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p x p 1 w a a a y y
结论:参与国际分工,即只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更合算。
a
a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1、引入货币经济的比较优势: 三个变量的转换: 物物交换下用劳动时间表示的产品成本及价格, 现用货币额来表示。 成本现在等于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乘以货 币工资率。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既以各自国内价格 为基础,又受两国货币间汇率约束。
葡萄酒/毛尼=0.89 毛尼/葡萄酒=1.125
(劳动小时/单位)(劳动小时/单位)
英国
120
100
90
英/葡=1.1 葡/英= 0.9
葡萄牙 80
英/葡=1.5 葡/英=0.67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一国某种产品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他国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 生产率。 相对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 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 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在中世纪晚期,近代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业迅速发展时期( 1500—1800 ) 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混合。 《新帕》:重商主义是“大约从 1500 年到 1800 年间简单 连贯的欧洲经济思想史和国民经济政策史的漫长篇章。” 主要形式: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基本观点: --金银=财富,一国国力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贵金属,国际贸 易是取得贵金属的最重要途径;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或曰 保持贸易顺差的政策。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 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 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 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 农民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佣那些不同的工 匠去做。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 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地 方,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 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物品。 “在每一个私人家庭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 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事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 己制造更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 的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 买”。 ——亚斯密(1776),(下卷)P.28
=aY/aX
同理 B国:机会成本=bY/bX
(为一常数)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从两国生产可能 性边界线的斜率 可知一国的比较 优势在哪里: A国PPF更平坦或 者说更贴近X轴, 可知A国比较优势 在X产品上。 同理,B国比较优 势在Y产品上。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在封闭均衡状态下,A、B两 国的相对价格由各自的生
亚当· 斯密简介。
什么叫绝对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比另一国更有效
率(即生产率高),我们称在这种产品的生产
上,相对于另一国而言,这个国家具有绝对优
势。即如果ax>bx,则称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 绝对优势;如果by>ay,则称B国在y的生产上具
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逻辑推论:
【斯密是在分工原理基础之上,由国内社会分工推及国际分工。】 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有三:(A)分工促使劳动者技能 提高;(B)节省劳动者转换工作的时间,因而免除损失;(C)专用机 械、设备的发明成为可能。 ——“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大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 的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上册P.11)。 一国内部的劳动者按照不同职业、不同产品的生产实施分工,彼此交换 产品,则可以增加每一个参与分工者的个人利益。这种对每个人(或每 个家庭)看来是划算的事,对整个国家来说也是有利的。 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 于国与国之间。如果各国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则可达到国内不同职业者之间分工所达到的同样利益。 无论是一国内部职业群体之间的分工,还是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都奉行一个原则,即绝对优势原则。所谓绝对优势原则,即放弃自己 (本国)生产成本绝对多于别人(别国)的产品生产,而专门生产自己 (本国)生产成本少于别人(别国)产品的生产。
引入货币因素之后的李嘉图模式
布生产成本与价格
小麦生产成本与价格
工资(率)劳动耗费 价格/码 劳动耗费 价格/蒲式耳 英国 1英镑/小时1小时/码 1英镑 3小时/蒲式耳 3英镑 美国 2美元/小时2小时/码 1.2美元 4小时/蒲式耳 2.4美元
不难看出,表的假定条件有三: 两国用各自货币表示的工资不同,其中英国工 资率为1英镑/小时,美国为2美元/小时; 两国用劳动时间耗费表示的两产品——布与小 麦各自生产成本不同:在英国分别为1小时/码 (布)与3小时/蒲式耳(小麦),在美国分别 为2小时/码与4小时/蒲式耳; 两产品用两国各自货币表示的价格不同:在英 国布与小麦的价格分别为1英镑/码与3英镑/ 蒲式耳,在美国则分别为1.2美元/码和2.4美 元/蒲式耳。
——大卫·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商务,P.108.
比较优势理论举例说明:
比较优势二重涵义: a.一国生产不同商品成本的比较; b.两国生产同一种商品成本的比较。 一国应该选择生产相对成本低的商品,而放弃相对成本高的商品。
葡萄酒
毛尼
相对成本
葡萄酒/毛尼=1.2 毛尼/葡萄酒=0.83
出口
A国贸易三角形为△DA′CA, B国贸易三角形为△FBCB.
(五)贸易利益
从贸易前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移动来判定:贸易 后社会无差异曲线均向上移动,因此,贸易改善 了两国福利水平;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判定:以A国为例,开放后 放弃1单位Y的生产,转而生产X,再用X与B国交 换Y,所得的Y商品为: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A国)
X=a L x x Y=a L y y
L L L a x y
X Y L a a a x y
第三式代表充分就业条件
La 表示A国的劳动
供应总量
机会成本 是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 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
A国:机会成本=∣dY/dX∣ =∣斜率∣
庸人,一类是出神入化的大智……才情浅薄的人,总是惯于诋毁象大智那样具有真知灼见的人物。 《论商业》】
二、从绝对优势到比较优势
亚当· 斯密继承了休谟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并在批判中形成一个科学的贸易思想。
亚当 · 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 《国富论》(An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1776 ),系统地批判了重商主义,提出了他 的绝对优势理论。这个学说构成他的自由贸易 政策主张的基石。
a1j 表示国家 1 生产商品 j 之单位劳动耗费量; W1 ——国家 1 之 货币工资率; e1 ——国家1之货币汇率【e1 = C2/C1】,即用国家2货币C2 表 示的国家 1 货币 C1 的额; a2j ——国家 2 商品 j 产品单位劳动 耗费量;W2——国家2之货币工资率。
pA﹥pB时,B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三)国际均衡价格
W PX 国际均衡价格 W 1.国际均衡价格表示方式: PY 2.确定开放条件下: A国X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 XP-XC B国X商品的过剩需求曲线 XC-XP 3.国际均衡价格的确定 A国X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与B国X商品的 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处的均衡价格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大卫· 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一味追 求贸易顺差[的政策]不仅是愚蠢的,而且是注定要失败 的一种政策;因为不断积累的黄金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 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物价上升,进口增加,最终使多余 的货币流出。”(《政治论丛》 ,《休谟经济论文选》, 商务,1997)【休谟:人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才智短浅难窥玄奥的
A国X商品过剩供给曲线的导出
A国过剩供给曲线与B国过剩需求 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
图1
由图1和2可知国际均衡相对价格为
pw ,位于 pa和 pb 之间。
图2
(四)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如下图所示:贸易后A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和出口X, 进口Y;B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和出口Y,进口X。
出口 进口 进口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为了获取已挑选的 具体实物中具有更高价值的选择物而放弃或损失的价值”。这一 概念“表述了稀缺与选择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暗含着拒绝 和挑选备择品, ……” 。(《新帕》;萨缪尔逊等:“在稀缺的世 界上,选择一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其它别的东西,一项决定的机 会成本就是放弃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不仅是对 机会成本,而且还是对资源约束、一般均衡、帕雷托效率等概念 最为形象的图解。 哈伯勒(Haberler, Gottfried )在1936年将上述概念与方法引 入国际贸易分析中。(《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商业政策上的应 用》)。 机会成本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递增的,但李嘉图模式下假定了机 会成本的不变。
如若仅仅观察两产品生产的劳动耗费, 显然可以得出结论:英国在两产品生产 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即耗费的劳动时间 都比美国少。
但如若引入货币工资因素,则可以比较 清楚地看到,两国两产品贸易的模式, 同时受三个变量的左右,即两产品的相对 成本、两国货币汇率,以及两国工资差 异。
货币经济下比较优势之三个变量间的关系可 表示为: a1j W1 e1<a2j W2 (2.1) 式中:
绝对优势举例:
三、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的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是受到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启发 而提出的; 比较优势理论是镶嵌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之 内的。
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人在两种职业上都 比另一人强些,不过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百分之二十, 制鞋时强三分之一或百分之三十三,那么这个较强的人 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 都有利么?
重商主义的错误:
约瑟夫· 熊彼特:“所有的错误都集中在仅仅一个命题上,不过,这 个命题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加以表述:(1)出超和入超是衡量 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或遭到的损失的尺度;(2)出超 和入超是国际贸易中利益或损失之所在;(3)出超或入超是整个国 家获益或损失的唯一根源。”(《经济分析史》vol.1,p.529)。
Y
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
异曲线相切决定。 如右图所示 PPF与价格线重合知:
A
E
0
A′
X
pA= aY/aX
pB= bY/bX
相对价格与比较优势
两国相对价格差异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 如果一国在某产品上相对价格低,则其在 这一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对于X 产品
pA﹤pB时,A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比较优势说:现代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最初是置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之下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经济学自19世纪70年 代开始的革命性变革,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引入新的 分析基础,由此也给比较优势理论以巨大挑战。贸易 经济学家们的任务是,将李嘉图理论置于新的分析框 架之下,应用新的分析方法与概念,予以重新解释。 新的框架就是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 性边界。
熊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 ) 将
彼 特 (
重商主义政策建议归纳为三个命题: (1)出口垄断; (2)外汇管理制; (3)贸易差额。
(约瑟夫 ·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 1 卷,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章,Pp.500-536)
重商主义的错误及其批判
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比较优势理论的
图示 :
模型基本假设 (1)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 (2)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 能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6)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7)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8)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