觉传播、心理学、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图像传播学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发展历程图像传播学源自视觉传播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播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早期的图像传播学主要集中在印刷品和广告等传统媒体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对数字图像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三、特点1. 多样性图像传播形式多样,涵盖了照片、图表、插图、动画等多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图像对信息传达的效果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2. 情感化图像是一种充满情感色彩的传播方式,它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有利于信息的传达和接受。

3. 易于传播与文字相比,图像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记忆,因此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社交媒体时代,图像传播更能快速传播和引起关注。

四、未来发展方向1. 数据驱动未来图像传播学将更加关注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揭示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 跨学科合作图像传播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结合视觉艺术、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探讨图像传播的机制和效果。

3. 技术创新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播学将拓展研究领域,探索新型图像传播方式的效果和机制。

五、结语图像传播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图像传播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像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信息传播和传播效果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支持。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引起更多关于图像传播学的思考和探讨。

一年级下册图像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图像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图像知识点总结一、认识图像1. 什么是图像图像是由光线反射或发射出来的事物本身或事物的投射到白色物质上的影子。

图像包括静物图像和动态图像。

静物图像是一个静态的物体从事物原来所在的位置,而动态图像是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形状相对一定的改变。

2. 图像的种类图像分为写实图像和抽象图像。

写实图像是符合实际物体形状颜色的图像,抽象图像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故意对实在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加工后所制成的图像。

3. 图像的来源图像的来源有很多,包括自然界的物体、建筑、人物、动物等,也可以是人们创造或想象的形象。

4. 图像的特点图像有形象性、美感性、艺术性、再现性、虚实性等特点。

二、认识图像的意义1. 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图像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平面广告、书籍装帧、家庭装饰等方面。

人们可以通过图像了解到不同的事物,增加了生活的兴趣和情趣。

2. 色彩对图像的作用色彩是图像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增加图像的美感,也可以让人们方便快捷地了解一些信息。

三、学习图像的基本技能1. 制作图像通过绘画、拼贴、雕刻等方式,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2. 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家名作,展示经典图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对图像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3. 图像表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理解和表达的方式,将自己对物体的认识、理解和感受,通过绘画、摄影、雕塑等方式表现出来。

四、图像的表现形式1. 平面图像平面图像是二维的图像,具有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

2. 立体图像立体图像是三维的图像,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可以以多种角度、多个面展现事物的全貌。

3. 影像影像是通过物体向一个方向发射出的光线,然后在另一面被接收的过程,形成了物体的投射,也就是影像。

五、图像的表现手法1. 素描素描是描述物体或景物的轮廓、形状的画法。

学生可以通过提高笔触的变化、线条的粗细、重叠和交错来描绘出物体的形象。

图像形态学课程设计

图像形态学课程设计

图像形态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像形态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操作,如腐蚀、膨胀、开运算和闭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形态学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

3. 学生了解形态学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工具(如Python、MATLAB等)实现基本的形态学算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运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形态学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图像处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图像形态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图像形态学基本概念:介绍形态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1-2节2. 形态学基本操作:讲解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基本操作及其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1-4节3. 形态学算法应用:介绍形态学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边缘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1-3节4. 编程实践:结合Python、MATLAB等编程工具,实现形态学算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1-2节5.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形态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医学图像处理、交通监控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1-2节6. 形态学算法优化与拓展:探讨优化形态学算法的方法,如并行计算、快速算法等。

- 教材章节:第六章,第1-2节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6课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1. 第1-2课时:图像形态学基本概念2. 第3-6课时:形态学基本操作3. 第7-10课时:形态学算法应用4. 第11-12课时:编程实践5. 第13-14课时:实际案例分析6. 第15-16课时:形态学算法优化与拓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图像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浅谈以图像学方法研究博斯的《愚人船》

浅谈以图像学方法研究博斯的《愚人船》

10创意2020/12一、图像学简介“图像学”是现代进行视觉艺术探究所需的重要理论研究方法,该方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主要应用于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1939年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出版的《图像学研究》(Studies in Iconology)。

潘诺夫斯基作为图像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对于图像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之上,其主要目的应为挖掘研究对象背后融汇的文化内涵与思想观念。

因此,他将图像学分析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前图像志阶段、图像志阶段和图像学阶段。

图像学分析的第一阶段为前图像志阶段。

此阶段是画面分析的基础步骤。

这一步不需要个人对画面内容进行深层次理解,只需注重于艺术作品的自然表现,从画面本身理解绘画内容,描述所看见的场景,关注艺术的形式美。

图像学分析的第二个阶段为图像志阶段。

不同于第一阶段“所见即所得”浅显的研究,而是注重对于画面内容含义的理解。

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可利用的艺术和文化知识代入其中,对艺术作品的主题、故事、角色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来源、内涵与象征意义,揭示画中图像的独特含义。

图像学分析的第三个阶段为图像学阶段。

此阶段是对绘画作品所包含的思想的理性认识,也是潘诺夫斯基所提出的“本质”的层面。

这就要求人们跳出作品画幅的限制,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思想等多个角度寻找作品与创作者的联系,理解艺术家在绘画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

由此可见,图像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艺术家反映社会、表露情感的创作窗口。

希罗尼穆斯·博斯 (Hieronymus Bosch)是15世纪尼德兰最别致的画家,他的画作富有想象力,同时也充满了神秘与怪异的象征符号,画面时常被一些半人半兽的形象所填满。

这种极为“突兀”的图像表达方式是博斯个人艺术的象征,虽然这种表达方式曾让他的画作一度被世人所忽视,但却于无声之中开启了后世绘画潮流的大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学图像学对美术内容的历史探究。

它的目的是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象征意义,揭示图像在各个文化体系和各个文明中的形成、变化及其所表现或暗示出来的思想观念。

图像学由图像志(iconography)发展而来。

图像志一词来自希腊语εικωυ(图像),在古希腊曾专指对图像的精鉴,20世纪发展为关于视觉艺术的主题的全面描述研究。

与图像志比较,图像学更强调对图像的理性分析,Iconology的词尾logy有思想和理性的意思,它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意义及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

图像学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E.帕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对图像志和图像学作了系统的阐述。

他认为,图像学对美术作品的解释须分三个层次:①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即识别作品中作为人、动物和植物等自然物象的线条与色彩、形状与形态,把作品解释为有意味的特定的形式体系。

②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

例如,确切地指出画面上的人物、花朵象征着美德,13个人围坐桌前描写基督及其门徒在进行最后的晚餐等。

这种对图像所表现的故事、寓言等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叫做图像志分析。

③解释作品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种更深一层的解释叫作图像学。

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宗教、哲学,通过艺术家的手笔凝聚在艺术作品中,成为作品的本质意义和内容,即帕诺夫斯基所谓的象征意义。

图像学与图像志的不同之处,就是图像学发现和揭示在作品的纯形式、形象、母题和故事的表层意义下面潜藏着的这种更为本质的内容。

换言之,图像学把美术作品作为社会史和文化史中某些环节凝缩了的征兆,而进行解释。

图像学也适用于建筑。

对建筑的内容──它的形式、结构与它的作用(包括它的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叫作建筑图像学。

建筑图像学较之传统的工程技术建筑史,或者形式分析建筑史研究更加复杂。

欧美现代学者把传统的方法、形式分析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解释建筑的内容。

他们的研究极大地更新了人们关于建筑史的观念。

图像学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E.马莱最早提出了图像学这一概念。

图像学最初被看作历史科学的一个附属部门,它在很大程度上被限于纯文献价值的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图像学在美国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

20世纪30年代,图像学在欧美国家进一步发展,探索到更深层的内容。

由汉堡移迁伦敦的瓦尔堡研究所成为图像学研究中心。

瓦尔堡研究所的学者们发表了一系列图像学论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E.温德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异教神秘》。

现代图像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重点归纳起来至少有3个:①解释作品的本质内容,即帕诺夫斯基所说的象征意义;②考察西方美术中的古典传统,古典母题在艺术发展中的延续和变化;③考察一个母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变化。

现代图像学者经常把图像学与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其他艺术史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考察。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征。

图像学对美术内容的历史探究。

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象征意义,揭示图像在各个文化体系和各个文明中的形成、变化及其所表现或暗示出来的思想观念。

图像学一词由希腊语图像演化成的图像志发展而来,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意义及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

图像学最早由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E.马莱提出,而最有影响的研究者是E.帕诺夫斯基,他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帕氏所谓象征意义。

图像学与图像志的不同之处,就是图像学发现和揭示作品在纯形式、形象、母题、情节之后的更本质的内容。

它亦适用于建筑,对建筑的形式、结构、作用、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建筑图像学。

这种研究更新了建筑史的观念。

现代图像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重要的3个方面是:①解释作品的本质内容,即帕诺夫斯基所说象征意义。

②考察西方美术中的古典传统,古典母题在艺术发展中的延续和变化。

③考察一个母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变化。

现代图像学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众多,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与它们的交叉也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点。

常雷摘要:“图像学”是现代视觉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学科,它起源于十九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传统图像志研究,二十世纪前半叶迅速发展为国际艺术史研究中具有统治地位的学科之一,现在已衍生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史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当代数码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视觉艺术创作形态正发生着又一场巨大而广泛的变革,令图像艺术与现代图像学在当代的境遇异常勃兴,传统分科方式的视觉艺术形式已无法与之比拟。

本文就这一历史进程做了初步的记叙和论述,旨在介绍图像学对于现代视觉艺术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表明作者对艺术理论构架的一种全新见解。

一“图像”一词主要来自西方艺术史译著,通常指image,icon,picture 和它们的衍生词。

后期图像学论著中表述“图像”的常用词是image,image的几种主要词意可借以理解图像学对“图像”概念的设定:①心像、印象,指图形在观看者心中构成形象认知的心理过程。

②塑像、肖像、圣像,也包含有图形程式的意义,与icon同。

③映像或翻版、复制、相似的形象,表明图像的传播性能。

④在心里对形象的描绘。

image的衍生词用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一层地理解“图像学”的概念:imaginable指可想象到的;imaginary 指假想的;imaginative指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早期“图像”的常用词是icon,iconography为图像志;iconology为图像学。

icon的原意指希腊正教的圣像,所以作“图像”用的主体含义为图形程式,故现在多译为“谱像”,并将iconology译作“谱像学”【1】。

picture的名词原意为图画、照片、电影、映像等,指图像的具体物质性存在,如picture book 为图画书;picture tube指显像管;picture window指看得见风景的窗子。

Picture的用法比较丰富,也有心像、形象、描写、叙述及相似形象的词意,因此常与image混用,但picture的使用常常指称具体的实际形象,停留在视觉图形的表象,而image的用法要更抽象些,多用于探索图像心理范畴的论述,而不仅仅指视觉的。

其它一些词在相关使用中也可以统统译为图像,如tableau,representation,view,figure。

tableau的原意是如画般动人的场面,延伸意即虚拟图像;representation的原意是象征、表示,指被图像表征的内涵意义;view指图景;figure的原意是数字、计算,因此它指的是图形的性质及符号特征,如三角形triangie figure;圆形cirole figure。

中国古人的治学方法是“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2】,故“图像”一词在传统文化中亦颇有渊源。

“图”指图形,“像”指图形中的含义,是以“图”为媒体的形而上的文化概念。

如从太极图哲学义理的认知过程中,我们可以归纳“索像于图”的递进层次:①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幅黑白对比的阴阳鱼组合图形,矛盾色交合对比的图案印象即图形存在picture;②它的基本形为圆,以S形曲线分割,这种图形判断结论即图形特征figure;③圆形、曲线均说明图形的基本象征意义为永恒的运动,这是图形的象征意义representation;④“天圆地方”的文化符号学基础使观者联想图形所代表的是“天圆”??宇宙与自然的图像比拟,即图形景象联想view或tableau;⑤太极图引发我们对传统“对立统一”哲学思想的认知和思辩过程就是image,即古人从图形中索得之“像”;⑥这个图形一旦由历史沿传构成一种程式化的图形符号,再经我们理解和熟知后,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构成了一个icon,这时无论如何复制、改写、或随意地变形表现,这个icon已不因外在形式的变动而改变了。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像”和“理”的区别,即“像”的意义是视觉性的,具有不可言说的特点,有它区别于文字理论的独立价值。

二图像学源于19世纪在欧洲美术史研究领域里发展起来的图像志研究【3】,当时图像志是艺术史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所关心的是艺术客体的主题内容以及题材背后延伸的深层喻意,从而自然减少了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关注,在这一点上同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背道而驰。

早期的图像志研究基本都是宗教内容的,进入20世纪后图像志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蓄势取代传统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新方法:图像学。

1912年,德国的艺术史大师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1866~1929)在第10届国际艺术史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弗拉拉的无忧宫意大利艺术与国际占星术》,在这篇论文中他使用了新词汇“图像逻辑的”[德语ikonologisch]来昭示他准备倡导的一种新生的艺术研究方法??一种脱胎于传统图像志研究的研究艺术史、艺术学的新理论模式【4】。

瓦尔堡的新方法关注的是艺术研究过程里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他的目的是引导学者们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使艺术史得以纳入文化史的整体当中。

图像学创始人的最初动机是通过这种新方法突破传统美术史研究中各种学科的界限,瓦尔堡的老师历史学家卡尔•兰普雷希特就是一个在史学研究中倡导“大文化史”的特立独行者,他主张把历史看作是一种社会心理科学,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等学科应该视同一体。

这种思想上的变革一开始被喻为“侵入者”,它总是在扮演对艺术形式主义批判者角色的同时打破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封锁壁垒。

二十世纪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才华的图像学研究者,如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弗里兹•扎克斯尔[Fritz Saxl]、鲁道夫•维特科夫尔[Rudolf Wittkower]、埃德加•温德[Edgar Wind]等,这些赫赫有名的艺术史家用大量勤奋而实际的研究工作为图像学的性质做了系统的设定:即对艺术品母题的象征意义进行全面的、文化的和科学的解释。

他们都曾集中在创立于汉堡的瓦尔堡研究院工作(起初为瓦尔堡图书馆),成为以图像学研究闻名于世界的“瓦尔堡学派”的核心力量【5】,这所研究院可以视为全球第一个图像学的科研机构(虽然它不只是一个艺术史的研究机构),并对当代艺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战中研究院迁至伦敦,几乎同时也是为了躲避纳粹迫害的年轻的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Hans Josef Gombrich]从他的故乡维也纳应聘而来,负责整理瓦尔堡遗稿的工作。

现在贡布里希已成为一位身负盛誉的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大师,他对图像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是特别努力于图像学阐释方式标准的建立,认为图像学的中心任务应该是重建艺术家本来的创作方案,以此寻至作品的本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