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精编9题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训练:思辨类(含解析)
材料作文训练-----思辨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当不成山巅的一棵劲松就做一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务必做一棵最好的小树当不了小树就做一丛灌木当不成灌木还可以做小草——但务必做路边最快乐的一株小草……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半”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张弛有度,是“月有阴睛圆缺”的缺憾之美;“满”是庖丁对解牛之道的极致追求,是张秉贵“一抓准”背后的精益求精。
以上两种人生状态,你更欣赏哪一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军训时的口令中,最常用的就是立正、稍息。
立正意味着紧绷身体,思想高度集中,代表着规范与姿势;而稍息则是立正之后的休息,身心是放松的,自有一份自由与随意。
“立正”得太久,“稍息”就成了妙不可言的稀缺品。
意大利作家老安的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81-1984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刚刚走出动荡不安,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
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正是这一喘气的调整,我们挣脱了束缚,小心翼翼地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轨道。
对于立正、稍息,你又有着怎样的理解与认识呢?请结合材料和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
上海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哲理思辨类
材料作文:哲理思辨1.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近日,网上一则视频,江苏昆山某公司一名男员工在发放员工证件时,随手扔在地上,导致员工不得不弯腰拾起。
从视频看,这名男子在发放证件时姿态和动作相当随意,而扔出的动作也非常“娴熟”,旁边的两名工作人员也没有阻止。
对此,昆山世硕电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网传负面视频的说明”,称公司新人培训单位因招工旺季、场地受限,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发放员工证件时方式不当,致使新进同仁感到不受尊重,公司深表震惊和遗憾,并表达万分歉意。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3.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人们几乎不可能在知识与经验都完备的情况下做事,仍然可以做成很多事。
但每当有事情未做成时,人们习惯于在知识和经验上找原因。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4.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技、新生活、新思想……人们倾向于认为“新总是比旧好”,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毛姆说:当人们请你批评时,其实要的不过是赞扬。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有所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无所恃更有益。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当下社会中,有人遵循木桶定律,认为只有克服短板,才能避开成事暗礁;也有人认为只有经营长处,才能不断实现增值。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思辨类作文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
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
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在生长了,没精打采,枝蔫叶稀。
是缺少阳光吗?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
是氧气不足吗?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
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子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
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阅读下面的试题,按照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3.用规范汉书书写。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全部健康出舱。
两上太空的航天员刘洋十分激动:“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中国载人航天永远值得期待!”航天员蔡旭哲说:“首次六个月的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
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太空家园。
”伟大的飞天梦想,激励着他们完成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勇敢的探索精神,引领着他们目睹宇宙的浩瀚神奇……,而这一切也和他们生命中的诗意情怀密切相关。
德国著名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梦想·探索·诗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在《离骚》中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他拒绝渔父“随其流而扬其波”的规劝,为着理想与热爱,坚持正道直行,九死不悔。
陶渊明青年时代胸怀大济苍生之志,但是现实让他明白,“质性自然”的自己不宜留在官场,醒悟到“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毅然辞官归田,人生从此转了个弯。
对于“直行”与“转弯”,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很多人认为: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
也有很多人认为:哪有什么是非,不过是立场而已。
关于人们对是非的认识,你有何理解?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般认为在行动之前应考虑周详,但是详尽地考虑行动的一切后果又常使人不能行动。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际格局。
这种格局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拓展,形成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材料二为了改变“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这一状况,在社会各界帮助下,云南省山区教师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虽身患多种疾病,但张老师依然倾其所有,连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钱款都投入了教育事业。
这些因张桂梅老师而改变命运的女孩,毕业后大多选择医生、教师、警察等职业,主动投身偏远、贫困甚至危险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心理学将“社会时钟”定义为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
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
有人认为应该遵循“社会时钟”,融入主流社会;也有人推崇“逆社会时钟”,生活在自己的时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
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寓示着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
《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比喻经常运动,生命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天行呈健,水流生机,自然界蕴含着生命奋发的奥妙。
我们处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然而,却有人选择佛系躺平、固步自封,有人畏葸不前,有人蹉跎自误……殷鉴在前,作为当代青年,你在劲健的苍穹与奔腾的激流中得到了怎样的生命启示?你将以何种姿态去谱写自己的青春?请结合材料,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某同学认为林黛玉多愁善感,他找到了“黛玉葬花”等情节作为证据;某人认为《红楼梦》是乾隆组织文人写作的,她提供的理由之一是“大观园”的名称来自乾隆所写的“燕台大观”;某人讨厌薛宝钗,他设想宝钗的结局是嫁给贾雨村,他找到的证据是贾雨村曾吟诵过“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句子(注:贾雨村字时飞)。
以上“提出观点,寻找证据”的做法在社会生活中也很常见,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台湾第一名嘴张锦贵教授说:“不会讲话,难以合群。
脸要笑,嘴要甜,讲话讲得好,一生没烦恼。
”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就四个字,有话直说。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想”和“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想”更重要,如果没有“想”像鸟一样飞翔,人类不会发明飞机;如果没有“想”了解神秘的太空,人类不会展开太空探索……有人认为“做”更重要,如果没有“做”,靠“想”不能发明飞机;如果没有“做”,靠“想”人类不能登上月球……你的学弟对此感到疑惑,写信向你求教,请你给他回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最新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9题5则范文
最新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9题5则范文第一篇:最新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9题善与恶韩非子说,“车匠造好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望别人早死。
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韩非子这番话你是否认同?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结合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这个材料作文要抓住关键句——“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思考灵魂的善恶给自己、他人、社会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底,就是黄金”,夸美纽斯也曾指出“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不错的,人生若无善良,生命便失去光彩,灵魂便走向枯萎;社会若无善良,社会便处处成为荒芜的沙漠,人间便处处是凄寒的严冬。
善良让人性闪光,让人格伟大,让社会和谐,让世界温馨。
一个人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人的行为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不断“行善”——做好事,随着量的积累,必然“成仁”——成为一个好人,最终受人敬重,得到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断“作恶”——干坏事,随着量的积聚,必然“灭身”——成为一个坏人,甚至落得身败名裂。
古之孔圣人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务必要把这项任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多做“积善成仁”的事。
只要联系实际,展开来写,就能写出好文章。
选材标准:可以选用对比的行为来展开文章;也可以从善与恶的作用来选材,突出善与恶给个人、他人与社会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豆与萁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最新9个思辨类作文汇编(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2023高考最新9个思辨类作文汇编(审题立意+优秀范文)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末”。
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审题:材料由对比鲜明的两段内容组成。
一是树枝和树根特点的对比,树枝美丽、喧嚣,树根朴实、沉稳。
二是古人对树枝和树根的不同态度对比,称树枝为“末”,称树根为“本”,寄寓了古人对树枝、树根的褒贬之情。
理清了两则材料的内涵,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立意。
从树枝与树根的关系切入。
二者既是统一的关系,树根长年累月默默输送养分,带来了树枝的繁华热闹,由此,可以隐喻“厚积‘勃’发”、“台前幕后”;二者也可以是对立关系,树根朴实,树枝招摇,究其原因是树根成熟稳重,树枝喧嚣浮动。
由此,可以隐喻人生应该沉稳踏实,固本强基。
从古人对树枝、树根的不同态度切入。
古人称树枝为“末”,称树根为“本”,可以看出古人贬树枝,赞树根,究其本质,则是启示我们为人要踏实稳重。
而当今社会,许多人却是“本末倒置”,尤其是现在的部分年轻人,一味追求光鲜亮丽的人生,忽视踏实勤奋的工作。
由此,可以针砭时弊,探究其背后的根源。
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国家非遗传人数十年潜心躬耕,终成大器,也可结合当今社会现象,指出舍本逐末的危害,亦可将二者综合运用,形成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论证得更为严密。
立意:1.固“本”强“末”。
2.厚积才能“勃”发。
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4.沉稳人生,拒绝浮华。
5.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6.养得深根,终成枝繁叶茂。
优秀作文养得深根,终成枝繁叶茂树根深埋地下,寂静无华,却称之为“本”;树枝葱茏繁盛,花香弥漫,却称之为“末”。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理性思辨(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理性思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州地方有一只蜗牛,它觉得自己太软弱无能了,就自我责备一番,决心振奋起来,有所作为。
它制定了两项计划,一是向东去攀登泰山,总计路程要走三千多年;二是向南到长江和汉水去,总计路程也要走三千多年。
可是估算一下自己的寿命,不过早晚之间就要死去。
于是它万分悲愤,枯死在蓬蒿秆上,为蚂蚁所讥笑。
上述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感触?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为了引导高二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明确大学求学方向,徐州市王杰中学“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我心中的大学”为主题的畅想会。
会上,下面几所高校的校训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请从中选择两则校训,写一篇发言稿,在“追梦”社团畅想会上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
要求:选好校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广西农村的80后。
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
因不满足于专科的高考成绩,从2009年开始,唐尚珺瞒着家人复读7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985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当所有人认为他终于上岸时,他又回去复读了。
2017年,55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5分;2020年,619分,直到今年的591分,距离他的目标——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尚有90来分。
每次折戟后,他都想再冲最后一次,到第二年,又想再冲一次,如此循环,停不下来。
“压力很大”,但他说,“考大学是比其他更容易走通的成功道路”。
有人不认同他的这种“执着”,13年的青春只做了一件事,是一种浪费;也有人认为,应当尊重他的选择,这就是他的“梦想”;更有人反思“名校”的价值和意义,它是否一定能通向成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思辨类作文(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思辨类作文(含解析)作文主题训练-------思辨类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航天员邓清明和杨利伟一样,属于我国的第一代航天人,他做过四次“备份航天员",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为了飞天这一刻,邓清明准备了24年零10个月。
尽管内心有委屈和失落,但他的信念从未改变: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2022年11月29日,他作为乘组的一员,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出征,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56岁的他终于圆梦!邓清明感慨地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感谢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攻坚克难,让我们在太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让我等到了圆梦的机会!"作为新时代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灯塔上写有这样一个意蕴丰厚的句子:比寻找温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盏灯火。
这句话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和思考。
要求:全面理解这句话,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列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在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需要有志之士勇担重责,坚定前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在当今时代,“己所虽欲,也要慎施于人”。
请同学们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深刻理解其思想内容,并结合新时代下青年成长的需要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理性思辨(含解析)_1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理性思辨(含解析)作文主题训练-------理性思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菜根谭》有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外物未真正影响竹与潭。
老子却说:“上善若水。
事善能。
"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随物赋形,随世迁移,破堤坝而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以上材料,对于新时期青年人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很有启示意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即能天宽地阔,消除一切困难,解除一切纠葛。
——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这两句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苦难无法使人更高贵,反而使人更卑微。
所以,旁观者不要去歌颂苦难,而是应该消除苦难。
(毛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冯梦龙)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是为你而鸣。
社会是一艘大船,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当船上有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这个人就可能是全船人的威胁。
所以永远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一个人的不幸就是全体人的不幸。
(海明威)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余华)面对苦难,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思辨性作文练习(共七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原汁原味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人生思辨,立身行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立身行事注重的是“我应当”,而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我愿意”。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理性认知,摆脱困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思辨交流,改变他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世界需要交流沟通,就需要采取合适的劝说方式和技巧来改变他人的想法;有人认为,人总是坚信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是徒劳的。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走出自我,博采信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当人们执着于自己的某种想法时,常常会自动忽略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信息。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获益与代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获益大于代价,是衡量一件事值得做的标准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温故”和“知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
作文主题训练------哲理思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也早已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人的生命,抚慰着人的心灵。
但也有人认为,其实还是人自己丰盈了自己,自己拯救了自己。
还有人说,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是。
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小说中,“穿长衫”代表的是读书人,而“站着喝酒”又表明生活过得比较窘迫。
目前,不少有学历又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年轻人就觉得这位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就是当下的自己,他们中有人说:“学历不仅是敲门砖,还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毅然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投身基层,在不断的尝试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现状。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洼则盈。
”自然之中,地势低洼,水则顺势积聚,形成水池,乃至深渊。
洼地常常得到水的滋润,不至于干枯而贫瘠、荒芜。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拉松长跑中,成为一个拥有优势的领跑者,是许多跟随者的梦想。
紧跟领跑者,由远及近,当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就毫不犹豫地超越,成为领跑者。
也有人,是把完成整场马拉松作为目标,以跟随者的姿态跑完全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哲理思辨类材料作文9题 1
善与恶韩非子说,“车匠造好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望别人早死.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韩非子这番话你是否认同?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结合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这个材料作文要抓住关键句——“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思考灵魂的善恶给自己、他人、社会产生的影响.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底,就是黄金”,夸美纽斯也曾指出“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不错的,人生若无善良,生命便失去光彩,灵魂便走向枯萎;社会若无善良,社会便处处成为荒芜的沙漠,人间便处处是凄寒的严冬。
善良让人性闪光,让人格伟大,让社会和谐,让世界温馨.一个人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人的行为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不断“行善”——做好事,随着量的积累,必然“成仁”——成为一个好人,最终受人敬重,得到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断“作恶”—-干坏事,随着量的积聚,必然“灭身”——成为一个坏人,甚至落得身败名裂。
古之孔圣人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务必要把这项任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多做“积善成仁”的事。
只要联系实际,展开来写,就能写出好文章。
选材标准:可以选用对比的行为来展开文章;也可以从善与恶的作用来选材,突出善与恶给个人、他人与社会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豆与萁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理性思辨(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理性思辨材料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比如,车的功用产生于车毂的中空处。
材料二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
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
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
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
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结合个人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文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火爆网络的ChatGTP成为热议焦点,人工智能及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忌惮人工智能的发展,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很多工种会被代替,造成大量失业;人们的隐私也受挑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休谟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
——奥维德“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争与不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写作。
生活中处处都有排行榜,比如大学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高分电影排行榜、最佳餐厅排行榜、新闻热搜排行榜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与恶韩非子说,“车匠造好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望别人早死。
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韩非子这番话你是否认同?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结合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这个材料作文要抓住关键句——“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思考灵魂的善恶给自己、他人、社会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底,就是黄金”,夸美纽斯也曾指出“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不错的,人生若无善良,生命便失去光彩,灵魂便走向枯萎;社会若无善良,社会便处处成为荒芜的沙漠,人间便处处是凄寒的严冬。
善良让人性闪光,让人格伟大,让社会和谐,让世界温馨。
一个人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人的行为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不断“行善”——做好事,随着量的积累,必然“成仁”——成为一个好人,最终受人敬重,得到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断“作恶”——干坏事,随着量的积聚,必然“灭身”——成为一个坏人,甚至落得身败名裂。
古之孔圣人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务必要把这项任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多做“积善成仁”的事。
只要联系实际,展开来写,就能写出好文章。
选材标准:可以选用对比的行为来展开文章;也可以从善与恶的作用来选材,突出善与恶给个人、他人与社会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豆与萁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
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
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选材标准:可以选用具体的故事来展开文章;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作用来选材,突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没有哪项成功与进步,能离得开质疑与批判。
没有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一个人往往就无法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拥有独到的思想见解、独特的分析说服力。
但是极端的批判思维,往往会带来急躁的情绪、极端的言行。
其实,许多事情不是那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关系。
基于尊重和通识的理性的判断、客观的分析和均衡的观点,往往可以让人们避免从赞扬的极端走到了批判的极端。
理性的巧妙的批判,是一种温柔的批判,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是一种基于希望的批判,甚至可能会是一种体现某种爱的批判。
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此,欧阳修谈论唐朝纵囚如此,张思先提醒宋太祖食言亦如此。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以《温柔的批判》为题,立意合理,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阅读所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则材料的核心是“理性的批判”、“温柔的批判”、“建设性的批判”、“爱的批判”。
批判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不好就会起反作用。
温柔的批判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人们处理问题时的艺术。
批判时应当含蓄,而不能直接,含蓄则使人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
如邹忌由此及彼推论出“王之蔽甚矣”,从而成功达到批判的目的。
学会如何批判与人生的知识、修养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特的分析说服力,同时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极端的言行。
只有这样,批判才是尊重与爱的表现,也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理性的批判,既能激发一个人灵魂深处的自省和自救,又能让他在自我悔悟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温柔的批判就像加了糖的咖啡,更容易让人接受。
选材标准:可以选用具体的故事来展开文章;也可以从“温柔的批判”的作用来选材,突出理性的、委婉的批判在人们的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晏子智批景公战国时期的齐景公,喜好狩猎,酷爱饲养能够捕捉野兔的老鹰。
一天,烛邹不小心让一只老鹰飞跑了,齐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斩首。
晏子获悉此事,急忙上殿奏禀齐景公:“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完他的罪状后再处死吧!”齐景公点头同意。
晏子指着烛邹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鹰,却让鹰飞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会让天下人认为大王重鸟轻人,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好啦!大王,请处死他吧。
”齐景公满脸通红,半晌才说:“不杀他了,我明白你的话了。
”素材点拨:晏子含蓄委婉的批判方式既没有使君王难堪,又替烛邹说了情,这是一种温柔的批评。
有时候,因被批判对象身份的特殊性,当我们不便进行直接的批判时,可采用借彼批此的手法,含蓄蕴藉,在不伤害被批判者自尊心的前提下,让其自我感悟,自纠其错,从而达到批判的最佳效果。
温柔的批判冯雪梅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
一段时间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
从不断更新的微博中可以看到这些抗议活动的进展,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批判。
(由新闻事件引出中心论点“保持理性批判”。
)被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批判,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泄愤式的批判,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
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会使人变成恶魔。
“义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日本人、吃霸王餐、抢劫店铺……这些暴行,跟爱国毫不沾边。
砸车,损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袭击日餐店,累及无辜;不买那个岛国的东西,也让国货一并受损。
在全球化之下,各国的经济已经彼此渗透融合,不由分说地抵制,很可能导致“玉石俱焚”。
(反面从不同角度分析“非理性批判”的恶果,发人警醒。
)爱国和害国,有时只有一步之遥,理性是二者的分界线。
钓鱼岛之争以及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绝非“匹夫之勇”所能了断。
愤怒和冲动,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保持理性,才能应对复杂的局面,才能获得支持和尊重。
而一旦偏离了理性,再理直气壮的诉求,也会在“闹剧”中化为乌有。
以此来审视此次游行,在谴责一些暴力行为的同时,也应向那些理性的批判者致敬。
爱国,不是喊喊口号,图一时之快,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让我们记住一个年轻人的话。
他说:我们要不买那个岛国的东西,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要比它做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的廉洁;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我们的桥,比他们的结实;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提出“理性批判”的具体建议,突出现实针对性。
)这才是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到的思想见解、独特的分析说服力的批判,是一种巧妙的批判,是一种温柔的批判,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是一种基于希望的批判。
佳作点评:这篇文章属于时事评论。
作者先分析驳斥了打砸抢烧之举的有失理性,然后从正面阐述理性批判的具体行为及其意义,最后以总结性的语句“这才是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到的思想见解、独特的分析说服力的批判,是一种巧妙的批判,是一种温柔的批判,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是一种基于希望的批判”升华观点。
其观点态度之冷静,阐述之有据,思维之有序,体现出出色的分析思辨能力。
坚持与改变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
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来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
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辩证性的材料,关键词是“执著”与“不执著”。
由材料第二段“而”我们可以看出前后两段是转折关系,所以重心应落在“不执著”上。
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论证角度1:顺应自然,不坚持某一固定形态。
云随风而动,叶依季而落,水因地而流。
顺其自然,不仅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可贵的人生哲学,是一种心境,是寻求生命的平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种洒脱的心态,是一种豁达的生活观。
论证角度2:学会变通,智慧地生活。
云的变化,成就了姿态万千;叶的变化,成就了春天再生;人生也应适时而变。
变通是山穷水复时的柳岸花明;变通是苍云遮天后的拔云见日,更是满山池沼中的一泓清泉。
在我们茫茫征途中,无论路途多么艰险,前程多么遥远,只要我们鼓足风帆,把持着变通的船桨,也能乘风破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选材标准:可以选用具体的故事来展开文章;也可以从执著与不执著的作用来选材,但无论从执著,还是从不执著上,都应该突出执著或不执著给人的成功带来的深刻影响。
通子与执子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
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
”执子曰:“‘真’字也。
”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
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
”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
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
”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明·陆灼《艾子后语》素材点拨:执子缺少变通,“不识时务”,难免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而通子会“审时度势”,以退为进,相应会活的潇洒轻松许多。
世界瞬息万变,转眼日新月异,忙碌的现代人,只有学会不留恋过往成就,敢于尝试新角色,眼光长远才能立足于这个纷繁的社会,这个素材适合从正面去论证这个观点。
执著与变通执著是《孙子兵法》“以不变应万变”的冷静,变通是《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