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一、骑虎难下成语解析:骑虎难下,比喻境地困难,难以摆脱。

常见误用:有的人在写作文时,经常将“骑虎难下”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不同选择时的矛盾心理,这并非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实际上,“骑虎难下”更多用来形容处境尴尬、难以摆脱的窘况,比如在工作当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用“骑虎难下”来形容。

二、杯弓蛇影成语解析:杯弓蛇影,比喻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常见误用: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误用“杯弓蛇影”,把它用来描述一个人因过于紧张或恐惧而出现错觉。

实际上,“杯弓蛇影”更多用来形容因为过于惊恐而产生的错觉,比如在夜晚行走时,因为害怕而产生幻觉,看到杯子变成了蛇。

三、画蛇添足成语解析: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毫无必要。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画蛇添足”,它们把它用于描述做某事是否得当或注意力集中。

其实,“画蛇添足”更多用来形容做不必要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时,已经得出结论,但还继续添加无用的内容。

四、对牛弹琴成语解析: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误用“对牛弹琴”,将其用于描述对不感兴趣的人说话,以为是没有效果的。

实际上,“对牛弹琴”更多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好比对牛说琴,没有意义。

五、杞人忧天成语解析:杞人忧天,比喻没有事儿却乱想。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杞人忧天”用于形容担心未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对成语的误用。

实际上,“杞人忧天”更多用来形容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就像杞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没有根据。

六、半途而废成语解析:半途而废,比喻做了一半就停下来,不再继续进行下去。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半途而废”用于形容做事情中途出现了困难,导致无法坚持下去。

实际上,“半途而废”更多用来描述做一件事情中途没有坚持下去,而是懈怠了。

七、画龙点睛成语解析: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的后面加上重要的一笔,使之更加美好。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误用“画龙点睛”,认为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连接上下文的重要桥段。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分析课件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分析课件
总结词
用错对象是指将成语用于不适用的对象或情境,导致语义不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将“目不暇接”错误理解为“眼睛无法看清东西”,而实际上它形容的 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04
成语运用正确方式及技能
学习成语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从 而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以下是成语运用的十大常见错误
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含义,例如将“屡教不改”理解为“多次教育未果”。
2. 褒贬误用:将成语的褒义误用为贬义,或将贬义误用为褒义,例如将“无微不至 ”用于贬义场合。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3. 语境不合
使用成语与语境不协调, 例如在轻松的场合使用过 于庄重的成语。
实例二:褒贬不分的错误
总结词
褒贬不分是指将成语的褒义或贬义用错,导致情感色 彩与实际不符。
详细描述
例如,将“绞尽脑汁”错误理解为“费尽心机”,而 实际上前者形容用尽所有精力,后者则带有贬义。
实例三:画蛇添足的错误
总结词
画蛇添足是指将成语的意思表达得不够简洁明了,反 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8. 混淆是非
将错误的成语认为是正确 的,例如将“半斤八两” 理解为“不相上下”。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9. 褒奖过度
使用褒义过度的成语,例如使用 “完善无缺”来形容一个表现正 常的人。
10. 忽视背景
忽视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使用具有特 定文化内涵的成语。
成语运用错误的影响与避免方法
前后矛盾
总结词

常见的误用成语

常见的误用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1)褒贬颠倒褒义词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义词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
【例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 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解析】“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 为之动容。 。
【解析】“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同 “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八、搭配不当
【解析】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 限制。
九、 敬谦错位
【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
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 1】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 鼎 力相助。
【解析】“鼎立相助” 即大力相助,是敬辞,误用为谦辞。
【例2】 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
【解析】 “不吝赐教” 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
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十、使用本义
【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
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
【例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解析】“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 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 解为“到法庭对质” 。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 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与“没想到”重
复。 【例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 起来。
D)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 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 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 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 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考点:中考成语(词语)误用的十种类型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重庆卷对成语(词语)的考查,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谦敬错位;⑤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⑥不合逻辑;⑦夸大其辞,不知轻重;⑧不合语境;⑨形近混淆;⑩搭配不当。

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成语错用的十种类型.docx

成语错用的十种类型.docx

中考成语题错误设置的十种类型1.望文生义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伸义。

如:“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比喻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

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

“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古代指清除刻错了的字。

“不刊”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

“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训:准则,不能理解为“教训”。

“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不能理解为“不可理解”。

“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不能用来理解为“人格低下”。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可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

“假”是“借”,不能理解为“请假”。

“吊民伐罪”指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不能理解为“治老百姓的罪”。

“细大不捐”指小的在的都不能抛弃。

捐:抛弃,不可理解为“捐款,捐献”。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可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因人成事”拽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因:依靠,不可理解为“因为”。

二用错对象很多成语,在具体的使用对象上(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如:“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一般群众。

“藕断丝连”只能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不能形容文艺作品。

十大误用成语

十大误用成语

十大误用成语1.[呼之欲出]媒体误例: 《机甲世纪》教官系统呼之欲出简析:呼之欲出,是形容绘画或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形象,就像活了一样;而相当多的媒体望文生义,误解为某某事情、法规等要出现出台的意思。

该成语误用率之高,令人震惊,每天几乎随时可见。

2.[对簿公堂]媒体误例:黄圣依星爷官司开庭“劳资纠纷”对簿公堂简析:对簿公堂意思是指在公堂受审,而众多媒体误用为双方打官司闹上法庭或告状的意思。

误用率也相当高。

3.[炙手可热]媒体误例: NBA火箭老板置业世界城酒店式公寓正炙手可热简析: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指某人的权势很大,一接近就烫手。

但很多媒体错误地理解为很抢手或非常红火的意思。

4.[长袖善舞]媒体误例: 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简析:长袖善舞,是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贬义词;而一些媒体误解为有能力、善于运作的意思。

5.[美轮美奂]媒体误例:在第一届体育艺术节上,师生的节目真是美轮美奂,和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都相差不大。

简析:美轮美奂,是形容高大美观,多用于赞美新屋。

一些媒体单从字面上看,误解为美丽而丰富宏大的意思。

轮,是高大;奂,是众多;美轮美奂,就是高大众多,一般用于形容房屋。

同时这个成语中的“轮”经常误写作“仑”。

6.[空穴来风]媒体误例:你说北京大学教授将要到我校做学术报告的事情,完全是空穴来风嘛,我可以肯定的说,是绝对不可能的,昨天我从校长那里已经证实了。

简析:“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一些媒体错误地理解为消息、传闻等没有任何来由和根据,而且误以为贬义的用法。

7.[差强人意]媒体误例:《开创世纪》堪称大手笔但后40集差强人意简析:差强人意,是还算符合人意的意思;而一些媒体错误的理解为因质量不好不怎么符合人意的意思,错用率很高。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中的十大错误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形容事物或消息已经过时。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利用去冒险,但最终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由于力不胜任或条件不足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不名一文:形容贫穷到极点,没有一文钱。

11.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2.XXX: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19.别无长物:形容生活俭朴,除了一身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

20.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3.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4.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5.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6.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7.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8.开门见山:比喻直截了当地谈论本题。

29.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30.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31.独步天下:形容独一无二,无人能比。

32.独辟蹊径: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只能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成语常见误用类型10

成语常见误用类型10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 灯红酒绿,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 闹非凡。 闹非凡。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 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 的神话和传说, 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 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成语常见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3、谦敬错位 5、张冠李戴 7、似是而非 2、褒贬混淆 4、画蛇添足 6、不合语法
1.望文生义
【经典范例】 经典范例】 ※(05年江苏卷)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 05年江苏卷)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 年江苏卷 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03年北京卷 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 年北京卷) ※(03年北京卷)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 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你却无动于衷, 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09年全国卷)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 09年全国卷)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 年全国卷 春秋鼎盛的时代 些年青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些年青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春秋鼎盛: 春秋鼎盛:年龄是壮年
※(98年全国卷)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 98年全国卷) 年全国卷 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 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 火中取栗。 以火中取栗。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中学常见10类成语误用汇总

中学常见10类成语误用汇总
实例展示: 例11.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1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 地步。 例13.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03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用法解析: 例11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12“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指金玉之类。 例13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高超;所修饰的对 象必须是人工然,不在“ 人工”之列。
实例展示: 例8.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出动,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例9.《火烧赤壁》中,活化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形象。 例10.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用法解析: 例8中“倾巢而出”原意是“整窝的鸟儿都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的兵力进行侵扰, 只用于贬义;此处用在“单位干部”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05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 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弊病。
实例展示: 例18.各种形式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业报纸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例19.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 水平的发挥。 例20.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中学常见10类成语误用汇总
0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 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 、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一、望文生义成语具有整体性、确定性和惯用法。

如果只根据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不推求确切的涵义,就会出错。

例如:1.每天早晨,他都独自跑到花园里,手舞足蹈地练动作,大声朗诵台词。

2.我原本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但你硬要派我去,这不是让人很不满意吗?解析:1.“指手画脚”指的是站在一旁乱指点,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

在这个例子中,误解为练功时既动手又动脚了。

2.“差强人意”表示“勉强能让人满意”。

误用的原因是将“强”字误解为“强迫”,实际上,“强”是“勉强”的意思。

这个问题是为了检测考生对“差强人意”和“强人所难”意义的区别能力而设计的。

二、用错对象每个成语在语法上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所指对象。

如果不加辨析,胡乱使用,就很容易误用。

例如:3.古人中有很多刻苦研究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很多。

4.温州日报曾经刊登了一篇题为“比翼双飞”的文章,报道了某市男女两位高考状元的事情。

解析:3.“汗牛充栋”是指书籍很多,搬运起来使牛出汗,堆积起来充塞屋顶,不能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多。

因此,无法用来形容古人中刻苦研究的例子很多。

4.“比翼双飞”专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而这个例子中说的是男女中学生,显然混淆了对象。

以下是一些用错对象的成语:1.适用于特定关系: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

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

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

2.适用于特定事物: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不胫而走:特指事物、消息迅速传播、流行。

白驹过隙:特指时间过得飞快。

如雷贯耳:只适用于形容某人名声大,而且一定是好的名声。

绘声绘色:形容文艺作品描述生动。

3.适用于特定人物: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

龙马精神:特指老年人体魄健壮和老而弥坚的精神。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考点:中考成语(词语)误用的十种类型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重庆卷对成语(词语)的考查,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谦敬错位;⑤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⑥不合逻辑;⑦夸大其辞,不知轻重;⑧不合语境;⑨形近混淆;⑩搭配不当。

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常见的几种成语误用类型?

常见的几种成语误用类型?

常见的几种成语误用类型?① 八种成语误用的类型常见八种类型成语误用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② 成语误用的10大类型望文生义曾几何时,李世民率兵在这里大战窦建德。

而今这里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了。

曾几何时,是刚刚不久的意思。

现代汉语里,也指曾经,但是不是过往很久的历史。

而是用在形容时间过的很快。

这里用曾几何时,显然不好。

曾几何时,很多人一看就认为是“曾经”的意思。

的确有那么点“曾经”的意思,但是不能太久了。

(这个词应该是汉语里最容易用错的词语)错用对象张明和张勇两兄弟,感情非常好,一直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是形容夫妻感情,这里用来形容兄弟感情,显然用错了。

褒贬误用校运会接力赛时,张明和张勇狼狈为奸,终于为班级争得了接力赛冠军。

狼狈为奸是贬义,用在这里当然不对。

谦敬错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听听科学院吴教授的一孔之见。

一孔之见是自己发表意见时的谦辞,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重复或矛盾对待安全生产,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

根本和釜底抽薪语义重复。

不合逻辑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不以为然,是说不认为……是对的。

这个词也是容易望文生义的。

夸大其词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不合语境列队时,张明以192cm的身高,当仁不让的站在了排头。

当仁不让,是指遇事不退让。

得有退让的可能,才能用这个成语。

列队时,按身高排,没什么让不让的。

形近混淆张明在校篮球队担任中锋,其进攻意识和防卫意识都非常良好,是校队里举重若轻的人物。

举重若轻和举足轻重混淆了搭配不当典礼上,风琴手刘莉和李敏的歌声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交相辉映指光、色的映照,用于形容歌声不好,而且这里还人(刘莉)与歌声(李敏的歌声)交相辉映,显然是搭配不当。

③ 成语误用的例子有哪些成语误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种类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附100个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附100个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附100个易错成语)01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实例展示: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用法解析: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实例展示: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用法解析: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2021/7/16
4.不合语境 成语的适用语境被 错用而致使用不当。
2021/7/16
例如:据专家测算,在市内的 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 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 的45%。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 击或遭遇灾难。
2021/7/16
5.重复累赘 指在语句中已含有成语里 的含义,再用成语,则造 成重复。
又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 襟见肘。
2021/7/16
2.误用褒贬 对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本来 是含有褒义的,却用到贬义的语境 中去。
2021/7/16
例如: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 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2021/7/16
3.用错对象 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物的, 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
• D.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 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2021/7/16
答案:( B)
•A.不可企及:形容远远赶不上。 •B.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 不可告人的形容勇往直前的气 势,不可抵挡。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2021/7/16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2.误用褒贬 3.用错对象 4.不合语境 5.重复累赘
2021/7/16
1.望文生义 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 错误解释。
2021/7/16
例如: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 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怀疑 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2021/7/16
⒈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 继续危及东西亚地区经济,给该地区贫困人口造成不可企 及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成语误用十大类型
一、是否望文生义(望文生义)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确定性及习用性。

如果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不推求确切的涵义,就会出错。

(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我本来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分析】(1)中“指手画脚”指站在一旁乱加指点,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句中误解为练功时既动手又动脚了。

(2)中的“差强人意”表示“还能够使人满意”。

之所以误用,是因为将“强”字误解为“强迫”了,其实,这里的“强”是“勉强”的意思。

命题者设计该题,是检测考生对“差强人意”与“强人所难”意义的区别能力。

【顺口溜记忆:“差强人意”还满意】
二、是否分清对象(用错对象)
每个成语就其语法来说都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所指对象,如若不加辨析、胡乱套用,极易误用。

(3)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温州日报》曾刊一篇题为“比翼双飞”两“状元”的文章,报道某市男女两位高考状元的事。

【分析】(3)中的“汗牛充栋”是指书多,搬运起来使牛出汗,堆放起来充塞屋栋,不能用来形容其它的事物多,又怎能用来形容古人中刻苦学习的事例多呢?
(4)中的“比翼双飞”专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而句中说的是男女中学生,显然是混淆了说明的对象。

【用错对象成语积累】
1、适用于特定关系:
(1)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2)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

(3)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

(4)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5)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

2、适用于特定事物:
(1)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2)不胫而走:特指事物、消息迅速传播、流行。

(3)白驹过隙:特指时间过得飞快。

(4)如雷贯耳:只适用于形容某人名声大,而且一定是好的名声。

(5)绘声绘色:形容文艺作品描述生动。

3、适用于特定人物:
(1)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

(2)龙马精神:特指老年人体魄健壮和老而弥坚的精神。

(3)起死回生、悬壶济世:多用于行医之人。

(4)妙手丹青:多用于画家。

(5)日理万机、励精图治:用于领导人。

(6)永垂不朽:用于正面人物。

4、适用于特定时段场合:心有余悸(特指事后害怕。


三、是否符合感情色彩(褒贬不当)
成语大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使用时必须与句意保持感情上的和谐。

(5)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6)该厂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立见成果,当月即实现扭亏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之效。

【分析】“趋之若鹜”是指像成群的鸭子一样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多比喻人们争着去追逐不当的事物,属于贬义词。

(5)中用来比喻艺术爱好者争着去观摩齐白石画展,就不恰当了。

(6)中“急功近利”指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利益。

是贬义的。

用来形容该厂采用正确方法后收到的效果,褒贬失当。

四、是否前后矛盾(前后矛盾)
成语的使用要与具体语境保持一致,做到准确通达,不能前后矛盾。

(7)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8)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平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分析】(7)中的“莘莘学子”,表示众多的学生,不能指具体一个或几个。

如果加上“一位”“每一个”“几个”等限定,就前后矛盾。

(8)中的“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散布的范围很广,而“几座白色的油井房”则说明很稀少。

前后矛盾。

五、是否重复累赘(重复累赘)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性词组,若与被限制、修饰的词语重复,就造成了错误。

(9)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10)这次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走马观花
....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分析】例(9)中的“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重复,纯属累赘。

(10)中的“走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察一下,成语本身已有“看”的意思,与后面的“看看”重复是显而易见的。

六、是否夸大其词(夸大其词)
有些成语的意义有轻重之分,使用范围有大有小,使用时就得注意这些,否则也容易出错。

(11)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无系统的训练,小张的工作总是千疮百孔,很让领导和同事无奈。

(12)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小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

【分析】例(11)中的“千疮百孔”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它本来比喻破坏很严重或弊病很多,这里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失误,词义过重,夸张失度。

例(12)中的“洞若观火”比喻观察事物明白透彻,用来形容他对邻居情况的熟悉了解,也不免夸大其词。

七、是否误用词性(误用词性)(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怨声载道、心领神会)
成语的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使用时,必须正确掌握成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命题人往往在这一点上设置错误选项。

(13)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

(14)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分析】例(13)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

例(14)把不及物动词“龙飞凤舞”误作及物动词,使之带上宾语,造成了错误。

八、是否得体合理(不分谦敬)(敝帚自珍、才疏学浅、鼎力相助、洗耳恭听)
有的成语还有谦敬之分,或敬称对方,或谦称己方。

二者若混淆颠倒,易造成错误。

(15)相信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

(16)校长的报告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一下子引出了许多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建议。

【分析】例(15)中“蓬筚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属谦称,不能用来说别人。

例(16)中“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见解,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谦虚,而这句是以旁观者的口吻来说校长,语言不得体。

※九、是否明确多义(不明多义)
有些成语不止一个意思,因此,在使用时必须考察句子的语境意义和成语的多个意思,否则容易误判。

(17)就像那些贪官污吏,一面大会小会上表白着自己的“清白”,一面又自以为天衣无缝地在背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18)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

【分析】例(17)学生易选错,只熟悉“比喻诗文、话语等浑然天成”的用法,不熟悉“事物周密完美没有一点破绽”的用法,抓不住语境中“自以为”的提示语。

例(18)学生也易选错,只熟悉“不正派”的意思,不熟悉“不像样子”的意思,抓不住语境中“改文章”的提示语。

十、是否符合语境(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要与具体的语言环境保持一致,做到准确表达,不能误用。

(19)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20)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举棋不定,而应该勇往直前。

【分析】例(19)“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通,是个贬义词,而本句主要意思是赞扬同学的出众口才,显然该成语不合语境。

例(20)“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抓不住语境中“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提示语。

应改为“畏惧不前”或“畏缩不前”,形容畏惧害怕,不敢前进。

课堂练习
1、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D)
A、这里的下水道总是不通畅,经过改善,茅塞顿开。

(望文生义)
B、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重复累赘)
C、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四年。

(用错对象)
D、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琳琅满目。

2、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A、每当夜晚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一语多义)
B、徐悲鸿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一代大师。

(用错对象)
C、这伙歹徒横行乡里,广大群众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就有口皆碑。

(褒贬不当)
D、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重复累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