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
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
李世民生于贵族世家,18岁随父举兵反隋,统领三军,为唐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了头号战功。随后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史称太宗。北方草原民族突厥首领一直窥视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立根未稳之时,亲率二十万铁骑威逼长安,兵临城下,唐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性强悍善于用兵的李世民处乱不惊,亲率大军击退强敌。随后李世民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做出了倾其府库向强大的突厥媾和以换取国家生养
发展时间的艰难抉择,从而使国家民族避免了覆亡灭族的危险。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
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
(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
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 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
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本节主要分析了亚洲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其经验教训对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学生谈收获,感受,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收获可能不尽相同,有知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生活实际方面的,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个性发展,只要学和有所收获给予充分肯定。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
段,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
个步骤: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
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
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 的目的。
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
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
题的能力。
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
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间
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
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
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
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地位。
(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本节课在上述切实可行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精心设计出课堂教学的环节、
程序、步聚,摒弃串讲串问,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做到教学目标以语言训
练为主,教学过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学方法以指导读书为主。使学生通过本课入情入景
的学习,体会孔子的精神。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
点和难点: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