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美苏冷战》_华东师大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名师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fd29ba5727a5e9846a6133.png)
1946年2月
拉科西
1946年9月 季米特洛夫
1947年12月 乔治乌-德治
1949年10月16日 与中国建交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The Czechoslovakia People's Republic)
1948年5月 哥特瓦尔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 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3)两大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 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波兰人民共和国(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1944年7月
贝鲁特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The Federal People's Republic of Yugoslavia) 1945年11月
铁托
欧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lbania)
苏 相对较弱 联
拥有最强大的陆军
在1945年五月时苏联武装 力量总人数为1136.5万人
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控制了东欧地 区
温
··· ··
“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斯谓“高压控
顿
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哈合起来,依靠美伦国实力,反
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里S主义运动。
纳 德
演讲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 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1.“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指资本主义国家
第16课冷战课件(共39张PPT)
![第16课冷战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9392d877232f60dccca186.png)
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 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表明在洲际导弹方面已超过了美 国。
说明什么问题?
苏联在战后由于政治、军 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惟一能 抗衡美国的国家。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2.冷战的原因
丘吉尔说:国际关 系中没有永恒的朋
国家利益的冲突。
友,也没有永恒的
敌人,只有永恒的
利益。
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3、丘吉Ir尔on“C铁ur幕ta演in说”
4.冷战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
资本主义世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 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 政体”。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 义的渗入”。
北约标志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 政治集团。
冷战时期苏联 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 人说 :“你最好别 惹我!”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 兰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 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 约组织,简称“华约”。
华约是为苏联所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1)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 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 (3)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星球 大战计划”。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 级。
英国占领区
苏联占领区
苏、美、英、法
美国占领区 法国占领区
2.什么原因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 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 (共6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冷战 (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87f240783e0912a2162ad7.png)
温斯顿· 丘吉尔
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
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2.知道解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
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
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
思维和素养。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何为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 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 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 控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用膏药援救死者》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 个胡桃的两半。”谈谈你的理解。
表明二者的本质目的是一 样的。即遏制苏联等社会 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 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 位。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 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 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 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 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 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 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 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 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 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 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 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争锋
社会主义阵营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 局(1947年) 经互会 (1949) 华约组织 (1955)
经济 军事
合作探究 学习《冷战》后,甲同学说:“两强对峙,谁也不敢打,
维护了世界和平。”乙同学说:“两强对峙,把世界推到战争边
冷战ppt课件
![冷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0b8d8565ce0508763213a1.png)
36
4.(2009年徐州市)从某种意义上说, 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 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7
5.(2010年苏州市)右图漫画反映的重 大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北约标志北约标志151619491949年建立经互会年建立经互会19551955年成立华约年成立华约19551955年年5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波兰等8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助条约通称通称华沙条约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
哈里· 杜鲁门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12
冷战表现——经济方面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 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美国
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 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 欢呼跳跃· · ·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 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 指的是什么? 结束:二战的欧洲战争 开始:“冷战”
苏联
1
第16课
冷战
2
3
冷战的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 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被称为 “冷战”。
4.(2009年徐州市)从某种意义上说, 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 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7
5.(2010年苏州市)右图漫画反映的重 大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北约标志北约标志151619491949年建立经互会年建立经互会19551955年成立华约年成立华约19551955年年5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波兰等8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助条约通称通称华沙条约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
哈里· 杜鲁门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12
冷战表现——经济方面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 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美国
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 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 欢呼跳跃· · ·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 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 指的是什么? 结束:二战的欧洲战争 开始:“冷战”
苏联
1
第16课
冷战
2
3
冷战的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 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被称为 “冷战”。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_课件1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_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6bf0096d5bbfd0a795673ca.png)
可知,这一组织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D
5.(图文探究)观察下图:
12345
山姆大叔的诊所
探究: (1)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美国、美国总统),“病人”指代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 (2)“药方”指马歇尔计划。“药方”的实质是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 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课程目标
1.了解杜鲁门主义 和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 景及影响,探讨二者之 间的关系。 2.简述北约和华约的形 成过程,分析其影响。 3.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 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 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 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杜鲁门主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深度点拨杜鲁门公开宣布美国将在世界范围内同苏联展
实 1947 年 12 月成立经济合作署。1948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 年对外 施 援助法》,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到 1952 年,计划实施完毕
影 响
(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 经济的联合 (2)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扩大了美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划的主题。③仅为表面现象,不是美国的真正目的。 答案:A
12345
3.“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历战争的打击,百废待兴。美国的首要目标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美苏冷战_ 课件
![美苏冷战_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a86efc3186bceb19e8bb9d.png)
❖ (1)经济增速趋缓(或出现经济危机)
❖ (2)美国处于守势(或转为收缩)。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经济增速趋 缓等原因,被迫在美苏争霸中转为收缩,同 时开始改变对中国的政策,尼克松访华,同 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③战略优势在美国 ④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尼克松访华
❖ 根据材料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特点。 ❖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什么态势?这一态势与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肯尼迪 赫鲁晓夫
苏联经济得到恢复 与发展,但实力不 及美国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60年代中 苏联处于攻势, 期~70年 美国转攻为守 代末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 度,苏联全面收 缩,美国同意有 限缓和
尼克松 (勃列日涅 夫)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苏联经济、军事实 力增强;美国经济 增长趋缓,陷入越 战泥潭
苏联经济困难;美 国成为最大债务国
动脑筋 谁说的对?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 答: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 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 战后的敌对关系。
❖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 家利益。
❖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 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经济上:推行 “马歇尔计划”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4、两极格局的形成:
【精品历史课件】717美苏“冷战”1
![【精品历史课件】717美苏“冷战”1](https://img.taocdn.com/s3/m/d47177fb6edb6f1afe001f29.png)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拥有近500个海外军事 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的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控制并操纵联合国。
材料二: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 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 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 责任。”
2. (2010·东莞学业考试)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 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
了世界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 A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3. (2010·贵阳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 项重要的措施,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 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D ) A.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 (2010·广安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 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D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5. (2010·攀枝花中考)漫画中的历史: 请你为教材中这 组历史漫画(右图),归纳一个相同的主题( D ) A.英国衰落 B.两极对峙 C.世界大战 D. 大国争霸
1961年8月12日夜,东德对西柏林边界实行封锁,架设 铁丝网。到9月,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工建设。到1989 年10月,形成全长近154千米的环绕西柏林的围墙。
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标志,是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 德国由此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材料二: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 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 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 责任。”
2. (2010·东莞学业考试)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 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
了世界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 A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3. (2010·贵阳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 项重要的措施,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 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D ) A.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 (2010·广安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 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D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5. (2010·攀枝花中考)漫画中的历史: 请你为教材中这 组历史漫画(右图),归纳一个相同的主题( D ) A.英国衰落 B.两极对峙 C.世界大战 D. 大国争霸
1961年8月12日夜,东德对西柏林边界实行封锁,架设 铁丝网。到9月,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工建设。到1989 年10月,形成全长近154千米的环绕西柏林的围墙。
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标志,是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 德国由此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美苏冷战 PPT课件
![美苏冷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2bf78baa00b52acec7ca34.png)
到底是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
一条腿上的巨大决的定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雅尔塔系:
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 (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性质、越南、美国、国际
4.阶段特征
(1)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 接武装冲突。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局势长期 紧张(国家分裂、局部热战、核危机)。
2.积极的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苏争霸第一 50年代中-------阶--段------------60年代初
平起平坐, 实力增强, 苏美合作, 改变斯大林 共主宰世界 对外战略
和平政策,实弱力,相不对得削不 占有优势 承认苏美同
为超级大国。
签订对奥和约 联邦德国建交 赫鲁晓夫访美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美苏争锋的重点是欧洲,焦点是德国。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西方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1948),导 致德国经济的分裂,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一分为二(1949),但边界 一直开放
柏林墙(1961)
你能说说朝鲜 战争吗?
越战(1961----1975)
原因
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越南民主共和国) 美国 冷战的产物(遏制社会主义,防止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
一条腿上的巨大决的定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雅尔塔系:
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 (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性质、越南、美国、国际
4.阶段特征
(1)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 接武装冲突。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局势长期 紧张(国家分裂、局部热战、核危机)。
2.积极的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苏争霸第一 50年代中-------阶--段------------60年代初
平起平坐, 实力增强, 苏美合作, 改变斯大林 共主宰世界 对外战略
和平政策,实弱力,相不对得削不 占有优势 承认苏美同
为超级大国。
签订对奥和约 联邦德国建交 赫鲁晓夫访美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美苏争锋的重点是欧洲,焦点是德国。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西方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1948),导 致德国经济的分裂,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一分为二(1949),但边界 一直开放
柏林墙(1961)
你能说说朝鲜 战争吗?
越战(1961----1975)
原因
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越南民主共和国) 美国 冷战的产物(遏制社会主义,防止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
冷战PPT课件
![冷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263a4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2.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 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 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相关史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国。它 最多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 它还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 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 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杜 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 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北大西洋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 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相关史事
1951年,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成立,总司令是美国人艾森豪威 尔。美国承担了西欧防务的绝大部分费用,还有数万美军驻扎在欧 洲,这样,北约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实体。1955年,联邦德国成 为北约的正式成员。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 “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 格局形成。
冷战
课堂小结
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初三历史《美苏冷战》PPT课件
![初三历史《美苏冷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5d773eaaea998fcc220e98.png)
2、军事领域:(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美国为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1949年8月成立 12国 (2)苏联为首——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1955年5月成立 东欧8国
四、激化
1、柏林危机:(两次)
(1)第一次:1948年6月爆发 (结果—— 德国分裂) (2)第二次:1958年11月爆发,历时 三年 (结果——“柏林墙”出现, 成为美苏冷战加剧的 标志物)
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1946年2月,斯大林提出执行第四个 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要求石油、钢 铁等主要经济指标超过西方; 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 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 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克里姆林宫
C 稳定社会主义 D 扶植反动势力
3、马歇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划的实质是
A 新形势下的金元外交
B 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诱使东欧各国服从美国 D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4、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裂从根本上讲是
A 美苏“冷战”对峙的结果
C 雅尔塔体制的遗留问题
B 帝国主义挑衅的结果
D 社会意识形态差别问题
5、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国“冷战”政策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苏 联
波 兰
法 国 瑞士
西班牙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1、经济领域:
(1)美国——“马歇尔计划” (目的:为稳定和复兴欧洲)
为什么? 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重点
(2)苏联——“情报局”和“经互会” 形成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
高中历史_ 华东师大课标版_ 高三下册美苏冷战的开始 (共40张PPT)
![高中历史_ 华东师大课标版_ 高三下册美苏冷战的开始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e0c4f6a1c7aa00b52acbdc.png)
能往来。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 楼、挖地道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 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 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 人受伤。
它更是一堵无形的墙
因为它……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毛泽东号召打败 美帝国主义的任 何挑衅。
毛泽东的儿子毛 岸英成了“第一 个志愿兵”。
那时,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 裂。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预言
二战期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美英与 苏联为什么能够联合起来? 二战之后,昔日的盟 友关系能否维系长久?
美苏冷战的开始
冷战(cold war)的特点
①是除直接交战以外 的全面对抗:政、经、文、军等等 ②双方争夺重点在 欧洲 ③在全球冷战下不排除 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
苏联的对抗措施
2、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1)成立:1949年1月 2)目的: 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
反击“马歇尔计划”,巩固东欧地区
3)影响:
①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 济起了积极作用
②苏联在与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没有遵照平 等互利的原则,且把它变成推行苏联经济模 式的工具,严重损害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称霸世界、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标志冷战开始
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 产凋敝,黄金外汇储备枯竭,原料、燃 料和生活必需品奇缺。在1946年底又突 然遇上了百年罕见的严寒,人民饥寒交 迫。
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 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当时西欧左派和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强大, 比如法国,第四共和国的首届内阁中有4 名共产党部长,包括国防部长。
对美国:
A、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 B、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稳定了西欧资本主义阵营;遏制了苏 联的向西扩张。(均有利于美国实现其霸权政策)
它更是一堵无形的墙
因为它……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毛泽东号召打败 美帝国主义的任 何挑衅。
毛泽东的儿子毛 岸英成了“第一 个志愿兵”。
那时,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 裂。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预言
二战期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美英与 苏联为什么能够联合起来? 二战之后,昔日的盟 友关系能否维系长久?
美苏冷战的开始
冷战(cold war)的特点
①是除直接交战以外 的全面对抗:政、经、文、军等等 ②双方争夺重点在 欧洲 ③在全球冷战下不排除 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
苏联的对抗措施
2、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1)成立:1949年1月 2)目的: 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
反击“马歇尔计划”,巩固东欧地区
3)影响:
①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 济起了积极作用
②苏联在与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没有遵照平 等互利的原则,且把它变成推行苏联经济模 式的工具,严重损害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称霸世界、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标志冷战开始
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 产凋敝,黄金外汇储备枯竭,原料、燃 料和生活必需品奇缺。在1946年底又突 然遇上了百年罕见的严寒,人民饥寒交 迫。
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 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当时西欧左派和共产党的力量比较强大, 比如法国,第四共和国的首届内阁中有4 名共产党部长,包括国防部长。
对美国:
A、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 B、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稳定了西欧资本主义阵营;遏制了苏 联的向西扩张。(均有利于美国实现其霸权政策)
美苏冷战课件
![美苏冷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d7b90e7f1922791788e8a1.png)
冷战课件
阶段 时间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美苏争霸
特点
主要 事件
美国领 苏联领 导人 导人
第三 阶段
结束
冷战课件
二、美苏争霸
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突出事件
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缓和—赫鲁晓夫上台后访问美国。(赫鲁晓夫)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但优势在美国 (美攻苏守)
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冷战课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冷战课件
4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 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冷战课件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的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 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 制”共产主义。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手段:除敌武对装行进动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冷战课件
一、冷战政策
2.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课件
“杜鲁门主义”
_1_9_4_7_年_3_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 国情咨文中提出的“遏_制__共__产__主__义___”、 干__涉__别__国__内__政_、加__紧__控__制__其__他__国__家__的纲领 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_美__苏__战__时__同__盟__关_系正式 破裂,标志着美苏之间_“__冷__战_的”开始。
阶段 时间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美苏争霸
特点
主要 事件
美国领 苏联领 导人 导人
第三 阶段
结束
冷战课件
二、美苏争霸
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突出事件
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缓和—赫鲁晓夫上台后访问美国。(赫鲁晓夫)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但优势在美国 (美攻苏守)
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冷战课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冷战课件
4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 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冷战课件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的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 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 制”共产主义。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手段:除敌武对装行进动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冷战课件
一、冷战政策
2.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课件
“杜鲁门主义”
_1_9_4_7_年_3_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 国情咨文中提出的“遏_制__共__产__主__义___”、 干__涉__别__国__内__政_、加__紧__控__制__其__他__国__家__的纲领 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_美__苏__战__时__同__盟__关_系正式 破裂,标志着美苏之间_“__冷__战_的”开始。
美苏冷战-PPT课件
![美苏冷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c63210912a21614792952.png)
【判断抢答】 1.“冷战”政策即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 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 )
提示: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
资本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 ) 提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关系正式破 裂,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北 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1942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2)从材料二、三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重视科技发展,加强军备竞争,美国占据优势。 (3)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
第17课 美苏“冷战”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3)美苏争霸的阶段、特点、表现。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冷战”政策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但又 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2)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表现: 杜鲁门主义 。 (1)政治上:___________ 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①提出:_____ 冷战 ②影响:标志着战后美苏“_____”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 : (2)经济上:___________ 欧洲 实施。 ①实施:1948年,美国在_____ 西欧 的控 ②作用: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_____
第二 三节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
![第二 三节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https://img.taocdn.com/s3/m/e23bb366b84ae45c3b358c30.png)
美 、 苏 对 德 战 略 目 标 上 的 差 异
17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原因
(1)美英战区的合并 为了扶植德国,遏制苏联,保存美占区 的工业生产能力,并加重苏联的困难,美 国宣布停止从美占区向苏联提供一切赔偿, 同时,美国开始考虑合并占领区。 1947 年1月1日 ,英美战区合并。
18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2)四国外长会议 美、英扶植双战区,引起苏联的强烈不满和 抗议,在1947年3月10日至4月24日苏、美、英、 法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四次四国外长以及11月25日
至12月15日的第五次会议上的激烈争吵,美、苏
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逐渐加深。
19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3)美英战区的货币改革 出于同苏联对抗的目的,1948年6月19日,三 战区实行货币改革,它使得西战区的经济形势逐 渐好转。但是货币改革却给苏战区带来极大混乱,
15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问题的由来 首先,德国战略地 位极其敏感,从而 成为东西方政治斗 争的焦点和军事对 垒的关键地区。 其次,战胜国之间, 尤其是美苏之间, 由于战略目标的差 异造成了对德政策 的分歧。
16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主 张 严 惩 德 国 , 索 取 战 争 赔 款 。 苏 联 从 苏 联 的 国 家 安 全 战 略 出 发 复 兴 和 发 展 德 国 ; 美 国 从 称 霸 欧 洲 的 战 略 目 标 出 发
8
凯南的遏制理论
遏制理论的历史背景 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崩溃,战时
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
础;苏联成为美国战后称霸世 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这 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 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和对
抗
17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原因
(1)美英战区的合并 为了扶植德国,遏制苏联,保存美占区 的工业生产能力,并加重苏联的困难,美 国宣布停止从美占区向苏联提供一切赔偿, 同时,美国开始考虑合并占领区。 1947 年1月1日 ,英美战区合并。
18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2)四国外长会议 美、英扶植双战区,引起苏联的强烈不满和 抗议,在1947年3月10日至4月24日苏、美、英、 法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四次四国外长以及11月25日
至12月15日的第五次会议上的激烈争吵,美、苏
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逐渐加深。
19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3)美英战区的货币改革 出于同苏联对抗的目的,1948年6月19日,三 战区实行货币改革,它使得西战区的经济形势逐 渐好转。但是货币改革却给苏战区带来极大混乱,
15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问题的由来 首先,德国战略地 位极其敏感,从而 成为东西方政治斗 争的焦点和军事对 垒的关键地区。 其次,战胜国之间, 尤其是美苏之间, 由于战略目标的差 异造成了对德政策 的分歧。
16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主 张 严 惩 德 国 , 索 取 战 争 赔 款 。 苏 联 从 苏 联 的 国 家 安 全 战 略 出 发 复 兴 和 发 展 德 国 ; 美 国 从 称 霸 欧 洲 的 战 略 目 标 出 发
8
凯南的遏制理论
遏制理论的历史背景 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崩溃,战时
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
础;苏联成为美国战后称霸世 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这 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 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和对
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的实质)。这种政策被称为 “冷战”政策。
3、“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
铁幕: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影响:揭开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序幕
4、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
1、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2)“经互会”(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①成立时间: ②成 员 国: 1949年1月 ③成立宗旨:苏联东欧六国(P116) (P116)
修筑柏林 墙冷战加
剧
2、古巴导弹危机
(1)出现背景:1959年 1962年 (2)爆发时间:1962年10月,战争一
触即发。 (3)结果:双方都做出让步,通过谈
判获得解决。
3、美苏冷战的发展
(1) 20世纪60年代:“核均势” (2)20世纪70年代:改变各自战略,关系趋于缓和 (3)里根上台后:“星球大战计划”,关系再度紧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对峙激化的体现
1、柏林危机
危机
出现背景 爆发时间
结果
第一次 柏林危
机
第二次 柏林危
机
分区占领柏 林分裂德国
计划
西柏林问题和 西方颠覆东欧 社会主义图谋
1948年6 月
1958年11 月
德国分裂 为“民德” 和“联德”
第20课 美苏冷战
PPT教学课件
美苏冷战
一、杜鲁门主义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 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一、杜鲁门主义
1、什么是冷战 2、冷战的背景(P114) 3、冷战的序幕 4、冷战开始的标志
1、什么是“冷战”政策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 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得到哪些 启示?
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的基 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格局变 化中发挥作用,必须发展本国经济, 增强本国综合实力。
冷战: 序幕
开始标志
发展
结束
时间: 1946年
事件: 铁幕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Fra bibliotek1948年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建立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
发····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通过控制西欧增
强遏制苏联的力量。
——德前总
理阿登纳
请归纳: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作用?
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阅读书本归纳:
(1)北约和华约 建立的概况。
(2)两极格局建 立的标志
(3)两极格局的 影响
北约的建立
时间: 1949年8月
张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又趋于缓和
“两极”对峙下的具体事例
德国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军备竞赛
4、两极格局的结束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 苏联等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先在波兰出现,后 蔓延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苏东剧变、华 约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两大 对立的军事集团的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 发展。
的标志是( C)
A、北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美国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 长期不得安宁; (2)两极格局是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 双方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 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谢谢大家
再谢见谢
谢谢大家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1)背景:P115
(2)直接目的:稳定和复兴欧洲
(3)实质:通过援助欧洲复兴经济, 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来对抗 苏联
(4)影响
材料阅读:关于马歇尔计划
战后欧洲形势严峻,生产凋敝,原料、燃料和生
活必需品奇缺。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社会动乱。 法、英、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地点:美国华盛顿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
西方国家 标志《:北大西洋公约》
的签订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华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地点: 波兰华沙 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
克等8国 标志:《华沙条约》的
签订
目的:对抗北约组织
美国战后如何推行“冷战”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949年)
1991年
苏东剧变, 华约解体
华约的建立 (1955年)
课堂检测:
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他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
度之间,极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C 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 )
A、一战后
B、二战后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苏联解体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3、“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
铁幕: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影响:揭开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序幕
4、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
1、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2)“经互会”(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①成立时间: ②成 员 国: 1949年1月 ③成立宗旨:苏联东欧六国(P116) (P116)
修筑柏林 墙冷战加
剧
2、古巴导弹危机
(1)出现背景:1959年 1962年 (2)爆发时间:1962年10月,战争一
触即发。 (3)结果:双方都做出让步,通过谈
判获得解决。
3、美苏冷战的发展
(1) 20世纪60年代:“核均势” (2)20世纪70年代:改变各自战略,关系趋于缓和 (3)里根上台后:“星球大战计划”,关系再度紧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对峙激化的体现
1、柏林危机
危机
出现背景 爆发时间
结果
第一次 柏林危
机
第二次 柏林危
机
分区占领柏 林分裂德国
计划
西柏林问题和 西方颠覆东欧 社会主义图谋
1948年6 月
1958年11 月
德国分裂 为“民德” 和“联德”
第20课 美苏冷战
PPT教学课件
美苏冷战
一、杜鲁门主义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 三、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一、杜鲁门主义
1、什么是冷战 2、冷战的背景(P114) 3、冷战的序幕 4、冷战开始的标志
1、什么是“冷战”政策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 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得到哪些 启示?
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的基 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格局变 化中发挥作用,必须发展本国经济, 增强本国综合实力。
冷战: 序幕
开始标志
发展
结束
时间: 1946年
事件: 铁幕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Fra bibliotek1948年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建立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
发····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通过控制西欧增
强遏制苏联的力量。
——德前总
理阿登纳
请归纳: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作用?
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阅读书本归纳:
(1)北约和华约 建立的概况。
(2)两极格局建 立的标志
(3)两极格局的 影响
北约的建立
时间: 1949年8月
张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又趋于缓和
“两极”对峙下的具体事例
德国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军备竞赛
4、两极格局的结束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 苏联等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先在波兰出现,后 蔓延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苏东剧变、华 约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两大 对立的军事集团的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 发展。
的标志是( C)
A、北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美国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 长期不得安宁; (2)两极格局是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 双方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 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谢谢大家
再谢见谢
谢谢大家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1)背景:P115
(2)直接目的:稳定和复兴欧洲
(3)实质:通过援助欧洲复兴经济, 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来对抗 苏联
(4)影响
材料阅读:关于马歇尔计划
战后欧洲形势严峻,生产凋敝,原料、燃料和生
活必需品奇缺。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社会动乱。 法、英、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地点:美国华盛顿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
西方国家 标志《:北大西洋公约》
的签订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华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地点: 波兰华沙 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
克等8国 标志:《华沙条约》的
签订
目的:对抗北约组织
美国战后如何推行“冷战”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949年)
1991年
苏东剧变, 华约解体
华约的建立 (1955年)
课堂检测:
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他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
度之间,极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C 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 )
A、一战后
B、二战后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苏联解体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