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类型以及生态学意义。

并以牙克石市眼镜湖湿地公园为例,对项目背景和现状进行简要介绍,重点阐述规划设计原则,总体布局以及各功能分区的具体设计。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牙克石眼镜湖湿地公园;生态设计
1城市湿地公园
1.1定义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湿地公园并非普通的自然保留地的概念,其发展形势更多是立足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形成城市的生态服务片区。

[1]
1.2类型
我国的湿地公园主要有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类型。

(表1)
2湿地公园的生态学意义
2.1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遗传的基因库以及生物演替的温床。

许多的自然湿地为多种珍稀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适宜的生存场所,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其生存、栖息以及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必要的场所。

[2]同时,自
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野生生物良好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而不受人类行为的干扰。

2.2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与气候
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可以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

湿地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相对较弱,土壤对于二氧化碳的吸引和释放活动进行的十分缓慢,因而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固碳的作用。

[3]尤其是临近城市的湿地公园,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缓热岛效应等功能。

2.3滞留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由于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都具有吸收以及转化有害物质的功能,因此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

这些湿地植物以及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的合成与分解等可以把人类排入自然界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转化成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致癌的重金属以及化工原料等,经湿地吸收和转化后,湿地的水体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方面功能强大,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

[4]
2.4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湿地地区大多是地势较低洼并且与河流相连接的地带,所以是天然的良好的调节洪水的场所。

在湿地被淤积后,这些功能会有所缺失。

据科学研究表明,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与湿地的破坏有密切关系。

近几年的洪水流量远远低于几十年前的洪水流量,但
是却出现了比以往更高的水位以及更大的威胁。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导致湿地的蓄洪功能急剧退化等。

[5]除此以外,森林资源大量被破坏、城市区域封闭地面过多导致的蓄水功能大大退化、单一的水泥的护岸等等错误的水利工程使城市河道下渗功能改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以眼镜湖湿地公园为例
3.1项目背景概述
3.1.1区位分析
眼镜湖湿地位于牙克石市市区西部,位于兴安街的南北两侧,城市西入口位置。

北区湿地面积较小,面积约为76公顷;南区湿地面积较大,约为183公顷。

3.1.2周边现状分析
眼镜湖湿地两部分湿地中间地区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研究院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

西部为居住区,以低层建筑为主,南部湿地东北角为牙克石市交通警察大队,南部为棚户区。

湿地现状中土壤基质为泥炭土,现状植物群落以湿生灌木及草本为主,地形平缓,现状地形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差在3米以内,湿地范围内有少量动水,水源地为现状地形中南部水体。

3.2对眼镜湖湿地公园的定位
眼镜湖南区湿地位于城市西入口的关键位置,既城市居住区相邻,又紧邻城市主路之一的兴安街,规划面积约为183公顷,结合
城市的现状、市民的需求、位置的远近与城市的发展,得出结论需重点打造眼镜湖南区湿地,将此处湿地打造成既可代表城市形象,又可为城市市民休闲度假提供良好去处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

鉴于其城市湿地公园的特色,建议更名为:牙克石城市湿地公园。

综合牙克石城市湿地的整体分析,针对此处湿地的定位为: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湿地展示于一身的城市湿地公园。

3.3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3.1系统保护的原则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6]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
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7]
3.3.2合理利用的原则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
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3.3.3协调建设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
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
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3.4总体规划(图1)
3.4.1交通体系
湿地公园内交通道路分三级,一级路为6米宽,沥青路面。

二级路2米宽,以沥青和石料铺装为主。

三级路为木栈道,主要为科普观光之用,宽度1.2米-5米。

一级路长度5428米,贯穿全园范围,可以满足通车的要求。

二级路长度为4130米,主要满足游览及简单的交通需要。

三级路总长度1400米,满足游客的游赏需要,同时以架空的形式达到对环
境的最低影响。

3.4.2建筑场地
湿地公园范围内的建筑主要为服务建筑。

包括餐饮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科普馆、湿地展廊及管理用房等建筑。

其中餐饮中心规划面积为2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科普馆为四层建筑,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

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场地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四周,集中分布在各入口处,场地面积可达23000平方米。

场地铺装以花岗岩为主,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场地尽量建设在基址土壤条件较好的场地上。

3.4.3水体规划
湿地公园内水体面积为11.3公顷,对水体的改造和建设在现状地形的基础上展开。

场地内的现状地形为四边高中心低,现状高程在653-655间,高差较小,水体塑造所造成的挖方在场地的西部用来进行山体的堆建。

水体的设计主要保留了场地内的沼泽湿地,维持了湿地的固有特色。

同时建造了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以满足动植物的生存和为游客提供多元的科普教育素材。

3.5功能分区
湿地公园共分六个大区,分别为入口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娱
乐活动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育区及林地保育区。

其中入口服务区包括餐饮中心、科普馆、及游客服务中心。

科普教育区包含科普展廊、观鸟塔、diy花房及微型农田。

娱乐活动区包括垂钓区、亲水平台、露营地及活动广场。

水源涵养区以保护为主,增重湿地植物,起到水源涵养保护的作用。

湿地保育区内地貌以湿地为主,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简单地穿插道路及栈道。

林地保育区范围大部分在湿地公园的边缘地带,起到对湿地的防风保护作用。

3.6种植设计
按照湿地类型的不同,展示侧重的不同,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也有不同的侧重。

主要对内蒙古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化草甸以及藓类沼泽这四种类型的湿地进行展示。

内蒙古森林沼泽:以木本植物为主,常见有落叶松、冷杉、、水松、水杉、赤柏等。

森林郁闭度在0.2以上。

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常见有桦、柳、绣线菊、箭竹、岗松、杜香、杜鹃等。

植物覆盖度不小于30%。

沼泽和草甸:包括河湖滩地。

因季节性和临时性积水而引起的沼泽化湿地。

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

覆盖度可达到100%。

有的形成藓丘,伴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4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建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污
染,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共存模式,使环境处于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之中。

此次规划将眼镜湖公园打造成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湿地展示于一身的城市湿地公园。

以简单的道路体系引导游人,在湿地公园内部进行“合理且友好”地游赏。

在满足游人休闲娱乐的同时进行一定的科普展示,同时也扩大了对牙克石市自身的宣传。

因此眼镜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提升牙克石市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j].建设科技,009(3):57 -59.
[2]张颖,刘芳.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40 - 144.
[3] 赵学敏, 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m]林业出版社,2005.120-123
[4]刘朝望.石田生态保护规划理念的实践——以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为例[期刊论文]-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2010(6)
[5]秦佩.田国行浅议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以郑东新区湿地公园为例[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5)
[6]周建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36)
[7]王向荣,林菁.艺术.生态与景观设计[j].建筑创作.2003.07:30-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