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案由:
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情况仍比较突出,农村教师队伍综合建设水平特别是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仍然比较低。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甚至关系国家整体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使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好地反映农村教师的愿望和需求,激励农村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乡教师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当前迫切、必然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发现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及社会压力大、福利待遇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职称评定机制不完善和职称评聘政策操作难、教师培训难等问题,乡村振兴离不开全面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力量匮乏。目前,学校教师编制数量依据师生比,这一方法在班级学生满额情况下适用,但在一些农村,班级学生数在十几人到三十人之间不等,编制数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足
编缺人”问题普遍。又因近10%的教师由于借调、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履职,乡村教师总量严重不足。
2.结构不合理。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据统计,乡村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比例在34.9%到41.3%之间。第二,学科结构不合理。英语、音体美等课程缺乏专业教师,一般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第三,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因工学矛盾或经费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教师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第五,从教条件差。农村教师待遇相对较低,有的学校教学功能用房尚无法保证,为教师提供午休、居住条件更难,缺乏足够的办公和生活条件。
3、由于乡村交通不便、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乡村优秀教师不断向城镇流动,造成乡村教师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直接影响乡村教育发展。
4、农村小规模学校多学科教师占比大、专业对口率低,教学压力大,农村小学任教两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师比例超过一半,小学和初中普遍缺乏“小科”教师,美术和音乐教师尤其紧缺。
5、乡村学校教师比城区学校教师流动性大,而其流动性主要表现为农村向城区流动;在流动队伍中仍然以年轻骨干教师流动为主,主要集中在30周岁以内的青年教师;在教师流向上,主要存在单向、不合理流动。
建议:
1、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按照“省招、县管、乡用”的原则,新机制教师可以直接派到乡镇人员紧缺的地方任教,他们前3年的工资由省财政负担,3年服务期满后再录用或解聘,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教师人员不足的诸多问题。
2、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壮大乡村教师队伍。对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而言,一方面是留住现有教师,让他们安心从事乡村教育,另一方面是引进优秀教师。优秀人才引进以后,既要加强考核,也要做好帮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政策便利,从工作上、生活上和思想上关照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安心教学、潜心科研。
3、适当放宽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按目前初中师生比1∶16,小学1∶21的规定,由于现在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办学规模小,运行成本大,人力显得紧张,特别是留守儿童多,由此造成管理时间长,强度大,需要增加教师数量。同时预留用人单位需要调整职称结构的空间,让在农村任教的青年教师晋级有望。
4、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发放特殊津补、职称评定条件优惠、评先评优政策倾斜等措施,鼓励城镇学校的教师到师资紧缺的教学点工作,努力创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条件。
5、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一是建立城区学校教师定期支教农村薄弱学校制度。每位城区学校教师都要到农村学校轮流支教,城区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参评特级名优教师,须有农村学校服务1年以上的经历。
6、建议农村教师参与的各种培训尽可能安排在假期进行;教师的脱产短期培训(5-15天)应多分配一些到北京、上海等地国家级的免费培训指标。同时建议为农村学校补充一定的培训经费;多给一些校长免费培训指标,与师范院校建立对口培训机制。
7、确保农村学校教师“招得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必须实行差别化待遇政策,在依法落实教师基本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基本工资水平的基础上,确保乡村教师待遇优于优于城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