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通过神经系统及激素的调节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1课时【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预习案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结构基础是。
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变为的过程。
3、反射弧的结构:思考:①完整的反射弧包含哪些结构?分别具有什么功能?②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顺序是怎样的?③如果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损坏,分别会造出什么结果?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
2、兴奋地产生和传导: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静息时,膜主要对有通透性,造成,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①静息电位:在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表现为。
②动作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时,膜电位由变为,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是。
产生原因:受刺激时,膜对的通透性增加,造成,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③兴奋地传导: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并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探究案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3、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探究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
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2、请根据图2-1描述电荷移动与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训练案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手掌上长出水泡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B、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C、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D、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般是双向的3、xx年多哈亚运会的足球赛中,球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突触传导D、反射弧4、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课题: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7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7讲通过激素的调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预习目标】1.识记内分泌腺和相应的激素。
2.弄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体会激素调节的特点。
3.弄清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理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体会什么是反馈调节。
4.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理解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
【知识梳理】1.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的功能(1)功能: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2)人体内主要激素的比较2.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血糖调节的过程3.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1);(2);(3)。
4.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体液调节: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3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看作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则患。
5.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2)体温恒定的调节【预习自测】1.促胰液素的作用是()A.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促进HCl进入小肠C.促进胰液进入肠腺 D.促进食物的消化2.雅典奥运会期间,许多运动员服用了类固醇药物而被取消成绩或参赛资格,他们服用的药物可能属于下列的()A.甲状腺激素 B.垂体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3.吃糖一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4.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
下列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学案27 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课内探究案【探究目标】分析血糖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明确其调节中枢和调节方式,从而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
高考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学案一、考点1、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理解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二、重、难点 1、兴奋的传导三、要强调的问题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突 起 + 髓鞘→ 神经纤维ⅰ ⅱⅲ ⅳ ⅴ★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①写出反射概念的关键词。
思考: “望梅止渴”与“吃梅生津”各属那一类反射?③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ⅰ请口述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缩手反射ⅱ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a. 位于传入神经上b.突触结构★反射弧完整是反射进行的基本条件。
3、兴奋的传导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膜电位变化: 传导形式:传导过程:刺激→ 变化→膜内外均形成电位差,出现 →形成 →刺激相邻未兴奋部位发生变化传导特点: 「题1」右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
据图回答:(1)神经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 ,结构特点具有 __________性;功能特点具有____________性。
(2)神经细胞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____ 。
⑶如果在电极a 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则a ~b 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 ,C 中指针偏转几次 ?②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ⅰ相关结构: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ⅱ请填充突触的结构模式图ⅲ请写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
ⅳ请说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的特点且阐述理由。
③总结1、描述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
2、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3、全过程信号的变化过程 思考:手被刺时,是先缩手,还是先觉得疼?「题2」如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联系,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有 个突触,刺激图中b 点,其膜电位为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_(字母)点会发生兴奋。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

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运用稳态与平衡观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科学探究——通过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运用相关知识关心亲友和他人。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1)外因:外界环境的变化。
(2)内因: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2.实例——体温变化(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 ℃。
3.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特点:有一定限度。
4.稳态遭破坏的原因(1)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2)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内环境稳态形成的原因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2.实例内环境成分或理化性质意义渗透压正常维持组织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温度和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血糖浓度、氧气含量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_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内环境的稳态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关注相关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并关爱他人的意识。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稳态,认同生命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及动态平衡等特点。
2.社会责任——分析人体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关注人体健康。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知识点(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内容和原因(1)变化的内容: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2)变化原因⎩⎪⎨⎪⎧ 外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内因: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如HPO 2-4/H 2PO -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 的变化减弱)、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 不同变化,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 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步骤①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②测自来水pH 的变化③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②中步骤,记录结果。
④充分冲洗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并重复②中步骤,记录结果。
⑤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各次实验中pH变化的曲线。
⑥尝试用不同生物材料(如动物血浆、用2~5倍水稀释的鸡蛋清或马铃薯匀浆)代替肝匀浆完成实验。
(3)实验结果与结论材料图示结果自来水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缓冲液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生物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1)内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教版必修3 生物(稳态与环境):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案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习目标】
1.描述血糖调节。
2.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学习过程】
一、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1)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增加(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
(2)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增加(同时胰岛素分泌)→血糖。
二、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免疫
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免疫2.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三、探究质疑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有什么的区别与联系?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区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
联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学案第1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1 - 第2课神经调节.......................................................................................................... - 9 - 第3课体液调节........................................................................................................ - 25 - 第4课免疫调节........................................................................................................ - 44 - 第5课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58 -第1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1.体液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1)体液的组成(2)体液各部分的相互转化关系2.内环境的概念、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成分主要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经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主要差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pH 血浆pH为7.35~7.45,与HCO-3、H2CO3等物质有关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1)完善下图所示内容(2)内环境的功能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中生物《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①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③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学习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3、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看”自主预习1、基本概念:(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2)反射:指在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的反应。
(3)反射弧:完成的结构。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有:、、、、(传出和它所支配的等)。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5)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部位。
由、、组成。
(6)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状或状。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在画出课本P18图2-2上画出下面两个电位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的,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流动的方向 (填一致或相反)。
在神经纤维的膜外侧,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流向而在神经纤维的膜内侧,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流向。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导突触小泡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信号→ 信号信号→ 信号(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方向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方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方向传递的原因是:。
4、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教学设计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教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三生物备课组郭志强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与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内容联系紧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与后面的第2节和第4节共同构成生物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在高一下学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本节内容难度大,不排除有遗忘、混淆概念、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问题。
神经调节一向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难点,而且这部分内容微观抽象,特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离子水平上的认知和突触内神经传递的兴奋或抑制的结果难以理解,给学生的学习造成极大困难。
三、教学目标本课时内容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四部分。
其中考试大纲要求①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II )②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II )③ 人脑的高级功能(I )。
①②的层次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在过程认知上较难,因此将其列为本节难点,而且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因此本节课细化的学习目标:1. 通过纠错讨论,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 结合实例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3. 结合图例解释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过程。
4. 通过绘制突触结构图,说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
四、评价设计目标1评价任务:给出一段信息,中等程度学生能找出错误。
目标2评价任务:给出生活事例,学生能回答其原因。
目标3评价任务:教师给出反射弧模式图,学生能找到特定放大区域,画出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示意图,解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原因。
目标4评价任务:教师给出反射弧模式图,学生能找到特定放大区域,绘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正确标注兴奋传递过程。
高三生物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课标知识要求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3.学会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导特点和方向考纲能力要求根据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图解,能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机理及传导方向;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是指在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和。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由、、、、组成。
请描述缩手反射的大致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兴奋是以(又叫)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是:静息电位(外内)刺激→兴奋部位膜电位(外内)→相邻部位膜电位差→,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还是外)的电流方向一致。
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特点是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结构叫,包括、、三部分。
突触的种类有、和等。
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d 传递过程是: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思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为什么是单向的?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及特点比较:三、练习1、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吃话梅时流唾液B.看见话梅就流唾液C.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D.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3、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兴奋或抑制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5、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复习教案

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和功能过程和方法1.运用所学的神经生理学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神经生理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2.对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方式表达内容和意义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教学重点反射和反射弧的相关分析教学难点反射弧中相关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教学设计引入: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材16页)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细胞)多媒体展示神经元的结构学生活动:1.辨认图中神经元各部分结构2.比较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突起⎩⎨⎧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的神经元技法提炼1:辨析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突起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做神经纤维,它只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再包上结缔组织构成了神经。
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应答。
多媒体展示: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练习巩固1.三、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多媒体展示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解读】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温故而知新】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3、右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双基梳理】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阅读P16)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其是完成的结构基础。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①感受器,② ,③ ,④传出神经,⑤ ,⑥神经节(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阅读P17-18)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也叫。
2、静息状态:在未受到刺激时,由于外流,造成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由于内流,膜两侧电位变为,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由于的存在,形成了。
4、恢复静息: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兴奋向前传导,后方恢复为。
知识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P19)1、突触的结构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 (填内环境成分)。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中,只能由释放,作用于。
知识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阅读P19-20)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B、、C、、D、和E、,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三高中生物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

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提醒:①代谢废物包括O2、尿素、多余的H2O和无机盐,首先到达的场所——组织液。相关系统及功能:循环系统负责运输;呼吸系统排出O2和少量H2O(以气体形式);泌尿系统排出尿素、H2O和无机盐;皮肤排出部分H2O、无机盐和尿素。涉及到代谢废物排出有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有关器官主要为肺、肾脏和皮肤。
(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2)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很少。
提醒:(1)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属于机体内环境的组成 成分。
(2)血浆中水:组织液、血细胞、淋巴,还有消化道吸收。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提醒:(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
④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组织细胞、肺泡;最低部位相反,沿运输途径方向浓度依次降低,如O2浓度,血浆>组织液,O2则相反,因为气体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七、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主要原因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 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六 、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1图示
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
2析图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 关系统
穿膜层数
养料(如葡萄 糖)
消化(外环境)→吸收(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进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组织细胞(1)=7层
人教版必修3 生物(稳态与环境):2.2 通过激素的调节 学案

通过激素的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重难点】1.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应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
(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实现的,突触包括。
(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结合,引发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3)信号变化:信号→信号→信号。
(4)传递方向:。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的内,只能由释放作用于,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的。
(即: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或,不能反向)(5)结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或。
二、激素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调节过程概念模型:。
(2)调节方式:调节。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高中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3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教案【考纲解读】从近5年生物试题看,本节知识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反射与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这几个部分。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三学生,现处于第一轮的复习进度之中,故预期学生对高二的知识遗忘率较高,容易知识点发生混淆。
高三学生已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能力,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他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
因而本节采用以故事为主线,问题探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和反射弧。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神经调节尤其是其生理过程的理解,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反射和反射弧(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教学设计思路】1、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教师发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清单,学生关上书本完成→教师评阅《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清单,关注出现的问题,并适当调整第二天课堂要复习的重点。
2.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故事引入→问题探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破考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整合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知识,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3.课后:完成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课前:课堂:附:板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课)反射弧结构基础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刺激结构基础:突触→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通过神经系统及激素的调节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免疫调节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概念、理化性质和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判断内环境的组成。
2、内环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4、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5、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6、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7、、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8、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9、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难点】
1、内环境的概念与成分;
2、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解释人脑的高级功能。
5、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6、血糖调节
7、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自主复习】
一、内环境的概念:
1、由构成的叫做内环境。
2、人的体液的组成:(课本),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和。
3、不同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如:血细胞为,组织细胞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
4、请画出三种细胞外液以及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解。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2、三种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3、细胞外液的实质是一种,类似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三大方面。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在370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2、正常血浆的PH为;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四、内环境的功能:功能为:
具体过程为:(参看上课画的图解)从中可以得出:①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
其中主要参与的四个系统有。
②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五、稳态的概念:随着和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稳态实现的机制:
调节网络。
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六、反射弧和反射:
1、反射的概念:(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由等五部分组成(提醒:要能说出各部分的功能)。
其中效应器是指(注意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区别)。
3、反射的大致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即可)七、兴奋的传导(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过程:(图23)其中,突触前膜是膜,突触后膜是膜。
②传递过程:当兴奋传至时,神经递质会通过作用进入,然后与上的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
③特点:速度相对较慢,单向传递。
☆回答: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为什么是单向的?
八、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掌握图26):重点掌握S区受损对人的影响。
3、学习是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激素的发现与概念:
1、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它是由分泌的,它的发现者是。
2、概念:略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图211的相关内容,注意记准两种激素的缩写。
2、通过此例理解分级调节。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
2、
3、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
【合作探究】
探究
一、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理化性质例
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例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
2、CO
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例
3、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
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探究
二、兴奋的传导例
4、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例
5、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
B、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探究
三、激素调节例
6、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例
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
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C、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
D、有些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当堂达标】
1、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可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2、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
⑤的相关内容是(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树突→轴突→细胞体
C、轴突→细胞体→树突
D、树突→细胞体→轴突
4、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无感觉但能运动
5、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
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
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
6、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拓展延伸] 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