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文化服饰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传统文化对比 之 服饰文化
课程简介
本课重在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西传统文化中
服饰文化的不同,即以中国汉朝(西汉为 主)、唐朝、清朝、民国时期为主体,结合 同时期西方的服饰文化进行对比。
课程重点
从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变化了解中国服饰的
变化趋势。 从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对比了解中西方传统文 化的不同。
洛可可服饰
女装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 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外穿衬裙, 另外有一件类似披风的外套,称为Wotteau Dress, 衬裙外露,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Rococo时期的 代表人物为路易十五的宠妃—MMe. de Pompadeur。
古罗马服饰
斯托拉:是一种模仿雅典女性的爱奥尼亚式的服装。
斯托拉用比丘尼卡宽得多的面料做成,在肩臂处用 别针固定,初为毛织物,后用麻织物和棉织物,上 层阶级还用中国丝绸来做,斯托拉主要是已婚女子 和有罗马市民权的女子穿用,通常穿在丘尼卡外面, 腰里系一条带子,有时在乳下和低腰处各系一条带 子。这种装束,罗马女子整整用了一千年。 帕拉:是一种模仿希玛申的外衣,帕拉与希玛申形 状一样,是一块长方形的毛织物或麻织物,缠裹方 法也同希玛申,缠裹在丘尼卡或斯托拉外面,色彩 有紫、红、蓝、黄、绿等,帕拉还可以打开包头兼 用作面纱。
古罗马服饰
古罗马的服饰承袭了
古希腊的传统又有所 发展。当时,不分男 女贵贱,古罗马人都 穿宽大的围裹式长衣 长袍,他们的围裹式 长衣,就成了古代罗 马文明的象征。
唐朝服饰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 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 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 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 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 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 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 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 共历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 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 中国人为“唐人”。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 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唐朝服饰
中世纪欧洲服饰
中世纪欧洲服饰
清朝服饰
清朝前期疆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 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 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16年,建州女 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 号为清。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 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 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 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自此 之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时期。
清朝服饰
洛可可服饰
洛可可服饰
十八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继续在欧洲各 地流行,同时则有一种叫做「洛可可」(Rococo) 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Rococo 是从法国字 rocaille 演变而来的,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 成的室内装饰物。洛可可艺术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 十五时代(1715 年以后)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常 使用C 形、S 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是其特色。洛可 可艺术的另一个特色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 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构图 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 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
课程难点
对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有较为明确的辨认。
了解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
汉朝服饰
西汉,前202年-9年,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 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称皇 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功 业辉煌,汉武帝时期首次开疆扩土。北绝大 漠、西愈葱岭、南至大海、东并朝鲜,奠定 了现代中国版图;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 绸之路,首次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西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是中国 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文化经济全面发 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汉朝服饰
曲裾深衣特点:这种服装
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 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 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 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 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 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汉朝服饰
汉代窄袖近身的绕襟深衣,
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 然后用绸带系束,即古代裤子,是一种无裆裤,仅有 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到腰间。这种 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 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 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由于内衣 的发展,以及裤子样式的改进,到东汉时期, 曲裾深衣已属多余,直裾得到普及。
汉朝服饰
汉朝服饰
男装:曲裾深衣 曲裾是战国时期流行 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 是平常百姓的衣着代表。 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准 穿带颜色的衣服,只能 穿本色麻布衣,西汉末 年才允许平民着青绿之 衣(对商人禁令更严)。 但对样式没有严格要求。
汉朝服饰
女装: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可 以男子穿,也是女服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
唐朝服饰
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 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 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 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 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 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 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 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 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 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 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古罗马服饰
托嘎:托嘎一般为白色毛织物,最初直接裹在筒裙
的外面,后来裹在丘尼卡的外面,形状为椭圆形。 其穿法是:先把椭圆形布以长轴为中心对折;再把 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长的三分之一留在前面, 其余的三分之二经左肩披向身后;然后把身后的布 松松地从右腋下穿过,回绕到前面来;再把布搭再 左肩上,使剩余部分垂在后边;最后把最初从左肩 垂在前面的布在胸前提出来一些,适当地形成松坦 舒适的衣褶。 丘尼卡:这是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状套头衣。丘 尼卡的构成很单纯,用两片织物留出领口和袖口, 在两侧和肩上缝合,一般为白色。由于外衣托嘎过 于庞大,日常穿用极不方便,因而许多人平常就以 丘尼卡作为外衣穿用,必要时把托嘎套在外面。
清朝服饰
清朝男子一般服饰 衬衫:衬衫穿于袍衫之内,衬衫的形状与长衫相似,也有上 面不用二袖,上半截用棉布,下半截用丝绸,在腰部相逢接 而成的,成为”两截衫”.颜色初尚白,后一度流行玉色、 蛋青色、油绿色或白色镶倭缎、漳绒边。 短衫短袄:有立领右衽大襟与立领对襟两式,与裤子相配, 外束一条腰裙,是一般劳工人民的服装式样。 南方农民夏穿牛头短裤,即传统的犊鼻 发展而来。长裤于裤 脚镶一段黑边.北方人穿长裤,用带子将裤脚在髁骨处扎紧, 东夏都如此。冬天的套裤,上口尖而下口平,不能盖住腿后 上不部及臀部。
清朝服饰
清代男子一般服饰
马褂:长袍或长衫配马褂、马甲,腰束湖色、白色或浅色长
腰带,后系手巾,是清代男子一般通穿的服装。马褂长仅及 脐,左右及后开楔,袖口平直(无马蹄袖端),形式有袖长 过手或袖段至腕、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 马甲:马甲即背心、坎肩,也见紧身。马甲为无袖的紧身式 短上衣.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襟和多纽式等几种款 式.除多纽式无领外,其余均有立领。 袍、衫:清初款式尚长,顺治末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 踝.袍衫在清中后期流行宽松式,袖大尺余。
唐朝服饰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
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 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 长的感觉。 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 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 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此外,“时世妆”,袒领服、男装、胡服也是重要 服饰。
古罗马服饰
古罗马服饰与古希腊
服饰相比多缝制而非 别针连接,而且两边 都是封闭的。 用绣花布做成的装饰 不复存在,而且衣服 相对保守了很多。
古罗马服饰
他们的服饰有托嘎
(Toga)、丘尼卡 (Tunica)、斯托拉 (Stola)、帕拉 (Palla)等。面料 有轻柔的羊毛织物的 亚麻布,后期还引进 了丝织物。颜色主要 有深红色、紫色和紫 罗兰色。
清朝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
服、褂、袄、衫、裤等。 当时的马蹄袖是游牧民 族最显著的特征. 清代妇女服饰,分为满 汉二式。初期还保留各 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 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 的变化。
清朝服饰
清朝男子的服饰分为礼服、吉服、常服和行
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朝带、朝珠、端 罩、衮服等。 吉服,也称彩服,一般用于典礼.如慰劳将 士、受俘、赐大臣饮宴、及祝寿等活动。 常服,也称燕服,闲居时的便装,清朝皇帝 有时在内廷召见臣下,也穿燕服。 行服,是皇帝出巡、行幸、或出征时穿的, 衣服的颜色和纹饰没有严格规定。
清朝服饰
清朝女子一般服饰 衬衣:清代女式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 开气、五个纽扣的长衣,袖子形式有舒袖、半宽袖两类,袖 口内再另加饰袖头,是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 氅衣:与衬衫款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衬衣无开气,氅衣则 左右开气高至腋下,开气的顶端必饰云头;且氅衣的纹饰也 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在领托、袖口、衣领至腋 下相交处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不同工艺、不同质 料的花边、花、狗牙等。尤以江南地区,俗以多镶为美。 围巾:穿衬衣和氅衣时,在脖颈上系一条宽约二寸、长约三 尺的丝带,丝带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 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内。围巾一般都绣有花纹,花纹 与衣服上的花纹配套。
清朝服饰
清朝女子一般服饰 裙子:主要是汉族妇女所穿,满族命妇除朝裙外,一般不穿 裙子,至 晚清时期,汉满服装相互交融,汉满妇女都穿.清 代女子穿的裙子有百褶裙、马面裙、 干裙、鱼鳞裙、凤尾裙、 红喜裙、玉裙、月华裙、墨花裙、粗蓝葛布裙等。 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清代妇女在婚礼服上也用。 清代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衣服肩部被发髻油腻沾污, 故多在肩部戴云肩。 一口钟:又名斗篷,为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满语叫”呼 呼巴”,也叫大衣.有长短两式,领有抽口领、高领和低领 三种.男女都穿,官员可穿于补服之外,但蟒服不许用.行 礼时须脱去一口钟. 嘉庆以后,女子服装了无生气,变 化甚少,袄裙似乎成了唯一的,花巾一九一匣女装,与男子 长袍相仿。
唐朝服饰
唐朝服饰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
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 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唐代国家统一,经 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 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 袒胸露臂的形象。 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 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 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 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 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清朝服饰
清朝女子一般服饰 旗髻:系指两把头、大拉翅等满族头髻。 马褂: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长)、舒袖(袖不及手臂长) 两类。衣身长短肥瘦的流行变化与男式马褂差不多,但女式 马褂全身施纹彩,并用花边镶饰。 坎肩:又名紧身、搭护、背心、马甲,为无袖短身的上衣, 式样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数种,多 穿在氅衣、衬衣、旗袍的外面。 褂襕:为妇女们在春秋天凉时穿于袍衫之外的长坎肩.这种 坎肩系圆领、对襟、直身、无袖、左右及后开气、两侧开气 至腋下,前胸及开气的上端各饰一个如意,周身加边饰,两 腋下个缀有两根长带,身长至膝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