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蛋重的相关因素
影响鸡蛋内部质量和蛋壳质量的因素
![影响鸡蛋内部质量和蛋壳质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a0ca9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6.png)
6.应激
高喂养密度升高“皱壳”蛋旳产量 (Dorminey 等, 1995)。
应激
蛋壳腺囊长久收缩
惊吓,更换蛋箱,触摸,
注射肾上腺素能够诱发许多一般应激
因子对蛋质量产生有害旳影响 (Hughes 等, 1086 ;Solomon 等, 1旳采食量, 而且会限制血钙为蛋壳形成所 用, 经过鸡体内一系列生理过程造成鸡蛋变小和蛋壳 质量下降(例如Usayran 等, 2023)。
25 -羟维生素D3 -1 -羟化酶 添加剂、调控日粮降低鸡蛋大小提升蛋壳质量。
3.营养,每个蛋壳旳含钙量高达3 克 日粮钙旳50 ~ 70 %应该是粗颗粒(直径为2~ 5 毫米), 其他旳则应为 细颗粒钙(Nys , 1999) 钙/磷比
③. 维生素:维生素D是钙代谢中必需旳营养素;
维生素C是维持蛋鸡良好健康,有利于减轻应激带来旳负面作用; 维生素E 有利于减缓热应激产生旳不利影响;
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代表旳 是稠蛋白旳粘度。
蛋白旳构成
蛋白大约含12 %旳蛋白质, 其中主要是卵清蛋白(占54 %)、 卵铁蛋白(占13 %)、卵粘蛋白(占11 %)、和溶菌酶(占 3.5 )(Johnson,2023).
影响蛋内部品质旳原因
据报道有许多原因可影响哈夫单位:贮存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下、母鸡年 龄大小、鸡旳品种旳不同、营养旳好坏(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构成等, 赖 氨酸、蛋氨酸、饲用酶、谷物种类/蛋白质源)、疾病旳有无(传染性支气 管炎)、某些添加剂旳使用(抗坏血酸维生素C、维生素E)、氨气浓度高 下、有否进行强制换羽、某些药物旳应用(例如杀虫剂“西维因”)。
蛋壳质量
蛋壳质量旳检测
蛋壳旳比重 蛋壳旳厚度 蛋壳旳强度 蛋壳旳外观(颜色、沙壳、皱壳、畸形等)
鸡蛋重量大小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鸡蛋重量大小不均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7094ac3b9f3f90f76c61b25.png)
鸡蛋重量大小不均的原因是什么鸡蛋的重量标准、大小均匀时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
在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养殖场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东东养鸡联盟:调控蛋鸡产蛋量进而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鸡蛋的大小或重量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
一、蛋鸡品种体况蛋鸡的品种也影响着单机的产蛋质量,不同品种的蛋鸡所产蛋的质量不同。
据近几年对5个褐壳、4个白壳蛋鸡系的平均蛋重统计,发现褐壳蛋平均蛋重63.5克。
产蛋期间蛋鸡的身体状况也决定着蛋鸡的产蛋质量,一般没有生病、体健壮硕的及产的蛋更多更大。
二、开产、产蛋周龄开产母鸡体况蛋鸡转入产蛋鸡舍时的体重对早期蛋重的影响最大,18周龄时的体重对第一枚蛋的重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应密切关注蛋鸡早期的饲养管理,使后备母鸡开产时的体重达到标准体重,母鸡在开产时达到标准体重才能获得标准重量的鸡蛋,体重过小则所产鸡蛋小,体重过大则所产鸡蛋大,但如果开产时体内蓄积脂肪过多,则产蛋困难。
因此在育成期需要控制母鸡的体重,常在6周龄末检查鸡只体重是否达到标准,若符合标准则于7周龄进行限饲,以后每周对照体重,若超出标准体重,则减少饲料喂量以控制体重增长,若低于标准,则应相应地增加饲料量以促进增重。
周龄母鸡的产蛋周龄不同也影响所产蛋的重量,通常初产蛋鸡的蛋较轻,经产蛋鸡所产蛋较重;随蛋鸡的产蛋周龄增加,所产蛋重量也不断增加。
如罗曼褐商品代蛋鸡在21~24周龄的平均蛋重为55.05克,至33~36周龄时平均蛋重为63.2克,当达到57~60周龄后,平均蛋重为66.65克。
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也相应增加,但不利之处是蛋壳质量降低,故在产蛋后期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以限制母鸡体重的增长,提高蛋壳质量。
三、饲料营养以及环境情况营养因素许多营养因素均能影响鸡蛋的大小,其中水分供应以及饲料中能量、蛋白、亚油酸水平对蛋重及大小影响较大。
水的供应水是动物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足量供应的水对维持鸡的产蛋及蛋的正常大小非常重要。
影响产蛋的因素
![影响产蛋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e8c66d7998fcc22bcd10dee.png)
影响蛋鸡产蛋的因素多种多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些先关因素,如何做好防止措施:一、选择优良的产蛋禽品种。
品种是提高产蛋量的首要因素,产蛋率高低、产蛋周期长短、蛋重、开产日龄等都与品种密切相关。
选择适应性强、高产的蛋鸡品种进行饲养,不仅能提高产蛋量,而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二、做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使母禽开产前达到本品种理想体重。
三、为产蛋家禽提供优质配合饲料或适宜的补饲饲料,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
四、及时淘汰不产蛋或有恶习(如食蛋、啄羽、啄肛)的家禽。
五、为家禽提供舒适的产蛋环境。
产蛋期间,如遇连续高温、寒潮、阴雨连绵等恶劣天气都会使家禽的产蛋量下降。
因此,在盛夏应采取防暑降温的措施;在冬天要有防寒保暖的设备;在连绵阴雨天要勤换垫料,保持禽舍内干燥。
六、应为产蛋家禽提供恒定的光照,光照突然改变能引起产蛋量下降。
七、应在开产前完成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八、防应激:各种应激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甚至造成死亡。
1.防冷应激。
鸡舍温度低时,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喂量,一般在寒潮前l-2天,每只鸡每天增加饲料10-20克,气温每降低3℃,应给鸡多喂5克饲料。
另外,可在气温骤降的前一天,给鸡饲喂防冷应激的药物,如我们天聚的应激保健粉、生长乐、天维素、速补维他命等。
2.防免疫应激。
接种疫苗前,检查鸡群是否健康,不健康或鸡体较弱的鸡群应慎用疫苗;在接种疫苗前2天和后2天,让鸡服用抗应激药物,以提高鸡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若使用疫苗后鸡出现呼吸道症状或拉稀现象,用咳喘宁、支原新合剂、泰乐舒中药饮水剂,让鸡连用3-5天。
3.防惊群。
(1)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的安静。
(2)饲养员保持相对稳定,固定工作服和工作程序,动作轻缓。
严禁闲杂人员进入鸡舍。
(3)严防犬、猫、鼠等动物进鸡舍。
(4)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
(5)在饲料中加入应激保健粉和生长乐可预防、减轻应激发生。
九、搞好消毒:寒冷季节蛋鸡容易发生呼吸道病、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
影响蛋品质的因素2016.2.15
![影响蛋品质的因素2016.2.15](https://img.taocdn.com/s3/m/28318236192e45361066f52e.png)
蛋重 • 蛋的重量大小不仅
取决于鸡的品种、
年龄和体重,而且 与饲料营养水平关 系密切。
5
蛋重及蛋形的影响因素
蛋重的影响因素 • 水是影响蛋重最重要的成分,饮水不足导致饲料消 化吸收不良,使蛋的体积变小,产蛋量减少。
• 蛋白质词料不足或质量不好,蛋重变小,品质下降。
•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照等都会影响蛋重。
与动物的凝血过程,缺
乏维生素A、维生素K 时蛋壳出现血斑。
• 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蛋
壳厚度。
蛋壳上的血斑
17
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 矿物质影响蛋壳质量
• 日粮缺镁会导致蛋壳变薄,产蛋量下降。高镁(0.56%)使蛋
鸡血浆钙降低,血浆镁升高,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产蛋率
下降,破蛋率增加,一般玉米豆粕中天然镁含量在0.1%0.3%,足以满足蛋鸡需要。
• 日粮中维生素的变化,直接影响蛋中相应成分。增加日粮中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B5、B12及泛酸等,鸡蛋中含
量相应增加。 • 微量元素I、Fe、Cu及Mn也有同样规律。Fe从饲料进入鸡蛋中
的能力特别强,饲料中含铁丰富,则鸡蛋中含量也丰富。
• 日粮中脂肪酸组成将直接影响蛋黄中脂肪酸组成。高温季节 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有效维持蛋的形成。
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这些参数都与营养物相 关。
• 钠、钾、氯电解质的平衡会影响饮水量。
•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通过影响粪便的持水力,而影响粪便 的物理特性;同时在蛋鸡饲料中添加黏土也可提高粪便持水
力,降低脏蛋比率。
22
鸡蛋内在品质的影响因素
23
鸡蛋内在品质的影响因素
饲料养分 蛋中养分
鸡蛋营养成分
改善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和蛋重的对策
![改善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和蛋重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49da51f242336c1eb95e86.png)
改善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和蛋重的对策一、基本情况蛋种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尤其是到36周龄以后,蛋壳质量呈下降趋势,55周龄以后可能导致薄壳蛋、沙皮蛋、畸形蛋比例增加,同时,产蛋后期由于产蛋率下降,使得蛋重变大,甚至超标,种蛋合格率下降,影响孵化质量。
虽然产蛋后期蛋鸡老化,种蛋质量稍微变差不可避免,但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种蛋蛋壳质量变差,蛋重超标,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够改善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种蛋出现的这些问题,那么带给养殖者们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
二、影响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和遗传、日龄、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和疾病等非营养性因素,还有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性因素。
在产蛋高峰期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的侵害或者产蛋后期正在发病的鸡群,可能引起输卵管受损,导致产蛋后期输卵管合成蛋壳功能降低,钙质沉积不均和不全,蛋壳质量变差。
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或维生素不能满足鸡群需要时,可能引起同样的问题。
高温环境应激能引起鸡只分泌功能紊乱,造成输卵管机能障碍,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
日龄因素导致蛋壳变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由此带来的损失。
改善蛋壳质量的措施很多,经验证,在实际生产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改变饲喂方式:早上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二,中午十二点清空料槽3小时,下午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三。
由于蛋壳大多在夜间形成,并且夜间鸡群不进食,如果不能采食足够多和足够大颗粒的钙质,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而下午提高喂料量,或者下午在料槽中额外撒一层大颗粒石粉,就可以满足产蛋高峰后期鸡群产蛋的需要,能够显著提高蛋壳质量。
三、影响产蛋后期蛋重的因素及对策在实际生产中,蛋鸡饲养后期采食量逐渐提高,产蛋率逐渐降低,导致蛋重偏大,不利于种蛋的孵化。
蛋重与开产体重成正相关关系,开产体重越大,蛋重就越大。
从营养角度分析,蛋重大小受到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胱氨酸、能量、脂肪及亚油酸等摄入量的影响。
营养对蛋壳质量、蛋的大小及成分的影响
![营养对蛋壳质量、蛋的大小及成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2d08e7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b.png)
营养对蛋壳质量、蛋的大小及成分的影响鸡蛋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蛋鸡日粮成分来改变,虽然多数情况下这些变化并不大。
蛋壳质量对于日粮矿物质含量的调节肯定有反应,这一点可用于控制老龄鸡蛋壳质量的正常下降。
但是遗传与鸡的总体大小,以及饲料进食量是能更密切地控制蛋的大小与蛋黄和蛋白成分的因素。
我们可以调节蛋黄的脂肪酸含量,但是蛋黄和蛋白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对日粮的改变并不敏感。
蛋壳成分蛋鸡日粮一般含钙3.5%-4.5%,依饲料进食水平而异。
若在炎热季节蛋壳质量出现问题,或后备母鸡开产过早,且很快达到产蛋高峰,则建议将钙水平至少提高0.4%。
研究表明,将部分日粮钙以蛎壳或石粒形式饲喂,可显著提高蛋壳质量,尤其在使用石粉而非石粒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除了在每天的蛋壳形成时间外,母鸡的钙需要量相当低。
在一天正常的16小时内蛎壳与石粒的进食量是变动的。
给母鸡同时提供选择能量、蛋白和钙(E、P、Ca)日粮时,母鸡会对钙的采食时间有所选择。
在此情况下,母鸡在下午以前采食很少的钙或不食钙。
到了下午蛋通常在卵壳腺中,此时母鸡对钙需要量较高。
因此,理想的补钙时间应在午后。
由于钙的分别饲喂很不现实,只能将补充的钙混合于饲料中,母鸡有机会把蛎壳或石粒留至当天后半天需要时用。
这种饲喂方法已被一些生产者使用,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并不主张在自由采食的基础上连续饲喂蛎壳或石粒,或在已含有全部钙需要量的日粮上加上蛎壳或石粒。
现已表明,有些鸡蛋上有白垩质沉积或端面粗糙,很可能是给产蛋母鸡饲喂过量钙的直接后果。
自由采食蛎壳也会造成软壳蛋,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是由于缺磷所致。
若钙摄取过多,它必须排出,一般以可溶性磷酸钙的方式,从而导致缺磷,其后果是髓骨也不能在以后的钙化过程中得到重新沉积。
在发生蛋壳质量问题时,往往会首先考虑钙这个营养素,尽管维生素D3和磷的缺乏也同样会导致软壳蛋的发生。
正常的钙吸收需要维生素D3,如若饲喂水平不当,很快就会诱发钙缺乏症。
我们实验室的结果表明:基于蛋壳重是否有很大丢失,可以迅速诊断出日粮是否缺乏合成维生素D3。
蛋鸡蛋重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
![蛋鸡蛋重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77a0e10740be1e640e9a5f.png)
蛋鸡蛋重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作者:徐桂红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2期摘要:蛋鸡的蛋重是衡量蛋鸡生产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在蛋鸡的养殖生产过程中,蛋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饲养因素等。
要想提高蛋鸡的蛋重,就要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获得最佳的效益。
关键词:蛋鸡;蛋重;影响因素;遗传;营养;饲养管理;调控方法中图分类号:S8 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2-0037-011 蛋重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蛋鸡蛋重的影响较大,不同品种的产蛋鸡,蛋重差异较大,通常轻型蛋鸡比中型蛋鸡产的蛋相对要小,褐壳蛋鸡的蛋重要比白壳蛋鸡大。
生理因素。
蛋鸡的开产日龄越大,蛋重越大,尤其在中后期表现的较为明显,蛋鸡的开产日龄对蛋重的影响较大,如果开产过早,蛋重则较小,并且会影响到一生的蛋重,且是没法弥补的;蛋鸡的体重的大小会影响到蛋鸡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蛋鸡在开产时体重符合标准,则所产的蛋较大。
实际上蛋鸡的体重与蛋重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当蛋鸡的体重较大时,采食量相对较高,用于维持的饲料消耗较多,饲料转化率较低,因此所产的蛋重大一些,但是总体计算效益较低,但是如果降低蛋鸡的体重则又会对蛋重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蛋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蛋鸡的体重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蛋鸡性成熟过早对于提高蛋重不利。
另外,一般在蛋鸡刚开产时蛋重相对较小,随着日龄的不断增加,蛋重也逐渐的增加,一般在开产后的18周时达到标准蛋重。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蛋重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在蛋鸡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适当的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使得蛋鸡在开产时体能的贮备充分,就可以显著的提高蛋重,因此在蛋鸡的生长期不宜一味的使用低能日粮,一定要注意日粮中的能量水平。
蛋重不但受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蛋鸡的不同产蛋阶段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不同,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当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从12%升高到17%时,每升高1%,蛋重就增加1.2 g,但是超过这一范围蛋重的增加则不明显。
鸡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措施
![鸡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35ac4e3a6c30c2258019e2c.png)
鸡蛋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措施作者:乔磊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鸡蛋的质量分为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提高蛋鸡产蛋量的同时,提高鸡蛋的质量对于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非常的重要。
影响鸡蛋的质量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等,蛋鸡养殖要做好鸡蛋质量的调控工作。
关键词:鸡蛋;质量;蛋壳;内部质量;影响因素;调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39-011 鸡蛋质量的评定指标鸡蛋是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质和蛋黄四部分组成,蛋壳和蛋壳膜的质量约占总质量的12%~13%,蛋白约占55%~56%,蛋黄约占32%~35%,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壳膜为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黄的主要成分为脂肪和蛋白质。
评定鸡蛋质量的指标主要有蛋重、蛋壳厚度、蛋壳的强度、蛋壳的颜色、蛋黄的颜色、化学成分、味道等。
其中蛋重是鲜蛋组分的指标,蛋壳的厚度决定了蛋壳的破损率,蛋白的黏度好,则蛋白的品质高,化学成分则主要表现为鸡蛋的营养含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残留等。
2 鸡蛋质量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
鸡蛋的质量与遗传因素还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品种的蛋鸡质量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水平下,褐壳鸡蛋的蛋重要高于白壳蛋,蛋壳的质量也要好于白壳鸡蛋。
并且褐壳蛋中蛋白中的干物质含量也要明显的高于白蛋壳。
营养因素。
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都会对鸡蛋的品质造成影响,如果日粮中的营养缺乏或者营养不足则会造成鸡蛋品质下降,如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高,如果日粮中钙不足则会导致蛋壳的厚度下降,而磷与蛋壳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钙、磷不足会造成鸡蛋的破损率增加。
而缺乏微量元素锌则会造成蛋鸡产沙皮蛋。
日粮中的蛋白质不足会使蛋重和蛋的均匀度降低。
蛋黄的颜色则与饲料中的叶黄素含量有关,如果每吨饲料中叶黄素的含量低于5g则蛋黄的颜色较浅。
影响蛋鸡蛋壳颜色和蛋重相关因素
![影响蛋鸡蛋壳颜色和蛋重相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00d7e65ddccda38376baf36.png)
影响蛋鸡蛋壳颜色和蛋重相关因素蛋壳质量不好表现为蛋壳变薄、蛋壳颜色变浅、出现沙皮蛋等。
市场上常出现鸡蛋蛋个够大,但是鸡蛋没有重量,也就是说蛋的内容物轻。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以下就可能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做一分析。
蛋壳颜色从遗传角度说,蛋壳颜色的色素组成有三种:原卟啉—IX、胆绿素—IX、胆绿素的锌螯合物。
这三种色素按不同比例形成不同颜色。
蛋壳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机理很复杂,其化学成分为棕色素卟啉,来源于血红蛋白分解物,与衰老、受损和形态异常的红细胞的破坏有关。
当红细胞在肝、脾和其他部分的网状内皮系统被吞噬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很快被分解为珠蛋白、胆绿素和铁。
品种因素。
营养因素: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4%,蛋鸡产蛋期每天摄入的钙主要是满足产蛋的需要,一只鸡每天约需3-3.5g,过低过高都会影响蛋壳质量。
磷的含量不当,机体内钙磷的吸收总是协同的,适宜的含磷量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在育雏、育成期、钙磷比例在1.5-2.1时,钙磷的吸收利用率最高。
产蛋鸡日粮中钙磷比例达到5.5:1。
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辅助因子和促进因子,可提高血浆中钙和磷的水平,保证正常骨骼的矿物质和机体的其他机能。
当血液中钙的浓度低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就会增加。
但维生素D不能代偿钙、磷的缺乏。
所以产蛋鸡饲料必须补充充足的维生素,这种较高的维生素含量可使钙磷比例达到最佳。
饲料中铁、镁、锌、锰等的含量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进而影响蛋壳质量。
这些矿物元素在体内含量过高时,会与磷酸根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而影响钙的吸收。
维生素C的水平和环境应激,在急性环境应激情况下,内源维生素C不能满足突然增加的用于皮质酮合成的需要,由于维生素C不能在体内贮存,以及可能存在的维生素C合成的延误反应,很有可能出现维生素C耗尽的情况,这将造成死亡。
急性应激期间,合成钙三醇所需要的维生素C 也将转向皮质酮的合成,这将造成钙化作用所需要的钙三醇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薄壳蛋或有钙化缺陷的蛋产生。
生产中影响鸡蛋质量的因素
![生产中影响鸡蛋质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01d7c2f4b35eefdc8d333d2.png)
时性成熟 和体成熟 的一致 , 单纯 看体重是否达标是不科学 的。性成熟时体重大开产 后蛋也大 , 早熟的小母鸡不利于提高蛋重 。
22 疾 病 .
据调查分析 ,绝大多数褐 / 粉壳蛋变浅都与鸡
群疾病发生有关。当病原体侵入鸡体后 , 可直接发生 或继发引起不同程度生殖道病理变化 ,输卵管出现 水肿 、 充血或 出血 , 严重时造成坏死 、 黏膜上皮脱落 , 使蛋壳腺体合成和分泌钙及色素机能部分或完全丧
子 宫 中沉 积 色素 的 多少 , 响 着蛋 壳 的颜 色 。一 影 般 在 产蛋 初 期 ,母 x p进 入性 成 熟 期 ,卵 泡发 育 正 5- ] , J
鸡蛋质量 。国外报道 , 尼卡巴嗪抗球虫可干扰合 服用
由 于此 时蛋 重 小 ,
维普资讯
畜 禽 饲 养
成色素 , 影响褐壳蛋鸡 的蛋壳颜色 。
24 日龄 .
组相 比, 过量的镁使 2 周龄海 兰白蛋鸡蛋壳内表面 O 乳 头 大 小不 均 , 合 不 紧 密 , 头 间隙 增 大 , 表面 结 乳 外 有较宽裂纹。 在饮水中添加银 和铜 , 可以改善老龄蛋 鸡蛋壳质量 , 减少异常蛋和破蛋率 , 但对青年蛋鸡没
没 有控 制好 。
2 蛋壳颜 色
21 品 种 ’ .
蛋壳颜 色是蛋外部质量 的一个特征性状 。蛋壳
色泽遗传力 为 0 8 0 6 . ~ . 。但壳色性状为多基因影 5 7
响, 褐色基 因依个体遗传结构的差异 , 表现出棕色到 浅褐色不完全显性。一般来说 , 凡经过长期选育的鸡 种, 壳色深浅相对 固定 , 但现代商品用褐壳蛋鸡则 因 壳色存在遗传变异 , 在壳色一致性上还不理想 , 如白
饲料对鸡蛋大小的影响!
![饲料对鸡蛋大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63cb3e96529647d2728529f.png)
饲料对鸡蛋大小的影响!一、营养性的因素鸡蛋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粗蛋白、特定的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能量、脂肪以及必要的脂肪酸(加亚油酸)等摄入量的影响。
低蛋白水平的日粮可以使蛋重降低,降低日粮中蛋氨酸的含量虽然可使蛋重降低,但同时可引起鸡产蛋率下降。
另外,改变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也能引起蛋重变化金维素。
添加亚油酸可促使蛋重增加,当亚油酸的比例提高到2.83%时,蛋重可达59.6克。
如果所产的鸡蛋过大,在饲料中添加0.5%的牛磺酸就可以使蛋重减轻1克。
有研究指出,能量和进食量是影响产蛋量的最关键因素,而蛋白质进食量则是决定蛋重的关键因素。
已知在理想的条件下(舍温20℃左右),产蛋期轻型和中型蛋鸡每只每日的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280~300kcal、320~350kcal。
功能型饲料添加剂饲粮能量水平对蛋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饲料进食量,如果蛋鸡每天的能量进食量低于上述数值的低限,产蛋量和蛋重均会受到影响,因而也就影响了蛋白质的进食量(或节约了蛋白质),使母鸡有较高的蛋白质水平用于维持、产蛋和增加蛋重。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精确地说蛋白质进食量是影响鸡蛋大小的主要营养因素。
中农翎翔试验表明:饲喂含17%蛋白质饲料的母鸡,其蛋白质进食量与鸡蛋重量成正比。
但过大的鸡蛋,其蛋壳质量较差,易造成破损,并且生产较大蛋会造成母鸡生殖道损伤,增加疾病感染的因素和造成脱肛等问题。
调整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可改变蛋的大小,饲粮蛋白质水平每增减1%,如从16%增或减至17%或15%,约可使蛋重增减1.2克。
实际操作时,每次增减蛋白质的幅度最好不要超过1个百分点。
氨基酸营养是蛋白质营养的实质。
当产蛋鸡的早期体重低于标准,如增加蛋氨酸的添加量,有助于提高蛋重。
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蛋氨酸是用来补偿了继续生长的需要。
三、脂肪与必须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在影响蛋重的因素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亚油酸参与脂肪代谢,所以通过它对蛋黄的影响而影响蛋的大小。
影响蛋重的因素
![影响蛋重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e5b3735336c1eb91a375da5.png)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信很多养殖户和业务员都会有一个疑问,那便是同样的产蛋鸡料,不同的养殖户使用后获得的蛋重却不同,那么,造成该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呢?一、遗传及品种不同品种和品系的产蛋鸡,蛋的大小是有差异的。
一般中型蛋鸡比轻型蛋鸡产的鸡蛋大,褐壳蛋系的蛋重大于白壳蛋系。
二、营养因素1、能量生长期适当提高能量水平,可提高产蛋初期和前期的蛋重,原因是开产时母鸡的体重和体能的贮备较为充分。
因此生长期不应一味使用低档饲料。
目前产蛋鸡日粮中最缺乏的还是能量,这与部分养殖户片面追求蛋白含量有关。
虽然在代谢能一定的条件下,提高蛋白水平有利于蛋重的增加,但是,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如某些蛋鸡配合料代谢能水平只有2500kcal/kg,粗蛋白水平却超过了18%,结果造成蛋鸡采食量偏大,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功能减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产蛋中后期淘死率增加,最终损失最大的还是养殖户。
所以饲料中适宜的能蛋比是蛋鸡饲养中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
2、蛋白质和氨基酸众所周知,蛋重受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影响,但在蛋鸡不同的产蛋阶段影响程度不同。
当日粮蛋白水平从12-17%,每增加1%粗蛋白水平,蛋重增加1.2克,超过这一范围,蛋重增加不明显。
试验表明,产蛋早期蛋重对日粮蛋氨酸水平的反应较蛋白水平敏感。
随着日粮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蛋重呈直线上升,但这种增加幅度随着产蛋周龄增大而减少。
正规厂家配制蛋鸡日粮时,都充分考虑了蛋氨酸与能量的比例关系,蛋氨酸/能量(kcal)1:1-1:1.3较为合适。
3、饲料中亚油酸含量在亚油酸含量不足1%的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可明显提高蛋重。
但在选用50%以上的优质黄玉米的日粮中,不会缺乏亚油酸。
三、生理1、开产日龄开产日龄越小,一生所产的蛋重都偏小,而且没法弥补;反之,开产日龄愈大,中后期产的蛋愈大。
有资料表明,开产日龄每推迟1天,蛋重增加0.1克,但过晚开产也不经济。
生产实践中以提前开产的鸡群占多数,主要原因是光照程度和育成鸡的体重没有控制好。
影响蛋重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影响蛋重的因素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2a618d8762caaedd33d4ab.png)
影响鸡蛋蛋重的因素及其调控措施齐广海孙万岭霍启光(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蛋重(egg weight)为不超过24小时的新鲜蛋的重量。
它不但决定产蛋总重(egg mass)的大小,同时也与种蛋合格率、孵化率等密切有关(杨宁,1994)。
蛋重过大或过小已成为困扰商品蛋鸡和种母鸡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在讨论影响鸡蛋蛋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控蛋重的一些可能措施。
一.影响鸡蛋蛋重的因素1.遗传及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蛋重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遗传力较高。
刚开产时,蛋重受开产日龄、体重、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此时蛋重的遗传力较低(0.3);当鸡群在30周龄左右达到产蛋高峰时,蛋重的遗传力估计值最高(0.6);以后蛋重遗传力逐渐降低,到65~72周龄时蛋重的遗传力已降到0.2~0.3(杨宁,1994)。
蛋重与其它重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强。
由于蛋重与产蛋量的遗传相关为负相关,且高达-0.4,要在同一鸡群对这两个性状同时进行选择是很困难的。
蛋重与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值也高达0.5左右。
体重过大不利于减少维持消耗、改善饲料转化率,所以在蛋鸡育种通常把适当降低体重作为育种目标之一,此时,应考虑降低体重对蛋重的不利影响。
虽然蛋重与蛋壳强度之间存在正的遗传相关,但这种关系随着蛋重的提高而降低(Jackson等,1987)。
此外,还应注意蛋重与孵化率、蛋壳品质之间的遗传关系(杨宁等,1994)。
2) 开产体重开产体重较轻通常是引起开产初期蛋重过小的重要因素。
Summers和Leeson(1983)研究表明,当18周龄体重分别为1100、1200、1280、1380g时,19-25周龄平均蛋重分别为46.6、48.4、48.8、49.7g。
18周龄体重每增加45g,蛋重约增加0.5g。
Leeson和Summers(1987)也认为,15-19周龄体重会影响蛋重,这种影响与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关。
体重每增加100g,采食量增加3.5g,蛋重增加1.2g。
鸡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鸡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47bb1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46.png)
鸡蛋的质量既包括鸡蛋的外观质量,又包括鸡蛋的内部质量。
提高鸡蛋质量是养鸡者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蛋鸡业的健康发展和获得理想的养鸡效益的必由之路.一.鸡蛋的组成与质量评定指标1.鸡蛋的组成鸡蛋主要包括蛋壳、蛋壳膜、蛋白及蛋黄四部分.其中蛋壳和蛋壳膜的重量约占12~13%,蛋白约占55~56%,蛋黄约占32~35%。
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蛋壳膜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蛋白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蛋黄的主要成份是脂肪及蛋白质.2。
鸡蛋的质量评定指标影响鸡蛋质量的指标较多,主要的指标有:蛋重、蛋比重、蛋壳厚度、蛋壳抗裂强度、蛋壳颜色、蛋白高度、蛋黄膜强度、蛋黄颜色、化学成份、血斑和肉斑、滋味和气味等。
蛋重是鲜蛋分级的重要指标,在正常的蛋重范围内,蛋重越大等级越高。
蛋比重一般在1.040~1.090之间,在相同新鲜的情况下,蛋的比重与蛋壳厚度呈正相关.蛋壳厚度一般在0.300~0。
400毫米范围内,蛋壳厚度的微小变化对蛋的破损率有很大影响。
蛋白高度测量值越高,表示蛋白粘稠度越好,蛋白品质越高。
化学成份体现的是蛋的营养质量及药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残留等。
血斑和肉斑存在于蛋黄上或蛋白中.滋味和气味也是体现蛋的质量的重要指标,鸡蛋的不良滋味和气味显然很被消费者所反感。
二.鸡蛋质量下降的常见表现形式鸡蛋质量下降有多种表现形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六类:一是大小及形状异常,蛋过大、过小、大小悬殊以及出现短粗形、细长形、球形、锥形等异形蛋;二是蛋壳异常,出现无壳蛋、薄壳蛋、裂纹蛋、砂皮蛋、皱纹蛋以及蛋壳表面带血迹、粪迹和蛋壳色素浅等;三是蛋内有异物,蛋内包含有血斑、肉斑及寄生虫等;四是蛋白与蛋黄异常,蛋白呈水样、蛋黄色泽异常及双(多)黄蛋、无黄蛋等;五是气味与滋味异常,蛋内有腥味及其它异味等;六是化学成份异常,主要是药物及其它有害物质残留。
三.影响鸡蛋质量的主要因素与调控措施影响鸡蛋质量的因素有遗传、营养、疾病、药物、环境、管理及鸡龄等。
五种微量元素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五种微量元素对鸡蛋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cdb84f2aaea998fcc220ed2.png)
五种微量元素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核心提示:鸡蛋品质包括蛋重、蛋壳质量、蛋壳颜色、蛋形指数等鸡蛋的外部品质和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膜强度、化学成分、功能特性、血斑和肉斑、风味等内部品质。
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关注的鸡蛋品质是蛋重、蛋壳品质、蛋黄颜色鸡蛋品质包括蛋重、蛋壳质量、蛋壳颜色、蛋形指数等鸡蛋的外部品质和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膜强度、化学成分、功能特性、血斑和肉斑、风味等内部品质。
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关注的鸡蛋品质是蛋重、蛋壳品质、蛋黄颜色和功能特性。
1. 锌和锰对鸡蛋品质的影响关于锌在蛋鸡饲养中单独使用的研究报道很少,edekind(1990,1992)的研究表明,氨基酸锌的稳定性中等,在生理条件下有很好的溶解性,生物学效价高,可提高蛋壳质量,改善免疫。
在71周龄的产蛋鸡饮水中加入2g/L的Nal,蛋壳质量降低,当饮水中加入2g/LNal 的同时,在饲料日粮中加入500g/kg蛋氨酸锌或硫酸锌可显著降低蛋壳缺陷,提高蛋壳强度。
而大多数的研究表明,锌只有和锰同时添加到蛋鸡日粮中才有效(Hlder,1978;Hunntley,1978)。
Tahatapb(1985)对锰和锌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75g/kg的锰和锌的锌使蛋壳有较高的钙氮比,糖醛酸含量增加,从而改善了蛋壳品质。
在高钙饲料中添加有机锌和锰,其生物利用率高,可显著改善蛋壳质量,在夜间饲喂可保证消化道持续释放钙,从而提高蛋壳质量。
在炎热季节,夜间饲喂可防止蛋壳质量下降(Le,1996;Heher,1996)。
但也有相反的报道,给80周龄未换羽和110周龄换羽一次的产蛋鸡饲喂足够的达到安全水平的锰和锌发现蛋壳质量求得到提高(Daleet.al,1998)。
缺锌母鸡所产的蛋孵化率低,鸡胚发育受阻,死亡率高。
锰对蛋壳和蛋黄品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呙于明等(2000)对25~38周龄和49~57周龄的北京红鸡的研究表明,不同锰源添加水平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壳品质、蛋形指数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蛋壳锰含量呈负增长,有机锰组蛋壳锰含量低于无机锰组。
影响蛋重的营养元素
![影响蛋重的营养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9fea5c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b.png)
影响蛋重的营养元素
影响蛋重的营养元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蛋白质:蛋白质是影响蛋重的最主要的营养元素。
蛋白质的含量越高,蛋的重量就越大。
2. 脂肪:脂肪含量也会影响蛋重。
虽然脂肪的含量比蛋白质低很多,但是在高脂肪饲料下,鸡蛋的重量也会增加。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影响蛋重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但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鸡蛋的产量。
4. 矿物质:矿物质对于蛋重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钙元素对于鸡蛋的形成非常关键,缺乏钙元素会导致鸡蛋的重量不足。
5. 维生素:维生素也是影响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维生素A可以提高鸡蛋的产量和蛋重,而维生素D可以提高蛋壳的质量。
综上所述,以上营养元素都是影响蛋重的重要因素,饲料中的营养元素比例的平衡和掌握是提高鸡蛋重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 1 -。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fa1a14cfd0a79563d1e725c.png)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目前我国蛋鸭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饲养管理不规范,生产效率较低。
本文仅对蛋鸭生产中影响产蛋的若干因素作以概述,供广大养殖者借鉴。
一、品种因素兼用品种年产蛋150个左右,蛋用品种年产蛋在220~260个,经选育的品种300个以上。
因此,为获高产,要选择优良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等。
二、环境因素受惊吓的鸭,产蛋量会下降10%~20%,有时产软壳蛋。
因此,平日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安静,非饲养人员不要随意进入舍内,特别注意防止狗猫等动物窜入,以免鸭群受惊。
1、温度:温度可影响鸭的产蛋量、蛋重、蛋壳厚度和饲料利用率。
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0℃。
蛋鸭群的饲养密度一般为7只/平方米,公母比例为1∶50~1∶80。
2、光照:产蛋期光照的具体做法是:大约18平方米装1盏25瓦的灯泡(通常不使用60瓦以上灯泡或日光灯),平均每平方米1.3~1.5瓦,灯泡高度离地约2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等,高度一致。
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
灯泡要经常擦拭,以防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时间从17~19周龄开始逐渐延长,22周龄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的延长要等时递加,即每天增加15~20分钟。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5~7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可突然增加光照时间或提高光照强度。
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只可逐渐延长,直至每昼夜16~17小时,不能缩短;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忽强忽暗,只许渐强。
三、季节因素1、春季气候转暖,日照增加,对产蛋极为有利。
此时饲料要充足,营养要全面,并且常备足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鸭的舍外活动,多接触阳光,根据天气情况决定鸭群下水时间;另外春季天气多变,应注意防寒保暖,搞好清洁卫生。
2、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早晚可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带鸭喷雾消毒。
调整日粮,适当降低能量水平,增加蛋白质、钙、磷、复合维生素含量,添加速补、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抗热应激药物;集中早晚凉爽时饲喂,中午要喂些块茎、瓜类等清凉饲料,适当喂些葱蒜刺激鸭的食欲,注意饲料新鲜度。
产蛋鸡病(鸡蛋产蛋下降原因)养鸡技术
![产蛋鸡病(鸡蛋产蛋下降原因)养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9a50018e518964bcf847c99.png)
蛋鸡产蛋推迟的原因一、体重控制1、育雏期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1)、饲料营养不足(2)、密度大(3)、料位及水位不足2、育成期增重不匀,体重波动大,鸡群体质差由于这个时期机体抵抗力较强,死亡率低,又不能给养殖户带来效益。
造成养殖户不重视。
3、15周后过分限制体重大的鸡由于育雏期和育成前期造成体重差异大,不注意育成期的均匀度,到育成后期又盲目追求,经常调整鸡群,给体重小的加料,给大的减料。
结果造成生殖系统来不及发育,也就不能及时产蛋。
4、顺季开产的鸡,开产时体重偏低二、光照1、光照时间逆季育雏时,人工补充光照不足而影响性成熟顺季育雏时,光照增加过快而使鸡过早开产2、光照强度低于10Lux起不到刺激作用(每平方米0.8~1.5W距地面2米)三、环境影响1、温度低于13℃就会影响发育和产蛋,当温度过低时,如不及时增加饲喂量,就会造成相对的能量不足,从而延迟开产。
靠鸡群散热来维持舍温是非常错误的。
2、湿度与通风众所周知湿度与通风是一对矛盾,如何调整是靠有饲养经验的人员来控制的。
蛋鸡产蛋推迟的防治对策一、合理控制体重、均匀度,及时调整鸡群二、“逆季”进的鸡。
要注意增加光照及强度,体重要达到饲养标准的上限。
“顺季”开产时的鸡体重比标准高5%~8%;“逆季”开产时的鸡体重比标准高100g~120g。
三、加强光照管理光照强度必须达到10LUX,该增加光照就应增加,增加以后就不能减少。
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一、人为的因素1、突然换料2、停电3、停水4、温度过高或过低5、光照制度的改变。
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二、疾病1、病毒性疾病(1)、新城疫(ND)(2)、禽流感(AI)(3)、传染性支气管炎(IB)(4)、传染性喉气管炎(ILT)(5)、产蛋下降综合征(EDS)(6)、禽脑脊髓炎(AE)2、细菌性疾病(1)、传染性鼻炎(IC)(2)、大肠杆菌病(E.col)3、霉形体(MG)此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只有在环境发生变化、鸡群处在应激的状态下或发生疾病时它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蛋鸡蛋重的因素及豫鸣豆粕的应用特点近段时间,出现个别困扰蛋鸡养殖户和我司业务员的问题,个别用户使用豫鸣豆粕后出现蛋重偏小的情况,由此怀疑我们豆粕蛋白含量问题,常常产生误解,下面就此做个剖析,便于我们的用户和业务员在生产过程中对照自已的实际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一、蛋重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及品种
不同品种和品系的蛋鸡,日均蛋重的大小是有差异的。
一般中型蛋鸡比轻型蛋鸡产的鸡蛋大,褐壳蛋系的日均蛋重大于白壳蛋系。
(二)生理因素
1. 开产日龄
开产日龄越小,一生所产的鸡蛋蛋重都偏小,而且没法弥补;反之,开产日龄愈大,中后期产的鸡蛋蛋重愈大,但过晚开产也不经济。
生产实践中以提前开产的鸡群占多数,主要原因是光照程度和育成鸡的体重没有控制好。
2.开产体重和体格
开产时体重和体格的大小影响整个产蛋周期的产蛋成绩。
开产时体重和体格在标准偏上的,母鸡所产的蛋较大;反之则小。
3. 性成熟和季节
性成熟时体重大,开产后蛋也大,早熟的小母鸡不利于提高蛋重,冬春季节性成熟比夏秋季节性成熟的蛋重大。
4. 产蛋周龄
蛋重随日龄的变化规律为:开产时蛋重较小,随日龄增加蛋重迅速增加,开产后18周达到标准蛋重(60克),开产时鸡蛋约为标准蛋重的80%(48克),72周龄时蛋重约为标准蛋重的108%(65克)。
(三)营养水平(采食量及饮水量)
饲料营养水平达不到,体重就偏小,就会造成产蛋下降,合适的采食量是为产蛋鸡提供合理营养的前提保障,采食量不足则营养水平达不到,产蛋就下降,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反应鸡蛋蛋小、产蛋高峰上不去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不够长与采食量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同时饮水是否正常也直接关系到蛋重的大小。
(四 )环境
夏季和高温时蛋重偏小,冬季偏大。
主要是热应激影响鸡的采食量和正常生理代谢。
舍内温度超过25℃,每增加1℃,蛋重减轻1%。
(五)蛋鸡的健康状况
鸡群抗体水平低、突然应激(包括恐吓、天气聚变)、用药不当及更换饲料过快等都会使蛋重减轻。
二、蛋重与蛋鸡生产性能关系
蛋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鸡的体重和蛋重呈正相关,而与产蛋量呈负相关,体重大相对蛋重大而产蛋率相对较小,而产蛋率高则相对蛋重小,既要高的产蛋率和产蛋高峰期又追求大的蛋重是不切实际的,日均蛋重过大或过小都将对蛋鸡生理造成伤害,影响蛋鸡一生的产蛋能力,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产蛋规律,结合品种、体重、开产日龄、饲养管理、采食量等多种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应正视现代品种蛋鸡体重小、成熟早、采食量低与蛋重之间的相互矛盾,保持合理蛋重(不小于标准蛋重),注重高的产蛋率及产蛋高峰时间,注重保持鸡群健康水平以及良好的体重和整齐度,减少死淘率和鸡蛋残次品,用总产蛋量和总蛋重来评价生产性能才合理,一味追求蛋重大是不切合实际的,否则将影响鸡群整体的产蛋率和产蛋高峰时间,进而影响到总产蛋量,因此,应当理性看待蛋鸡生产过程中蛋重大小问题。
三、阳光豫鸣豆粕在蛋鸡料中应用
阳光豫鸣膨化豆粕产品有两种,43%蛋白和46%蛋白含量,不管哪种产品皆经过公司严格化验合格方可出厂,其化验内容包括蛋白含量、水分、粗纤维、尿酶活性、残油量、灰分、蛋白溶解度等,通过这些指标的化验,可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同时,考虑到产品稳定性、氨基酸的平衡及适口性,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各种原料搭配使用,防止因原料产地及品种不同而造成的氨基酸不平衡,并在生产工艺上
加以控制,保持最佳的膨化过程,使豆粕产品具有高消化率的同时带有浓浓的大豆香味,熟化程度好,易消化,适口性好,因此,豫鸣豆粕在使用过程中,备受广大饲料厂及养殖户信赖(如正大集团、宏展集团、牧鹤集团等),是做高档饲料的原料首选。
在蛋鸡生产过程中,好的饲料体现在其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减少应激,是否能充分发挥出蛋鸡的最佳生产性能,鉴于豫鸣豆粕的特性,它的优越性不能单纯从蛋重大小上来判断优劣,何况片面追求日均蛋重大小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它作为提供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时,除了保证自身质量符合要求外,还能够保证饲料的长期稳定,使鸡群减少应激,提高蛋鸡体质及疫病抵抗力,使鸡群保持健康体格,在保证高产蛋率的同时延长高峰时间,以达到高的经济效益。
总之,总蛋重做为评价蛋鸡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蛋鸡生产过程中,不能只片面追求日均蛋重大小,而应该结合鸡群实际情况,在保证鸡群的健康体质、高产蛋率的前提下,只要平均蛋重不低于该时期的标准蛋重就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整个生产周期的利益最大化,进而从本质上看到豫鸣豆粕的优势,不能简单的认为日平均蛋重减小了就是豆粕质量问题,当然,我们也会继续严把质量关,确保我们的产品合格出厂,以回报社会和广大用户对我们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