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七章《古韵华章》第二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学习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欣赏并学唱《高山流水》曲子,探索音乐与家国情怀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感受音乐与家国情怀的紧密联系。
2. 学习古琴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通过欣赏和学唱《高山流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对《高山流水》曲子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重点:了解《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感受音乐与家国情怀的关系,学唱《高山流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琴、音响、PPT、黑板。
学具:古琴、乐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高山流水》的背景故事,引发学生对音乐与家国情怀的思考。
2. 新课内容:(1)介绍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欣赏《高山流水》曲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家国情怀。
(3)学唱《高山流水》,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古琴演奏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高山流水》曲子的结构,讲解音乐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1. 《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1)背景故事(2)古琴演奏技巧(3)音乐与家国情怀(4)曲子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高山流水》并录制视频,结合背景故事,谈谈你对音乐与家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身感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高山流水》曲子的理解和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具有家国情怀的音乐作品,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分享。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家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高山流水志国家教案
高山流水志国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古典音乐》的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展开,通过对该曲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古琴演奏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高山流水》的音乐内涵,掌握古琴演奏技巧。
难点:古琴音色的辨识,音乐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琴、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
学具:古琴、谱架、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分析曲目结构,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
3. 实践操作:a. 演示古琴演奏技巧,指导学生练习。
b. 分组进行古琴演奏,互相交流学习。
c.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奏古琴。
4. 例题讲解:分析《高山流水》中的经典片段,讲解演奏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奏《高山流水》片段,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高山流水》2. 板书内容:a. 创作:中国古代琴曲b. 背景:高山流水遇知音c. 结构:前半部分(高山)、后半部分(流水)d. 情感:悠远、宁静、激昂、欢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创作一篇关于《高山流水》的音乐鉴赏短文。
a. 介绍《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涵。
b. 分析古琴演奏技巧在曲目中的应用。
c. 谈谈自己演奏《高山流水》的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古琴演奏技巧方面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古琴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推荐学习《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等古琴名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操作中古琴演奏技巧的演示与指导。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七章《民族音乐的魅力》第二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详细内容包括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以及乐曲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感受其音乐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乐曲的历史背景、音乐鉴赏方法以及家国情怀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古琴模型。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2. 讲解新课(1)介绍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
(2)分析乐曲的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
(3)讲解乐曲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位擅长古琴的同学现场演奏《高山流水》。
(2)让学生跟随音乐,体验乐曲的情感变化。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分析《高山流水》中的主题旋律,并说明其表现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乐谱,分析主题旋律的特点。
(3)讲解主题旋律所表现的家国情怀。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请用音乐术语描述《高山流水》中的情感变化。
”(2)邀请部分同学分享自己的答案,并进行点评。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1)古琴曲《高山流水》历史背景(2)音乐结构:主题、变奏、尾声(3)演奏技巧:滑音、泛音、揉音(4)家国情怀:友谊、忠诚、奉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以《高山流水志家国》为题,写一篇音乐鉴赏文章。
高中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音乐欣赏和分析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音乐作品。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当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人文元素,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理解。
2、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边听边看边讲”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欣赏古琴曲让学生了解古琴文化,并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我国古代音乐。
教学重点:对两首作品的了解与欣赏。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乐丰富内涵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片段提问:请同学们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答:古琴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古老神秘的乐器。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营造氛围,一下子拉近了这个古老的乐器和学生们的距离。
提问式的导入,与文学、历史、影视知识相关,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着各种爱好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新授内容1、古琴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无人知晓它产生的确切年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像《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古琴的尊贵: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被视为“八音之首“,有着“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的地位。
古琴的神奇: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和一块梓木底板胶合而成,周身饰以生漆。
琴历百年,始有短纹,根据断纹的形状,古琴便有了“梅花断”,“牛毛断”等等各种名字。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制作工艺的特殊,可历千年而不朽,这显示出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这时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师:有了古琴,便有了许多和古琴相关的琴坛轶事,像“文姬寄情十八拍”、“司马相如凤求凰”等等。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民族情怀》中的《高山流水志家国》。
本课主要围绕中国古代音乐家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详细阐述古琴曲《高山流水》的背景、结构、音乐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感受其音乐魅力,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及其家国情怀的传达。
难点:古琴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作品分析:详细讲解《高山流水》的背景、结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古琴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琴的魅力。
5. 例题讲解:分析古琴曲中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帮助学生掌握欣赏古琴音乐的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高山流水》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a. 历史背景:伯牙与子期b. 音乐特点:旋律、节奏、音色c. 家国情怀:高山、流水、知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古琴曲《高山流水》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2. 答案要点:a. 家国情怀体现在作品的高山、流水、知音等元素中。
b. 通过对古琴曲的欣赏,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古琴名曲,如《渔樵问答》、《平湖秋月》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初步了解古琴的文化、音色以及古琴谱的传说故事。
(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人文音乐,聆听古琴曲《流水》,结合音乐要素分析乐曲结构,从而形象地感受乐曲所描绘的不同形
态的流水。
(三)体验蕴含于古琴曲中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进而培养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重点:鉴赏古琴曲《流水》,通过不同手段分析乐曲。
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鉴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响资料,完整鉴赏与分段落聆听相结合。
(二)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视频学习资料和古琴实物,让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形制、
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
(二)拓展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一)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边听边看边讲”的学习方式。
五、教具准备:钢琴、幻灯、古琴、香炉
五、教学过程。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3.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家国情怀。
难点:理解音乐与文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黑板、粉笔。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山水情怀》,详细内容为第一章“高山流水志家国”。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中寄情山水、抒发家国情怀的代表作——《高山流水》,掌握其音乐特点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及其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2.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3.课堂实践环节,注意观察学生的进度,灵活调整时间分配。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改进。
3.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内容的充实性:课后评估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是否需要补充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课堂氛围的营造:思考如何更好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反思: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检查学生对《高山流水》的了解程度,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诗意人生》,详细内容为《高山流水志家国》。
本节课通过分析文言文中词句的运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者借助自然景观抒发家国情怀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 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之间联系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文言文词句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琴曲《高山流水》,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引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3.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4. 文言文词句分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佳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词句表达家国情怀。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将自然景观与家国情怀相结合。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高山流水志家国》2. 作者及写作背景3. 重点词句解析4. 课文佳句分析5. 家国情怀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离骚》、《出师表》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高山流水志家国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的音色、古琴的文雅深邃等风格特征。
(二)通过自学探究,使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有关古琴的典故等古琴方面的知识。
拓展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二)古琴深邃的历史文化。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山高水远,琴声袅袅,叙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配乐讲述伯牙钟子期的动人故事。
学生的讲述更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2.欣赏音乐故事《流水》(课件资料),同时第一次欣赏到《流水》在琴声中感受故事。
音乐故事气氛的升华。
情景中感受音乐更加深刻、更加难忘。
3.一曲《高山流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音乐、走近古琴,来感受中华文人情致、感受——高山流水志家国。
(出示课题)在这种气氛中进入课题。
让学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进入到主题就不会感到枯燥,而是追求一种意境!(二)正.欣赏由演奏家演奏的《流水》全曲。
(视频课件资料)。
其实是第二次欣赏《流水》。
学生在这种气氛中直接进入音乐。
这一时刻从意境中过渡到直观的看演奏家演奏古琴,从而从故事中过渡到知识——古琴上来。
2.古琴(视频课件资料)顺其自然的了解古琴不产生任何枯燥感觉。
3.在《流水》的音乐中让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关于古琴的知识与图片。
畅谈古琴文化用《流水》音乐作陪衬,了解古琴文化始终音乐不断,气氛不变,既加深了《流水》的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象,又使了解古琴文化不显枯燥乏味,反而增加了这种文人情致的气氛。
4.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传统乐坛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
千百年来,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邃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一、教学内容《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选自某版中学语文教材第五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体会作者通过描绘高山流水景象来表达家国情怀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识别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3. 能够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高山流水景象来表达家国情怀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课本注释。
3. 字词讲解:教师挑选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如:“高山流水”、“家国情怀”等。
4. 内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通过描绘高山流水景象来表达家国情怀的写作手法。
如: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内容。
如:请用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造句。
6.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如:请写一篇以“高山流水”为主题的小作文,运用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高山流水志家国》2. 关键字词:高山、流水、家国情怀3. 句式:如“如同”、“仿佛”等4.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写一篇以“高山流水”为主题的小作文,运用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2. 答案:(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古典情怀”中的第一课时《高山流水志家国》。
本节课将深入分析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音乐结构和艺术特点。
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24页至第26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琴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高山流水》,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艺术特点,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家国情怀,将音乐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琴谱学具:笔记本、笔、古琴(如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述《高山流水》的故事背景,介绍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3. 作品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理解其艺术特点。
4. 例题讲解:结合琴谱,讲解《高山流水》中的关键音符和指法。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演奏《高山流水》的部分片段。
6. 情感体验: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高山流水》,让学生感悟音乐背后的家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1)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2)《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3)《高山流水》的艺术特点(4)家国情怀的体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高山流水》中的家国情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音乐鉴赏文章。
2. 答案要点:文章应包含对《高山流水》音乐特点的分析、家国情怀的体现以及个人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对古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高山流水志国家教案
高山流水志国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中国古代音乐》第三节《高山流水志》,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古琴音乐的历史背景、古琴曲《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音乐结构和意境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历史背景,认识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学会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感受其音乐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古琴曲《高山流水》,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意境表达。
教学重点:古琴音乐的历史背景,《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古琴音乐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古琴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讲解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和寓意。
3. 课堂讲解:(1)分析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
(2)讲解《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
(3)引导学生从音乐角度赏析《高山流水》的意境。
4. 实践环节:(1)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古琴演奏,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感受音乐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高山流水》意境的理解。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琴曲的音乐结构和意境。
(2)组织学生进行古琴演奏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琴音乐的历史地位和《高山流水》的艺术价值。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古琴音乐,弘扬民族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古琴音乐历史背景2. 古琴曲《高山流水》音乐结构演奏技巧意境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古琴曲《渔樵问答》的音乐结构和意境。
(2)简述古琴曲《广陵散》的历史背景。
2. 答案:(1)古琴曲《渔樵问答》音乐结构清晰,分为三段,分别表现渔夫、樵夫和问答的情景。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设计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人文音乐,聆听古琴曲《流水》体会人文音乐的特点,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从中体会古琴的音色美、意境美,了解古琴音乐淡泊、优雅、深邃的音乐风格,以及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特点。
(二)了解古琴的历史,以及古琴谱、古琴的传说故事,欣赏由编钟、埙演奏的音乐片段,知道我国古代音乐的概况。
(三)熟悉《流水》的主题,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
聆听古筝曲《渔舟唱晚》的片段,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
二、重点难点重点: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
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
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本节课以欣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梅花三弄》、《哀郢》、《渔舟唱晚》为浏览性欣赏内容。
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响资料,完整欣赏与重点段落聆听相结合,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对《流水》乐曲“起承转合”结构有初步了解,体会乐曲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音视频学习资料,让学生观赏古琴的历史、古琴形制、琴谱、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教师提供教学实物古琴、古筝乐器,让学生直观了解古琴这一乐器的形态、性能、结构、音乐、演奏技法。
讲解古琴乐器历史发展演绎过程。
(四)了解编钟、埙两钟古代乐器。
四、教学资源建议(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以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以及丰富的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可听、可看的教学资料,(二)让学生到网上查阅古琴、编钟、埙的资料,下载制作成课件,课上交流展示。
(三)学校教师提供乐器实物,教师或学生如有演奏特长可发挥作用,直观感受了解乐器特色更好。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一)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
(二)拓展学习探究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知道古琴《流水》的音乐,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下篇: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作品,感受其蕴含的深邃意境与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2.文化理解:理解“高山流水”典故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知音”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3.艺术表达:能够运用音乐术语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并尝试用文字或口头方式表达其艺术魅力。
4.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人生思考。
二、教学重点•聆听并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与情感表达。
•理解“高山流水”典故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
三、教学难点•深入剖析《高山流水》中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理解其如何共同构建家国情怀的深刻意境。
•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相结合,形成情感共鸣。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高山流水》等音乐作品及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PPT:包含“高山流水”典故解析、音乐作品介绍、音乐要素分析等内容。
•《高山流水》音频或视频资料,以及古代文人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文阅读材料。
•古代山水画、书法作品等艺术作品图片,用于营造文化氛围。
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通过反复聆听《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意境与情感表达。
•讲解分析法:结合PPT和音频资料,详细讲解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与文化内涵。
•情境模拟法:创设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高山流水”的情境中。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共鸣点。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高山流水”的典故,特别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引导学生思考“知音”在人生中的意义。
•设疑引思:提问学生:“你认为音乐如何能够表达家国情怀?你能从哪些音乐作品中感受到这种情感?”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十七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中描述的“高山流水”的意象,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故里情感和家国情怀。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诵、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故里情感和家国情怀,理解“高山流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诗歌的配图、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准备诗歌朗诵的音频或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4. 安置学生课前预习诗歌,查找相关资料,为教室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请学生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2. 简介古筝及乐曲背景。
(二)新授课程1. 介绍古筝的构造、音色及演奏姿势。
2. 播放名家演奏的《高山流水》,学生模仿演奏姿势和古筝弹奏的动作。
3.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手型及弹奏方法。
4.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师生共同小结。
(三)拓展提高1. 讨论:古筝曲《高山流水》主要表现什么内容?2. 播放名家演奏的《高山流水》,谈谈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3. 介绍古筝名曲《高山流水》的来历和相关的历史故事。
4. 学生自由弹奏古筝曲《高山流水》,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室小结1. 表扬在教室中学得认真、表现好的学生。
2. 鼓励学生,激励他们课后的进步。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以古筝为主要元素,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筝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弦码、音柱等;第二部分是教室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基本手型、弹奏姿势等;第三部分是名家演奏的照片,包括闻名演奏家和学生自己的演奏,以及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相关信息等。
新课标教案24高山流水志家国
新课标教案24高山流水志家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山水之音”中的第24课“高山流水志家国”。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中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背景和作者;2. 欣赏并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3. 探讨《高山流水》所体现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历史背景,感受其音乐魅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引导学生理解家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高山流水》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琴谱、黑板;2.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高山流水》的好奇心;2. 新课导入:介绍《高山流水》的作者、历史背景及音乐特点;3. 欣赏与分析:播放《高山流水》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高山流水》所体现的家国情怀;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自己对《高山流水》的感受;六、板书设计1. 课题:《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作者:伯牙与子期历史背景:春秋时期音乐结构:分为九段,分别为: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尾声表现手法:以山水为主题,运用丰富的音乐形象表现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高山流水》听后感;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需包括对音乐结构、表现手法及家国情怀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琴曲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2.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3.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高山流水》所蕴含的家国情怀;4. 教学过程中的欣赏与分析;5. 作业设计中的《高山流水》听后感。
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
《高山流水至家国》教学方案设计及作业课程: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必修·音乐鉴赏内容: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高山流水至家国》版本:音乐.音乐必修.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9课时:1课时(25分钟)授课老师:一、【课前】:教学思考与架构(一)理论依据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2.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所要求的,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世代珍惜与忠实传承,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
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出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七节节《高山流水至家国》。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本节课选择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流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及音色特点,了解古琴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课程目标高中学段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为目标指向,本节是一节音乐鉴赏课,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本节课是以审美为核心,聆听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实现高中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
二、【课中】:教学设计与实施(一)课时目标1.审美感知: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特征及音色特点。
2.艺术表现:掌握古琴的三种音色,根据各音色特点感受流水的不同情态及琴曲意境。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精品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说课稿及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古典音乐的魅力》第三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高山流水》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学习《高山流水》的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探讨《高山流水》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能够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元素。
3. 通过学习《高山流水》,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高山流水》的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
难点:对《高山流水》所表达的家国情怀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进而引入《高山流水》,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自然美。
2. 作品背景介绍:讲解《高山流水》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3. 音乐鉴赏:a. 欣赏《高山流水》全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
b. 分段欣赏,分析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高山流水》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具有相似音乐特点的作品,分析其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分析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高山流水志家国》2. 内容:a. 作者:佚名b. 创作背景:战国时期c. 音乐元素:旋律、节奏、曲式结构d. 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古典音乐作品,阐述其音乐特点及所表达的情感。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元素和家国情怀。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 ) 话 : 解 古 琴 历 史 。 古 琴 历 史 悠 久 , 有 人 知 1对 了 没
道 它 所 产 生 的 具 体 年 代 , 在 春 秋 时 代 就 成 为 文 人 必 修 早 的乐器 , 家 辈 出。课 件 图片 : 秋 师涓 、 旷 、 文 、 名 ( 春 师 师 师
【 学重点 】 教 通 过 听 、 、 论 、 究 等 活 动 , 验 名 曲 意 境 , 受 看 讨 】 教 通 过 联 想 和 想 象 《 水 》 “ 的 形 态 ” 探 究 “ 乐 流 中 水 , 音 能 否 表 现 具 体 的事 物 ” ? 【 学过程 】 教
就 表 现 出震 憾 力 , 引发 联 想 和 想 象 , 成 审 美 渴 望 。 并 形
一
历 远 古 文 化 ; 透 资 源 整 合 理 念 ; 后 面 探 究 活 动 做 知 渗 为
识 铺 垫。
、
《 山 流 水 》 知 音 — — 知 古 琴 文 化 高 觅
这 三 种 音 色 是 怎 样 塑 造 音 乐 形 象 的 呢 ? 欣 赏 古 琴 请 名 曲《 水》 演奏视 频 。 流 的 三 、 高 山流 水 》 知 音— — 赏 古 琴 名 曲 《 遇
第 6 期 21 0 0年 6月
中小 学教 学研 究
Te c ig Re e r h fr P i r n d l c o l a hn s a c o r ma y a d Mid e S h os
教 学 设 计
《 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设计
马 俊 燕
( 阴市南 菁 高级 中学 , 苏 江 阴 2 4 0 江 江 14 0)
【 材分 析 】 教 本 课 主 要 通 过 对 最 古 老 的 弹 拨 乐 器 古 琴 及 古 琴 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威海市课程资源参赛课例教学设计《高山流水志家国》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执教者:乳山市第一中学王翠娜《高山流水志家国》【执教教师】乳山市第一中学王翠娜【使用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理念】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由此,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导学生凝神静听,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材分析】“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节,选择了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流水》和《广陵散》为学习内容。
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谱源于《神奇秘谱》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
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展开部分。
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一泻千里。
第三部分这就是由四川演奏家张孔山增加的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
表现流水悠然自得的在太阳光下旋转缓缓流淌。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原为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扬州地区)的民间乐曲。
该曲早期书中并无记载,很多数琴家是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乐曲。
这首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为中华民族古老的音乐文明提供了闻之有声的实例。
乐曲是对聂政壮烈事迹的讴歌和赞扬,表现了他从怨恨到愤怒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作曲家把聂政那种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通过古琴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时间段上来讲有较大的距离,学生对古琴音乐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见过古琴,怎样让今天的高中生也能熟悉进而喜爱我国的古代歌曲是这节课顺利开展的关键。
我在这节课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开相对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手段上,我把离学生相对较远的知识尽量拉近,在共同探讨中再往远处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深层次的知识,达到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终目的。
通过电影、故事、欣赏等有效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始终以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为基础,深入浅出的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1、欣赏两首古琴曲——《流水》(重点欣赏)和《广陵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2、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流水》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选用讲授法、聆听感受、参与体验、探究讨论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导:上课!首先请大家看一段电影视频,播放《空城计》片段刚才看的短片是?(教师活动)生回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摆的空城计(学生活动)师: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那么,同学们知道诸葛亮弹的乐器是什么吗?这件乐器我们把它称为——古琴【设计意图】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电影来营造氛围,瞬间拉近了现代与古代之间的时间距离,以剧中诸葛亮弹奏的主题直接引入课题,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古琴(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古琴结构图)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
古琴的结构颇有分寸讲究,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
史书记载,早期的古琴仅设有五根弦以象征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悼念其死去的儿子伯邑考,故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增加了一根弦,发展成了现在的七根弦,所以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减字谱——导: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认识这是什么吗?这就是古琴记谱法中的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根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块字是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近似演奏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属于指法谱。
【设计意图】学生对古代音乐接触甚少或者没有接触,以古琴自身的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多媒体展示古琴的结构图,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构图及老师的讲解,认识古琴,激发学生对这一相对陌生事物的兴趣,先感知,后理解,为后面探究古代音乐作铺垫。
(二)完整欣赏《流水》导:下面我们来欣赏古琴独奏曲《流水》1、问题:仔细聆听古琴的音色,用你的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古琴的音色怎样?结合题目仔细聆听:古琴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教师活动)2、听完后生回答问题(学生活动)(三)总结古琴的音色(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古琴的音量不大,非常含蓄。
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四)作品表达的主题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着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古琴的音色很陌生,就需要教师的良好,带着有针对性的问题来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聆听古琴独特的音色,并初步感受《流水》的意境。
(五)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导:说到知音,同学们有没有想到“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句话呢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这个典故1、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生活动)2、教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种感兴趣的的形式来理解古代音乐作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让学生讲故事的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了师生互动。
(六)分段复听导:下面我们就来分段欣赏,本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
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曲式结构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第一部分(起):主要用泛音演奏的曲调,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淙淙奔流而出。
第二部分(承):主要用按音演奏,是乐曲的展开部分,犹如一股股山泉溪流汇集成江河,具有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气势。
第三部分(转):是张孔山增加的着名滚拂段落,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
它出色的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等景象,把全曲引向了高潮。
第四部分(合):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好像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人们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下来【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老师引导的方法,学生以聆听为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指法演奏会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不同的音色会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景。
(七)完整复听《流水》导语:真正欣赏琴音并非易事,欣赏者务必精心细听,才会领会其深邃的涵义。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
欣赏《流水》时凝神静听,争当知音。
1、2、生欣赏2、问题探究:《流水》的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呢还是虚幻、臆想呢(教师活动)3、生回答问题(学生活动)4、师小结。
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者的思想情感,音乐能够把快乐、激动、悲伤的情感传达给听者,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音乐能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像“高山”“流水”,应该说是可以的,不过没有文字那么确切,音乐表达的手段是声,所以,凡是描写有声的事物,比较能够描写的像。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告诉学生真正欣赏琴音并非易事,欣赏者务必精心细听,才能领会其深邃的涵义。
既要有弹琴的妙手,又要有善听的知音,两者缺一不可。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引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名言,告诉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法,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流水》音乐意境的体会。
(八)欣赏《广陵散》(因乐曲较长,边听边介绍)导语:“在古时除了这首《流水》广为人知之外,还有另外一首,那就是《广陵散》了”乐曲介绍《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原为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扬州地区)的民间乐曲。
该曲早期书中并无记载,很多数琴家是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乐曲。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民间传说呢《聂政刺韩王》大意是说: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了限期而被杀。
聂政立志报仇,先作泥瓦匠混入韩宫,谋刺韩王不成,他只身逃入山中学琴十年,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回到韩国,以他出色的琴技轰动了远近的听众,最后利用韩王请他进宫演奏的机会,趁韩王听琴不备,从琴腹中抽出匕首将韩王刺死。
为避免连累母亲,聂政毁容自尽。
这首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怒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设计意图】学生会在这种人文熏陶的情境中投入情感,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三、拓展与探究——古代文人音乐的特点。
(1)(2)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古琴这件乐器在古时候是哪些人弹奏的(学生讨论、回答文人弹奏)得出结论:“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文人弹琴。
(3)(4)提问:“古代文人指的是哪一类人((5)生回答)(6)古代文人指的文人是对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一种称呼,他们是有人生理想的知识分子,直言不讳,毫无愧色。
在政治、事业和文学积极追求,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强烈的科举仕途欲望,潜心于诗艺探求,向往着隐居求仙,当然从中也有的纵情酒色,狂放不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7)(8)中国古代音乐的等级化及其分类: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
民间音乐:是在民间形成病广泛流行与民间的音乐形式,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形态、劳动场景以及精神面貌,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音乐。
宫廷音乐: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融诗、舞、音乐于一体,具有浓厚政治仪式及官方酬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