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率先提出“被害人学”概念的是以色列律师( )
A.汉斯?冯?亨蒂
B.施奈德
C.艾连?伯修
D.门德尔松
2.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 )
A.研究各种社会动态
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
C.侧重研究社会发展规律
D.侧重研究越轨行为
3.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
A.广义犯罪学
B.刑法学
C.刑事侦查学
D.狭义犯罪学
4.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 )
A.暴力犯罪的研究
B.女性犯罪的研究
C.青少年犯罪的研究
D.反革命犯罪的研究
5.犯罪的产生与国家、法律紧密相连,表明了犯罪具有( )
A.社会性
B.稳定性
C.阶级性
D.普遍性
6.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下列犯罪类型中增长最快的是( )
A.抢劫
B.强奸
C.投毒
D.杀人
7.认为不能适应统治阶级文化及其行为模式就会陷入犯罪的观点的人是
( )
A.菲利
B.加罗法洛
C.塞林
D.坦嫩鲍姆
8.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 )
A.呈正相关关系
B.无关系
C.有一定关系
D.呈负相关关系
9.犯罪学研究表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常常伴随着( )
A.犯罪的增长
B.经济的增长
C.人口的增长
D.物价的增长
10.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个人的生活道路、生活态度和行为具有长期的、稳定的( )
A.控制作用
B.渗透作用
C.诱惑作用
D.导向作用
11.变态人格一般始于( )
A.老年时期
B.童年或少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青年时期
12.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动力是( )
A.犯罪动机
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机会
13.季节对犯罪( )
A.没有影响
B.有直接影响
C.有间接影响
D.有重要影响
14.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有( )
A.直接关系的因素
B.排他关系原因素
C.间接关系的因素
D.必然关系的因素
15.被害的受容性是指犯罪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时的一种( )
A.拒绝状态
B.抵制状态
C.顺应状态
D.反抗状态
16.遭到犯罪侵害且承受实际侵害后果的人是( )
A.既然被害人
B.潜在被害人
C.特殊被害人
D.复合性被害人
17.并非由于自身性格、素质等原因,而是无意间进入被害情境且受到犯罪侵害的人被称( )
A.潜在性被害人
B.状态性被害人
C.机会性被害人
D.有责任的被害人
18.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
A.可知性原理
B.连续性原理
C.因果性原理
D.可控性原理
19.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被称为( )
A.相关定量法
B.时序分析法
C.特尔菲法
D.线性外推法
20.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综合治理具体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的原则( )
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谁主管谁负责
C.属地管理
D.系统实施
2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包括打击、防范、管理、建设和、
( )
A.预防
B.矫治
C.转处
D.教育改造
22.我国人民调解的三级网络构成是( )
A.调解委员会、司法人员、调解人组
B.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调解员和纠纷信息员
C.司法人员、调解小组、调解员
D.调解小组、调解员、纠纷信息员
23.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之目的在于( )
A.限制犯罪机会
B.抑制犯罪动机
C.预防重新犯罪
D.特殊预防
24.认为只有使犯罪人确定地、及时地受到与其他犯罪严重程度相对称的刑罚才能防止其再次犯罪的人是( )
A.施奈德
B.贝卡利亚
C.迪尔凯姆
D.龙勃罗梭
25.从犯罪预防阶段上看,“TAP”观是( )
A.罪前预防理论
B.罪中预防理论
C.罪后预防理论
D.其他阶段预防理论
26.犯罪预防规划的二元模式的提出者之一是( )
A.米勒
B.塔尔德
C.萨瑟兰
D.捷帕?迫?沃德
27.社会责任说认为( )
A.绝情是一种社会责任
B.留恋是一种社会责任
C.无奈是一种社会责任
D.依恋他人是一种社会责任
28.犯罪学创立的标志是( )
A.古典犯罪学派的出现
B.实证犯罪学派的出现
C.犯罪心理学派的出现
D.犯罪地理学派的出现
29.一定时间和地区的犯罪总和,被称为( )
A.犯罪率
B.发案率
C.犯罪数量
D.定罪率
30.建国初期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
A.青少年犯罪多
B.敌对分子多
C.初犯多
D.女性犯罪突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 )
A.烟毒灾害
B.暴力犯罪
C.卖淫嫖娼
D.青少年犯罪
E.女性犯罪
32.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较之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具有( )
A.计划性
B.突发性
C.纠合性
D.反复性
E.技术性
33.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是( )
A.互相对立的
B.互相依存的
C.互相包容的
D.互相认同的
E.互为主从的
34.中国现阶段犯罪增长的原因有( )
A.犯罪诱发性因素得到了强化
B.社会控制功能受到了削弱
C.犯罪机会大大增多
D.犯罪条件更多
E.犯罪方式更加多样
35.龙勃罗梭把犯罪人分为五类,其中有( )
A.过失犯罪人
B.精神病犯罪人
C.常习犯罪人
D.激情犯罪人
E.偶发犯罪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条件
37.标签论
38.犯罪的消长律
39.技防
40.主文化
41.犯罪侵害对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根据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如何对犯罪预防进行分类?
43.犯罪学必须关注和研究犯罪现象中哪几个层面的问题?
44.新中国犯罪学迅速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