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乐学实验六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X的置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X的置](https://img.taocdn.com/s3/m/4707e37d10661ed9ad51f370.png)
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 掌握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根据滴定反应从理论上进行计算。
本实验要求准确测定一种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值。
大多数的有机酸是弱酸。
如果某有机酸易溶于水,离解常数Ka≥10-7,用标准碱溶液可直接测其含量,反应产物为强碱弱酸盐。
由于弱酸根与水溶液中水合质子反应,使滴定突跃范围在弱碱性内,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时消耗的体积,计算该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值。
本实验还利用NaOH溶液的标定结果,用误差理论进行处理。
三、仪器与试剂1. NaOH溶液 0.1mol·L-1在台秤上称取约4g固体NaOH放入烧杯中,加入新鲜的或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使之溶解后,转入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L,充分摇匀。
2.酚酞指示剂 0.2%乙醇溶液3.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基准物质在100-125°C干燥1小时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4. 有机酸试样,如草酸、酒石酸、柠檬酸①。
四、实验方法1.0.1 mol·L-1NaOH溶液的标定.在称量瓶中称量KHC8H4O4基准物质,采用差减法称量,平行称7份,每份0.4-0.6g,分别倒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ml水使之溶解后,加入2-3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7份,求得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其相对平均偏差≤0.2%。
否则需重新标定。
2.有机酸摩尔质量值的测定准确称取有机酸试样一份置于小烧杯中,根据选择的试样计算称样为多少②。
称好试样后,加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用25.00ml移液管平行移取三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呈现微红色,30秒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X的置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X的置](https://img.taocdn.com/s3/m/1b773e353b3567ec102d8aa2.png)
实验六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 掌握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根据滴定反应从理论上进行计算。
本实验要求准确测定一种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值。
大多数的有机酸是弱酸。
如果某有机酸易溶于水,离解常数Ka≥10-7,用标准碱溶液可直接测其含量,反应产物为强碱弱酸盐。
由于弱酸根与水溶液中水合质子反应,使滴定突跃范围在弱碱性内,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时消耗的体积,计算该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值。
本实验还利用NaOH溶液的标定结果,用误差理论进行处理。
三、仪器与试剂1. NaOH溶液 0.1mol·L-1在台秤上称取约4g固体NaOH放入烧杯中,加入新鲜的或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使之溶解后,转入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L,充分摇匀。
2.酚酞指示剂 0.2%乙醇溶液3.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基准物质在100-125°C干燥1小时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4. 有机酸试样,如草酸、酒石酸、柠檬酸①。
四、实验方法1.0.1 mol·L-1NaOH溶液的标定.在称量瓶中称量KHC8H4O4基准物质,采用差减法称量,平行称7份,每份0.4-0.6g,分别倒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ml水使之溶解后,加入2-3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7份,求得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其相对平均偏差≤0.2%。
否则需重新标定。
2.有机酸摩尔质量值的测定准确称取有机酸试样一份置于小烧杯中,根据选择的试样计算称样为多少②。
称好试样后,加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用25.00ml移液管平行移取三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呈现微红色,30秒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实验六、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RTMmpV
![实验六、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RTMmpV](https://img.taocdn.com/s3/m/29e7c81c915f804d2b16c15f.png)
实验六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 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佛加德罗定律;3. 巩固使用启普气体发生器和熟悉洗涤、干燥气体的装置。
[实验原理]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在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对于p 、V 、T 相同的A 、B 两种气体,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别为:气体A :RT M m pV AA= 气体B :RT M m pV B B= 由以上两式整理得:BAB A M M m m = 即得出结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因此,比较同温同压下,同体积二氧化碳和空气的质量,即可求出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0.29222××=空气空气空气=m m M m m M CO CO CO式中29.0 —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CO m 可由分析天平称量;空气m 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RTpVM m 空气空气=[基本操作]1. 启普气体发生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启普气体发生器是由葫芦状容器和球形漏斗组成。
适用于制备由较大颗粒的固体与液体(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
其使用可分为以下几步:(1)装配;(2)检查气密性;(3)加试剂(固体试剂不能超过中间球体容积的1/3);(4)发生气体;(5)添加或更换试剂。
2.气体的洗涤、干燥和收集方法。
不同性质的气体,可采取不同的洗涤液和干燥剂进行处理:气体干燥剂气体干燥剂H2CaCl2,P2O5,H2SO4(浓)H2S CaCl2O2同上 NH3CaO或CaO同KOH的混合物Cl2CaCl2NO Ca(NO3)2N2H2SO4(浓),CaCl2,P2O5HCl CaCl2O3CaCl2HBr CaBr2CO H2SO4(浓),CaCl2,P2O5HI CaI2CO2同上 SO2H2SO4(浓),CaCl2,P2O5所用仪器有:洗气瓶、干燥塔、U形管、干燥管。
北理电磁实验报告(3篇)
![北理电磁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b60a0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测量方法。
3. 分析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4. 熟悉电磁场实验设备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电磁场是电场和磁场的总称,它们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本实验通过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观察和分析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
三、实验器材1. 电磁场实验平台2. 电磁场发生器3. 电磁场传感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测量仪器(如: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计等)7. 实验用线、连接器等四、实验内容1. 电磁场基本性质观察(1)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观察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通过电磁场发生器产生电磁波,观察电磁波在空气、水、金属等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电磁场测量(1)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测量电磁场强度。
(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已知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与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3. 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1)观察电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如电场力、洛伦兹力等。
(2)观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如安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等。
4. 电磁场实验设备操作(1)学习电磁场实验平台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掌握电磁场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步骤1. 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连接好各部分仪器。
2. 观察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记录实验数据。
3. 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测量电磁场强度,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强度进行对比。
4. 观察电磁场对电荷和电流的作用,记录实验数据。
5. 学习电磁场实验设备操作,熟悉各仪器使用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水、金属等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2. 电磁场强度测量: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强度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强度基本一致。
3. 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电磁场对电荷的作用表现为电场力,对电流的作用表现为安培力。
北理工霍尔效应实验报告
![北理工霍尔效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dc02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6.png)
北理工霍尔效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霍尔效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学习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2. 掌握演示霍尔效应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验证霍尔效应的存在,并测量霍尔电压和磁场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霍尔效应演示实验装置:包括霍尔元件、电源、万用表等;2. 磁场发生器:产生稳定的磁场。
三、实验原理霍尔效应是指当导电材料中有电流流过时,垂直于电流方向存在一磁场时,在导电材料中会产生横向电势差,即霍尔电势。
它的大小与电流、外加磁场以及导体材料的性质有关。
实验中,通过在导电材料中施加电流,再通过在导体上加上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可以产生横向电势差。
测量这个电势差,即可得到霍尔电压的数值,从而研究霍尔效应。
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装置接线正确,并将霍尔元件放置在装置的指定位置;2. 打开电源,调节电流大小和方向;3. 打开磁场发生器,灵活调节磁场大小和方向;4. 用万用表测量霍尔电压,记录实验数据;5. 改变电流和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重复步骤4,记录多组数据,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贴图,并绘制霍尔电压与磁场的关系图;2. 根据数据关系图,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霍尔电压与磁场的线性关系;3. 计算霍尔系数RH,并进行讨论和分析,与理论值进行比较;4. 分析实验误差,并给出相应的造成误差的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根据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的结果,绘制了霍尔电压与磁场的关系图,图中显示电压与磁场呈线性关系;2.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霍尔系数RH的数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3. 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仪器的精度问题以及人为操作时的误差;4. 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并且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七、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并测量了霍尔电压与磁场的线性关系。
实验得到的霍尔系数RH与理论值较为接近,从而证明了霍尔效应的准确性。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课件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85f7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c.png)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
新知讲解
交流反思
3.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 解决的。
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 的关系及不同的球的弹性 是不同的。
通过合作和思考、探究来 解决困难。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
新知讲解
交流反思
4.还有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试一 试。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
新知讲解
动手实验 实验结论:
篮球和乒乓球在相同的高度自由落下,反弹的高度不同。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
新知讲解
交流反思 1.和同学交流你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发现。
(1)在相同高度自由落下的篮球和乒乓球,谁反弹 高些?
(2)在相同高度落下,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起始 高度的几分之几?乒乓球呢?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 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 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
新知导入
1.小明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2页,已看的页数占全书的几 分之几?
足球落下的高度和反弹的 高度有什么关系?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 响反弹高度?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
新知讲解
你知道吗?
同一种球的弹性,主要取决于球内部所受到的压 力,而压力的大小与球内充进的空气有关。在正式进 行球类比赛时,对球的弹性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 比赛用的篮球,从1 .8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后, 第一次 反弹的高度应大于1 .2米,小于1 .4米。
实验六、细菌分解代谢系列实验
![实验六、细菌分解代谢系列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924d461011ca300a6c39025.png)
3、明胶液化试验
明胶是一种动物蛋白。明胶培养基本身低于 20℃时凝固,高于25℃则自行液化。某些细 菌能够产生蛋白酶将明胶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因此培养后的培养基即使在低于20℃的温度 下,明胶也不再凝固,而由原来的固体状态 转化为液体状态。
三、操作步骤:
(一)淀粉水解试验:
(1)准备淀粉培养基平板:将熔化后冷却至50℃左右的淀粉培养基 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
(二)油脂水解试验:
(1)将装有油脂培养基的三角瓶置于沸水浴中 熔化,取出并充分振荡(使油脂均匀分布), 再倾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制成平板。
(2)划线接种于同一平皿的两边(其中一种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对照菌)。置于37℃恒温箱 培养24h,取出后观察平板底层长菌的地方, 如出现红色斑点,即说明脂肪被水解了,此反 应为正反应。
(三)明胶液化试验:
(1)接种:用穿刺接种法接种大肠杆菌或产气肠杆菌 于明胶培养基中。
(2)培养:放20℃恒温箱中培养48h。若细菌在20℃下 不长,则应放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3)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基有无液化情况及液化后的 形状。 因明胶在低于20℃时凝固,高于25℃时自行液化,若 是在高于20℃下培养的细菌,观察时应放在冰浴中观 察,若明被被细菌液化,即使在低温下明胶也不会再 凝固。
二、实验原理
1、乙酰甲基甲醇试验 a、实验目的:检测细菌分解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b、原理: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 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通过缩合和脱羧后转变 成乙酰甲基甲醇,然后被还原成2,3—丁二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 化成为二乙酰,二乙酰再与蛋白胨中的精氨酸的 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此为乙酰甲级甲醇反 应。在试管中加入α—萘酚时,可促进反应出现。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4篇)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193e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3.png)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4篇)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练习一6~8重难点: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一、游戏引入:摆子连线。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
6.(1)出示方格纸,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
从平移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3)试一试,小组交流。
2、练习一。
8.(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怎样编号?(3)全班汇报交流。
三、提高训练。
练习一。
7.(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探究a.移一移,说一说。
b.比较区别。
c.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五、补充练习。
(单元格自行设计)1、先标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再标明平移后图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2、(1)赵东家在少年宫以东200m,再往南100m处;李倩家在公园以西的400m,再往北200m处。
请在图中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
(2)赵东从家出发,依次路线是(12,2)(10,3)(9,5)(3,4)(4,2),你知道他今天先后去过哪些地方吗?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2的内容及P53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一)复习铺垫。
1、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什么叫比?请你举个例子。
(生说完举例比如4:5 8:9)师:师举一个例子问“:”叫?4呢?5呢?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在除法中,我们学过了商不变性质,谁还记得?在分数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2)师:你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
实验六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六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1a145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b.png)
实验六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Chemlab软件模拟一、实验目的1、了解虚拟化学实验室Corel Chemlab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2、模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推导反应速率方程并计算反应的活化能,研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Corel ChemLab是一款免费软件,在化学实验中主要有以下功能:(1)提供30多个预设实验;(2)提供化学活动课的基本实验和气体实验平台;(3)可做自主设计性、探究性的实验;(4)提供常见化学分子的三维演示;(5)提供各化学元素的基本信息。
双击Corel ChemLab可执行文件图标,进入Corel ChemLab虚拟化学实验室界面,图1为实验室界面,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图1 Corel ChemLab实验界面(1)实验操作台。
中间是实验操作台,台上有烧杯、酸度计、滴定管和水龙头;台下面有四个实验柜,里面放有备用烧杯和一些化学药品。
当鼠标移动到这些器具上,指针变成手形状时,点击便可使用它们。
使用烧杯时,右键点击烧杯会出现一个菜单,上面有“装料”、“显示体积”、“快流”或“慢流”等操作,可装入溶液、显示溶液体积和控制溶液的倒出速度。
(2)壁橱。
右后方墙壁上有一个四层壁橱,从上向下依次放有电炉和电子称;实验指导书、防护眼镜和滴管;五瓶酸碱指示剂,分别是酚酞,百里酚蓝,甲基橙,甲基紫和溴酚蓝;放射物检测仪。
用鼠标点击或者拖拽可以使用它们或者将它们移动到实验台上。
(3)其他内容。
墙壁上还有温度计和元素周期表;地上有废液回收瓶和冰浴槽;最左边有“退出”按钮,最右边有“菜单”按钮和“气体实验室”按钮。
用鼠标点击就起作用,操作非常方便。
化学动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研究反应条件(例如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等)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揭示反应机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
动力学实验需要严格监测反应时间和反应过程,由于观察反应终点和手动计时的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理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2)-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2)-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053b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6.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2)-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定义:物体从一定高度落下,反弹后达到的高度与原始高度之比。
2. 反弹高度的计算: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3.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分析反弹高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弹高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理解反弹高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反弹高度的相关知识。
2. 学具:小球、尺子、计算器等,用于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反弹高度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反弹高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反弹高度与物体性质之间的关系。
5. 总结讲解:对反弹高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反弹高度2. 副反弹高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验观察3. 内容:反弹高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计算给定物体的反弹高度。
2.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发现。
3. 思考题:思考反弹高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反弹高度6.4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反弹高度6.4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c579cb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4.png)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反弹高度6.4反弹高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弹性的概念及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测量和计算物体反弹高度的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加强物理实验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敢于质疑、乐于合作和分享的品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历程,感知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测量和计算物体反弹高度的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了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入实验主题: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物体的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提问导入:当我们玩弹球的时候,为什么弹球会弹起来?我们还能从弹球的运动中,得到什么有趣的结果呢?2. 实验设计1.实验步骤:将球从100cm、60cm、40cm的高度依次落下,记录球落地时刻,记录球反弹高度,然后计算它们的弹性系数和弹性势能,并计算用不同高度抛出物体的反弹高度。
2.实验工具:弹性小球,标尺,手表,投影仪等。
3. 实验过程1.实验时间:40分钟2.实验步骤:1.学生组成小组,并分配任务。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高度的物体的反弹高度测量。
2.安排物品和仪器,并介绍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3.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4.小组成员记录数据,并计算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弹性势能,计算用不同高度抛出物体的反弹高度。
5.小组成员统计结果,并用PPT或板书等方式展示结果。
6.老师点评结果,引导学生自主检查并核对数据,修正结果。
4. 教学总结1.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的数据,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原因。
2.归纳实验的知识点,总结实验的过程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指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计算反弹高度,体验更多不同的物理实验学习方法。
北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北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7470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7.png)
北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模拟电路的搭建、测试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基础,涉及对连续信号的处理。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基本放大电路、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实验设备与材料:1. 面包板2.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3. 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5. 示波器6. 模拟电路实验箱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需元件清单。
2. 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注意元件的连接顺序和方向。
3. 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测试信号,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
4. 调整电路参数,记录不同参数下电路的性能。
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关键节点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的一致性。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基本放大电路,并测试了不同增益设置下的放大效果。
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实现了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此外,还搭建了简单的振荡器电路,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实验分析:通过对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我们发现电路的实际性能与理论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元件参数的不准确、电路搭建中的连接问题或信号源的干扰等因素造成的。
通过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电路性能的关键。
实验心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循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安全。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关闭电源,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aa78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9.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讲述的是《反弹高度》这一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篮球、足球等物体的反弹高度,让学生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并运用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足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 学具:记录表、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分别用相同的力度投掷篮球和足球,并测量它们的反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两个球的反弹高度不同?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球进行实验,记录不同力度、不同角度投掷球的反弹高度。
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册,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上。
3. 数据分析: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反弹高度的例题,如: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反弹高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反弹高度的影响因素:投掷力度、角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 答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102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北理工数学实验作业
![北理工数学实验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b030487cc7931b764ce1515.png)
1. 1/e2. 33.14.e³5. ∞6. 07.∞8.09.1/2 10.0 11.e2c12.不存在13. 1/12Matlab实验过程:1.1/exp(1)syms n;f=(1-1/n)^n;limit(f,n,inf)ans =1/exp(1)2.3syms n;f=(n^3+3^n)^(1/n);limit(f,n,inf)ans =33. 1syms n;f=(1+sin(2*n))/(1-cos(4*n));limit(f,n,pi/4)ans =14.e^3syms x;f=(1+cos(x))^(3*sec(x));limit(f,x,pi/2)ans =exp(3)5.infsyms x;f=(x^2)*exp(1/(x^2));limit(f,x,0)ans =Inf6.0syms x;f=(x^2-2*x+1)/(x^3-x);limit(f,x,1)ans =7.infsyms x;f=((2/pi)*atan(x))^x;limit(f,x,+inf)Inf8.0syms x y;f=(1-cos(x^2+y^2))/((x^2+y^2)*exp(x^2+y^2));limit(limit(f,x,0),y,0)ans =9.1/2syms x;f=(1-cos(x))/(x*sin(x));limit(f,x,0)ans =1/210.0syms x;f=atan(x)/(2*x);limit(f,x,inf)ans =11.exp(2*c)syms c;f=sym('((x+c)/(x-c))^x');limit(f,'x',inf)ans =exp(2*c)12.极限不存在syms x;f=cos(1/x);limit(f,x,0)ans =limit(cos(1/x), x = 0)13.1/12syms x;f=1/(x*log(x)^2)-1/(x-1)^2;limit(f,x,1)ans =1/12二.观察函数logbx,当b=1/2,1/3,1/4和b=2,3,4时函数的变化特点,总结logbx的图形特点。
实验六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实验六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cc7d9ed0975f46527d3e151.png)
实验六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一 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活化能的测定方法。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出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3、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是个典型的二级反应。
设反应物初始浓度皆为c0,经时间t后消耗掉的反应的浓度为xCH3COOC2H5 +NaOH = CH3COONa + C2H5OHt = 0 c0 c0 0 0t = t c0-x c0-x x xt = ∞0 0 c0 c0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 x/d t = k (c0-x)2 ,积分得本实验采用电导法测量皂化反应中电导率κ随时间t的变化。
设κ0、κt 、κ∞分别代表时间为0、t、∞(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率,因此在稀溶液中有κ0 = A c0 κ∞ = B c0κt = A(c0-x)+ B x式中A与B是与温度、溶剂、电解质的性质有关的比例常数。
从以上三式可求得将κt对 (κt -κ∞) / t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 1 / kc0 ,由此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
测定不同温度T1、T2的k1、k2,用阿累尼乌斯公式 求出反应的活化能E a。
三 仪器药品电导率仪 1台; 恒温槽1套; 反应器1个; 25cm3移液管3只; 1 cm3移液管1只;大试管1只; 100 cm3三角瓶1只; 洗耳球1只; 小烧杯1只。
乙酸乙酯(CP); 0.0200mol·dm-3 NaOH标准溶液四 实验步骤1、准备仪器洗涤大试管、反应器、锥形瓶,烘干备用。
调节恒温槽水温(25.00±0.1℃)。
2、测定反应物的初始电导率κ0用移液管分别移取25.00 cm3、0.0200mol·dm-3 NaOH溶液和25.00 cm3蒸馏水。
注入洗净烘干的100 cm3三角瓶内,摇匀即成0.01mol·dm-3 NaOH溶液, 注入一部分0.0100mol·dm-3 NaOH溶液于大试管中(液面约高出铂黑片lcm为宜),用同样溶液洗涤电极三次,将电极插入大试管内,并将大试管放进恒温槽恒温约20分钟后,测量溶液电导κ0, 隔两分钟再测一次,取其平均值。
北理工信号实验报告
![北理工信号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c1a5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f.png)
北理工信号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北理工信号实验的探索与学习,加深对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解。
具体目标如下:- 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数字信号的模拟与数字转换方法;- 学会使用MATLAB进行信号处理实验。
2. 实验原理信号处理是对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操作,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数字信号由一系列的采样值组成,这些采样值是模拟信号在离散时间点上的近似值。
数字信号的采样率和量化位数是决定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
实验中采集的信号是通过模拟方式产生的,通过模拟-数字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使用MATLAB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和解码等操作。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进行了如下几个实验操作和内容:- 使用函数`sin`生成一个频率为1000Hz,振幅为2的正弦信号;- 将生成的信号进行采样操作,并绘制采样后的信号图像;- 对采样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并绘制频谱图像;- 对频谱进行低通滤波,并绘制滤波后的频谱图像;- 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并绘制解码后的信号图像;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首先,我们生成了频率为1000Hz,振幅为2的正弦信号,并进行了采样操作。
通过绘制采样后的信号图像,可以看到信号的周期性,但呈现离散的特点。
然后,我们对采样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了频谱图像。
通过观察频谱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号的频率信息。
在频谱图像中,频率为1000Hz的正弦信号对应的频率分量明显。
接下来,我们对频谱进行低通滤波,滤除高频分量。
通过绘制滤波后的频谱图像,可以观察到高频分量被滤除了,只保留了低频分量。
最后,我们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并绘制解码后的信号图像。
通过观察解码后的信号图像,我们可以看到滤波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比较接近。
解码过程可以还原数字信号为模拟信号,使得信号能够以连续的形式传输和显示。
实验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练习试题含答案
![实验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e5bd2958f5f61fb73666f8.png)
实验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练习试题含答案⋯⋯⋯⋯⋯.号⋯学答⋯⋯⋯⋯⋯⋯名⋯姓准.⋯⋯⋯⋯⋯⋯⋯⋯不班⋯⋯⋯⋯⋯⋯..⋯⋯内⋯⋯⋯⋯校⋯学⋯⋯⋯⋯⋯⋯⋯⋯⋯封⋯⋯⋯〕⋯.道⋯街⋯〔⋯密⋯⋯⋯绝密★启用前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过关练习试题含答案号知基累运用口交作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90分,本卷分100分。
2、首先按要求在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学号。
3、在卷指定位置作答,在卷密封外作答无效,不予分。
一、根底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此题共计20分〕1、按提示要求填空。
戴邱陶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_______姓排第一,______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按部首字法,“戴〞字_____部,写最后一笔是_____。
2、用“察〞字成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小明看入了迷,根本没有〔〕到已走到他的身。
〔2〕我不留心〔〕身的事物,就写不出好文章。
〔3〕最近,国家人来我市行了〔〕。
3、我会看拼音,写字。
(1)4、以下句子中没有病的一是〔〕。
A、昨天的文上,刘老回了去的往事。
新第一网B、每个学生都养成上心听的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常浮在我的海中。
D、看了?青葵花?本,使我受益匪浅。
5、累。
明某种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示心情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此题共计20分〕1、按要求写句子。
1〕湖面很平静。
〔改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云南的夏天是个美的地方。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c0c31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8.png)
- 实验现象: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与成像性质的联系。
- 实验总结:用简洁的文字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八、教学反思
今天上的这节课,让我有了很多思考。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我发现这种方法学生的兴趣很浓,参与度也很高。在实验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学生们是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他们观察、思考、讨论,积极地寻求答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教学的魅力,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期待。
2. 在批改学生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作业时,我会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否能够与其他成像方式进行比较,并给出改进建议。
3. 在批改学生的凸透镜成像应用实例分析作业时,我会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实例中的成像原理,是否能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并给出改进建议。
十.课后拓展
- 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难以从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通过示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提供实验操作的指导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原理,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本节课的实验操作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体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报告
1、回答问题:
根据程序1,试分析:
1.1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程序2,试分析:
2.1 根据盘子数的增长,hanoi函数被调用的次数是如何变化的?
2.2 设盘子的移动次数为H(n)。
汉诺塔问题的递归表达式:
H⑴ = 1
H(n) = 2*H(n-1)+1 (n>1)
那么就能得到H(n)的一般式:
H(n) = 2^n - 1 (n>0)
根据一般式,可以不使用递归,就能得到盘子的移动次数。
请根据这一现象,分析递归方法的优缺点。
2.3 请比较递归与迭代两种方法,包括控制结构,终止测试,计算代价,程序直观度。
2、完成下列表格。
表1 程序1的变量说明
表2 程序2的空缺语句
表3 程序2的运行情况分析。